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出生命理

玉皇大帝灵签(玉皇大帝灵签在线抽签灵签解签)

时间:2023-10-01 07:48:58 作者:误到人间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财神爷灵签 第五十七签

【签文】

劝君把定心莫虚 前途清洁得运时

到底中间无大事 又遇神仙守身边

【智慧】

蛾扑火,火焦蛾,莫谓祸生无本;

果种花,花结果,须知福至有因。

【典故】唐太宗地府应讯

此典出自《西游记》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是唐僧西天取经的直接原因。

泾河龙王与袁守诚打赌,私自改了下雨的时辰和点数,结果被玉帝知道,触犯了天条,被唐太宗李世民的老臣魏征于梦中所斩。太宗知道后心中悲喜不一,喜的是朝中有此豪杰,江山何愁不稳?悲的是他曾在梦中许诺救下龙王,没料到被自己的臣子斩杀。当晚就梦到泾河龙王要来索命,此后几日整得唐太宗日夜不宁,五脏无气,命在旦夕。

太宗临终前,魏征奏道:“陛下且宽心,臣有一事,管保陛下长生。”

太宗道:“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如何保得?”

征云:“臣有书一封,进与陛下,捎去到冥司,付酆都判官崔珏。”

太宗道:“崔珏是谁?”

征云:“崔珏乃是太上先皇帝驾前之臣,先受兹州令,后升礼部侍郎。在世之日与臣有八拜为交,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现在阴司做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梦中常与臣相会。此去若将此书付与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来,管教魂魄还阳世,定取龙颜转帝都。”太宗闻言,接在手中,笼入袖里,遂瞑目而亡。

太宗到地府后,受到十殿阎罗的款待,又经崔珏帮忙,偷改生死簿,使唐太宗得以还阳。

太宗还阳后,让刘全献瓜给十殿阎罗,并选取黄道良辰,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再寻一个取经人,去西方极乐取三藏经普度东土众生。

你知道老百姓家里和庙宇供奉的神佛总数有多少?附神佛诞辰千秋表

从笔者前面的一些文章可以了解到,中国老百姓信仰的神真的很多,不过具体有多少,笔者没做过统计,不好回答。日本人往往用“八百万神”的说法总称日本的众多之神,中国倒没有这种说法,虽然不会有“八百万神”这么多,但大概也不会太少,几千个肯定是有了。上清派九代传人陶弘景编制的《真灵位业图》,把诸神及神仙分为第一级到第七级七个等级,共有788位神仙。发展到现在,编制肯定扩大了好几倍。

  现在农村,一般人家,除了祖先牌位之外,一般供奉的神大概包括观音、灶神、财神、土地神、玉皇大帝、门神、山神、送子娘娘、狐神、黄鼠狼神、蛇神等等,当然不是一个家庭全都供奉,而是只供其中几位。有人曾见到过一户人家,在大门的入口处从顶棚上垂下一座天公炉--玉皇大帝的象征,大门的门扉上贴了门神,室内一角贴有钟馗画像,室内正面墙上还有一幅画有观音、妈祖、关帝、土地公、灶神的神像图,墙壁的前面是神龛,神龛的左侧供奉祖先牌位,右侧供奉关帝、观音、妈祖等神像,神龛的下面是土地龙神。一一般家庭虽不供奉如此之多的神,但同时供奉土地公、观音、天公炉、门神的家庭并不鲜见。

  私人住宅都供如此众多之神,庙宇供奉的神就更多了。比如关帝庙并非仅仅供奉关帝。关帝庙的主尊当然是关帝,但同时还供奉妈祖、土地公及别的神像。其他的庙宇也是如此。在有的庙宇,由于供奉的神仙太多,以至不塑神像,代之以红纸墨书的众多神名,贴在墙上,给人一种轻率之感。北京白云观而言,不同的殿堂供奉的主尊不一,仅主要的神,包括孔子释迦在内就供有六七十尊,沈阳的太清宫供奉了约30尊。庙宇供奉的诸神,有三清、玉皇大帝、真武大帝、关羽、岳飞、城隍神、子孙娘娘、山神、驱魔的五道神、龙王、药王、火神、虫王、马神、黄帝、文昌帝君等。

要是人们有什么事不顺心,或有什么愿望,一般都会前往庙宇祈祷神的庇护。人们身处逆境或遇天灾人祸,认为自己的言行触怒了神灵,于是向神请罪、忏悔,希望神灵息怒,祈祷神灵依旧像往常那样降福施恩、保佑自己;发生洪水灾害时祈愿水神、河神或其他与水有关的诸神收水;遇于旱则祈求龙王施雨;希望个人的事业有所发展或买卖兴隆便祈祷财神;家里有人生病则先看医生,可是看了两三位医生仍不见好,便去庙宇求签,或求扶乩、童乩,按照扶乩或童乩的品示服药治疗。求签不仅是为了获得治病的药方,夸大一点说,它甚至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神签上都冠以各种神名,而最受人欢迎的是冠有吕洞宾的“吕祖灵签”,人们认为吕祖灵签最灵。清朝及以前,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要向学问守护神文昌帝君祈祷,以求及第。即使是今天,中国人仍将文昌帝君与敬惜字纸的习惯联系在一起,视之为学问之神。同样被当作学问之神信仰的还有仓颉,传说他发明了文字。因为仓颉发明了文字,故被称为制字先师。倘若幼儿生病,人们就去参拜称为娘娘的女神,祈求娘娘保佑患儿病愈。娘娘有许多种,有专管授子安胎的娘娘、送子娘娘、注生娘娘等等。以前,妇女怀孕后,往往首先去参拜娘娘庙。

为什么中国老百姓信仰的这么多神,凡是涉及到老百姓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神仙来管,就连厕所都有三姑神,我想可以从下列古老观念去探寻。中国人历来认为恶鬼、恶灵颇多,而且生活很不安定,也没有保护他们的手段。过去,在绝对专制君主的帝王之下,连官吏、大臣、宰相这些上层人物自己都得不到保障,何况平民百姓。为了保护自己的生活不受侵犯,为了自己的幸福,人们不得不尽最大的努力。当通过这种努力仍然达不到目的时,作为最后的手段,人们便设想存在超越人力的绝对者一一神,除了依赖神力之外,别无它法,结果便诞生了与人们的生活、职业密切相关的众多之神。

一般来说,除了农历初一、十五在家祭祀神佛外,大型祭祀活动原则上是在定在神佛的生日或千秋那天。每逢神佛的生日或 千秋,人们必定带着所谓三牲,或其他供品,如线香、蜡烛、钱纸等物,前往自己信仰的神佛、神仙的庙宇参拜。为了不忘记不搞错神佛的生日及千秋,有人便制作了《诸神佛诞辰千秋表》方便祭祀。

《农历诸神佛诞辰干秋表》

正月令

初一日 元始天尊万寿

初一日 弥勒尊佛佛辰

初四日 孙天医真人千秋

初六日 清水祖师佛辰

初八日 五殿阁罗王圣诞

初九日 玉皇大帝万寿

十三日 关圣帝君飞升

十五日 门丞户尉千秋

十五日 上元天官圣诞

十五日 临水夫人陈靖姑千秋

廿四日 雷都光辉大帝圣诞

二月令

初一日 一殿秦广王千秋

初二日 济公菩萨佛辰

初二日 福德正神千秋

初三日 文昌梓童帝君圣诞

初八日 三殿宋帝王千秋

十五日 九天玄女娘娘圣诞

十五日 太上老君万寿

十五日 精忠岳王千秋

十五日 三山国王千秋

十六日 开漳圣王千秋

十八日 四殿五官王千秋

十九日 观世音菩萨佛辰

廿一日 普贤菩萨佛辰

三月令

初一日 二殿楚江王千秋

初三日 玄天上帝万寿

初八日 六殿卞城王千秋

十五日 保生大帝吴真人千秋

十五日 中路财神赵元帅圣诞

十六日 准提菩萨佛辰

十九日 太阳星君圣诞

二十日 注生娘娘千秋

廿三日 天上圣母圣诞

廿六日 鬼谷先师千秋

廿七日 七殿泰山王千秋

廿八日 东岳大帝圣诞

四月令

初一日 八殿都市王千秋

初四日 文殊菩萨佛辰

初八日 释迦佛祖万寿

初八日 九殿平等王千秋

十四日 吕纯阳祖师圣诞

十七日 十殿轮回王千秋

十八日 北极紫微帝君千秋

十八日 华佗神医先师千秋

廿一日 李托塔天王圣诞

廿五日 武安尊王千秋

廿八日 神农先帝万寿

五月令

初一日 南极长生帝君千秋

初六日 清水祖师称道

初七日 巧圣先师干秋

十一日 天下都城隍爷干秋

十三日 关平帝君圣诞

十七日 萧府王爷干秋

十八日 张府天师圣诞

六月令

初三日 韦驮尊佛佛辰

十一日 田都元帅千秋

十五日 王灵天君圣诞

十九日 观世音菩萨得道纪念

廿四日 关圣帝君圣诞

廿四日 西秦王爷千秋

廿四日 雷祖大帝圣诞

廿四日 南极大帝圣诞

七月令

初七日 七星娘娘千秋

初七日 大成魁星圣诞

十四日 开基恩主干秋

十五日 中元地官圣诞

十八日 王母娘娘圣诞

十九日 值年太岁星君千秋

廿三日 诸葛武侯干秋

廿三日 法主圣君千秋

三十日 地藏王菩萨佛辰

八月令

初三日 北斗星君圣诞

初三日 九天司命灶君干秋

初五日 雷声普化天尊圣诞

初八日 瑶池大会

十五日 临水夫人林姑干秋

十五日 太阴星君圣诞

廿二日 燃灯瞻佛万寿

廿二日 广泽尊王千秋

廿三日 刑天王爷千秋

甘七日 至圣先师孔子圣诞

九月令

初一日 南斗星君圣诞

初九日 临水夫人李姑干秋

初九日 中坛元帅千秋

初九日 丰都大帝圣诞

初九日 斗母星君圣诞

初九日 九皇大帝圣诞

十三日 盂婆尊神千秋

十五日 朱圣夫子圣诞

十八日 仓圣先师千秋

十九日 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

十月令

初五日 达摩祖师佛辰

初十日 水仙尊王千秋

十二日 齐天大圣佛辰

十五日 下元水官大帝圣诞

廿二日 青山灵安尊王千秋

廿三日 周仓将军爷千秋

廿五日 感天大帝许真人千秋

十一月令

初四日 安南尊王千秋

十一日 太乙救苦天尊圣诞

十九日 九莲菩萨佛辰

甘三日 张仙大帝圣诞

廿七日 董公真仙圣诞日

十二月令

十六日 福德正神千秋

廿四日 送神

廿五日 天神下凡

廿九日 南斗北斗星君下凡

关羽,一名武将何以深入人心?

2020年1 2月6日,苏州。“三国志”文化展在吴中博物馆展出。

历史上真实的关羽并没有留下多少资料可供考据。

他出生在东汉末年,家乡位于河东郡解县,在政局动荡、太平道黄巾起义的乱世中不得不开始逃亡。

和张飞一同追随刘备的过程中,关羽成长为天下皆知的武将,为曹操所擒、刺杀颜良、被周瑜和吕蒙称为“熊虎”,最终战死荆州。从一些书信来往中,我们还能了解到,诸葛亮曾称其为“髯”,这意味着他有漂亮的胡须,也有书写能力,可与诸葛亮进行书信对话,不仅仅是目不识丁的一介武夫。

在西晋史学家陈寿所作的《三国志》的卷三十六(共六十五卷),即《蜀书》卷六中,《关羽传》与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的传记列于同一卷。

在这部曾在唐朝被定义为“正统的历史”但仍不算“正确的历史”的《三国志》里,陈寿对关羽生平的描写仍不算多,只有短短953个字,而诸葛亮传记除去其子的部分,却达到了4310个字。

不过,对三国颇有研究的日本学者渡边义浩却认为,陈寿已经算是很郑重地对待关羽了,因为同卷的《赵云传》只有246个字,“武将所占的篇幅大概就是如此”。

在《三国志》里,陈寿对关羽的评价不高——“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这说的是关羽虽厚待兵士却轻视文士,刚愎自用,致使部下糜芳和傅士仁生怨,向吴国吕蒙投降而失去荆州的关键性事件。

奉刘宋(公元420—479年)文帝之命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则将《关羽传》重新勘误,最终只呈现出761个字。

对于关羽,裴松之也没表现出更强的倾向性,他提到关羽因爱慕屡次拜托曹操,结果却被横刀夺爱,而并非像日后的《三国演义》中那样,将其描述成一个不近女色的“大丈夫”。

渡边义浩在《关羽:神化的〈三国志〉英雄》一书中发出疑问:“《三国志》中记载的关羽是令曹操都畏惧的三国时代的代表性武将。

但韩信曾击破项羽,使刘邦得以统一中国并建立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相传继承了诸葛亮‘八阵图’的李靖,为唐朝(公元618—907年)统一中国立下赫赫战功,北方游牧民族突厥闻其名便不战而退。与这些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武将相比,关羽的功绩并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且其结局也算不上辉煌。但为何却是关羽得到了神化呢?”

的确,三国时代英雄无数,功绩胜于关羽者也不在少数,且其可供考察的史料少之又少,陈寿、裴松之等早期为关羽著书立传的史学家也没有对其表现出极为推崇的态度,但似乎只有关羽在日后成为一种本土的神祇,成为“关二爷”和“关帝”,深入中国社会甚至获得东亚文化圈的爱戴,作为正义的化身接受朝拜和供奉。一个普通的将领是如何有了如今的神圣形象,且又深入人心的呢?

从叛军到正统,择“义”演之

在一些西方历史学家看来,关羽和刘备、张飞的集团不过就是乱世中无数叛军团的一个,关羽也不过就是叛军团中的一员,尽管他们声称匡扶汉室,实际也是希望通过扩张自己的势力割据一方,攫取利益。但后世却逐渐将蜀汉视作正统,将关羽视为除暴安良的英雄和正义的化身。

实际上,陈寿在《三国志》中已经开始对蜀汉的正统做出表态。

作为蜀汉的旧臣,他将孙权的去世称为“薨”,刘备的去世则称为“殂”。

“薨”一字用于表示诸侯的去世,陈寿实际上在书中否定了孙权的帝位。

在记述曹魏诸帝去世时,陈寿则使用了“崩”字,以表示其正统性。

在记载刘备去世时,陈寿使用了“殂”字,而“殂”是记载尧去世的用词。

对此,渡边义浩在书中写到,东汉末年将汉室定为尧的子孙,因此,曹丕将“汉魏革命”等同于“尧舜革命”(从尧到舜的理想化禅让),以使其禅让获得合法性和正统性。

在这种情况下,陈寿将刘备之死记为“殂”,直接沿用了诸葛亮《出师表》(诸葛亮于北伐之际写给皇帝刘禅的奏议)中将刘备去世记为“崩殂”的用法。

陈寿试图在记载中表达自己曾经出仕的是继承蜀汉的国家。

到了宋朝,苏轼在《东坡志林·涂巷小儿听说三国语》中记载:“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也就是说,当年即便是小孩子听到三国故事,也表现出了支持刘备的情感倾向。

北宋时,宋徽宗曾封关羽为“义勇武安王”,这是国家层面和统治阶层对关羽甚至连带其蜀汉集团的认可。

而此时,关羽已经在民众当中获得了多年的爱戴和供奉,从当阳(也就是关羽被杀害的地方)开始,“关公崇拜”蔓延到荆州境内的许多地方。

有研究者分析,国家层面的认可基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北宋长期受到北方游牧民族侵犯,其二是关羽的群众基础日益显现,且民众亲近蜀汉,相信武将关羽可以保护国家安全。

而在唐朝,横死的关羽还曾被百姓视为“强大恶魔”,流连世间威胁民众的安全。南宋时期,朱熹进一步将蜀汉确立为正统。

其时,在百姓中间,张飞和诸葛亮要比关羽受欢迎得多。

元末明初,《三国志演义》在《三国志平话》等三国故事的基础上得以完成。

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木版印刷的《三国志演义》的刊本出版,正式名称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庸愚子所作的序中,提到了整理此书的原因:以通俗的方式在民众中间对“义”作出推广和普及。

“义”即代表毁誉褒贬、劝善惩恶的道德标准。

渡边义浩提到,在此书的流行中,“义绝”关羽不久后就把“智绝”诸葛亮和“奸绝”曹操挤到了配角的位置上,成为故事叙述的中心,“这不仅是因为关帝信仰,从《三国志演义》的写作目的来看,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这一背景下,那些讲“忠义”的故事自然更受推崇,更便传颂。包括关羽被封“汉寿亭侯”而推拒不受的故事,以及关羽离开曹营后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身边的故事。

过五关斩六将这一情节并不存在,但进一步彰显了关羽的忠义。

到了清代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后,毛纶、毛宗岗父子将《三国志演义》增减修订,打磨出如今更为读者所知的版本。

在《读三国志法》中,毛宗岗对蜀汉正统表示了肯定,同时称此书有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乃前后史之所绝无者”。

毛宗岗对关羽青睐有加,这当然和日益扩散的“关公崇拜”不无关联,彼时,关帝庙已经从北方蔓延至南方,民间对关公的崇拜遍及全国。

在这部书里,毛宗岗甚至为了表现关羽的“义”而删去旧故事,编撰新故事。

比如“关羽斩貂蝉”,毛宗岗将“恶女貂蝉和董卓发生关系却不感到羞耻,反而说丈夫吕布的坏话并向关羽和张飞献媚最终被关羽斩杀”的故事,改写成了心中怀有大义的歌妓貂蝉不惜玷污自己的清白,也要铲除董卓以守护汉室。

而关羽不能斩杀这样的有义之人,否则会破坏自身的“义”。

“义”是关羽神圣化的结果,也是“关公崇拜”这一民间信俗的重要构成,这意味着,他既是一位道德楷模,也将见证忠义与友情,并对不义之事进行审查和监督,拥有道德审判的职权。

2019年2月14日,揭阳。古榕武庙的大门上张贴着关羽的画像。(图/ 视觉中国)

作为武神、财神、儒神的关羽

研究三国的荷兰学者田海认为,“关公崇拜”的起点可能并不源于其生前功绩,而是源于其死后所造成的恐怖。

作为武将的关羽死于非命,百姓对这类人一般都抱有恐惧心理,认为其拥有强大的甚至可至摧毁的力量。

为了避免其侵扰社区,带来不幸,当阳本地的民众要和其建立更为长久的关系,将对“恶魔”的恐惧转化成对“神祇”的崇拜,祈祷其保护社区的安定。

我们很容易理解关羽成为武神和守护神的逻辑。

他生前是一名武将,驱除进犯、斩杀仇敌,因惨遭杀害而死。

他死后,民间流出了诸多版本的传说,有人称横死的“关三郎”给自己带来了厄运,有人说关公能和玉帝对话,击退过恶龙和蚩尤以保一方百姓的安危。

道教人士利用了这一点,在许多道教科仪中,关公是他们常常在仪式里召唤出来的守护神,用以驱邪。佛教僧人将其作为寺庙的保护神,为其立庙。

而每当有异族进犯需要前往战场,将领、士兵及其国家便会祈祷关公的保佑,他们相信关公能够发挥其神力帮助他们击败敌人。

胡聘之的《山右石刻丛编》卷十七记载,1109年,解州闻喜县建造了一座供奉关公的庙宇,就是为了答谢关羽保护地方军队成功击退匪徒所修建。

武神被广泛运用于抵抗夷狄、贼匪、海盗、叛军等不安定因素。

甚至在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关公还同时被视为帝国和百姓的护佑者。

1914年,袁世凯还试图将关公与岳飞作为国家级偶像进行崇拜。

毛宗岗版本的《三国志演义》,已经是“关公崇拜”产生巨大影响后的结果。“温酒斩华雄”将逼董卓退居长安的真正功臣孙坚摒至一旁,而将关羽扶植成这一故事的主人公:“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关羽在此书中成为武力值极高的象征。

在《关羽:神化的〈三国志〉英雄》里,渡边义浩明确提到,“在解县出生使关羽成为财神”。这一说法在学界很多研究者眼里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解县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盐产地,而盐是国家重要财政来源。但是,当地洪水多发,淡水倾入盐池,导致经济损失极其严重。其中,也涉及靠盐为生的晋商。

从事贩盐生意的晋商会将关公作为守护神崇拜,当开展商业活动时,他们都会祈求关公保佑。

胡小伟的《关公信仰研究系列》里曾提到,人们通常认为,关公之所以被明确看作财神,是因为山西商人将其视为保护神。

尽管追溯关公成为财神的历史轨迹已相当艰巨,我们至今还能看到,其作为财神的生命力仍然旺盛。在中国的餐馆、商铺,甚至国外的唐人街、华人经营场所,关公像几乎是一种标配。现在,关公甚至比真正的财神“赵公明”更受欢迎。

直到今天,我们还经常能看到已然标准化的关公像:长髯、红脸、绿袍,手持青龙偃月刀,身傍赤兔马,武将的威严显赫。

但关公还有另一种形象。在英国杜伦大学东方博物馆里,有一尊手捧《春秋》、坐在木椅上的关公塑像。

赤兔马和长刀都不在身边,取而代之的是一本书,比起武将,这更像一位文士。

资料记载,17世纪中期,士人群体便开始称关公为“关夫子”。

晚明时期,他担任“科场司命”的职务,护佑受教育群体科考顺利。

在一些关帝庙中,学子们会向这位神明寻求一支灵签,询问前程,高中后还会复返还愿。

北京正阳门的关帝庙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自16世纪起,其门前便士人往来不绝,人流繁盛。

这或许也和“关公熟读《春秋》”的后世杜撰有关。

在这位圣人的形象走向全知全能的过程中,有人为这位原本只在历史中体现出有信件书写能力的武将,赋予了文化内涵和知识分子的身份,认为他熟读《春秋》,能文能武。当然,这也是“关公崇拜”繁荣的另一个切面——从平民到军人,从道教到佛教,从文人到国家,各个阶层和各个群体都如此爱戴这位历史人物、这位小说角色、这位“忠”“义”的道德化身、这位神灵。

参考资料:《关羽:神化的〈三国志〉英雄》,[日]渡边义浩

第四十二签 董永卖身 戊乙 中吉

我曾许汝事和谐  谁料修为汝自乖

但改新图莫依旧  营谋应得称心怀

【典故】

汉。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独养父。流寓孝感。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日后无钱还。当以身作奴。葬毕。道遇一妇人。求为永妻。永与俱诘。钱主令织缣三百疋以偿。一月而毕。辞永去。乃曰。我(系)天上织女。缘君至孝。玉帝令我助君偿债。言讫。凌空而去。

【圣意】

病更医。讼改图。名与利。换规模。

婚别议。行人迟。谨修为。神力持。

【东坡解】

神许和合。自乖所为。急须更变。方得其宜。

心行正直。无好自欺。若能悔过。天必相之。

【碧仙注】

只好从新莫依旧。自然百事称心神。

莫愁中路无成就。当遇舟航涉利津。

【解曰】

此签宜更改。问婚当有再合之意。讼宜和。利吉。孕生男。求利改图方好。病更医。功名未遂。凡事更改方称意。

【释义】

凡事只当迁改。不可蹈袭故常。积弊至虫。名利未遂。若因改图。庶几提携。有人向之。自乖者今得宁矣。营谋或作荣华未妥。

【解说】

神明曾经答应你使事和谐,谁知你自己修为背道而驰才有这种结果。现在你惟改变从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向善,自然百事称心神。

  古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道签诗,正是这个意思。

  东坡解说:「神许和合,自乖所为,急欲更变,方得其宜,心行正直,无好自欺,若能悔过,天必相之。」

  抽得此签,问事业,宜改图,或更换设备,守旧则没有发展的希望。问疾病,要更换医生。问婚姻,另外再谈。凡事更改方称意。

  有一考生,联考志在医学院,不中,来问我,占得此签,我教其更换志愿再考,翌年报考理学院,果然如愿考取。

【释字词】

蹈袭─模仿前人的作法。

诘─仔细的盘问。

缣─做为书画之用的细密之绢。

财神爷灵签 第五十七签

【签文】

劝君把定心莫虚 前途清洁得运时

到底中间无大事 又遇神仙守身边

【智慧】

蛾扑火,火焦蛾,莫谓祸生无本;

果种花,花结果,须知福至有因。

【典故】唐太宗地府应讯

此典出自《西游记》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是唐僧西天取经的直接原因。

泾河龙王与袁守诚打赌,私自改了下雨的时辰和点数,结果被玉帝知道,触犯了天条,被唐太宗李世民的老臣魏征于梦中所斩。太宗知道后心中悲喜不一,喜的是朝中有此豪杰,江山何愁不稳?悲的是他曾在梦中许诺救下龙王,没料到被自己的臣子斩杀。当晚就梦到泾河龙王要来索命,此后几日整得唐太宗日夜不宁,五脏无气,命在旦夕。

太宗临终前,魏征奏道:“陛下且宽心,臣有一事,管保陛下长生。”

太宗道:“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如何保得?”

征云:“臣有书一封,进与陛下,捎去到冥司,付酆都判官崔珏。”

太宗道:“崔珏是谁?”

征云:“崔珏乃是太上先皇帝驾前之臣,先受兹州令,后升礼部侍郎。在世之日与臣有八拜为交,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现在阴司做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梦中常与臣相会。此去若将此书付与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来,管教魂魄还阳世,定取龙颜转帝都。”太宗闻言,接在手中,笼入袖里,遂瞑目而亡。

太宗到地府后,受到十殿阎罗的款待,又经崔珏帮忙,偷改生死簿,使唐太宗得以还阳。

太宗还阳后,让刘全献瓜给十殿阎罗,并选取黄道良辰,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再寻一个取经人,去西方极乐取三藏经普度东土众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