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爻排盘

柯氏(柯氏家族辈分排名表)

时间:2023-10-18 11:27:10 作者:几分真心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柯姓氏的汉字演变和家族来源过程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kē

注音:ㄎㄜ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木

简体部首:木

柯的部首笔画:4

总笔画:9

笔 顺:横竖撇捺横竖折横竖

五笔86:SSKG

五笔98:SSKG

UniCode:U+67EF

四角号码:41920

仓颉:DMNR

GBK编码:BFC2

规范汉字编号:4141

斧子的柄:斧柯。

草木的枝茎:交柯错叶。

姓。

〈名〉

(1) (形声。从木,可声。本义:斧柄)

(2) 同本义

柯,斧柄也。——《说文》

柯,柄也。——《广雅》

今若大其柯。——《国语·晋语》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诗·豳风·伐柯》。毛传:“柯,斧柄也。”

(3) 又如:柯斧(喻法规);柯长三尺

(4) 古长三尺之称。引申为法则

柯,法也。——《尔雅》

(5) 又如:柯亭(法则、法度)

(6) 树枝

横柯上蔽。——《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7) 又如:柯枝(枝条);柯条(枝条);柯叶(枝叶);柯干(枝干)

(8) 柯属植物的泛称。常绿乔木,实为长卵形,外有硬壳

三、姓氏起源

1.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柯虏(卢),以先祖名字为氏。柯氏始祖仲雍(虞仲)是吴国的第二任君主,为周武王的叔父,与周氏、吴氏、蔡氏等为同一族系,皆出周族姬姓。周成王会诸侯于柯山,柯相仕周为大夫,同与其会,当时指山为姓。吴国传至柯相之下第四世孙柯卢,袭封吴伯,为吴王第九世,在位五十九年。他为了纪念曾祖父柯相会诸侯柯山之盛典,确定本氏家族后裔正式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柯氏,尊柯相为得姓始祖,史称柯氏正宗。

2.源于姜姓,出自齐国始君姜子牙的后裔子孙,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周庄王六年(公元前691年),鲁国攻卫国,夺取了卫国的柯邑(今山东东阿)。到了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齐襄公姜诸儿打着为卫国讨公平的理由,与鲁国之间展开了“乾时之战”,夺回了柯邑。为此,第二年齐、鲁两国之间又爆发了著名的长勺之战,结果齐军在鲁国大夫曹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谋下大败。周庄王八年(齐襄公九年,公元前689年),卫国发生了内乱,齐襄公姐姐宣姜的儿子卫惠公姬朔被卫国左右公子赶出国境,遂求救于齐襄公。齐襄公联合了宋、鲁、陈、蔡四国共同出兵讨伐卫国,诛杀了卫国的左右公子,卫惠公得以复辟。乘此机会,齐襄公占据了卫国的柯邑,成为齐国的一个城邑。

其后,齐襄公将柯邑封给自己的一个儿子,其后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柯氏,世代相传。

3.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期国柯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柯,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个地名,在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部,原来是卫国的一个邑,还有一个大湖,称柯泽,后为齐国吞占。

4.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史籍《古今姓氏书辩证》《后魏·官氏志》中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鲜卑族拓拔部中有柯拔氏、柯只氏、柯祗氏等部落,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至二十年(493-496)迁都洛阳后的汉化改革过程中,皆改汉姓为柯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

5.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郑国柯陵,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柯陵,是春秋时期郑国西部地名。周简王姬夷十一年(晋厉公姬寿曼七年,楚共王熊审十七年,公元前574年)农历六月,晋厉公为了与楚共王争夺霸主之权,邀集了齐、鲁、宋、卫、曹等诸侯国在郑国的柯陵会盟,计划联合攻伐楚国,史称“柯陵之会”。 “柯陵之会”后,郑国所辖柯陵的大夫即以此历史事件为姓氏,称柯陵氏,后裔子孙省文简化为单姓柯氏,世代相传至今。

6.源于职业,出自春秋时期职业工匠柯工,属于以职业称谓为氏。柯工,就是伐木工人,春秋、战国乃至汉朝时期皆称“柯工”、或简称“柯”。柯,实际上就是斧柄。 在柯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柯氏,世代相传。

7.源于羌族,出自汉朝时期羌族部落首领之后裔,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古代北方羌族中柯氏,出自汉朝时期右北平郡、上谷郡羌族部落大人(首领)的称呼“柯最”,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在后来的鲜卑民族部落中,亦有沿称部落首领为“柯最”者,与其他称谓如弥加、阙机、素利、槐头、阙居、慕容等地位相当,其后代子孙皆称柯氏至今。

8.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柯勒特氏,亦称克哷特氏,世居锡喇穆楞(今内蒙古东部克什克腾旗喇木伦河流域、吉林西部一带)等地。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KerutHala。清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柯勒特氏多冠汉姓为柯氏、包氏等。

9.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的社会组织》《黑龙江志稿·人物志》等的记载:

满族葛哲勒氏,亦称格哲氏,满语为GejeleHala,汉义“刨平(木头)”,人口甚少,世居黑龙江北岸流域,所冠汉姓即为柯氏。

满族柯齐礼氏,亦称科奇哩氏、郭齐里氏,满语为KeciriHala,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阿库里(今乌苏里江上游支流俄罗斯境内阿库里河流域)等地,所冠汉姓即为柯氏。

四、得姓始祖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柯虏(卢),以先祖名字为氏。柯氏始祖仲雍(虞仲)是吴国的第二任君主,为周武王的叔父,与周氏、吴氏、蔡氏等为同一族系,皆出周族姬姓。周成王会诸侯于柯山,柯相仕周为大夫,同与其会,当时指山为姓。

五、人口分布

柯姓主源有两支,一支源起于河南,一支源起于浙江。

秦汉魏晋时,柯姓在济阳郡(今山东东明、河南兰考一带)、齐郡(治今山东淄博)、河南郡(治今河南洛阳)、钱塘县(治今浙江杭州)繁衍得格外兴旺,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并以此四地为主源,逐渐散居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后晋天福元年(942年),柯宝,自水沟巷分居莆阳;留居观西,下传五世,为泉州之望族。

明靖康之变后,柯姓家道衰微,不得已分散播迁。据福建济阳谱系记载,南宋时,有兄弟三人由河南济阳府固始县相率入闽,初居于福州下大风陈张勤乡,此后分姓分居,辟地开族。长兄入辛姓,三弟入蔡姓,分居惠安、泉州一带;次子则入柯姓,分支泉州东门外,后再分永春诗山一带。源自三千年前吴国公族的柯氏,初期蕃衍于故国所在地的江浙一带,然后,随着历史的演进,逐渐向四面八方发展,尤其在地利优越条件下,向南播迁的最多,所以成为南方各地,特别是福建省境内的一个名门望族。另一支先世居广信府贵溪县(今属江西)的柯姓,始祖曾任潮州太守,遇北宋金人之乱,乃隐于漳州府龙溪县二十五都都良村,支派分衍,遍及闽南。可见宋元乱世正是柯姓遍及江西、广西、广东、四川、湖南、湖北等南方诸多省份的重要原因。明以后,有柯姓移居台湾。

清康熙中期,柯姓三十六始祖柯增光由江西迁河南商城,子孙散居豫皖交界处。

当代,柯姓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南、西北、东北各地。

柯姓人口遍布中国十六省份,以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为主,是柯姓策源地,占全国柯姓人口的半数,还有晋山西、山东、河南、江苏、福建、台湾、浙江、广东、四川、云南、贵州、甘肃均有分布。根据公安部2009年身份证数据库数据,柯姓排名第165位,人口80万,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062%左右。

2007年,柯姓人口中国全国排名第188位。

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中国最新姓氏人口数目的排名,柯姓人口总数为中国188名。

截至2012年,浙江、广东、福建、安徽、台湾5省的柯姓人口最多,占柯姓总人口的77%。其中,浙江省为柯姓人口第一大省,占柯姓总人口的20%。

2013年4月,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通过对“全中国13.3亿人口的姓氏数据库(2008-2010)”的综合分析,柯姓人口总数106万,中国全国排名145位,其中湖北柯姓人口最多。

六、家谱文献

安徽贵池峡川《柯氏族谱》,(明)柯一泉纂修,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怀宁《柯氏宗谱》(十二卷),(清)柯仁廉等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安徽徽州新安《柯氏宗谱》(二十六卷),柯立功,胡祥木编纂,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贵池峡川《柯氏宗谱》(五十四卷),()柯云开等辑,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黄岩《柯氏宗谱》(八卷),柯骅威、柯逵修纂,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浙江钱塘《柯氏家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上饶《柯氏支谱》(四卷),(清)柯凌云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瑞鹊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江西九江双川《柯氏宗谱》,首二卷,()柯方坚等纂修,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垂远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

福建福州长乐《柯氏家谱》,(清)柯彭年、柯鸿年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福建同安霞岐《柯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手写本。

《柯氏宗谱》,著者待考,年间瑞鹊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仅存第四十三卷。

七、郡望堂号

郡望

济阳郡: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因为柯卢世居济阳郡崇德乡节孝里(今河南兰考),因此与蔡氏同称“济阳衍派”。

钱塘郡:秦朝时期始置钱溏县,治所在灵隐山麓,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及以西一带。南北朝时期的陈朝祯明元年(丁未,公元587年)改置钱溏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589年)废钱溏郡置为杭州,移治到钱唐(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唐朝时期将“溏”改“塘”,遂为钱塘。时期,钱塘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齐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堂号

济阳堂:以望立堂。

钱塘堂:以望立堂。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青州堂。

异鹊堂:以典故立堂。

八、字辈排行

浙江,瑞安,乔青腾贤广肇承得云兆(玉)瑞步昌益仰建来永世光克连宗日庆长继锦生华

江西,瑞昌,天景元增世运显耀锡亨长善友常

四川,巴中,世亭传美于善有常

江苏,盐城,元大维良永文士立明天仁让兴家道才能定国贤

安徽,舒城,日起三才秀,天开万相昌

新安,竹溪:尚友敦伦、以昭祖德、继恩崇本、乃振家声

瑞川、大谷运、湖驾:伯仲开昌运,同延世泽宏。孝思多瑞应,敦本安定荣。尚志邦之彦,传经学自崇,盛时期建树,纪载仰鸿名。

六安,大绍其方春来联显贵

湖北,十堰,南北永兴本日柯正宗启家祥瑞隆道进益大愈昌尊贤希圣

钟祥,正大光明宏开天兴顺关青文子安

枣阳,廷传美玉

福建,泉州,举必良盛元兴利贞安富存荣孝弟忠臣

三明,子伯文志玉长友世大永远盛,元士兴朝邦,洪恩兆泰祥;诗书传正学,礼义注端详;实至声华壮,胤开气运昌;衣冠联奕叶庆聚万年方

晋江,懋昭懿则仪表千世孝子贤孙遵法秉礼绍闻维德家声克济

九、姓氏名人

《中国名人大辞典》收入柯姓历代名人33名,占总名数0.07%,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198位;柯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9%,排在并列第158位;柯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4%,排在并列第222位;柯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6%,排在并列第185位。

柯述,北宋朝散大夫。

柯宋英,南宋梅州知州。

柯应诚,生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卒年不详。时任江南刺史、后升镇国安化军节度史。

柯昶(江西瑞昌人氏),五代时(南唐)官吏。

柯九思,元朝人。勤读书,能诗文,善书画。尤精画枯木、墨竹,师法宋代文同、苏轼。又善于鉴别古代钟鼎器物,元朝宫廷所藏书法名画,多由其鉴定。

柯维骐,明朝历史学家。专心研究宋代历史。合《宋史》《辽史》《金史》为一书,以宋朝为正统,附以辽、金,积20年之力撰成《宋史新编》。对元人所修宋史的错误和疏漏,多有补正。

柯潜(生卒年待考),字孟时,号竹岩;福建莆田人,明朝大臣。22岁中举,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状元。

柯乔(1497-1554),字迁之,号双华,明代安徽青阳县人,民族英雄。初师李古源,后师明代大师王阳明、湛若水。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著《九华山诗集》二卷。

柯崧林,明代监察御史,柯乔之父。

柯琴,清代医学家,撰著包括《伤寒论注》四卷,《伤寒论翼》两卷,《伤寒附翼》两卷。此书批诸家之谬,悟仲景之旨,堪称历代注疏《伤寒论》的上乘之作。

柯抡(生卒年待考),字健庵,湖北人。著名清朝清官。清同治年间由进士知建宁县,尽心民事。尝捐廉创立四门义学,总督李鹤年以柯抡为“闽省第一清官”入奏。

柯劭忞,晚清进士,初年国学家、史学家。

柯平,东宁刑官,曾经与礼官叶亨代表东宁国王郑经,参与清帝国的谈判。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

徐-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史-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魏-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郎-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庞-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韦-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最新柯氏四级评估模型详解

在开展培训评估工作的过程中,培训管理者往往会遭遇普遍的痛点,比如不好衡量培训效果,没有找到可行的方法;很难证明绩效的改善是培训的功劳,也就是说很难将培训的效果剥离出来;老板不给钱,还希望培训有亮点,且能让利益各方认同等等。其实,这些痛点基本上都可以从柯氏四级评估的方法中找到一些启发。

柯氏四级评估的核心理念

柯氏四级评估模型是唐纳德?柯克帕特里克博士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方法,到现在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到现在是由柯氏的第二代传人,也就是他的大儿子在全球进行推广,全球各大企业也在实践这个方法,应用非常广泛。从安迪曼翻译出版的《培训审判》一书中可以看到,柯氏四级评估有一个最根本的精髓叫 “以终为始”,不管是做一两天的培训课程,还是一两年的人才培养项目,都是以希望达到的最终结果作为开展所有培训工作的起始点。也就是说,传统理解的课程结束后发放满意度调研问卷的评估是很狭义的,广义的评估是要前置到培训项目的最前端,也就是需求调研的环节,甚至是业务部门提出培训需求那一刻。这个项目能不能得到利益各方的支持和最终效果落地,战斗的枪声从那一刻就开始打响了。“以终为始”理念的具体操作是通过需求调研了解利益各方期望培训能产生怎样的业务结果(四级),再反推达成这一业务结果需要怎样的行为改变(三级),再反推培训课程或项目里面该涵盖哪些学习内容(二级)。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是倒过来操作,先使学员掌握学习内容,回到工作岗位上去应用和实践,达成期望的行为改变,最终支持业务结果的实现。这是全球范围内的最佳实践操作,我们把它叫做一条培训价值证据链。接下来介绍最新的柯氏四级评估模型,以及与旧的模型有何不同。

第一级:学员反应

首先看学员反应,旧的模型仅仅是关注学员对于课程的满意度,最新的模型除了这个衡量指标外,还新增了两个指标,就是学习参与度和内容的相关性。很多培训管理者在过往的工作经历中或许都有这样的感受,精心给学员提供的培训课程,但是学员在课堂上玩手机、打瞌睡,或者中途离场,这样的学习参与度是比较低的。另外,有没有听到过学员的吐槽,认为参加的培训是浪费时间,与工作实际不匹配,这就是内容相关性的问题。老师教的内容应该是学员工作需要但是欠缺的,只有这样学员才会认真投入,因为能回去马上应用。从柯氏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怎么解决?柯氏认为要解决相关性和参与度的问题要前置到课程设计与开发环节,因为当老师走上讲台时课程内容、教学策略已经定型了,只能按照预先安排好的内容讲授。因此,在开展需求分析的环节就要明确哪些学习内容是与学员工作实际相关联的,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或策略是什么,这些方法如何能充分地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由此可见,评估要嵌入到培训的全过程,从需求分析到训后强化跟进,每个环节无处不在。

第二级:学习

旧的模型只关注学员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态度,新的模型还增加了信心和承诺两项指标。课程结束后要评估学员是否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技能,是否接纳了培训希望传递给他的态度和理念转变,这个很好理解。那为什么要关注信心和承诺(意愿)?在平时的培训工作中,课程结束后可能用一些测试或考试(卷面、现场展示、演示、汇报)来检验学员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结果通常会发现效果比较理想,由此便推断他门回到工作中应用得是OK的,但事实往往与想象中有差距。这个问题出在哪里?就是出在一二级和三四级之间有一条很宽的鸿沟,而且鸿沟之间是没有桥梁的,也就是说学员即使学到了新的知识或技能,未必在实际工作中产生预期的行为改变。那如何才能架起这座桥梁呢?就是学员的信心和承诺。只有让学员有充分的信心,并且愿意把所学应用到工作中,他们才有可能付诸行动,并在相应的驱动力的牵引和推动作用下,产生预期的行为改变。信心的来源是什么?这里的时间点是学员即将离开教室,要回到工作岗位,他的信心主要来自于对KSA的掌握程度,因为他怕用错,耽误工作效率而且被领导批评。什么因素会影响意愿?比如,学员的参训动机(被硬性要求参加培训)、学习内容与工作的相关性、上级主管对培训的态度等等。为什么二级当中尤其强调学员的信心和意愿呢?

从变革管理的模型图中可以发现,当你学到一个新的技能或方法,最初去运用的时候工作效率会急剧下降,比如office07版到10版。在逐步使用的过程中技能慢慢熟练,工作效率也慢慢提升,但还没有回到原来的水平,如果这时候学员缺乏耐心或者还受到来自外界的时间压力,很容易放弃使用新方法,就等于掉进这个鸿沟,永远也看不到期望的行为改变。建立信心和承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课程结束后制定行动计划,这个行动计划并不是草草应付了事,而是在培训之前,请学员跟主管有一个哪怕5分钟的交流,让主管给学员下达要求,培训结束后要回来做什么训后强化措施,比如转训。学员带着任务来,对课程的参与度和认真度也会高很多。

第三级:行为改变

在很多培训管理者的观念当中,这个层次的评估就是培训结束后几个月去收集一下数据,看一下学员有没有发生行为改变,但是发现这个过程其实很困难。他们认为很难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行为改变不是一个单点的事件,而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它包括两个步骤:一是在需求调研的环节就要跟利益各方(尤其是学员上级主管)达成一项共识,就是为了实现预期的业务结果,希望学员学完后回到工作中产生哪些关键行为改变(建议3-5个)。二是要配备什么样的驱动方法和措施,促进学员学以致用,进而产生相应的行为改变。这些措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向上的拖力,包括鼓励和奖励的措施(物质和非物质),比如配一个导师,给奖金,作为成功案例、学习榜样等。但是员工的价值观或诉求各不相同,有的员工并不在乎这些奖励或鼓励措施,就要考虑第二类向下的压力,包括监督和强化。比如说转训他人,这既是二级检验KSA掌握程度的手段,也是三级行为改变的监督强化措施。

以上的描述还不是行为改变的全部内容,刚才谈到的都是绿圈的部分,这些工作都是学员和他的上级占主导。那培训管理者处在什么位置呢?就是模型图上的橘黄色的框,他们是起到监督调整的作用。培训管理者在做项目设计的时候已经把柯氏四级的理念、工具融入进去了,其中也把促进行为改变的驱动力和评估工具、流程设计好了,如果执行过程中发现与预期有哪些偏差,就要与业务方进行互动,做一些微调。培训部门就相当于一只无形的手,需要的时候就扶一扶,拉一拉,不需要的时候根本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如果能做到这点,就解决了在企业中做三级效果评估的真正难点,就是业务部门老觉得培训部门在骚扰他们,让他们感觉在浪费时间。如果以这种方式实施三级评估,业务部门的管理者反而会觉得省事省力,且富有成效,因为培训提供给他们的工具(包括衡量标准)都开发好了,他们只需要简单操作,评估结果就出来了;而且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好的管理工具和手段,至少对于管理者本职工作中的发展辅导下属,评估是绝好的管理手段。如此一来,平时培训部门一直在纠结的如何跟业务方建立伙伴关系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四级:业务结果

业务结果包括最终的业务结果和过程的领先指标。所谓最终的业务结果,不管是什么行业或企业,都大致包括销售额、成本、利润率、客户满意度等衡量指标,为了实现最终的业务结果,要设置过程性的里程碑,也就是领先指标。假设要提升销售额这一项业务结果,会分解出单次成交额、客户拜访量等领先指标,当这些过程性的领先指标逐一实现,反馈的信息就表明目前在实现最终业务结果的正确方向上,而不是年终盘点才发现最终的业务结果未完成,那时为时已晚。很多人认为柯氏四级的业务结果评估是四个层级中最难的环节,其实恰好相反,它是最简单的。为什么?因为如果用柯氏的“以终为始”的理念建立了严谨的培训价值证据链,并且学员发生了预期的行为改变,那实现四级的业务结果应该是顺理成章的。即使要开展四级评估,那也只是起到验证当初的设想是否准确或达成的目的。而且,当你在收集行为改变的数据时,往前踏一小步就可以收集到业务结果的数据。不要三级收一次、四级收一次,所以我们把三级和四级叫做混合式的评估。什么时候收集三级评估的数据?根据内容的特点不同,如果是技能操作性的,学完第二天就可以收集到;如果是管理、领导力这种软技能的话,一般是三个月或100天。

本文作者:曹旭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