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名字配对

张氏的来源(张氏的来源简介)

时间:2023-10-04 23:14:12 作者:煮酒送别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第三大姓:张姓的来龙去脉

作者:谢建国

一、张姓:中国第三大姓

2020年初,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公布“2019年百家姓”,其中张姓位列第3名,排在王、李之后,刘陈之前。目前,大陆张姓人口约0.84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7%左右,不过在海外仍有2000万张姓人口。

目前,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分布的张姓人口最多,占全国的36%左右。江苏、湖北、辽宁、广东、安徽、黑龙江的张姓人口也较多,占全国的28%左右。

具体到省市,全国张姓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山东,约占全国张姓总人口的10.4%。但全国各省市中,只有上海是当地第一大姓。此外,全国张姓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是渤海湾和东北地区。

二、张姓起源于哪里?

1.出自姬姓,始祖为张挥

据东汉《风俗通义》记载:“张氏,黄帝第五子挥始造弓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说文解字》:“张,施弓弦也。”

由此可知,张姓源自黄帝(姬姓)的第五个儿子挥,挥是弓箭的发明者。在黄帝那个年代,弓箭在狩猎和军事场合发挥重要作用,他的后人世代掌握弓箭制造的官职,所以他的后人便以“张”为姓。

张姓始祖张挥

也有张姓家谱认为,始祖张挥是黄帝之孙,由于发明弓箭有功,被赐予封地——张。他的后人便以封地为姓姓张。

这一支张姓的发源地位于河北清河,是张姓最早、最重要的发源地,所以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清河堂也是张姓郡望堂号中的总堂号。

2.出自解姓,始祖是解张

据南宋《通志》记载:“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无可疑也。”

这是清河张氏的另一个来源。春秋的时候,晋国大夫解张,他的后人便以张为氏。秦汉之后,姓氏合一,便成为张姓。

不过有学者考证,解张并非最早的张姓始祖,因为他的祖先张仲已经姓张,生活在周宣王时期。《诗经》记载:“侯准在矣?张仲孝友。”这是中国信史记载中,第一位姓张的人。

3.出自其他姓改姓张

在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其他姓氏改姓张、皇帝赐姓、少数民族改汉姓的现象。张姓也不例外,据《中华姓氏大辞典》统计,至少有25种其他姓氏改姓张。

如汉武帝时期的聂壹,他的后人为了躲避家族仇恨,由聂改姓张,三国时的张辽就是其后人。三国时期云南的龙佑那酋长,被诸葛亮赐姓张,他的后人便都姓张。

此外,少数民族改汉姓也很普遍,一部分乌桓、鲜卑、匈奴、契丹归队中原王朝后,有的改为汉姓张。从唐宋到明清,有很多被汉人同化的瑶族、壮族、黎族、纳西族人改汉姓张。

三、张姓先人是怎么迁徙的?

张姓在河北清河诞生后,到西周时已扩充至山西、陕西,陕西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上有张伯、张仲字样。到春秋战国时河南、山东等中原地区,也普遍出现张姓。尤其是春秋时的晋国,张姓在历史上第一次产生影响,张姓后人在晋国世代为官。

进入汉朝后,张姓开始以中原、关中两地为中心,向四周不断迁徙。尤其是距河南、陕西较近的省份,较早有张姓迁入。如西汉张良的后代,从关中迁入江苏,进入江南地区。

但更大规模的张姓人口南迁,则发生在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唐代的安史之乱、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这三次大移民,使张姓不仅是华北大姓,在整个南方地区也是大姓。

除了南迁外,也有向其他方向迁徙的。“五胡乱华”时期,为了避免在战乱中伤亡,中原、关中的张姓先人除了南迁,也向西北迁入前凉统治的西北地区,并形成凉州大族晋昌张氏。

到隋唐时期,遇到战乱时,关中、陇西的张姓也有向西南方向迁徙的,他们先进入四川成都,然后再向云、贵、藏迁徙。从五代至辽金时期,环渤海地区的张姓先人有的迁徙进入东北,并形成大姓。而如今东北的张姓,大多是清末山东人、河北人“闯关东”的结果。

四、张姓有哪些著名人物?

1.古代张姓名人

张仪:战国时期纵横家,主张游说六国来共同事奉秦国。

张良:西汉开国元勋,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

张骞:西汉探险家,打通汉朝与西域的通道,即“丝绸之路”。

张道陵

张道陵:本名张陵,中国道教创始人,第一代张天师。

张衡:东汉天文学家、文学家,地动仪的发明者,“汉赋四大家”之一。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著有经典的《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为“医圣”。

张辽: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战功卓著,破乌桓,败东吴。

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五虎上将”之一。

张昭: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先后辅佐过孙策、孙权。

张公谨:唐朝开国元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张若虚:唐代诗人,一首《春江花月夜》名芳千古。

张九龄:唐朝宰相、诗人,有功于“开元盛世”,开通进入岭南的梅关古道。

张旭:唐朝书法家,擅长草书,被后世尊为“草圣”。

张载: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有名言“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北宋画家,作品《清明上河图》。

张士诚:元末义军领袖,建立大周,统治江浙地区。

张居正:明朝万历首辅,力行改革,推行“一条鞭法”,提升明朝国力。

张献忠:明末义军领袖,建立大西,统治四川一带。

张廷玉:清朝名臣、史学家,官至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主修《明史》。

张之洞: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推行洋务运动。

张之洞

2.现代张姓名人

张作霖:奉系首领,统治东三省。曾任陆海军大元帅,北洋政府最高领导人。

张学良:著名爱国将领,四大美男子之一。

张大千:现代国画大师,与齐白石并称“南张北齐”。

张爱玲:现代作家,小说代表作《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

张恨水:现代作家,小说代表作《啼笑因缘》《金粉世家》。

张乐平:现当代漫画家,代表作《三毛流浪记》《三毛从军记》。

张闻天:革命家、理论家,宣传领域的领导人之一。

张爱玲

张澜:中国同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

张爱萍:开国上将。

张贤亮:当代作家,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创始人,代表作小说《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和《灵与肉》。

张洁:当代女作家,长篇小说《无字》《沉重的翅膀》,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

张艺谋:第五代电影导演,电影代表作《红高粱》《活着》《英雄》。

张瑞敏:海尔创始人。

张也: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演唱代表作《走进新时代》。

除以上名人外,还在娱乐圈的演员、歌手:张国荣、张曼玉、张学友、张惠妹、张雨生、张信哲、张国立、张丰毅、张铁林、张柏芝、张卫健、张靓颖、张含韵等。

张氏来源和分支,你是哪一支?

百忍堂张姓后人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等省。 其中又有许多的分支,资料整理时已知:

1、分布在鲁南苏北烟台等地有一分支,为马山张,其辈排序为:“修善则昌 敬先继长 心存忠厚 礼义增光 传茂嘉运 庭化玉方 凤伯明臣振启兴邦”

2、河南台前桥北张(张公艺)遗址支系,其辈排序为:“兴玉传继广,兆宪庆繁祥,兰秀桂荣茂,逢春生贤良,忠信孝友让,正道振家邦,宏福昭耀久,作善修德常”

3、分布在兰州一带,为百分张,近20万多众,其辈排序分支很多。

现在百忍堂遗址在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桥北张村,张公艺墓位于台前县桥北张村南约二百米处,座北朝南,共有墓冢十二个,其主墓是张公艺之主父,左为公艺之父,向前是其兄弟十人,分列东西两行,张公艺墓是西边的第三座。从前历代官府每年的春秋到此祭奠,因此叫“御祭林”。该墓地方志有记载《兖州府志》卷二十三陵墓志“寿张县张公艺墓在县城南十里,正德六年参政史学立石志之。”墓地原有石坊三座,碑碣多耸,石马石羊等,松柏参天,仰视不见天日。由于濒临黄河,堤防屡有决口,每次带来大量泥沙,逐渐淤垫,深深埋于地下,后人又重修坟墓。筑起约一米高,直径二米,呈圆锥形的砖石墓冢。

该村原属山东省寿张县,一九五六年山东省公布该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年四月四日撤销寿张县,该县的一部分区域划归河南省,该墓又被河南省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七日建台前工作委员会,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建立台前县。台前县人民政府于一九八二年四月在墓前立了“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公艺墓”石刻标记。

安徽

1、安徽萧县张庄寨镇张老庄村(杭子祠堂)张氏辈分:毓(十四世) 克 世 永 本, 吉 梦 庆 祖 长, 学 全 功 名 显 圣 贤, 宏 猷 传 业 远, 政 修 乃 清 平;毅 然 树 勋 念;家 教 尚 乐 善 ;勤 俭 增 贡 献 良 才 效 伟 哲;安 民 作 典 范;

2、安徽宿州萧县赵庄镇汪屯行政村三座楼自然村张氏字辈:守书元继世

3、安徽省砀山县李庄镇丰屯村、田楼村、卞楼村张氏部分字辈:山 文爱(书)国

4、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张屯村、后于楼村张氏部分字辈:明经遵圣训家法传继坤

5、安徽泗县张氏字辈:成立永怀、佩玉金香、家传万世。

6、安徽宿州市埇桥区永安镇李庄村,山前村,大许村,张字辈:天地文明,绍(志)先启训,甲胜永生。

7、安徽涡阳县新兴镇张氏(百忍堂)族谱:廷步全玉德,凤兴钦继常。初后续家谱为:儒来庆万寿,荣华成吉祥,功业千秋明,精神山河在。

涡阳新兴集及周边张氏族人,源自山西省洪洞县老鸹巷大槐树,于明洪武年间迁址龙庙(新兴集)北张老家,后世子孙延绵昌盛,分枝分叉星罗棋布分至周边,其祖庭在北张老家。

8、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镇门庄行政村张盘庄村,共六辈人:敬 广(玉) 国 允 朝 志。

9、安徽省亳州市十八里镇、十八里镇和营村、魏岗镇张楼寨:云 昌 绳 祖 庆

10、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老张集一带字辈:之(奉)、如(学)、兆(怀)、宗(仁)、文(德)、南(殿、中)、修(廷、念)、九(兴、家、永、克)、心(锡、金)、三(杰、立、汉)、敬(俊、建、子)、治(明)、国(全)、良(多)、相(福)、祝(民)、富(耀)、贵(友)、安(瑞)、邦(昌)、崇(振)、才(宏)、钦(图)、开(道)、广(远)、尚(继)、孝(圣)、礼(祖)、义(庆)、光(祥)

11、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许疃镇张圩村部分字辈:..文传之献孝...

12、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顾桥镇临淝村八里张庄,亦闻源于源自山西老鸹巷大槐树,兄弟五人携五家搬迁于此,老村有老井,有护村沟;分出南边两支:勒马张(音),八斗张(音)。先存族谱备份:金玉凤学志春,新谱:瑞等。

13、安徽寿县、长丰县张氏(百忍堂)主要分布在寿县的李山庙,长丰县的拐集周边地区,吴山庙周边地区以及王楼等张氏族人,还有淮南、合肥、安庆等 区域的张氏族人零星分布,源自于山东省枣庄,于明朝 1435~1572 年间迁址寿 县(拐集),落户后生了九个儿子,本族谱是老九成业的后裔,从拐集迁居李 山庙,并在长丰县张拐子、吴山庙等地区发展,后世子孙延绵昌盛,分枝分叉 星罗棋布分至周边,在清光绪年间,由徳世,字名馨,文采出众,是当时地方 出名的文人,编修了张氏宗谱南谱,其祖庭在长丰县张拐。 张氏宗派:(百忍堂)族谱南谱:光业宏开寿,意谋信孔长,照钱承祖泽,世本有书香,立志希贤德,为仁发善良,万年传继远,永久乐安康。(安徽省长丰县吴山镇王楼村下郢张立新、又名秋枫、字浩然提供)

14、安徽阜阳颍泉区大鹿村张姓族谱:维文忠贺庆,宗朝建家邦,万春青红杰,治国臣凤良……

15、安徽阜阳阜南前黄庄张姓族谱:文治武功,喜结贤良

16、安徽阜阳阜南县老观乡张大台子村张氏字辈(已知):金全敬广振其开。

17、安徽安庆枞阳“连城张氏”字辈:(自11世起)永承宗德,克绍贤良,复起文士,为国之光......

18、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张姓字辈:忠厚传家 德仪辅国 勋慕益稷 道宗伊洛

19、安徽省桐城姥山张氏(植根堂)派:万志之云永,启世自荣昌,大德应时选,兴朝必以良。

20、安徽安庆潜山、岳西、太湖孝友堂,明初自江西豫章迁入,始迁祖伟和公子斋德公,衍派:斋礼百永、友文子金、德玉之大、良元会亨、英奇超卓、仕庆同登……现共二十二代。

21、安徽安庆潜山、岳西百忍堂,于宋元之际由江西都昌迁入,始迁祖贵一公三子华卿公,贵四公子均佐。一公房旧派:卿成仕友甫 金玉奕应昌 家文三元启 宗瑞兆联芳;四公房旧派:均和烟宏文 庆有儒学启 应世举玉嘉 传国珍基承。新派:祖泽余福永 一本萃贤良 光荣期远大 继述乐延长。

22、安徽安庆太湖新仓茶元张姓字辈:荣怀忠孝本,声闻裕道全,世泽发加祥,承先有俊良,诗书开甲弟,继启庆绵长

23、安徽太湖清河堂字辈:文士光学绪,德行正家邦;有志希先达,敦仁永发祥;明良思喜启,福善定荣昌;国泰兴万世,族盛威名扬。

24、安徽省金寨县麻河张氏宗祠麻河张氏字辈:启大道,正贤良, 一经传家,宗功世守 ,克承先训,继绪可久,长思祖德,齐敦孝友,尚学自立,光前裕后

25、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丁峰村张郢张姓字辈:之瑞,时兆成平,家传孝友,永来可久,百世奇昌。

26、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岔路镇邢楼村下元组:永远乾坤大传家世业长。

27、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周集镇洪台村,祖上是山东枣林庄,家谱是:乾大传家永,甲地丙严昌,志远德良久,仁义寿如春.

28、安徽省六安市单王乡张湾村 部分字辈:贤传玉继开文化;

29、安徽天长市张氏清河堂属于苏州人士:主要居住在天长街道长亭村和万寿镇的张安村、汊河村、忠孝村,杨村镇龙集社区。字辈:宝(保)、有、定、文、开、元、金、玉

30、安徽天长张氏字辈:盛正普世文,治国齐聚恒 尧舜天才广,后来永茂兴;

31、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盛桥镇宋坝村张氏家谱:选宗炳高厚载权申为

32、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槐林镇栗树庄张氏家谱:祖光宗耀,科甲世传,三文尚可,乾元云国胜,永泰家道隆,昌敦伦崇德,天锡祯祥。

33、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庐城张氏字辈(南槐堂):河 清 海 晏 ,家 呈 祥 瑞,贵 馥 南 方,子 显 孙 扬(部分)

34、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众兴乡、民族乡、梁园镇张氏字辈(绍忍堂):绍文继武,华国传家,修仁树德,府世贞帮。(合肥市瑶海区、祖籍众兴乡张氏后人张浩丹、又名张灵国、字兰石提供)

35、安徽合肥市肥东县黄塘村张户张氏字辈 : 志道家发宏(部分)

36、安徽肥东县张集张氏(百忍堂)字辈: 正元德孟曾(宗、正)光(广)大,应道友(有)良盛世昌,谦和勤信英才旺,忠孝仁廉国运祥。

37、合肥市南门一代张氏,始祖明末清初从江西瓦霄霸迁移到合肥地区,字辈:学志本荣,家道兴隆。(网友提供)

38、合肥市与寿县交界一带,祖上在明末清初从江西瓦砾坝迁移过来张氏一族,清河郡百忍堂,字辈:清道本宽和,世存仁厚多,积善有余庆,印运发高科。(网友提供)

39、六安洼湖张氏,字辈:孺,从,仁,義,克,继,先,贤,诗,书,宝,守,,,,,,,,,(网友提供)

40、安徽阜阳红瓦房张姓辈分:从,永,占,克,树,文,志,井,华,鸿(网友提供)

山东

1、济南市天桥区(原齐河县)桑梓店镇张王堂村张氏族谱:清朝中期自枣强迁至齐河以东25里张家庄,中华二十八年岁次乙卯孟春续刊,自十三世起依次为:逢曰其景学 树德传家永 瑞光照宗明 洪输继海清 国宪保文华 中兴养吉庆(望后世以此辈分续之)

2、郓城县状元张楼【时思堂】张氏字辈:宗朝启养民,印存可成志,毓传习进洪,书效广学清,肇尊繁荣茂,新纯庆善良,慕立汉阳念,延绪承运祥,文华怀德远,显达仕绵常。

3、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张庄村辈分:国、培、兆、凡、哲、英、俊、进、朝、辉、光、明、玉、泉、盛、春、景、建、松、魁。支祖:张勉学

4、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张姓辈分:士叔首太运 学正养道忠

5、枣庄市台儿庄区(能忍堂)张楼村张姓辈分,十二世始有固定班辈:方贻纯兆裕,严体均承新,所见允其振,德广传毓钦,敬爱庆永春。

6、龙口(黄县)张氏族谱 (清)张允选等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刊本,四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龙口市乡城乡东村藏。字行辈分是:基业可久 名望常昭 衍庆为志 肇锡永超。

7、济宁微山县留庄镇北湖村张氏字辈:相景永兴宝,开贵玉希贤(晨兴张氏)

8、临沂市莒南县十字路镇:承(思)继(德)传(同)守,永念先德。孝乃为本,敬以作则。中和在志,信义存思。

9、日照莒县棋山镇张家管庄村、茅埠村、埠南头村字辈:维洪司韶世,文广奎宝纪,正宗永培远,学成凤友际。

10、邹平县台子镇大张村:敬成会海,中宪荣光,端根清源,安受乾坤之鸿福。

11、齐河县梯门村张氏字辈:令之允传方圣,永怀修世德。支祖:张子岩

12、济宁市任城区唐口大张庄村部分字辈:兴毓(玉)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13、泰安市肥城张氏部分字辈:同学敬道美嘉修 明平正光华

14、老城镇百尺弹子山张氏字辈(20辈):锡淑相炳堂 钦衍业照培 金泰东熙增 钧衡保焕基

15、东平县单楼、稻屯、张庄、下套、曹营一带张氏部分字辈:镜淑型格灿,铨法增懋秋(需相应宗亲补充完整)

16、东平县魏庄、王村等张氏部分字辈:守之步延现,华连幕家同

17、山东省郓城县黄岗村张姓张氏部分字辈:起士文朋有养廷逢志广登永金继元心进瑞善修鸿玉云兆龙守海景中效清德庆如安(或耀诚思国际安)

18、大坞镇大坞张氏部分字辈:学尚广崇肇(兆)裕(玉)光明贻(宜)本礼念永保庆成

19、平阴县洪范池镇南张村:方祥瑞可化,九文明子书,玉全广金贵,修德多鸿福,学正传万世,凌云逄新笃,守成敬宗宪,履一信作树。

20、平阴县李沟大荆山村张氏部分字辈:天立志现召传尚元乃齐邦正

21、邹城市巩庄村张氏字辈:(原本)川元宪成业,(后续)得祥理智信

22、临沭县西后涝枝村张氏字辈:顺、永、兴、成、计、春、洪、军、茂、光

23、临朐县 张远德(江西吉安府丰县人)明弘治到临朐,三支:临朐孔家庄、沂水胡庄、临朐大山。

24、忠恕堂:继仿* 秉 *化汝于宗景克善作树传承瑞良玉庆洪泽(菏泽市巨野县老张庄村,中间有缺失,需要相应张氏宗亲补充)

25、东明县东黑岗张氏:青万全军红治邦毅守诚

26、泗水县柘沟镇东马村、山西迁入张氏:三应其万廷,贤良传继广,方正衍世长,辉基承宗(当代)训,裕典昭熙康,心自仁和培,家从孝友昌,尚需勤学问,似续庆凡祥。

27、成武县张楼镇张海村三石张字辈: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派衍清河。(清同治年及1962年重修)克大文兴广,玉佩庆景长。连进怀登殿,福建仍安定,继世守真善,道德传正宗。

28、菏泽市牡丹区大黄集镇张海子村字辈:庆君长怀印,忠臣爱贤仁

29、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孙东村张氏字辈:大洪乙松美,廷*维宗介丹,兆继庆传文,广永远立毓,方振兴有德,会史旭年宪阳。济南市长清区马山镇大崖村张氏字辈:洪玉建兆荣,安居振丹庭。兴怀传家梦,转单上元平。

30、济南张氏字辈:士传学汝景兆

31、泰安泰山区邱家店后燕家庄张氏字辈:成玉传继广,兆延庆吉祥;

32、岱岳区道朗镇城子寨村张氏字辈: 泰相绪恒秀士学道传成;

33、天平街道办事处姜家庄张氏字辈:树灿清士立,文胜廉登彦。此支脉由山西洪洞县老鸹窝迁往泰安市东平县,清朝时期姜家庄张氏始祖带两个儿子来泰山之南、金牛山之东的姜家林定居。“树”字辈为定居后的第四代传人,现已传至“胜”字辈。

34、宁阳县伏山镇张行村:士宝传衍庆,恩熙兆瑞洪;张家堂张氏:......来化西树汉;东疏镇义和庄张氏:景忠厚传家远(网友推荐不完整,需要补充)

35、山东德州临邑县张家林村张氏字辈:维尚怀淑德,永承庆新传,光明清宏化,兴学立志公。

36、山东即墨大桥张氏字辈:京永文德大,本立正道昌,诗书承圣泽,孝友振纲常。

37、费县新庄镇张家坡村现存辈分:开启京(金、自)俊兆春(志)

38、山东兖州新驿镇东二村张氏:文士堂西广,召书庆元祥,承彦明嘉绪,振国守典长。

39、山东菏泽鄄城旧城镇三合村:宗孟庆兆留,泰和通亚欧。云腾翔万里,华光瑞千秋。

40、山东聊城莘县张寨镇后张寨村张氏字辈:德广传宗永

41、山东滕州前村张氏字辈:敬,显,令,宗,后,洪

42、山东蓬莱登州府苏莱县老母猪屯三(音)山(音)张家(山东镇定府苏鲁县三山张家老母猪屯):寿,礼,会明亮,昇秀福禄祯祥,平金银财宝富贵荣华耀。清朝年间迁徙至东北吉林等地:成发山林平海年魁,恩宝楼殿义凤阁庆吉祥。

43、山东省嘉祥县黄垓乡金庄村张氏字辈:思龙会守文,应奇建世言,尚怀修德峻,梦锡兆新传,维念为万善,居之庆同安,道成乃可贵,其法自常宣。

44、山东单县黄岗镇张菜园村张氏字辈:力丙登庆瑞,怀德其祥云,勺光照四海,共发震九州。

45、山东聊城冠县北陶镇沟塞寸:法, 林, 生,朝,国

河南

1、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与罗山县交接一带高峰寺张氏字辈:之东金天心敬明传善承先德守斯正道永遗世泽

2、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回郭镇清西村张氏字辈:恭敬笃实仁智长存,孝友传家忠厚居心。

3、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长竹园漆林冲张氏字辈:文如世发祥,德厚永辉煌,家声宜善守,恩泽庆延长。

4、河南省信阳市何寨彭家湾张氏字辈:祖 宗 恩 德 厚 绵 远 世 泽 长 光 明 富 贵 显 贤 才 耀 华 堂[6]

5、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蒋集镇张氏,堂号公顺堂,字辈:成 登 金 学 玉,先 代 庆 联 芳,孝 友 家 生 远,世 泽 诗 书 长;

6、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勒马乡张庄张氏家乘:逊志时敏,义修厥德,允怀于兹,绵延家泽

7、河南省鹿邑县城南王皮溜镇南张楼张氏字辈:平章延士泽守令振嘉升

8、河南省鹿邑县城北涡北镇张氏字辈:中韦思正广祖德玉善振家兴

9、河南鹿邑县马铺镇张大庄原祖籍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全村无一外姓,张氏子辈:虚,如,修(利)文,景,金,俊,当地民风淳朴,较有创新意识!

10、河南浮戏山张氏字辈:文布永士 俊其如辰 广有鸿业 仁义忠信

11、河南商丘(归德府)张柿园:合凤学昌运,文耀武威兴,盛景开元起,勤奋伟业成,齐心继祖志,忠孝定作宗。

12、河南封丘张氏字辈:玉公之景国恩家庆

13、河南原阳县陡门乡河西张村:曰维元成玉,国正传道明,文武一同在,帝邦永常兴,中华业鼎盛,浩瀚普大统,祖荣千古继,万秋培杰英。

14、河南原阳县韩董庄镇大董庄村张氏字辈:自心文志天,孔会庆宗联,伦常增光华,荣显万世传,仁杰富贵贤,家声名振远,忠贞留后继,先祖本有泉。

15、河南方城博望张氏字辈,清代张玉迁居河南方城县博望镇,开始沿用该字辈:玉荣伟龙火,万(慎德百书)元(春存天琴)文堂成,远希第克中,辉邦应运廷,家和义泽丰,光明兆亚东,庆景祥齐贤,方正延河青。

16、河南社旗县晋庄镇,河南南阳市宛城区红泥湾镇柏树坟、张庄、魏冲一带张氏字辈:成合中文宗,

17、河南省主要分布在魏冲、张庄,柏树坟,燕集、哑叭庄、赵庄,张代庄一带的张氏宗派:

乾隆35年从七世祖开宗续谱字辈:克宗有大士,人举自学成,振从弘天上,法清德永兴,现在主要是人举自学成辈分的人在世(一世祖守祥公生二子,景夏、景明,另一分支二世祖承镇(成振)公、邦振公)老祠堂在魏冲村西,仅存老族谱石碑一通,从一世祖记载到八世族,清末世系现无法考证(人口分布区域较广:1 柏树坟村2 魏冲村3 张代庄4 大赵庄4 张庄5 燕集6 姜营7 哑巴庄8 张高庄9 小郭庄10 李八庙11 浦山王圪垱12 庙后王庆13 十二里河14 马场15 新店乡枣庄 下王庄16桥头乡 窝李17石桥 西左庄 上曹营村18 河西 陈棚 李相公庄19 博望 大兆19 午阳县西门外20 南召石门关沟21 北哑巴庄等地)

18、河南邓州市刘集镇郑赵集村张氏字辈:景春耀先祖、清平万世昌。

19、河南安阳市水冶镇南固现村张氏字辈:元凤思天建,万宗德有生,金凝如宝玉,家道永平清。

PS:河南安阳还有这样一个关于张氏族谱的故事,相传我张氏自明初由山西洪桐县老槐树下迁来兄弟两人,即我钦,皇二祖。按当时虽云手足情深相偕迁来,终生相和。然其子孙理应各立其祖,各续宗。故至今与钦祖之子孙,仍同一宗派。庆吊相通,然至春秋祭祀各认其祖,萧然两家,传闻我皇祖迁此,传十余世,其宗谱之轴册具备,装订精致,叙述清晰,无不尽善尽美。但因新中国成立,反对家族宗派,家族宗谱也随之失散失落大半,不尽系统。而后改革开放国家政策放松,对家族宗派不再干涉,我张氏后人二十二世张建普又名张二法,由于国家发展经济政策放宽,搞起了农民企业劳动致富,因其忠厚老实,平日行善积德,广做善事,日子过的也算稍有富余,

但日子好了,想到家谱遗失之事就夜不能寝,所以召集张氏后人各门各家之能人共同商议追续家谱之事,在权存残谱片页家谱的基础上,多方调查遍访同宗,遗憾的是十五世以前续不起来,十五世以后基本追续完善。使我张氏宗族后人知其张氏宗族和家族发展状况,完成了一项合宗族心,满宗族意的大事,

20、河南省商水、上蔡部分张氏,(目前主要分布在商水上蔡两县交界:双河寨、东五张、西五张、边张、固现、北王张、片宜张等地 相传我来祖兄弟六人随父来豫,后五兄弟留豫筑寨群居,我族尊称老五祖。其父带六祖回河北原籍。据老一辈人讲,先祖碑文记载:师出天师府,家在张家口。祖碑于本世纪60年代时时期被砸毁无考证。80年代前各村本族人每年都会出钱在祖坟旁请戏班唱三台大戏来祭祖。因族谱毁于本世纪60年代,目前流传的只能口口相传。)本族派语:一大久玉希 ,景宏邦世法。敬慎裕作述,善孝齐家乐。后续派语:敦典传益绪,培汝乃廉芳。积德永福寿,仁义兆吉祥。

河北

1、 衡水市故城县盐厂村张氏字辈:玉华宝守新、孝访忠良贤。

支祖:张学颜《武安市儒山村张姓家谱》:始祖张从政明初从山西洪洞县石狮口迁徙而至。从十九世始,字辈为,连桂庆秋光 中庭满世香 瀛高多子步 新喜焕伦常。

2、邢台市南宫市垂杨镇范家寨村张氏字辈:始祖(排行老五)从山西洪洞县(老槐树)迁徙而至。现字辈为宏润天昌泽 修德万世程 志嘉建伟业 忠义士书博(寓意前程锦绣)。

四川

1、湘蜀张氏:朝鹤忠龙秀,辅遂臣必发,福显永良才,时大友之天,锡爵文明起,赐禄华映先,千年宏圣道,万世富崇原,家声绵祖泽,懿德复仙元。(注:“朝鹤忠龙秀”清朝曾用“朝学忠秀梦”,湖南洞口山门水口张氏迁蜀后裔,广泛分布于什邡、广汉、旌阳区、彭州、金堂、郫县、彭山区等地,南轩后裔)

2、蜀湘张氏:国正天心顺,中邦颂治兴(或万芳庆治平),居家安质实,素履守贞诚,裕后垂芳范,光前有懿行,贤良绵世泽,金鉴复鸣盛。居广汉、中江、武胜、宜宾、泸州、邵阳等地。(本套字辈为湖南洞口石背张氏老字辈,南轩后裔)

3、广安张氏:维佑世朝文,洪远百代荣,绍宗开明顺,福禄永康平

4、广安悦来镇廖家沟张氏,入川始祖:张希旦。字辈:时希国定正,士大化世隆,才鸿宜高选,上邦声名达,纯武贻谋远,祖功宗德长。(湖南湘潭、祁阳等地迁入,南轩后裔)

5、四川崇州市三江镇皂角村红庙子张氏:奉天君令,应运子开。福善光德,寿嗣永忠。先祖自清初“湖广填四川\"来蜀。

6、安岳县 永清张氏:仕维正万文,世孝(代)在朝廷(名),忠臣仁义本,忠德显明伦

7、岳池坪滩镇芭蕉湾村张家坝:盛邦化日长,实学秀成良,明道思先德,宏运克有光

8、青川县茶坝乡兴龙村张氏字辈:文艺家升远,才德阳邦国。

9、川东北张氏字辈:廷延著立际占亨应国瑞启仁文光前代裕后昆尊远益世常兴

10、广安张氏字辈:文廷天遇时 尚正世有之,九锡显其昌,继承在嗣光,克绍纯宗祖,永大可呈祥。(湖南宁远 迁入)

11、渠县兔乡群康村张氏字辈:越朝有先显禺万,大印正文元明善,福寿光华照乾辉,永远克昌可绍清。渠县县志可查。支祖:张越。

12、顾县镇张氏字辈:文应光宗国,士正天心顺,官清大学永

13、武胜县飞龙镇黄连坝张氏字辈:(前二十代)汝如思志祖,本仕文添才,永远承光烈,世守继鼎台。(后三十代)先朝贤哲圣,辅国表奇功,广德兆民化,弘儒万代宗,清云(明良)庆会合,泰运复开通。(清初由湖南邵阳迁入,入川始祖张才睿,南轩后裔)

14、武胜县烈面镇西关乡七村五香庙张氏祠堂字辈:天子万国荣,朝廷举俊英,先泽光远大,世界永杨明。(据说湖南张家界迁入)

15、川湘张氏:汝如思志祖,本仕文添才,永远承光列,世泽登帝台,正启儒大宗,惟仁德厚从,富贵兴清朝,万国友再朋。(湖南邵阳县迁入,始祖张才哲等,南轩后裔)

16、四川宜宾牛青山张氏:觐文宗子明 ,祖兴如朝国, 一启大自宏, 永德盛芳荣, 有志承仕道 ,必先正其心(张觐远后裔.一伏祖次子启礼公生五子:大贵、大美、大学、 大用 、大胜,大贵和大胜均未入川也。牛青山一支的上川始祖---张大美)

17、凉山张氏,居住在冕宁县后山乡,先锋乡,……(注:需宗亲补充)

18、四川广元剑阁县时古张氏:正启文光,定国安邦,刻承其志,万年永昌。

29、四川巴中张氏:宗国朝廷继,世之德维崇;绍述思先治,心传守正中。

30、四川平昌张氏:明万茂盛仕其光,兆正惠佑长,国友文元映宗泽,永锡家兴朝祯祥。

31、巴中市通江张氏:汉继正源宗 文武在朝中 承先维友德 克绍显云峰 安邦能定国 世代永兴隆 。

32、南充市蓬安县凤凰坝张氏(清康熙年间湖南永州迁入),入川始祖张亻戎(号魁田)。开列字辈:富幸壬癸,永兴文希,一登惟廷,大正(九)仕元,世(洪)继时尚(盛),后大成祖续字辈:忠良联成,在朝嘉光,天开明玉,以(善)德恒(必)芳,荣贵(瑞)有志,守定可常。

33、岳池县伏龙高坪、朝阳红豆杉张氏(由湖南零陵白塘张家迁入),字派:富幸壬癸,永兴文希,一登惟廷,大正(九)仕元,世(洪)继时尚(盛),后大成祖续字辈:忠良联成,在朝嘉光,天开明玉,以(善)德恒(必)芳,荣贵(瑞)有志,守定可常。

34、资阳市乐至县蟠龙镇张氏一支:(清顺治年间从湖广省衡州府常宁县官岭迁入),入川始祖:张礼胜。字派:仁义礼智信,国正天心(子)开泰运,学富才全耀大廷,湖南孝友家声远,蜀北科名祖绶磬。

35、乐至县蟠龙镇兴隆庙张氏一脉:(由湖南溆浦下龙潭迁入),入川始祖:张高宗,字派:宗、先人道德昌、维望永传扬、世守邦家义、嗣远正纪纲、云程发韧增、重科会翰星。

36、乐至县人和乡庆元村一支,开基祖顺茂公,字辈:元朝进士祖、芳宗才仁廷、正玄自日世、启永远忠顺、道德承先续、诗书裕后昆、惠泽深如海、万代佐清明、为人以心广、习行义三思、吾子齐治平、天下亦大立

37、乐至县新中乡一支,开基祖不详,字辈:应治(起)庭(连)天世.文帮永秀明、富贵荣华显、诗书记细心、弘光照祖德、本正覆元清。

38、乐至县永安乡一支,开基祖不详,字辈:现天应泗其、芳永远遗厥(决)后坤、孝友敦仁义、心田克善昌、诗书培世本、道德尽伦常、品学成英俊、家风正纪纲、安邦怀爱惠、定国佐明良、治化贤尧舜、施泽相禹汤、福禄绵代瑞、富贵佑平康。

39、乐至县回澜镇(倒流镇)一支,开基祖一鸿公,字辈:一,自家如可继,懋光先世济,从来理合昌,(从来显荣耀),文学启登宗,定国开大德,福兴永发达,孝义万代红.(回澜镇牛市村张从地提供)(添升后裔)

40、乐至县.回澜镇土桥铺一支,开基祖不详。字辈:成国良大友、曾祖贻谋远、吉家庆泽常.

41、乐至县.盛池乡一支:开基祖不详,字辈:上尧仁义本,富贵有长兴、诗书光前代、礼乐裕后昆.

42、乐至县和兴场一支:开基祖不详;字辈:贤伦宗崇,景运洪光,教学迪启,正修连方,科目垂生,望尊朝堂。(网友提供暂未联系上,化孙公后裔)

43、乐至县香泉乡福兴村一支:字辈:国应奇朝廷、明洪永长承、宗绍德友开碧先。。。。。

44、乐至县宝林镇中和张家湾一支:字辈:庆云钟著雨、金玉育林怀、正道通光顺,汝新继丈(文)开,开基祖不详,从贵州思南府安化县迁来,现在分布在宝林、盛池、新华、中和、新建、全胜、良安等地。

重庆

1、云阳张氏字辈:基从显肇;甫俸拱昌;廷仕应瑞;永正奇大;世代源远;定邦朝阳;宗先广启;祖必舒光;学成文裕;荣华自长; 新派: 德泽天恩;孟在宇寰;昊开炎夏;益后耀前;百星兆运;寿松鹤延;福佐国泰。

2、万州白羊张氏字辈:永士从天定,安邦顺太清,英才生盛代,明德有达人,孝弟传家远,诗书裕后昆,存心能爱国,万世子孙兴。

3、百忍堂张氏字辈(主要分布在垫江、长寿):思念朝廷忠大德,国家世代永安明。遗传万年邦民泰,富贵荣华庆长春。

4、清河堂张氏(分布于大足、万县或江津):系湖南衡阳张万九郎支,衡阳县崇光乡仪城里太通堂人氏。其后裔善笛康熙二十六年(1688)入川,落重庆巴县西城里石门龛厰上。子仕惠后徙大足昌宁里一甲地名转龙场兰家垻小河头。

5、大足清河张氏字辈(前20个字)原是:善仕惟文武,世代永兴隆。成明荣华富,德重应豋先。(1825年)

6、光绪十七年班辈是:善仕惟文武,世代永兴隆。久远成先德,恩荣禄万钟。今用班辈是:善仕惟文武,世代永兴隆。久耀成登贵,荣华禄万钟。宏尤昭上国,伟列延蜀东。 。。。。。。一百个字。

7、铜梁百忍张氏:朝登永元国,文正从明德,仁义光宗远,孝友长世泽,积善迎天福,全家茂枝叶。其支始于汉雄公。

8、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张氏字辈:正印一支起,元朝永太明,安乐世代兴,需由实特信,英杰德超群。

贵州

1、毕节市张氏:华从金才启,世有玉枝叶。

2、贵州桐梓麻柳湾张氏字辈:神庭红正永,世凤启先贤。

3、贵州遵义桐梓县坡渡镇高台仕禄支派,入蜀始祖统公第五世张公讳仕禄出避辰巳兵戈,于崇祯年间携家与内兄同行逃往遵义。字派:朝元显仕林阁,维应玉书文开。任纯修于瑞世,光宗正大荣先。这一支由入蜀五世祖接“仕”字,即落业祖仕禄是也。世代沿用,迄今尚存“荣先”二字。为不犯忌讳于祖先,忌周而复始,新增二十字,以昭雍穆。继二十五代“先”字后,于二十六代启用新增字派首字“育”。新增字派:育德亨利远,博学键行图。弘志兴邦盛,泽益树明主。

4、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松烟镇松烟社区张氏字辈:长辈叙述为我支源自清河郡,族谱以清河郡三字起,32个字辈按先后顺序为:文光先祖,行裕俊昆,忠昭帮国,信永乾坤,盛修良义,崇让名友,周宋望儒,季贤重全。(目前这一支最小一辈为信字辈)

江西

1、清河堂张氏原派:木火土金水,仁义礼智信,恭从明聪睿,肃又哲谋圣。

三修续派:明孝友作则,存忠厚为良,裕德才宏显,培基泽远长。

芝麻湾原派:文应光宗国,士正天心顺,官清大学永。

七里硚原派:先宾联孝国正天,心顺官清大学永。

2、星子清河世家字辈:兆元之善庆 唐汉起闻人 理学传家宝 鸿文寿世珍 久承金殿诏 长际盛朝春 忠孝千秋在 庭阶景象新

3、信丰安息阑州张氏字辈:正元高国福,玉定志用金,顺茂盛昌,忠信永有光,学士攀龙凤,贤才振纪刚,仁义为珍宝,诗书作栋粱,祖宗恩德积,科甲传名扬。

4、南昌四六公后裔字辈:孔子添景德 汝维道必儒 嗣贤承柞永 亦世发长祥 孝友怡谋代 朝封锡命昌 才高文选万 忠顕陆纯堂 理学佳备厚 先传克照光(前十派未按派号排)

5、永修字辈:子国季仕元 昌自良玉耀光宗绍孔孟 一行可维邦 芳名远近扬 礼仪承先德 应嗣发其祥 忠孝传家久 诗书创业长 圣朝召左右 佳士乐安康

6、丰城董家张氏字辈:光昌顕祖志占有可成 良相永升 吉人来集 绍绳光绪 继述宗漠 嗣英盛发 久远洪图

7、丰城社岗张氏字辈:旭友均庭正,彝定先美新;惟以文学应,士登上林春;礼德垂家法,诗书淑后贤;勤修增世业,序爵丹墀前。

8、修水清河堂张氏字辈:修纪本敦伦,礼学团贤士。主要分布在修水县杭口镇墉下村(现叫雷岭村、白岭村等地。

9、上饶清河张氏讳行字派:文武成康烈,从周儒雅□,诗书诏令德,孝友启新献,华国重良弼,光天钦远谋,芳声延祖泽,维与勤家修。

行派:宗支蕃衍盛,元亨利贞祥,富贵荣华显,斯庆绵长,棠棣联芳秀,贤圣伦蒸当,圭璋含辉耀,翰学拜明堂,源流恢先绪,奕翼后厥昌,克昭家声振,万古姓名香。

10、景德镇市 浮梁县 张氏,化孙公八句诗“清河系出源流长,卜处移居闽上杭。百忍风声思祖德,千秋金鉴慕宗访。传家孝友乘今古,裕后诗书继汉唐。二九苗裔能凛训,枝分盛姓名香。”化孙公支下世派:化云腾上昊,承先绍启宗。仲兴山诒远,永庭应万崇。日振昌英俊,贤声继祖功。文运开世兆,科元定显隆。千三公下世派:千念仲 居玉旭志国张 兴尚鸿光日文 明振家声元猷 佐圣治功绩冠 群英世继勤宣 德维新业广成 孝友立基厚万 代庆昌荣。

11、清河堂铜鼓张氏辈派:衍系肇青阳,云礽庆泽长;周时昭孝友,汉代显劻勷;先德从兹盛,嗣裔自是良;宁馨徵燕梦,聪姿羡凤翔;能文推本立.圣学美廷祥;道以两铭著,名因万选扬;王猷资黼黻,宸眷宠辉煌;淑慎旌珂理,丰仪表曲江;师相公侯职,卿伊叠流芳。目前发衍到先德从兹盛之辈。

湖北

1、安陆市接官乡张氏:兹当修谱伊始,谨遵先人已定名派恭录之,庶族人便于诵焉,名派原十四字,后改十六字,今从之。(字辈需该支张氏宗亲补充完续,暂时没有详细资料)

2、安陆市洑水镇白龙村:宗守家法 应运洪昌 明英卫取 世得亨家 光尊丽景 福耀春,据碑文记载,清康熙年间过来扎根的。

3、枣阳市王城镇耿湾村张家湾:明从宗之泽,德远在仕迁,显升本仁定,自古可同传。(堂号未知,待指正)

4、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胡家河村 ,正大学士 永守清德 长开书香 光宗耀祖 治国安邦。。。。明洪武二年由江西南昌府迁往湖广德安府。

5、随州市环谭镇武家河村:全 中 运 正 可 学 希 之 家 国 宗 传 方 万 年 仁 义 礼 道 德。

6、随州市万和镇张氏:崇高文明,治国齐家。(不完整,其他的不清楚,待相应宗亲补充)

7、松滋马御河张氏:一元继叙起,万代嘉(家,加)名传;江汉滋生远,诗书世泽长;立德心(公)为本,尊(争)先后(候)发祥;孝友天良正,永远在朝廷。(括号内为其他传承版本)现存道光年间所修家谱仅记载至“诗书世泽长”。\"嘉名传\",为族谱记载的家谱,当时为了避讳嘉庆帝,改“嘉名传”为“加名传”、“家名传”或者“加明传“,因此”嘉“字辈各支传承并不相同;“滋生远”也有传为“滋声远”和“滋伸远”的。一世祖张如初,居江西省瑞州府高安县(今江西省高安市),二世祖张寿兴开基于松滋朱家埠,至今已繁衍至第二十四代“传”字辈。在此家谱创立前,沿用江西老家家谱“如寿必绍,宝玉文宗,应士凤庆”,从第十五世始,启用此家谱。清朝时在松滋马御河建有祠堂。据传,本族源自\"清河堂\"张氏一族,未获考证。

8、荆州松滋张拱斗后裔:拱国正泰,井亭应大,毕承世德,启敬家良,志立宏远,中原恒光......

9、新洲张旗牌(两铭堂):文之世廷居,元于和同衍,亨吉大有兴,利恒光裕泰,贞益永承传,佑启昭百代;

11、新洲李集紫竹林(守铭堂):自洪宗德昌,桂秀凤廷芳,举世正熙和,逢时美治邦,龙麟钟海宇,道极焕辉光,太象在乾坤,巨伦万古康。

12、黄冈张户岭纳蓭公后裔:自先能以志 维在秉时全

13、咸宁市双溪村古堤张:广大昌宏,秉礼守仪

14、阳新排市龙口村张氏,祖籍江西,字辈:天仕庭兴用友太久继元亨利祯克孝家学明先德吉丙成周

15、麻城市顺河镇张氏:明良光再积。(具体资料有待相应分支宗亲考证)

16、红安八里湾镇张家田村张氏:培钧治楷耀

17、红安张家湾字辈:鼎胜文有一,玉同士孔明,永载廷兆国,之映正大光,敬守先贤训,钦崇祖德良,家声隆万世,象笏立朝堂,继述承宏泽,谟猷裕后昆,千年绵宗纪,品业荷君恩

18、孝感市大悟县彭店乡通山村张氏:单方传家孝友从正忠良

19、鄂西张氏,派行诗:大开张世仕,永应长兴宏,发达承天佑,严明光祖宗。

20、蕲春县刘冲村:据网友提供有两支张姓延续在此,一支字辈:洪达胜贤;另一支字辈:廷文正逢兴 ,极大学之道,明新承恩远,启佑世泽长,修齐开国运,辅治耀龙光,清俊 建炎顺,永辉宗德昌。

21、利川市与石柱县交界处张姓字辈:大明一登(或等)臣 国正天星顺 万世成典(后改为显)启 江汉永朝宗

22、仙桃市西流河镇竹林村张姓字辈:大庭之德,以绪本长,有贤克继,万代崇光。

23、湖北省来凤县利正里一甲地名茅坝坪,孝原里四甲地名洗踏溪张性派字排列:逹述先思本,福应必逺昌。振开国正启,世永定太祥。庭瑞延连泽,清河映日长。举心修士志,光裕德芬芳。

24、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雷家澥康熙壬申年当前定张姓字辈:光明正士 家国永宗 同绍先祖 定尔发祥

25、湖北省 武汉市 江夏区 法泗镇 雷家澥 乾隆乙亥年后 续定张姓字辈:树德知心泰 懋修卜世昌 经纶云汉表 谟烈殿廷扬

26、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张家湾字辈:美于可以兴,道学启文明,世德争先进,家传保尔孙。堂号:金鉴堂,由江西豫章迁入,老谱残本箸有《章孺人传》。

27、湖北省枣阳市太平镇五里桥村张姓字辈:大有诚明、田家德崇、恒奉永远、万事修行

28、湖北省监利县汪桥七八甲张姓字辈:道德传家永,经纶辅国盛。五年绪谱:继述乃为孝,立志克绍前。诗书崇世业,仁义本性天。治平登上理,修齐宜在先。新朝宏建树,中华庆安全。此支张氏据传为江西迁移到监利,一支后来去了重庆奉节,后另续族谱。现分布湖北监利、洪湖、恩施、五峰县、长阳县、重庆奉节及湖南石门县一带。

湖南

1、湖南溆浦张氏字辈:仁昌安显,瑞正明良,文才定国,世代永光。祖德祯祥远,云梯步月青,孝友传家美,诗书裕后昆。

2、宁乡官山张氏通谱字辈: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实务,谦厚发菁华,绂冕芬徽□,圭璋品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南轩后裔)

3、 平江敦本堂张氏派语:

白泉公立派:添志必文天,朝尚池仁承。

福积公立派:汉道丹玉单,大本汝兴臣。

丙申重修字派:礼乐光昭远,诗书发泽长,于今登一本,世代显而昌。己未重修派语:礼乐光青阳,诗书发泽长,两铭传道德,百忍肃家常,业以千秋著,名因万选芳,云礽绵世德,奕叶自辉煌。己丑重修字派:礼乐光青阳,诗书发泽长,传家原孝友,立品在端方。

4、益阳金镶堂张氏字辈:大宝时国日,万正仕祈芳,和世家声远,千秋学业长,承宗敦孝友,应题启文光,基植先培本,源开永发祥。

5、益阳孝文堂张氏旧派语:富标瑞世,贵显都京,唐宋廷秀,元明尚应。新派语:克让光尧代,允恭裕舜朝,中天开景运,盛德自宣昭。

6、浏阳金冈段张氏字辈:庆清公胜士,光国永世昌,宗德延先泽,人文启瑞祥,纯儒钦佐运,动业耀铭常,孝友传家政,忠良万代扬。

7、长沙坳上张氏字辈:献光王国声名远,孝友传家世泽延。新增字辈:肇锡宏庆,翊赞昌明,振志宣定,应运维新。

8、醴陵新洲张氏:堂号雍睦堂。始迁祖明甫公,字天相,号吉轩,原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鸡子团山。明永乐间授经于醴,遂落业新洲丁家坊。弟明庆,占籍上版都。清乾隆7年(1742)一修族谱,嘉庆21年(1816)二修,道光30年(1850)三修,光绪5年(1879)四修,宣统2年(1910)五修,2004年六修。族人多分布在珊田冲、小溪及萍乡、浏阳等地。1948年统计人口4000人。字辈:明纯凤永伯堂廷承循子九世同居木火土金水生际盛朝维国之瑞守乃家传声华日贵。

9、常德张姓字辈:忠孝广佳传

10、新化太阳张氏:清乾隆40年(1743)首次付梓。乾隆谱排行:大奇泰茂玉,声昌才学优,道谊崇铭术,经纶绍策筹,家谋贻九世,国鉴著千秋,光裕惟忠孝,清河一派流。道光11年(1831)重修族谱改订排行:万通洪金兴,添删元舜伯,德先思文时,永奉廷仁朝,大奇泰茂玉,声昌才学优,前贤垂淑矩,后嗣接徽猷,源远渊逾浩,枝荣叶益稠。

11、洞口山门水口张氏:朝鹤忠龙秀,辅遂臣必发,福显永良才,时大友之天,锡爵文明起,赐禄华映先,千年宏圣道,万世富崇原,家声绵祖泽,懿德复仙元。(注:“朝鹤忠龙秀”清朝曾用“朝学忠秀梦”,南轩后裔)

12、洞口石背张氏:中邦颂治声,居家循礼让,发念本真纯,敦佑垂芳矩,光昭表懿行,喜春照云爱,谱俊谷金志,于今敦雍睦,孝友一堂春。(山门水口张氏分支泌文、泌达、泌贤后裔合修,南轩后裔)

13、湘蜀云贵张氏:云从龙化运维新,金鉴增光太平升,登得家基名誉远,青钱万选辉先声。或:化功昌(或行启)景运,金鉴乘时新,诗礼光先泽,青钱邦国珍。(南轩后裔)

14、湘蜀张氏:德谷应彰友本文,天廷万世国维京(或:天万元国京大学),光宗思继述,开胤启良贤,仁孝承先志,伦正祚永昌。(南轩后裔)

15、湘蜀张氏:时希国定正,士大化世隆,才鸿宜高选,上邦声名达,绳武贻谋远,祖功宗德长。或尊祖贻谋远,齐家世泽长,继兴传达孝,敦睦发奇祥。(南轩后裔)

16、汝城秀水张氏:承宣溥守隆召景明志元克应德本尚存永家茂盛文献朝钦孝行丕著世胄芳声时来运亨贤俊笃生增光先烈端在积诚体全用达显扬玉京心同气合佐佑功成远继宗盟立意良深敦诗秉礼由义居仁振拔有日谋猷孔新维祈仲季福履昌荣。(张平迪后裔)

东北地区

1、 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县毛城子乡梁山村三舍又名张家洼子、八宝户,吉林省长岭县东岭乡海风村谭家屯四舍一带的吉林张氏:恩宝楼殿义凤阁庆吉祥,据传这一支为清朝年间迁徙至东北吉林一带。

2、 吉林张氏:连仕继荣禄恩熙忠义广启国贵明徳永庆福成祥。(山东省登州府莱阳县迁奉天西扬长河)

3、本溪张氏:富玉天廷永,修怀宝殿明。国中希凤世,学得庆恩荣。

4、吉林德惠张氏:万鸿文立昭,世德庆昱尧,惠泽仁义广,景峰占云霄。

5、吉林省农安县万顺乡光辉村,张氏字辈:文永国志兴,凤显耀中庭。继承敬孝义,德才佩华荣。(祖籍:河北省 顺天府 宝坻县 热河庄? 牌路张? 有家庙,部分信息不明,需要补充)

6、祖籍顺天府大兴县,先迁至东北。张氏:凯兆作文圣,永昌如松柏。

7、肇州县张氏,祖籍山东,光绪十三年迁至黑龙江。字辈:文凤兆德茂,宝新真存孝。

8、辽宁大连张氏 : 文有德恒 茂世英贤 升荣恩庆

9、黑龙江省依安县三兴镇张氏族谱:邦元日思,有克文逢福德,志士维扶家国,金玉光献祥瑞,应运承恩延起,纯厚天赐富贵。(这一支由祖籍山东登州,迁至吉林德惠,后迁入黑龙江依安县三星镇)

江苏

1、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百忍堂张氏字辈:遵文国仲廷,元永秉经作,俊德希允传,体信思纯全;恭俭兴让善,谨慎达宽延,敬勉勤则重,和悦乐泰然;继志述承绪,启绍曾进安,忠厚宏业富,庆昌耀荣先

2、江苏省江都市大桥镇 张氏金鉴堂,字辈:万绍正学 大有余良

3、江苏省江都丁伙镇黄花岗张氏字辈:世泽绵裕善 家生大怡书 英华崇美玉 赐教贵明珠。

4、江苏省泗洪县魏营镇二甲村张氏字辈:瑞德泽永强

5、江苏省丰县范楼秦镇秦庄村张氏字辈:绍夫长龙继。

6、江苏省东海县驼峰乡张顶村.百忍堂字辈:二十世起:正道光明 欲国宣扬 祖德长久 乃服兴帮

7、靖江张氏字辈:永言孝义,照明嗣服,肇应昌期,业宏丕绩,翊宣文华,显扬*德,启后承先,同心敬述。(有缺失,需要补充)

8、南通张氏字辈:象贤学圣,宏启达宁

9、江苏沛县张集、张伙庄等百忍堂张氏字辈:敬尊祖训,永守先行,忠厚传家,百世光荣。

10、江苏泗阳县莼鲈堂、始祖启、发二公于己于1374年自苏州阊门草桥来桃(桃源县,即江苏泗阳县),距今600余年历史,相传24世,大约千余户,近万人。分布在江苏省泗阳县东南部、淮阴县南部以及南京市、盱眙县、沭阳县、金湖县、新沂市、连云港等地。江苏省泗阳县还有一个张姓堂号即继善堂,字辈中有“文成业立,克正家生”等字。江苏省泗阳县高渡镇尤嘴村等张氏字辈:“寿彦荣生、广宏道志”,八字循环使用。在城厢龙门村、高渡镇王集街上也有同宗氏,但人数并不多。

11、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徐庄镇旺庄村(祖辈自山东滕州迁徙)百忍堂字辈:金玉满堂洪,士大仲光明。

广东

1、广东省紫金县苏区镇张氏字辈:初福富茂荣昌胜远。

广西

1、桂林张氏:增其心性学,器宇自温纯,积厚垂麻远,国恩申锡频。

2、孝友堂张氏:噟正世大,光明显曜,承绍人文,永昭宗道。新增字辈:建立功言,进修德业,恢振先声,蔚启英哲。

福建

1、福建张氏字辈;龙章凤誉,诗礼传家,敦宗正学,道德启发,克绳祖武,万载荣华。

甘肃

1、 临夏县北塬乡张家尕庄论辈排列,祖宗原有五辈为:聚学致文廷,此五辈有家谱可查。解放前夕由张致英老太爷取启字辈,到1960年后张文治爷取延字辈,20世纪末又续三辈为博、慎、笃,以上后续共五辈即为启、延、博、慎、笃,2006年农历八月十九日求北武当山五龙天尊赐24辈如下:兴邦定运,紫晓昌朋,瀚武才栋,敬天忠长,高宇照怀,宗孝禄寿。以上24辈即续在启延博慎笃之后,自此延续下去从聚辈开始共34辈有据可查。

希望张家尕庄各张氏家族遵循启用论辈列序延续下去,再过几百年后,为后世再来贤达续排辈序。

陕西

1、陕西张姓字辈:文明三洪玉,国友益堂春,俊杰怀忠义,英贤丙大锡,熊朝钦美彦,治世尚良臣,毓秀腾岐凤,元辛兆瑞麟,径常昭献典,丕切重人伦,理学开昌运,儒宗体道纯,功降多显达,德懋焕维新,本固枝荣远,祯祥福自申。

2、陕西安康汉阴清火堂字辈:思祥贤龙凤 可兴成大功 继世承先业 光前舆后坤

3、陕西安康清河堂字辈:志广念隆 兴荣少启昌富贵

4、陕西安康张氏辈:仁慈忠孝良 为国保安康 文武显光辉

5、陕西安康县张氏字辈:大喜迎 世少永长春 开启继承业 家传万代兴

其他省份(有区域不详,需宗亲补充)

1、某支张姓字辈:昌大家先,崇德象贤。楷模正直,品学安全。忠祯孝友,齐圣广渊。代生明哲,世植梅田。诗收温裕,富贵联延。

2、金镶堂张氏字辈:仁让敦古道,雍和受以庄,金玉曰君子,冈陵永尔康,经纬才能超,利贞位育安,春萱同茂盛,兰桂奕芬芳,荣华徵九如,仕宦有书香,左右清昭穆,动臣邦国扬。派行古风:化云腾上吴,承先绍启宗,仲兴山诒远,永廷应万崇,日振昌英俊,贤声继祖功。五修字辈:传家惟诗礼,抡秀良与忠,积善恩光大,庆余福自通,德泽宜皆学,作求泰常逢。

3、城南孝友张氏五修字辈:寿彦子添,瑄志必玉,春以问明,开国正德,茂光先祖。咸丰三年颁新派字辈:传家尊理学,辅世重经纶,孝友兼名节,儒风百代新。通谱合派字辈:德茂光先祖,长贻在克家,殷勤敦宝务,谦厚发菁华,纹冕芬徽*,圭璋品谊嘉,席珍晋待聘,掞藻灿云霞。

4、孝友堂张氏桂公支谱旧派语:天道益世达,廷广应时良。七英后裔合派语:英裔传合美,珂里步前修,第峻齐标甲,恩纶福泽悠。振绳峥大业,孝友绍先猷,光裕崇儒定,家声永作求。宣公后裔通谱派语: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务实,谦厚发菁华,绂冕芬嶶*,圭璋品谊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5、洋湖清河堂张氏派语:开国忠为上,承家孝在先,立基图远大,积德自绵延。

6、金鉴堂张氏老派:景远荣华起,金玉满堂兴,国正天心顺,官清民德纯。新派:喜庆升平世,洪恩合大开,从修家道盛,绍泽显英才。

7、惠和堂张氏五修派语:万世传宗谱,闻铎思绍先,正文学圣训,禄享沐君恩。续派语:功高标鼎石,品卓冠□贤,金玉家声振,铭经祖德延。新派语:绳武开基业,英嗣百代昌,温恭敦孝友,积厚允流芳。通派语: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实务,谦厚发菁华,绂冕芬徽匕,圭璋品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8、浙江嵊县剡西富润张氏派语:奠居富润,肇自从宜,瑞开灵鹤,乃建洪基,后人蔚起,先泽永垂。

9、都会堂张氏字辈:道善卿明隆,积相良才庆,文际德荣光,会显昌绍芳,承启侬诗先,后述书昭应,贻衍谟祯谋,绪烈祥永长。

10、绵西张氏字辈:国正崇文学,安邦本德能,永怀先世泽,绍述定昌荣。女班行:兰秀芳徵茂,荑柔淑质延,英华聪慧至,礼范端庄全。

11、上湘张氏金房字辈:安邦宗道学,耀祖肇湘湖,盛绍千秋鉴,通才式敬夫,迪光敦礼义,笃庆富名儒,仁德传良训,书香定远谟。

12、丹徒张氏字辈:崇祖承芳远,传家衍绪繁。

13、姚江三墙树德堂张氏字辈:添大亚禾,万常斌遇,小宗敬震,凤鸣高科,锡汝景福,积善承庆,孝友忠良,宽厚诚正,仁让中和,克念作圣。

14、高峰张氏字辈:硕德开宗*,云礽亿万永,忠贞和孝友,祥发长元仲,仁义礼智偕,温良恭俭一,伯嘉文廷甲,希继世英贤,教大伦昌隆,承祖远辅佐,显能臣正学,邦家道君明。

15、如泉东马庄禄宜堂张氏字辈:棋布星胪,孙枝衍庆,永振鸿图。

本文由思源斋搜集资料整理编撰而成,旨在张氏族人寻找张氏同支宗亲。内容有不完善之处,请张氏宗亲留言补充,如需转载请联系注明出处。

张氏起源(始祖)聚集地及历史名人

一、张姓姓氏源流

得姓始祖:张挥

得姓始祖:张挥

张姓的诞生很古老,约有五千年历史。在人文初祖黄帝时代,黄帝有一子叫少昊清阳氏,少昊之子挥自幼聪明过人,爱动脑筋。一次,他观看夜空,从星星的组合中得到启发,经过研究,发明了弓。在当时人类基本以狩猎为生,弓的发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于是黄帝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称“弓长”,又将官名合二为一赐他“张”姓。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补充据说张姓的始祖名“挥”,他是黄帝的孙子,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弓箭和网罟 (gu)。弓箭和网罟作为当时的新的生产工具,使人们可以猎取更多的鸟兽,捕捞更多的鱼虾,又能够减少猛兽对自身的伤害。挥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产弓箭和网罟为业,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张”作为自己的姓氏。

张姓公认的血缘亲祖黄帝是远古传说时代华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以德经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选贤任能,严惩顽凶,开创了一个歌舞升平的盛世。

张挥是张姓的得姓始祖,张挥是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子,即张挥为黄帝之孙。《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急就篇》、《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有关姓氏学的史籍记载虽稍有出入,但都主张挥为黄帝之孙说,其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后世张氏后裔所修张姓族谱、张姓家谱多有沿用此说者。

张姓始祖挥之得姓,有“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始制弓矢,官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和“性长弓矢,善张纲罗,世袭其职,因赐姓曰张”等。据此,我们可以说挥之得姓为张,是以技即职业为姓,也可以说是以官为姓,或者记作以职官为姓。

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与颛顼同为黄帝之嫡孙,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弓箭的诞生对当时社会贡献很大,所以帝颛顼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也称弓长(掌管弓箭的官职)。后又取弓长之意,赐挥姓张。张挥公仙逝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因此说中华张姓始祖为挥公,张姓祖根在濮阳。

挥公一生辅佐颛顼。帝丘是挥公的生长地、受封地、得姓地。

张挥陵园坐落于濮阳县城东关,金堤以北、挥公大道以南,占地1448亩。建有挥公墓、挥公碑、挥公像、挥公大殿以及名人碑林、祭祀广场、世界张氏大宗祠、张姓文化馆、弓箭文化展览馆等设施。

挥公墓为圆型,直径20米,基座高2.6米,土球高5米,墓基采用料石砌筑。

挥公碑在挥公墓地南20米处,碑身高3米,宽0.76米,厚0.5米,碑阳刻“中华张姓始祖挥公墓”,碑阴刻挥公的生平与功德。

挥公墓碑

挥公碑南是挥公陵园内最为引人瞩目的是雄伟的建筑——挥公大殿,又称弓殿。据说,该殿的造型源于一个故事:据记载,挥公当年由观察弧星的形状及其对天狼星的制约现象中受到启发而制作弓箭。他发现,在西北方向有一颗大星,它的变化总是和兵灾联在一起,它平时黄白而明,可颜色一变成红色,或星体产生棱角,或移动位置,人间就要发生流血的战事,就会发生大灾。因该星大而亮,又如此凶恶,挥就称它为狼星,又叫天狼星。在天狼星的东南,又有九星排成的一个星座,八颗星排成一个弧型,弧背指向天狼星,弧背前方有一星,如同一个弓矢,称矢星。当矢星指向天狼星时,天狼星就恢复如常,天下就太平;当矢星偏离天狼星时,天狼星就变色,天下就兵连祸结。因天狼星被认为是主侵略之星,共工部在西北部,就被喻为天狼。苏东坡有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西北望,射天狼”,弓射天狼就是抵御侵略,平定乱臣贼子之意。

弓殿设计就是由挥公当年的这段故事而来,是由濮阳张姓研究会原会长张广恩和顾问张满飚两位先生创意而成的。弓殿的设计在国内建筑界堪称一最、独一无二,因为无论从正面看还是从空中看都成弓形,弓背向西北方向倾斜。弓殿造型象征挥公当年制造的大弓,也象征天上的弧星;弓背中心向西北方向倾斜象征着弓射天狼;挥公大殿大殿建筑面积2005平方米,主体建筑高20.05米,象征着2005年建成,也象征着2005年在这里举行的世界张氏总会第二届理事会和恳亲大会,大殿的平面或主体均为弓形,且向西北倾斜,意在纪念挥公首创弓矢,除恶佑民。殿内的96根柱子象征着张姓的众多后裔分支,有众多支脉。

挥公大殿的正殿为“祭祀殿”。正殿上方“挥公大殿”四个金色大字和大殿楹联,是世界张氏总会创会会长、马来西亚丹斯里拿督张晓卿爵士书写。

正殿楹联

上联是:始制弓矢功勋卓著传千古,

下联是:钦赐张姓苗裔繁昌遍五洲,

此联高度赞颂了挥公的丰功伟业。

正殿正中,高坐挥公金身塑像;

后墙东侧是八幅“挥公功德图”,西侧是八幅“张氏源流图”;东西两侧是很有立体感、亲切感的张氏21先贤雕像;南墙高悬着为筹建“挥公陵园”作出重大贡献的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功德像。

功德像的第一位就是世界张氏总会创会会长、马来西亚丹斯里拿督张晓卿爵士,捐资壹百壹拾万元.

其他捐资伍万元以上张姓后裔名人还有:马来西亚国会议员、诗巫市市长张泰卿先生;马来西亚著名华人企业家张仕国先生;印度尼西亚著名华人企业家张锦雄先生;新加坡优联能源集团总裁、新加坡清河公会会长张建安先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河南濮阳著名企业家刘百春先生;河南濮阳张来顺先生;河南濮阳张同训先生;河南濮阳张志彪先生;河南濮阳张武岭先生;河南濮阳张伟中先生;河南郑州张金磊先生等等

挥公雕像

挥公雕像,像基座高5.15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花岗岩粘饰。挥公像坐落在花岗岩基座上,像高3.3米,采用实心红花岗岩雕塑而成。张挥手持弯弓,身挎利箭,目视前方,威武雄壮,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挥公像基座四面有四组线描图案,记述了挥公的功绩。分别是“始制弓矢,射猎鸟兽,迎战共工,颛顼赐姓”.

世界张氏大宗祠,位于陵园西侧,总建筑面积3200平米,晋入了世界各地张氏开基祖,通过视频、动漫、图片、文字等方式来展示其开基祖相关事迹事迹,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其前方设有跪垫、香炉、贡品,及纸质族谱展柜等,以供海内外张姓宗亲及社会各界朋友祭拜瞻仰。大宗祠二楼有张姓家谱馆。

世界张氏大宗祠

每年4月28日在张姓始祖挥公受封得姓纪念日,海内外张姓都要来此举办寻根谒祖祭祀活动。

二、张氏聚集地: 迁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

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

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

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

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

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第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自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

河间(今属河北)张氏,为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

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张氏,世居平原。

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

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张氏在台湾仅次于陈、林、黄三姓,是第四大姓。台湾的张氏来自福建和广东。台湾张姓曾分金坡派、板桥派等多种。主要居往在彰化、台北、台南、南投等地,彰化有数为占全台人数的六分之一。与大陆张姓一样,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国,到处都有张氏族人在;三是人才辈出,数不胜数,从古至今,历代皆有张氏的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第一个入台开基的张氏先人是张祐,来自广东梅丰。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三、张氏历史名人

张姓历来人才济济。从战国时游说六国连横事秦的张仪开始,在以后的各朝代中,均有张氏名人登上历史舞台。汉时,张姓名人就已名列前茅。无论是在治政、事功,还是学术、艺术、医学等方面,均走在前列。汉初大臣张良,为辅佐刘邦得天下,出过许多奇谋良策。两次出使西域的张骞,加强了中原与少数民族的联系,科学家张衡,创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象仪(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写下《伤寒论》、《金匮要略》,对祖国医学发展有重大贡献。书法家张芝,'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被称为'今草'。汉之后,有黄巾起义首领张角;三国时的大将张飞、张辽;晋同文学家张载、学者张湛;唐代诗人张继、张佑、张籍,书法家张旭;宋时诗人张丰。相传唐代有张公艺一家,九世同居共财,远近称颂。事情传到唐高宗那里,高宗亲自前来探望。高宗向他询问保守家业、和睦家族的廖窍,他只写了一百多个'忍'字作为回答。高宗从中悟出了治国齐家的大道理,深为感动,心满意足地起驾回宫。此后,张公艺家族为了纪念这次有意义的事件,便以'百忍'作为自己家族的徽号。另据唐代典籍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群臣为玄宗祝寿,多献奇异珍宝,只有宰相张九龄献上一部名为《千秋金鉴录》的书籍。他在书中详细论述了古今兴亡之道,意在规劝玄宗应于天下太平之时记取历代兴亡的教训,居安思危,永保社稷。事后,玄宗对他这份贵重的'礼品'十分珍视,还专门下诏进行彰表。因此,张九龄的族人也引以荣,开始为'金鉴'为堂号。张姓在汉代就已发展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姓,至唐代又名列天下10大姓之首。明时,张姓人已遍布全国的113个县中,其覆盖率占全国州县总数的93%以上,如今已是一个拥有上亿人口、分布遍及全国和世界许多地区的中华大姓。从古到今,张姓共出了63位宰相,56位将帅。此外,如思想家张载、张械对儒家理论的贡献,佛学家僧肇(俗姓张)对佛教思想的升华,以及张天师的道教世家等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另如张学良的兵抗日、张福林的太空探险等等,也都是功在当世、名垂青史的重大事件。

张仪 (前?~309)

战国时魏人。相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使六国背叛纵约以事秦。惠王卒,六国复合纵以背秦,群臣谗之,乃去秦而为魏相,一年后卒。

张 衡:

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张道陵 (34~155)

江苏丰县人,东汉末年,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

张仲景:

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 飞: (?~271)

字冀德,燕人,三国时名将。为蜀国五虎上将,战长坂名震于时。传与刘备、关羽结义于桃园,世称桃园三结义,被后世所传诵。

张丽华

南朝陈后主妃,神采艳丽,聪慧强记,后主常抱置膝上,共商军国大事。国亡,与后主俱入井,隋军擒而斩之。后祀奉为十月芙蓉花神

张居正(1525~1582)

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十年,海内称治。卒谥文忠。着有太岳集、帝鉴图说等。

张骞 (?~前114)

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

张良 (前 ? - 前 186)

字子房。汉初名臣。本是韩国公子,秦灭韩,良欲为觊齁仇,乃使人击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隐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圯上老人。后为高祖策画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张士诚 (1321~1367)

小字九四,元朝泰州(今江苏省泰县)人。元末群雄之一。本从事运盐业,后据吴中,自称吴王,后为明将徐达、常遇春所擒,自杀身亡。

张三丰

生卒年不详。宋武当道士,所创太极拳术,闻名当时,其法传于后世,称内家拳,又称武当派。或作张三峰。(2) 名全,一名君宝,号三丰,明朝辽东懿州(今黑山县境)人,生卒年不详。因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史称其辟谷数月不饥,事能前知,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时赠为通微显化真人。

张 遂:

唐朝天文学家,河南南乐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

张旭

字伯高,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书法家,以草书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其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与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并称三绝。相传他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挥洒落笔,有时以发濡墨而书,故世称为张颠、书颠。

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张德成:清末,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义和团首领。

张天师:道家重要人物。

张大千:著名画家。

张自忠:著名爱国将领。(1890-1940)字荩忱,山东省临清市唐元村人

张学良,

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安事变的组织者。字汉卿,号毅庵,生于1901年农历4月17日凌晨(清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奉天(今辽宁)海城人。

张澜,爱国人士。(1872-1955),四川南充人。他是中国同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著名爱国人士和教育家。1949年9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先后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副主席。

张作霖(1875~1928)

字雨亭,奉天海城人。官至东三省巡阅使,握三省军政大权,为奉系领袖。两次直奉战争,先败后胜。十六年称大元帅,在北京组政府。十七年因国民革命军进抵河北,军事失利,退回关外,至皇姑屯被日军炸伤,未几伤重而亡。

四:张氏郡望堂号

·

1、郡望

魏晋以后区别居于不同地域之同姓者为“郡望”。 郡望共有26个

清河郡:汉时置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省清河县东南)。此支张氏,世居武城,其开基始祖为汉留侯张良裔孙张歆。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属河北省)。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空张皓之子张宇。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太原市西南)。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张伟。

京兆郡: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御史大夫张汤。

敦煌郡:汉武帝从酒泉郡分置,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治河西走廊西端。

安定郡:西汉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东晋移至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北)。这支张氏为西汉赵王张耳之后。

襄阳郡:汉始置襄阳县,东汉末始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其后襄阳历为郡、州、道、府之治所。此支张氏始祖为张安之。

洛阳郡:秦始终置县,东魏置郡。汉、魏时治所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洛水北岸;隋、唐代移治汉城西十八里。

河东郡:秦时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治今天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

始兴郡:三国吴由桂阳郡分置,治所在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南)。治辖相当于今广东省连江、曲江、韶关一带。

冯翊郡:汉武帝置左冯翊,三国魏改为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省大荔)。

吴 郡:东汉末年分会稽郡置。治所在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治辖今江苏省长江以南一带。

平原郡:西汉初置,治所在平原(今平原县西南)。治辖相当于今山东省西北部平原县一带。

河间郡:原为战国时赵地。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省献县东南)。治辖在今河北省中部河间县一带。

中山郡:战国时为中山国,汉高帝置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省定州)。治辖相当于今河北省北部地区。

魏 郡:汉高帝初置。相当于今河北省魏县,河南省浚县,山东省冠县之间地区。治所在邺县(今河北省临漳西南)。

蜀 郡:战国时秦置,治所在成都(今属四川省)。治辖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

武威郡:西汉置。相当于今甘肃省黄河以西,武威以东地区。治所在武威(今甘肃省民勤县东北)。

犍为郡:西汉建元六年置。属益州,在今四川省宜宾县西南。治所在敝邑县(今贵州省遵义市西)。

沛 郡:汉高帝将泗水郡改为沛郡,东汉时改为沛国。治所在相县(今安徽省濉溪县西北)。

梁 郡:汉高帝置梁国,南朝宋改为梁郡。相当于今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砀山一带。治所在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南)。

汲 郡:西晋泰始二年置,不久即废。治所在汲县(今河南省汲县西南)。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北岸武陟县一带。治所在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

高平郡:西晋泰始元年将原山阳郡改为高平郡,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治所在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南)。

上谷郡:战国燕设置,秦时治所在沮阳(今河北省怀来东南)。

2、堂号

百忍堂,金鉴堂,孝友堂,亲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岳堂,敬谊堂,源流堂,一本堂,二铭堂,九如堂,九居堂,九裔堂,三立堂,三知堂,三治堂,三箧堂,于斯堂,大本堂,大忍堂,中和堂,文星祠,文星堂,文德堂,世恩堂,世德堂,本立堂,四益堂,永思堂,永庆堂,芝泉堂,存着堂,存善堂,光裕堂,曲江堂,亦政堂,守经堂,聿修堂,孝思堂,志合堂,芹馀堂,两铭堂,序源堂,祀先堂,青湖堂,东聚堂,忠文堂,忠孝堂,尚义堂,尚德堂,味芹堂,明伦堂,明义堂,垂裕堂,和德堂,金陵堂,念德堂,建本堂,草圣堂,持纪堂,思存堂,思孝堂,思则堂,追远堂,衍庆堂,叙伦堂,峻德堂,凌云堂,务本堂,培本堂,萃敬堂,崇本堂,崇德堂,敦本堂,焕文堂,清河堂,绍忍堂,报本堂,万石堂,敬宗堂,敬睦堂,敬爱堂,敬翠堂,棣萼堂,顺德堂,集成堂,复古堂,诒谋堂,敦九堂,敦本堂,敦厚堂,敦伦堂,尊经堂,尊礼堂,道生堂,裕裔堂,睦族堂,爱敬堂,诚心堂,雍睦堂,义芬堂,源远堂,福人堂,嘉顺堂,嘉会堂,寿康堂,聚星堂,鸣珂堂,种德堂,毓秀堂,横渠堂,乐育堂,德成堂,德征堂,馀庆堂,庆馀祠,燕诒堂,燕翼堂,树德堂,积庆祠,积庆堂,笃亲堂,亲睦堂,凝远堂,济美堂,彝伦堂,怀义堂,怀德堂,宝鉴堂,继忍堂,铁耕堂,德远堂(等共136个)

五:張氏 宗族特征

1、得姓较早,源远流长。

2、张氏一族,枝繁叶茂,各郡望 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清光绪年间张允选等修《张氏族谱》,有山东黄县一支字行为:“基业可久,名望堂昭,衍庆为志,肇锡永超。”张绶青刊修《张氏族谱》,有江苏润城张姓一支字行为:“好学用典,有文斯远,积庆之家,儒宗以衍,运际昌明,时乘光显。”据一九三五年张勉西所修《张氏族谱》,广西桂林张姓一支字行为:“增其心性学,器宇自温纯,积厚垂麻远,国恩申锡频。”

张姓宗祠通用对联

张姓宗祠门楣题辞

金鉴家风 百忍传家

“金鉴家风”出自唐朝著名宰相张九龄的故事。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玄宗为求治国安邦这策,长治久安之计,谕张九龄总结列代治国之经验,张洞察秋毫,明断事理,以犀利之笔综述列朝兴衰存亡之理,成书五卷,玄宗御览,甚为赏识,赐为《千秋金鉴》,作为治国铭言珍藏。\"金鉴家风\"本此。张九龄任宰相时期群贤依赖,天下仰重,文章风度,冠绝一时。今江西大余通往广东的梅岭古驿道即为张九龄颁令凿通,使中原与岭外一线贯通,即此一端,功不可没。

“百忍传家”则是张公艺的事迹。张公艺,字千禄,是张氏第一百一十一世祖。公艺为人急公好义,乐以助人,修身养性,胸襟坦荡,待人处世,宽宏大量,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哲理。因而告谕后裔当忍则忍,忍者有益。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失爱敬,朋友不忍失义气,夫妻不忍多争竞,能忍贫亦富,能忍寿亦永,古来创业人,谁个不知忍,不忍百祸皆云涌,一忍百祸皆灰烬。但公艺提倡之忍,并非不讲是非原则,明言不当忍则忍,忍者有害。公艺家教有方,道德高尚,故而能九世同堂,唐高宗旌为义门。

张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九居世泽;

百忍家声。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张公艺九世同居,高宗时封禅泰山,还过其宅,问本末,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

西都十策;

金鉴千秋。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初曹州冤句人张齐贤,字师亮,少年时孤贫而勤学,有远大志向。宋太祖到西都,他以布衣身份上十策。太宗时中进士,历官大理评事、左拾遗、江南西路转运使、代州知州、吏部侍郎、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下联典指唐代大臣、诗人张中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长安年间进士,任右拾遗,开元年间议设十道采访使,玄宗殆于政治,他常评论得失,后因李林甫谗言罢相。所作《感遇诗》,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著有《千秋金鉴录》、《曲江集》。

图传百忍;

鉴著千秋。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了典指唐·张公艺事。下联典指唐·张九龄著《千秋金鉴录》。

轮奂善颂;

孝友传芳。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献文子成室,张老颂曰:“美哉轮哉!美哉奂焉!”下联典指周·张仲,性孝,与尹吉甫为友,流芳百世。

烟波徒钓;

横渠理学。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张氏宗祠太原堂联。上联典指唐张志和隐于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下联典指北宋张载,居郿县横渠镇,精研理学,世称“横渠先生”。

齐家公艺;

治国子房。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名人张公艺,寿张人。善于治家,九世同居。高宗封泰山,还幸其宅,问本末。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帝善之。下联典指汉初大臣张良,字子房,城父人。为复韩国,狙击秦始皇,未遂,逃匿于一邳,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后为刘邦谋士,佐其灭秦楚。汉朝建立,封留侯。

横渠理学;

烟波钓徒。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张载事。下联典指唐·张志和事。

渔阳惠政;

江左清才。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东汉渔阳太守张堪,字君游,宛人,少年时被称为“圣童”。光武初年拜郎中,任渔阳太守时,功课农桑,捕击奸猾,受百姓爱戴。在郡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百姓歌之。下联典指晋代文学家张翰,字季鹰,吴郡人。性至孝,有清才而善写文章,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齐王司马囧执政时,被任为大司马东曹掾。因预料齐王将改,又因秋风起而思念故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便辞职离开洛阳返吴。

紫光烛剑;

黄石授书。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晋大臣、文学家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三国魏时,官佐著作郎、中书郎等,入西晋,官至中书令(宰相),加散骑常侍。排除异议,力劝武帝定灭吴之计。惠帝时,历官侍中、司空,封壮武郡公。诗作委婉艳丽,也有感慨忧时之作,另著有《博物志》。据说晋武帝时,斗、牛(星座名)间常有紫气,张华曾问通纬象的雷焕,雷焕说:“宝剑之气冲到天上了。”又说在丰城县。后来,果然掘得龙泉、太阿二剑。下联典指汉初大臣张良,字子房,祖与父曾在战国末任韩国五世之相。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结交刺客,在博浪沙椎击秦始皇未中,传说逃至下邳,遇黄公石,被授予《太公兵法》。楚汉战争中归刘邦,为重要谋士,汉朝建立,封留侯。

簪缨七叶;

邦友千秋。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大臣张安世,字子孺,杜陵人。昭帝时任右将军、光禄勋,封富平侯;昭帝死,他与大将军霍光定策立宣帝,为大司马。子孙七代官侍中。下联典指周代贤臣张仲,以孝养父母、友爱兄弟闻名,与尹吉甫为友。《诗经·小雅·六月》(尹吉甫北伐猃狁获胜时的诗)有句:“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张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阀阅传京兆;

声名重曲江。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张姓郡望,“京兆”,指襄阳郡,旧治在今湖北襄阳西。为张姓望族所在地之一。下联典指唐代诗人张九龄,曲江县(今广东省韶关)人。

梧雨凤苞润;

松风鹤韵高。

——张问陶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代诗人张问陶(1764-1814)自题联。张问陶,字钟冶,号船山,善书画。四川遂宁人。

泉源在庭户;

世界接人天。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陕西省留坝庙紫柏山张良庙联。

八德忠列上;

百忍孝为先。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代郓州寿张(今属山东东平)人张公艺,九世同堂。麟德(公元664-665年)中,高宗祀泰山,路过郓州,至其宅,问其义由。公艺请以纸笔,但书百余“忍”字。(见《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后张姓常以“百忍”为堂名,本此。成语“百忍成金”(形容忍耐可贵),亦本此。

张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落日平原纵马;

秋风古道题诗。

——张大千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现代国画家张大千1981年撰书联。

宴列琼林之首;

胪传鼎用之中。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张信、张异、张怵、张懋修、张以诚五状元。下联典指明代张显宗、张春、张修嗣三榜眼等。

世守百忍之训;

家垂两铭之风。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张氏宗祠“百忍堂”联。关于张氏宗祠“百忍堂”的典故,据《南平县志》里有一个记载,就是张氏张元洛这家人,当时在闽南当官,一天要审案,案子的被告是一个女的,由于这个女的平时泼,结果升堂的时候她就把口水吐在张元洛身上,张元洛都忍了,用手把脸上的口水擦了,然后坐下来再慢慢审,最后使她服理。由于张家世守百忍家训,所以出了很多人才。祠堂门口门楼上的砖雕便是一门三进士,只见三个骑马的人,前面是鸣锣开道的,后面则是撑伞的,显得栩栩如生。大门左右就是这副对联,堂内绿草凄凄,红柱画栋。

张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弓力千钧东风劲;

长空万里北斗明。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鹤顶格析“张”姓拆字联,上下联句首嵌入“弓”、“长”,合而为张。

一林松月多诗兴;

千里云烟入画图。

——张子祥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代词画家张子祥撰书联。

将军更解神谶字;

太史合书大有年。

——张廷济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代书法家、诗人张廷济(1768-1848)自题联。张延济,字叔未,浙江嘉兴人。

诗成掷笔仰天笑;

酒酣拔剑斫地歌。

——张大千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现代国画家张大千自题联。

独爱诗篇超物象;

只因山水与精神。

——张耒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宋代诗人张耒诗句联。张耒熙宁进士,有《张右史文集》。

拣茶为款同心友;

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廷济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清代书法家、诗人张廷济自题联。

文名旧许高清汉;

仙籍新题近赤松。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旧题张氏切张姓联语。

九居世泽传名远;

百忍家声播惠长。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代郓州寿张(今属山东东平)人张公艺,九世同堂。麟德(公元664-665年)中,高宗祀泰山,路过郓州,至其宅,问其义由。公艺请以纸笔,但书百余“忍”字。(见《旧唐书.孝友传.张公艺》)。后张姓常以“百忍”为堂名,本此。成语“百忍成金”(形容忍耐可贵),亦本此。

二酉发祥登北榜;

三公接武振淮滨。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阜阳市张氏宗祠联。上联典指该族中张鹤鸣、张鹤腾兄弟先后在明代万历年间进士及第。下联典指张鹤鸣官至兵部尚书,二弟张鹤腾官刑部主事、云贵副使,三弟张鹤龄官至户部员外郎。

九世居后添吉庆;

百忍堂前古泰和。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湖南省台前县张氏宗族联。联说该族唐代人张公艺九世同居,高宗封泰山返京时,路过他家,问他是如何理家的,他书写一百多个“忍”字进呈高宗,受到高宗肯定和赏赐。

功成百雉留怀远;

泽溥三农乐凤翔。

——张溶川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定远县池河镇张氏宗祠联。上联典出该族中张谨,字慎之,号敬轩,明代天顺年间进士,官工部郎中时,因修筑怀远县城有功升科道。下联典指该族中张国纪,字崇礼,号立斋,明代正德年间解元,官至凤翊知府,有善政。

南轩负公辅之望;

西铭为理学之宗。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学者张栻,字敬夫,号南轩,汉州绵竹人,迁居衡阳,曾任吏部侍郎兼侍讲,官至右文殿修撰。和朱熹、吕祖谦齐名,当时称“东南三贤”。极力主张抗金,指斥时弊。著作有《论语解》、《孟子说》、《南轩集》。下联典指北宋哲学家张载,字子厚,凤翔郿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理学创始人之一。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讲学关中,其学派被称为“关学”,其思想对宋明理学影响很大。著作有《正蒙》、《西铭》、《易说》等。

鲲岛累迁昭祀典;

清河长出尚高风。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义溪口张氏宗祠联。上联典指本支张氏在台湾的迁徙。“鲲岛”,指台湾省,因台湾有七鲲身海口。下联典指张氏郡望为清河郡。

兵书三卷桥边授;

忍字百篇家内藏。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张良事。下联典指唐·张公艺事。

气味梅花馨此日;

风神杨柳忆当年。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南朝齐·张绪事。

张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玉燕投怀,姓生燕国;

出尘慧眼,相赏风尘。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张说之母梦玉燕入怀,乃生张说。后张说被封为燕国公。下联典指隋·杨素的侍妓张出尘,与李靖、张仲坚结为兄妹,号“风尘三侠”。

正色立朝,声重千秋金鉴;

懿文华国,名高万选青钱。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大臣、诗人张中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长安年间进士,任右拾遗,开元年间议设十道采访使,玄宗殆于政治,他常评论得失,后因李林甫谗言罢相。所作《感遇诗》,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著有《千秋金鉴录》、《曲江集》。下联典指唐代名人张旌,著有《万选青钱》。

出使穷源,槎泛斗牛之畔;

劝农致富,民兴麦秀之歌。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外交家张骞(?-公元前114年)汉中人。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秦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大宛、康居和大夏等中亚国家。途中两次被匈奴拘留,积十一年。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始脱身归汉。下联典指东汉渔阳太守张堪,字君游,宛人。光武中拜郎中。任渔阳太守时,功课农桑,捕击奸猾,在郡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百姓歌之。

千秋鉴、百忍箴,常留古训;

万先钱、两京赋,当读遗书。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张九龄、张公艺。下联典指张鷟、张衡。张鷟,字文成,自号浮休子,唐代文学家,深州陆泽人。上元年间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处州司仓、司门员外郎等。作品文字通俗,当时颇风行,有笔记《朝野佥载》、传奇小说《游仙窟》等。万选钱”,即青钱万选,比喻文辞出众。据《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称张鷟的文辞如青铜钱,万选万中,当时人称“青钱学士”。张衡,字平子,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省南阳人。曾在京城洛阳太学读书,研究文学和科学。两任掌管天文的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创制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象和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首次正确解释月食是由月求进入地影而产生。天文著作有《灵宪》,文学作品有《二京赋》、《归田赋》、《四愁诗》等。

报国精忠,赫赫英灵光俎豆;

传家至孝,绵绵世德衍蒸尝。

——佚名撰浙江省天台县路(中段)张氏宗祠联

“张弓射天狼武功雄万里,

挥手书华章文采耀千秋。”

此联为挥公陵园正门楹联,第一字看是张挥。

始制弓矢功勋卓著传千古,

钦赐张姓苗裔繁昌遍五洲,

此联为挥公大殿正殿楹联,高度赞颂了始祖挥公的丰功伟业。

忠厚近鲁愚,毕竟传家在是;

勤俭似艰苦,须知奋进由斯。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西省万载县张氏六支宗祠联。

雄猛让一人,武善提戈文握管;

精英传万世,唐曾显姓宋留名。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张飞庙联。上联“文握管”指张飞善书法。下联“唐曾显姓”,谓唐张巡与张飞同姓。“宋留名”,指岳飞与张飞同名。

溯宋代家声,双璧德言、两铭理学;

荐江陵时食,瓜羹嫩煮、粟米新坎。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张氏祠堂联。

鼻祖肇青阳,公侯将相神仙,代光国史;

大宗开白马,孝女忠良道学,世笃家风。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张氏祠堂联。

为创业、守成人,都须处处关心吾辈,可禀斯言,方可期荣宗耀祖;

理读书、耕稼事,总要时时立志尔曹,能遵此意,便堪称肖子贤孙。

——佚名撰广东省丰顺县建桥围张氏宗祠“荣封第”堂联

丰顺张氏客家人南迁的过程,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刻苦勤俭,是客家人最为优秀的品质之一。在这方面,广大山区的客家妇女表现特别突出。她们艰苦卓绝、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精神,历来为中外人士所赞扬。恶劣的自然环境,需付出数倍于鱼米之乡人民的努力方能裹腹。张氏训勉艰苦创业,勤俭持家的堂联随处可见。

得姓由轩辕,大而一人,铭垂二篇,扶汉三杰,功高四相,敕封五虎,博物六志,貂冠七叶,犹是清河族派;

宗功昭世德,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兴十策,书字百忍,金鉴千秋,青钱万选,道陵亿尊,依然文献宗支。

——佚名撰张姓宗祠通用联(39+39=78字)

此联为江西省上犹县张氏宗祠联。联语将数字依次嵌入联内,一气呵成,自然贴切,概括了张姓自挥公始,包含张良、张飞、张九龄、张道陵(张天师)、张公艺等十位显祖列祖的丰功伟业,硕德懿行,堪称妙联佳对。

张姓祭祖歌

巍巍中华,山高水长,浩浩张姓,族史辉煌。始祖挥公,英武非常,轩辕嫡后,帝胄世昌。

其父玄嚣,封邑青阳,清河之滨,滋润成长。手足情深,颛顼臂膀,生而颖悟,巧技尤强。

体恤民疾,苦苦思量,主祀孤星,夜观天象。顿生灵感,折枝效仿,始制弓矢,史书记详。

用于狩猎,猎物盈仓,衣食无忧,黎庶赞扬。用于御敌,威力无双,大胜凯旋,拓土开疆。

诸侯咸服,颛顼帝王,华夏共主,万民敬仰。挥公功德,万古流芳,颛顼嘉之,封为弓长。

以职为姓,乃赐姓张,张姓始祖,肇始四方。瓜瓞绵延,繁荣盛昌,遍及全球,远播五洋。

英贤辈出,峥嵘自强,为将为帅,入阁拜相。科技艺文,工农学商,不乏大家,星辰相映。

而今我等,飞临濮阳,不远万里,祭祖上香。始祖功德,铭记心上,不忘故土,为国增光。

张姓典故、趣事

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源于唐代张远彦《历代名画记》,又见于明代无名氏的《宣和画谱》。

南北朝时期的张僧繇是有名的画家,画技非常高超。相传他在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条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但是都没有点上眼珠,令人看后总觉得有点美中不足。有人问他其中的缘帮,他说:“如点上眼睛,龙就要飞走。”人们对此非常怀疑,一定要他试一试。张僧繇被迫无奈,只好答应大家的要求,给其中的两条龙点上了眼睛,谁知刚一点上,顿时乌云翻滚,雷电交加,两条龙果然破壁而起,飞走了。这个故事是人们仰慕张僧繇的绘画才能而编造出来的。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成“画龙点睛”,比喻人说话或者做文章时,在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他文章格外鲜明、生动。

助纣为虐

“助纣为虐”源于《史记·留侯世家》。

秦末农民起义最后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当时,刘邦领兵攻破武关以后,长驱直入,打到了蓝田,在蓝田以北完全歼灭了秦国的兵力。秦王子婴迫不得已,只好穿上丧服,颈上系着丝条,捧着传国玉玺,请求投降,刘邦进入秦国的国都咸阳。

刘邦进入咸阳城后,见宫殿巍峨,珍宝无数,美女成群,就想留在宫中享受一番。当时的武将樊哙劝他不要因小失大,可是他不听,张良又劝他说,我们这所以能够来到咸阳,主要是因为秦国残暴无道。我们应该替天行道,消灭残余势力,改变秦朝的奢侈和淫乐,实行艰苦朴素来号召天下,现在您才占领了秦国,就要享受秦王所享受的快乐,这是“助纣为虐”的行为。刘邦认为张良的话有道理,于是撤出咸阳,把军队驻扎在霸上。

这里所说的“纣”是指商纣,商纣是殷纣王,有名的暴君。后来,人们用“助纣为虐”来比喻帮助坏人做坏事。

借箸

“借箸”这个典故源于《史记.留侯世家》。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烽起云涌,汉王刘邦和楚王项羽,为争权夺位进行了数年战争。公元204年,汉将韩信攻下魏国和赵国后,又长驱直入收复燕国,项羽得知这一消息后,亲自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荥阳,把刘邦围困在荥阳城时,刘邦此时并没有多少军队可用,眼看事情到了危急的时刻,他手下的谋士郦食其建议他重新拥立六国后代,联合起来共同抗击项羽。刘邦采用了他的建议。

正在此时,刘邦的重要谋士张良前来拜见汉王,张良精通兵法,足智多谋,政治眼光非常远大。他听说刘邦准备重新拥立六国后代来对付项羽,认为这一做法无异于放虎归山,即使能够打败项羽,但是六国后代的热力到时候会非常强大,对刘邦会形成巨大的威胁。当时刘邦正在吃饭,于是张良就借了刘邦的筷子在饭桌上画了一番,具体分析了楚汉双方以后的形势和利害冲突,明确地提出不能重用六国诸侯的原因,刘邦采用了张良的战略方针,最后终于突破了项羽的重重包围。

后来,人们用这个来表示代人策划。唐代诗人杜牧的《河湟》中就用了这个:“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倒骑毛驴的张果老

张果,唐朝人,籍贯不详,是一位方士。在我国民间长期流传着“八仙”和“八仙过海”的传说。“八仙”中有一个倒骑毛驴的张果老,就是张果的化身。

武则天时,张果在中条山隐居,自称神仙。他时常往来于汾、晋之间。当时人传说他有长生不老的法术,已经活了几百岁了。武则天派人召他入朝,他不愿前往,就躺在床上,屏住呼吸,佯装已死。后来人们见他又在恒州(今河北省正定)的山林中活动。

开元二十一年(737年),恒州刺史韦济向唐玄宗报告,说张果在恒州。玄宗派中书舍人徐峤前往邀请,张果就跟随徐峤到东都洛阳。这年冬天,天气寒冷,玄宗请张果喝堇汁。待他再次醒来,已经长出了洁白的新牙齿。唐玄宗方相信他真有神仙法术。

唐玄宗迷信神仙道术,想把玉真公主许配给他为妻,但还没有向任何人提及。一天,张果突然对秘书少监王迎质、太常少卿萧华说:“民间有谚语说:‘取妇得公主,平地生公府’,这是很可怕的事。”王、萧二人怪他语无伦次。过了一会儿,有使臣来到,宣读诏书,“玉真公主许配先生”。张果开口大笑,并坚决推辞。

过了一些时日,张果恳求返回山林,得到玄宗许可。朝廷授给他银青光禄大夫的职位,赐号通玄先生,赏给帛300匹,侍从2人。张果回到恒州蒲吾县,不久去世。玄宗下令在那里建筑了栖霞观。

在后来的神仙故事中,张果就变成了张果老,成为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孺子可教

有一次,张良在下邳圯桥上闲游,一个身穿粗布衣服的老翁走到张良附近,故意把鞋甩到桥下,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把鞋取上来!”张良吃了一惊,真想狠揍老翁几下,可是看在他是个老翁的面子上,强忍怒气,把鞋取了上来。老翁说:“给我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把鞋取了上来,索性把好事做到底,于是跪着给他穿上。老翁穿鞋后,笑着离去。张良很是吃惊,一直目送着他。老翁走了一里多地,又返回来,对张良说:“小伙子有出息。五天后黎明时,与我在此相会。”张良感到此事怪异,连忙跪下说:“遵命。”

五天后黎明,张良到场时,老翁已经先到了,老翁生气地说:“与老翁相约,你却来晚了,这是怎么回事?”说罢就走,对张良说:“再过五天后早点来。”五日后鸡鸣时刻,张良便去了,可是老翁又先到了。老翁再次生气地说:“你来得这么晚,为什么?”说罢就走,对张良说:“五天后要早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等了一会儿,老翁也来了,他高兴地说:“年轻人,理当如此。”他拿出一部书给张良,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辅佐帝王完成大业,后十年会兴旺发达。十三年后,你可以在济北见到我,我就是(彀-弓+禾)城山下黄石。”老翁说完就走,以后再没有露过面。天明后,打开书一看,原是《太公兵法》。

百家姓——张氏的历史渊源

好多粉丝要求出一期张氏的历史渊源,张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虽然在百家姓中位列第24位,但张姓人口在中国姓氏中排在第3位,共有8750.2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6.83%。

张氏——主管弓箭

一、张姓的由来

张姓源出于姬姓,黄帝第五子挥,因发明弓箭,赐姓挥公姓张,封地清河(今河北清河),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再说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

黄帝第五子挥

二、张姓名人

张姓历史名人不胜枚举,仅中国古代十四圣,张姓就独占四圣,成百姓之首。张氏人才之多,略举如下:

战国纵横家张仪、汉初谋圣张良、两次出使西域的张骞、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书法家张芝、三国大将张飞、张辽、张郃、唐代诗人张九龄、张继、张说、张籍、书法家草圣张旭、清明上河图绘制者张择端、道教首领张三丰等等,由于张姓名人之多,在此无法一一列举!

谋圣张良

三、张姓的分布

张姓同样遍布全国,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四川四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江苏、湖北、辽宁、广东、安徽、黑龙江,这六省又集中了28%。河南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10.4%,为当今的张姓第一大省,占全省总人口的9.5%。

四、张氏祖地

张氏祖地说法不一,主要说法有三种

挥公:河北清河。清河郡是张氏祖居之地,历来人多势众。从十六国北朝直至隋唐,以东武城(今河北故城县南部)张氏最为显赫。2008年6月24日,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海内外的张氏子孙,不远千里来到中华张氏起源地——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祭拜他们的始祖挥公。

清河祖地

台骀:山西太原。台骀为挥公的孙子,山西太原昌宁公祠是文献记载中张氏最早的“祖庙”,是为祭祀张氏的先祖 (一世祖挥、二世祖昧、三世祖台骀)而建造的,殿内塑像仍存,高约3米。据考证,是张氏三世祖台骀公像。始祖挥公像和二世祖昧公像早已荡然无存,但有关张氏始祖的遗迹和三世祖台骀的历史功绩却彪炳千秋。

太原祖庙

张氏总会:河南濮阳。濮阳县建有挥公陵园和张挥公园,以纪念张氏始祖,国学大师张岱年题词:“濮阳本颛顼故都,今为中州胜地。张氏源出濮阳,历代名贤辈出。”在濮阳张姓研究会及世界其他地方张氏组织的倡导下,世界张氏总会第二届恳亲大会和张姓始祖挥公受封得姓纪念大会于2005年4月27日至30日在濮阳召开,有来自海内外31个国家和地区的张氏代表1300多人和来自中央、省市新闻单位、专家学者、地方政府的领导参加,汇集在濮阳,来到张氏发源地,进行寻根联谊、考察合作活动。

挥公陵园

五、张姓皇帝

都说张姓无皇帝,源自于一个传说:{传说当年姜子牙奉命封神。他也有私心,想把玉皇大帝之位留给自己,故在册封诸神时,故意将此位空出。而当年的玉皇大帝时为一小神仙。他赶到姜子牙封神处,发现有一位子空着,故走上前去:“此位何人?”姜子牙看了他一眼说:“有人!”玉帝因为年青,还有点腼腆,想:“他没说是我啊,可能同名吧!”转身到处看看,回到神坛前,看此位仍然空着。就又去问姜子牙:“此位何人?”姜子牙忙着应付众神仙,没回头就“有人!”玉帝得到肯定,扭身坐上此座,就成为众神仙之首:玉皇大帝。而姜子牙忙完赐封,想起领袖之位,刚想上坐,看到一相貌端庄、气势轩昂的青年已端坐其上。此时把个姜子牙急得,上前试问:“你为何人?为何坐上此位?”只见玉帝微微一笑,轻轻回到:“我问了两次,你都说‘是有人’!而我刚好姓张,名有人”。姜子牙气得咬牙说道:“从今往后,张姓弟子永世不得称帝!”}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

其实,张姓是有皇帝的,十六国期间张寔建立前凉,占领甘肃、新疆及内蒙古、青海各一部分,传8位帝王,历时共60年。另有金山国皇帝张奉承(唐末地方,在河西沙洲,今甘肃部分地区),大楚皇帝张邦昌(北宋末年在东京,今河南开封称楚帝),汉兴皇帝张致(金朝时自立为帝)、大西皇帝张献忠(崇祯年间进兵四川,在成都建都称帝)。

前凉皇帝张寔

几千年的酝酿发酵,几千年的传承,张氏文化如历久弥笃的老酒,正在清河散发出更加诱人的醇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