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手相命理

胡姓的来源(胡姓的来源和历史)

时间:2023-10-03 09:37:21 作者:孤单的城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胡人为何“姓胡”?“胡”的称谓到底从何而来?

胡人,是对非中原的周边民族的通称(主要指北方以及西方的游牧民族,如贾谊《过秦论》提到\"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与外国人的泛称(《太平广记》以\"胡\"称印度人)。根据现存史料,先秦时期华夏族将北方游牧民族称为北狄(其时有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秦汉以后才称其为\"胡人\",如《战国策·赵策二》记载\"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后汉书•五行志》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账,胡床,胡坐,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竟为之\"。

近代中国称外国人为\"洋人\",称外来物都要在其名前冠上一个\"洋\"字,如\"洋火\"\"洋车\"\"洋油灯\"等。顾名思义,因中国是一个以大陆为主的国家,而外国人、物基本上是从大洋乘船而来。那胡人又为什么姓胡呢?\"胡\"的称谓到底从何而来?

1、北方民族的自称

《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胡\"在匈奴人眼里是天之骄子的意思,可比之中原之天子。由此,中原人可能是根据其自称而称其为\"胡\"的。后来\"胡\"的意义范围逐渐扩大了,演变为对北方和西方外族的泛称。这是站在\"胡人\"的视角上分析的,若是站在中原的立场,情况则大有不同。

2、 以\"多须\"命名

胡,古字本做\"鬍\",指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大概因游牧民族都长着大胡子,故而以貌取人,称其为\"胡人\"。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中被马踩在脚下的匈奴就是个大胡子形象。对于胡人的相貌,史书没有过多描述,但可以从画像砖、壁画、雕刻等图像记录中得到印证。

3、 \"胡说八道\"\"胡作非为\"

胡,从肉,古声。\"古\"是声旁,为拟声词\"咕\"的省略(\"咕咕\"响);月即肉,代表喉咙。故\"胡\"的本义为拟声词,指喉咙里发出的含混不清的声音。大概因西北部少数民族说话\"咕咕\"叫,就像是\"胡说八道\",中原人听不懂,所以称其为胡人。一说,与孟子讥讽楚人许行是南蛮鴃舌之人一样,游牧民族之言行不合孔孟之道,其频频袭扰中原地区,抢掠成性,简直是\"胡作非为\"\"胡来\"\"胡闹\"\"胡搅蛮缠\",故称其为\"胡人\"。

4、\"胡\"来自主流文化圈的心理优越感

有人认为,\"胡\"作野蛮、落后之意,指不文明,未开化之民,是中原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蔑称。自先秦以来,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总是领先于北方游牧民族,这种处于主流文化圈的地域优势带来的心理优越感以及文化正统的观念,使得中原人对周边的少数民族产生了蔑视,尤其是其地理上的偏居,语言、习尚的短陋,气候的恶劣等方面。西晋江统在《徙戎论》提到的\"戎狄志态,不与华同\"即是此意。

5、\"胡\"与\"狐\"

陈寅恪先生在《狐臭与胡臭》一文中,引隋巢元方《诸病源候总论》\"人有血气不和,腋下有如野狐之气,谓之狐臭\"和唐孙思邈《千金方》\"有天生胡臭者,为人所染胡臭者。天生胡臭者难治,为人染者易治\"等史料,猜测\"胡\"与\"狐\"有很大关系,其说曰:\"疑此腋气本由西胡种人得名,迨西胡人种与华夏民族血统混淆既久之后,即在华人之中亦间有此臭者,倘仍以胡为名,自宜有人疑为不合,因其复似野狐之气,遂改\"胡\"为\"狐\"矣。\"其要义大略是:腋下之臭,起于胡人,传入华夏,故称\"胡臭\",后因民族融合加剧,才改口\"狐臭\"。其后黄永年先生在《读陈寅恪先生<狐臭与胡臭>兼论狐与胡之关系》一文中指出了陈寅恪先生猜测的合理性与存在的问题。

首先,陈寅恪先生所引仅限于隋唐史料,并根据两则文献作者时代先后便断定\"狐臭\"早于\"胡臭\"(这里黄先生似乎会错意了,因陈先生原文是\"若所推测者不谬,则'胡臭'一名较之'狐臭'实为原始且正确欤?\")有些武断,因至迟在刘宋时代,已成立\"胡臭\"与\"狐臭\"的观念(可参考先生原文或晋葛洪《肘后急备方》,《太平广记》等,此处不再赘述),无法断言二者孰先孰后。其次,除\"狐臭\"将\"胡\"与\"狐\"二字建立联系外,黄先生还举了几个能透露两者关系的例子,如:狐多姓\"胡\",狐多化形为僧佛菩萨,而佛又为\"胡神\",僧为\"胡道人\"等。再次,黄先生分析了二词产生如此关系的原因。其原文:\"窃谓以兽类称异族,实吾华夏古代之陋习。颇疑西胡之入中国,本为华人之所歧视;乃缘'胡'、'狐'读音相近之故,遂以'狐'称之,借寓唾弃之意于其中。此犹清代以'俄'、'鹅'音近,遂以'鹅鬼'称俄人之例也。\"案,民间亦有因游牧民族狡猾,故以\"狐\"称之的说法,后以其谐音\"胡\"来代替。

不论\"胡\"是褒义抑或贬义,其由来如何,在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胡人\"的称谓早已消失,但也有一些事物保留了其地域特色,如胡萝卜、胡琴、胡椒等。中国古老的姓氏\"胡\"出自舜帝后裔胡公满的早期封地胡襄城或谥号。对于他,同姓的读者想必很熟悉,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了解一下。

汉字探源:胡及胡姓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胡,形声字,读作hú。甲骨文尚未发现此字,战国时期秦简“云梦法律”字形为上下结构,上古下月。此处,古字像牛脸正面,有角(简化为独角)有嘴(口),月(肉)表示牛脖子下的垂肉。篆文改为左右结构,左古右月,隶变后,楷书写作胡。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胡字的演变

黄牛

《说文解字》:胡,牛顄[hàn]垂也(胡是牛颔[hàn]下垂皮)。这个解释非常准确。如,胡皱(牛颔下松弛有皱纹的皮)。

泛化为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诗经·国风·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 zhì ]其尾(老狼前行踩下巴,后退又踩长尾巴)。如,胡袋(某些鸟类颔下的皮囊,也称喉囊)。

猕猴的嗉囊

牛颔下垂肉挨着喉咙,借指喉咙。现在一些方言把喉咙叫做胡咙。

喉咙

喉咙是身体的一个通道,引申为城市里两边有墙的窄道,直通民宅。如胡同,死胡同。曾写作衚衕,现简化为胡同。

胡同(衚衕)

引申为下巴上的毛。如,胡须,胡子。曾写作鬍,简化为胡。题外话,上嘴唇的毛叫做须,两颊上的毛叫做髯。

下巴上的毛叫做胡,上唇的毛叫须

牛会从喉咙发出含混不清的声音,似hu声。《聊斋志异·促织》:掩口胡卢而笑(遮掩着嘴,发出含糊不清的笑声)。如,胡卢,胡噜。

引申为听不懂的语言。如,胡话,胡言乱语。

引申为含混不清。如,胡涂,含胡。

引申为随意说话做事。如,胡扯,胡吹,胡诌,胡缠,胡搅,胡搞,胡为,胡来,胡混,胡闹,胡编乱造,胡思乱想。

外族人说话听不懂,引申为非华夏族。如,胡人。进一步引申为外族的,如,胡琴,胡萝卜,胡笳,胡瓜,胡椒。

因为听不懂就要发出疑问,引申为疑问代词:①什么。《诗经·国风·邶风·日月》:胡能有定?宁不我顾(何时日子能正常?竟然不顾我心伤)。②怎么。《诗经·国风·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夷(终于看见君子归,烦乱心绪怎不息)?③为什么。《诗经·国风·魏风·伐檀》:胡取禾三百廛兮(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

胡的衍生字都与胡的本义或引申义有关(另文解读)。

或许,古胡国是最先驯养黄牛的方国(今安徽省阜阳市境内)。远古时代,此地的氏族部落对黄牛有研究,把牛脸的正面写作上古下月,后写作胡。他们以养牛为业,并以胡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他们发展壮大,建立方国,即胡国,人称胡氏。时至今日,阜阳市阜南县地城镇还把饲养黄牛作为特产,称为地城黄牛。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地城镇

据考证,先秦归姓胡国,在今安徽阜阳一带。从商王武丁征伐“归夷”、“归伯”时算起,至楚国灭胡止,归胡前后续存了约700余年,直到南北朝时期,胡姓宗庙还在。

据文献记载,胡姓来源有:

1.源自归姓。胡国,在安徽省阜阳。春秋末期,被楚国所灭,其国君的子孙和国人都以胡为氏。

2.源自妫姓。西周初年,帝舜的后人妫满先受封于胡,称胡公满。后受封于陈国,又称陈公满,谥号胡。春秋末,陈国被楚国所灭,其后人有以胡为氏。另,齐宣王(妫姓、田氏,名辟疆)封其弟田婴于毋仰(即母乡、古无盐邑,今山东东平)。田婴后为齐国相国,遂“远本胡公,近取母邑”,立姓“胡毋”,其后裔子孙多有称胡毋氏者,繁衍发展成胡毋氏(又称胡母氏)一族,后简化为单姓胡氏。

3.源自姬姓。姬姓胡国,在河南省漯河市东,是西周初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国人以国为氏。

4.源自官位。①西周初,设官吏胡史,亦称簋史、胡簋史,专职掌管君王贵胄的餐饮,以及祭祀大典的牺牲。在胡史、簋史、胡簋史的后裔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氏的,称胡氏。②汉武帝时设军职胡骑校尉,专职掌管驻扎在池阳(今陕西咸阳)的胡骑军队,在其军队将士中,有以军队称制为氏的,称胡氏。

4.源自古代民族。①鲜卑族。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胡(纥)骨氏,入中原后改为汉姓,称胡氏。②匈奴族,有后裔敕勒族人有胡氏。③五胡乱华之后,很多周边民族进入中原,纷纷改为胡氏。

5.源自改姓。唐昭宗李晔为避朱温叛乱被迫由长安迁都洛阳。他将襁褓中的第十子,托付给近侍胡三公,让他速速逃匿。同年仲秋,朱温在洛阳指使属下杀了李晔,并将其9个儿子全部缢死。胡三公很快逃回家乡徽州。为安全起见,胡三公将“皇子”取名胡昌翼。其子孙从此都姓胡。

如今胡姓人口1650多万,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15位。

诗曰:

牛脖垂肉称为胡,

喉音含混是胡卢。

胡言乱语听不懂,

头脑不清太胡涂。

阎氏家族文化简介

闫姓,中文姓氏之一。一般认为,闫姓是阎姓的简化写法。阎姓为《百家姓》收录。阎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五位的大姓,人口约三百八十一万五千余,占全国人口的0.24%。阎姓最早是在山西,湖北等地发展,东汉时,阎姓开始进入四川,陕西,甘肃。明代至清代,阎姓才开始逐渐向南方扩展,发展到江苏,湖南等地,清代以后,开始进入福建,广东和台湾。

简述

正字通云:说文有阎无闫,今姓谱分为二姓,山西、陕西多此姓。续通志氏族略云:明时有闫肃者,系嘉靖举人;有闫三聘者,曾任河北县知县。另外阎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五十。阎姓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代。但姬姓之阎又有三种不同的起源。第一种,是说太伯的曾孙仲弈,被周武王姬发封在阎乡,他的子孙因此就用阎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阎。第二种,是说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手上就有一个阎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钊封在阎城,他的子孙也姓阎。第三种说法最可靠,是说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唐叔虞,建立了晋国,到晋成公的时候,晋成公封自己的儿子懿在阎,晋朝灭亡以后,他的子孙就有人用阎作为自己的姓氏,因此也姓阎。阎姓最早是在山西,湖北等地发展,东汉时,阎姓开始进入四川,陕西,甘肃。明代至清代,阎姓才开始逐渐向南方扩展,发展到江苏,湖南等地,清代以后,开始进入福建,广东和台湾。

起源

根据考证,应该为当今的山西省一带,古姓姬(周武王封吴大伯的曾孙仲突在阎乡,后代子孙遂以阎为氏,称阎氏。秋时,晋成公之子懿,受封于阎(今山西安邑县西部一带,一说在运城县),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封地名为氏,亦为阎氏)。在东汉四大外戚家族,汉安帝刘祜的皇后阎姬便曾任过皇后与皇太后,与阎显曾称霸朝廷一时,不过后来全部被斩杀(该阎家便出身山西)。 阎姓自得姓以后,主要在河南、山西、湖北一带活动。秦汉时,开始向四周迁徙,向西至陕西、甘肃、四川,向东则抵达山东,向北至河北、内蒙古。但直到唐宋以后,阎姓才向江南迁徙。唐朝时,阎姓在山西发展迅速,成为太原郡十大望族之一。

东汉末年时,张鲁的幕僚有阎圃。在五胡十九国时,也有姓阎的外族。一直到19世纪后半,阎氏在山西都还有知名人士,如慈禧年间主管财政的阎敬铭。

值得一提的是,知名的唐朝阎立本,其祖父乃北周上柱国(武官顶点)之一,来自于内蒙古。

在湖北省大冶一带,也有经过迁徙的阎家。并在附近有阎家村。根据传说,明末李自成曾经经过阎家村,认为该村乃阎罗王有关,故又称为“阎家在”。该阎家,后来也辗转到台湾,台湾也有阎氏。

历史上还有其他非汉族,集体改名阎姓的例子:如河南汤阴的阎氏,其祖先就是鲜卑族,而清代满洲八旗的布雅穆齐氏则集体改为阎姓。

源流

源流一

皆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后裔,闫姓为阎姓的别支。据《姓谱》载,分闫、阎二姓。又据《五音集韵》载,闫“同阎义,俗用”。因闫、阎二姓同出一源,都是黄帝族的后代,龙的传人,故闫姓和阎姓人家的堂号都是太原,古代他们的望族居住地都是太原郡(一说闫姓望族居天水)。由于阎姓被“俗用”成闫,就产生了阎、闫二姓,所以在《百家姓》里,两姓并存。

1、相传太伯的曾孙仲弈,被周武王姬发封在闫乡,他的子孙因此就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闫,称闫氏。

2、相传周昭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来时,手上就有一个闫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钊封在闫城,他的子孙也姓闫,称闫氏。

3、出自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唐叔虞,建立了晋国,到晋成公的时候,晋成公封自己的儿子懿在闫,晋朝灭亡以后,他的子孙就有人用闫作为自己的姓氏,因此也姓闫。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后稷第十二世孙古公亶父之曾孙仲奕的封地阎乡,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黄帝裔孙后稷,承袭姬姓,被周人尊为始祖。传至第十二世孙姬亶父(古公亶父),因由邠州(今陕西彬县)迁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改国号周,称周族,姬亶父也因此称周太王。周太王有三子:姬泰伯(姬太伯)、姬仲雍和姬季历。姬季历颇有才干,生子姬昌。姬昌出身时有圣瑞出现,周太王兴奋地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姬泰伯和姬仲雍见状,明白父亲是想让老三姬季历继位,以便将来再传给姬昌,但按纣周族人的规矩,君位由长子继承,姬季历不可能继位,于是,兄弟二人决定让贤。不久,姬泰伯私自一人以采药为借口离家出走,随后姬仲雍也找个由头翘家。姬仲雍追上大哥,二人由岐山南下行至荆蛮荒地(今江苏无锡一带),当地人民景仰他们的德行风尚,有一千多户人家纷纷自愿归附于他们,姬太伯遂成为当地的君长,其后建立了虞国(吴国),立都于今江苏苏州吴县。在姬季历之后,果然是姬昌继位,他移都至丰邑(今陕西西安沣水西岸),成为殷商末期四达诸侯之一的西伯侯。周武王灭殷商,建立西周王朝之后,追封父亲姬昌为周文王。到了周文王的孙子周成王姬诵执政时期,寻找姬泰伯和姬仲雍的后裔,当找到周太王古公亶父的曾孙姬周章之时,姬周章早已经是吴国的首领了,于是便正式封姬周章为吴国君王,再封姬周章之弟姬仲奕于今山西省的平陆县、夏县一带,建立了虞国,侯爵,史称虞侯。在史书记载中为与吴地的虞国区分,因称北虞国,都城在阎乡(今山西运城)。

这在史籍《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有记载:“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成王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是为虞仲,列为诸侯。”

周惠王姬阆二十二年(晋献公姬佹诸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虞侯因为贪婪晋献公的宝马和珍玉,禁不住诱惑,不顾大夫们的反对,不但答应了晋军借道伐虢国的请求,还出兵帮助晋军。不料,晋军南下伐虢后的回师途中,又顺手灭了虞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唇亡齿寒”、“假途灭虢”成语典故的来源。

虞国灭亡之后,在姬仲奕的后裔子孙中,有以故国之都名称为姓氏者,称阎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阎氏正宗,是为山西阎氏。阎氏族人多尊奉姬仲奕为得姓始祖。该支阎氏族人在1955年以后多有讹写为闫氏者,其阎氏、闫氏相偕至今,并尊奉仲奕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周康王之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周康王姬钊继位后(约公元前十一世纪),曾对鬼方(今陕西北部姜戎)及东南各地发动战争,并把争战所得的奴隶和土地分赏给各级贵族。据史书记载,周康王的小儿子姬瑕一生下来,小手上的掌纹就是一个奇特的“阎”字,于是,周康王便封他于阎城(今山西临猗临晋镇),其后子孙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阎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陕西、山西阎氏。

源流四

源于姬姓,出自唐叔虞之后裔晋成公之子懿的封地阎,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唐叔虞是周成王姬诵的弟弟,周公灭唐后(今山西翼城),把唐地封给他,史称晋国。春秋时期,晋成公姬绥的儿子姬懿被封于阎邑(今山西安邑),后被晋国所灭,姬懿的后裔大都散落于河洛一带,他们以先祖的原封地名称为姓氏,称阎氏,世代相传,至汉朝末期多居于河南荥阳地区,是为河南阎氏。

源流五

源于芈姓,出自楚国王族伯玙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有支系王族熊伯玙,他被封于阎邑(今湖北麻城),其后有大夫阎敖。在楚国灭权国之后,阎敖被封尹权,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阎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荆楚阎氏。

源流六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岳诺特氏,亦称岳诺托氏、亦日呼德氏、闫忽德氏,世居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on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阎氏、伊氏、门氏等。

蒙古族阎氏在1955年以后多有讹写为闫氏者,其阎氏、闫氏相偕至今。

源流七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诸部:

⑴.满族巴克桑氏,满语为Baksang Hala,汉义“六十斛”,为满族脱谱姓氏之一,今北京市满族有此姓,后改汉字单姓为阎氏。

⑵.满族布雅穆齐氏,亦称布雅齐氏,满语为Buyamuci Hala,世居噶哈里(今吉林延吉)、黑龙江沿岸地区,后改汉姓为阎氏。

⑶.满族阎佳氏,亦称严佳氏、雅佳氏,满语为Yagiya Hala,世居辉发(今吉林省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后多冠汉姓为阎氏、颜氏。

⑷.满族阎拉扎氏,亦称颜扎氏、燕札氏、颜查氏、颜之哈拉氏,库雅拉彦札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颜盏部,以姓为氏,满语为Yanja Hala,世居雅兰西楞(今俄罗斯滨海地区苏城)、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民间多冠汉姓为颜氏、为官者多冠汉姓为阎氏、张氏等。

⑸.满族颜珠氏,亦称颜之氏,满语为Yanju Hala,世居雅达珲春村(今吉林珲春海兰河流域),后多冠汉姓为阎氏、颜氏。

⑹.满族颜济哩氏,亦称杨吉哩氏、焉哲勒氏,满语为Yangiri Hala,世居沈阳、伯都讷(今吉林松源)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阎氏、杨氏、韩氏、沈氏等。

源流八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清朝时期达斡尔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达斡尔族敖拉氏,亦称鄂拉氏、傲雷氏,通古斯语“Aora”,汉义“山”,世居乌拉(今吉林永吉)、黑龙江多金(今黑龙江上游俄罗斯境阿尔巴津)、拉夫凯(雅克萨城以西)、呼伦贝尔(今内蒙古海拉尔)、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兴安岭)等地。后有满族、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ora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阎氏、单氏、敖氏、山氏、苏氏、鄂氏等。

⑵.达斡尔族索多哩氏,亦称索都尔氏、索罗贡氏、敖勒多尔氏,满语为Sodoli Hala,为敖拉氏部落的分支,世居黑龙江。后有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阎氏、索氏、敖氏等。

⑶.达斡尔族亚尔兹氏,满语为Yarci Hala。为达斡尔族脱谱姓氏之一,世居黑龙江北岸,清末民初改汉字单姓为阎氏。

源流九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回族、土家族、壮族、苗族、傣族、高山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闫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阎氏,世代相传至今,在1955年以后讹写为闫氏。

分布

闫氏为阎氏的别支,属于简化字讹形成的“俗用”姓氏群体,严格来讲,仍为阎氏一族。据山西省五台山旅游区阎(闫)锡山故居文献村《阎(闫)氏族谱》载,阎(闫)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五十。闫姓皆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后裔,起源有三:

其一,相传黄帝裔孙后稷,承袭姬姓,被周人尊为始祖。传至十二世孙古公亶父,因由邠州(今陕西省彬县东北)迁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省岐山北)改国号周,称周族,古公亶父也因此称太王。太王有三子:太伯、仲雍和季历。季历颇有才干,生一子姬昌。姬昌出生时有圣瑞出现,太王兴奋地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太伯和仲雍见状,明白父亲是想让季历继位,以便将来再传给姬昌,就主动让贤,他们随后由岐山南下于荆蛮的今江苏省无锡一带,依照当地风俗,成为那里的君长。其后建立吴国,建都今江苏吴县。季历之后,姬昌继位,移都丰邑(今陕西省西安沣水西岸)。姬昌即周文王。周成王时,封太伯的曾孙仲奕于闫乡,仲奕的后裔以封地为姓氏,称闫姓。

其二,为周康王之后。周康五继位后,曾对鬼方(今陕西省北部)及东南各地发动战争,并把争战所得的奴隶和土地分赏给各级贵族。史载周照王姬瑕的小儿子生下后,手上即有一个“闫”字,于是,康王便封他于闫城,其后子孙以封地为姓氏,此乃陕西闫氏,

其三,为唐叔虞之后。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周公灭唐(今山西省翼城西)后,把唐地封给他,史称晋国。春秋时,晋成公的儿子懿被封于闫(今山西省安邑县西部),后被晋国所灭。懿的后裔大都散落于河洛一带,汉末居荥阳。他们以封地为姓称闫氏。闫姓最早是在山西,湖北等地发展,东汉时,闫姓开始进入四川,陕西,甘肃。明代至清代,闫姓才开始逐渐向南方扩展,发展到江苏,湖南等地,清代以后,开始进入福建,广东和台湾。闫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河东,安邑,平陆,宜春,安汉,新安,西城,天水,马邑,武阳,盛乐,常山,广平,太原等。西汉末,有尚书令闫章(河南荥阳人)的裔孙闫穆因避难迁于巴西安汉(今属四川),另有一裔孙闫甫,魏武帝时封平乐侯,复居河南新安。甫的儿子璞任象郡太守(今属广西、贵州两省一带)。璞生赞,为晋殿中将军、汉中太守。赞生亨,为辽西太守。亨生鼎,为北平太守,封安成亭侯。其后子孙徙居河南、天水、敦煌等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乱不息,闫姓大举南迁,经过唐宋及明清两个重要时期的繁衍迁徙,闫姓落籍于江南许多地方,其中,江苏、浙江等较为集中。总之,闫姓发源、繁衍于我国北方,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安庆·闫族简史》修撰时间不详,记载始祖闫德佑,原籍山西太原府洪洞县人氏,元末天下大乱,飘泊渝州之巴邑,旅于洪武二年,流落夷陵,在河西荒无人烟之地,挽草为业。自小平善坝,沿江而下至笔架山麓之磊口河北半月地带,纵横二十余里,闫氏子孙在此繁衍,至我辈已烟火千家,人丁三四千矣,闫氏族居之地,以主中心,有闫家之称。闫姓郡望主要有天水郡、河南郡、太原郡等。

支祖

闫(阎)朝京:字明泉,明成化十三年自京师顺天护吉藩来家长沙以子贵累封荣禄大夫正治尹广东布政使司布政使,生没未祥,葬善邑七都谢家桥阎家山亥山巳向兼乾巽有碑表墓有邑志。配奈氏,累封一品夫人,生没未详,葬善邑七都谢家桥阎家山明泉公左山向同有碑表。子三:邦;都(系本支适祖);阶。女一,适益邑进士陈官兰阳知县。是为湖南长沙高桥阎氏始祖。

名人

阎 姬

(公元98~126年),女,河南荥阳子,著名东汉安帝皇后。 阎 亨:(生卒年待考),著名晋朝大臣。阎元明:(生卒年待考),安邑人(今山西夏县),著名南北朝时期北魏随郡太守。

阎 亨

(生卒年待考),著名晋朝大臣。 闫亨是晋朝辽西郡郡长,因屡次规劝苟晞,苟晞便把他杀了。

阎立德

(公元?~656年待考),名让,字立德;雍州万年人(今陕西西安),著名唐朝建筑学家、画家。历官至将作大匠、工部尚书。曾主持修建高祖献陵、太宗昭陵。又于骊山建温泉宫,于铜川建玉华宫,二宫在中国建筑工艺史上有极高的价值。绘画作品有《文成公主降蕃图》等。

阎立本

(公元?~673年待考),阎立德之弟;雍州万年人(今陕西西安)。著名唐朝画家。阎立本继承家学,显庆中任将作大臣;曾任主爵郎中、工部尚书、右相和中书令,时有“右相驰誉丹青“之誉。工书法,擅画人物、车马、台阁。其父阎毗,其兄立德,既有画名,又以擅长工艺、建筑工程著称。阎立本绘画师承隋代的杨契丹、郑法士、董伯仁、展子虔与其父,并上溯张僧繇而“变古象今“,代表了初唐中原地区的风格。阎立本善画台阁、车马、肖像,尤长于重大题材的历史人物画和风格画。据史料记载,其画迹见之于《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宣和画谱》中的有六七十件,其代表作有《凌烟阁功臣图》、《秦府十八学士图》、《历代帝王图》、《萧翼赚兰亭图》、《异国来朝图》、《职贡图》和《步辇图》等。其中留传至今较为可靠的有《步辇图》、《职贡图》、《历代帝王图》和《萧翼赚兰亭图》。

阎次平

(生卒年待考),河东人(今山西永济)。著名宋朝画家。有《山村归骑图》册页,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秋山烟霭图》册页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阎承翰

(生卒年待考),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著名宋朝大臣。曾凿渠引唐河水百余里,既通航运输,又灌溉农田,利国利民。

阎尔梅

(生卒年待考),江苏沛县人。著名明朝末年大臣。明亡后积极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工诗词,其诗多感怀时事,格调苍凉,有《白耷山人集》。阎 谏:(公元1590~1635年),字介石;青州府昌乐县邑南关巷人(今山东昌乐)。著名明朝末期文学家。

阎应元

阎应元(?-1645)字丽亨,汉族,北直通州人(今北京通县),明末抗清名将。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六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孤城困守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终英勇就义。

阎若璩

(公元1638~1704年),字百诗,号潜丘;山西太原人。著名清朝学者、考据家。阎若璩侨居江苏淮安府山阳县。清初著名学者,清朝汉学(或考据学)发轫之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阎世绳

(公元1633~1706年),字宝贻,号朴斋又号丹崖,阎介石第三子;昌乐城邑人(今昌乐城里人)。著名清朝大臣。

阎 愉

(公元1654~1725年),字敬生,阎世绳长子;昌乐城里人。著名清朝大臣。 阎廷佶:(公元1675~1748年),字汝贞,阎愉之子。著名清朝大臣。

阎敬铭

(公元1817~1892年),字丹初;陕西朝邑人。著名清朝大臣。

阎书勤

(公元1860~1900年),山东冠县梨园屯村人(今河北威县)。著名义和团首领,人称“大刀阎书勤”。

郡望堂号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时期为市,山西省在。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时期建为河南省。

天水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堂号

河南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右相堂:唐朝阎立本善丹青,拜右丞相。当时姜恪因战功封左丞相。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赞叹。

日月堂:江苏省沛县、丰县阎氏宗祠堂号为“日月堂”,含有阎尔梅及其后裔不扶清,反清复明之意。

字辈排行

山东 济宁泗水水泉村闫氏族谱字辈:第96代起……继志辉洪业,珍传方建仁,修申家道严,保善国华新……

山东 济宁 大闫村闫氏字辈:.云景传开古,阶因之同关..

河南卫辉军营村闫氏字辈:“......元好清广保......”

河南卫辉小店河闫氏(阎氏)字辈:“......多玉观乃泽......”

山东嘉祥疃里闫氏字辈:“……如克成善同绳先循法程懋兆存佳佑……”

山东梁山(小安山镇三元井)闫氏字辈::“兆永兴继仁化召”

河南项城三店贾岭闫氏字辈:“......培锡淑松盛,至钦汝本然......”

山东宁阳闫氏(阎氏)字辈:“循绪笃源本 纂修恪宪章 师承志德统 祖泽衍应长 真常智仁勇 礼让守宗风 心传述道学 允执在其中”

山东东明马头闫氏(阎氏)字辈:“明学多留永清传大存长”

山东微山闫氏(阎氏)字辈:“允士广锡洪家成德培厚五世乐其昌”。此系光绪御赐字辈。

山东青岛闫氏(阎氏)字辈:“昌学恒立志作瑞启广辉”。

山东昌乐闫氏(阎氏)字辈:“钟毓庆锡守令德武昭文心正达致远才睿端聪宁立志名可秀惟尔承国荣宗泽隆昌盛华龙腾飞鹏千禧年”。

山东长清闫氏(阎氏)字辈:“玉兆树荣培西”。

山东济阳闫氏(闫氏)字辈:“浠汝由大道,世代庆天恩”。

山东聊城闫氏(阎氏)字辈:“德西井家月瑞”。

山东东明小井闫氏一支字辈:“佘纪成培宪居庆泽锡章”。

山东德州夏津闫氏(阎氏)字辈:“树德传加远,行仁保世常”。

山东德州武城闫氏字辈:“……宝仲士兴旺……”。

江苏窑湾闫氏(阎氏)字辈:“成宗德长怀世和春”。

江苏宿迁闫氏(阎氏)字辈:“以殿成宗士守长”。

江苏无锡、宜宾、常州闫氏(阎氏)字辈:“金兆朝卿殿德昌继世长”。

江苏赣榆闫氏(阎氏)字辈:“思仁洪正伦朝家繁传古道庭训首先贤鸿章”。

湖南怀化闫氏(阎氏)字辈:“文武在朝廷富贵平阳昌”。

湖南高桥闫氏(阎氏)字辈:“绍家声大振广世德永昌树文名泰运膺廷锡鸿章”。

辽宁大连闫氏(阎氏)字辈:“培传家承善树玉相国炳忠怀”。

辽宁东港闫氏(阎氏)字辈:“克福吉炳志”。

辽宁闫氏(阎氏)一支字辈:“廷炳德广庆春长荣泽毓宝树永世福洪”。

四川资中闫氏(阎氏)字辈:“泰民安定君臣露云”。注:后续字辈已无

四川通江瓦室镇(闫氏)字辈:军永玉怀元德守家子安光明兴正大

四川雅安闫氏(阎氏)字辈:“国亁炳洪艳□旭”。

四川闫氏(阎氏)一支字辈:“诗礼传家敦仁行义安帮定国”。

广西全州闫氏(阎氏)字辈:“红公明九鼎俊位立三台”。

广西玉林闫氏(阎氏)字辈:“锡乃兰玉生”。

重庆忠县闫氏(阎氏)字辈:“察登天星孝万世永纯学文光宗修德明道家友代”。

重庆新湾闫氏(阎氏)字辈:“纯文光中修德明仁”。

河南孟州闫氏(阎氏)字辈:“进法吉立庭庆景生万民升都赐殿亲”。

河南鹿邑闫氏(阎氏)字辈:“新志(治)振春国家”。

河南南召闫氏(阎氏)字辈:“学好相尚登朝经邦保善和忠惠泽增长令生克俊永锡传良公云纯洁太发其祥”。

河南新蔡闫氏(阎氏)字辈:“怀成之泽,清明汉道……”

甘肃民勤闫氏(阎氏)字辈:“发基向有本仁义礼智信”。

北京朝阳闫氏(阎氏)字辈:“德凤振国嘉”。

安徽太和闫氏(阎氏)字辈:“廷钦(庆)永(纪凤)茂协德”。

黑龙江大庆闫氏(阎氏)字辈:“培锡清桂立炳”。

河北临漳闫氏(阎氏)字辈:“德金玉俊福连瑞”。

山西义马闫氏(阎氏)字辈:“万玉生兆复守法文可立国泰天心顺朝正民自安勤奋家昌盛忠厚人寿康”。

甘肃景泰闫氏(阎氏)字辈:“邦良自秉文大世熙兆宪廷穆立沛起尉敦睦宗克昌至德瞻泰伯让礼雍晋芳”。

上海闫氏(阎氏)一支字辈:“文式定修……”

闫氏(阎氏)一支字辈:“世立元长成晓”。

闫氏(阎氏)一支字辈:“尚明继纯化德茂可广恒汝若相吕太邦本兆长安”。

山东高唐琉寺闫氏字辈:清云俊守桂振吉海(志)

河北青县孙庄闫氏:志成瑞俊会兆

河北吴桥闫字辈:山俊海秀荣,松青竹茂恒。

吉林长春(闫氏)字辈:青立龙凤志,忠厚传家远。

河南嵩县闫村闫(阎)字辈:”监惟铺瑜希永均麟,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

闫姓迁徙

迁徙

晋成公的儿子懿被封于阎,后被晋国所灭,其子孙后代于是散处于河洛(即黄河与洛水一带),结合前面起源所述,阎姓发祥地能确定的至少有三处,即今河南、陕西、山西等省,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大夫名阎敖,可见阎姓此时已落籍湖北。秦汉时,有阎姓人迁甘肃、湖南、山东、河北等地,西汉末年,有尚书令阎章居荥阳,其子阎畅长子为阎显,阎显被封为长社(今属河南)侯,后阎显参予皇室更迭被诛,其子阎穆为避难徙居于巴西之安汉(今属四川),是为阎姓入川之始。阎穆有孙名阎甫,被魏武帝封为平乐侯,复居河南新安。甫子阎璞,因西晋一统而仕宦象郡太守(今属广西、贵州一带)并定居当地。阎璞有子瓒为汉中太守而定居陕西汉中,瓒有子亨,为辽西太守,亨生子名阎鼎因仕宦而迁居今北京一带,后死于刘聪之难。阎鼎子阎昌逃奔马邑(今山西朔州),后其孙阎满一支徙居河南,又从中派生出甘肃天水、敦煌等支派。阎满之孙有阎善,因仕宦云中镇将而徙居云州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后五胡乱华,阎姓被迫大举南迁,再经过隋唐,阎姓在江南的分布更广,盛唐时,阎姓在太原发展成一大望族。宋元时,夷人南侵,使原本散居江南的阎姓进一步向华中、华南、西南播迁。明时,作为洪洞大槐树的迁民姓氏之一,太原阎姓亦有迁今山东、河南、陕西、北京、天津等地者。至此阎姓已分布于全国各地,并有阎姓人徙居海外。如今,阎姓分布广泛,尤以河南、山东、河北等省为多。如今阎姓人口列全国第五十位。

迁徙分布

闫氏最早是在山西,湖北等地发展,东汉时,闫氏开始进入四川,陕西,甘肃。

明代至清代,闫氏才开始逐渐向南方扩展,发展到江苏,湖南等地,清代以后,开始进入福建,广东和台湾。闫氏的主要聚居地有:河东,安邑,平陆,宜春,安汉,新安,西城,天水,马邑,武阳,盛乐,常山,广平,太原等。

西汉末期,有尚书令闫章(河南荥阳人)的裔孙闫穆因避难迁于巴西安汉(今四川安汉),另有一裔孙闫甫,魏武帝时封平乐侯,复居河南新安。闫甫的儿子闫璞任象郡太守(今广西、贵州一带)。闫璞生闫赞,为晋殿中将军、汉中太守。闫赞生闫亨,为辽西太守。闫亨生闫鼎,为北平太守,封安成亭侯。其后子孙徙居河南、天水、敦煌等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不息,闫氏大举南迁,经过唐宋及明清两个重要时期的繁衍迁徙,闫氏落籍于江南许多地方,其中,江苏、浙江等较为集中。

安徽绩溪胡家有多牛?大清第一首富第一才子都出自这里

被称作为“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的绩溪县,地处于安徽省南部地带,春秋时期曾是吴越属地,北宋时期曾属于江南路歙州,后歙州又改为徽州,一直到清朝时期,绩溪都是徽州府的重要属地。后,几经变革,如今的绩溪隶属于宣城市管辖。

绩溪县是全国胡姓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的名人,曾经的曾经,影响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安徽绩溪胡姓家族,经过演变壮大,发展为四个支脉,“龙川胡”、“金紫胡”、“遵义胡”和“明经胡”,被称作为“绩溪四胡”。

龙川胡

龙川胡,始于晋元帝时期,族中精英人物辈出,宋、明、清三个朝代出过11位进士,是全国知名的“进士村”。龙川胡历史上的知名人物有胡焱、胡富、胡宗宪、胡宗明等,其中几位的遗迹至今还保留在村中。

胡焱(?)

胡焱,字子琰,祖籍青州濮阳县,他被认为是龙川胡氏的始祖,传说是西周时期胡公的后代。

胡焱是东晋时期人,曾担任过监察御史、散骑常侍、中领军等职,后奉命镇守歙州(即徽州),娶了新安华阳镇(绩溪古称)的汪氏为妻。胡焱在一次游玩中来到龙川,对这块风水宝地情有独钟,就此将宅院安置下来。

胡富(1454-1522)

胡富,字永年,明朝人,成化年间考中进士,早年做过福建佥事,在任上处理冤狱使得牢房一空,后又升任为广东副使,平定了瑶乱。之后,他还出任过陕西布政使、顺天府尹、南京大理寺等职,后官至户部尚书。

胡宗宪(1512-1565)

胡宗宪,字汝贞,号梅林,嘉靖十七年考中进士,先是在朝中做官,后被外放为山东益都县令。胡宗宪后还以御史身份巡按宣府、大同等边防重镇,极有政治才干。他在巡按湖广期间,曾平定过苗乱。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胡宗宪被钦点为浙江巡按监察御史,开始着手平息了当地的倭乱。期间,胡宗宪重用了俞大猷、戚继光、徐渭等人,最终将倭患平定。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胡宗宪因受到严嵩牵连而被免去职务,回到故里。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胡宗宪再次受到时局影响,被押解进京,关入到狱中。当年十一月,胡宗宪在狱中自杀身亡,享年为五十四岁。

胡宗明(?)

胡宗明,胡宗宪族弟,曾任职副都御史,巡抚辽东。

胡练九(1891-1978)

胡练九,早年出外经商,抗日战争时期返回到故里,从事蚕桑生产。他与当地游击队关系密切,资助过不少物资。新中国成立以后,曾为人大代表,注重蚕桑事业,成立创建公私合营的绩溪县缫丝厂,出任为副厂长。

胡练九曾带着厂里的木制缫丝机前往北京参加展览,还接受过苏联《真理报》的采访。

胡炳衡(?)

图:胡炳衡故居

胡炳衡,知名徽商,从事茶业贸易,开设过多个茶庄、茶栈,抗日战时期,曾将事业扩展到上海等地,新中国成立以后,积极参与经济建设。

金紫胡

金紫胡,大多居住在绩溪县城东街,家族较为注重诗书礼仪教化,培养后辈人才,因而也出了不少的名人,诸如胡舜陟、胡匡衷、胡秉虔、胡培翚等。

胡舜陟(1083-1143)

胡舜陟,字汝明,号三山老人,北宋大观三年考中进士,曾任职监察御史、集英殿修撰、庐州知府、广西经略使等职。胡舜陟性情耿直,曾上书弹劾过秦桧,也曾为岳飞冤案辩解过,因而受到秦桧的嫉恨。绍兴十三年(1143年),胡舜陟被诬陷入狱,受到秦桧指使人员的逼供,同年,胡舜陟死在狱中。

胡舜陟被称为“金紫胡\"的源头,因为他曾经被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

胡仔(1110-1170)

胡仔,字元任,胡舜陟次子,南宋出任时期知名文学家,他早年跟随父亲去往各地任职,后又出任过文林郎、承直郎等职。胡舜陟遇害后,胡仔隐居在湖州苕溪,自称苕溪渔隐,再也不过问政事。

胡匡衷(?)

胡匡衷,字寅成,号朴斋,清代人,礼学三胡之一,学问显著,专研经义,著有《左传翼服》、《论语古本证异》。

胡秉虔(1770-1840)

胡秉虔,字伯敬,一字春乔,胡匡衷的侄子,礼学三胡之一。嘉庆四年考中进士,曾任职刑部主事,后又改派为甘肃灵台县知县、丹噶尔同知等职,死在了任所。

胡培翚(1782-1849)

胡培翚,字载屏,一字竹村、紫蒙,胡匡衷的孙子,胡秉虔的侄子,礼学三胡之一,曾任职户部广东司主事,为官较为清廉,具有良好的官声。晚年去职后,胡培翚回归到故里,主要从事教育事业,创立了东山书院。

遵义胡

遵义胡,因定居在遵义坊而得名,虽然历史上的名人不多,最为出名的胡松还是明代人,然而遵义胡不失为当地的望族,并且在当地有着较高的知名度。

胡松(?)

胡松,字汝茂,号柏泉,嘉靖八年考中进士,曾经出任过东平州知府、南京礼部郎中、山西提学副使。胡松为人刚正,对时政多有不满,多次上书进谏,因而得罪权贵,而被贬谪为民,后又复起,任职了浙江按察使、江西左布政使、南京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

胡松因做过尚书,又是“遵义胡”的代表性人物,因而“遵义胡”也被叫做“尚书胡”。

胡嗣迪(1847—1932)

胡嗣迪,时期知名茶商,主要业务在上海,出任过上海茶叶商民协会执行委员。

胡裕树(1918-2001)

胡裕树,笔名胡附,早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出任过复旦大学副教授、教授、中文系主任。他对于汉语语法有着深入研究,曾主编过高等学校教材《现代汉语》、华侨教材《今日汉语》,是现代知名的汉语学家。

明经胡

明经胡,起源颇为曲折,可以追溯到李氏唐朝,并于李唐皇室有着极大的渊源。明经胡,自然也是人才济济,精英辈出,其中知名人物有胡昌翼、胡开文、胡雪岩、胡适。

胡昌翼(?)

胡昌翼,字宏远,号眉轩,据说是李唐王室的后裔,被奉为明经胡氏的始祖。

唐末李唐王室为朱全忠残杀殆尽,唐昭宗将何后所生男孩托付给徽州人胡三公抚养。男孩长大后,改姓为胡,取名昌翼,后来知道自己身世后的胡昌翼对政治不感兴趣,隐居于乡间,以教学为乐。

胡昌翼曾经是唐庄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明经科进士,被后人称为明经公,他的这一支,也就以“明经胡”命名。

胡延政(?)

胡昌翼长子,曾出任过绩溪县令,被赐居绩溪胡里。

胡开文(1742-1808)

胡开文,字柱臣,号在丰,清代乾隆年间知名制墨高手,开创了“胡开文”墨业。他先是在休宁、屯溪开设墨店,经过多年经营发展后,他的墨店遍布江浙沪各地,成为徽州制墨业的领军人物,被誉为是徽墨四大家之一。

胡雪岩(1823-1885)

胡雪岩,本名胡光墉,字雪岩,幼年时期曾在钱庄当过学徒,后被掌柜所重用。胡雪岩因结识清代知名大臣王有龄而发迹,他与清军合作,大力资助清军。之后,他又被左宗棠所赏识,因此而得到长足发展。

胡雪岩最为鼎盛时,被清廷授予布政使衔(三品),赏穿黄马褂,是盛极一时的“红顶商人”。然而,光绪八年(1882年),胡雪岩在与外国人的商战中失败,受到排挤,资产耗尽,面临破产,清廷对他更是革职抄家,三年后,胡雪岩郁郁而终。

胡传(1841-1895)

胡传,字铁花、号钝夫,原名守珊,早年跟随父亲到上海从事茶叶生意,后任职江苏候补知府、前台湾台东直隶州知州兼统领镇海后军各营屯等职务,足迹遍及东北、广东、海南、台湾,为官时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

胡适(1891-1962)

胡适,原名嗣穈,字希疆,笔名胡适,胡传的幼子,倡导“白话文”、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人物,现代知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胡适早年以庚子赔款官费生身份留学美国,回国后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后他又出任过国民政府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1949年后,胡适曾去往美国,一度回到台湾,出任了中央研究院院长,于1962年在台北去世。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胡姓(78)|凤阳胡氏:中国最后一个丞相胡惟庸,死得冤枉吗?

黄勇/文

胡姓(77)|凤阳胡氏:胡大海的后裔广泛分布在西南地区的川滇黔等地

胡惟庸,濠州定远县(今安徽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中国最后一个丞相。

胡惟庸本是一个文人,与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是同乡,李善长弟弟李存义的儿子李佑,娶了胡惟庸的侄女,两家算是远亲,关系不错。

至正15年(1355),朱元璋在和州(今安徽和县),胡惟庸投奔朱元璋,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主簿、知县、吉安通判、湖广佥事、太常少卿、太常卿等职。

洪武3年(1370),胡惟庸出任中书省参知政事。

洪武6年(1373)七月,经李善长推荐,胡惟庸出任右丞相。洪武10年(1377),胡惟庸更进一步,任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胡惟庸画像(资料图片)

胡惟庸对刘基下毒,使其中毒而死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让胡惟庸有些膨胀了。

早在此前,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朋党集团在朝廷非常得势,对其他大臣进行打压,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刘基(刘伯温),就深受其害。

胡惟庸的有些作为,即使现在来看,也是让人难以容忍的。

《明史·胡惟庸传》中说:“(胡惟庸)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

对大臣的生杀废黜大事,胡惟庸有的根本不向朱元璋汇报,自己就决定了。内外各部门的奏章,他都要先看,凡是对自己不利的,就扣留下来,不让朱元璋看。

有了这么大的权力,胡惟庸的府宅简直就是车水马龙,各方热衷功名的人,都去找他,给他送礼,数不胜数。

刘基的死,《明史》记载,也与胡惟庸有关。

刘基曾经在朱元璋面前说过胡惟庸的坏话,胡惟庸记恨在心。刘基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带医生去探视,胡惟庸对刘基下毒,刘基最终中毒而死。

朱元璋调查胡惟庸,很快将他以“谋不轨”的罪名处死

胡惟庸权势遮天,有了更进一步的想法。他老家的井里忽然生长出一根石笋,又有人说他家的祖坟晚上火光照天,胡惟庸以为这是祥瑞征兆,预示他要做天子了,就有了反叛的意向。

这时,发生了一件大事,他的儿子出事了。

他的儿子在飚马车的时候,从车上摔下来,死了。胡惟庸恼怒之下,也不交给有关部门查勘,直接把马夫给杀死了。

朱元璋听说后,非常生气,叫胡惟庸杀人偿命。胡惟庸提出,向车夫家属赔偿了结此事。朱元璋不干,坚持要他“偿其死”。

洪武12年(1379),朱元璋找了一系列借口调查胡惟庸,很快将他以“谋不轨”的罪名处死。

洪武13年(1380),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胡惟庸成为中国最后一个丞相。朱元璋把皇权、相权集于一身,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洪武28年(1395)六月,朱元璋再次重申,今后不许设置丞相,如果哪个敢奏请设立,对不起,凌迟侍候,全家死光光!

朱元璋杀死胡惟庸后,同时诛灭九族,又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后来,朱元璋又以胡惟庸通倭(日本)、通元(北元),追究他的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野史说6万多人),时称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之一。

受胡惟庸案株连至死或已死而追夺爵位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靖宁侯等一公二十一侯。

胡惟庸案是一桩冤假错案吗?

胡惟庸案,自明朝到当今一直众说纷纭,很多人认为这是一桩彻头彻尾的冤假错案。如今,多数学者公认,罗织胡惟庸谋反的罪名,只是朱元璋消除权力威胁的一个借口,目的在于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研究朱元璋的权威专家陈梧桐却有不同的看法:“就整个案件来说,是真真假假,有真有假。”

胡惟庸不仅在经济上贪污受贿,而且在政治上拉帮结派,打击异己,飞扬跋扈,擅专黜陟,侵犯皇权,最后发展到策划谋反,他的被杀是罪有应得,咎由自取。

但胡惟庸案发生后,朱元璋借机搞扩大化,“余党皆连坐”,被株连的“余党”有的是冤死鬼。此后,朱元璋将罪名频频升级,打击一部分恃功骄横、飞扬跋扈的功臣,就纯粹是冤假错案了。

【下期关注】

请看胡姓(79)。

【特别致谢】

四川蓬溪县文史专家胡传淮先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