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八字排盘

科甲(科甲是现在的什么官)

时间:2023-10-06 20:59:51 作者:谁为谁伤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科甲挺秀,甲秀楼美,长联独一无二

#我是生活家##四海为家#

转过了青岩古镇,撞到了甲秀楼。说是一座楼,不仅是一座楼。清代贵阳八景之一的“鳌矾浮玉”,就是现在位于贵阳南明河鳌矶石上的甲秀楼,如今贵阳的城徽。从楼阁的选址可以看出,鳌矶石,独占鳌头啊。而用甲秀命名,则是科甲挺秀!为了文化传承,真是豁出去了,一点儿不含蓄。

甲秀楼的建设时间,比赵以炯早了很多年,是明代的楼阁。贵阳这方水土对于文化和状元的期待,绵延了千百年。是的,明代的贵州,真的不缺少文化。中国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的王阳明曾被贬谪到贵阳。王阳明是潇洒的。王阳明没有因为遭受贬谪而丧失做人做事的乐趣。这里的瘴气也没有侵害他的身体。阳明先生在云雾缭绕的神仙境地,在自然的秀山丽水中,创立了他“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他的思想,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有很大的影响。

先看涵碧亭,再看甲秀楼

“黔之驴”,除了会“蹄之”,会大叫,还会干吗?哲学的思想来源于深刻的思考。思考后如果还是思考,这是纸上谈兵。将理论的精华与实际相结合,胜过了千言万语。明朝万历年间,一个名叫江东之的巡抚,为提升贵州的文化和管理,利用鳌矶石的独特位置,修建了甲秀楼。我甚至想,“鳌矶石”,是不是当时为了需要而创作的广告专用名词?古代贵阳人怎么看出来,这块巨石像出水的大乌龟?

建成后的甲秀楼,经过了六次大修。四百多岁的甲秀楼至今立于南明河上,本身就是奇迹。甲秀楼是一座木结构阁楼,三层三檐的四角攒尖顶。它画甍翘檐,红棂雕窗,白石巨柱和雕花石栏,至今完好。保存了明代的建筑风格。我看过全国各地不少地方的楼阁。就我们扬州,也不缺少各种楼阁。但是,甲秀楼古朴中透出的稳重与厚重是现代建筑和现代仿古、重修的楼阁中难以具备的特色。

楼前的浮玉桥,名副其实,恰如浮玉出水中。登高而上,站在甲秀楼最高层,据说可以一眼看到遥远的地方,感受“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的魅力。可惜,如今周边林立的高楼包围了它。那就低头看水吧。这潭水,过去叫涵碧谭,如今称小西湖。甲秀楼前的路,叫西湖路。楹联、对联,甲秀楼厚重文化的代表。

这组建筑,精致玲珑

“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拓开。看东枕衡湘,西襟滇沼,南屏粤峤,北带巴夔,迢递关河。喜雄跨两游,支持崖疆半壁。恰好马矢碉隳,乌蒙箐归,艰难缔造,装点成锦绣湖山。漫云筑国偏荒,莫与神州争胜概。”

“数千仞高居牛渚,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颓波挽住。想秦通僰道,汉置牂牁,唐靖矩州,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流几辈,留得旧迹千秋。对此象岭霞生,螺峰云拥,缓步登临,领略些画阁烟景。恍觉蓬莱咫尺,拟邀仙侣话行踪。”这是游玩甲秀楼时我细细地看了又看的甲秀楼长联。

这幅长联,有人说是中国第一联,有人说是第二。我记得著名的第一长联是昆明大观楼长联。为了记住那幅长联,我曾经下功夫专门背过。我去昆明的时候,还没有网络。站在大观楼前抄录对联的场景,犹在眼前。“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的气派,谁可堪敌?然而,“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这种唯我独尊的气势,不输大观楼!据统计,甲秀楼长联的字数,比昆明大观楼的还多了二十六字。

科甲挺秀甲秀楼

这幅对联的作者叫刘春霖,据说因为名字起的好,慈禧太后看了特别心仪,由第二榜眼晋升到状元。原来的状元却因为出生地和名字没起好,屈居第二。这已经不多见了。更难得的是,这位晚清独占鳌头的刘春霖,竟然是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任状元。他考中状元第二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再一年,大清王朝也跟着两千多年前的封建帝制一起,走进了历史的深处。甲秀楼长联,却因为刘状元及其这样那样的传说,愈发引人入胜。

对联,是中国文化中独有的一种文化形式。一幅遣词造句精美独的对联,为建筑增加了颜值和看点。

紧邻甲秀楼的一个楼阁,叫翠微阁。翠微阁顺山势修建,步步行来步步高,是一个精致的园中园。山墙上,有铺天盖地的爬山虎。园子里,是修篁翠竹。两翼雁翅排开的是水廊和假山。沿假山逶迤而上,我仿佛回到家乡,欣赏着玲珑的江南园林。山顶上是翠微园。

爬山虎后面的翠微阁

登上最高处,有大士院,即观音殿。楼阁、山水、园林,甲秀楼的风光,于共性之外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贵阳秀丽壮美的自然山水中,忽然一座人工制作,精美绝伦的楼阁,映衬着彼此。我该如何分辨,自然与人工孰美?

“科”字释义

科(读音kē)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说文》中的小篆文字。该字本义为“区分”、“程度”、“类别”的意思。《广雅·释言》又云:“科,条也。”这里“科”字引申为法律条文。

科字应用较频繁,含义也很广泛,为什么有这些含义,我们从字理上研究一番。先看看科字字形演变:

来自百度百科

科字的小篆字形,左侧一个禾字,右侧一个升字,此升字已看不出升的本象了,参阅升字演变图可知其为升。升字本象是一把量散碎物的容器,容器中有物。

后世字形一直保持禾与升的组合,直到简体字升变为斗。

升或斗,都是测量散碎物的容器,而禾字是生长的粮食作物,禾本身是不能用升或斗进行测量的,只有禾成熟后打下的粮食可以用升斗进行测量。所以直接从字象上推论说科是测量粮食的多少就有些不合适。

科字有可能存在以下字义:根据庄稼不同及庄稼长势不同提前预测出粮食产量。这个升斗是作为预估作物产量的单位来理解的。这个意象就可推论出科字的意义。

科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含义如下:

【科 kē

1,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科。槐树是豆科。

2,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科室。财务科。

3,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科目。学科。文科。外科。

4,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科举。科甲。科第。登科。

5,判定(刑罚):科处。科罚。

6,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科。科白。

7,古同“棵”。】

禾类庄稼有许多的品种,不同品种根据长势一般会对最终的粮食产量有个较准确的预估。因此科字的字象就含有对一大类的对象进行细致一些的区分的意义。这就是科字有区分、类别、程度的含义的道理。动植物在某一大类下进行分科,组织在某一个大的组织类别下再分科,学术的分科,戏剧角色的分科,等等都与庄稼再细分为稻、麦、粟、菽等的种类类似。

有了庄稼品种和种植面积,就可大致准确地知道今年的粮食产量。

古代政府选拔文武后备干部要进行文科和武科的分科考试,故称科举考试。

刑法中,科处、科罚之科是量刑而定的意思,与科字看什么庄稼定什么产量一样。

现代的科学概念中,科字除了有细分学科的意义外,更重要的是科字右侧的斗代表计量,左侧的禾巽卦,代表运算和演变,因此科学是以计量为基本要素的学问。

事物被量化,能研究出事物量与质的变化规律才称得上科学。

中国古代的学问大多是是非判别的哲学成就,较少涉及量的研究,故科学未诞生在中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