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猴

壬辰(壬辰时是什么时间)

时间:2023-10-08 18:58:39 作者:流水随风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壬辰战争中,明朝的外交决策是如何生成的?有哪些创新?

壬辰战争中,明朝的外交决策如何生成是解析整个战争过程的关键,而分析明朝外交决策机制则是理解其决策的核心。明朝较为完善的官僚机制以及分权原则使其在实际的外交决策中符合官僚决策模型的主要假设。

我们可以借助这一理论工具对明朝的决策生成进行分析。在分析之前明王朝独特的外交理念和外交体制是分析的起点,明王朝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处于迈向近代化的前夜,既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外交体系原则又对其进行了创新。

正是在这样的大的历史时空中,明朝产生了独特的外交体系与外交决策机制,我们基于此对其外交决策进行分析。具体到明朝中后期又产生了独特的政治、军事环境,在此独特的环境中决策机制产生了独特的变化,这种变化正是明朝中后期外交决策的实际背景。

在明晰了决策背景及决策机制与决策结构之后,对决策信息进行输入就能够较为清晰地再现当时决策的主要过程。对于这种过程的细致描述则能够较为全面的理解决策的生成机制以及后续事件的走向原因。

明朝外交理念与外交体制

明朝是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的重要转折期。相比之前的王朝,明朝的对外交往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关系也更加平等。但是明朝仍然延续了中国古代的外交体系——宗藩制,基于天下一统、内外有别的总体原则,宗主国与藩属国各自承担不同的政治职责。

明朝基于自身的战略环境和特色在王朝初期就建立了“不征”的外交理念,明确以防御北部边患为战略重心。对于西南、东南等战略方向,明朝坚守“事大字小”的外交职责,只要小国诚心事大,则明朝绝不轻易兴兵征讨。

为了确保这一体系的正常运转,明朝在中央设立了以礼部为核心的机构,负责宗藩体系的日常事务。

涉及复杂的战略变动和关键性的外交决策则通过明王朝特有的决策机制予以解决。明王朝的决策机制以君主为核心,内阁六部为核心决策主体,科道官员为主要监督集团,边臣边将使节边臣边将为重要信息来源及关键政策建议提供者。

经由复杂的官僚政治过程,最终的外交决策得以产生。有明一代,随着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这一决策结构是不断变化的,但决策机制大体保持了稳定。

明朝的外交理念

1、“宗藩制”外交体系

宗藩体制起源于先秦时代的畿服制度,这种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宗藩关系模式一直流传了下来,外延到中国对外关系中,发展演变为一种处理中国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的模式。

中国古代王朝的宗藩体系可以细分为“内圈”边疆民族的宗藩制度与“外圈”周边国家的宗藩制度,所谓“内圈”的边疆民族宗藩制度,是中国古代王朝在“华夷有别”大一统思想下建构的边疆统辖制度。

边疆民族藩属成员作为王朝的臣民,需要服从政令,保塞安边。作为“外圈”,则是从传统的“天下观”出发,在宗藩体制下奉行“事大字小”的原则的周边藩属国。明代在历代宗藩制度之上,也对外建立了自己的宗藩关系。

不仅如此,明代还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宗藩体系的典型时期,尤其是明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无论从制度还是从实质看”,都“具备了最完整的制度和机能”。从制度上看,宗藩体系以儒家礼制作为规范,以王道政治作为目标,以共同安全作为保障。

中原王朝通常作为宗主国将儒家的礼治推广向周边,形成了宗藩体制架构下的君臣名分等级秩序,并以礼制和等级名分作为维系国际秩序的基本理念。

周边藩属国出于政治认同、安全保障、经济利益等多方考量,愿意加入以礼治为秩序原则的宗藩体制,并自觉接受儒家等级名分的规范。宗藩体制下,宗主国与藩属国在安全上则相互依赖。

藩属国通过朝贡称臣、秉承正朔以及入质、助征讨等手段拱卫宗主国,以达到“天子守在四夷”的安全目标;宗主国通过册封、赏赐和出兵救助、平定藩属国内乱等手段,保障藩属国的安全利益。

宗藩关系的维系及发展,还需要依赖王道政治作为藩属国对这一政治体系的认同,使藩属国接纳和参与这个体制及其中的等级规范、安全结构。宗主国不轻易兴兵进行武力威胁,藩属国也严守君臣之礼,双方大体上践行和平主义的价值观。

然而,明代又有着与历朝历代的不同之处,明初形成的外交模式有其独特的鲜明特征。明太祖明确宣称不再将外国视为可以随意征伐的领土,并且多次表示不干预外国的内部事务。可以说,明朝建立的宗藩体制是一种宗主国与藩属国之间较为平等化与松散化的宗藩体系。

在明朝特有的宗藩体系下,宗主国与藩属国之间的安全依赖被淡化,双方之间使节往来频繁,形成了一种更强调礼仪与外交色彩的国际体系,相较以往其等级化的色彩更弱一些。

可以说明王朝在继承了历代的天下传统的同时也进一步发展出国家观念,这也为我们采用国际关系的视角对明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行分析奠定了基础。当然这种初步的国家观念与现代西方的民族国家概念还存在较大差异,但是相对中国古代而言,已经是一种进步。

2、“不征”外交理念

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以“不征”作为其核心外交理念,相比元朝时频繁的对外征伐,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了重大转折。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打算和当时世界上所有已知的国家或王朝建立一种邦交联系,展开新王朝对外关系的全新姿态。

从洪武元年(1368年)开始,朱元璋派遣使臣四出颁诏遍及当时已知的周边曾与中国有过关系的海陆各国,“命使出疆,周于四维,历诸邦国,足履其境者三十六,声闻于耳者三十一。风殊俗异,大国十有八,小国百四十九”。

尽管朱元璋希望开拓出外交新局面,大力向外遣使增强对外联系,明初外交也仍然在古代传统外交连续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明显的历史传承性。明朝对外交往的核心圈还是东亚“汉文化圈”,其中朝鲜、日本、越南占有最关键的位置。

明初,朱元璋为明王朝制定了极具个人特色的外交基本国策,其核心思想就是“不征”。他否定了王朝的对外扩张倾向,认为外交的重点在于保境安民。

在他看来,中国周边的国家往往地处偏避,物产贫瘠,对这些国家进行征讨是不明智的。“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即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

他警告后世子孙切不可“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在他看来,北方的蒙古诸部与西北少数民族才是明王朝的主要安全威胁,也是明王朝应当加强防备的重点,“胡戎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

朱元璋将这一外交思想写入《皇明祖训》,要求历代祖孙依照执行。在《皇明祖训》中还把当时明周边的十五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朝鲜和日本皆在其中。

自洪武朝之后,“不征”原则不仅是祖训的一部分,也是外交传统的一部分,成为约束国家内部对外征伐扩张冲动的重要思想来源。终明一代基本保持了对周边国家的总体和平,除永乐年间“征安南”之外,明朝皇帝甚少使用“征伐之权”。

不过,《皇明祖训》中“不征”的前提是周边国家“不为中国患”,这也成为了之后各朝用以论证出兵异国并不违背祖制的依据。在万历朝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中,对于这一原则的解释也成为了当时朝堂争论的焦点之一。

明朝建立之初就明确采取“不征”的外交原则与明朝建立时特殊的地缘情况有很大关系。明初,元帝北遁,“元亡而实未始亡耳”,蒙古势力驰骋于西北,形成对新王朝的极大威胁,这一威胁对有明一代对外政策的制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明初军事力量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为中心展开,而对于周边地区国家和海外国家,明太祖确定了“不征”的原则,选择对外示以和平,不将军事力量放在对外征伐战争上,而是放在北部的防御残元蒙古势力上,阻止边地游牧民族进入内地侵扰。

明初采取“不征”的外交原则还与明朝建国以来的农耕帝国属性有很大关系。与前代草原民族建立的元朝不同,明朝是由江南地区的汉族农民自南向北统一建立起来的。明朝以长江流域的农业为根基。

因此明朝形成了极为鲜明的以农为本的特征,其诸多政策的出发点均在于保护农业的恢复与发展,外交政策的落脚点也是“保境恤民”。有明一代,其对外政策体现了强烈的保守风格和和平主义特征与其地缘环境和性质有很大关系。

3、“字小”外交职责

明王朝的“不征”理念是古代中国外交观念的一次重要转变。征伐之权是古代天子享有的独特权力,“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历代统治者都传承近乎相同的天下观念,汉、唐等大一统王朝的统治者,都曾试图把天下覆盖的地区都纳入统治之下,征伐之权就是帝国扩张的合法性依据。

然而明王朝建立之初就公开宣称放弃征伐之权,这既是朱元璋本人基于历朝历代的兴衰教训总结出来的历史经验,也是他基于明王朝的地缘实际设计的外交原则。这是明王朝在古代外交传统上的一次转变,但是明王朝对于古代的外交传统也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其继承的一面就是对于古代朝贡制度与“事大字小”理念的继承。“事大字小”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处理外交关系的一种观念。《左传》中提到,“小所以事大,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此后“事大字小”称为一种礼仪规范,大国对待小国要施以仁义,小国对大国要敬以忠顺。

如果小国对大国忠顺,大国就有责任保全小国;如果大国对小国仁义,小国就有义务对大国忠诚。

大明附属国朝鲜是怎样被清朝征服的?2000年6月15日朝韩签署宣言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朝鲜身为明朝的附属国,是怎样被清朝征服的?2000年6月15日:朝韩双方在平壤签署《南北共同宣言》。

朝鲜是大明的属国,但双方关系时好时坏。

在明朝万历年间的壬辰倭乱以后,朝鲜各阶层都对大明有好感。

如果不是明军花费重大军力和财力支援朝鲜抗击日本人,朝鲜不但亡国甚至可能被灭种。当时日军所到之处,到处进行血腥的大,连老幼妇孺都不放过,似乎要将朝鲜人杀光,夺取朝鲜这块土地。

明军协助朝鲜击败倭寇以后,并没有占领朝鲜任何一块领土,甚至不要求归还每年200多万两白银的巨额军费。

可以说,古往今来极少有邻国如此仗义帮忙的。

此战以后,朝鲜各阶层尤其是士大夫阶层,对大明非常感激,认为这样的大哥值得跟着。

就是这种思想,为朝鲜惹来了很多战乱。

日本侵略者虽然败退了,盘踞在东北的满清却逐步强大起来。

壬辰倭乱结束于1598年,而10年前,努尔哈赤已经统一建州女真。趁着明军和日寇交手,辽东明军兵力空虚的有利时机,努尔哈赤开始统一女真各部。到1619年花费26年,终于统一了女真各部。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的时间不可谓不长,大明如果有足够的警惕性,就应该在建州女真还没有养成羽翼之前果断出兵,将这个潜在敌人打垮消灭,维持东北各部落四分五裂的局面。

明朝对满清的威胁没有足够的认识,始终认为他们只是一群茹毛饮血的野人,无足轻重。

而辽东土皇帝李成梁家族,却像军阀一样认为自己是“与匪共生”。唯恐一举消灭了努尔哈赤以后,朝廷会卸磨杀驴,废除他们在辽东独揽大权的辉煌局面,竟然养寇自重。

到熊廷弼管理辽东之时,努尔哈赤已经养成了强大势力,手握四万精兵,几乎统一女真各部,已经难以对付了。

到了女真仅剩叶赫一部还在抵抗,不断被努尔哈赤重创,明军才想起来出兵。

于是,著名的萨尔浒战役爆发。

此战,朝鲜曾经出兵1万3000人助战,结果是大悲剧。

萨尔浒战役中,明军基本是胡打一场。明军在辽东仅有2万多人 ,又从全国各地拼凑了几万人,凑齐了约8万兵力。其中有6万人,是千里迢迢从各地来到辽东,不要说熟悉当地的地形天气民情,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

当时努尔哈赤则有6万多八旗兵 ,还有包衣、家奴等2万人,兵力也有8万。

而叶赫和朝鲜的各1万助战军队,根本就是打酱油的,并不可靠。

明军以8万之众攻打满清8万兵力,兵力没有什么优势。

在满清掌握了天时地利的情况下,明军竟然拿愚蠢的把本来就不多的兵力分为多路,结果被努尔哈赤各个击破。此战明军惨败,伤亡4万多人,损失一半兵力。

助战的朝鲜军队也被击溃,伤亡数千人,多名高级军官包括主帅姜弘立等人都选择投降。

满清为了拉拢朝鲜,将被俘的朝鲜军官都放了回去。

此战失败以后,朝鲜国王光海君判断辽东局势已经转为满清占优,开始转为中立,不再支持任何一方。

1623年,朝鲜发生,仁祖被西人党拥上了王位。仁祖上台以后,认为满清是野蛮人,朝鲜作为千年礼仪之邦,不能同蛮夷合作。

所以,朝鲜的政策再次转为支持明朝,断绝了和满清的贸易。

而满清是个落后的半渔猎半游牧民族,通过俘虏汉人奴隶开始慢慢转而农耕国家还没有多久,各方面都很落后。明朝的经济封锁,让满清国内极为困难,平民和士兵连衣帽都不全。当时打仗期间,一个明军士兵被杀后,还没断气就被满清士兵扒光了衣服鞋帽。因为这些东西在满清国内是很值钱的,可见物资匮乏的程度。

所以,满清对于朝鲜贸易非常依赖。

另外,朝鲜默认明朝的将领毛文龙以朝鲜的铁山城为根据地,不断袭击满清。

满清极为恼怒,认为必须对付朝鲜。

从军事战略上考虑,满清在正面同明军作战时,侧翼不能有很大的威胁。满清为此不惜代价打垮又笼络了西面的蒙古人,现在同样要对付东面的朝鲜。

在1627年,满清发动第一次对朝鲜的入侵,这就是丁卯战争。

满清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便率军三万,入侵朝鲜。

面对满清的入侵,朝鲜军民坚决反抗,苦苦支撑3个月。满清军队战斗力强大,他们先击败毛文龙,随后全力攻打朝鲜军队。

期间,满清强迫被俘虏的朝鲜人剃发易服。朝鲜人非常重视传统,认为这是对民族的巨大羞辱,成年男人大多坚决反对剃发易服,宁死不屈。见朝鲜人如此顽固,满清开始使用对汉人的那套血腥手段。

满清军队对平山、开城等地进行残酷屠城,杀死不服从的朝鲜军民数万人,焚毁粮草百余万。

满清大军攻陷平壤,逼近南汉山城,距离首都汉阳近在咫尺,重兵压迫朝鲜屈服。

仁祖已经率领文武官员逃到了江华岛,眼见首都就要不保,只能屈服求和。

朝鲜必须同明朝断交,不得使用明朝的年号,重新恢复同满清的贸易,承认满清是兄国,自己是弟国,定期向满清进贡。同时,朝鲜必须将王子送到满清做人质!

不过,由于朝鲜老百姓反抗强烈,满清并没有要求他们剃发易服。

随后,满清从朝鲜全境撤军,大军所到之处,烧杀,劫掠一空。平壤城也被满清抢为空城,各地老百姓遭到和蹂躏,多个城市遭到屠城,幸存者所剩无几。

满清犯下如此,引起了深刻的民族仇恨。

尤其朝鲜士大夫阶层,认为女真人野蛮残忍,根本没有开化,是披着人皮的野兽。

朝鲜作为千年文明国家,怎么能够将这些野蛮人当作兄长?这种屈辱无论如何不能接受。

朝鲜政府并非真心与满清结盟,还在暗中支持明朝,希望明军能够消灭这些野蛮军队。

这为后来的丙子战争,埋下了祸根。

随后多年,朝鲜对满清阳奉阴违,用各种手段抵制。

对于满清要求出兵助战,要求各种贸易,朝鲜都用尽方法推辞、拖延。

比如满清要求朝鲜出战船助战,攻击明军。

仁祖则当面拒绝满清使者,还说:“明国犹吾父也。助人攻吾父之国,可乎?船殆不可借也。”

翻译一下就是,大明犹如我的父亲,儿子能够帮助别人去攻打父亲吗?船是万万不能借的!

1636年,满清老大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要求朝鲜向满清称臣,强令朝鲜国王向皇太极三跪九叩。

对此,无论是朝鲜国王仁祖,还是朝鲜底层平民,都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朝鲜全国上下群情汹涌,掌令洪翼汉激愤的说道“臣堕地之初,只闻有大明天子耳...今乃服事胡虏,偷安仅存,纵延晷刻,其于祖宗何,其于天下何,其于后世何?”

翻译一下就是:臣从出生之时,只听说有大明皇帝。今天如果向胡虏称臣,即便能够偷安幸存下来,能够获得短时间的安宁,又将朝鲜的祖先放在哪里,怎么面对人民,怎么面对后世子孙?

朝鲜拒不承认满清是宗主国,同年满清再次入侵朝鲜,这就是丙子战争。

丙子战争中,满清动用全国的兵力,出动10万大军,长驱直入,杀入朝鲜腹地,包围仁祖所在的南汉山城。

南汉山城守军坚持了几个月之久,期间满清军队在朝鲜四处攻打。

皇太极非常狠毒,派遣多尔衮直接攻破了朝鲜王室避难的江华岛,俘虏朝鲜王妃、王子、宗室、群臣家属等众人。

前右议政金尚容、前右承旨洪命亨、司仆寺主簿宋时荣、前司宪府掌令李时稷等大臣,不愿成为清兵的俘虏,选择自杀身亡。

仁祖困居南汉山城,粮食日益短缺,眼看就要人吃人,亲属又都被抓了。这边清军四处猛攻,占领平壤和首都汉阳等重镇。

此时朝鲜北方领土基本沦陷,南汉山城也没有粮食,仁祖只得投降。

皇太极强行要求仁祖行三跪九叩之礼,不然就要在南汉山城屠城。

仁祖虽极端不愿意,考虑到全城军民的性命,被迫出城向皇太极跪拜。

目睹场景的朝鲜大臣和军人,无不痛哭失声。

这就是历史上的“丁丑下城”,双方签订城下之盟:

朝鲜成为清朝的藩属国。

朝鲜断绝与原宗主国明朝的关系。

朝鲜国王仁祖的长子李溰、次子李淏,送到满清国内作为人质。

朝鲜应向清朝朝贡。每年黄金百两、白银千两、水牛角二百对、貂皮百张、鹿皮百张、茶叶千包、水獭皮四百张、青黍皮三百张、胡椒十斗、腰刀二十六口、顺刀二十口、苏木二百斤、大纸千卷、小纸千五百卷、五爪龙席四领、花席四十领、白苎布二百疋、绵绸二千疋、细麻布四百疋、细布万疋、布四千疋、米万包。

清朝攻打明朝皮岛时,朝鲜应该出兵、出军舰五十艘协助。

清朝禁止朝鲜大量修建城堡等防御工事。

交出反对满清的三个大臣洪翼汉、尹集、吴达济(后这三人都被满清杀害)。

由此,朝鲜彻底成为满清的藩属国。

此次战争中,满清同样是烧杀,无恶不作。他们还用对付汉人那套,来对付朝鲜,也就是大量掠夺奴隶。

朝鲜历史学者认为,有数十万朝鲜平民被满清俘虏回国为奴,甚至在沈阳的奴隶市场公开销售。

这些野蛮行为,加深了朝鲜人对满清的仇恨。

虽然被武力打败,朝鲜人尤其是读书人对满清非常反感,称呼满清旗人为“胡虏”“胡狗”。

朝鲜仅仅在外交公文上使用清朝年号,在国内则不使用。朝鲜读书人仍然以明朝藩属国自居,在学校公开使用“崇祯”、“后崇祯”等年号,致使“崇祯”这个年号被朝鲜两班士大夫沿用数百年。

仁祖两个儿子,在满清做人质时受到很多羞辱。本来应该继承王位的长子李溰,受到的羞辱最多,心理上受到很大刺激,加上水土不服,很快感染重病,没多久就死了。

次子李淏后来成为朝鲜孝宗,认为是满清害死了哥哥,自己也遭到百般羞辱。

孝宗在位期间,对满清非常仇视,曾经计划联合南明和日本德川幕府,一同打垮清军。

只是因为南明很快瓦解,德川幕府闭关锁国不愿出兵,而不了了之。

孝宗因为满清的常年羞辱,一直心情郁闷,才39岁就死了。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