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汉字五行

丙申(丙申时是几点)

时间:2023-09-30 13:36:39 作者:孤僻成性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长安十二时辰,古时候十二时辰,分别对应现在的什么时候?

最近热播的古装悬疑剧《长安十二时辰》是由曹盾执导,雷佳音、易烊千玺领衔主演。

长安十二时辰剧情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唐朝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长安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

据说服装道具、配乐、摄影、打光、整片电影质感都绝了,开头的一镜到底真是盛世长安啊!剧组在细节上的处理非常用心,李必头上道家芙蓉冠子午簪的特色插法等。

剧情简介

上元节前夕,长安城混入可疑人员,身陷囹圄的张小敬临危受命,与少年天才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破除隐患。全篇运用了创新的探案剧集结构与人物关系设定,把故事嵌套在当时的世界文化中心城市长安这样一个完美的切入点。在展现跌宕紧凑的故事架构、反脸谱化的英雄人物、脑洞大开的细节设计同时,也带给观众丰富的文化价值。

十二时辰共24小时,共有48集来反映各方面细节,表现主角李必,张小敬和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

问题来了,古时候十二时辰分别是现在的什么时候?大家能说出几个……

时辰

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

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

十二时辰对应现在分别是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刻制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九十六刻。

一刻为15分钟。

天干地支

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

甲子

六十年,也称一个甲子。

干支的一个循环(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这个循环就叫\"一甲子\",也就是60年。

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

现在农历的年份仍用干支。我们在知道其中一个干支年代是公元纪元的年份,就能推算其他干支年代,比如可以推算出辛酉、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等这些大事分别发生于公元1861年,1894年,1911年。

古代的更

从晚上7点到第二天早上5点五更为止,每更2小时。

19:00-21:00为一更,

21:00-23:00为二更,

23:00-01:00为三更,

01:00-03:00为四更,

03:00-05:00为五更。

文丨历史天下

图片来自网络,每天更新你感兴趣的历史内容,感谢关注,收藏,转发,评论。

地处西南却说官话,南方唯一官话“西南官话”是如何形成的?

大家知道,现在在汉语之中,有一种方言喜剧色彩和地域色彩非常重,这就是一般人所称呼的“四川话”,实际上这种语调的汉语不仅仅分布在川渝地区,云南、贵州以及陕西汉中等地也说这种方言。

不过,这种方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大部分人大体还是能听得懂,这是啥意思?大家想想中国南方其它地区的方言吧,如果江西南昌人,广东广州人,江苏苏州人,福建厦门人这些地方的人说家乡话,一个普通的外地人能听懂吗?基本上是完全不懂对吧!可四川话,大家是能大概听懂的,因为四川话是官话!

中国的官话区,可以发现除了北方外,南方的西南地区也属于官话区(浅绿色为争议比较大的晋语,部分学者认为此不能算官话)

可四川话,大部分人大体是听的懂的,因为这属于官话,也就是北方话系统,也是官话中相对特殊的一支——西南官话!这是中国南方唯一的官话(江淮官话如果说是南方官话也不是不行,不过江淮地区是南北交界地带,所以一般也理解成北方官话),那,为何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会说官话呢?

其实这和四川人的特殊性有关,一开始巴蜀地区说的话当然不是官话,大部分人也听不懂,上古时期,四川盆地中存在蜀族与巴族两个非华夏族的民族以及蜀国与巴国两个独立的国家,其不仅拥有各自独立的语言:古蜀语和古巴语,还拥有被概称为“巴蜀图语”的独立的文字系统,不过这里很早就被秦国征服了,秦灭六国的时候,这里就是秦国的后勤中心。

巴蜀图语

那巴蜀语是啥,这个语言和汉语基本没关系,大概和现在羌语、嘉戎语、彝语、纳西语和土家语等语言比较像,不过之后由于秦国的征服,华夏民族进入巴蜀,巴蜀地区出现了古巴蜀语和华夏语并存并用、相互渗透的局面,之后由于族群融合,于是这就形成了西南汉族。

不过,这个时候,西南官话还远没有成型,和与北方隔绝的其它南方地区一样,这里的“巴蜀汉语”非常难懂,根据扬雄《方言》中的记载,当时梁益地区(即巴蜀地区)的方言与方言已经较为接近,不过和中原雅音差很远。

唐朝宋朝时期,巴蜀发展极盛,号称“扬一益二”,所以巴蜀居民的腰杆也很硬,即使和中原话相差很远,他们也认为自己的方言才是最好的,宋朝范成大旅居蜀地时在《石湖诗集》卷十七《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诗注中有如下记载:“蜀人乡音极难解,其为京洛音,辄谓之‘虏语’。或是僭伪时以中国自居,循习至今不改也,既又讳之,改作‘鲁语’。”

意思是:四川话很难理解,他们把通用的“中原洛阳音”认为是“虏语”(中原在西晋后被少数民族控制了很久),认为自己才是中华正统,所以不改自己的语言,而因为称呼通用的中原话为“虏语”又不太好,所以谐音称“鲁语”。

不过,也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个时候的四川话和北方官话是不能互通的!

至今,四川话中仍有部分词汇是来源于这一时期蜀语残留,比如“波”(老人)、“偏涷雨”(夏日暴雨)、“百丈”(牵船绳)、“溉”(江边道路)、“块”(坟墓)、“秃”(砍)等。上古文献中收录的巴蜀语特有词汇约有一成保留于今四川话中,中古文献中收录的巴蜀语特有词汇有较为可观的三成得到保留。

四川话在中国境内的分布

那四川话是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的呢?这和特殊的人口迁徙有关,四川是个好地方,但也屡受兵灾,宋元之交的时候,四川受创非常惨重,人口大量减少,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四川地区有259万户(约1200万人,占南宋全国的23.2%);而到元占领四川之后的至元十九年(1281年)便只余12万户(约60万人,占元全国的0.7%),减少了约95%(当然,也不一定全部战死,户口的隐匿也有一部分原因),于是外地人开始迁入四川,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移民开始陆续进入四川,形成了四川历史上的第一次“湖广填四川”大移动。

于是,方言开始融合,现今川西、川南一带的老派四川话就有点像这个时期融合的四川话,

根据明末清初成书的《蜀语》以及其它文献的记载,明代四川话音韵上的主要特征包括:一、入声仍然保留,独立成调,但川东、川北地区的入声尾(喉塞音)已经式微。二、平声未分阴阳,因而明代四川话中仅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三、韵尾已经消失,并入韵尾。这三个特点与此时的官话迥异,说明明四川话在形成期更多的受到了南方汉语而非北方官话的影响。

明清之交,四川再度陷入战乱,第二次“湖广填四川”开始,不过四川各地受到的破坏程度相差很大,川东、川北地区受战乱影响严重,而川南地区却受影响十分轻微,于是使四川话内部产生了新派(川东、川北)与老派(川西、川南)的分化。

不同地方的移民到了四川,方言相互无法沟通,所以必须互相妥协,交流的时候尽量模仿大家都能懂的官话,于是就最终混合成了现在这种四川话:大部分人都能大概听懂。

不过,在官话中,西南官话(以及江淮官话,晋语)仍属于比较边缘的一支,仔细理解起来,还是有不少困难的。

作者:云帆

六月六:从天贶节到晒书日

文|郑学富

宋人许月卿有一首《天贶》诗:“天贶逢佳节,地灵钟异人。今朝书上考,同日是生辰。部使星留次,临川月半轮。明年当此日,五马列朝绅。”“天贶”即上天恩赐的意思,宋朝将每年六月初六定为“天贶节”。

《宋史》“本纪第八·真宗三”记载:大中祥符四年正月,“丙申,诏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日为天贶节”。宋真宗就是那个签订“澶渊之盟”的皇帝赵恒。1004年秋,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侵入宋境,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畏敌如虎的赵恒被迫亲征。一番争战后,宋辽双方在澶州议和,签订了“澶渊之盟”,宋朝每年送给辽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两国以白沟河为边界。

赵恒把“澶渊之盟”作为一件“丰功伟业”而沾沾自喜,不料有一天,宠臣王钦若对他说:“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王钦若本意是构陷寇准,没想到刺痛了赵恒,赵恒为此闷闷不乐。善于察言观色的王钦若为了迎合好大喜功的赵恒,策划了天降诏书、泰山封禅的闹剧。赵恒煞有介事地率领群臣,车载“天书”来到泰山,举行了隆重的答谢天恩告祭大礼,并定于每年六月初六为“天贶节”,官员放假一天,到道观行香,京城上清宫等处还要建道场,全国禁屠九天,停刑一天。赵恒还下诏扩建岱庙,建造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天贶殿。

赵恒设立天贶节本是利用天神道教愚弄民众,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毕竟行之不远,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贶节原来的含义逐渐被人们所遗忘,继而衍生出晾晒衣物、书籍等习俗,民间有“六月六,晒红绿”之说。明代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记载:“六月六日,晒銮驾,民间亦晒其衣物,老儒破书,贫女敝缊,反覆勤日光,晡乃收。”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说:“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云:“六月六日内府銮驾库、皇史宬等处,晒晾銮舆仪仗及历朝御制诗文书集经史。”

关于晒书,民间有玄奘晒经书的传说。玄奘师徒从印度取经回国,经书被河水打湿。六月初六,当太阳升空高照时,他们将经书放到高崖大石之上,一一晾晒。《西游记》第九十九回亦有描写,所以佛教寺庙在这一天翻检暴晒所藏经书,故称“翻经节”。

细想一下,北方在农历六月进入阴雨季节,江南地区更是梅雨天气,书籍容易受潮霉变,文人士子们一遇到晴日便将书籍拿出晾晒,而“六月六”又多值晴天朗日,阳光充足却不甚毒烈,此日晒书,既能起到干燥去霉的作用,又可驱除藏匿于书卷中的书蠹。康熙年间,浙江嘉兴饱学之士朱彝尊,满腹学问却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有一年六月初六,他得知康熙皇帝微服南巡浙江,便在康熙必经之地袒胸露肚,躺在烈日下暴晒,他的怪诞举动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康熙奇怪地问道:“你这是做什么啊?”朱彝尊回答:“我一肚子学问派不上用场,快发霉了,今天晒一晒。”恰巧在这一年(1679年),50岁的朱彝尊终于高中博学鸿词科,被朝廷封为翰林院检讨,负责撰修明史。清人潘平隽有《六月六日晒书》诗曰:“三伏乘朝爽,闲庭散旧编。如游千载上,与结半生缘。读喜年非耋,题惊岁又迁。呼儿勤检点,家世只青毡。”

除此之外,按照我国民间风俗,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还是接出嫁的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民谚说:“六月六,请姑姑。”民间有歌谣唱道:“收了麦,打罢场,谁家的闺女不看娘。”

出嫁的闺女为什么六月初六要回娘家?民间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宰相狐偃喜欢排场,“六月六”过生日时,门庭若市,十分招摇。他的亲家赵衰也是朝中大臣,看不惯他的做派,于是就直言数落他不该如此。可是高傲的狐偃竟当着众人面责怪赵衰。赵衰不堪其辱,竟气绝身亡。次年,晋国遭受灾害,狐偃出京城放粮,告诉家人六月初六回来过生日。女婿得知后想乘狐偃过生日之时杀死他。女儿知道后,星夜赶回娘家报信,让父亲有个防备。狐偃得知此事后,感觉自己确实过分,悔恨不已。他主动将女儿、女婿接回家中,好吃好喝,赔礼道歉,以后每年六月初六都如此。后来传到民间,逐渐成了出嫁闺女回娘家的节日,并称为“姑姑节”。

笔者认为这个传说有些牵强附会。六月初六闺女回娘家,还是与农时、民俗有关。

按照中国传统礼仪,闺女出嫁以后回娘家须挑选日子。俗话说“十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风土民俗不同,各地有各地的规矩,一般来说要选在农闲的时候。俗话说“六月六,走罢麦”,六月初六正是麦收之后,打罢场、晒完粮、粮食入库,秋季作物也播种完毕,相对是农闲时节。此时回娘家也是一个节口,既向父母汇报一下婆家的收成如何,也顺便看看娘家是否丰收,做到心中有数。所以,六月初六闺女回娘家要带上用新麦子碾面蒸的馍馍,并在馍馍上点几个红点,表示是个丰年。有的地方时兴用新面粉蒸一个大月形的角子馍带回娘家,意思是自家又获得了丰收。再者,六月初六也是良辰吉日。俗话说“要出走,三六九”,六是顺的谐音,两六重叠,有“六六大顺”之意,寓意回娘家路途顺利,来回安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