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奇门遁甲

二十二签(二十二签解签的意思和解释)

时间:2023-10-06 11:33:28 作者:及時行樂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3分钟看懂易经——易经全文及白话翻译(第22卦至26卦)

第二十二卦:《贲卦》

贲卦

贲:亨,小利,有攸往。

【白话】《贲卦》象征装饰:亨通,利于柔小者前去行事。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白话】《象辞》说:“《贲卦》的卦象是离(火)下艮(山)上,为山下燃烧着火焰之表象。山下火焰把山上草木万物照得通明,如同披彩,这就叫装饰。君子像火焰一样,使众多的政务清明,但却不能用修饰的方法来断官司。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白话】初九,装饰自己的脚趾头,舍弃乘坐车马而徒步行走。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白话】《象辞》说:“舍弃乘坐车马而徒步行走”,这是因为按道义不该乘坐车马。

六二,贲其须。

【白话】六二,装饰长者的胡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白话】《象辞》说:“装饰长者的胡须”,是说六二爻与它上面的九三爻同心而互饰之意。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白话】九三,装饰得光泽柔润,永远坚守正道,便可获得吉祥。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白话】《象辞》说:“永远坚守正道,便可获得吉祥”,是说只有永久坚持正道,才能最终不受人。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白话】装饰得那样素雅:全身洁白如玉,乘坐着一匹雪白的骏马,轻捷地往前奔驰。前方的人并非敌寇,而是自己求聘的婚配佳人。

《象》曰:“当位,疑也;”“非寇婚媾”,终无尤也。

【白话】《象辞》说:爻虽则当位得正,但心中却疑虑重重。“前方的人并非敌寇,而是自己求聘的婚配佳人”。说明尽管放心前往,最终将无所怨恨。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白话】六五,装饰山丘陵园,质朴无华,再拿一束微薄的丝绢,来聘纳贤士;虽可能产生遗憾,然而最终必获吉祥。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白话】《象辞》说:《贲卦》的第五爻位(六五)的吉祥,说明必有喜事临门。

上九,白贲,无咎。

【白话】上九,装饰素白,不喜好华丽,没有祸害。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白话】《象辞》说:“装饰素白,不喜好华丽,没有祸害”,说明正符合朴素无华的志向。

《剥卦》

第二十三卦:《剥卦》

剥:不利有攸往。

【白话】《剥卦》象征剥落:不利于前去行事。

《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白话】《象辞》说:《剥卦》的卦象是坤(地)下艮(山)上,好比高山受侵蚀而风化,逐渐接近于地面之表象,因而象征剥落;位居在上的人看到这一现象,应当加强基础,使它更加厚实,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住所而不至发生危险。

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白话】初六,剥落床体先由床的最下方床腿部位开始,整个床腿都损坏了,结果必然凶险。

《象》曰:“剥床以足”,以灭下也。

【白话】《象辞》说:“剥落床体先由床的最下方床腿部位开始”,是说先损毁床的基础。基础损坏毁灭了,自然就会有凶险的情况发生,而且还会逐渐扩展波及到上面。

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

【白话】六二,床腿剥掉后,又开始剥落床头,以至于整个床头都剥落了,结果必然凶险。

《象》曰:“剥床以辨”,未有与也。

【白话】《象辞》说:“床腿剥掉后,又开始剥落床头”,是因为六二爻没有相应的阳爻援助。由于没有外援,所以导致凶险的情况发生。

六三,剥,无咎。

【白话】六三,虽被剥落,却没有什么灾祸。

《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白话】《象辞》说:“虽被剥落,却没有什么灾祸”,是因为六三脱离了上下阴爻的行列,而独与阳爻上九相应,由于它潜藏着阳刚的性质,所以仍然可以免灾祸。

,剥床以肤,凶。

【白话】,床头剥落完了,又开始剥落床面,这样必然会有凶险发生。

《象》曰:“剥床以肤”,切近灾也。

【白话】《象辞》说:“床头剥落完了,又开始剥落床面”,是说已经迫近灾祸了。因为床面剥落损坏,必将危及到床上之人,所以说迫近灾祸了。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白话】六五,鱼贯而入,像率领内宫之人顺承君主那样得到宠爱,就不会有什么不利的情况发生。

《象》曰:“以宫人宠”,终无尤也。

【白话】《象辞》说:“像率领内宫之人顺承君主那样得到宠爱”,最终当然不会有什么过失。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白话】上九,硕大的果实不曾被摘取吃掉,君子若能摘食,则如同坐上大车,受到百姓拥戴;如果被小人摘食,则必然招致破家之灾。

《象》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白话】《象辞》说:“君子若能摘食,则如同坐上大车”,是由于百姓愿意拥戴君子;“如果被小人摘食,则必招致破家之灾”,是由于小人终究是不可以任用的。

《复卦》

第二十四卦:《复卦》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白话】《复卦》象征复归:亨通顺利。阳气从下面产生而逐渐向上行进没有阻碍,朋友前来也没有灾难危害。返回复归有一定的运动规律,经过七天就会前来复归。利于前去行事。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白话】《象辞》说:《复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坤(地)上,为雷在地中、阳气微弱地活动之表象,因而象征复归;从前的君主在阳气初生的冬至这一天关闭关口,使商人旅客停止活动,不外出经商、旅行,君主自己也不巡行视察四方。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白话】初九,刚刚开始行动,就能知过必改、复归正道,这样就不会发生灾祸,也不会出现内心的悔恨,必然会获得大吉大利。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白话】《象辞》说:“刚刚开始行动,就能有知过必改、复归正道的表现”,说明能注意自身修养。

六二,休复,吉。

【白话】六二,以真善美做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和目标,虽然有时会走弯路,但是,只要能够复归正道,就必然获得吉祥。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白话】《象辞》说:“以真善美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和目标,能够复归正道,就必然获得吉祥”,是因为六二能够向下亲近具备仁德的人。

六三,频复,厉无咎。

【白话】六三,屡次犯错误却又能屡次改正过错、复归正道,这样虽然有危险,但是最终却不会遇到灾祸。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白话】《象辞》说:“屡次犯错误却又能屡次改正过错、复归正道,这样虽然有危险”,但毕竟能够改过从善,复归正道,所以最终却不会遇到灾祸。

,中行独复。

【白话】,位居阴爻的正中,独自专一地复归正道。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白话】《象辞》说:“位居阴爻的正中,独自专一地复归正道”,说明是为了奉行追随正道。

六五,敦复,无悔。

【白话】六五,敦厚忠实地复归正道,内心不会有什么后悔。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白话】《象辞》说:“敦厚忠实地复归正道,内心不会有什么后悔”,是因为六五爻虽然远离阳刚,但却能够反省考察自己的言行以完善自我,通过这样的途径,促成自己返回正道。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白话】上六,犯了错误,仍然执迷不悟,不知悔改复归正道,这样必然凶险,会有天灾人祸不断降临发生。在这种情况下,用兵作战,终将一败涂地;用于治国,国君遭受凶险。这样的状况会一直持续下去,长达十年之久,国家不能振兴。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白话】《象辞》说:“犯了错误,仍然执迷不悟,不知悔改复归正道所产生的凶险”,是由于违背为君之道的缘故。

《无妄卦》

第二十五卦:《无妄卦》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白话】《无妄卦》象征不妄动妄求:极为亨通顺利,利于坚守正道。然而,如果不能坚守正道的话就会发生祸殃,因而也就不利于前去行事了。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白话】《象辞》说:《无妄卦》的卦象是震(雷)下乾(天)上,好比在天的下面有雷在运行之表象,象征着天用雷的威势警戒万物,并赋予万物以不妄动妄求的本性;从前的君主顺应天命,尽其所能地遵循天时以养育万物的生长。

初九,无妄,往吉。

【白话】初九,只要是不妄动妄求的话,那么,前去行事就一定会获得吉祥。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白话】《象辞》说:“不妄动妄求地前去行事”,是说这样就可以实现志愿。

六二,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

【白话】六二,不在刚开始耕作时就期望立刻获得丰收,不在荒地刚开垦一年时就期望它立即变成良田,能够这样,才不是妄动妄求,因而利于前去行事。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白话】《象辞》说:“不在刚开始耕作时就期望立刻获得丰收”,是说不企求获得非分的财富。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白话】六三,无缘无故而遭受灾祸,好比有人把一头牛拴在村边道路旁,路过的人顺手把牛牵走,同村的人却被怀疑为偷牛的人而蒙受不白之冤。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白话】《象辞》说:路过人顺手把牛牵走,意味着同村的人就会自然地被怀疑为偷牛的人而蒙受不白之冤。这种灾难不是因为自己有过,而是由于某种客观原因的巧合所造成的。

九四,可贞,无咎。

【白话】九四,能够坚守正道,所以没有灾祸。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白话】《象辞》说:“能够坚守正道,所以没有灾祸”,是说坚守正道的品德是其本身所固有的,所以,自始至终牢固地坚守正道,才能使自己免遭灾害。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白话】九五,不妄动妄求却身染疾病,这种疾病不需用药医治,它会不用治疗便自行消除。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白话】《象辞》说:“不妄动妄求却身染疾病,这种疾病不需用药医治”,是说药是不可以轻易尝试,随便使用的,因为病本来就可以自行消除。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白话】上九,虽然不妄动妄求,但是,仍然不宜于行动,如果勉强地行动,就会遭受祸殃,得不到一点好处。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白话】《象辞》说:“虽然没有妄为,但如有行动(却仍然遭受祸殃)”,这是由于客观的时遇所造成的灾祸,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大畜卦》

第二十六卦:《大畜卦》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白话】《大畜卦》象征大量的畜养积聚:利于坚守正道;不要让贤能的人穷困地居于家中自谋生计,而应该把他招到朝廷中食取国家的俸禄,把才能贡献给国家,这样便可以获得吉祥;利于涉过大河。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白话】《象辞》说:《大畜卦》的卦象是乾(天)下艮(山)上,为天被包含在山里之表象,象征大量的畜养积聚;君子效法这一精神,应当努力更多地学习领会前代圣人君子的言论和行为,以此充实自己,培养美好的品德和积聚广博的知识。

初九,有厉,利己。

【白话】初九,不顾一切地贸然前进就会有危险的情况发生,这时只有暂时停下来不勉强前进才会有利。

《象》曰:“有厉,利己“,不犯灾也。

【白话】《象辞》说:“不顾一切地贸然前进就会有危险的情况发生,这时只有暂时停下来不勉强前进才会有利“,是说不必冒着灾难风险前进。

九二,舆说輹。

【白话】九二,车子脱去轮輹自动停下来不再前进。

《象》曰:“舆说輹,中无尤也。

【白话】《象辞》说:“车子脱去轮輹自动停下来不再前进”,说明九二爻虽然刚健急躁,但它能够自度量时,自动停止不前,所以没有贸然前进的过失。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

【白话】九三,骏马奔驰如同风驰电掣一般,但是,贸然前进有陷入危险的可能,所以应当警惕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同时又应当坚守正道,这样才会安然无恙。只有娴熟地掌握了驾车和防卫的本领,才能利于前去行事。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白话】《象辞》说:“利于前去行事”,是因为九三与上九志同道合,没有妨碍。

,童牛之牿,元吉。

【白话】,给头上尚未长角的小牛预先装上一块横木,以防止它长出角后顶人,这是大吉大利的。

《象》曰:“元吉”,有喜也。

【白话】《象辞》说:《大畜卦》的第四爻位()的“大吉大利”,是因为能够防患于未然,未雨而绸缪,因而是可喜的。

六五,豮豕之牙,吉。

【白话】六五,面对长有锋利牙齿的猪,并不从如何除去它的牙齿上下手,而是避其锋利,击其要害,将它阉割。这样就可以制服它刚暴凶猛的本性,使它变得温顺,这样便能平安无事,获得吉祥。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白话】《象辞》说:“《大畜卦》的第五爻位(六五)的吉祥,是因为能够抓住事物的关键,从根本上予以治理,因而是可庆可贺的。

上九,何天之衢,亨。

【白话】上九,四通八达,多么畅通无阻的天街大道,必然亨通顺利。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白话】《象辞》说:“四通八达,多么畅通无阻的天街大道”,是说由于大量畜养积聚贤士,天下已经贤路大开了。

三平祖师,有求必应/漳州三平寺签诗故事:第22签

三平寺签诗解|第22首 蛇入龙窠换骨皮,便得风云际会期;时人莫作等闲看,太公八十正当时。

神明保佑听话的人哦,大家关注点赞支持小编!

三平祖师灵签 第22签

〖诗偈〗

蛇入龙窠换骨皮,便得风云际会期;

时人莫作等闲看,太公八十正当时。

〖典故〗

姜太公遇文王。

〖签诗故事〗

姜太公遇文王

姜太公是《封神演义》中人物,名尚,曾在昆仑山从元始天等学道,后奉师命下山,适在渭河边钓鱼,以待贤君。时周文王在西岐建了灵台,落成之日,梦见一白额猛虎望帐扑来。大夫散宜生说:“此梦乃大王之大吉兆,大王得栋梁之臣。”文王听后,决心访贤,终于在渭水河边遇到姜太公,迎回西岐,拜为丞相,时姜太公已八十岁。真是存心忠厚,获福无量,得人扶助,方能如意.

上上签

■田东江

9月8日晚上,男篮世界杯排位赛,中国队只有在取胜才能确保东京奥运会直通资格的前提下,仍然以73∶86不敌尼日利亚队。世界杯开赛前,中国男篮普遍被认为抽了“上上签”,进入16强不成问题。然而,坐拥东道主之利,却连最低目标都没能达成,令国人倍感失望。虽然之后还有落选赛,仍残存一线希望,但专业人士分析指出,这希望的实现难度相当于打进世界杯四强。

运动赛事掣签分组,显然出于公平竞争的考虑。但在从前,掣签在我们这里则是一种迷信活动,举凡神庙、宫观和寺院中,几乎都可以看到这种卜问吉凶的方式。大抵是将写有文字符号或诗句的竹签贮于签筒内,求签人神前祷告之余,摇动签筒,直至有一根从中跳出,即所谓神赐之签,然后由解签人根据诗意附会人事吉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我”因为想弄清楚城隍庙里那个“花枝招展的美人”是谁,“遂想了个法子,走到正殿上,同香火道人买了些香烛,胡乱烧了香;又随意取过签筒来,摇了几摇,摇出一根签来,看了号码,又到香火道人那里去买签,故意多给他几文钱,问他讨一碗茶来吃,略略同他谈两句,乘机就问他方才烧香的女子是甚么人”。如果这还不够具象的话,周星驰、巩俐版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有个相应的镜头:秋香在求签,唐伯虎过来搭讪;秋香摇出的那根竹签,给唐伯虎马上捡起。

“上上签”意谓最好的签。前人笃信签语,甚至有“指挥棒”的功能。袁枚《新齐谐·沈姓妻》云,沈妻忽然冤魂附体,“卧床颠扑”,老沈赶紧叫儿子找来相熟的葛道人。道人告沈曰:“报冤索命事,都是东岳掌管,必须诉于岳帝,允救,方可以法治;否则难救。”沈乃清晨赴法华山岳帝庙,“默诉其事,占得上上签,归告道人”,道人这时乃肯出手。

至于前人笃信之实例,数不胜数。文莹《玉壶清话》云,卢多逊小的时候,“其父携就云阳道观小学,时与群儿诵书,废坛上有古签一筒,竞往抽取为戏”。卢多逊还不识字,把抽到的签拿回家给父亲看,但见上面写的是:“身出中书堂,须因天水白。登仙五十二,终为蓬海客。”父亲非常高兴,“以为吉谶,留签于家”。北宋开国,卢多逊果然作了宰相,后来被贬谪朱崖,也果然“因遣堂吏赵白阴与秦王廷美连谋”,这个赵白是天水人,而多逊“卒于流所”,正52岁。所以文莹说“签中之语,一字不差”。其实所谓应验,乃就果溯因之故。卢多逊生于唐末,至少表明抽签问卜在那时已经非常盛行。

陆游《老学庵笔记》亦云:“(道教净明道)西山十二真君各有诗,多训戒语,后人取为签,以占吉凶,极验。射洪陆使君庙以杜子美诗为签,亦验。”孝宗淳熙五年(1178),陆游自蜀被召见回京,“临行,遣僧则华往求签”,掣到了杜甫的《遣兴》诗:“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襄阳耆旧间,处士节独苦。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网罟。林茂鸟自归,水深鱼知聚。举家隐鹿门,刘表焉得取?”陆游说自己当时“读之惕然”,然而“顾迫贫从仕,又十有二年,负神之教多矣”,这时是光宗绍熙元年(1190),他被削职罢官,显然是自责没有听从签语才落得现在的结局了。

有趣的是,明朝自万历年间起,对官员到哪里任职采用的是“掣签法”:用竹签若干预写所选的机关地区及姓名等,杂置筒中,当堂随手掣取。清代还沿用此制。《明史·孙丕扬传》载,掣签法始自孙丕扬。万历二十二年(1594),孙丕扬拜吏部尚书,“挺劲不挠,百僚无敢以私干者,独患中贵请谒,乃创为掣签法,大选急选,悉听其人自掣,请寄无所容。一时选人盛称无私,然铨政自是一大变矣”。此法的目的是“杜绝权贵请谒”,甭递条子、甭打招呼,不灵,如卷末赞之所言:“虽不能辨材任官,要之无任心营私之弊。”不过,倘若不能辨材任官,全凭运气,“公平”或可做到,“效率”难免出问题。《不下带编》收了这么一首歌谣:“时运通,掣二东。通又通,掣广东。时运低,掣四西。低又低,掣广西。”就是说,掣到山东、广东的,运气很好;而掣到广东的,就是上上签了。掣到陕西、山西、江西、广西的,则运气不济,而掣到广西的,更是下下签了。于慎行《谷山笔麈》批评道:“人才长短,各有所宜;员格高下,各有所便;地方烦简,各有所合;道里远近,各有所准。而以探丸之智为挈瓶之守,是掩镜可以索照,而折衡可以悬决也。从古以来,不闻此法。”《玉光剑气集》更进一步,不仅把“向为铨部”的“吏部”因之称作“签部”,还收了两首时人的讽刺诗。曰:“冢卿无计定铨衡,枯竹拈来知有灵。若使要津关节到,依然好缺作人情。”又曰:“吏部只今成例部,铨司但合号签司。明试奏言都不管,编荆树棘总成私。”

中国男篮所以掣到的是“上上签”,在于与科特迪瓦、波兰、委内瑞拉同组,它们都是各自大洲的弱旅。中国队也果然顺利赢了科特迪瓦,在最后7秒钟还领先波兰却因无谓失误而憾负,对连医用绷带也配备不起的委内瑞拉更全面崩盘。因此,任何所谓的“上上签”,充其量只是一种心理慰藉,尤其对体育赛事而言,终究靠的是实力。

作者系南方日报高级编辑

李白真的不屑事权贵?给皇帝唱赞歌,献媚女道士,为求职四处碰壁

李白真的从不攀附权贵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从不攀附权贵吗?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学时代,老师教给我们的一首李白最长的诗,是《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名《别东鲁诸公》,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文共286个字。这么的古诗,老师还曾要求背诵,这在当时实是件很痛苦的事,所以,至今仍对李白的这首诗“心生畏惧”。《梦游天姥吟留别》,题目中既然有“梦游”,说明并非是诗人真实的记游之作,而是一首记梦诗。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李白的这首记梦诗,又可归于游仙诗一类。游仙诗源于汉代以前的道家歌赋,早在《庄子》中已有抒写仙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的篇章。通过“游”的描写以表现逍遥世界,抒发内心的忧思情绪,初具游仙诗的雏形。到了秦朝,始皇帝好神仙,曾“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仙真人诗》的出现,反映了当时求仙氛围的浓厚。继此之后,汉乐府之中,亦有反映道家仙人思想的作品,如十九首郊庙歌中的《日出入》、《天马》都表达了畅游太空的理想。与其他游仙诗相类,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李白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笔随兴至,体制解放,堪称绝世名作。2/李白为何不能参加科考《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慨叹,将其我行我素、不屑攀附权贵的豪放性格表达得淋漓尽致。那么,李白的一生,真的如他诗中所写的那样,“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生从不攀附权贵吗?和每个封建时代的读书人一样,李白一开始也是一位怀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传统士人,但是,由于家庭出身的缘故,李白不能应常举和制举以入仕途,就是说,李白是没有资格参加朝廷各种选拔官吏的考试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李白的出身“太高贵”,他与李唐王室是同宗。李白与李唐王室有个共同的祖宗——李暠。李暠何许人也?李暠,字玄盛,小字长生,陇西郡狄道县(今甘肃临洮)人,自称西汉飞将军李广十六世孙,西凉开国国君,为唐朝皇室认定的先祖。后被其十一世孙、唐玄宗李隆基追尊其为兴圣皇帝。玄宗李隆基是李暠的十一世孙,李白是李暠的九世孙,这样一排辈,李白就是李隆基的“皇爷爷”了。唐制,李唐宗室,是不可以参加本朝科考的,即使是贵为“皇爷爷”的李白,要想入仕,也只能另想他法。何法?献赋谋仕!所谓“献赋谋仕”,就是为统治者写诗赋文唱赞歌——这就是最明显的攀附权贵,但是,这就是当时的环境,是任何人都不以为耻的“正经事”。所以,李白在完成了自己的人生与文学积淀后,便开始了向权贵自我推荐的“干谒”之旅。3/“献赋谋仕”并不丢人为了解决自己的生活之忧,李白24岁离开故乡青莲,从而踏上远游的征途,25年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27岁时来到湖北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逐家于安陆。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已经30岁了,他的好友王昌龄三年前就进士及第了。待在安陆的李白,为了谋得一份前程,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虽多次上书自白,终为所拒。当年初夏,李白又前往大唐的都城长安,去拜谒宰相张说,并结识其子张垍。但是,却没能找到上进之路,31岁的李白,穷愁潦倒于长安,遂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之徒交往。在长安是呆不下去了,开元十九年(731年)初夏,李白离开长安,经开封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县),秋到五岳之一的中岳嵩山,恋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逐有隐居之意。暮秋,后滞留洛阳。李白自春历夏在洛阳与元演、崔成甫结识。开元二十年(732年)秋,自洛阳返安陆,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活。但是,做一辈子的耕读之士,李白是不甘心的,所以,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34岁的李白为唐玄宗李隆基献上著作《明堂赋》,赋云:“穹崇明堂,倚天开兮。”又云:“四门启兮万国来,考休征兮进贤才。俨若皇居而作固,穷千祀兮悠哉!”此赋盛赞明堂之宏大壮丽,写尽开元盛世的雄伟气象以及作者的政治理想。李白《明堂赋》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谋求官位。由于家庭的缘故,李白不能应常举和制举以入仕途,只能走献赋之路,这是真献赋谋仕的原因。次年,唐玄宗又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4/玉真公主与贺知章但是,李白的这两次“献赋”并没得到玄宗的回应。捷径走不通,那就另辟他径。李白通过卫尉张卿向玄宗的同母妹玉真公主献诗,其诗名为《玉真仙人词》: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李白写诗豪放不羁,虽然在公主面前,也不失飘逸狂放的本色。什么”鸣天鼓“、“腾双龙”、“弄电行云”之类的,把玉真公主写得像九天玄女一般地浪漫,比起玉真公主的另一位粉丝王维的献诗奔放多了。李白因而受到玉真公主的邀请,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另外,李白的这次长安之行的另一收获,就是结识了著名诗人贺知章。李白去紫极宫,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黄昏时分,贺知章邀请李白去饮酒,在酒店刚坐下,才想起身边没有带钱。他想了想,便把腰间的金饰龟袋解下来,作为酒钱。这就是“金龟换酒”的文坛美谈。后来贺知章去世,李白独自对酒,怅然有怀,想起当年金龟换酒,便写下《对酒忆贺监》: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荐,唐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钦慕,便召李白进宫,令其供奉翰林。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所谓“供奉翰林”,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但是,于这种对御用文人的生活,李白却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天宝三载(744年),李隆基给了李白一笔遣散费,放李白出宫了。在长安再无牵挂,李白放舟东游。44岁的李白的又开始游历山水。是年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了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一段新的传奇,由此续写。《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就李白被放出京,返回东鲁(在今山东)家园时所作(李白一生曾有四段婚姻:原配许氏,唐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继室宗氏,唐高宗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刘氏,与李白同居,后分手;某氏,东鲁一妇人,与李白同居,生李颇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对前半生追求功名的一次总结与了断,可以说只是一时的是激愤之语。李白的仕途不顺,兴许让大唐少了一位能吏,但是,却为后世留下了一位灿烂千年的文化之星,大唐的天空,因李白的存在,而更加炫目。(图片来自网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