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奇门遁甲

梦见偷菜(梦见偷菜是什么预兆)

时间:2023-10-01 19:05:54 作者:孤单的城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当年夜半偷菜忙,如今头条累断肠。为啥?都是痴迷惹的祸

01: 最近刷头条,常常听到大家说,玩儿头条几乎都魔怔了了,早也看,晚也看,眼睛涩,脖子酸。我也是深有感触,特别是发完作品后,一会刷一遍,一会刷一遍,看看有多少展现,有多少阅读量,展现量、阅读量上来了喜笑颜开,上不来愁肠百结,对着镜子问自己:到底差哪儿呢?

偶尔,微头条出个爆款欣喜若狂,一分钱没赚着却像捡了个金元宝似的高兴。老公看着我魔魔怔怔的,笑着说:“咋比当年偷菜还上瘾那,这头条不是有啥魔力吧”。

一句话勾起了话头,我们津津乐道聊了好一会十年前在QQ空间开农场、半夜偷菜的种种趣事,还翻出了当年在空间里写的一篇文章——种菜乐,嘻嘻哈哈的逗趣间,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快乐时光。

02:种菜乐

韩非子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我想说:你不种菜,怎知种菜之乐。还想说,你不偷菜,又怎知偷菜之乐。

原本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从小土里爬、土里长,见惯了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品尝了脸朝黄土背朝天、汗珠掉地摔八瓣的辛苦,早就对土地少了一分热爱,多了一份恐惧,离开土地时的那份决绝注定了永远也不愿再回到土地上耕作,哪里想到时隔多年之后会在辛勤劳作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那?

无意中常常听到种菜、偷菜,还心下纳闷,怎么偷窃这么不光彩的行为会被人们津津乐道,而且偷窃者不仅不觉羞耻还面带得意之色,直到有一天被好友邀请开农场,加入了种菜大军,走进了偷菜队伍,才领略了其中的乐趣无穷。

先说种菜,满怀希望地在地里播下种子,然后充满期待的等待,等着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采摘,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新鲜,对菜地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一遍一遍的查看,又浇水、又施肥、又除草、又灭虫,盼着早点成熟,早点收获,好不容易等到成熟了,由于缺乏防范意识,看管不及时,本来就不多的收成还被偷走了许多,好生懊恼。尽管如此,收获的喜悦还是让人有了成就感,于是抓紧时间平整土地,再次把种子播撒下去,继续了新一轮的等待。

再说偷菜。因为种菜,心里有了牵挂、有了乐趣,哪里知道偷菜才是开心农场的最高境界。因为自己的菜地被偷,产生了强烈的报复意识,于是爹妈从小就叮咛的“好孩子不要拿别人家的东西”的谆谆教诲早被丢到了脑后,不管是阳光灿烂的白天,还是月黑风高的夜晚,时常溜进别人的菜地,伸出罪恶的双手,毫不留情的将别人的劳动成果据为己有。随着偷盗技术日臻成熟,偷窃的果实也越来越多,看着自己的仓库日渐丰盈,随着卖出后得到的金币快速增长,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辛勤耕作之余,还时常与菜友交流偷窃心得,真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啊。

种菜,让枯燥的日子有了期待。而偷菜,更是乐趣横生,妙趣无穷。为了扩大偷盗面积,短期内迅速扩大了好友队伍,英雄不问出处,只问种菜与否!只要有菜地,就是好兄弟!只要菜成熟,偷你没商量,于是,你偷我,我偷你,更有甚者,半夜三更还迷迷糊糊地爬起来冲进菜地,拔走几个萝卜、采几个柿子、搂一筐土豆,仿佛不一扫而空连觉都睡不塌实,其偷盗精神令人望尘莫及,后悔不该加此类网络劳模。有时走在马路上,坐在公交上,听到菜友们兴致勃勃地议论种什么品种、多少级别、卖了多少钱,觉得亲切无比,心里也跟着偷偷的乐!

一日战绩不错,看着金币打着滚的往上长,不禁浮想联翩,兴奋之余脱口而出:要是工资也长的这么快多好。好友一句:你做梦吧!立时梦醒了大半,从云端跌落下来。

是啊!常言说:玩物丧志,种菜误事,种菜也好,偷菜也罢,本是生活一调剂品,适时而乐,适可而止。开心过后,还得回归现实,网上金币再多,也抵不上现实一个馒头啊!

种菜乐,享受的是过程

不种菜也乐!感受的是心情!

走过开心农场,走上开心之旅...........

03:今时不同往日,不知有多少当年的偷菜大军转战头条的队伍里,更不知有多少新生力量加入其中。当年的农场只有虚拟的金币就让人欲罢不能,因为加入者在享受的过程中,身心得到放松和快乐!如今除了开心和快乐,还有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有能力者甚至能作为养家糊口的手段,既愉悦了身心,还有钱赚,何乐而不为那!这也是自媒体大军日益壮大的原因吧。

然而,所有的事情都是双刃剑,凡事皆要有度。除了资深大咖、专业人士可以把它当主业外,我认为还是把它当做一项业余爱好比较好,没钱赚玩儿个心情,乐呵乐呵,赚点小钱是锦上添花,加个鸡腿,切不可过分投入。特别是年轻人,一定不能放弃主业,一辈子很长,安身立命的本领最要紧。比如当年开农场,我们就是再投入,也是业余时间,工作时间还是要认真工作。当然了,发展点个人爱好,展现生活的美好,在交流中成长,在相互鼓励中进步,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惭愧啊,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儿!说来说去,说得了别人,管不住自己,发文去了,条友们记得来串门啊!没有茄子、辣椒、土豆,一壶老酒,一杯清茶,您随意!

当年夜半偷菜忙,如今头条累断肠。哈哈,都是痴迷惹的祸!

疫情下的农村,我梦到自己去偷菜

  昨天傍晚去镇上的超市买鸡蛋,这是疫情爆发后我第二次去采购了。

  这家超市是镇上唯一的超市,也是唯一一家不是逢集日也有水果蔬菜出售的店铺。

  没有鸡蛋了,超市前台人员对我说,一脸的不耐烦似乎在告诉我,已经有很多人来问了,你不是第一个。

  不会吧?我很惊讶,三天前曾来过一次,那时候,超市的某个角落还有鸡蛋,数量还不少,足有几十盘。今天怎么就没有了呢?

  戴好口罩,在超市转了下,发现不但鸡蛋没有了,菜也很少。

  出来后不甘心,又问了其他几个小型商店,答案自然也是没有。一个店老板说估计你跑遍整个镇街道,也找不到鸡蛋。你想啊,咱这里又没有养鸡场,外边的鸡蛋也运不进来,村里人养的鸡,鸡蛋都不够自己吃,谁会卖给你啊?

  老板娘也在吐苦水,说昨天逢集,卖菜的也很少,街上根本不让摆摊,只有附近村里的几个老头老太太提着篮子,卖些自家种的菜,还被来回驱赶。她下手慢,只抢了几根黄瓜,一个茄子。

  这也让我未免有点慌了,因为没冰箱,我平时基本上每天只买一点菜,够当天吃。这回倒是囤了点土豆和洋葱,但也只能吃一两天。

  回家后,又看了个新闻,说是某地对一批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的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包括不戴口罩,上街闲转,以及外出采购的人员。突然感觉自己挺幸运的,虽没买到菜,却也没有被罚。

  晚上睡觉,朦朦胧胧中,我回到了村子里,看到河边有个竹篓,里面放了几个刚洗过的莲花白,也不知道是谁家的。我瞅了瞅,四下无人,就悄悄将手伸到了竹篓里,取了个菜,马上沿着河边长满草的小路往前跑。

  不知为何,前面的小路越来越崎岖,天突然暗了下来,伸手不见五指,唯能听到身后的呼喊声,像是有人追来了,我慌不择路,拼命往前跑,突然一脚踩空……

  原来是一场梦!可这梦为何会这么逼真呢?那条小路其实真的存在,已废弃了十几年,前几天回村还试图走过,早已荆棘丛生,寸步难行。

  更奇怪的是,我竟然会梦到去偷菜,这让从小就是三好学生的我有点难以接受。但细想想,小时候还真偷过一次菜,但那是偷自己家的。

   那次,爸妈去外婆家了,把我交给爷爷照顾。一天中午,趁着爷爷睡着了,我带着村里几个小伙伴去了屋后爷爷的菜地里,每人摘了一个黄瓜。刚得手,突然听到身后一声吼,爷爷追来了。小伙伴们立刻作鸟兽散,我也跟着其中两个人跑到了河边。

  爷爷并没有紧追不舍,这也让我慢慢放松了警惕。在河边惶恐不安地度过了几个小时,肚子渐渐饿了,小伙伴们都回家吃饭了,我不敢回家。不知过了多久,我听到爷爷的呼唤声,让我回家吃饭。

  我忘了几个小时前刚刚触怒爷爷,天真地以为他气已经消了,就慢吞吞地回了家。

   刚走到院子里,突然被爷爷拽住了胳膊,他原本满脸的笑容一瞬间变得无比狰狞。我知道被骗了,想跑,但已经无法挣脱了。爷爷把我挟在怀里,从脚下脱了黄鞋,褪下我裤子,用鞋底对着我屁股就是一顿猛抽。我开始还声嘶力竭地哭喊,求饶,后来哭都哭不出来了。

  晚上父母回来,看我被打成这样,放声大哭,和爷爷大吵一架,而我则在床上躺了好多天,从那以后我知道了人心险恶,也知道别人的菜千万不要偷。

  但在疫情期间,偷点菜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相比起来,肚子饿才是最大的真理!

  想想西安封城时外出买馒头被打的小伙;封闭在上海小区里,在绿化带找野菜的市民;困守在海南酒店,在饥饿中只能用抖音向媒体求助的游客。他们是想偷菜而不可得,而我既然是自由的,可以偷,我为何不去偷呢?

  好在老家邻居们都很大方,在村里,谁家没菜吃,去别人家地里摘一点是不算偷的。前几天回村时还有人提醒我,如果没菜,可以去他家菜园子随便摘。在街上还有菜卖时,我当然得谢绝邻居们的好意,但现在我只能腆颜接受了。

  即使街上没有卖菜的,即使一直买不到鸡蛋,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也能坚持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

真有那么多段子吗 女博士:我们真不是“第三类人”

北大女博士脱口秀《娶妻当娶女博士》火了,现实中的女博士,真有那么多段子吗

钱报记者走近几位理工科女博士,她们有的还在读,有的毕业了,她们怎么说

女博士:我们真不是“第三类人”

“我希望大家未来的日子里,最重要的不是要做实验,重要的是要做自己。然后呢,最重要的也不是爱科研,最重要的是爱世界,也要爱真理。”

这是日前自我调侃“一脱成名”的北大女博士秦难寻那段脱口秀《娶妻当娶女博士》中,她最希望同伴们达到的状态。

秦难寻表示,脱口秀内容是其日常吐槽的集锦,女博士经常被吐槽,她也来一次小反击。

几天之后,关于女博士的另一个新闻则是,广州一女博士被骗85万元……

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在学博士生34.2万人,其中女性占38.63%。

经常有人说,女博士,大多智商高,情商低,难相处。甚至调侃,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

有多少种女生就有多少种女博士,不同学科差别也很大,不能把她们标签化。她们有嬉笑怒骂,也有迷茫忧伤,她们的生活与常人无异,却也大不相同。

近日,钱报记者走近几位与秦难寻一样在实验室的理工科女博士,和她们聊聊各自的生活。

李慕紫(27岁,浙江某高校硕博连读第5年)

我们实验室7个人,有6朵金花

这几天,雪后的杭州,西湖美景不停刷屏。我其实离西湖不远,但还是喜欢窝在学校实验室。我怕冷,人也懒得动,就在朋友圈看雪了。呵呵,是不是觉得我生活很无趣啊,读书读傻了。大概是因为我性格比较内向吧。

我算过,小学6年,初中高中6年,大学4年,硕博连读5年,今年27岁,原来从6岁起,这21年我就是从一所学校到一所学校啊,要不博士常被别人嘲笑书呆子,能不呆吗。但其实,我们自己觉得也还好,现在资讯发达,我们也没那么脱离社会。

我们实验室7个人,只有一个男生。还好,我本科时已谈了男朋友,感情也还稳定,读博期间婚恋问题的确有点小难,尤其我们这种学科,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真没时间去交往。我们还有4个同学没男朋友,这次放寒假要回家前,她们都开玩笑说,回家又要被父母催婚了。对于我们这种应届读博的女生来说,快毕业时,年龄都往30岁上靠了,所以家长还是希望你赶紧结婚。刚考上硕博连读时,家人还觉得挺骄傲。但读了几年,看着以前的同学都结婚生娃了,我有时也有点恐慌,因为我知道,自己工作后肯定要先稳定几年,才能考虑这些问题,这意味着年纪又大了。

学习之余,调剂品就是各种段子,比如秦难寻那段《娶妻当娶女博士》,之前就是我们实验室的热议话题,大家也互相调侃,转发给男朋友后,他就回了“哈哈”两个字,意料之中啦,他也是理科的,研究生毕业后在杭州找了工作,属于比较闷的那种。

要说理工科女博士不一样的生活,或许就是我们要泡实验室,要整理各种数据,要文吧。还有我并不认同“博士工”的说法,读博士,就是要从导师那里学习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后能独立科研。这些都要在一个个课题或项目中,一次次实验中积累。这个寒假,我应该会比较轻松,就在几天前,一所学校通知我,对我的面试试讲很满意,这意味着我的工作基本有着落了,苦读21年终于开花结果。

龚天(35岁,西安某高校博士毕业6年)

找工作,第一个问题就问我有没有生小孩

我博士面试时遇到一个女教授,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有男朋友吗?第二个问题是:知道学校的毕业条件是什么吗?后来一直很感激她对学生的关心。

博士都在做什么?只看每天的安排,差不多像流水账:早上8点半到实验室, 晚上11点回宿舍。其实在实验室也不一定都在科研,当年大家也经常翻校内BBS、淘宝、打游戏、偷菜抢车位。但玩的时间长会内疚。要说每天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吃饭,各种评论和吐槽BBS上五花八门的帖子,大家禁止提科研问题,以免影响食欲。

我们的研究方向,要发高水平SCI文章(指在SCI索引收录的期刊上刊登的论文)不太容易,压力是在不知不觉中增加的,减压的方式很多,有跑步的、打游戏的、买买买的。我简单粗暴,买一堆吃的,就着悬疑片,在宿舍窝一天。

对读博的人来说,论文简直比命还重要。我读博那会儿正好赶上汶川地震,有震感,大家都往楼下跑,两个师兄跑到半道又回实验室锁门,怕里面的电脑丢了,电脑本身是小事,里面的资料没了就糟了。

除了科研,找工作的时候压力也挺大。我们当时毕业就业主要两个方向,进高校,或去研究所。找工作是不难的,一般的高校和科研所都是能进的,但如果想找好一点的工作,就难了。比如高校,想进985、211这类,就会卡你的第一学历,本科必须是211,我们这种本科学校不太好的,基本没戏。研究所的话,希望招人进去能直接做项目,不需要过多培训,所以一般都要求研究方向跟它们相关。而研究所之间,待遇差别还是挺大的。

说实话,博士毕业后,都希望自己的研究能继续下去,那就最好能找一个好一点的学校,加入学校的研究团队,但是一般的学校都是以教学为主,进去就是上课,科研大多单打独斗,基本上就废了。女博士更吃亏,博士毕业,年纪都不小了,大多数单位都问你有没有生过孩子。

现在回头看,整个过程我算比较幸运的,男朋友是读博前就认识的,很稳定。社会上对女博士有很多段子,我身处其中,不觉得我们有多特殊,身边的女博士大多也是普通人,我们真不是所谓的“第三类人”,要说不同之处,大概就是女博士的心智更坚韧些,更抗压些。

袁菲菲(36岁,重庆某高校博士毕业5年)

当年刚入学,我就想退学

我本来不想读博的,当时是被我爸鼓动的,为了让他高兴,就考了一下,结果竟然考上了,不去读觉得可惜,就这么去读了。

结果一入学就被吓哭了。看到实验室,有一个师兄,好多年都没有毕业,突然很恐惧。我当时27岁了,想到毕不了业,找不到工作可怎么办啊?那会儿刚开学,还没见过导师,就想去找导师退学,被我爸制止。

但当时真是痛苦,觉得自己肯定毕不了业,关键是还没有男朋友,想想就崩溃。天天哭,走在校园里默默哭,回到宿舍里放声哭,跟我一起住的一个小姑娘,很无措地看着我。

现在想想,当时就是钻进了牛角尖。

后来觉得反正也不能退学,那就索性先待着吧。但也没心情学习,天天看娱乐节目,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忘却一些恐慌。当时把图书馆里的小说差不多都读完了,就是不看专业有关的书、文献,因为看不下去。这样大概过了有一年半吧。和我一起入学的同门,他是全脱产读博,进来时娃才刚出生,压力更大,但还是积极投出了好几篇论文。

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试一下呢。于是就开始写论文,在连中了几篇后才终于心里踏实了,这个时候已经是博士三年级了,也就是说只要大论文通过就随时可以毕业了,跟做梦一样。再说说这期间的关于找男朋友的心情,焦虑,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就越觉得找不到自己喜欢并恰巧别人也喜欢自己的人了,真觉得可能要随便找一个人凑合了。现在回想,这种想法真没必要。我现在的老公就是毕业之后认识的,我最终还是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应采访对象要求,均为化名 吴朝香 李玲玲)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