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手相命理

衣氏(衣氏家谱姓名)

时间:2023-10-02 01:38:37 作者:龙行天下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上古八大古姓与百家姓的对应关系,看家族流源与传承(三)

七、妫、姚对应的百家姓

舜因生于姚墟而姓姚,因居妫水而姓妫,姚姓与妫姓为同姓。舜帝为上古圣王,其后裔多为诸侯,这些诸侯国灭亡后,子孙以国为氏,于是姚姓产生了很多姓氏。田齐国是妫姓诸侯,其存在时间较长,国力十分雄厚,因此由田齐国衍生出的姓氏也十分多。

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于姚墟,故因生以为姓。舜因生在姚墟,其后子孙即以地为氏,称为姚氏。春秋早期有姚国,封国位于山东,国君为虞舜后代,子孙以国为氏,称为姚氏。

舜帝

妫姓为上古时期原始姓氏之一,得姓始祖是舜帝,因舜帝出生于姚墟所以以姚为姓。后舜帝随父亲后母迁居妫水,舜就加以妫为姓,之后舜帝部分后代也以妫为姓。

陈氏源于妫姓,周武王灭纣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妫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舜帝的后裔妫满子孙有以国为姓的,即成为陈姓的由来。

胡氏源于妫姓,妫满建立陈国后,娶周武王之女为妻,死后谥号胡公。陈国公族后裔及国人多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胡氏,世代相传至今。

袁氏源于妫姓,陈胡公妫满的11世孙有个叫诸的,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爰氏。古代爱与袁音同,因此爱氏又称为袁氏。

袁泉

田氏源于妫姓,齐桓公封妫完于田地,其后子孙以地为氏,称田氏。后来田氏取代姜齐,建立了田齐国。

陆氏源于妫姓,战国时,齐宣王封少子田通于陆乡,子孙以陆为氏。

孙氏源于妫姓,齐景公时,陈完五世孙田桓子,即齐大夫田无宇,其子田书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田书于乐安,古城在今山东惠民,并赐姓孙氏,田书是妫姓孙氏的得姓始祖。

虞氏源于妫姓,大禹将舜帝的儿子封在虞这个地方,并且建立了虞国,他的子孙就将虞作为自己的姓,称为虞氏。

车氏源于妫姓,舜后田氏之裔,汉丞相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车出入省中,时人谓之车丞相,子孙因氏。

王氏源于妫姓,秦灭齐后,齐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为王姓。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汉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

王莽

占氏源于妫姓,春秋时期齐国田无宇有儿子叫田书,字子占,史称公子占书,占书生子良坚,子良坚之子以王父字子占为氏。

满氏源于妫姓,周武王推翻商朝后,将舜的后裔胡公满封在陈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春秋时期陈国被楚国打败,陈国灭亡。陈国的子孙于是将开国元首的名字作为自己的氏,此为满氏起源。

司马氏源于妫姓,田穰苴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子孙后世称司马氏。

八、姞姓对应的百家姓

黄帝二十五子之一的伯儵得姓姞姓。伯儵受姓姞姓后,又得到黄帝的赐封地古燕,其子孙建立了姞姓古燕国,史称南燕国。后来南燕国亡于卫国,商朝晚期又建立了一个姞姓古蔡国,古蔡国亡于周朝,其子孙以国为氏,称蔡氏。

随着"姞姓氏族"的子孙繁衍,其后裔分支为"吉、雍、燕、鄂、密须(密、须)、阚、严、光、羊、杨、孔、尹、蔡、鲁、允、断、敦、逼、郅、虽"等氏。

九、子姓对应的百家姓

商朝祖先契因生在殷水,因之为姓,后又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劳, 被舜帝封在商地,并赐姓子,所以商族是以殷和子为姓的。商朝存在的时间较长,且分封的同姓诸侯亦多,西周建立后,除了姬姓和姜姓外,子姓诸侯亦多。

商汤

殷姓源于殷水,盘庚王帝之后有殷氏,还有商朝亡后子孙分散,以殷为氏。

子姓源于商族,舜帝赐殷契子姓,故商朝公室、贵族均为子姓,商亡后,商朝部分遗民以子为氏。

商氏源于子姓,商汤的部分子孙以国为氏,故有商氏。

汤氏源于子姓,商朝部分子孙以祖先子汤的名字为氏,故有汤氏。

来氏源于子姓,商汤之子孙,食采于郲,因以为来氏。

邓氏源于子姓,武丁封叔父曼季为邓侯,其子孙以邓为氏。

权氏源于子姓,商武丁有个儿子封在权国,其子孙以权为氏。

那氏源于子姓,春秋时,楚武王灭掉权国,改置为县。楚武王把权人迁往那处,权国部分人后来就以地名"那"为氏,称那氏。

祖氏源于子姓,商朝有祖甲,祖乙,祖丁三王,其后裔以祖先庙号为氏,故有祖氏。

相氏源于子姓,商王河亶甲都于相,宗族留居于相里,因以地名为氏,称相氏。

衣氏源于子姓,古代殷与衣同音,故衣氏出于殷姓,为商室后裔。

梅氏源于子姓,帝辛时有梅伯,其后裔以梅为氏。

林氏源于子姓,商末,纣王无道,比干犯颜直谏被杀。比干夫人逃入长林山中,生下了儿子泉。周灭商后,因泉生于林中,其父比干坚贞不屈,被周武王赐以林为氏。

彭氏源于子姓,商王仲丁之弟为巫彭,其后有彭氏。

武氏源于子姓,商王武丁,其后以祖先名字为氏,故有武氏。

郝氏源于子姓,帝乙封子期于郝,子期之后以郝为氏。

耿氏源于子姓,商朝第十四代君王商祖乙将弟弟祖丙封于耿地,建立耿国,祖丙为耿氏之祖。

宋氏源于子姓,周朝分封微子封于宋,建立宋国,其后以宋为氏。

宋佳

戴氏源于子姓,宋国第11位君主死后被谥为戴公,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

桓氏源于子姓,宋桓公之后,向魋,又叫桓魋。

庄氏源于子姓,宋庄公的后人以祖先谥号为氏,故有庄氏。

华氏与花氏源于子姓,宋戴公孙督,字华父,自立为华氏,华与花同音,故有花氏。

乐氏源于子姓,乐氏之先,与宋同姓,戴公生乐父衎,是称乐氏。

牛氏源于子姓,微子之后名牛父,子孙以王父为氏,故有牛氏。

丁氏源于子姓,宋丁公后人,以谥号为氏,故有丁氏。

萧氏源于子姓,微子十二世孙大心封于萧,因为萧氏。

孔氏源于子姓,孔父嘉遭华督之难,其曾孙防叔被华氏排挤而奔鲁,到其六世孙丘时,以先祖的字孔父为氏,此时方出现孔氏,而孔氏第一代即为孔丘(孔子)。

孔子

匡氏源于子姓,宋大夫封于匡,后以邑为氏。

向氏源于子姓,宋桓公之后,食采于向,遂为向氏。

朱氏源于子姓,宋微子启有裔孙朱晖,原以国名为氏,称宋氏。春秋时,诸侯灭宋,其后裔逃至砀,改宋氏为朱氏。

甘氏源于子姓,甘,武丁臣甘盘之后,甘盘,盘庚之后,甘姓始祖。

仇氏源于子姓,宋大夫仇牧之后,后裔以仇为氏。

石氏源于子姓,宋国公子段,字子石,他的后代以石为氏。

穆氏出自子姓,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宋宣公之弟名和,继承兄位,在位九年,死前将爵位传给宣文公之子夷,让自己的儿子离开宋国到郑国居住。为褒奖其品德,死后谥号为穆.其支庶子孙遂有穆氏。

十、妘姓与芈姓对应的百家姓

妘姓是中国传说时代祝融八姓之一,也是八姓之祖,所谓的祝融八姓分别是: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周朝的鄅国、夷国、逼阳国、罗国都是妘姓。八姓之中的芈姓为楚国国姓,由于楚国存在的时间长,地盘大,因此由芈姓衍生出的百家姓十分多。

熊氏源于芈姓,楚熊挚之后,避难改为熊氏,熊氏是楚国王室之氏。

白氏源于芈姓,楚平王之孙,太子建之子名为熊胜,封地在白邑,其后裔以封邑名为氏,故有白氏。

景氏源于芈姓,景差是楚国王室贵族,入仕后官至大夫,子孙为了加以纪念,便以他的名字为姓,故有景氏。

景甜

叶氏源于芈姓,颛顼后人沈诸梁为楚国公室子弟,率兵平定了白公胜之乱,后隐居叶地,其后裔以邑为氏,故有叶氏。

昭氏源于芈姓,昭氏是楚公族,以族为氏,故有昭氏。

伍氏源于芈姓,楚大夫伍参之后也。

班氏源于芈姓,楚若敖生斗伯比,伯比生令尹子文,为虎所乳,谓虎有斑纹,因以为氏。

翠氏源于芈姓,楚将景翠之后。

成氏源于芈姓,春秋时期,楚国君的儿子字成虎,他的后世子孙取其“成”字为氏,故有成氏。

屈氏源于芈姓,屈氏源于楚公族,是以封地命名的氏,春秋时楚武王的儿子瑕任楚国莫敖,被封在屈邑。

屈原

莫氏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莫敖之官职,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潘氏源于芈姓,春秋时楚之公族潘崇氏,楚成王时任世子商臣之太师,后裔以潘为氏。

查氏源于芈姓,春秋时楚国有公族大夫在查,其后代子孙称查氏。

荆氏源于芈姓,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山一带,国号为荆,直到春秋初期才改为楚国。楚文王以前的荆君,有庶出子孙以国号为姓,称荆氏。

项氏源于芈姓, 楚国公子燕受封于项城,建立了项国。后来,项国被齐国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项”命氏,称项氏。

蓝氏源于芈姓,春秋时期楚国公族大夫蓝县尹“亹”,子孙以封地为氏。

临朐有不少姓衣的人,族谱记载说是栖霞衣姓的一个分支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殊习惯,对于姓氏文化爱好者来说,通过一个人的姓氏来判断他的籍贯,也算是一种“职业病”。

几年前,笔者在蓬莱曾遇到一位姓衣的女孩,寒暄的时候,习惯性地开口就问:“您老家是栖霞的?”原来设想对方的回答是:“对啊,你怎么知道?”但出乎意料的是,女孩说:“不是栖霞的,我是临朐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这次的籍贯没有判断对,但也有新的收获,知道临朐亦有衣姓分布。女孩老家所在的福山集村,就是当地衣姓聚居村庄之一,此外还有大小衣家庄、小楼等村。

(配图均是栖霞市庙后镇回龙夼村衣氏祠堂的场景)

那么,临朐衣姓有何渊源,与栖霞衣姓有无关系呢?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又没猜对女孩的答案。原以为这种问题,只有族中老者才知道,没想到女孩回答的很干脆:“我们是从栖霞迁的。”

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都对迁徙信息如此了解,临朐衣姓对根源之重视,可见一斑。

网上查询资料,可知临朐衣姓在历史上多次修攥族谱,不仅历次族谱都要复述根源在栖霞这一点,并且在清代康熙年间的一次修谱时,曾派专人到栖霞寻根祭祖,寻根过程在族谱序言中有详细记载。

可惜,笔者暂时没有看到完整的族谱,只能通过网上的片段和女孩从家里老人听来的信息,简单叙述临朐衣姓的渊源。

大概在明朝中期的正统、景泰年间,一支衣姓人离开栖霞原籍,向西迁徙,来到青州府临朐县境内定居。

这支衣姓人迁徙的原因,没有详细的记载。不过参考日照莒县战姓的族谱资料来看,在差不多同一时间段,莱阳一支战姓亦离开故土,向西迁徙。从这两条信息推断,很有可能是当时胶东半岛遇到灾荒之年,有的家口难以在原籍立足,这才出现多个姓氏都向内地迁徙的情形。

临朐衣姓的聚居村庄福山集,位于城区以西,临近一座名叫团山的山脉。团山在古代又被称作福山,这个村庄一开始就是因山而得名,后来又在此设立集市而演变为福山集。

临朐有福山,胶东亦有福山,在明代,栖霞县与福山县都属登州府,彼此之间又是邻县。迁到临朐的衣姓先祖,或许也正是看到这个地名比较亲切,才在周边落户,以此寄托思乡之情。

迁徙临朐之后,栖霞衣姓的这个分支很快繁衍壮大,数代之后,人才辈出,临朐县志对科举功名的记载当中,可看到不少衣姓人的名字。

而从网上流传的清代临朐衣姓族谱的序言片段当中,也可以看出修撰族谱的衣姓人之文采,序言中写道:“(栖霞衣姓)族人繁盛,有郭落之衣、斧甑之衣,又有艾山之衣,唐山之衣。”寥寥数语,就将栖霞衣姓分布脉络缕清。

而至于栖霞衣姓渊源,信史可追溯至元代。根据《大元国奉训大夫般阳路总管府判衣公孝思之碑》记载:“远祖尝居登州蓬莱县(衣家栏),后迁栖霞县,宅于在县北艾山之阳交毛之阴(枣林庄村)。”此外,在民间还广泛流传“衣马不分家,衣姓由马姓改来”的说法,然因无史料可靠,难称定论。

从枣林庄开始,衣姓逐渐散居栖霞各地,成为当地的大姓。因为主要聚居于栖霞的关系,栖霞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衣姓的“郡望”,山东省内其他地区之衣姓,也大多与栖霞有渊源,临朐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对“鼠”着迷,因为它太像人类

原创 李夏恩

“带着世界赋予我们的裂痕去生活,去用残损的手掌抚平彼此的创痕,固执地迎向幸福。”我们度过了一个艰难的除夕,但一个个强壮的日子依然在前面。大年初一,祝打开这条推送的你在新的一年,诸事顺遂,如意平安。

今年是农历鼠年,说起老鼠,大概没有哪种动物像它一样,能够引起人类两种极端矛盾的观感。

一方面,它恐怕是日常生活中唯一一现身就能让人挣脱地心引力的丑恶小兽,偷吃粮食、啃坏衣物、传播疾病。以鼠类作为主角的贬义词也满坑满谷:獐头鼠目、鼠目寸光、贼眉鼠眼、鼠窃狗偷,以及那句最能代表广大民众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而另一方面,有谁见到那只插着一对球拍耳朵、永远穿着红色吊带裤的米老鼠出场,不会心生喜爱之情呢?又有谁会希望《汤姆和杰瑞》里那只活泼的小耗子真的被猫抓住吃掉呢?

鼠年新春,今天就带各位一同探索一下“鼠”的文化史。这场文化史之旅的起点,是一幅著名的年画——《老鼠成亲》。

撰文 | 李夏恩

01

老鼠成亲

人类对鼠类这种既可恶又可爱的矛盾心态,最集中的体现便是那幅著名的年画《老鼠成亲》。

“新郎、新妇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这张贴在童年鲁迅床头的《老鼠成亲》年画,竟然能让以辛辣讽刺见长的一代文豪笔端流露出罕见的温情稚趣,足可见其喜感十足的可爱程度。他的弟弟周作人,在晚年,也同样被回忆中老鼠做亲的歌谣所打动,在他的《儿童杂事诗》,特意记录下了这则谐趣的歌谣:

“老鼠今朝也做亲,灯笼火把闹盈门。新娘照例红衣袴,翘起胡须十许根。”

丰子恺为周作人《儿童杂事 诗》中《老鼠做亲》所绘的插图。

这种喜感十足的老鼠成亲风俗,也并非鲁迅家乡绍兴独有的特产,而是遍及全国各地。从四川绵竹,到天津杨柳青,再到陕西凤翔,各处的年俗艺术中,都不乏老鼠成亲的题材,且构图几乎与鲁迅笔下描绘的一致。人们将其张贴屋内,与人类一起共享阖家欢乐的年节盛筵。

传统时代,在据传老鼠成亲的那天夜里,人类甚至甘愿屈下万物之灵的尊严,为区区鼠类的迎亲合卺之礼提供诸种方便。

在江苏常州武进地区“正月元旦至晚不燃灯即卧,云老鼠嫁女。小儿乃以米团插花置鼠穴旁,云送嫁”。在浙江杭州,“俗传除夕鼠嫁女,窃履为轿”,因此,人们会特意为老鼠准备一只绣花鞋子当作迎亲的轿子,除此之外,在吃过年夜饭后,“酌取残肴少许,贮一小碗中插以残烛及红花,置床顶,或室之幽暗处,名曰‘老鼠粮’,以饷老鼠”。

河南商丘虞城,老鼠成亲的日子是正月十七,根据《虞城县志》记载,是日“民间禁灯,以便鼠嫁”。河北漳河两岸,正月初十被称为“老鼠节”,这一天家家要在炕洞口、门后墙角烧香上供,以祭祀鼠神,晚上则要吃面条,各家还要把猫扣起来,以免妨碍到鼠娶亲的行列。

山西平遥,老鼠出嫁的日子也是正月初十,这天,平遥人会在晚上把白面做的馍放在墙根底下。以木版年画出名的山东潍县,贩售年画的小贩会告诉顾客:“买年画少了《老鼠娶亲》,货不算买全。”

熄灭灯火、准备食物,甚至将绣花鞋贡献出来给老鼠做花轿,还将它们迎亲纳彩的形象绘成年画,剪成窗花,张贴房中,与人类共度新春佳节。这般关爱呵护的心态,恐怕也只有小女孩儿对待自己喜爱的布娃娃的宠溺差可比拟。然而在这种关爱尊重的表象背后,隐伏的却是贯穿人类历史中对老鼠的忧惧之情。清代文人钱泳在他搜罗广泛的私人笔记《履园丛话》中,记载的一则鼠娶亲的故事,多少揭示了这一风俗来源的真正原因。

《履园丛话》

作者:(清)钱泳

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故事发生在17世纪江苏无锡九里桥一户华姓人家的小楼里。这座小楼本来已经锁闭许久,但在一个除夕之夜,华家人忽然听见楼上有鼓吹之声。好奇的一家人从墙缝中偷窥,只见“有小人数百,长不盈尺,若嫁娶状,傧礼前导,奁具俱备。旁有观者曰:‘明日嘉礼,当更盛也’”。到了第二天,再去偷窥,果不其然,见“鼓吹复作,华光镫彩,照耀满楼。有数十人拥一銮舆,而新人在舆中哭,作呜呜声。后老人坐兜轿,掩涕而送之。女从如云,俱从壁间出”。这一小人娶亲的盛大典礼,让华氏一家大加惊骇。不过半月,楼中竟然传出婴儿呱呱落地之声,又过了数日,又看到一个“纤长乌啄,白须飘然”的老塾师前来给小孩儿开蒙授课了。

楼中的小人世界,一似人间;而人间的华氏一家,则陷入恐慌之中。就在全家彷徨无计时,一名道士不请自来,自称华家妖气缠绕,他愿意作法驱妖,但“须以牺牲谷食酬神”。半信半疑的华家人同意让道士仗剑作法,果然看到“空中掷小人数十,道士飞剑叱之,须臾皆死。盛以竹筐,几盈石余”。但当道士以捉妖成功,向华家索取报酬时,华家人却迟疑忖思道:“除妖,正也;因妖而索食,是亦妖也。”不想,恰如他们所疑惑的那样,那个所谓的捉妖道士,也跟小楼里兴妖作怪的小人乃是一伙,它的目的是借捉妖为名向华家诈索酒食。被识破之后,这些小妖开始大肆作祟:“穿堂穴壁,啮橐衔秽,箱无完衣,遗矢淋漓,作闹无虚日”。逼不得已的华家人只得去江西龙虎山乞请以降妖捉怪闻名的张天师来驱除妖邪。张天师道破了这些妖祟的原形:它们是一群误食仙草成精的老鼠。最终,这群鼠妖被张天师的符箓杀灭。但从此以后,钱泳的家乡便多了一个习俗:“岁朝之夜,皆早卧不上灯,诳小儿曰:‘听老鼠作亲’,即以此也”。

鼠妖作祟的故事虽然荒诞无稽,但人类面对鼠患无措手足的焦虑和恐惧却真确无疑。如今,地球上人鼠比例为一比四,这还是在灭鼠科技已经相当发达的当代。而在缺乏现代技术的古代,人类只能一面想方设法灭鼠,一面不得不承受与鼠类共存的现实。在长期与鼠类斗争过程中,老鼠的狡黠与机敏给人类留下深刻印象,在全世界的民俗传说中,都认为老鼠可以听懂人语,识破人类计谋。在山东高密地区,老辈人仍然会谆谆告诫安放鼠药和鼠夹时,千万不要提及自己在做什么,不然会被老鼠听到,从此不再上钩。为了避免惹怒老鼠,人们在一些特定日期里,甚至不敢直呼老鼠的名字,《抱朴子》中记载在山中“子日称社君者,鼠也”。在瑞典,复活节前一周绝不能直呼老鼠、蛇、狼之类有害动物的名字,不然它会聚集在这个人的家里。

人们对老鼠的恐惧,除了将它的名字作为避讳不敢提及之外,还会通过某些仪式来讨好它,让它不再作祟。古希腊农书《田功农时》记载希腊人会给耕地里的老鼠写下正告文书,以半劝诱半威胁的口吻请求老鼠从自己的田里搬到“赐予汝等之田地”。而赐给老鼠的田地,指的是邻居的耕地。与这种以邻为壑的行径相比,东印度巴厘岛上的居民则是恩威并施,他们会将捉到的田鼠中的两只放在白布袋中饲养,像神一样祭拜,优待吃喝,其他老鼠则用火烧死。之后,将这两只老鼠放生,让它们带话给其他的老鼠:为害庄稼会死得很惨,但听话则有吃有喝。中国的“老鼠成亲”仪式,则可谓集上述方法之大成。表面上看,通过主动献纳花轿、彩礼、酒食,甚至熄灯关猫来取悦老鼠,讨其欢心,但实际上则是一场文字游戏,借“出嫁”与“出家”谐音,将这群作祟小妖送出自己家门。至于送去结婚的夫君为谁,在那些花花绿绿的《老鼠成亲》年画中也有表现,它们往往躲在年画的一角,垂涎欲滴地望着被人类谄媚送走的群鼠,欢天喜地、吹吹打打地走向它们的归宿:猫的大嘴里。

清末上海小校场木版年画《老鼠嫁亲女》,请注意图中右上角那只垂涎已久的老猫。

02

鼠咬天开

鼠辈诚然狡黠,但人类诡计更胜一筹。然而最终反而是人类被鼠所俘获。《老鼠成亲》的年画由驱鼠喂猫的仪式用品,转为了人人喜爱的谐趣图画就是明证。人们固然厌恶鼠辈偷窃食粮,传播疾病,但与鼠辈的长期相处过程中,又不得不为它的机敏狡诈的特性所吸引。

或许正是这种相爱相杀的矛盾心态,使老鼠在人类心中形成了一种爱恨交织的混沌形象。或许是因为鼠类的混沌面貌,所以在中国各地的创世神话中,都出现了一种“鼠咬天开”的母题。在彝族、白族、佤族等等原始先民的心目中,天地混沌被封在一个卵形或是一个葫芦形的器物中,是老鼠将宇宙卵-葫芦咬开,混沌才得以分开为天地,人类才得以形成。可以说,如果没有这种啮齿小兽将外壳咬开,那么人类或许就会永远困在壳的牢笼之中,鼠乃是人类的解放者。

黄永玉所绘老鼠图。

鼠类在创世神话中所扮演的解放者角色,从表面上看,是因为它身形很小,善于穿穴钻缝,啮齿动物的本能,又善于啃咬,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无坚不摧。但本质上,鼠咬天开的真正原因,在于它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强大的繁殖能力。初民相信,生殖力乃是生命之源泉,而包裹在壳中的混沌状态,则象征着子宫。一如荣格派精神分析学家阿拜利所指出的那样,鼠在心理学的领域象征着生殖的原动力。因此,鼠咬天开的创世神话,描述的是一个世界分娩的过程。是鼠以旺盛的生殖原动力注入混沌的宇宙子宫之中,才诞生出今天的世界。一如《汉书·律历志》所云:“阴阳合德,气钟于子,化生万物者也,故孽萌于子”。这也是鼠为何可以昂扬阔步,在十二生肖中占据首位的真正原因。

既然鼠因旺盛的生殖力被视为拥有开创天地之功,所以也就不奇怪人类一面高唱“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一面又偷偷地将其奉为神祇,加以膜拜。生殖力乃是化生万物的根本,能拥有这种原始而巨大的力量,自然也就可以带来财富。

古代中国人相信白色的老鼠乃是黄金所化。隋代《地镜图》云:“黄金之见,为火及白鼠”。《白泽精怪图》则告诉寻宝者“白鼠以昏时见于丘陵之间,视其所出入,中有金”。晚唐道士杜光庭在其夸诞非常的笔记《录异记》(形容人编造谎言、胡说八道的“杜撰”一词即出自于这位道士)中记载如何分辨普通白鼠与金玉之精化成的白鼠,“白鼠身如皎玉,耳足红色,眼眶赤者,乃金玉精。耳足不红者,常鼠也”。唐代一位士人陈泰还现身说法,证明金化白鼠的传说可靠。根据《灵应录》记载,他看见一只白鼠“缘树上下,挥之不去”,于是回家跟妻子提起此事。妻子倒记起“众言有白鼠处,即有藏也”的民间传说,于是打发丈夫去树下挖挖看,果然“掘之获金五笏”。

元代钱选绘《鼠图》,钱选被认为是最早将老鼠作为绘画题材的画家之一。

中国华南与西南各地,都流传着老鼠为人类从天上偷来粮食种子的传说,也因此,人类同意老鼠跟自己一起分享收获的粮食。这些神话也解释了老鼠为何要偷粮食,这是因为人类的忘恩负义,看到了老鼠子孙众多,便不愿再与老鼠分享果实,并且故意设计杀死老鼠。所以,老鼠为了获得自己应得的一份,才去偷取粮食,也为了报复人类的忘恩负义,所以故意咬坏人类的衣物家具。

从这个角度来看,鼠类在人类心中也是懂得恩仇相报的生灵。如果人类善待它们,它们自然也会以恩报德。人类在鼠成亲那天主动给老鼠提供出嫁花轿彩礼,就是希望老鼠知恩图报,在未来的一年里不要烦扰自己——当然,能把它们骗到猫嘴里才是最终目的。但许多小说笔记却一再证明,鼠确实会记得人类的恩情而相机报恩。

唐代志怪笔记《宣室志》中就记载洛阳一名李姓士人,“家未尝蓄猫,所以宥鼠之死也”。等到他孙子那一代,家里已经坚持三代不养猫。有一天,李家大集亲友在厅堂里聚会欢宴。主客刚刚坐下,忽然看见门外“有数百鼠俱人立,以前足相鼓,如甚喜状”。如此盛大奇观,自然吸引李家宾客“空其堂而纵观”,人刚刚都从厅堂里出来,只听身后轰然一声,房倒屋塌。“堂既摧,群鼠亦去”,多亏老鼠在堂前作妖将人吸引出来,因此全家无一受伤。“鼠固微物,尚能识恩而知报,况人乎?”

清代文人袁枚,也从它的同僚繁昌县令黄氏那里,听来一个“鼠荐卷”的故事。那是江南甲子科乡试期间,黄县令负责阅卷工作。一份试卷本来因为不合意,被放到落卷箱中,结果第二天早起阅卷,发现这份试卷居然仍在几案上。黄再次把试卷放进落卷箱,但第三天早晨发现这份卷子还是端端正正放在桌子上。这一次,黄县令以为必定是随行家仆作弊,因此故意把卷子再次放入箱中,点亮灯烛,假寐窥伺。只见“三鼠钻入箱,共扛一卷放几上”。见此情景,黄县令认定这名考生必定积有阴德,所以神灵护佑,差遣老鼠为他推荐试卷。等发榜之后,中试考生前来拜访考官,黄县令特意将他留下,问他家里可做过何等善事。这位考生答道:“家贫,无善事可做,但三世不许蓄猫耳。”

明宣宗绘《荔子鼠图》。

以不养猫的方式来博得鼠类的好感,由此获得老鼠知恩图报,趋利避害,遇难成祥。可见讨好老鼠,确实是宗好交易。但倘使真的笃信于此,对鼠辈恣意纵容,希图老鼠知恩图报,反而会养成鼠类骄横自大之心,招致祸害。柳宗元那篇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永某氏之鼠》讲述的就是永州某氏将老鼠奉为“子神”,一味宽纵优待,鼠辈闻听此处“饱食而无祸”,于是相告而来,终于让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鼠祸成灾。继他之后的下一位住户,却对前任宽纵这些横行鼠辈的态度不以为然,采取雷霆手段将群鼠全部扑灭,“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诚如柳宗元所言,以谄媚奉献的方式来希图免祸邀福,从来不会长久。鼠辈犹然,人亦如是。

03 吾等鼠辈

鼠的狡黠灵动让人可爱;鼠咬天开,化生万物的创世之功让人可敬;鼠知恩图报,使人化险为夷让人可亲,而鼠肆意作祟,为祸为灾又让人可憎。人类将如此多复杂的情感都聚焦在如此细小的生物身上,赋予它变化多端的形象,或许正是因为它与人类相生相伴,着实难舍难分。它既是朋友,也是敌人,既会知恩图报,也会为祸人间。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之所以对它如此喜怒参半,既嫌恶又着迷,正是因为它与人生活太久,因此太像人类。就像《聊斋志异》中有情有义的阿纤姑娘,虽为鼠辈所化,却固守两人爱情,甚至不念旧恶,接济把她从家中赶走的丈夫家兄。也像动画片中的老鼠杰瑞,虽然聪明伶俐一再捉弄追捕自己的老猫汤姆,但当汤姆身陷窘境时,它还是愿意挺身而出,救这位相爱相杀的老对手出脱困境。在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科幻经典名著《银河系漫游指南》中,老鼠才是地球的真正拥有者,是它们花费巨资建造地球,作为演算宇宙万物终极问题答案的计算机。人类作为它们的试验品,被它们操控于股掌之中而毫不自知,反而误以为自己才是万物之灵,而对方才是实验室中的小白鼠。

这个观点或许让人觉得太过荒诞大可付之一笑。但仔细想来,狡黠、机智、重情、有义、自大、卑微,如此微不足道,却又蕴含着足以开天辟地的洪荒之力。让人亲爱敬重,又让人烦厌憎恶。或许真的是鼠辈塑造了我们人类,在它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让我们高高在上的人类不得不俯下身,在尖叫声中学会尊敬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纵为区区鼠辈,也蕴含着不可小觑的力量。

作者:李夏恩

编辑:徐学勤 榕小崧 董牧孜;校对:贾宁

一文了解,放线菌以及放线菌病的治疗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放线菌是兼有细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特性的原核生物,由其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统称为放线菌病,好发于颈面部及胸腹部,进展缓慢,以伴有瘘管及硫黄样颗粒脓液等为特征。本文对放线菌和放线菌病的管理进行简要概述。

放线菌和放线菌病

放线菌是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之间而又接近于细菌的一类丝状原核生物,具有细菌特征。由放线菌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统称为放线菌病,最常见类型有颈面型(55%)、腹型(20%)和胸型( 15% )。该病可侵入血管,沿血流播散至脑及其他内脏器官;化脓性病变常向组织直接蔓延形成窦道,并排出带硫黄样颗粒的脓液。

放线菌病无传染性,男性发病率高,男女发病比例为3:1,城市人口发病率为农村人口的1/10。放线菌病起病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曾被称为“杰出的假冒者”。

放线菌的生物特点

1877年Cohn最早描述放线菌,从人泪腺感染病灶中分离到一株丝状病原菌链丝菌;而后Harz发现一种寄生于牛体的厌氧性牛型放线菌,从此便建立了放线菌属;后来又发现了需氧性腐生放线菌。美国学者Waksman于1984年把需氧性腐生放线菌另立为链霉菌属,将其与放线菌属相区别,而将厌氧性寄生菌种仍保留原名放线菌属。中国目前也采用此分类系统,而克拉西里尼科夫则将这二者归入放线菌属。

放线菌隶属于细菌界(革兰阳性菌)-放线菌门-放线菌纲-放线菌目-放线菌亚目-放线菌科-放线菌属。放线菌目包括10个亚目,40个科,放线菌科即是其中之一,主要代表属有:放线菌属、节杆菌属、棒杆菌属、弗兰克菌属、微球菌属、微单孢菌属、分枝杆菌属、诺卡菌属、短棒菌苗属、链霉菌属等。

放线菌属多为致病菌,只有营养菌丝,直径小于1μm,有横隔,可断裂成V形或Y形体,无气生菌丝,也不形成孢子。放线菌属一般为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引起牛颚肿病的牛型放线菌是此属的典型代表;还包括衣氏放线菌,其寄生于人体,可引起后颚骨肿瘤和肺部感染。放线菌属生长需要较丰富的营养,通常在培养基中加入血清或心、脑组织的浸汁等。放线菌有很多隶属于放线菌目的相近微生物。

放线菌病临床特征

放线菌病的基本病变是慢性化脓性炎症,伴脓肿形成,病理特征为多发性脓肿、瘘管形成、肉芽组织增生和纤维性变。病原菌入侵后,在组织内最先引起白细胞浸润,形成多发性小脓肿,部分互相融合,部分脓肿间形成交通窦道;在脓液和窦道分泌物中可以见到硫黄颗粒。病变晚期,慢性肉芽组织增生,病变邻近组织纤维性变;脓肿周围为急性或慢性炎性肉芽组织,部分纤维化形成瘢痕。

1.颈面部放线菌病

颈面部放线菌病以脓肿、窦道瘘管形成和组织纤维化为特征,通常表现为进展缓慢、无压痛的硬化肿块,进而演变成多发性脓肿、瘘管和引流窦道;较少见表现为急性化脓性感染,进展迅速的波动性、化脓性肿块。该病临床表现与恶性肿瘤、肉芽肿性疾病十分相似。但颈面部放线菌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受解剖屏障(包括筋膜平面或淋巴引流)及多个窦道形成的影响,而不断扩散;其次,放线菌种会利用组织损伤或黏膜伤口侵入邻近结构,牙齿感染和口腔颌面部创伤是放线菌病常见的前驱事件。该病易感因素包括:龋齿和拔牙,牙龈炎和牙龈创伤,恒牙萌出过程中感染,糖尿病,免疫抑制,营养不良,肿瘤或辐射致局部组织损伤。

2.腹部放线菌病

腹部放线菌病以病程缓慢进展、乏力、发热、体重减轻和腹痛等症状为特征,查体可触及肿块,视诊可见窦道或瘘管。由于放线菌病的罕见性和非特异性症状,以及与恶性肿瘤、克罗恩病及结核病的相似性,术前确诊困难,术前诊断正确率常低于10%。故对于因全身症状或非特异性腹部症状、腹部肿块者,需高度怀疑放线菌病。

腹部放线菌病的易感因素包括:近期腹部手术史、创伤、肿瘤形成或内脏穿孔;还有许多与使用宫内节育器有关的腹盆部放线菌病报道,可能为放线菌上行侵入腹腔所致。

3.胸部放线菌病

放线菌常寄生于人体口腔黏膜、牙龈 、扁桃体、结肠等处,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可因口腔分泌物吸入而侵入呼吸道,首先在支气管内引起病变,再侵入肺实质,亦可由于食管病变向纵隔蔓延,或腹部感染穿过膈肌累及胸膜和肺,在肺部引起化脓性肺炎,并经叶间隙、胸膜侵犯胸壁、肋骨,形成窦道;也可侵入血循环,引起全身播散。胸部放线菌病多侵犯肺门或肺底,呈急性或慢性感染表现,如不规则发热、胸痛、咳嗽、咳痰带血等;累及胸膜可致胸膜炎、脓胸,可形成瘘管,脓液中有硫黄颗粒,也可伴胸膜粘连和胸腔积液;波及心包可致心包炎等。

4.脑部放线菌病

脑部放线菌病通常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两类。局限型表现为厚壁脓肿及肉芽肿等,多见于大脑,亦可见于第三脑室、后颅窝等处,引起颅压升高;脑神经受累可致头痛、恶心、呕吐、复视、视网膜出血等。弥漫型表现为单纯脑膜炎或脑脓肿,也可呈现硬膜外脓肿、颅骨骨髓炎等。

5.皮肤放线菌病

皮肤放线菌病由皮肤直接接触病原菌而致病,初起为皮下结节,软化破溃后形成窦道,可向四周扩展,呈卫星状;破溃后形成瘘管,脓液中见硫黄颗粒;亦可侵入深部组织,局部可纤维化、瘢痕形成。

放线菌病的治疗

放线菌病治疗措施目前推荐大剂量青霉素作为放线菌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对于无显著化脓或瘘管形成的轻度感染者,通常以青霉素V2~4g/d分4次口服或阿莫西林500mg每日3次口服,连用2~6个月;也可选用四环素类抗生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等替代药物治疗。

对于外科手术前已确诊者,初始治疗药物仍优先选择青霉素,通常给予青霉素G 1千万~2千万U/d分次静脉应用,每4~6h1次,持续4~6周,随后给予青霉素V 2~4g/d分4次口服,持续6~12个月;同时应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及临床或病理缓解情况来指导治疗。

对于更为复杂的患者,为达到根治目的,通常需手术切除顽固的纤维化病变,或对持续存在的窦道行造口术加强引流。

总之,放线菌病以好发于颈面部及胸腹部,向周围组织扩展形成瘘管,并排出带硫黄样颗粒的脓液等为特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放线菌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参考文献:

[1]述评: 从 10 年文献数据谈放线菌病的误诊概况及研究进展,临床误诊误治,2017,30(4):5-9

[2]祁晓莉,武迪,任平,等. 腹腔放线菌病临床病理观察 [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6,23(2):127-129.

[3]Cho J Y. The treatment of actinomycosis mimicking a re- tained root tip: a confusing case[J]. J Korean Assoc Oral MaxillofacSurg,2016,42(4):205-2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