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羊

邴姓(邴姓是贵族吗)

时间:2023-10-15 09:05:06 作者:行尸走肉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明代设屯,一个种植瓜果、盛产瓜果之地

明朝初年,大嵩卫(卫址在今海阳市)在即墨境内设屯开荒了29个村庄,本文讲述的瓜蒌屯就是其中之一。清雍正十二年(1734),卫所制被裁撤,瓜蒌屯村隶属并入即墨县东移风乡林家庄社。

瓜蒌屯位于北安街道办事处西北4公里处,东与下疃村相接,南与世清村相连,西与宋化泉相依,北与双龙埠村相抵。2018年底全村共有221户,总人口797人,耕地面积875亩。

即墨地图瓜蒌屯位置

村名由来

明朝初年,大嵩卫在此设屯开荒,以供军需,故村庄名字带有屯字,而瓜蒌大概是栝楼的谐音,当时村庄周边多栝楼植物,以此命名为瓜蒌屯。

同治《即墨县志》标作瓜篓屯。

百度一下,瓜蒌别名有:栝楼、糖瓜蒌、蒌瓜,是多年生攀缘型草本植物。喜生于深山峻岭、荆棘丛生的山崖石缝之中。其果实、果皮、果仁(籽)、根茎均为上好的中药材。主治: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

瓜篓的用处这么多,当年这里的垦屯人还真有可能种植瓜蒌等药材,提供给前线的抗倭军士以备不时之需。

如今,瓜蒌屯村建设成了即墨美丽乡村示范村,墙壁上到处都绘有名言警句。村庄主题为:传承好家风 弘扬好家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瓜蒌屯村最出名的要数菜园种植了,村里种植的黄瓜、大蒜,在即墨那是响当当的名气。以至于集市上蔬菜小贩都说自己售卖的黄瓜产自瓜蒌屯村。

听村里老者说,瓜蒌屯的土壤特殊,尤其是西坡的土壤,长出的菜特别鲜嫩好吃。村里大部分百姓都开菜园卖菜,不种庄稼,后来县里还单独给瓜蒌屯村发放优良黄瓜种子。这里产出的黄瓜有一大特色,黄瓜从中间掰断再把它对上,会立马粘合起来,一点看不出缝隙。

收获的蔬菜瓜果在装盛与存放方面缺少器具,智慧的瓜蒌屯人民还有一项拿手绝活那就是编笼子、编炕席,用笼子来装菜。编制的原材料就是用高粱秸的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胡秸皮,编制的笼子、炕席也很畅销,据说在即墨大集上还专门给瓜蒌屯村留出了一块场地便于售卖。

居民姓氏

全村居要姓氏为李姓 ,还有邴姓、王姓 、刘姓、钟姓、郭姓等。

李姓,清道光元年辛巳(1821)修《李氏族谱》:“吾祖传为云南人,明永乐时北移至天津,再徙居而来即墨,先由大村庄而迁鳌角石,再院西,而后迁居瓜篓屯。”

邴姓,明末(1620-1628)迁来此村。2008年修《邴氏族谱》:“先祖世居莱西鄙河南、三人庄、朱茂。始祖自朱茂迁居沽河西吵吵庄,后迁居瓜篓屯。已传至二十四世。”

辈份命名定式自十二世起为:

可守先德,继起肇隆

树人为本,作善克成

王姓,雍正元年(1723)《王氏族谱》记载,先祖原籍系小云南乌沙卫,明洪武年间(1368-1398),迁居墨邑城西北辛庄、观里(现城区西北关村)。长支三世于明永乐二年(1404)迁居盐山县东南王辛庄。二支自四世分三支,长支居流亭,二支居龙塘埠、西流,三支居辛庄、下疃、瓜篓屯、三泉庄、李哥庄、蒲渠、十旺河、小于庄、槐树沟、龙湾村。十六世国栋、国枢、国楷、国柱、国盛迁居瓜蒌屯。

辈份命名定式自十三世起为:

心克正国,有作其昌

如元成宗,建允全光

懋昭先德,乃显义方

子存孝思,士守书香

刘姓,清光绪二年丙子(1876)修《刘氏族谱》:“祖传余刘氏原莱阳管村人也,自顺治年间(1644-1661)徒居即墨营上疃,至五世祖分为二支派,已传至十七世。八世丕璋于乾隆年间迁瓜篓屯定居。”

辈份命名定式自十三世起为:

学法圣仁,作述善良

敬宗敦祖,永延吉昌

钟姓,中韩朱家洼2008版《钟氏族谱》记载,始祖大公,来自海州(连云港市)。大公的八世孙“尚礼”自明万历末年(或天启初年),由青州西北钟家庄,迁居诸城仁和村。迁居钟家沟的一世祖讳根配仲氏,在明万历年间从诸城仁和村迁来。瓜蒌屯支系的迁徙路线是:连云港—青州钟家庄—诸城仁和村—崂山钟家沟—普东钟家街—瓜蒌屯。

辈份命名定式自十三世起为:

全岳先兆世,贻德克传家

作述培基厚,守志延光华

正才民安富,仁孝初开春

立文明学本,鸿业耀宗昌

村庄烈士

邴吉祥,1924年10月出生,在1947年7月解放泰安战斗中于大汶口七家庄牺牲,牺牲时任北海独立团排长,安葬地点:大汶口埠东村。

村庄古迹

村中原有关帝庙一座,坐西朝东,面阔一间,青砖小瓦建筑,内祀关羽、关平、周仓神像。今已无存。在关帝庙的北侧还建有五间校舍,校舍的西北侧是村庄土地庙。

村中原有李氏祠堂一座,俗称“家庙”。有正房四间,建有门楼,庭内植有松树。今已无存。

村中原有牛马王庙一座,今已无存。其位置、规模皆已失考。

土地庙位于村庄西北部,原庙建国后被毁,近年又在原址附近简易建造,庙顶为原土地庙石顶。

好了,瓜蒌屯就逛到这里,你还知道这个村有什么故事?欢迎留言讨论!

每个村庄都是一部厚重的书,这区区千百文字不足以体现如有失误还望指正。历史如过眼烟云,但历史的深处总有注视的目光。

收集民间故事,一直在路上。

关注与转发是美好的赞赏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此文得到了本村李还照、李还训老先生在古迹传说、历史故事方面的讲述,在此诚挚鸣谢!参考《即墨县民政志》《即墨姓氏述略》等。

主笔:江崇德,字广行,即墨十九世,从事烘焙行业,爱好文史、收集民间故事。

走遍即墨村庄,寻找即墨精彩

姓氏与名号——中国古代称谓简介(一)

姓氏与名号——中国古代称谓简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称呼,在单位领导称呼你小王,下属称你科长,朋友则称呼你老王或直接喊外号。在家里,父母喊你小名,妻子喊你昵称,孩子叫你爸爸。到了网络空间,又会给自己取个网名。而你的姓名仿佛只是存在于身份证上而已。古人的称呼比今天的我们还要复杂,一个人甚至可以有几十个称呼。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常识,就很容易弄错,甚至搞出笑话来。

一、姓氏

姓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有特色的内容,陌生人见面往往会问“您贵姓?”我们平常又会把姓称为姓氏,那么姓和氏是不是一回事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姓氏是怎么回事。

(一)姓氏的起源

姓是什么呢?《说文解字》说:“姓,人所以生也。”也就是表示一个人是从哪里来的。姓的起源是非常古老的,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母系氏族社会。所以一些古老的姓都带有“女”字偏旁,比如:姬、姜、姚、姒、妫。在母系氏族社会里,人们都是随母姓的,后来到了父系氏族社会以后,人们就改成了随父姓了。

遥远的夏商时期,我们只知道夏朝是姒姓,商人是子姓,更详细的情况也就说不出什么了。进入西周以后,周人建立了宗法制,于是开始出现了比较完备的姓氏制度。周人是姬姓,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把他的姓直接冠在名的前面。比如周公叫旦,但是人们并不把他称呼为姬旦。人们平常只是把氏冠在名的前面。那么什么是氏呢?这就要讲一下周人的宗法制度了。

所谓的宗法制度,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而来的。由它构成了贵族间的等级阶梯,形成西周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它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解决了继承权的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根据这一制度周王既是普天下最高的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的大宗,代表社稷,主持宗庙,掌握最高的和族权。天子的宗庙被称为太庙,祭祀历代祖先。周天子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宗的地位。其余诸子封为诸侯或采邑,称为别子。他们又在各自的封地内建立宗庙和相应的机构,分成若干新的别宗。同时为了和大宗相区别,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氏号。受封的别子成为这些别宗的始祖,其封地和爵位由他们的嫡长子继承,成为别宗的宗子。在诸侯国内,又封自己的兄弟以采邑,建立卿大夫之家。卿大夫在自己的采邑内建立宗庙,统率自己的家族。这些卿大夫之家,又可以有自己的氏号,以便和诸侯国内的大宗相区别。卿大夫以下分出若干父权家长制的家庭,其家长为士。这种层层宗法关系使与族权合一,确立了贵族的等级制度。各级贵族有不同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特权,形成了国家的基本体制。士以下就是平民了,平民是没有姓氏的,他们只有名。

就这样,从姓又分化出了许多的氏。比如从姬姓分化出了吴、鲁、季、孟等氏。那么贵族的氏的命名是按照什么样的原则来进行的呢?《风俗通义》中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律:1.以号,遥远的朝代的号。比如唐、虞、夏、商等。2.以谥,就是用祖先的谥号。比如宋戴公的后裔就有一部分人以戴为氏。3.以爵,就是根据先人的爵位来取氏的,比如:王、公、侯、伯。4.以国,就是用诸侯国的国号。比如鲁、郑、齐、宋等。5.以官,就是用先人的官职来命名。比如:司马、司空、司徒等。6.以字,就是用先人的字中的第一个字来命名。比如孔子的先人姓子名嘉,字孔父,所以他的后裔就用孔为氏。类似的还有孟、季等。7.以居,就是用居住地来命名。比如:东郭、南郭、池等。8.以事,就是用职业。比如陶、卜等。9.以职,其实还是职业,只不过是更低一些的职业。比如五鹿、青鸟等。[1]在这样的制度下,姓氏是人们身份的标志。姓的功能在区别婚姻,所谓“同姓不婚”。而氏的功能则在表示地位和等级。

进入战国以后,宗法制度已经彻底崩溃了。于是人们也就不再用区分什么姓和氏了,逐渐姓氏就混为一谈了。人们就直接把自己的氏当成了自己的姓了,至于那个遥远的姓,则一般不再提起。而且宗法制度解体后,姓氏也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平民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姓氏。姓氏也就普及了,姓氏不再表示不同的等级,而仅成为人们家族的标志。

(二)形形的改姓

进入战国以后,姓氏不再有制度性的分化,但并不是说此后就不再产生新的姓氏,也不表示人们的姓氏就不再发生变化。历代改变姓氏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避讳 在专制时代里,帝王之名百姓必须避讳,不仅不能说,不能写,而且姓名当中也需要避讳。于是因为汉明帝名庄,于是庄姓改为严;汉安帝父名庆,于是庆氏改为贺;后晋的儿皇帝石敬瑭名中有敬,于是敬姓改为文或苟。后晋灭亡后,他们又恢复了敬姓。可惜,好景不长北宋皇帝的祖宗名中带敬,于是还要改。北宋名臣文彦博就本姓敬。不仅如此,专制时代里所认定的圣人的名也需要避讳,于是丘姓就改成了邱。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2.避祸 有些人因为遇到灾祸而逃亡,在逃亡的过程中首先就要隐姓埋名。比如据说司马迁的后人为了避祸而改成了同和冯,所以至今陕西的同和冯仍然不通婚。朱明王朝灭亡以后,朱元璋的后人也多不敢再以朱姓示人了。

3.赐姓 有些人因为得到了皇帝的眷顾会被皇帝赐姓,这在专制时代里是莫大的荣幸。比如西汉初年因为劝说刘邦定都关中而被刘邦赏识的娄敬就被刘邦赐姓为刘。王莽当皇帝的时代,对向他投诚的西汉宗室也多赐姓为王。为了拉拢党项贵族,西夏的建立者先后被唐朝和北宋赐姓为李和赵。最著名的要数郑成功了,他因为被南明隆武皇帝赐姓为朱,所以被人们称为国姓爷。不过他的后人在投降清朝以后又恢复了自己的姓氏。赐姓中也有人会被赐给其它的姓,比如著名的三保太监郑和,他本姓马,是回族,后来明成祖赐他姓郑。也有人被赐了恶姓的,比如武则天就下令改唐高宗原来的王皇后为“蟒”氏,唐玄宗李隆基也曾经下令改新兴王李晋姓“厉”。

4.音变 从古到今,语音是会发生变化的,于是一些人因为音变也改了姓。比如部分姓闾丘的就因为音变而改成了卢。

5.复变单 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也有一些复姓被改成了单姓,比如欧阳,就有人改成了欧。诸葛也有人改成了葛。

6.入赘 入赘有两种情况。一是上门女婿,于是他的子孙照例是要随妻子姓的。一是随母改嫁而改成继父的姓。

7.少数民族使用汉姓 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本是一个多民族不断融合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在与中原地区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一些人也都采用了汉族的姓氏。比如北魏孝文帝所进行的改革中就包括了改姓。后来蒙古族中也有人改成汉姓,比如孛儿只斤氏,就改成了鲍或包。部分满族人在清朝灭亡以后也改成了汉姓,比如瓜尔佳氏改成了关氏,爱新觉罗改成了金或王。

8.因为其它原因而产生的改姓 比如西汉时期采取了对各地豪强进行迁徙的政策,其中山东的田氏被迁徙到长安附近,由于分八批进行,所以后来就产生了第一到第八的姓氏,今天还有一部分第五氏的后人。有人则是因为耻于同姓者的恶行而改姓,比如著名的诗人艾青就因为耻于与同姓而改为艾。有些姓氏在流传过程中也会被省写,比如鄫姓后来就逐渐写成了曾,邴姓逐渐写成了丙。在汉字简化的过程中,又有一些人的姓氏发生了改变,比如萧氏中有人改写成了肖,傅氏有人改写成了付等等。现代社会中也有将父母双方的姓氏加以组合成为新的姓氏。

[1] 南宋时郑樵则总结出三十多种命氏的方式,过于烦琐,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姓氏与名号——中国古代称谓简介(一)

姓氏与名号——中国古代称谓简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称呼,在单位领导称呼你小王,下属称你科长,朋友则称呼你老王或直接喊外号。在家里,父母喊你小名,妻子喊你昵称,孩子叫你爸爸。到了网络空间,又会给自己取个网名。而你的姓名仿佛只是存在于身份证上而已。古人的称呼比今天的我们还要复杂,一个人甚至可以有几十个称呼。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常识,就很容易弄错,甚至搞出笑话来。

一、姓氏

姓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有特色的内容,陌生人见面往往会问“您贵姓?”我们平常又会把姓称为姓氏,那么姓和氏是不是一回事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姓氏是怎么回事。

(一)姓氏的起源

姓是什么呢?《说文解字》说:“姓,人所以生也。”也就是表示一个人是从哪里来的。姓的起源是非常古老的,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母系氏族社会。所以一些古老的姓都带有“女”字偏旁,比如:姬、姜、姚、姒、妫。在母系氏族社会里,人们都是随母姓的,后来到了父系氏族社会以后,人们就改成了随父姓了。

遥远的夏商时期,我们只知道夏朝是姒姓,商人是子姓,更详细的情况也就说不出什么了。进入西周以后,周人建立了宗法制,于是开始出现了比较完备的姓氏制度。周人是姬姓,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把他的姓直接冠在名的前面。比如周公叫旦,但是人们并不把他称呼为姬旦。人们平常只是把氏冠在名的前面。那么什么是氏呢?这就要讲一下周人的宗法制度了。

所谓的宗法制度,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而来的。由它构成了贵族间的等级阶梯,形成西周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它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解决了继承权的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根据这一制度周王既是普天下最高的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的大宗,代表社稷,主持宗庙,掌握最高的和族权。天子的宗庙被称为太庙,祭祀历代祖先。周天子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宗的地位。其余诸子封为诸侯或采邑,称为别子。他们又在各自的封地内建立宗庙和相应的机构,分成若干新的别宗。同时为了和大宗相区别,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氏号。受封的别子成为这些别宗的始祖,其封地和爵位由他们的嫡长子继承,成为别宗的宗子。在诸侯国内,又封自己的兄弟以采邑,建立卿大夫之家。卿大夫在自己的采邑内建立宗庙,统率自己的家族。这些卿大夫之家,又可以有自己的氏号,以便和诸侯国内的大宗相区别。卿大夫以下分出若干父权家长制的家庭,其家长为士。这种层层宗法关系使与族权合一,确立了贵族的等级制度。各级贵族有不同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特权,形成了国家的基本体制。士以下就是平民了,平民是没有姓氏的,他们只有名。

就这样,从姓又分化出了许多的氏。比如从姬姓分化出了吴、鲁、季、孟等氏。那么贵族的氏的命名是按照什么样的原则来进行的呢?《风俗通义》中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律:1.以号,遥远的朝代的号。比如唐、虞、夏、商等。2.以谥,就是用祖先的谥号。比如宋戴公的后裔就有一部分人以戴为氏。3.以爵,就是根据先人的爵位来取氏的,比如:王、公、侯、伯。4.以国,就是用诸侯国的国号。比如鲁、郑、齐、宋等。5.以官,就是用先人的官职来命名。比如:司马、司空、司徒等。6.以字,就是用先人的字中的第一个字来命名。比如孔子的先人姓子名嘉,字孔父,所以他的后裔就用孔为氏。类似的还有孟、季等。7.以居,就是用居住地来命名。比如:东郭、南郭、池等。8.以事,就是用职业。比如陶、卜等。9.以职,其实还是职业,只不过是更低一些的职业。比如五鹿、青鸟等。[1]在这样的制度下,姓氏是人们身份的标志。姓的功能在区别婚姻,所谓“同姓不婚”。而氏的功能则在表示地位和等级。

进入战国以后,宗法制度已经彻底崩溃了。于是人们也就不再用区分什么姓和氏了,逐渐姓氏就混为一谈了。人们就直接把自己的氏当成了自己的姓了,至于那个遥远的姓,则一般不再提起。而且宗法制度解体后,姓氏也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平民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姓氏。姓氏也就普及了,姓氏不再表示不同的等级,而仅成为人们家族的标志。

(二)形形的改姓

进入战国以后,姓氏不再有制度性的分化,但并不是说此后就不再产生新的姓氏,也不表示人们的姓氏就不再发生变化。历代改变姓氏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避讳 在专制时代里,帝王之名百姓必须避讳,不仅不能说,不能写,而且姓名当中也需要避讳。于是因为汉明帝名庄,于是庄姓改为严;汉安帝父名庆,于是庆氏改为贺;后晋的儿皇帝石敬瑭名中有敬,于是敬姓改为文或苟。后晋灭亡后,他们又恢复了敬姓。可惜,好景不长北宋皇帝的祖宗名中带敬,于是还要改。北宋名臣文彦博就本姓敬。不仅如此,专制时代里所认定的圣人的名也需要避讳,于是丘姓就改成了邱。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2.避祸 有些人因为遇到灾祸而逃亡,在逃亡的过程中首先就要隐姓埋名。比如据说司马迁的后人为了避祸而改成了同和冯,所以至今陕西的同和冯仍然不通婚。朱明王朝灭亡以后,朱元璋的后人也多不敢再以朱姓示人了。

3.赐姓 有些人因为得到了皇帝的眷顾会被皇帝赐姓,这在专制时代里是莫大的荣幸。比如西汉初年因为劝说刘邦定都关中而被刘邦赏识的娄敬就被刘邦赐姓为刘。王莽当皇帝的时代,对向他投诚的西汉宗室也多赐姓为王。为了拉拢党项贵族,西夏的建立者先后被唐朝和北宋赐姓为李和赵。最著名的要数郑成功了,他因为被南明隆武皇帝赐姓为朱,所以被人们称为国姓爷。不过他的后人在投降清朝以后又恢复了自己的姓氏。赐姓中也有人会被赐给其它的姓,比如著名的三保太监郑和,他本姓马,是回族,后来明成祖赐他姓郑。也有人被赐了恶姓的,比如武则天就下令改唐高宗原来的王皇后为“蟒”氏,唐玄宗李隆基也曾经下令改新兴王李晋姓“厉”。

4.音变 从古到今,语音是会发生变化的,于是一些人因为音变也改了姓。比如部分姓闾丘的就因为音变而改成了卢。

5.复变单 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也有一些复姓被改成了单姓,比如欧阳,就有人改成了欧。诸葛也有人改成了葛。

6.入赘 入赘有两种情况。一是上门女婿,于是他的子孙照例是要随妻子姓的。一是随母改嫁而改成继父的姓。

7.少数民族使用汉姓 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本是一个多民族不断融合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在与中原地区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一些人也都采用了汉族的姓氏。比如北魏孝文帝所进行的改革中就包括了改姓。后来蒙古族中也有人改成汉姓,比如孛儿只斤氏,就改成了鲍或包。部分满族人在清朝灭亡以后也改成了汉姓,比如瓜尔佳氏改成了关氏,爱新觉罗改成了金或王。

8.因为其它原因而产生的改姓 比如西汉时期采取了对各地豪强进行迁徙的政策,其中山东的田氏被迁徙到长安附近,由于分八批进行,所以后来就产生了第一到第八的姓氏,今天还有一部分第五氏的后人。有人则是因为耻于同姓者的恶行而改姓,比如著名的诗人艾青就因为耻于与同姓而改为艾。有些姓氏在流传过程中也会被省写,比如鄫姓后来就逐渐写成了曾,邴姓逐渐写成了丙。在汉字简化的过程中,又有一些人的姓氏发生了改变,比如萧氏中有人改写成了肖,傅氏有人改写成了付等等。现代社会中也有将父母双方的姓氏加以组合成为新的姓氏。

[1] 南宋时郑樵则总结出三十多种命氏的方式,过于烦琐,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最完美的丞相, 在皇帝身边工作了11年, 才发现他竟是皇帝救命恩人

元康三年,汉宣帝收到一封平民的奏书,声称自己的妻子当年对皇帝有保育之恩,希望获得相关待遇。汉宣帝出生几个月,就因为祖父卷入巫蛊事件,全家人除了他被送入监狱外,全部自杀或被处死。五岁那年,他才被释放出狱,七岁重获宗室身份,由掖庭负责养护,负责照顾他的就是一群宫女和内官。

汉宣帝

那时他还太小,根本记不住幼年的事情,备不住真的是哪位对自己有恩的宫女。正因为少年时代的民间生活,汉宣帝非常念旧情,于是他将奏书交给掖庭令,责令他查清真相。

上书人的妻子叫“则”,以前就是掖庭的宫女。但二十多年过去了,根本没人认识她,更没人能证实她曾经对皇帝有恩。情急之下,“则”想起了一个人——邴吉,他知道得最清楚,可以请他证明。

邴吉时为御史大夫、太子太傅,德高望重,由他作证当然假不了。没想到邴吉见了“则”以后,淡淡地说:“你当年确实负责过抚育皇曾孙(指汉宣帝),可是你并不尽责,还曾经因为失职挨过鞭打,哪里来的恩养之功?”

“则”脸上直发烧!邴吉又向汉宣帝禀告:当年对您有恩养之功的两个人,一个叫胡组,渭城人,一个叫郭征卿,淮阳人。

掖庭宫女

一份奏书,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汉宣帝决定亲自过问此事。他一面让人去查访胡组和郭征卿,一面亲自问询“则”,当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结果,这一查访,一询问,问出了个天大的秘密:自己最大的恩人,竟然就是在自己身边工作了十一年之久的邴吉!

原来,当年汉宣帝被捕入狱后,天性善良的邴吉可怜太子刘据(汉宣帝的爷爷)蒙冤,对几个月大的汉宣帝照顾有加。邴吉时为廷尉监,正好负责审理太子谋反案。他利用自己的身份,指令谨慎厚道的两位女囚胡组和郭征卿,专门负责照顾汉宣帝。

年幼的汉宣帝几次病重,差点夭折,都是邴吉花钱请医救治。汉宣帝被释放后没有去处,邴吉只好从自己的俸禄里挤出钱来,请胡组和郭征卿继续充当保姆,并负责生活供给。此后,邴吉奔走少府、宗正、掖庭,一直为汉宣帝的未来生活努力。

直到汉宣帝七岁那年,他被恢复宗室子弟身份,获得掖庭供养的资格,邴吉才卸下了担子,也从汉宣帝的生活中慢慢消失。

邴吉

汉昭帝驾崩后,昌邑王刘贺登基,仅仅二十七天就被霍光废黜。在邴吉的竭力推荐下,十七岁的汉宣帝登基继位。不过汉宣帝早已经将幼年的生活经历忘记了,而邴吉,在汉宣帝身边工作了十一年,竟然只字未提,别人也都不知道他所做的一切!

就在四年前,邴吉因为出色的品行和能力,被授以太子太傅、御史大夫(副丞相)。不靠皇帝的加恩,靠自己的能力,照样位列三公!

汉宣帝知道这些真相后,差点感动哭了,他感慨邴吉真是大贤之人。在赏赐了“则”和胡组、郭征卿后,汉宣帝下旨册封邴吉为博阳侯。

还没等到册封之日,邴吉病了,病得很重。汉宣帝慌了,他担心邴吉等不到册封就死了,就想取消册封仪式,直接送去印绶。大臣夏侯胜说:“邴吉是积了阴德的人,积阴德的人一定会享受得到阴德带来的快乐,还会福及子孙,他不会死!”

果然,邴吉又顽强地活过来了!他活过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向汉宣帝辞封,邴吉说,他不想靠这种虚名受赏!

汉宣帝

汉宣帝不准:“你所做的一切绝不是空名虚名,我也不是那种知恩不报,无德无义的人,收下印绶,好好养病!”

其实,邴吉恩养汉宣帝的故事,到这儿还没结束。汉元帝年间,有个叫“尊”的平民,给汉元帝上书,请求汉元帝优待邴吉犯罪的儿子邴显。这位叫“尊”的平民告诉汉元帝,他曾经在郡邸狱(当年汉宣帝服刑的监狱)做小吏,亲眼看见了邴吉对汉宣帝的恩养。而且他还透露了一些其它不为人知的事迹,如汉武帝曾经让人到监狱处死所有人犯,包括汉宣帝。

邴吉为了救汉宣帝,他竟然抗旨,紧闭大门,坚决不让刽子手们踏进监狱一步!倘若不是武帝回心转意,邴吉肯定难逃一死。正是邴吉不要命的抗争,让汉宣帝因祸得福,武帝认为这可能是天命,竟然下旨赦免狱中所有犯人!

“尊”认为,邴吉那时候并不知道,皇曾孙后来竟然能当上皇帝,他对孝宣帝的帮助完全是处于善良的本性。即便介子推割肉救主,也比不上邴吉!

邴吉在世的时候,“尊”曾经把这些事上奏给孝宣皇帝,可是奏书到了邴吉那里,他就删掉了关于他的事,只把功劳算在胡组和郭征卿身上。以至于孝宣皇帝到死都不能完全知道,邴吉到底为他做过什么!

汉宣帝

这就是邴吉!善良低调谦逊,连最底层的吏员都能感受到他的阳光。手下人不胜任或犯错误,邴吉从来不用生硬的手段责罚或者开除,而是用放长假的方式冷处理。

也许过于宽松,底下人偶尔也会玩出花。邴吉有个司机,这家伙是个放浪不羁的酒徒,那时候也没有酒驾,经常喝得醉醺醺驾车。有一次,这家伙竟然在邴吉的车厢里吐了一地!他的顶头上司很生气,就要开除他。邴吉却说:“仅仅因为酒后呕吐弄脏了丞相(此时邴吉已经做了丞相)的车,就被开除,你让他以后怎么容身处事?忍忍吧!”

好人有好报,不久这个酒蒙子司机给了邴吉一个大惊喜。有一次,他碰巧看见一位信使,疾驰奔入公车署,司机有个特长,凭信使的装束,他就能判断出他送的是哪方面的急报。这次他一眼看出,急报来自北方边境。于是他侧面打听了一下,果然,信使传递的信息是:匈奴侵入云中和代郡。

司机不敢怠慢,快速回到相府,向邴吉做了汇报,并建议邴吉,赶紧把云中和代郡的官员履历全部弄清楚,以备皇帝询问。

邴吉的准备工作还没全部完成,召邴吉议事的诏令就到了。果然,汉宣帝向邴吉和御史大夫询问边境官员的情况,御史大夫张口结舌,被汉宣帝狠狠批评了一顿,邴吉则侃侃而谈,受到汉宣帝的表扬。

邴吉

做了丞相的邴吉,还发生了一件“趣事”。有一次他出门,路上碰到一群打架斗殴的老百姓,一个个头破血流,死伤一地。邴吉看都不看一眼,驱车而过。走不远,又碰到一个驾着牛车的人,却跳下车,询问驾车人:牛拉着车走了多长时间了?

随从非常困惑,甚至鄙视他:你一个丞相,放着老百姓斗殴的大事不管,却管一头牛辛苦不辛苦!

邴吉一脸严肃:打架斗殴的事,由地方长官负责,我的任务只需要考核他们的功过。之所以过问牛,是因为这个天气并不热,而牛却喘气流汗,这很可能是时令节气失调的征兆。时令节气失调,就会导致大灾,作为丞相,这种可能给国家带来危机的事,不正是丞相的职责吗?

看起来邴吉立世,不光德行高尚,确实眼界宽广,识大体。

邴吉还有一个过人的才能——识别人才的敏锐眼光。邴吉病危期间,汉宣帝登门探视,请教他谁可以接他的班做丞相。邴吉向汉宣帝推荐了三个人,果然,多年后这三人先后坐上了丞相的位置,且政绩非常突出。

明朝大才子解缙认为,西汉二百年,值得称道的丞相只有四位:前有萧何、曹参,后有魏相和邴吉。唐代史学家权德舆评价邴吉:“邴吉知大体,百职修明,中兴有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