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血型配对

石凤翔(石凤翔简历)

时间:2023-10-08 22:04:32 作者:简单的爱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石凤翔,湖北孝感人,西北纺织大王,最失败的投资就是与蒋联姻

石凤翔是中国近代的纺织教育家,纺织专家和民族企业家,被人称为"西北纺织大王",独臂撑起民族纺织业的半壁江山。

东渡日本求学,参加同盟会

石凤翔,原名石志学,1893年3月3日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县滑石冲。祖辈务农,从父辈起,弃农经商,家道中兴。

1907年,石凤翔14岁,跟随大哥去日本求学,并随兄参加同盟会。

1911年武昌起义时,一起回国参加革命。

再渡日本,潜心攻读纺织专业

1912年,石凤翔考入日本京都高等工艺学校学习纺织专业。

1915年,进入日本大阪的内外棉纺织厂实习两年。成为一个既掌握有世界先进技术,又经过实战历练的纺织界经理人。

1917年,他婉言谢绝日本棉纺织厂的高薪聘请,回到自己眷念的家乡,回到当时民族工业繁荣,交通便利的"东方芝加哥"。

进入楚兴,初展才华

回国后,得益于长兄的举荐,石凤翔进入楚兴纱厂。(想了解楚兴纱厂详情,可参考上篇有关徐荣廷的文章)

他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楚兴得到充分发挥,各项业绩突出,很快得到董事长徐荣廷的赏识。

1918年被聘为楚兴纺织学校校长。为楚兴以及后期的裕大华培养了60余名纺织专业人才。

风华正茂,经历人生重大磨难

1923年,30岁的石凤翔出任裕华技师,主管生产的他几乎每天都连续几个班次在各生产车间里巡视和指导。

疲惫的他,在一次清晨巡视清花车间,伸手挟取粘附在机器内的棉花团时,左手两个手指被打掉。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低下,医院从肘部为其截肢,使其成为终生残废。

临危受命,解大兴纱厂之困局

石凤翔养伤之时,正逢石家庄大兴纱厂遭遇经营困难,厂长张荫甫辞职。公司便委派石凤翔接任厂长一职。从此,他在大兴纱厂任职十年,挽大厦之将倾,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和经营优势,使得该厂生产的纱、布畅销关内外。

经营大华,扩张西北

"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形势紧张,关内农村经济凋敝,加之日货倾销,大兴纱厂产品积压,连年亏损。

在这种情况下,石凤翔向总公司提出向西部发展的思路,以及在西安建厂的建议。

1936年7月正式投产,规模为12000锭纱机、320台布机。这便是西北地区近代以来的第一个机器纺织厂,投产不到半年即有盈余。

大兴二厂的兴建,填补了西北民族纺织工业的空白。几年下来,大兴二厂更名为大华纺织公司西安大华纱厂,企业规模、产量和销售额均实现了翻番,成为了抗战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领头雁"。

为了抵制日本龙头细布,石凤翔创立了"雁塔牌"细布,他投入自己全部精力,研发的雁塔细布,无论在外观、色泽、手感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使其深受用户好评,从而畅销西北地区。

1937年初,由于沿海工业不是被破坏就是被日军所霸占,西北纺织企业少,市场空间大,纺织业空前繁荣。据厂志记载,大华纱厂从1936年开工到1938年的前三年间,每年分别盈利为20万元、133万元、476万元。

1939年10月,日机轰炸西安,大华厂遭受日军飞机三次大规模轰炸,损失惨重。

为了保全设备,石凤翔报请董事会批准,在秦岭山中的四川广元建立了大华广元厂,将西安大华厂较好的动力设备和纱机拆迁,运往广元,将工厂建在山洞里,以防日军轰炸。

1938年,内地的纺织企业实行西迁,先后在西安设立了纺织厂,打破了大华独家经营的局面,形成竞争。同时,因战事影响,大华的生产经营逐渐陷入困境。

创办大秦,注重纺织教育

在西安期间,石凤翔还利用大华钢丝机与其他人合作创立了大秦毛纺厂。厂子虽小,亦属独家,获利颇丰。同时,他还创建了大华酒精厂、实华实业、信义贸易公司等10余家企业,为抗战和西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也是在这一时期,他编写完成了影响最广的书籍《棉纺学》,并创办了大华纺织训练所,自己兼任校长,为西部棉纺织业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

1947年,石凤翔还出任江汉纺织专科学校第一任校长,他把业余时间及精力全部贡献给学校和学生,造就出许多优秀人才。

政治投资,与蒋成为儿女亲家

除了经济上的投资外,石凤翔也为自己做了一笔政治投资,与结为儿女亲家。

1943年,石凤翔的次女石静宜与当时驻守临潼、任胡宗南部某步兵营少尉排长的蒋纬国恋爱结婚。这次联姻后,纺织大亨也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宝岛台湾。

但世事难料,1952年,34岁的石静宜,因为难产一个人死在了台北的家里。直到40多年后的1996年,石静宜曾经的学生终于说出了真相,她是因卷入了蒋家的内斗,才蒙冤被害的。

石凤翔后期的事业也并不一帆风顺。1948年1月,身为裕大华集团公司总经理,并兼任江汉纺织专科学校校长的石凤翔,因主张在台湾建厂,遭拒绝后,辞去公司所有职务。

他将在美国购买的旧纺织机3万锭中的1.5万锭和大秦毛纺织厂存放在上海的机器运到台湾,在台湾新竹组建大秦纺织厂,并举家迁往台湾。

1958年,大秦纱厂已成为拥有4万纱锭和800台织机的大厂。期间,石凤翔又于1953年创立了中国人造纤维公司,从纺织领域拓展到化纤工业,开创了台湾制造粘纤、棉纶和涤纶之先河。

1959年,因代织军服用布的质量问题,接连亏本,难以维持。石凤翔全家迁至香港。

1967年,74岁的石凤翔在香港病逝。

石凤翔将自己的一生全部倾注于中国民族纺织工业,虽因此落下残疾,仍坚持西北纺织工业一线。还将自己毕生所学编著成书籍,走向讲台,为近代纺织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近代纺织工业教育家和实干家。

石凤翔,湖北孝感人,西北纺织大王,最失败的投资就是与蒋联姻

石凤翔是中国近代的纺织教育家,纺织专家和民族企业家,被人称为"西北纺织大王",独臂撑起民族纺织业的半壁江山。

东渡日本求学,参加同盟会

石凤翔,原名石志学,1893年3月3日出生于湖北省孝感县滑石冲。祖辈务农,从父辈起,弃农经商,家道中兴。

1907年,石凤翔14岁,跟随大哥去日本求学,并随兄参加同盟会。

1911年武昌起义时,一起回国参加革命。

再渡日本,潜心攻读纺织专业

1912年,石凤翔考入日本京都高等工艺学校学习纺织专业。

1915年,进入日本大阪的内外棉纺织厂实习两年。成为一个既掌握有世界先进技术,又经过实战历练的纺织界经理人。

1917年,他婉言谢绝日本棉纺织厂的高薪聘请,回到自己眷念的家乡,回到当时民族工业繁荣,交通便利的"东方芝加哥"。

进入楚兴,初展才华

回国后,得益于长兄的举荐,石凤翔进入楚兴纱厂。(想了解楚兴纱厂详情,可参考上篇有关徐荣廷的文章)

他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楚兴得到充分发挥,各项业绩突出,很快得到董事长徐荣廷的赏识。

1918年被聘为楚兴纺织学校校长。为楚兴以及后期的裕大华培养了60余名纺织专业人才。

风华正茂,经历人生重大磨难

1923年,30岁的石凤翔出任裕华技师,主管生产的他几乎每天都连续几个班次在各生产车间里巡视和指导。

疲惫的他,在一次清晨巡视清花车间,伸手挟取粘附在机器内的棉花团时,左手两个手指被打掉。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低下,医院从肘部为其截肢,使其成为终生残废。

临危受命,解大兴纱厂之困局

石凤翔养伤之时,正逢石家庄大兴纱厂遭遇经营困难,厂长张荫甫辞职。公司便委派石凤翔接任厂长一职。从此,他在大兴纱厂任职十年,挽大厦之将倾,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和经营优势,使得该厂生产的纱、布畅销关内外。

经营大华,扩张西北

"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形势紧张,关内农村经济凋敝,加之日货倾销,大兴纱厂产品积压,连年亏损。

在这种情况下,石凤翔向总公司提出向西部发展的思路,以及在西安建厂的建议。

1936年7月正式投产,规模为12000锭纱机、320台布机。这便是西北地区近代以来的第一个机器纺织厂,投产不到半年即有盈余。

大兴二厂的兴建,填补了西北民族纺织工业的空白。几年下来,大兴二厂更名为大华纺织公司西安大华纱厂,企业规模、产量和销售额均实现了翻番,成为了抗战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领头雁"。

为了抵制日本龙头细布,石凤翔创立了"雁塔牌"细布,他投入自己全部精力,研发的雁塔细布,无论在外观、色泽、手感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使其深受用户好评,从而畅销西北地区。

1937年初,由于沿海工业不是被破坏就是被日军所霸占,西北纺织企业少,市场空间大,纺织业空前繁荣。据厂志记载,大华纱厂从1936年开工到1938年的前三年间,每年分别盈利为20万元、133万元、476万元。

1939年10月,日机轰炸西安,大华厂遭受日军飞机三次大规模轰炸,损失惨重。

为了保全设备,石凤翔报请董事会批准,在秦岭山中的四川广元建立了大华广元厂,将西安大华厂较好的动力设备和纱机拆迁,运往广元,将工厂建在山洞里,以防日军轰炸。

1938年,内地的纺织企业实行西迁,先后在西安设立了纺织厂,打破了大华独家经营的局面,形成竞争。同时,因战事影响,大华的生产经营逐渐陷入困境。

创办大秦,注重纺织教育

在西安期间,石凤翔还利用大华钢丝机与其他人合作创立了大秦毛纺厂。厂子虽小,亦属独家,获利颇丰。同时,他还创建了大华酒精厂、实华实业、信义贸易公司等10余家企业,为抗战和西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也是在这一时期,他编写完成了影响最广的书籍《棉纺学》,并创办了大华纺织训练所,自己兼任校长,为西部棉纺织业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

1947年,石凤翔还出任江汉纺织专科学校第一任校长,他把业余时间及精力全部贡献给学校和学生,造就出许多优秀人才。

政治投资,与蒋成为儿女亲家

除了经济上的投资外,石凤翔也为自己做了一笔政治投资,与结为儿女亲家。

1943年,石凤翔的次女石静宜与当时驻守临潼、任胡宗南部某步兵营少尉排长的蒋纬国恋爱结婚。这次联姻后,纺织大亨也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宝岛台湾。

但世事难料,1952年,34岁的石静宜,因为难产一个人死在了台北的家里。直到40多年后的1996年,石静宜曾经的学生终于说出了真相,她是因卷入了蒋家的内斗,才蒙冤被害的。

石凤翔后期的事业也并不一帆风顺。1948年1月,身为裕大华集团公司总经理,并兼任江汉纺织专科学校校长的石凤翔,因主张在台湾建厂,遭拒绝后,辞去公司所有职务。

他将在美国购买的旧纺织机3万锭中的1.5万锭和大秦毛纺织厂存放在上海的机器运到台湾,在台湾新竹组建大秦纺织厂,并举家迁往台湾。

1958年,大秦纱厂已成为拥有4万纱锭和800台织机的大厂。期间,石凤翔又于1953年创立了中国人造纤维公司,从纺织领域拓展到化纤工业,开创了台湾制造粘纤、棉纶和涤纶之先河。

1959年,因代织军服用布的质量问题,接连亏本,难以维持。石凤翔全家迁至香港。

1967年,74岁的石凤翔在香港病逝。

石凤翔将自己的一生全部倾注于中国民族纺织工业,虽因此落下残疾,仍坚持西北纺织工业一线。还将自己毕生所学编著成书籍,走向讲台,为近代纺织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近代纺织工业教育家和实干家。

三个“苦瓜村”联袂造风景

最近几天,年过半百的田恤民在孝感市双峰山旅游度假区的上湾村、滑石村和剥岸村转了几圈,蹚溪流、钻荆棘,然后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

“相邻三个村,竟然有五六条断头路。”作为孝感市直驻上湾村扶贫工作队长,老田计划整合三个村的修路需求,一盘棋谋划。

一个村的扶贫队长,为何要管三个村的事?

先得说说这三个村的渊源。

看距离,三个村依次排列在双(峰山)木(兰景区)公路沿线,相隔不过几里山路;看资源,山同脉、水同源,耕地山林比邻而建;看人脉,这村的姨妈就是那村的姑妈,打断骨头连着筋。

“还有呢,都是国土面积大,耕地面积小;老弱病残多,党员干部少;贫困人口多,脱贫路径少;还都是建档立卡的省级重点贫困村……”滑石村第一书记张源皱着眉头。

确实,三个村国土面积超过42000亩,仅有耕地1635亩,员仅7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却高达206户、506人。用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吴兰君的话,就是“一根藤上的三个苦瓜”。

如何脱贫?

三个村不约而同看上了家门口的青山绿水,都在双木公路沿线,距离清凉寨、锦里沟等木兰景区群不过10余公里。“人家每年接待游客2600万人次,能有5%的游客来这里‘弯一脚’‘歇一下’,那就不得了!”剥岸村党支部书记石新初说。

方向已定,三个“苦瓜村”,联袂造风景。

上湾村人做菜的手艺全区驰名,重点发展农家乐。一开始,村民们积极参与,但端出来的土菜却拿不出手。“一是食品卫生安全肯定不达标,二是菜品菜相不敢恭维。”上湾村党支部书记周儒保说。

为解决这一问题,上湾村邀请孝感市8位大厨现场培训,邀请市食药监局宣传政策、监督检查。2017年,贫困户周国平通过扶贫贷款5万元开起“茶园农家乐”,全家6口人越干越带劲。截至目前,全村共有农家乐9家,接待能力达到500人/日,年均收入20万元以上。

滑石村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丰富。依托青山,建设“角鹿冲生态旅游区”,已完成投资近千万元;依托绿水,一座纯净水加工厂就要投产;依托“石凤翔故居”“石忠汉故居”,正在打造故居建筑群。

剥岸村与武汉木兰景区群接壤,位于小溪岭的途居国际房车露营地初露端倪,与木兰景区共建的索道项目已完成前期规划,双木公路剥岸段拓宽工程明年完工。

打破区划观念错位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上湾村于2017年整村出列,滑石村和剥岸村也将于2018年底出列。12月初,滑石村还进入2019年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名单。

这,仅仅是第一步。

周儒保说,愿意发展农家乐的村民,请到上湾村投资。张源表态,景区建成后,欢迎大家来务工、经营。石新初一努嘴,“我当双木公路的桥头堡,保障交通畅通,帮你们招揽游客。”

这里有你看不完的风景||行走·碑林(25)韩红艳:《一代鸿儒董仲舒》

一代鸿儒董仲舒

韩红艳

正月十二,我和朋友去拜访董仲舒墓。天空阳光惨淡,又刮着大风,我们被寒意夹裹着走进西安碑林区和平门内。紧挨着厚重的城墙下,有一条铺着青石板的小巷,它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称呼“下马陵”街,其名来自董仲舒墓。据说汉代天子军民到他的墓前都要下马,所以墓也叫下马陵。如今,董仲舒墓在兰州军区干休所里面。进大门后往左手走能看到一个凉亭,前面是用青砖砌的小墓冢,封土残高不过两米多,上面是荒草松柏,墓碑上题着“汉董仲舒先生墓”,冷冷清清中露着凄凉。墓碑对面的墙根摆放着几块被打碎的石碑。墓前面有一个仿古的建筑,我们以为是他的祠堂,进去探看才知道是老干部活动中心,迎门大厅摆着他的画像和碑文。老干部活动中心前面是山门。整个墓区建筑非常紧凑,遍植树木。一代大儒昔日的辉煌与此时的落寞相比,让我们大为感叹。

在墓前遥想董仲舒的一生,他教书写作,著有《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积极为国家效力。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刘彻想推行新政,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让各地推荐贤良之士出谋划策,董仲舒被推荐参加策问。汉武帝对他进行了三次策问,都是关于天人关系的问题,称为“天人三策”。董仲舒在对策中详细阐述了天人感应关系,论述了“君权神授”合法性。班固在《汉书•董仲舒传》中称他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思想,清末民初的思想家易白沙把董仲舒的建议归结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建议适合了汉代“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被汉武帝采纳。可惜他没有得到朝廷重用,一度因为谈论灾异而下狱。后来任江都王、胶西王的国相,他感到官场险恶,于是辞官回家著书。如果朝廷遇到大事,汉武帝还会派人征询他的意见。公元前104年,董仲舒去世,汉武帝亲自选择将他安葬在长安城南曲江芙蓉苑,并在陵前修建董子祠。出于对他的尊敬,汉武帝每次经过他的陵园时,便下马步行,随从的臣子也这样做。上行下仿,于是无论富贵贫贱,凡是骑马者和乘轿者,只要经过董墓前,都要下来步行。所以其墓就被称为“下马陵”。

由于陕西话中“下马”二字与“虾蟆”同音,所以几经流传,便被称作了虾蟆陵。这一流传,让历史有了难解的谜,后世围绕他的墓地开始争论,一直难有定论。在《长安志》中记载:“(常乐)坊内街之东有大冢,亦呼为虾蟆陵。”又说“(虾蟆陵)在县南六里”。据考证其旧址在西安交通大学校园里,校园偏东过去高坡上有一汉代古冢,就是下马陵所在。还有一种说法,董仲舒墓陪葬于汉武帝的茂陵,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市南位乡茂陵以北的策村。村里人大多姓董,村里有一“策冢”。村民说叫“策冢”的原因是董仲舒曾进言“天人三策”,为了铭记先祖的功绩,就取名“策冢”。

和平门内的董仲舒墓的来历,据学者蒋纪新先生考证,是明清两代的官吏人为造的董墓。当时,董仲舒的思想为明代程朱理学提供了资源,由于程朱理学的推抬和朝廷鼓吹倡导,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董子祠”。明代正德元年(1506年),陕西巡抚王珝先在西安城东南郊的虾蟆陵建立了“董子祠”,但是与董墓却没有任何关系。到了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陕西巡按都御史赵廷锡将城外的董子祠移建到城内今和平门地方,还在董祠后修冢为坟,称作董仲舒墓。到了清代,还是延续明代造墓的做法。康熙六年(1667年),咸宁知县黄家鼎在此重建了董子祠,并在大门外立石上写“下马陵”,将附近街巷改称下马陵街。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陕西巡抚毕沅为下马陵题碑刻石。经过官方这些人的认可和大力宣扬,下马陵在和平门里的说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因为这种误传与迁移重建,才让下马陵迷雾重重。

后人为董子墓的真假争执,其实不管真假,和平门里下马陵不单是一座墓,它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辉煌和绵延不断。想来国家的统治需要一套意识形态的指引,而他的学说契合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汉武帝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必须有理论来支持他的行为,他要用儒学思想去除当时占统治地位的黄老思想。而且国家要长治久安,必然要求学术思想的统一,而不是纷争。可见思想是一种统治社会的力量,是一种温和的王道,让人心甘愿臣服于此。传统文人济世救国的情怀正是如此,文人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尊敬和荣耀。

抗日战争期间,下马陵是西安最重要的政治中心,见证了危难时刻的苦痛和团结。将领胡宗南曾经在下马陵董子祠居住和办公,一直到1949年才离开西安。他在这里招待过蒋经国夫妇和戴笠等人。蒋纬国从德校毕业后来到胡宗南部下,就住在下马陵街。1944年,他与西安大华纱厂厂长石凤翔的女儿石静宜在西安结婚,婚礼由胡宗南主持。他还接见过美军驻华司令官魏德迈以及美国“飞虎队”的陈纳德将军,为特殊时期中美的友谊搭建桥梁。为了躲避日军的空袭,胡宗南下令在城墙内修建了防空洞。

董仲舒让儒家成为国教,开启了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让儒学为君主制度服务,其历史功过后人还在不停地研读。走出了董仲舒墓,我们沿着城墙一直往西走,一路途径卧龙寺和碑林博物馆,游人众多,便越发觉得董仲舒墓清冷无比。

排 版:乐 川

责任编辑:刘陈洋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