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猴

梦到结婚是什么预兆(梦到结婚是什么预兆周公解梦)

时间:2023-10-21 23:12:42 作者:误到人间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你想了解梦吗?梦见老公出轨、梦见前男友、梦见厕所代表什么?

梦的误区

关于梦,大家目前可能有这两个认识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很多人觉得自己很少做梦,甚至基本不做梦。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做梦,但是很多人报告说自己很少做梦,那是因为你压根不记得自己的梦了。

在我们睡眠的过程中,会有三个阶段,分别是浅层睡眠、深层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其中,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大多伴随着梦境,这个时候眼球是在飞速转动的,大脑活动和醒的时候没什么差别。

通常情况下,如果你不是刚好在做梦时醒来,你很难意识到自己做过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时候做梦,有时候不做梦,其实我们每天晚上都做梦。

研究发现,一个人平均每天晚上的睡眠要做5-6个梦。

第二个误区是,梦是不重要的小事情,没有什么意义。

有的人觉得,梦是无关痛痒的小事情,只是闲谈时的一个话题而已。但是心理学却有着不同的见解。

心理动力学认为,梦是人们潜意识心理的表现,而潜意识心理对人的行为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人的许多行为选择,表面上看起来是人们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下所做的决定,但是实际上完全是受潜意识所驱动的。

因此,有些时候,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他自己未必知道,而心理学家通过对做梦的解释,可以很好地了解一个人潜意识以及潜意识对他们行为的影响。

如何记录梦境

梦是一种珍贵的资源,而且这资源百分之百与我们自己相关。如果想让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首先就得记住梦,只有记住了梦,我们才拥有开发和显化梦的价值的素材。

但记梦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宣称自己从来不做梦。事实上,这种人他只是不记得自己所做过的梦。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知道自己做了梦,但是梦中的所有的内容都不记得了。

最后也有做了印象深刻的梦,在刚醒的那一个刹那,觉得这个梦肯定不会忘,然而上了个厕所、刷了个牙后,发现梦的细节已经大量的流失。

记梦的困难来源于从做梦到梦醒经历了两种转换,一是主体的转换,另一个是从体验到语言的转换。

那如何记梦呢?

首先,当你快醒的时候,一旦意识到你已经醒了,这个时候不要睁开眼睛,第一个念头就是回忆。

这就好比昨天晚上你撒一个网,今天早上你醒来的第一个念头,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记得收这个网。

然后,根据你自己的习惯。拿起事先准备的在枕边的纸笔,或者录音笔记下能够串起整个梦的关键词。接着根据刚才的关键扫尽可能详细地记录梦境。

记录梦境的线索或者框架,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就是梦境

第二个就是梦中的感受

第三个就是念头和想法

梦境案例分享

梦境1:蜘蛛

为什么人怕蜘蛛?因为蜘蛛象征着控制,蜘蛛是在控制感上面最突出的昆虫。

很多人都对蜘蛛有这种恐惧,因为有蜘蛛存在的时候,我们知道它有毒,且蜘蛛的地盘意识在昆虫中非常的强。

而人类的生活中一旦有了蜘蛛,那么空间就会无限地被压缩,所以蜘蛛在人们的潜意识当中是象征着控制感,梦到蜘蛛通常来说都在代表你现实的关系,有超强的控制者,让你有了蜘蛛的感觉。

梦境2 :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老公孩子,还有初恋和他的老婆孩子,在一片大草原上奔跑,所有人都是开心的快乐的,他老婆似乎也原谅了我,我老公根本没把那个事情放心上,大家像朋友一样-一起吃饭聊天,只有他依然会对我投来不一样的目光,醒来后的情绪和梦里的情绪比较平稳。

阳光明媚的背景,说明这个梦所喻指的,是开心快乐的生活。有一种开心快乐,是需要所有演员聚齐一堂才会呈现的。

大致猜测,现实中你的生活中不像梦里这样和谐相处,你们的生活中可能会有阴影,如果不经意间提起了某个曾经进入过你们各自生活的人,你和老公之间,现实中可能很难会像梦里这样释怀。

梦里体现的是一种完整感。而对于亲密关系上有所缺失的人,二人世界的亲密感是远远不够的,你更习惯的是一大家人在一起的感觉,可能是小时候生长在亲人较多的环境里。人数大约和梦里总人数一样,六口之家,所有人都是开心快乐的。

目前你也许生活中的人数不够上面这画面的规模,于是可能在相处中,会不经意地提起曾经有过亲密感的人。这个人虽然早已不在你的生活中,但以这样引绪的方式,是另一种方式的召唤。例如吵架时用隔壁老王来和老公做比较,比较容易让“老王”这个本不存在的人突然在家里显得重要起来。

梦境3:总是梦见有人追赶自己,试图锁门但是锁总是坏了,或者锁不上门,也像纸片一样非常脆弱,很容易就被外面攻破

被追的梦,通常是面临巨大的变动,你被追的过程充满失控感,反映现实中你无法阻止目前的变动,你的原则一再被打破,内心容易被侵入。你很难坚持自己的主见不被别人影响到。

梦境4:和好友被一群持枪歹徒控制,他们当时举枪对着其他一群百姓准备枪杀,然后是我们,歹徒有十几个人,他们手里有枪,不知怎么我自己没有,我极力说服好友看准机会进行反击,他们终于在关键时刻成功把一群歹徒射杀,另有二人逃跑,被好友一枪击毙,并开心的说,我枪法一直好。后来我们被警察拘禁起来,不知怎么,这应该是正当防卫,应该是正确的。醒后内心有紧张,也有舒缓。老师说过,梦见枪代表至少不再只是自我攻击、不会向外攻击。

看来这位比较了解你的老师,知道你曾经只是自我攻击,不会向外攻击。在你的心里也许曾经认为,攻击别人是件很过分的事,这能解释你的梦里警察的态度,不分好坏地抓人。

这是典型的初阶道德感,“只要打人就是不对”,这让你“枪法一直很好”的好友在这样的环境下压抑了正义和血性,变得只会自怨自艾自我攻击。这位好友也许就是曾经的你自己。

在这个梦里,你的本体道德感升阶了,你做出了了不起的选择,即使实力和人数不如对方,为了公理和正义进行反击。

但值得注意的是,枪并不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这并不奇怪,你为了维护他人时,能够调动出的攻击性,为了自己却不行。如果被欺负的人只是你自己,你可能仍然很难拿起武器反抗。

因为在你心里,仍然在他人和自己哪一方重要这个问题上会有摇摆。你的警察只有维护规则的职能,还并没有维护自己灵活处理的职能,因为你仍然还缺乏能为自己辩护的律师。

梦境5:为什么会梦到前男友?梦到前男友代表什么?”

梦到前男友,代表什么?代表你有某种欲求不满足。

人是关系的产物。前男友,代表一段结束的关系,在这个关系里,有一个关系中的你。

如果这段感情是断裂式的,没有一个好的结束,那这个"断裂"的你,有可能是被你丢掉了在过去的关系里。而在现在的关系里,你有可能是不完整的。

所以,梦到男朋友,不是对过去心心念念不忘记。而是你自己的一部分,可能丢在过去的感情里,需要找回来。

梦境6:有一天早上睡回笼觉的时候,梦见有些话想去找妈妈聊,结果不知道妈妈去哪里了,找不到,然后有人告诉 我妈妈已经死了(现实中妈妈健在) ,我顿时一惊,心想这么重要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啊,妈妈是怎么死的啊,我为什么没有经历到妈妈死亡的过程啊! 那我现在去哪里找妈妈啊! 一股巨大的恐慌袭来。我从梦中惊醒,天亮了,原来一切安好,幸亏是梦。

梦见亲人去世,看这位亲人带给你什么感觉。而你正在失去这种感觉。从梦里看,妈妈之所以对你很重要,是每当你有些重要的话要讲,会想到妈妈。但你应该已经到了不是所有话都能讲的年纪了。

有些话不得不自己消化烂在心里,即使面对现实里的妈妈,也并不能无话不说。你慢慢发现连妈妈也未必能理解你讲的每句话,正在尝试把这些心事憋在心里。

所以这个梦在告诉你,你正在失去什么话都能讲的那种很轻易就能被理解的感觉,开始面对各种不被理解的感受了。

梦境7:以前是偶尔梦见老公出轨,醒来生气,昨天竟然梦见我自己出轨了,醒了后又梦见和老公旅游,我手机找不到了想去找手机,他并不等我,直接继续走了,我怎么着急怎么喊都没用。

你梦见老公的出轨,是梦为了你原本的生气找到了容纳的故事。你的生气如果遇见老公出轨,就匹配了。

原因可能是你觉得老公并不在乎你,梦里就“创造”了一个别人,能够让你的不被在乎感有所依托。

梦见自己出轨,和什么人出轨的故事情节很重要,仅凭“出轨”两个字,不能影射你的任何心理含义。

后面这个找不到手机的梦有故事情节,是反应和老公关系的,手机是沟通用的。你们沟通不畅,手机就找不到,说明你在沟通中,不能很快说清楚自己的需要,你得有时间和耐心的关系中才能慢慢表达,而梦里的老公并没有耐心等你,你们关系中,如果多一些耐心,就能化解你感受到的不被在乎感。

梦境8:梦见孩子代表什么

梦见孩子,特别是现实生活中已经结婚已经生孩子的这种,梦中的孩子是不是说代表你现实中的孩子呢?

其实往往不一定。那它代表的是什么呢?它最常见的一种情况代表的是,你自己身上的天真幼稚或不成熟的那一面

比如你梦见你的孩子很可怜,其实不见得是孩子可怜,而是你自己小的时候曾经过得很可怜,所以在你心中有一个可怜的孩子,他是你自己性格的一部分,只不过借用了你现实中的孩子的形象,在你梦中出现了。

注意不要将现实生活中的那个孩子和自己心中的那个孩子混淆,这混淆有时候挺误事的,这可能会导致你并不知道你现实中的孩子他需要什么,而是用你自己心中想象出来那个孩子需要的东西给他。

梦境9:梦见和身体有关的梦代表什么?梦见头发代表什么?

我们身体上的其他的各个部位,其实都有它的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所以在梦中如果出现跟它们有关的场景,你都可以联想到好多可能有的意义。

头发经常象征什么?象征情感。这个我们也完全可以理解,有很多古诗中提到头发的时候,把它叫做青丝,因为黑色在中国古代也可以叫做青色,但是它有一个谐音叫情丝。情绪的情,所以头发有时候可以作为情感的象征

梦境10:梦见掉头发可能代表什么?

梦见掉头发,可能就是情感上失落。比如有些人失恋了,有些人最近跟某个朋友闹翻了,他可能就会梦见掉头发,甚至他有可能在现实中真的掉头发,然后梦见不同的头发的状态,可能反映出各种不同的情绪

梦境11:梦见考试

考什么,和自己现在心理现状有关。

考语文:表达的能力,有自己的愿望,表达能力有障碍,容易梦到考语文。

考英语:沟通能力,自己说的话别人能够听进去。

考数学:在人际方面吃亏,得失方面算不清楚。

考物理化学:客观规律能力的掌握,在人际圈子里的规律不明白,容易梦到考物理化学。

考体育:行动能力不足,容易梦到考体育,表达驾驭自己身体的能力。

考心理学:掌握人心的能力。想要了解如何掌控人心。

考绘画:感受力的考验。在一个场景中如何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感受力。在一个场景中如何感受到场景传来的讯号。

梦境12:梦到亲人去世,和亲人是否去世无关

代表失去感。当这个亲人曾经带给你的感觉,你现在正在失去的时候,这样的梦会出来提示你这样的失去感。

否认,在梦里杀掉对方,让对方出车祸,通常是在否定这个感觉。

梦境13:梦见亲人死去,醒来后觉得哀伤和内疚。

梦见重要亲人去世,都表示我们爱他们,爱到我们可以控制他们的生死,这其实是婴儿心理的一种残留。在婴儿的内心里,亲人的出现或者是消失都是可以自己掌控的。

同时也有冲突,一方面让亲人在梦里面死了,另一方面又为亲人的离世感到悲痛,醒来之后因在梦里面通过攻击亲人,让亲人死掉的这种方式,获得了巨大的攻击性的和力比多的满足,但这种满足又过于巨大。所以,攻击性和力比多最后朝向自身,制造成了巨大的内疚感。

梦境14:考试梦通常代表焦虑紧张的情绪

题太难:你现实面对的挑战,超过了你的能力,思考是否赛道选错啦。

走错考场:不是能力不够,是选择错误。人生方向上迷失,这个阶段是否要做这件事,心里不确定,不清楚自己要的目标是否符合自己。

考着跑出去回来后时间不够了。自恋,喜欢挑战高难度,在短的时间挑战高难度。自恋背后是对失败的恐惧,万一努力了也考不好,还有一个时间不够的理由。

监考太严格:导致你无法抄答案,学校里学到的是靠自己能力,在社会上不是靠自己的能力。社会上的考试需要协作,才能完成。监考严格说明要证明自己在协作上有一定的问题。

梦境15:梦到厕所

厕所梦代表什么?厕所是排泄的地方。排泄和几个心理动向相似。

一是发泄,宣泄,倾倒,发火,有东西满了要倾倒出来。

二是表白,表达出来如释重负。

三是私密性,绝对不可以让其他人看到。

厕所脏:连落脚的地方,对某些事物极度的羞耻。厕所越脏,对自我的满足这件事越有道德耻感,觉得浑身不适,肮脏。

厕所很堵:代表无法让自己满足,一旦想要自己满足,都会努力把自己克制。

厕所很暴露:男女共用厕所,没有门,透明玻璃。缺乏边界,你自己的私事,别人有评价权,让你做事时非常心虚。比如很难做决定,问你想吃啥,你会说随便,希望对方能懂你。面对你自己的需求,不通畅,觉得自己会暴露自己有欲望。

奇葩的厕所:台子很高的厕所,需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才能让自己满足。

厨卫一体:在吃的好这件事情上,有内疚感。厕所在床上,对应的性生活,性生活的内疚

五星级豪华厕所:太干净太豪华,需要将事物铺垫的过于完美,才能满足自己的感受,用要求高掩饰做这件事的困难,也是对自己的防御。

厕所太大:一不小心让人体会到肮脏,尴尬,羞耻的感觉。

荒野厕所:可以随地大小便,对上厕所要求的迫切。比如摆烂,不讲究了。

满地都是厕所:对于自我们满足这件事有焦虑感,害怕没有厕所让我失控,厕所间隔不长

和徐志摩离婚后,她迎来开挂大女主人生

一个生于旧中国却没有裹小脚的女孩

一个离婚后独自抚养儿子的坚强女性

一个出色的企业家

一个极富责任感又爱学习的人

1983年,华人女子张邦梅在哈佛大学学习“中国史概论”的课程时,惊讶地发现,课文中出现了几位自家长辈的名字,被载入史册的张家人,除了在政治和经济领域有过贡献的、她的二爷爷张君劢和四爷爷张嘉璈,还有一位女性张幼仪。在书中,张幼仪被形容为“与诗人徐志摩完成中国第一桩现代离婚案的女性”。

这个名字,让张邦梅想起了记忆里那张熟悉的面孔。1974年,张邦梅到纽约的四姑婆家做客时,注意到了角落里坐着一位戴着大眼镜的老奶奶,这位老人“仪态端庄,没有架子”,让她倍感亲切。后来她得知,老奶奶就是刚来到美国定居的二姑婆张幼仪。此后,张幼仪不时会到张邦梅家中探访,她每次都带来最新的食谱,跟他们一起做饭,一起享用美食。张邦梅无法想象,这个和蔼可亲的二姑婆,在史书中却是一位敢为人先的豪杰。

于是,等到下一次张幼仪来到张邦梅家时,张邦梅就开始央求她多讲讲自己的故事。此后多年,张邦梅多次和张幼仪聊天,并一直记录着这位传奇女性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她看到了这位女性既传统、又现代的独特经历。1986年,张邦梅前往上海寻亲访友,想看看张幼仪曾经的生活习惯。在记录张幼仪生涯的过程中,她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带入了故事中,她感到,这位不一般的“二姑婆”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都在深深影响着她。

1996年,张邦梅撰写的张幼仪传记《小脚与西服:一种回忆》在美国出版,很快被翻译为中文出版。2023年8月,这本传记改名为《安之如仪:张幼仪回忆录》再度在中国大陆出版。借着这本书,人们又回忆起了那个没有太多机会站在高光中的张幼仪,以及她完全独立于前夫徐志摩的精彩人生。

张幼仪身穿黑色旗袍于上海拍下这张肖像(约1937年),时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图/《安之如仪:张幼仪回忆录》,中信出版社2023年版

被动离婚的“诗人前妻”

提到张幼仪,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电视剧《人间四月天》里,演员刘若英所饰演的那位端庄、保守的“诗人前妻”。剧中的张幼仪经历了巨大的转变,离婚前,她事事顺从父母和夫家,离婚后,她迅速蜕变为企业家、银行经理,事业大踏步前进,和徐志摩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还尽到了抚养儿子和赡养父母的责任。看起来,这个角色拿到了“大女主”一般的剧本,但实际上,这些经历并非戏剧虚构,都是完全真实的。历史上的张幼仪的确经历过这样的蜕变。导致这场蜕变的,正是她和诗人徐志摩的这一场石破天惊的离婚案。

事情要从1922年说起。那一年,在德国柏林,年仅22岁的张幼仪在几乎没人陪伴的情况下,生下了二儿子。刚刚生产完毕,丈夫徐志摩就带着离婚文件出现。在张幼仪怀孕生产期间,他只托人给张幼仪带过一张字条,其中提到:“彼此有改良社会之心,彼此有造福人类之心,其先自作榜样,勇决智断,彼此尊重人格,自由离婚,止绝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徐志摩的意思是,希望两人为了社会理想勇敢起来,创造自由离婚的历史。见到前来要求离婚的徐志摩时,张幼仪还处于产后的虚弱不堪之中,但她最终还是决定在文件上签字。

离婚前,徐志摩一直在表达对这场包办婚姻的厌恶,他甚至形容张幼仪是“土包子”,不符合他心中现代女性的形象。可这段婚姻也不是张幼仪能够选择的。1915年的浙江,年仅15岁的宝山姑娘张幼仪由家人做主,嫁给了海宁硖石地区的富家独生子徐志摩。促成这段婚姻的是张幼仪的四哥张嘉璈,他在杭州做浙江都督秘书时,在学堂中一眼挑中了徐志摩的作文卷子,觉得他才情不凡。于是,张嘉璈开始打听徐家家境,发现两家门当户对,就立刻提议结亲,徐志摩的父亲欣然同意。

当时,已经建立,但五四运动尚未发生,虽然社会已经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和松动,绝大多数人还是被传统道德束缚,践行“门当户对”,哪怕是富足、有文化底蕴的张家也不例外。张幼仪家中的兄弟,大多接受了良好的现代教育,张君劢、张嘉璈都有海外留学经历,但张家的姐妹们却得不到父母的教育支持,他们一心只想让女孩们“嫁个好人家”。而一直被灌输传统观念的张幼仪本人,大脑中也没有“离婚”这个现代概念。因此,即使徐志摩很快就流露出对她的不耐烦,她依然在徐家过着伺候公婆、生养孩子的日子,从来没有想过反抗。

1918年,张幼仪生下了徐志摩的第一个儿子,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也因此,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徐志摩得到了父母同意,前往美国留学,后来又前往英国学习。五四运动很快爆发,新思想燃遍全国,海外留学生的圈子更是新思想诞生的阵地,徐志摩当时已经以才华闻名,在追求自由的事情上更是不落人后。正如胡适所言,徐志摩一生单纯的信仰就是爱、美和自由。从那时起,他写回国内的信件中透露的忧郁情绪,开始令家人不安,于是,全家决定派张幼仪前往英国,看看徐志摩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与徐志摩在英国团聚后,张幼仪已经猜出对方想要离婚,她才想起,徐志摩曾对她提过,他的烦恼根源在于旧制度对人的束缚,也立志要做第一批离婚的中国人。此时,张幼仪担心的并不是被离婚,而是可能会被“抛弃”的自己。这个想法,其实是当时绝大多数人面对婚姻问题的真实感受。在徐志摩的前辈学人中,留过学的胡适、鲁迅都有被包办的妻子,但他们也没有作出离婚的选择。因为他们大都考虑到,在旧道德中,女子被离婚会遭遇“不贞洁”等指责,也会失去经济来源,如果他们率先离婚,虽然可以赢得先进名声,但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倒霉的可能是并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女方。

但徐志摩不是胡适和鲁迅,他从小生活富足,一直有人照顾,生活中没吃过苦,对自由的追求也更加自我、理想化。去北大后,他对爱、美和自由的渴望更加强烈,他想象中的妻子应该是才貌俱佳,能够与他琴瑟和鸣的人,不是张幼仪这样一个态度保守的女性。此时,在中国已经有了离婚的相关法律,《大清民律草案》已经规定,男子不满30岁,女子不满25岁,自愿离婚者,只要经过父母同意即可生效,的法律则沿用了大清的这一规定。不过,除了顾维钧这样的人物,几乎没什么人敢去选择和父母抗争,进行离婚。

徐志摩决心与封建传统反抗到底。但这背后的代价首先由张幼仪背负了。1921年,张幼仪在英国怀上了徐志摩的第二个孩子,早就想离婚的徐志摩却冷酷地劝她打掉孩子,还开始跑到欧洲各地游历,不再回家。张幼仪开始感到害怕,害怕自己惨遭“抛弃”后的命运会像那些没受过教育的传统女性一样悲惨。她写信求助在巴黎读书的二哥张君劢,张君劢劝她不要打胎,称自己可以帮忙养孩子,才让张幼仪安心下来。

比起胡适的妻子江东秀和鲁迅的妻子朱安,张幼仪不但是当时为数不多离婚的中国女人,还是在国外怀孕期间“被离婚”,这个遭遇可谓困难重重。但幸运的是,她也并不是完全的旧式女子,离婚则彻底触发了她体内的现代因子。小时候,她在二哥张君劢的帮助下反抗过裹脚,也自己争取去读中学,前往欧洲后更是见了不少世面。徐志摩“失踪”后,张幼仪开始跟随在欧洲访学的二哥,辗转巴黎、柏林等地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张幼仪的性格起了变化,她第一次没有理会徐志摩的意见,决定把二儿子生下来。

同时,张家优渥的条件,兄弟姐妹们的开明和体贴,也让张幼仪有了“打胎”之外的选择。张幼仪的二哥张君劢当时是个单身汉,没办法照顾怀孕的张幼仪,在他的帮助下,张幼仪开始与一对学者夫妇在乡下合住,开始了她自力更生的生活,也是在这对夫妇的影响下,她第一次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后来,张幼仪在欧洲留学的七弟张景秋陪她一起到柏林生活。在张幼仪怀孕期间,张景秋承担家务,照顾她,给了她强大的支持。

晚年的张幼仪回忆,从她独自前往巴黎寻找二哥那时起,少人帮助的苦难,徐志摩的冷酷态度,逼得她开始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而离婚,也似乎从别人的需求,慢慢变成了她自己诉求的一部分。在外人看来,她没有征求父母的意见就离婚,是被徐志摩逼到绝境,但也可以说,这一次她没有听父母的话,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作出了离婚的决定。这看似被动的选择,让张幼仪的人生彻底迎来了新的转机。

张幼仪与徐志摩于1921年在欧洲拍摄的第一张合影,翌年二人便告离异。

精彩的下半场人生

张幼仪曾对侄孙女张邦梅说:我生在变动的时代,我有两副面孔,一副听从旧言论,一副聆听新言论。我有一部分停留在东方,一部分眺望着西方。我具备女性的内在特质,也有男性的气概。

现在回看,张幼仪的人生,确实可以22岁时的离婚案为分界线,作出新旧之分。离婚之前,她站在传统思想的那一边,不敢反抗;离婚之后,为了生存和尊严,她开始努力学习新世界里的一切。她再也不想回到过去那个被徐志摩嘲笑成“土包子”的人生中。

十八岁的张幼仪与长子徐积锴。

从旧女性成为新女性,一开始肯定是要经历痛苦的。签下离婚协议后,张幼仪在德国先是和一位外国女性合住,有了这位室友的帮助,她就可以在一所学院学习幼教课程,晚上再照顾孩子。这样劳累的日子她过了三年,学业有了进展,二儿子却在国外夭折了。悲痛之下,张幼仪决定回国,和国内的亲人们生活在一起。讽刺的是,儿子去世时徐志摩帮不上张幼仪,回国后的张幼仪却还得帮忙处理徐志摩和新妻子陆小曼结婚的事宜。因为二人离婚后,徐志摩父母拿自己任性的独生子没有办法,只能依赖办事稳妥的张幼仪,甚至要认她为干女儿,连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姻都要征求她的意见。

张幼仪与孙辈们,拍摄于上海海格路家中。

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传播新观念是容易的,但具体的生活总要有人勤勤恳恳地负责。张幼仪就是亲朋眼中那个肯负责任的人。而张幼仪也逐渐发现,如果自己将这种天生的责任感用到商业上,也可能会迎来很多机会。回国后,除了处理家中杂务,照顾大儿子,张幼仪也开始寻找工作。很快,她就到上海东吴大学做了德语教师,同时还到她的八弟张嘉铸的“云裳”时装公司任总经理。“云裳”在他们的打理下慢慢有了名气,最厉害的时候几乎接待了所有当时的名人,包括徐志摩和陆小曼,名媛唐瑛等人,都会去“云裳”做衣服。慢慢地,徐志摩开始对张幼仪刮目相看,他在写给陆小曼的信中,大力称赞自己的前妻“有志气、有胆量”。

虽然张幼仪和徐志摩之间的关系早已不是夫妻,但是她对徐志摩本人,甚至对徐志摩的所有亲人,还是怀有一种责任感。1931年,徐志摩遭遇空难去世,张幼仪在徐志摩父母的请求下主持大局,处理徐志摩的身后事。虽然她并不喜欢陆小曼,但此后的日子里,她一直用自己的金钱资助陆小曼,一直到1944年才结束,因为她觉得陆小曼是自己儿子的继母,她是在替儿子践行责任。徐志摩的父母更是坚持生活在张幼仪附近,张幼仪最终将他们养老送终。直到1953年,她才在香港重新结婚,过上了属于她个人的小日子。

或许是因为有过在异国他乡“被抛弃”的记忆,张幼仪在后半生一直在仗义出手,帮助同时代的女性发展自己的事业。早在去东吴大学教书时,张幼仪就在一群女性的请求下,出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副总裁,利用自己的人脉帮助她们管理银行的资产。在抗战中,她还用自己的信用帮助这家银行保住了一笔资金。她也时时为家中的女性操心。她的大儿子结婚之后,张幼仪开始出钱资助儿媳学习,鼓励她保持自强自立。就这样,张幼仪在打拼事业,助人为乐的后半生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晚年的幸福与平静

1989年初的一个冬日,张幼仪在美国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在侄孙女张邦梅的眼中,张幼仪在美国的晚年生活幸福而平静。她保持着健康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七点半起床,做四十五分钟体操,然后吃一份麦片粥配鸡蛋的早餐。她喜欢看报纸,和家人聚会,像年轻时一样热衷学习,报名了德语、插花等老年课程,还因此结交了新朋友。偶尔,她会打打麻将,允许下一点金额不大的赌注,增添生活的乐趣。

1986年圣诞节,张幼仪与张邦梅在张幼仪位于纽约的寓所中留影。

在张幼仪去世前的一晚,张邦梅替代亲友照顾了张幼仪一晚。她知道,在多年的陪伴和聆听中,她们已经建立了超乎寻常的友谊,甚至可以聊很多超越祖孙之间的话题,比如,张邦梅从小一直不理解张家人对徐志摩的“过度崇拜”,表现得最明显的人就是张邦梅的爷爷、张幼仪的八弟张嘉铸,他从小崇拜徐志摩到老,甚至不顾姐姐的感受,去参加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礼。晚年,张嘉铸甚至对张邦梅说,为张幼仪做传记时要对徐志摩“善良一点”。想到张幼仪曾经因为徐志摩而遭受的痛苦,张邦梅就对这种崇拜之情感到气愤。

对于对待徐志摩的态度问题,张幼仪是温和且诚实的。她对徐志摩有感谢,也有抱怨。她对他所提倡的先进思想无比赞成,并真心地感到自己曾从中受益。因为她曾说过:“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没有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有办法成长。他使我得到解脱,变成另外一个人。”但当张邦梅问她,如何看待徐志摩写给去世的二儿子的那篇辞藻华丽的文章时,张幼仪还是坦白地说,从徐志摩的行为判断,他压根不担心她和孩子当年的生活。因为徐志摩从始至终没有照顾过孩子,也没有赡养过。“文人嘛,就是那个德行。”她略带幽默地评价说。

张幼仪口述,侄孙女张邦梅著《安之如仪:张幼仪回忆录》,中信出版社2023年版。

如今,张邦梅眼中的张幼仪,不再是家中那个可亲的老奶奶,也不完全是书中敢为人先的豪杰人物,更不是什么“诗人前妻”。她花费了多年的光阴,将一个更真实、更有主见的张幼仪写入了历史中:一个生于旧中国却没有裹小脚的女孩,一个离婚后独自抚养儿子的坚强女性,一个出色的企业家,一个极富责任感又爱学习的人。正如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在《谈徐志摩》一文中对张幼仪的评价:她沉默地、坚强地度过她的岁月,对丈夫的责任,对夫家的责任,对儿子的责任——凡是尽了责任的人,都值得尊重。

(参考资料:《安之如仪:张幼仪回忆录》,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6月出版)

记者:仇广宇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心慌,真的怕了!总是梦到不断相亲、结婚,这预示什么?

连续两天做同样的梦,还是能接上内容的那种,不仅如此,即使在梦里都感觉事情如此荒唐,告诉自己可千万别信,赶紧从梦里醒来吧。

昨天晚上梦到自己结婚了,可是什么都没准备,坐在床上大哭,怎么能这么结婚呢,连一双红色的袜子都没有准备,还有我要和谁结婚呢?是上次相亲的那个男人吗?我都已经忘了他长成什么样子,是高是矮,是胖是瘦都不记得了,为什么会这么突然的结婚了呢?

后来隐隐约约看到一个男人笑呵呵的蹲在我面前说,我来接你了!

他黑黑的,个子不是很高,眼睛小小的,满脸的笑容,居然一点都不丑。

我着急的说,我们不能结婚啊!自从上次见面都过去好久了,我们都没有过联系,怎么就突然结婚了呢?

他就站在那里一直笑着看着我。

醒来后看看手机,屏幕显示时间凌晨3:20

起床看看睡睡的女儿,她今天才过年十岁生日!

结婚与恋爱毫无关系,人们老以为恋爱成熟后便自然而然的结婚

结婚和恋爱并非必然联系。许多人以为恋爱后便会自然而然地结婚,实则不然。结婚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权选择,但爱情并不一定成熟。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恋爱中并不了解对方,甚至存在矛盾和分歧,但仍选择结婚。然而,结婚并不意味着问题得到解决。婚姻生活需要不断努力和磨合。当然,也有许多人通过沟通和努力让婚姻生活更加美满幸福。

此外,也有人选择不结婚,而是单身或同居。这些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是生活方式的不同选择。在多元化社会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生活方式,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和满足。爱情和婚姻并不等同。希望大家理解这一点。无论选择何种生活方式,关键在于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珍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