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狮子座

侗族的传统节日(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

时间:2023-10-03 17:41:10 作者:趾高气扬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多彩民俗喜迎“六月六”

7月2日至5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举行活动庆祝一年一度的民族传统节日“六月六”。各族群众身着盛装欢聚一堂,参与水龙狂欢、非遗集市、民族歌舞展演等活动,欢庆节日。图为7月2日,在活动中,少数民族群众在跳芦笙舞。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04日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不同民族传统风俗:俗气与深情并存的侗族习俗,这些风俗你听过吗

说到过年,总会提到家乡风俗,有人能想起新疆的“古尔邦节”,西藏的“哈达”,广东的“买金桔”,湖南的“过早年”等。可是,每位在外漂泊的游子,总是能够在他乡热闹之境中,体会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独和彷徨。

触景生情,我们在家乡时总想着走出去看看,只有真正到了“外面的世界”,你才真正明白莫文蔚的那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不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了你的名字——我的故乡。说起家乡,能够让人产生回忆最多的莫过于那些独特的“乡俗”,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每一个家乡的习俗都有着浅显又深刻的寓意,浅显的是它的“俗”,深刻的是它的“情”。

侗族是一个“俗气与深情”并存的民族,我的家乡黔南便是侗族的聚居地之一,这个魅力民族虽然很有它的特色习俗,却极少听人说起。那么这份“民族大任”于是移交到我手里,我决心,把侗族习俗中的“俗气”给大家讲一讲吧……

01“俗气”的侗族大歌

你听这名,“大歌”?多俗啊!可谁能想到,这俗竟然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了!我们侗族大歌以其在没有指挥没有伴奏的前提下,以村民自然淳朴的和声为基础,分为多个声部,一气呵成的,听过的人都说“天籁之音”莫过于此。

你可能会说,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几乎个个都是能歌善舞,会唱个歌有什么神通广大的?非也。侗族大歌在2009年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所谓“大俗即大雅”实际上就是在提醒我们俗雅不分家,特别是当我们用情至深时,雅俗之分更显得没有必要了。

如果你听厌了那些流行歌曲,那些情伤挣扎,滴滴答答,不妨去听一听我们家乡的侗族大歌《天赋侗听》吧!

02“自由”的行歌坐夜

婚姻,是人生大事,无论是在哪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嫁娶习俗。而在我的家乡,侗族的婚嫁习俗是非常深情和浪漫的。怎么说呢?

首先,自古以来,在我们侗族的男女社交,都是以“自由”著称,无论是在哪个时代,侗族的男男女女都可以有相对自由的环境和选择。我的家乡属于侗族人民分布的南部地区,所以更多的是在静谧、隐秘的空间进行交往谈心,一般都是选择在晚上,夜深人静之时,心上有姑娘的小伙子会“走寨”,因为我们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为“某某寨”,所以走到姑娘所住的寨子里寻求回应;相对的,侗族的姑娘们也不会早早的睡去,为了等待心上人的来访,常常会独自“坐夜”,焦急不安又甜蜜浪漫的爱情在神秘的夜晚悄悄绽放着……

03“大雅”的赛芦笙

要说到家乡习俗,不得不说我们侗族的“芦笙节”。所谓芦笙,是一种簧管乐器,以竹子、木材和金属为制作原料,以其声音时而深沉时而轻盈著称。

在每年农历9月27日,盛大的芦笙会“召开”,一般持续在一个星期左右,之所以称之为“赛”芦笙,是因为这个节日主要还是以“比赛”的形式为主,在这个节日中,大家都会身穿民族服饰“盛装出席”。

仔细一瞧,这来的都一定是经过精心打扮的,你看!远处笑盈盈走来的那位侗族少女,她头戴青色帕子,身穿着淡紫色花纹图案的过膝布裙,那纤细的腰上束着深紫的螺纹腰带,腰带周边还用彩色的细线绣出别致的小花,她越走越近,你看到她那弯弯的眼睛旁一对银色的耳坠,项上一个精致秀雅的银圈十分引人注目。

仅仅是一位姑娘,你的心儿早就被征服,在这芦笙会上的男子更是为了夺得第一纷纷拿出绝活!不禁感叹道,好一个声情并茂的大雅会呵!

04“消失”的娶亲节

看到小题,你可能会疑惑听说过“泼水节”也听说过“鬼节”,倒是没听说过还有专门为“娶亲”设置的节日。是的,在我的家乡,曾经就有一个节日是专门为了男婚女嫁而定下的盛大节日。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家乡已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早早的离乡打拼,留下在家的都是些老人和小孩了,这个节日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过这个节日仍然是我们民族的一个深刻的烙印,说起它的由来,据说是由两位德高望重的“寨老”联合提出的,一位名叫“告峦包”,一位名叫“海恋岁”。起初,是因为侗族有同寨不通婚的习俗的,因为这个不成文的规矩,导致许多喜事变“丧”,能够开婚的地方总是隔着百里千里,路途遥远。后来这两位寨同商议定下每年十月的第一个卯日为全寨人“一起结婚”的日子。

所谓一起结婚,是指成对的有情人都定在这一天结婚,当日盛大之景如今虽已经无法再能够看到,但是“娶亲节”的那份情谊和历史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家乡的民族文化中,源远流长。

看完我介绍的一些家乡习俗,对于这个话题,你还有哪些看法呢?欢迎你的分享。

黑龙江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8周年:鄂乡欢度“古伦木沓节”

游客在迎宾门品尝下马酒 马勇 摄

游客在迎宾门品尝下马酒 马勇 摄

中新网黑河7月23日电 (张思洋 记者 王琳)23日晚,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欢度“古伦木沓节”,庆祝黑龙江省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8周年,4天节庆期间将开展系列民俗活动,致力于保护传承鄂伦春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民族特色乡村旅游事业。

鄂伦春族人载歌载舞迎接客人 马勇 摄

鄂伦春族是世居中国东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黑龙江省鄂伦春族人口占中国鄂伦春族总人口约五成。1953年,黑龙江鄂伦春族结束游猎生活、开始下山定居,从原始社会末期走上社会主义“新生之路”,新生鄂伦春族乡故名“新生”。

游客体验少数民族传统竞技体育项目射箭 马勇 摄

当日,新生鄂伦春族乡欢度“古伦木沓节”,该节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庆期间,新生鄂伦春族乡将举行迎宾仪式、祭祀山神仪式、义诊巡诊、民族体育竞技运动会等20余项活动。

鄂伦春族人制作狍皮手工艺 马勇 摄

迎宾门前,热情大方的鄂伦春族少女身穿节日盛装,舞动美丽的花环,斟满醇香的美酒,唱响欢快的民族歌曲,以诚挚问候为尊贵的客人接风洗尘。走进新生鄂乡,鄂伦春族文化元素装点街路和村舍。

游客欣赏鄂伦春族狍皮画 马勇 摄

在鄂伦春原始部落体验区,可了解鄂伦春族婚俗,观看鄂伦春族狍皮手工技艺,体验射箭、打布鲁、拉杠、摔跤等少数民族传统竞技体育项目。夜幕降临,篝火燃起,文艺演出在博奥韧广场拉开序幕。《幸福的鄂伦春人》《斗熊舞》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节目让现场气氛不断升温,大家载歌载舞,尽情享受鄂伦春民族文化盛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