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猪

划船是什么意思(剧本杀划船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10-14 20:30:34 作者:若即若离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思维是学习助推器,从训练思维开始吧

以前很多人说学好数理化,就可以走遍天下!

但是时代在变化,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然开启。现在如果不重视的孩子语文学习,连一篇文章都理解不了,哪又如何解决学习能力呢?那么这个人被时代列车甩下将是分分钟的事情。

要抓住关键点方能有效!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内核。运用语言听、说、读、写的过程,本质上是思维运作的过程。所以,学习语文,提高语文水平,必须加强思维训练。当然,这里说的不是一般的思维训练,而是"语文学习"中的思维训练。离开了"语文"的特殊性,就超出了我们的话题范围。训练思维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仅举几条重要的略加说明。

具体思维。此时、此地、此人、此情、此景,都是具体的存在。此字、此句、此段、此篇,也都是具体的存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坚持从这个"此"字出发。比如说读一篇文章,听一番讲话,它的主旨何在,艺术性如何,要做具体的分析,不能搞脱离事实的推断,更不能搞"赵老太爷土地就有三百亩,所以他的话绝不会错"的逻辑。李清照有一首《声声慢》词,开头一句连叠七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历来说好的人很多,什么"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如此"啦,什么"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啦,都 只是拍手叫好,到底怎么个好法,却不甚了了。傅庚生先生不满足于此,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说:"此十四字之妙:妙在叠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也。又继之以凄凄,冷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蹙蹙'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叠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未也。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设使其征人为女,居者为男,吾知其破题儿便已确信伊人之不在迩也,当无寻寻觅觅之事,男儿之心粗故也。能词之士,多昂藏丈夫勉学莺莺燕燕者,故不能下如此之十四叠字耳。"(见《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这样读书,这样思考,才能有真的收获。阅读文言文,还有一个历史观念的问题。看不到古今差异,以今例古,不行;看不到古今联系,割断历史,同样不行。总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思维体现现在说和写当中,就是要讲究点现实感、针对性。写一篇文章,做一回演讲,不能光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要力求解决一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古人明训。而且这不仅关系到文章本身,还关系到世界观的养成问题: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比方说,你要对北京鸭有所说明,就不能不因服务对象的差别而有所区别,面对学龄前儿童和面对烤鸭店工人,你所讲的内容,你所用的表达方式,无论如何是不能一样的。假如你以《论友谊》为题写文章或发表演说,恐怕也不宜第一讲"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第二讲"为什么需要真正的友谊",第三再讲"怎样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友谊",更不宜从个人友谊讲到国际友谊,等等。因为,"友谊"一个永恒的话题,"前人之叙备矣",你今天为什么又要来谈这个话题,一定是现实生活中有一种需要。你就是要满足这种需要。而现实的需要虽然可能是多样的,但一篇文章,一次讲话,也只能针对某一人群的某一方面的问题,这就要分析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等等。那种以为中学生作文就是"为作文而作文"的论调,必然把人引入歧途。

整体思维。一个人是一个整体,一件事是一个整体,一篇文章也是一个整体。整体由局部组成,但不是局部的简单相加。它的内涵大于部分的总和。就局部理解局部,处置局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难免瞎子摸象。从全局看局部,则洞若观火。就读文章说,一篇文章有一个总的话题范围,有一个总的倾向和态度,由此去把握一个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去理解某一个材料的价值和作用,去评判某一手法的优劣,去划分段与段之间的层次,才会更为确切。比如读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提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应采取"拿来主义"。它回答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采取"拿来主义",二是应该怎样"拿来"。为了回答第一个问题,他设置了一个选言推理的结构: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或取闭关主义,或取送去主义,或取送来主义,或取拿来主义;前三者都不可取,所以只能取拿来主义。为了回答第二个问题,鲁迅以一"大宅子"设喻,并再次用选言推理,最后得出应"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结论。这就是这篇杂文的"整体"。有人由于不能这样从整体上看文章,不仅不能正确理解它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讲起,也不能正确理解关于"大宅子的比喻。他们一方面把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一方面又把文章的话题范围扩大(也是歪曲)为"文化遗产"的继承,还说"这与同志后来提倡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关系"正误"的问题,下面说一个评价"优劣"的例子。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中曾这样描写荷花淀:"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如果孤立地看,这两个比喻并没有特别的精彩之处。但如果把它们放到文章的整体中去观察,感觉就不一样了。小说写的是几个手无寸铁的农村妇女,她们探夫归来,在淀中突遇日本兵的船只,于是摇船而逃。在日本鬼子的大船飞快追来的当口,她们决定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孙犁用了那两个比喻。"铜墙铁壁","哨兵",不仅形似,更是神似;不仅与当时的战斗氛围相合,更生动地表现了那几个女人的心理:她们希望有一道铜墙铁壁能挡住敌人,希望有自己的哨兵保护自己,于是那荷叶、荷花箭在她们眼中,心中就变成了铜墙铁壁,变成了哨兵了。至于像贾岛(寻隐者不遇)这样的小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更不可不从整体上去把握。如果想要寻章摘句,此诗就无可取了。所谓"一片天机,纯乎自然",所谓"直捷中又含意至深,自然中又措辞不俗",都是靠整体思维才能体会得到的。

在写作中,也总是得先对文章的整体有所把握才能动笔;用一词,造一句,也不能不从文章的整体需要考虑。否则就可能有句无章,甚至通篇散漫,前后矛盾,等等。

联系思维。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并在联系中形成系统。所以要在联系中把握事物。以读文章而论。文与人(作者,有时还有读者)是联系的,要记文必先知人。人与时是联系的,要知其人,又要知其时,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诸种因素。文与文也是联系的,读此一篇文章,把它跟相关的文章联系起来,会看得更明晰。一篇文章内部(甚至一个句子内部),这一句与另一句,这一段与另一段,都有种种的联系,既互相制约、限定,又相互补、阐释。着眼于联系,文章就容易读懂、看透。联系,有各种各样,其中最要紧、最普遍的是因果联系。因果性联系本身又复杂多样,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连续因果,互为因果,等等。各种联系,又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先验的,不是可以随意编排的。在后面现代文阅读的部分,我们提出"以文解文"、"以事解文"、"以理解文"、"以情解文"诸种方法,都是"联系思维"的具体运用。这里再举一个例子。《石钟山记》是苏轼散文中的名篇之一。独读此文,觉得漂亮、潇洒,一番议论也足以让人心服。但是,在参读了有关文章并对石钟山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后,我们的认识就会前进一步。石钟山,有上石钟山和下钟山两座山头,皆上尖下圆,如钟覆地,而且溶洞发达,有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奇观,以锤敲击,则发出千变万化的悦耳音响。所以,此山"独以钟名",可能由于形似,也可能由于声似,甚至可能二者都有。苏轼夜访石钟山,适逢涨水期,还可能见到山之全形,也没机会见到钟乳石等。他肯于寻根究底夜至绝壁下去考察固然可嘉,他说要"目见耳闻"也大体不错。但他的"目见而闻"终于不免主观片面,也是一个教训。至于他的"笑李渤之陋"更是没有道理。李渤曾任江州刺史《辨石钟山记》。文中说:"次于南隅,忽遇双石……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李渤也是做了考察的,并且"询诸水滨"――向"渔工水师"请教;他所说的"双石"是指"南钟石"和"北钟石",即"上石钟山"和"下石钟山",并非乱石间"的一两块石头。苏轼似乎没认真读李渤的文章。这样,我们把文章与事实,互相参照地来思索,"读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收获也就更大了。

听人讲话与读人文章的道理一样,自己讲话或写文章与听话、读书的道理也一样。有个同学写了一篇《论"笨鸟"先飞》,如果从思维过程来考察,就会发现他时时都在运用着联系思维。他先把"鸟"与"人"联系起来,再把"笨鸟"与"灵鸟"联系起来,强调"灵鸟"也要坚持"先飞"的原则,并展开充分的论述:先用方仲永的事例说明"灵鸟"不肯"先飞"则有变成"笨鸟"的危险;再从孔子、齐白石、沈尹默等人的事例论述"笨"与"不笨"的相对性,"灵鸟"也不免有"笨"的一面;第三层,"再退一步说",论述即使是"灵鸟"所谓"灵"的一面,也有转化为"笨"的可能;最后再从社会现实的需要出发,指出"灵鸟"负有"开路先锋"的任务。不肯"先飞"则辜负了人民的期望。这四个层次,把历史与现实,把正面与反面,把现状与发展,都自然地联系起来,所以道理讲得透彻,说服力很强。

两翼思维。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一是求异,二者缺一,思维就不能起飞。求同认识事物的共性,从而发现规律;求异认识事物的个性,从而发现特点。这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发现规律与发现特点都是发现事物的"本质",都是思维中的"创造"。从语文活动方法的角度说,就离不开"两翼思维"。在许多方面要"求同"。怎样学好语文――这是要探求的第一层次的规律,怎样听,怎样说,怎样读,怎样写――这是要探索的第二层次的规律。怎样听讲课,怎样听广播,怎样听谈话,怎样读议论文;怎样写说明文,怎样写记叙文,怎样写议论文,怎样写应用文――这是要探索的第三层次的规律。还有第四层次、第五层次,等等。不善于求同,就只能永远在"感性"的世界里碰撞。语文活动中同样有许多"求异"的事情需要做。学习语文跟学习数学有何不同?听广播与听讲课有何不同?说话跟作文有何不同?读一般实用性文章与读文学作品有何不同?甚至读诗歌与读小说有何不同?读一般实用性文章与读文学作品有何不同?甚至读诗歌与读小说有何不同?等等。不善于求异,不能因事设法,各循其路,也就不能取得高效率。

如果从语文活动的内容方面看,和"两翼思维",就更是随时要用随时可练的了。先说读,比如读巴金的散文《灯》。他由"山那边"平房里射出来的几点灯光,联想到自己过去雪夜行路时看到的"一点豆大的灯光",又联想到欧洲古代传说中的哈里希岛上指引航船的灯光,古希腊女教士希洛为自己的情人点燃的火炬,最后又联到自己的一个友人投水被救时的一盏油灯。这些"灯"各个不同,不同在何处?这些"灯"又表达着一个共同的主题,这主题是什么?这就需要"两翼思维"。如果是把几篇作品合起来说,就更需要思维的两翼了。比如,我们读过了鲁迅的若干篇杂文,能否说出一点鲁迅杂文的共同特点?再缩小一点范围,我们就拿《纪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做一比较,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在哪里?《荷花淀》和《荷塘月色》可以比,《药》和《夜》可以比,《白杨礼赞》可以比,这样起动两翼思维去读书,实在是把书读好的重要途径。

要把文章写好,同样需要两翼思维。刚才说到鲁迅杂文的特点。有人就从大量的鲁迅杂文中提炼出来两大特点,一在于它的战斗性,一在于它多彩的笔调。有了这个认识,自然就可以动笔为文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小人",这是一批灵魂卑下的人物。如果我们研究一下这批角色,抽出他们灵魂中某些共同的特点,不也可以写一篇很有意味的文章吗?生活中有人把野蛮当勇敢,指改革为折腾,你若能把它们本质区讲清楚,不也就是很有价值的文章吗?不会写,往往是因为不会想。会想才能会写。两翼思维就是"会想"的表现之一。

上述思维方式,在解决听、说、读、写的种种具体问题中不断应用,不断巩固,最终会形成稳定的思维模式,思维习惯。当他再去思考语文问题及至解决其他问题时,这种习惯自然起作用了。

三、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应是对语句的意义、情态、色彩、分寸等进行细致的分析鉴赏。这"品味"的目的,不仅在于对此一词此一句的认知,更重要的在于要养成"语感"――一种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说"感受力",似乎不是"理智"的活动;其实它正是通过理智的训练而达到的理智活动的自动化。当然不排除情感的参与,人的任何理智活动都不可能完全排除感情的因素,听、说、读、写的活动更是如此。思维训练与品味语言是学习语文的两只脚,它们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又有所分工。思维训练重在思辨,品味语言重在感受;思维训练重在宏观,品味语言重在微观。思维训练有助于语感的增强,语感的增强又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语感虽是听、读中的事,但看反过去就会影响一个人的说、写。

具体地说,我们通过对语言的品味而养成语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意义感。这是对语句意义"不假思索"的感知能力,或者说是对那些无需特别辨析的语句意义的"自动化"感知能力。比如读《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前9段,"荔枝"一词都是指荔枝果,像"没有见过鲜荔枝","成熟的荔枝","荔枝不耐贮藏",等等。至第10段,开关一句说:"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和四月初",这里"荔枝"一词意义变了,一读之下,应该能觉察到。有这个觉察和没有这个觉察很不同。前面9段讲荔枝果,从这里离开"果"而讲"花",再下去是讲"树",这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层次脉络。再比如读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文章开头一段说:"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前面说"悲愤",后面说"悲哀",一读之下,应即刻觉察到它们的不同。"摆脱"的是"悲哀",而把敌人的愤怒和仇恨留在心里,这是鲁迅要传达的本意。再比如,说"新诗与时代思潮相联系"与说"新诗与时代先进思潮相联系"是不同的;说"旧诗里原有叙述民间疾苦的诗……可是新诗人的立场不同……"说"原有"二字隐含了"新诗也有"的意思;说"中微子通信的设想脱颖而出",绝不等说"中微子通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通讯方式……"这些地方,都要靠一种敏锐的感知力,而不是靠自觉状态的理性辨析。

情态感。这是指对语句情感态度的感知能力。比如,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开头一段有一句说"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至第七段又说"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一读之下,就要注意到这两个"忽然"的情态意义。"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一直未能摆脱,直熬到"今晚",才"忽"有所悟,想到一个大概可以平心静处的去处。煎熬之苦,解脱之切,有所悟之喜,都由"忽然"二字传达出来了。第二个"忽然"是在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打破了他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宁静和喜悦之后出现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就是说,连刚刚获得的那一点独处的幸运也失去了。心又回到了"不宁静"。于是又是一番寻索。在排除了多少本不愿想而偏偏涌上心头的事情之后,才又"忽然"想到了一点聊以安抚心灵的事。这种心灵挣扎之苦,再一次由"忽然"二字传达出来。朱自清还有一篇《松堂游记》,末尾一段写松堂的夜:"……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有点儿!云越来越厚,由他罢,懒得动管了。"本来想看月亮,可是有云,起初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后来全让云遮住了,只好打消了赏月的念头――这就是这几句文字所包含的作者的心理变化。"由他罢,懒得去管了",这句话一方面流露出想看月亮又看不着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另一方面也间接地写出了作者游览了一天,到晚上那种既感到新鲜、兴奋,又感到疲倦、困怠的神情。(参看朱德熙《读朱自清的散文》像上面例子中的情感、心态,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感受力的,而不能单纯地靠分析。

正误感。这是对语句正误的一种感知能力。用语造句,是否合乎规范,在一般情况下也不是靠分析来"发现",而是靠感受、感知。比如读《雄关赋》,文中有这样的语句:"万里长城,像一条活蹦乱跳的长龙",这"活蹦乱跳"未必妥当吧?"那位手执大刀的青年小伙子","小伙子"还有不是"青年"的吗?"而真正紧固的雄关,只有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只有"该改成"只"吧?一读之下,心中自然而然就来了这样的念头,这样的判断。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能力。

优劣感。感知语句的正误是一回事,比这更进一步的是感知语句的优劣。同样一个意思,这样表达和那样表达虽无正误之别,但却会有优劣之分。比如读夏衍的《包身工》,文中说:"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了下来",从句法看,不说"几个……的'懒虫'冲下来了",而用现在的形式,把"蓬头"等特征提到句首,一项一项加以强调,这样好。好在它把包身工的紧张、忙乱、劳顿、穷苦等,用特写镜头的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极深的印象。从用词看,这里用了一个"冲"字,也好。好在这个词充分表现了包身工被人驱赶的情状,也表现了她们生活的紧张和窘迫;她们得去挤水龙头洗脸,之后还要去挤粥吃,弄不好就连一碗粥也盛不到了。如果抹去这个"冲"字,就只说"下来了",味道就很不同了。孙犁在《荷花淀》中有二次描写几个妇女划船的水声,第一次是"哗,哗,哗",第二次则是"哗哗,哗哗,哗哗哗",并且在前面加了一个修饰语:"大声地"。这两处描写都够精彩。第一次是写几个女人探夫未遇,回家时在淀上边聊天边划船,心里有几分失落,几分无聊,划船的动作也是轻轻的,稳稳的,节奏是缓慢的,所以是"哗,哗,哗"。第二次是写被日本鬼子紧迫不舍,拼命脱逃,她们紧张,但"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所以水声响亮,节奏加快,而又能整齐不乱,"哗哗,哗哗,哗哗哗",就非常准确地表现了此情此境。读书,对于其中的佳妙之处体会多了,对于拙劣的文句,自能辩识。

意蕴感。语句是表情达意的符号,说、写的人把自己的情意寄寓其中,听、读的人再从其中把情意解译出来。而寄寓者与解译者永远是不可能完全相等的。特别是文学作品,更是如此。比如读一首诗。诗人即兴命笔,固有所寄托,但读者读这诗时,一方面要体会诗人的情意,另一方面又有"作者未必然,读者不必不然"的自由。况且,由于文学作品本身的特性,又给读者提供了发挥这种"自由"的可能。我们所说的意蕴,主要是指文学作品给读者提供的那一片可以自由驰骋的天地。而所谓"意蕴感",则是指作为读者在那一片天地中驰骋的本领。意蕴感,是一种触发的能力,是一种一触即发的联想力。这是"语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夏丐尊先生说:"在语感锐敏的人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能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这就把意蕴感讲得很明白了。

怎样通品味语言以培养语感?在前面举例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说到了这个问题。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诸端。

剖析法。傅庚生对李清照词叠字的体会就是剖析,我们对《荷塘月色》中两个"忽然"的解说也是剖析。

比较法。判断正误要比较,感受优劣尤其要比较。可以拿不同人的相关作品作比较,也可以拿同一作家同一作品的不同稿本作比较。柳青《创业史》写梁宝生买稻种一段,原有这样一句:"……渭河上游的平原、竹林、乡村和市镇,百里烟波,都笼罩在茫茫春雨中了。"后改为:"……渭河上游平原上的竹林、村庄和市镇,都笼罩在茫茫春雨中了。"这里有七处改动,有的是改误为正,有的是改劣为优,仔细玩味,大有助于语感的提高。

置换法。这个词用得怎么样?换一个试试。这个修饰语有什么作用?删去它试试。这个句子造得好不好,改为另一形式试试。这都是置换法。

以上还都只是就文而文。真要培养语感,其实又不仅是读书本身的事,这需要生活的历练。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只有经过劳动的人,才能感受到"健康的疲倦"这个说法的妙处。

四、注重积累

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谁也无法使自己的语文水平像钱塘潮般的骤然涨起。我们前面讲通过思维训练以提高思辨能力,通过品味语言以培养感受能力,实际上都是积累的过程。不过,那都是语言操作能力的积累,这里专讲"注重积累",则是指增加必要的记忆。

记忆什么?首先是关于一些重要问题的思想观点,以及相关的事实材料。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不会自然而然的从每个人的头脑中产生出来,这要靠学习,靠理解,并且要熟记在心。而事实材料则是发展思维力的基础。为了加强记忆,不妨分门别类。我曾为学生拟了一个纲目:

关于国家、集体、社会主义

关于理想、志愿、人生价值

关于道德、纪律、两个文明

关于实践、真理、实事求是

关于知识、能力、谦虚谨慎

关于毅力、勤奋、成才之路

关于创业、守成、改革创新

关于友情、团结、人际关系

关于语言、文学、为文之道

关于哲理、思辨、思维方法

当然,记忆的东西并不限于上述10个方面。各种有益的科学文化知识,都会有助于语文的学习。

记忆有种种办法。我们从语文学习的特点出发,"语言板块"记忆法。孤立地去记字,就不如把字放到词里去更容易;孤立地去记词,也不如把词放到句中更容易。词,是最小的语言板块,大一点的是句子,再大一点的是段和篇,最好选择句以上的板块来记。比如,我们记住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一句话,不仅记住了"著"、"风流"等词的用法,也知道了文学的一种风格,记住了评价诗文的一种尺度。这种记忆是多向的,因而也是高效的。如果记住了一个精彩的段落,背熟了一篇精彩的文章,那效果就更大了。

以上说的积累阅读所得。记忆,还要注意生活所得。日常生活中有所见,有所闻,特别是自己有所行,因而又有所思,有所感,也应该了积累起来。因为语文本来是产生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有了生活的积累,听、读就有了更准确的经纬,说、写就有了更充实的内容。

总之,注重积累,就要既做读书的有心人,又做生活的有心人,这可以叫做"两心"。如果进一步讲到积累的途径,我们可以提出"两笔",即读后笔记和课外练笔。

"读后笔记"讲的课内学习的问题,教材使用的问题。一般说,学一篇课文要从三个方面着眼。一是新知识,包括字词、语法、修辞等语言知识,作家、作品之类的文学知识,以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泛文化知识;二是新方法、包括文章本身的各种写作方法,说话技巧,更包括在这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所体会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等等;三是新感悟,指的是通过这篇文章小说《红楼梦》,当你再看电视剧《红楼梦》时,只要留心,就会发现许多语言的改动。这就是提供了一个通过品味语言的好机会。光这一项,就够"练"一阵子的了。为了练笔有序,还不妨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开辟"专栏",如"教室的故事","读书一得","警句摘抄","同学琐记","运动场剪影","影视拾零","宿舍夜谈"等等。这样,思路开阔了,练笔也会越练越有味道。

做读书的有心人,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读书并坚持写读后笔记,投入生活并坚持课外练笔,这就是"积累",这是学好语文的基本方法、基本途径。

在学习运用思考,自然能让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当然一样可以在工作上运用思考来改善工作质量。

在工作上,没有思考的生命,无异于行尸走肉,太多人的一生,就是这么在睡梦中过完!平庸的人往往不是不动手脚,而是不动脑筋改进工作的过程,使之完善,这种坏习惯制约着他们摆脱困境的思索。相反那些成功者随身着勤

于思考的习惯,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人生发展中的难题。

积极思考的习惯是成功理论中最

重要的一项原则,你可将这一原则运用到你所做的任何工作上,你会告别平庸,走向卓越。

思维是学习助推器,从训练思维开始吧

以前很多人说学好数理化,就可以走遍天下!

但是时代在变化,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然开启。现在如果不重视的孩子语文学习,连一篇文章都理解不了,哪又如何解决学习能力呢?那么这个人被时代列车甩下将是分分钟的事情。

要抓住关键点方能有效!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内核。运用语言听、说、读、写的过程,本质上是思维运作的过程。所以,学习语文,提高语文水平,必须加强思维训练。当然,这里说的不是一般的思维训练,而是"语文学习"中的思维训练。离开了"语文"的特殊性,就超出了我们的话题范围。训练思维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仅举几条重要的略加说明。

具体思维。此时、此地、此人、此情、此景,都是具体的存在。此字、此句、此段、此篇,也都是具体的存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坚持从这个"此"字出发。比如说读一篇文章,听一番讲话,它的主旨何在,艺术性如何,要做具体的分析,不能搞脱离事实的推断,更不能搞"赵老太爷土地就有三百亩,所以他的话绝不会错"的逻辑。李清照有一首《声声慢》词,开头一句连叠七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历来说好的人很多,什么"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如此"啦,什么"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啦,都 只是拍手叫好,到底怎么个好法,却不甚了了。傅庚生先生不满足于此,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说:"此十四字之妙:妙在叠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也。又继之以凄凄,冷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蹙蹙'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叠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未也。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设使其征人为女,居者为男,吾知其破题儿便已确信伊人之不在迩也,当无寻寻觅觅之事,男儿之心粗故也。能词之士,多昂藏丈夫勉学莺莺燕燕者,故不能下如此之十四叠字耳。"(见《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这样读书,这样思考,才能有真的收获。阅读文言文,还有一个历史观念的问题。看不到古今差异,以今例古,不行;看不到古今联系,割断历史,同样不行。总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思维体现现在说和写当中,就是要讲究点现实感、针对性。写一篇文章,做一回演讲,不能光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要力求解决一点现实的具体的问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古人明训。而且这不仅关系到文章本身,还关系到世界观的养成问题: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比方说,你要对北京鸭有所说明,就不能不因服务对象的差别而有所区别,面对学龄前儿童和面对烤鸭店工人,你所讲的内容,你所用的表达方式,无论如何是不能一样的。假如你以《论友谊》为题写文章或发表演说,恐怕也不宜第一讲"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第二讲"为什么需要真正的友谊",第三再讲"怎样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友谊",更不宜从个人友谊讲到国际友谊,等等。因为,"友谊"一个永恒的话题,"前人之叙备矣",你今天为什么又要来谈这个话题,一定是现实生活中有一种需要。你就是要满足这种需要。而现实的需要虽然可能是多样的,但一篇文章,一次讲话,也只能针对某一人群的某一方面的问题,这就要分析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等等。那种以为中学生作文就是"为作文而作文"的论调,必然把人引入歧途。

整体思维。一个人是一个整体,一件事是一个整体,一篇文章也是一个整体。整体由局部组成,但不是局部的简单相加。它的内涵大于部分的总和。就局部理解局部,处置局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难免瞎子摸象。从全局看局部,则洞若观火。就读文章说,一篇文章有一个总的话题范围,有一个总的倾向和态度,由此去把握一个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去理解某一个材料的价值和作用,去评判某一手法的优劣,去划分段与段之间的层次,才会更为确切。比如读鲁迅的杂文《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提出,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应采取"拿来主义"。它回答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采取"拿来主义",二是应该怎样"拿来"。为了回答第一个问题,他设置了一个选言推理的结构: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或取闭关主义,或取送去主义,或取送来主义,或取拿来主义;前三者都不可取,所以只能取拿来主义。为了回答第二个问题,鲁迅以一"大宅子"设喻,并再次用选言推理,最后得出应"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结论。这就是这篇杂文的"整体"。有人由于不能这样从整体上看文章,不仅不能正确理解它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讲起,也不能正确理解关于"大宅子的比喻。他们一方面把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一方面又把文章的话题范围扩大(也是歪曲)为"文化遗产"的继承,还说"这与同志后来提倡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关系"正误"的问题,下面说一个评价"优劣"的例子。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中曾这样描写荷花淀:"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如果孤立地看,这两个比喻并没有特别的精彩之处。但如果把它们放到文章的整体中去观察,感觉就不一样了。小说写的是几个手无寸铁的农村妇女,她们探夫归来,在淀中突遇日本兵的船只,于是摇船而逃。在日本鬼子的大船飞快追来的当口,她们决定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孙犁用了那两个比喻。"铜墙铁壁","哨兵",不仅形似,更是神似;不仅与当时的战斗氛围相合,更生动地表现了那几个女人的心理:她们希望有一道铜墙铁壁能挡住敌人,希望有自己的哨兵保护自己,于是那荷叶、荷花箭在她们眼中,心中就变成了铜墙铁壁,变成了哨兵了。至于像贾岛(寻隐者不遇)这样的小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更不可不从整体上去把握。如果想要寻章摘句,此诗就无可取了。所谓"一片天机,纯乎自然",所谓"直捷中又含意至深,自然中又措辞不俗",都是靠整体思维才能体会得到的。

在写作中,也总是得先对文章的整体有所把握才能动笔;用一词,造一句,也不能不从文章的整体需要考虑。否则就可能有句无章,甚至通篇散漫,前后矛盾,等等。

联系思维。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并在联系中形成系统。所以要在联系中把握事物。以读文章而论。文与人(作者,有时还有读者)是联系的,要记文必先知人。人与时是联系的,要知其人,又要知其时,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诸种因素。文与文也是联系的,读此一篇文章,把它跟相关的文章联系起来,会看得更明晰。一篇文章内部(甚至一个句子内部),这一句与另一句,这一段与另一段,都有种种的联系,既互相制约、限定,又相互补、阐释。着眼于联系,文章就容易读懂、看透。联系,有各种各样,其中最要紧、最普遍的是因果联系。因果性联系本身又复杂多样,有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连续因果,互为因果,等等。各种联系,又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先验的,不是可以随意编排的。在后面现代文阅读的部分,我们提出"以文解文"、"以事解文"、"以理解文"、"以情解文"诸种方法,都是"联系思维"的具体运用。这里再举一个例子。《石钟山记》是苏轼散文中的名篇之一。独读此文,觉得漂亮、潇洒,一番议论也足以让人心服。但是,在参读了有关文章并对石钟山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后,我们的认识就会前进一步。石钟山,有上石钟山和下钟山两座山头,皆上尖下圆,如钟覆地,而且溶洞发达,有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奇观,以锤敲击,则发出千变万化的悦耳音响。所以,此山"独以钟名",可能由于形似,也可能由于声似,甚至可能二者都有。苏轼夜访石钟山,适逢涨水期,还可能见到山之全形,也没机会见到钟乳石等。他肯于寻根究底夜至绝壁下去考察固然可嘉,他说要"目见耳闻"也大体不错。但他的"目见而闻"终于不免主观片面,也是一个教训。至于他的"笑李渤之陋"更是没有道理。李渤曾任江州刺史《辨石钟山记》。文中说:"次于南隅,忽遇双石……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李渤也是做了考察的,并且"询诸水滨"――向"渔工水师"请教;他所说的"双石"是指"南钟石"和"北钟石",即"上石钟山"和"下石钟山",并非乱石间"的一两块石头。苏轼似乎没认真读李渤的文章。这样,我们把文章与事实,互相参照地来思索,"读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收获也就更大了。

听人讲话与读人文章的道理一样,自己讲话或写文章与听话、读书的道理也一样。有个同学写了一篇《论"笨鸟"先飞》,如果从思维过程来考察,就会发现他时时都在运用着联系思维。他先把"鸟"与"人"联系起来,再把"笨鸟"与"灵鸟"联系起来,强调"灵鸟"也要坚持"先飞"的原则,并展开充分的论述:先用方仲永的事例说明"灵鸟"不肯"先飞"则有变成"笨鸟"的危险;再从孔子、齐白石、沈尹默等人的事例论述"笨"与"不笨"的相对性,"灵鸟"也不免有"笨"的一面;第三层,"再退一步说",论述即使是"灵鸟"所谓"灵"的一面,也有转化为"笨"的可能;最后再从社会现实的需要出发,指出"灵鸟"负有"开路先锋"的任务。不肯"先飞"则辜负了人民的期望。这四个层次,把历史与现实,把正面与反面,把现状与发展,都自然地联系起来,所以道理讲得透彻,说服力很强。

两翼思维。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一是求异,二者缺一,思维就不能起飞。求同认识事物的共性,从而发现规律;求异认识事物的个性,从而发现特点。这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发现规律与发现特点都是发现事物的"本质",都是思维中的"创造"。从语文活动方法的角度说,就离不开"两翼思维"。在许多方面要"求同"。怎样学好语文――这是要探求的第一层次的规律,怎样听,怎样说,怎样读,怎样写――这是要探索的第二层次的规律。怎样听讲课,怎样听广播,怎样听谈话,怎样读议论文;怎样写说明文,怎样写记叙文,怎样写议论文,怎样写应用文――这是要探索的第三层次的规律。还有第四层次、第五层次,等等。不善于求同,就只能永远在"感性"的世界里碰撞。语文活动中同样有许多"求异"的事情需要做。学习语文跟学习数学有何不同?听广播与听讲课有何不同?说话跟作文有何不同?读一般实用性文章与读文学作品有何不同?甚至读诗歌与读小说有何不同?读一般实用性文章与读文学作品有何不同?甚至读诗歌与读小说有何不同?等等。不善于求异,不能因事设法,各循其路,也就不能取得高效率。

如果从语文活动的内容方面看,和"两翼思维",就更是随时要用随时可练的了。先说读,比如读巴金的散文《灯》。他由"山那边"平房里射出来的几点灯光,联想到自己过去雪夜行路时看到的"一点豆大的灯光",又联想到欧洲古代传说中的哈里希岛上指引航船的灯光,古希腊女教士希洛为自己的情人点燃的火炬,最后又联到自己的一个友人投水被救时的一盏油灯。这些"灯"各个不同,不同在何处?这些"灯"又表达着一个共同的主题,这主题是什么?这就需要"两翼思维"。如果是把几篇作品合起来说,就更需要思维的两翼了。比如,我们读过了鲁迅的若干篇杂文,能否说出一点鲁迅杂文的共同特点?再缩小一点范围,我们就拿《纪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做一比较,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在哪里?《荷花淀》和《荷塘月色》可以比,《药》和《夜》可以比,《白杨礼赞》可以比,这样起动两翼思维去读书,实在是把书读好的重要途径。

要把文章写好,同样需要两翼思维。刚才说到鲁迅杂文的特点。有人就从大量的鲁迅杂文中提炼出来两大特点,一在于它的战斗性,一在于它多彩的笔调。有了这个认识,自然就可以动笔为文了。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小人",这是一批灵魂卑下的人物。如果我们研究一下这批角色,抽出他们灵魂中某些共同的特点,不也可以写一篇很有意味的文章吗?生活中有人把野蛮当勇敢,指改革为折腾,你若能把它们本质区讲清楚,不也就是很有价值的文章吗?不会写,往往是因为不会想。会想才能会写。两翼思维就是"会想"的表现之一。

上述思维方式,在解决听、说、读、写的种种具体问题中不断应用,不断巩固,最终会形成稳定的思维模式,思维习惯。当他再去思考语文问题及至解决其他问题时,这种习惯自然起作用了。

三、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应是对语句的意义、情态、色彩、分寸等进行细致的分析鉴赏。这"品味"的目的,不仅在于对此一词此一句的认知,更重要的在于要养成"语感"――一种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说"感受力",似乎不是"理智"的活动;其实它正是通过理智的训练而达到的理智活动的自动化。当然不排除情感的参与,人的任何理智活动都不可能完全排除感情的因素,听、说、读、写的活动更是如此。思维训练与品味语言是学习语文的两只脚,它们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又有所分工。思维训练重在思辨,品味语言重在感受;思维训练重在宏观,品味语言重在微观。思维训练有助于语感的增强,语感的增强又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语感虽是听、读中的事,但看反过去就会影响一个人的说、写。

具体地说,我们通过对语言的品味而养成语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意义感。这是对语句意义"不假思索"的感知能力,或者说是对那些无需特别辨析的语句意义的"自动化"感知能力。比如读《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前9段,"荔枝"一词都是指荔枝果,像"没有见过鲜荔枝","成熟的荔枝","荔枝不耐贮藏",等等。至第10段,开关一句说:"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和四月初",这里"荔枝"一词意义变了,一读之下,应该能觉察到。有这个觉察和没有这个觉察很不同。前面9段讲荔枝果,从这里离开"果"而讲"花",再下去是讲"树",这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层次脉络。再比如读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文章开头一段说:"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前面说"悲愤",后面说"悲哀",一读之下,应即刻觉察到它们的不同。"摆脱"的是"悲哀",而把敌人的愤怒和仇恨留在心里,这是鲁迅要传达的本意。再比如,说"新诗与时代思潮相联系"与说"新诗与时代先进思潮相联系"是不同的;说"旧诗里原有叙述民间疾苦的诗……可是新诗人的立场不同……"说"原有"二字隐含了"新诗也有"的意思;说"中微子通信的设想脱颖而出",绝不等说"中微子通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通讯方式……"这些地方,都要靠一种敏锐的感知力,而不是靠自觉状态的理性辨析。

情态感。这是指对语句情感态度的感知能力。比如,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开头一段有一句说"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至第七段又说"忽然想起来采莲的事情来了"。一读之下,就要注意到这两个"忽然"的情态意义。"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一直未能摆脱,直熬到"今晚",才"忽"有所悟,想到一个大概可以平心静处的去处。煎熬之苦,解脱之切,有所悟之喜,都由"忽然"二字传达出来了。第二个"忽然"是在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打破了他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宁静和喜悦之后出现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就是说,连刚刚获得的那一点独处的幸运也失去了。心又回到了"不宁静"。于是又是一番寻索。在排除了多少本不愿想而偏偏涌上心头的事情之后,才又"忽然"想到了一点聊以安抚心灵的事。这种心灵挣扎之苦,再一次由"忽然"二字传达出来。朱自清还有一篇《松堂游记》,末尾一段写松堂的夜:"……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从前人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真有点儿!云越来越厚,由他罢,懒得动管了。"本来想看月亮,可是有云,起初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后来全让云遮住了,只好打消了赏月的念头――这就是这几句文字所包含的作者的心理变化。"由他罢,懒得去管了",这句话一方面流露出想看月亮又看不着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另一方面也间接地写出了作者游览了一天,到晚上那种既感到新鲜、兴奋,又感到疲倦、困怠的神情。(参看朱德熙《读朱自清的散文》像上面例子中的情感、心态,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感受力的,而不能单纯地靠分析。

正误感。这是对语句正误的一种感知能力。用语造句,是否合乎规范,在一般情况下也不是靠分析来"发现",而是靠感受、感知。比如读《雄关赋》,文中有这样的语句:"万里长城,像一条活蹦乱跳的长龙",这"活蹦乱跳"未必妥当吧?"那位手执大刀的青年小伙子","小伙子"还有不是"青年"的吗?"而真正紧固的雄关,只有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只有"该改成"只"吧?一读之下,心中自然而然就来了这样的念头,这样的判断。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能力。

优劣感。感知语句的正误是一回事,比这更进一步的是感知语句的优劣。同样一个意思,这样表达和那样表达虽无正误之别,但却会有优劣之分。比如读夏衍的《包身工》,文中说:"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了下来",从句法看,不说"几个……的'懒虫'冲下来了",而用现在的形式,把"蓬头"等特征提到句首,一项一项加以强调,这样好。好在它把包身工的紧张、忙乱、劳顿、穷苦等,用特写镜头的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极深的印象。从用词看,这里用了一个"冲"字,也好。好在这个词充分表现了包身工被人驱赶的情状,也表现了她们生活的紧张和窘迫;她们得去挤水龙头洗脸,之后还要去挤粥吃,弄不好就连一碗粥也盛不到了。如果抹去这个"冲"字,就只说"下来了",味道就很不同了。孙犁在《荷花淀》中有二次描写几个妇女划船的水声,第一次是"哗,哗,哗",第二次则是"哗哗,哗哗,哗哗哗",并且在前面加了一个修饰语:"大声地"。这两处描写都够精彩。第一次是写几个女人探夫未遇,回家时在淀上边聊天边划船,心里有几分失落,几分无聊,划船的动作也是轻轻的,稳稳的,节奏是缓慢的,所以是"哗,哗,哗"。第二次是写被日本鬼子紧迫不舍,拼命脱逃,她们紧张,但"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所以水声响亮,节奏加快,而又能整齐不乱,"哗哗,哗哗,哗哗哗",就非常准确地表现了此情此境。读书,对于其中的佳妙之处体会多了,对于拙劣的文句,自能辩识。

意蕴感。语句是表情达意的符号,说、写的人把自己的情意寄寓其中,听、读的人再从其中把情意解译出来。而寄寓者与解译者永远是不可能完全相等的。特别是文学作品,更是如此。比如读一首诗。诗人即兴命笔,固有所寄托,但读者读这诗时,一方面要体会诗人的情意,另一方面又有"作者未必然,读者不必不然"的自由。况且,由于文学作品本身的特性,又给读者提供了发挥这种"自由"的可能。我们所说的意蕴,主要是指文学作品给读者提供的那一片可以自由驰骋的天地。而所谓"意蕴感",则是指作为读者在那一片天地中驰骋的本领。意蕴感,是一种触发的能力,是一种一触即发的联想力。这是"语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夏丐尊先生说:"在语感锐敏的人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能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这就把意蕴感讲得很明白了。

怎样通品味语言以培养语感?在前面举例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说到了这个问题。归纳起来,常见的有以下诸端。

剖析法。傅庚生对李清照词叠字的体会就是剖析,我们对《荷塘月色》中两个"忽然"的解说也是剖析。

比较法。判断正误要比较,感受优劣尤其要比较。可以拿不同人的相关作品作比较,也可以拿同一作家同一作品的不同稿本作比较。柳青《创业史》写梁宝生买稻种一段,原有这样一句:"……渭河上游的平原、竹林、乡村和市镇,百里烟波,都笼罩在茫茫春雨中了。"后改为:"……渭河上游平原上的竹林、村庄和市镇,都笼罩在茫茫春雨中了。"这里有七处改动,有的是改误为正,有的是改劣为优,仔细玩味,大有助于语感的提高。

置换法。这个词用得怎么样?换一个试试。这个修饰语有什么作用?删去它试试。这个句子造得好不好,改为另一形式试试。这都是置换法。

以上还都只是就文而文。真要培养语感,其实又不仅是读书本身的事,这需要生活的历练。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只有经过劳动的人,才能感受到"健康的疲倦"这个说法的妙处。

四、注重积累

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日积月累的过程,谁也无法使自己的语文水平像钱塘潮般的骤然涨起。我们前面讲通过思维训练以提高思辨能力,通过品味语言以培养感受能力,实际上都是积累的过程。不过,那都是语言操作能力的积累,这里专讲"注重积累",则是指增加必要的记忆。

记忆什么?首先是关于一些重要问题的思想观点,以及相关的事实材料。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不会自然而然的从每个人的头脑中产生出来,这要靠学习,靠理解,并且要熟记在心。而事实材料则是发展思维力的基础。为了加强记忆,不妨分门别类。我曾为学生拟了一个纲目:

关于国家、集体、社会主义

关于理想、志愿、人生价值

关于道德、纪律、两个文明

关于实践、真理、实事求是

关于知识、能力、谦虚谨慎

关于毅力、勤奋、成才之路

关于创业、守成、改革创新

关于友情、团结、人际关系

关于语言、文学、为文之道

关于哲理、思辨、思维方法

当然,记忆的东西并不限于上述10个方面。各种有益的科学文化知识,都会有助于语文的学习。

记忆有种种办法。我们从语文学习的特点出发,"语言板块"记忆法。孤立地去记字,就不如把字放到词里去更容易;孤立地去记词,也不如把词放到句中更容易。词,是最小的语言板块,大一点的是句子,再大一点的是段和篇,最好选择句以上的板块来记。比如,我们记住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一句话,不仅记住了"著"、"风流"等词的用法,也知道了文学的一种风格,记住了评价诗文的一种尺度。这种记忆是多向的,因而也是高效的。如果记住了一个精彩的段落,背熟了一篇精彩的文章,那效果就更大了。

以上说的积累阅读所得。记忆,还要注意生活所得。日常生活中有所见,有所闻,特别是自己有所行,因而又有所思,有所感,也应该了积累起来。因为语文本来是产生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有了生活的积累,听、读就有了更准确的经纬,说、写就有了更充实的内容。

总之,注重积累,就要既做读书的有心人,又做生活的有心人,这可以叫做"两心"。如果进一步讲到积累的途径,我们可以提出"两笔",即读后笔记和课外练笔。

"读后笔记"讲的课内学习的问题,教材使用的问题。一般说,学一篇课文要从三个方面着眼。一是新知识,包括字词、语法、修辞等语言知识,作家、作品之类的文学知识,以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泛文化知识;二是新方法、包括文章本身的各种写作方法,说话技巧,更包括在这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所体会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等等;三是新感悟,指的是通过这篇文章小说《红楼梦》,当你再看电视剧《红楼梦》时,只要留心,就会发现许多语言的改动。这就是提供了一个通过品味语言的好机会。光这一项,就够"练"一阵子的了。为了练笔有序,还不妨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开辟"专栏",如"教室的故事","读书一得","警句摘抄","同学琐记","运动场剪影","影视拾零","宿舍夜谈"等等。这样,思路开阔了,练笔也会越练越有味道。

做读书的有心人,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读书并坚持写读后笔记,投入生活并坚持课外练笔,这就是"积累",这是学好语文的基本方法、基本途径。

在学习运用思考,自然能让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当然一样可以在工作上运用思考来改善工作质量。

在工作上,没有思考的生命,无异于行尸走肉,太多人的一生,就是这么在睡梦中过完!平庸的人往往不是不动手脚,而是不动脑筋改进工作的过程,使之完善,这种坏习惯制约着他们摆脱困境的思索。相反那些成功者随身着勤

于思考的习惯,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人生发展中的难题。

积极思考的习惯是成功理论中最

重要的一项原则,你可将这一原则运用到你所做的任何工作上,你会告别平庸,走向卓越。

剧本“杀”进亲子市场

北海白塔前或坐或站、皱眉叹气的不一定是扛着长焦相机的大爷,也许会是忙着剧本杀解谜的小学生玩家。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如今剧本杀正在“打入”公园、博物馆或是主题游园会,让园区或馆区成为剧本杀探秘的实景场所,在烧脑解谜中,了解传统文化、场地特色,玩家在不知不觉间走遍大小角落,而这其中带着“旧”标签的传统文化与代表“新”的剧本杀,究竟要如何完美结合?2019年被市场公认为是剧本杀在国内发展的“元年”,从野蛮生长到资本入局、快速扩张,再到相关政策接入其中走向规范化发展轨道,2022年的剧本杀行业已步入成熟期,市场规模增速放缓,剧本杀从业者在寻找更多转型方向。主攻年轻人娱乐市场的剧本杀也正在加快亲子化步伐并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这种1+1的寓教于乐模式,能否为剧本杀市场带来新的出路?

“小学生玩家”带你飞

“你要先去看这个对联,跟手里的道具对照……只需要用到道具A和道具C这两个,我就给你提示这么多吧……”王灿灿带着些“小得意”指导着一旁向他求助的两位大学生。在北海公园的剧本杀一路过关之后,这位五年级的小学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让他简单画一张公园的地图不是问题。

秋冬相交之际的北京,户外活动最是惬意。漫步在北海公园就能发现,像王灿灿这样没空拍照打卡,忙着反复对比着楹联、匾额的解谜过关剧本杀的游客不在少数。

北京商报记者实际探访发现,北海公园的项目与传统意义上的剧本杀有很大不同,游玩过程中不会有特定的DM(主持人)推进剧情,玩家需要跟随手机小程序导览。从永安桥旁的纪念品商店里拿到游戏道具后,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关联手机小程序,然后通过公园联票返回公园南门外的团城入口,剧本杀正式开始,跟随小程序的剧情引导找寻线索,在解谜间走遍公园各处古迹。

现场参与者以亲子家庭为主,但由于文字量、题目难度较大,非常考验玩家的耐心与观察能力,大部分未成年玩家不能独立走完全程,而不少成年玩家也需要借助“提示”过关。

小孩要好玩 家长要“好学”

当露营、飞盘、桨板渐渐成为年轻人的新娱乐方式之时,风头渐消的剧本杀正在寻找新的生存方式,游玩场景开始由线上和原本类似开会的室内模式向户外移动。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在北京市内,与北海公园一样推出实景剧本杀的市属公园、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已有十余处。

而剧本杀相关公司也开始将玩家用户群向亲子家庭扩张,如今主打面向儿童或亲子的剧本杀门店已有近2000家。在剧本中渗透进更多文化知识也正在推动剧本杀创作转型,脱胎于历史故事和古典名著的剧本接续出炉。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不少剧本杀公司在员工招聘要求中提到:熟知中国古代、近代历史或历史学专业毕业生优先。

与孩子们只求好玩,能在游玩中结识到新的小伙伴,给自己的电话手表扩充几个新好友这样简单直接的需求不同,家长们对剧本杀的寓教于乐作用抱有较高期待。

“和我的童年不同,孩子接触到的娱乐项目太多了,划船和捞蝌蚪很难再吸引孩子走出家门,不论是剧本杀还是其他什么,只要能把孩子的兴趣从屏幕前调动走,我都愿意尝试。”家长李先生谈道,以前提到剧本杀总是和恐怖悬疑挂钩,网络中也时常有剧本杀相关的负面消息传出,起初很不赞同这种娱乐方式,但如今能融入更多文化元素,既满足了娱乐需求,也能起到一定的科普作用。

对于剧本创作等细节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北海公园剧本杀项目出品方明道天下(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方面,对方表示暂时不便接受采访。

分羹“合家欢”红利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剧本杀行业的市场规模达170.2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238.9亿元,同比增长40.4%。剧本杀相关产业链发展日渐成熟,截至2022年7月,北京剧本杀门店超千家,剧本杀一度成为各大社交平台推荐的创业首选项目。

“频频传出的‘能发财’观点,让整个剧本杀产业链挤满了对经营知之甚少的掘金者,但剧本杀说白了还是要靠剧本质量、门店环境。”门店商家赵晓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剧本编剧、发行商、演员与DM、门店、线上平台看似各自单线发展,但如今的头部公司或门店早已拥有独立成型的运营链条。层出不穷的限定剧本,成体系的编剧、演员培训,独特的门店装修风格和游玩中的科技产品加持,新入局的门店很难与之竞争,每个月都有大量的门店进场,又悄无声息地宣布停业,业内需要新增量。

而面向亲子的剧本杀应时而生,如今在小红书以“儿童剧本杀”“亲子剧本杀”作为关键词检索,相关笔记超过2万条。博主们纷纷强调这一新项目入行门槛低、回本快、好运营。但对比当年那些创业传统剧本杀门店的“安利帖”,这些关键词基本一致。

“面向儿童的剧本是对编剧能力和门店DM实力的双重考验。”赵晓光介绍,孩子们很难做到像成年人一样保持长时间专注,又是抱着玩的心态而来,剧本冗长或一味灌输知识,他们会失去耐心,但只带着孩子们玩耍又很难满足部分家长让孩子“快乐中学习”的需要。

“就好比爱情片票房永远卖不过合家欢电影,亲子市场自带多重红利。儿童业态是文创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有效投射至家庭客群,向亲子市场突破,有利于剧本杀行业打破增速放缓。”文创产业投资人高嘉进一步补充,尽管这类剧本杀的直接受众是儿童,仍需关照作为“付费者”的成年人评价,剧本内容要符合全年龄人群审美需求,还要从场景、服饰等游玩体验方面获得亲子双方的认可。

北京商报记者 郑蕊 韩昕媛

梦境之划船

自从和我最亲近的几个人生活在一起后,我本以为这三年将是我人生中最开心的时光。没想到却是我当“消防员”的三年,曾几次被生活琐事压得我喘不过气,希望今年能提前下房,尽快装修,去过我们自己的小日子。

每每不开心,都会做一个神奇的梦,醒来都会很开心。

梦见回到了小时候,在老家东边那条小道上往村里走,在路上偶遇在河里划船的儿时玩伴儿。她说,下来划船呀,我很开心的在河里划船。。。

要说开心的原因,应该不是划船本身,而是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