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血型配对

唐休璟(唐休璟传)

时间:2023-10-10 06:58:42 作者:隐身守侯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被吐蕃使臣另眼相看的大唐名将——唐休璟

唐朝名臣名将系列之——“以一当十”的唐休璟

702年(武周长安二年),已连续激战了30余年的唐蕃两国都有点打累,吐蕃使臣频繁入长安请和。

武则天接待蕃使的过程中,发现这位蕃使屡次三番,将目光投向旁边垂手而立的一位大臣。

便很奇怪的询问何故,蕃使答道:“去年在洪源交战时,这位将军雄猛无比,杀了我们很多将士,因此想记住他的相貌。”

这位被吐蕃另眼相看的唐将,便是武则天时期出将入相的唐休璟,一位很多人都没听过名字的大唐名臣。

《旧唐书·唐休璟传》:是后休璟入朝,吐蕃亦遣使来请和,因宴屡觇休璟。则天问其故,对曰:“往岁洪源战时,此将军雄猛无比,杀臣将士甚众,故欲识之。”

一、北抗突厥初露锋芒

唐休璟(627年-712年),名璿,字休璟,以字行,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人,乃西凉国舅、北魏名臣唐和后商。

作为武则天时期的镇边名将,唐休璟曾任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新疆吉木萨尔)刺史、西州(新疆吐鲁番)都督,凉州(武威)都督、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等职。

唐高宗永徽年间,唐休璟以明经科文职入仕,从吴王府的“典签”,开启了职业生涯。

但在典签位置上,唐休璟没显示过人的才能,之后在绵州巴西尉、同州冯翊主簿任上,也是政绩寥寥,乏善可陈。

679年(调露元年),沉寂多年的唐休璟得到了一个机会,这个展示价值的机会,也是个要人命的机会。

自贞观四年(630年),唐军一击而亡厥后,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时期内,唐朝统治下的厥各部基本上稳定。

但由于,唐朝常年对外征战,不断被抽调的突厥部落,不满情绪渐渐累积,一些上层人物则滋生了复国的思想。

调露元年十月,单于大都护府下属突厥酋长阿史那·德温傅、阿史那·奉职率所辖二部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

北部二十四州(羁縻州)的突厥酋长群起响应,反叛部落蜂集数十万人,河东、河北诸道震动。

唐高宗遣宿将萧嗣业、右千牛将军李景嘉率兵讨伐,但被阿史那·德温傅击败,唐军死伤万余,萧嗣业戴罪流放桂州。

《新唐书·萧嗣业传》:调露中,突厥叛,嗣业与战,败绩。高宗责曰:“我不杀薛仁贵、郭待封,故使尔至此。然尔门与我家有雅旧,故贷死。”乃流桂州。

大败唐军后,突厥乘胜南下围攻定州(河北定州)。

定州刺史李元轨(霍王,李渊第十四子)见突厥势大,心知不可力敌,命人四门大开,偃旗息鼓,突厥疑有伏兵,反倒不敢深入。

《旧唐书·李元轨传》:“突厥来寇,元轨令开门偃旗,虏疑有伏,惧而宵遁。”

就在这种危局之下,刚平定了西突厥可汗阿史那·都支的裴行俭再次出征。以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的职务,会同西军程务挺、东军李文暕合兵三十万,辖制李思文和周道务帐下十八万平叛。

唐军旗帜绵延千里,《旧唐书》称“唐世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营州(今辽宁朝阳)都督周道务,命已改任营州户曹的唐休璟领兵迎战,以呼应裴行俭的正面攻势。

此时,深陷北方的营州已被突厥截断道路,成了一支孤军。

唐休璟的出战,几乎是个十死无生的计划。

但在此危局面前,唐休璟迸发出前所未见的能力,率领孤军在独护山凭地形优势,大破突厥,因功升任丰州(今内蒙古五原南)司马。

《旧唐书·唐休璟传》:“调露中,突厥背叛,诱奚、契丹侵掠州县,后奚、羯胡又与桑乾突厥同反。都督周道务遣休璟将兵,击破之于独护山,斩获甚众,超拜丰州司马。”

公元680年(唐高宗永隆元年)三月,裴行俭所部唐军与突厥在黑山(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大青山)展开决战。

突厥军队大溃,首领阿史那·奉职被俘,可汗阿史那·泥熟匐被部下杀死,献首裴行俭帐前。

可此时,唐高宗李治认为突厥之指日可定,急令裴行俭班师回朝。

唐廷之所以急于召回北征大军,是因为吐蕃王朝已养虎为患。

就在此年,吐蕃在剑南方向攻陷了军事重镇茂州安戎城(四川茂汶西),严重威胁到了松州(松潘)、茂州(四川茂汶)、巂州(四川西昌)的安全。同时,在西域吐蕃再次占据龟兹、疏勒等四镇。

裴行俭班师后,突厥部落获得了喘息之机,阿史那·伏念自立为可汗,同阿史那·德温傅合兵一处,继续进犯唐境。

681年(开耀元年)正月,裴行俭再次以定襄道大总管的身份领兵平叛。

这次,他没有强攻而是用反间计,诱使阿史那·伏念与阿史那·德温傅互相猜忌。

新任突厥可汗阿史那·伏念心中恐惧,在得到裴行俭“归降不杀”的承诺后,绑了阿史那·德温傅到营前请罪,突厥就此悉数平定。

但可惜,高宗李治违背了裴行俭的承诺,阿史那·伏念、阿史那·德温傅均被处死。

裴行俭闻后叹息道:“西晋的王浑,忌妒王浚平定吴国的功劳,古今皆以为耻。只怕杀掉降将以后,就再无愿降之人了!”

《旧唐书·裴行俭传》:初,行俭许伏念以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建言:“伏念为程务挺、张虔勖肋逐,又碛北回纥逼之,计穷而降。”卒斩伏念及温傅于都市。行俭之功不录。封闻喜县公。行俭叹曰:“浑、浚之事,古今耻之。但恐杀降则后无复来矣!”遂称疾不出。

果不出裴行俭所料,次年“突厥余党阿史那·骨笃禄、阿史那·元珍招集亡散,据黑沙城反,入寇并州及单于府之北境杀岚州刺史王德茂。”

弘道元年(683)“二月,庚午,突厥寇定州,刺史霍王元轨击却之。乙亥,复寇妫州(河北省涿鹿县西南)。三月,阿史那·骨笃禄、阿史那·元珍围单于都护府,执司马张行师杀之。”

“五月,阿史那·骨笃禄等寇蔚州(河北蔚县),杀刺史李思俭,丰州(内蒙古五原县南)都督崔智辩将兵速之于朝那山北,兵败,为虏所擒。”

突厥围攻丰州,斩杀崔智辩,领唐廷震动,多数唐臣都主张放弃丰州,将百姓南迁至灵州(宁夏灵武)、夏州(陕西靖边)一带。

恰在丰州司马任上的唐休璟,上表力陈不可:“丰州自秦汉便是国家重镇,土地肥沃,适合农牧生产。

隋末大乱,将百姓迁至宁庆二州,致使胡寇深入,以灵夏二州为边境。贞观末年,朝廷移民充实丰州,西北才得以安宁。

今若废丰州,黄河将再为胡寇所有,灵夏等州亦不能安居,断非国家之利。”

《旧唐书·唐休璟传》:永淳中,突厥围丰州,都督崔智辩战殁。朝议欲罢丰州,徙百姓于灵、夏。

休璟以为不可,上书曰:“丰州控河遏贼,实为襟带,自秦、汉已来,列为郡县,田畴良美,尤宜耕牧。隋季丧乱,不能坚守,乃迁徙百姓就宁、庆二州,致使戎羯交侵,乃以灵、夏为边界。贞观之末,始募人以实之,西北一隅,方得宁谧。今若废弃,则河傍之地复为贼有,灵、夏等州人不安业,非国家之利也。”

唐休璟的上书否定很多唐臣苟安的思想,没有积极进取的边疆政策,一味绥靖苟安,只会导致边境军事压力越来越大。

好在,唐庭采纳了唐休璟的建议,面对突厥的压力,针锋相对的加大了唐军反击的力度,将丰州这个黄河北岸的战略支撑点牢牢守住。

唐休璟长于局势判断,又积极进取的镇边思路,让其从众多边将中脱颖而出。

不久,唐朝中央政治格局的变化,将他带到了一个更凶险的战场——直面吐蕃。

二、直面吐蕃以一当十

永淳二年(683年)高宗去世,武则天实际执掌朝政。调露元年(679年)起任安西都护的王方翼、庭州刺史的杜怀宝等人,虽战功卓著,但由于王方翼与王皇后是近亲,又牵连于裴炎、程务挺一案,很快被召回朝廷解除实权。

武则天执政后通过更换边将,启用大批中低级将领,一方面是剪除旧势力,同时也希望对外能重新开拓新的格局。

唐休璟正是在这种政治格局下,以长期镇守边疆的经历,又无家族势力干扰,被武则天提拔为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

此时,吐番国内自芒松芒赞逝世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内乱,对外扩张的步伐明显放缓。

但在初步稳定局面后,论钦陵重拾以战养战的策略,不断在西域发动进攻。

689年(永昌元年),武则天命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征讨吐蕃。

但吐蕃统帅论钦陵早有防备,在沿途坚壁清野,导致劳师远征唐军粮草不续。

七月,韦待价在寅识迦河(今新疆伊宁西南)与吐蕃激战期间,恰逢大雪,副将阎温古逗留不进,致使唐军惨败。

论钦陵顺势攻克焉耆(新疆焉耆)等地,韦待价无奈,只得率军退回西州(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屯驻,

武则天处斩阎温古,流放韦待价后,急剧恶化的西域残局只能由唐休璟来收拾。

他一方面“收其余众”稳定人心,另一方面从庭州(新疆吉木萨尔)赶赴西州,抵抗吐蕃一轮又一轮的狂攻。

凭借出色的善后工作,武则天亲点他升任西州都督,进一步得到重用。

692年(长寿元年)前后,西域形势再次发生变化。

随着,吐蕃国内君权与相权间的摩擦愈演愈烈,西域各部落纷纷倒向唐朝。

敏锐察觉到局势变化的唐休璟,上书武则天请求派兵再次收复安西四镇。

王孝杰与阿史那·忠节在周边部落军队的配合下,大败吐蕃军队,一举收复了安西四镇,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以3万唐军镇守。

彻底改变了22年间,安西四镇六度易手的局面。

战后论功行赏,朝野皆以为“(王孝杰)破吐蕃,拔四镇,实赖休璟之谋”,故在西州为其刻石建碑,并召其入朝主政灵州(甘肃灵武)。

700年(久视元年),已升任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兼凉州(甘肃武威)都督的唐休璟,再次直面吐蕃的进攻。

当时,把持吐蕃朝政50年的噶尔家族已经覆灭,吐蕃军神论钦陵自杀,其弟赞婆,子论弓仁降唐。

这次率军进犯的是吐蕃大将麹莽布支,蕃军兵至洪源谷,打算围攻昌松县(甘肃武威东南)。

唐休璟率军迎击,他见吐蕃军衣甲鲜盛,对部将道:“麹莽布支麾下皆贵族子弟,虽然军容强盛,乃不通军事之辈,且看我如何破敌。”

言毕,唐休璟披甲先登,直取中枢,六战六克,大败吐蕃,斩其副将二人,获首二千五百级,并积尸做京观。

《旧唐书·唐休璟传》:久视元年秋,吐蕃大将麹莽布支率骑数万寇凉州,入自洪源谷,将围昌松县。

休璟以数千人往击之,临阵登高,望见贼衣甲鲜盛,谓麾下曰:“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

乃被甲先登,与贼六战六克,大破之,斩其副将二人,获首二千五百级,筑京观而还。

这就是前文蕃使入朝后,不断以目窥视唐休璟,并言“往岁洪源战时,此将军雄猛无比,杀臣将士甚众,故欲识之。”

可见,在吐蕃君臣心中,唐休璟已成一员值得敬畏的唐将。

很多时候,敌人的敬重才是最好评价。武则天心花怒放之余,对唐休璟愈发看中。

703年(长安三年)突骑施首领乌质勒与西突厥失和,西域各部落间刀兵四起,致使安西四镇和关中的联系断绝。

武则天令唐休璟与宰相商讨如何应对,只片刻间,唐休璟就拿出了方案。

十多天后,安西诸州报告朝廷,前方的情况与唐休璟的描述完全一样。武则天不由得感慨道:“恨用卿晚”。

随后,她又对其他大臣说:“休璟谙练边事,卿等十不当一也。”

《旧唐书·唐休璟传》:长安中,西突厥乌质勒与诸蕃不和,举兵相持,安西道绝,表奏相继。则天令休璟与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后十余日,安西诸州表请兵马应接,程期一如休璟所画。则天谓休璟曰:“恨用卿晚。”因迁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又谓魏元忠及杨再思、李峤、姚元崇、李迥秀等曰:“休璟谙练边事,卿等十不当一也。”

唐休璟之所以能料敌千里之外,皆赖其长期镇边期间,曾仔细研究过各部落间的关系的周边地形地貌,甚至连一山一壑、一关一卡都不放过。

正如《旧唐书·唐休璟传》所言:“休璟尤谙练边事,自碣石西逾四镇,绵亘万里,山川要害,皆能记之”。

万里边关皆在胸中,才让他做到了,“共服戎虏,不忧边陲,以一当十”。

参考书目:

《资治通鉴·唐纪》;

《两唐书·唐休璟传》;

《两唐书·唐休璟传补阙》_薛宗正;

《唐休璟与武周年间的西北边防》_张重洲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内容

详解历史细节,厘清来龙去脉,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欢迎关注“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被吐蕃使臣另眼相看的大唐名将——唐休璟

唐朝名臣名将系列之——“以一当十”的唐休璟

702年(武周长安二年),已连续激战了30余年的唐蕃两国都有点打累,吐蕃使臣频繁入长安请和。

武则天接待蕃使的过程中,发现这位蕃使屡次三番,将目光投向旁边垂手而立的一位大臣。

便很奇怪的询问何故,蕃使答道:“去年在洪源交战时,这位将军雄猛无比,杀了我们很多将士,因此想记住他的相貌。”

这位被吐蕃另眼相看的唐将,便是武则天时期出将入相的唐休璟,一位很多人都没听过名字的大唐名臣。

《旧唐书·唐休璟传》:是后休璟入朝,吐蕃亦遣使来请和,因宴屡觇休璟。则天问其故,对曰:“往岁洪源战时,此将军雄猛无比,杀臣将士甚众,故欲识之。”

一、北抗突厥初露锋芒

唐休璟(627年-712年),名璿,字休璟,以字行,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人,乃西凉国舅、北魏名臣唐和后商。

作为武则天时期的镇边名将,唐休璟曾任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新疆吉木萨尔)刺史、西州(新疆吐鲁番)都督,凉州(武威)都督、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等职。

唐高宗永徽年间,唐休璟以明经科文职入仕,从吴王府的“典签”,开启了职业生涯。

但在典签位置上,唐休璟没显示过人的才能,之后在绵州巴西尉、同州冯翊主簿任上,也是政绩寥寥,乏善可陈。

679年(调露元年),沉寂多年的唐休璟得到了一个机会,这个展示价值的机会,也是个要人命的机会。

自贞观四年(630年),唐军一击而亡厥后,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时期内,唐朝统治下的厥各部基本上稳定。

但由于,唐朝常年对外征战,不断被抽调的突厥部落,不满情绪渐渐累积,一些上层人物则滋生了复国的思想。

调露元年十月,单于大都护府下属突厥酋长阿史那·德温傅、阿史那·奉职率所辖二部反唐,立阿史那·泥熟匐为可汗。

北部二十四州(羁縻州)的突厥酋长群起响应,反叛部落蜂集数十万人,河东、河北诸道震动。

唐高宗遣宿将萧嗣业、右千牛将军李景嘉率兵讨伐,但被阿史那·德温傅击败,唐军死伤万余,萧嗣业戴罪流放桂州。

《新唐书·萧嗣业传》:调露中,突厥叛,嗣业与战,败绩。高宗责曰:“我不杀薛仁贵、郭待封,故使尔至此。然尔门与我家有雅旧,故贷死。”乃流桂州。

大败唐军后,突厥乘胜南下围攻定州(河北定州)。

定州刺史李元轨(霍王,李渊第十四子)见突厥势大,心知不可力敌,命人四门大开,偃旗息鼓,突厥疑有伏兵,反倒不敢深入。

《旧唐书·李元轨传》:“突厥来寇,元轨令开门偃旗,虏疑有伏,惧而宵遁。”

就在这种危局之下,刚平定了西突厥可汗阿史那·都支的裴行俭再次出征。以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的职务,会同西军程务挺、东军李文暕合兵三十万,辖制李思文和周道务帐下十八万平叛。

唐军旗帜绵延千里,《旧唐书》称“唐世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营州(今辽宁朝阳)都督周道务,命已改任营州户曹的唐休璟领兵迎战,以呼应裴行俭的正面攻势。

此时,深陷北方的营州已被突厥截断道路,成了一支孤军。

唐休璟的出战,几乎是个十死无生的计划。

但在此危局面前,唐休璟迸发出前所未见的能力,率领孤军在独护山凭地形优势,大破突厥,因功升任丰州(今内蒙古五原南)司马。

《旧唐书·唐休璟传》:“调露中,突厥背叛,诱奚、契丹侵掠州县,后奚、羯胡又与桑乾突厥同反。都督周道务遣休璟将兵,击破之于独护山,斩获甚众,超拜丰州司马。”

公元680年(唐高宗永隆元年)三月,裴行俭所部唐军与突厥在黑山(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大青山)展开决战。

突厥军队大溃,首领阿史那·奉职被俘,可汗阿史那·泥熟匐被部下杀死,献首裴行俭帐前。

可此时,唐高宗李治认为突厥之指日可定,急令裴行俭班师回朝。

唐廷之所以急于召回北征大军,是因为吐蕃王朝已养虎为患。

就在此年,吐蕃在剑南方向攻陷了军事重镇茂州安戎城(四川茂汶西),严重威胁到了松州(松潘)、茂州(四川茂汶)、巂州(四川西昌)的安全。同时,在西域吐蕃再次占据龟兹、疏勒等四镇。

裴行俭班师后,突厥部落获得了喘息之机,阿史那·伏念自立为可汗,同阿史那·德温傅合兵一处,继续进犯唐境。

681年(开耀元年)正月,裴行俭再次以定襄道大总管的身份领兵平叛。

这次,他没有强攻而是用反间计,诱使阿史那·伏念与阿史那·德温傅互相猜忌。

新任突厥可汗阿史那·伏念心中恐惧,在得到裴行俭“归降不杀”的承诺后,绑了阿史那·德温傅到营前请罪,突厥就此悉数平定。

但可惜,高宗李治违背了裴行俭的承诺,阿史那·伏念、阿史那·德温傅均被处死。

裴行俭闻后叹息道:“西晋的王浑,忌妒王浚平定吴国的功劳,古今皆以为耻。只怕杀掉降将以后,就再无愿降之人了!”

《旧唐书·裴行俭传》:初,行俭许伏念以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建言:“伏念为程务挺、张虔勖肋逐,又碛北回纥逼之,计穷而降。”卒斩伏念及温傅于都市。行俭之功不录。封闻喜县公。行俭叹曰:“浑、浚之事,古今耻之。但恐杀降则后无复来矣!”遂称疾不出。

果不出裴行俭所料,次年“突厥余党阿史那·骨笃禄、阿史那·元珍招集亡散,据黑沙城反,入寇并州及单于府之北境杀岚州刺史王德茂。”

弘道元年(683)“二月,庚午,突厥寇定州,刺史霍王元轨击却之。乙亥,复寇妫州(河北省涿鹿县西南)。三月,阿史那·骨笃禄、阿史那·元珍围单于都护府,执司马张行师杀之。”

“五月,阿史那·骨笃禄等寇蔚州(河北蔚县),杀刺史李思俭,丰州(内蒙古五原县南)都督崔智辩将兵速之于朝那山北,兵败,为虏所擒。”

突厥围攻丰州,斩杀崔智辩,领唐廷震动,多数唐臣都主张放弃丰州,将百姓南迁至灵州(宁夏灵武)、夏州(陕西靖边)一带。

恰在丰州司马任上的唐休璟,上表力陈不可:“丰州自秦汉便是国家重镇,土地肥沃,适合农牧生产。

隋末大乱,将百姓迁至宁庆二州,致使胡寇深入,以灵夏二州为边境。贞观末年,朝廷移民充实丰州,西北才得以安宁。

今若废丰州,黄河将再为胡寇所有,灵夏等州亦不能安居,断非国家之利。”

《旧唐书·唐休璟传》:永淳中,突厥围丰州,都督崔智辩战殁。朝议欲罢丰州,徙百姓于灵、夏。

休璟以为不可,上书曰:“丰州控河遏贼,实为襟带,自秦、汉已来,列为郡县,田畴良美,尤宜耕牧。隋季丧乱,不能坚守,乃迁徙百姓就宁、庆二州,致使戎羯交侵,乃以灵、夏为边界。贞观之末,始募人以实之,西北一隅,方得宁谧。今若废弃,则河傍之地复为贼有,灵、夏等州人不安业,非国家之利也。”

唐休璟的上书否定很多唐臣苟安的思想,没有积极进取的边疆政策,一味绥靖苟安,只会导致边境军事压力越来越大。

好在,唐庭采纳了唐休璟的建议,面对突厥的压力,针锋相对的加大了唐军反击的力度,将丰州这个黄河北岸的战略支撑点牢牢守住。

唐休璟长于局势判断,又积极进取的镇边思路,让其从众多边将中脱颖而出。

不久,唐朝中央政治格局的变化,将他带到了一个更凶险的战场——直面吐蕃。

二、直面吐蕃以一当十

永淳二年(683年)高宗去世,武则天实际执掌朝政。调露元年(679年)起任安西都护的王方翼、庭州刺史的杜怀宝等人,虽战功卓著,但由于王方翼与王皇后是近亲,又牵连于裴炎、程务挺一案,很快被召回朝廷解除实权。

武则天执政后通过更换边将,启用大批中低级将领,一方面是剪除旧势力,同时也希望对外能重新开拓新的格局。

唐休璟正是在这种政治格局下,以长期镇守边疆的经历,又无家族势力干扰,被武则天提拔为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

此时,吐番国内自芒松芒赞逝世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内乱,对外扩张的步伐明显放缓。

但在初步稳定局面后,论钦陵重拾以战养战的策略,不断在西域发动进攻。

689年(永昌元年),武则天命韦待价为安息道行军大总管,征讨吐蕃。

但吐蕃统帅论钦陵早有防备,在沿途坚壁清野,导致劳师远征唐军粮草不续。

七月,韦待价在寅识迦河(今新疆伊宁西南)与吐蕃激战期间,恰逢大雪,副将阎温古逗留不进,致使唐军惨败。

论钦陵顺势攻克焉耆(新疆焉耆)等地,韦待价无奈,只得率军退回西州(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屯驻,

武则天处斩阎温古,流放韦待价后,急剧恶化的西域残局只能由唐休璟来收拾。

他一方面“收其余众”稳定人心,另一方面从庭州(新疆吉木萨尔)赶赴西州,抵抗吐蕃一轮又一轮的狂攻。

凭借出色的善后工作,武则天亲点他升任西州都督,进一步得到重用。

692年(长寿元年)前后,西域形势再次发生变化。

随着,吐蕃国内君权与相权间的摩擦愈演愈烈,西域各部落纷纷倒向唐朝。

敏锐察觉到局势变化的唐休璟,上书武则天请求派兵再次收复安西四镇。

王孝杰与阿史那·忠节在周边部落军队的配合下,大败吐蕃军队,一举收复了安西四镇,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以3万唐军镇守。

彻底改变了22年间,安西四镇六度易手的局面。

战后论功行赏,朝野皆以为“(王孝杰)破吐蕃,拔四镇,实赖休璟之谋”,故在西州为其刻石建碑,并召其入朝主政灵州(甘肃灵武)。

700年(久视元年),已升任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兼凉州(甘肃武威)都督的唐休璟,再次直面吐蕃的进攻。

当时,把持吐蕃朝政50年的噶尔家族已经覆灭,吐蕃军神论钦陵自杀,其弟赞婆,子论弓仁降唐。

这次率军进犯的是吐蕃大将麹莽布支,蕃军兵至洪源谷,打算围攻昌松县(甘肃武威东南)。

唐休璟率军迎击,他见吐蕃军衣甲鲜盛,对部将道:“麹莽布支麾下皆贵族子弟,虽然军容强盛,乃不通军事之辈,且看我如何破敌。”

言毕,唐休璟披甲先登,直取中枢,六战六克,大败吐蕃,斩其副将二人,获首二千五百级,并积尸做京观。

《旧唐书·唐休璟传》:久视元年秋,吐蕃大将麹莽布支率骑数万寇凉州,入自洪源谷,将围昌松县。

休璟以数千人往击之,临阵登高,望见贼衣甲鲜盛,谓麾下曰:“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

乃被甲先登,与贼六战六克,大破之,斩其副将二人,获首二千五百级,筑京观而还。

这就是前文蕃使入朝后,不断以目窥视唐休璟,并言“往岁洪源战时,此将军雄猛无比,杀臣将士甚众,故欲识之。”

可见,在吐蕃君臣心中,唐休璟已成一员值得敬畏的唐将。

很多时候,敌人的敬重才是最好评价。武则天心花怒放之余,对唐休璟愈发看中。

703年(长安三年)突骑施首领乌质勒与西突厥失和,西域各部落间刀兵四起,致使安西四镇和关中的联系断绝。

武则天令唐休璟与宰相商讨如何应对,只片刻间,唐休璟就拿出了方案。

十多天后,安西诸州报告朝廷,前方的情况与唐休璟的描述完全一样。武则天不由得感慨道:“恨用卿晚”。

随后,她又对其他大臣说:“休璟谙练边事,卿等十不当一也。”

《旧唐书·唐休璟传》:长安中,西突厥乌质勒与诸蕃不和,举兵相持,安西道绝,表奏相继。则天令休璟与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后十余日,安西诸州表请兵马应接,程期一如休璟所画。则天谓休璟曰:“恨用卿晚。”因迁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又谓魏元忠及杨再思、李峤、姚元崇、李迥秀等曰:“休璟谙练边事,卿等十不当一也。”

唐休璟之所以能料敌千里之外,皆赖其长期镇边期间,曾仔细研究过各部落间的关系的周边地形地貌,甚至连一山一壑、一关一卡都不放过。

正如《旧唐书·唐休璟传》所言:“休璟尤谙练边事,自碣石西逾四镇,绵亘万里,山川要害,皆能记之”。

万里边关皆在胸中,才让他做到了,“共服戎虏,不忧边陲,以一当十”。

参考书目:

《资治通鉴·唐纪》;

《两唐书·唐休璟传》;

《两唐书·唐休璟传补阙》_薛宗正;

《唐休璟与武周年间的西北边防》_张重洲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内容

详解历史细节,厘清来龙去脉,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欢迎关注“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古代志怪故事1288(唐休璟门僧,出自《宣室记》)

唐休璟门僧

(出《宣室记》)

【译文】

唐中宗在位时,唐休璟为宰相。他有个僧人,说什么事情多数能言中,擅长于降服鬼魔贼盗的方术。休璟对他很敬重。一天。僧人来对休璟说:“相国将要遭受大灾祸,而且就在不远的数月之内。然而可以驱除。”休璟非常恐慌,于是求他相救。僧人说:“我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献你一条计策而已,请你按计而行。”休璟忙道:“全仗师父教诲!”僧人说:“如今天下的郡守,不都是相国任命的吗?”“是的。”“相国应当在那些小官里面,访求一个无依无靠、家境贫寒、又有才干的人,让他作曹州刺史。他一定深感相国的恩德,于是就可以指示他办什么事情。等你找到这个人后,请来告诉我。”

休璟又高兴又表示感谢,于是遍访各位亲友,终于打听到一个姓张的,家境十分贫寒,现正在京城充任小官吏。当天就拜他为赞善大夫。又过了十天。便任命他为曹州刺史。然后召见门僧对他说:“我已遵从师父之计,找到一个姓张的了。下一步该怎么办,你可以教给我吗?”门僧说:“张君到曹州郡赴任的时候,应当叫他弄到两只狗,要有几尺高而且是矫健凶猛的。”休璟点头应允。事后,张君蒙受相国特意提拔之恩,却又不明白他的用意,等到要去赴任的时候,便向休璟辞行,同时致谢道:“我的名声和身分低微,不为人知,才识又十分粗浅。相国把我从默默无闻中提拔起来,让我为大郡之守,由石米之俸而得二千石之禄。这等于涸辙之鱼游进了东海,出穷谷而登云霄,相国的恩德实在太深厚了。然而感恩之外,我所忧虑与担心的是,不知相国这么做的意图是什么。”休璟道:“为了发挥你的才干而已,别无他意。然而常常听说贵郡有许多良犬,我想要弄到两只骄健凶猛不同于平常的。”张君说:“一定遵嘱照办!”

他到曹州郡后,过了几天,便召集全郡的差吏,对他们说:“我受唐丞相深厚的恩德,从不知名的位置提拔了上来,作了大郡的太守。如今唐相国跟我要两只良犬,能弄到吗?”有个差吏说:“我家里养了一只狗,品种、长相跟普通狗不同,愿意献出来。”张君非常高兴,他便把狗献出来了。狗被送到后,只见它有几尺高而且很肥壮,胸脯有一尺多宽,神俊非凡,而且很有训练。张君说:“相国跟我要的是两只,那一只怎么办呢?”差吏告诉他说:“郡城里面只有这一只,其他的都是普通狗。但在郡城南面十里处有个村庄的一户人家,也有这么一只。那家人特别爱惜那只狗,除非老爷亲自去,否则是要不来的。”张君立即命令备车,带着很多东西去访问那户人家,终于弄到了那只狗。这只狗的形状与差使所献的那只没有两样,但神采超过那只。张君非常满意,立即派一位亲近差使把两只狗献给了休璟。休璟十分高兴,并且惊奇于这两只狗的形状,认为是轻易看不到的,于是召来门僧观看。门僧说:“要好好地养着它们,能够解救相国灾祸的,只有这两只狗。”

过了十天,门僧又来了,对休璟说:“事情就在今夜,请相国严加防范。”休璟便留下门僧住宿。这天夜晚,休璟坐在卧室前面的窗下,命令十余名亲兵拿着弓箭侍立在卧榻四周,门僧与休璟在一张床上。到了半夜,门僧笑着说:“相国的灾祸已经免除了,可以上床睡觉了。“休璟大喜,并向门僧致谢,于是撤走了亲兵,与门僧上床就寝。到天亮时,门僧招呼休璟道:“可以起床了!”休璟立即起了床,跟门僧说:“灾祸确实是免除了,然而那两只狗有什么用处呢?”门僧说:“我们一起看看去。”说完便与休璟共同去察看踪迹。走到后园里,见一个人趴在地上死了,发现他的脖子上有血,可能是被什么东西咬的。又见那两只狗正在一棵大树底下,仰着头往上看,只见一人明晃晃地躲在树上。休璟惊奇地盘问道:“你是谁?”

那人哭泣着指指地上那个死了的说:“我与他都是贼,昨晚上一起到这里来,想要杀害相国,碰上这两只狗,围着我们直叫唤,结果他被咬死了,我怕也被咬死,所以躲到了这里,本想等它们走了就逃跑,直到天亮它们也没走,现在只好死在这里了。”休璟立即唤来亲兵把他绑了。门僧劝道:“他的罪过自然应当处死,但这并非出自他的心愿,肯定是受别人指使而干的,请把他放了吧。”休璟命人解开了绳索,那个贼叩头致谢,哭哭啼啼地走了。休璟感谢门僧说:“幸亏师父相救,不然,我就死在这两个人的手下了。”门僧说:“这全是相国的福份呀,哪是我所能够救得了呢。”休璟有个表弟叫卢轸,住在荆门,有位术士告诉他:“你要有灾难,应当求一位擅长禳厌之术的人给你驱除,可能会有救的。”卢轸早就知道表哥家里有这么个僧人,便给休璟写信,请他求求这个僧人。门僧便把一封信交给休璟,对他说:“你所求的事,就在这里面。”等这封信送到荆州时,卢轸已经死了。他家里的人打开这封信看时,只见有一张白纸,纸上并没有文字。休璟更加以为门僧是位奇人。过了几年,这位僧人隐遁而去,不知他究竟去了什么地方。

唐-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táng

注音: ㄊㄤˊ

繁体字: 唐

汉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口

简体部首: 口

五笔86:YVHK

五笔98:OVHK

UniCode:U+5510

四角号码:00265

仓颉:ILR

GBK编码:CCC6

规范汉字编号: 2037

唐的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10

笔 顺: 捺横撇折横横竖竖折横

夸大,虚夸:荒唐。唐大无验。

空,徒然:功不唐捐(功夫不白费)。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

朝代名:唐代。唐诗。唐僧。唐人。唐三彩。后唐。

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

古同“螗”,指蝉。

姓。

三、姓氏起源

一源于汉族

出自姬姓与祁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六世孙,姓伊祁,名放勋,他最初被封于陶(故地在今山西永济北),后来迁于唐(故地在今山西临汾),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他的后代世袭为唐侯(故地在今山西翼城西唐城),到周武王时,唐侯作乱被成王所灭,唐国之地就被改封给成王之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称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的,称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后来也姓了唐。后来北方的唐国改称晋国,唐叔虞的后裔燮父的后代在南方建立新的唐国(故地在今湖北随州西北唐县镇),后被楚灭后,其子孙也姓唐。又有唐尧后代受封于郚(故地在今山东潍坊鄌郚镇),世称唐郚(鄌郚),后人以唐为姓。另有复姓唐山姓、北唐姓改为唐姓。

二源于西南夷

出自东汉时期白狼王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后汉书·南蛮传》载,汉代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古称白狼族、白狼夷,就是今天少数民族普米族的先民。

三源于羌族

据《三国志·郭淮传》所载,陇西(今甘肃)羌族中有唐姓。

四源于维吾尔族

元朝畏兀儿人唐仁祖,字寿卿,其祖名唐古直,后代取名首字为姓,是为唐姓。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尔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唐仁祖授翰林学士承旨。在此期间,元成宗尊太母元妃为皇太后,由于唐仁祖精于书法,特诏令他书写册文,深得元成宗的器重。唐仁祖逝世后,被追封为洹国公,赐谥号为“文贞”。在唐仁祖的后裔子孙中,皆以汉姓唐为氏。

五源于蒙古族

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塔喇氏,人数庞大,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ara Hala,汉义“旷野”。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白氏、唐氏、匡等。

蒙古族图罗鲁特氏,亦称佟尼果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ulol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

另外还有唐古特氏、夏日那氏、唐努氏等后裔均有姓唐者。

六源于满族

满族本有唐姓,世居沈阳。又有其他姓汉化为唐,分别为:

满族他塔喇氏,亦称他塔拉氏、他他拉氏,满语为Tatara Hala,汉义“众多”,世居扎库木(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安褚拉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宁古塔(黑龙江宁安)、扎克丹(今辽宁抚顺)、萨尔浒(今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马察(今吉林浑江)、占河(今吉林双阳)、乌苏(今吉林伊通)、伊兰木(今吉林市)、海州(今辽宁海城)、十方寺(今辽宁沈阳石佛寺)、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以及长白山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谭氏、舒氏。

满族泰瑚特氏,亦称唐乌勒特氏,满语为Taihut Hala,世居乌拉(今吉林永吉)。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满族唐达氏,满语为Tangda Hala,世居科普沁(科普喀滩,今乌苏里江北岸)。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佟氏。

满族唐古氏,亦称汤务氏、陶古浑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唐括部,以部为氏,满语为Tanggu Hala,汉义“百”,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陶氏。

满族唐佳氏,亦称汤佳氏,满语为T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安褚拉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多冠汉姓为唐氏。

满族唐尼氏,满语为Tangni Hala,世居十方寺(今辽宁沈阳石佛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满族唐颜氏,满语为Tangyan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七源于回族

元西域回回人纳速剌丁之后有唐氏,定居上海松江。明洪武年间有锦衣卫唐哈散,回族,其后定居南京。

八源于佤族

佤族贡然氏,后改唐氏。

九源于土族

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土族唐氏,源出土族拉什唐氏族部落,在清朝中叶多取部落名称中的谐音汉字“唐”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十源于其他民族

属于汉化为氏。今瑶族、苗族、彝族、黎族、哈尼族、仡佬族、布依族、朝鲜族、东乡族、鄂伦春族、毛南族、水族、壮族、纳西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唐氏族人分布。

四、得姓始祖

唐尧、唐叔虞、唐仁祖。

五、人口分布

唐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人口排行榜上名列第25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唐姓发源地当有四处:陕西、山西、豫鲁(今河南、山东间地)、湖北。上述陕西、山西、豫鲁三地在发展中成为唐姓繁衍中心,是唐姓主要望族所在地。

秦汉时,唐姓分布于江苏、江西、四川、广东、安徽、浙江、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据载,战国时魏国人唐雎之孙唐厉迁于沛国(今属江苏),唐厉四世孙唐都任临邛(今属四川)令,唐都之孙唐林被封为建德侯,唐林之子唐蔚因封地被除,徙居颍川(今属河南),唐蔚之三世孙唐帽任会稽(今属浙江)太守,唐帽之子唐翔任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太守。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不安,北方战火连天,唐姓人随着南迁队伍,更广泛地分布于南方各地。此时,唐雎一支唐翔之子唐固,在那时任孙吴中的尚书仆射一职,唐固三世裔孙唐彬任晋镇西校尉、上庸襄侯,唐彬之子唐熙因娶凉州(今属甘肃)刺史张轨之女,遂把家安到凉州,唐熙之子唐郓任前凉凌江将军,从凉州迁居晋昌(山西定襄县西北),后发展成为唐姓历史上最大郡望。唐郓之曾孙唐瑶任西凉晋昌太守、永兴侯,唐瑶之孙唐褒任后魏华州刺史、唐纯任后魏太原太守,唐褒之子唐茂任秦州刺史,唐茂之子唐翼任后魏凉州太守。隋唐时期,随着河南固始人陈元光开漳入闽,唐姓人有加入者。唐雎一支有唐瑶的七世孙唐休璟任职宰相。宋元时又有唐姓人迁居南方,由北方发展而来的唐姓已是大量的居于南方了。明清时,又有唐姓人移居台湾,远徙海外的。

先秦时期,唐姓最初主要活动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

秦汉时期,唐姓已经进入了山东、江苏、安徽、四川、广东等地。据史籍记载,战国时魏国人唐雎之孙唐厉迁于沛国(今江苏沛县),唐厉四世孙唐都任临邛令(今四川临邛),唐都之孙唐林被封为建德侯,唐林之子唐蔚因封地被除,徙居颍川(今河南登封),唐蔚之三世孙唐帽任会稽太守(今浙江绍兴),唐帽之子唐翔任丹阳太守(今安徽当涂)。

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不安,北方战火连天,唐氏族人随着南迁队伍,广泛地分布于南方各处。此时,唐雎一支唐翔之子唐固,任孙吴中的尚书仆射一职,唐固三世裔孙唐彬任晋镇西校尉、上庸襄侯,唐彬之子唐熙因娶凉州刺史(今甘肃凉州)张轨之女,遂把家安到凉州,唐熙之子唐郓任前凉凌江将军,从凉州迁居晋昌(今山西定襄),后发展成为唐氏历史上最大郡望。唐郓之曾孙唐瑶那时任西凉晋昌太守、永兴侯,唐瑶之孙唐褒任后魏华州刺史、唐纯任后魏太原太守,太原发展成为晋阳郡,唐氏重心。唐纯之子唐令世,唐令世之子唐灵芝,为寿阳令。唐灵芝之子唐邕,字道和,北齐尚书。唐邕三子唐羲,唐鉴,唐懿。唐羲隋府州刺史,唐鉴为武贲郎将,唐鉴之子唐俭,字茂约,唐尚书特进莒国公。唐俭弟唐宪,字茂彝,终金紫光禄大夫。唐褒之子唐茂任秦州刺史,唐茂之子唐翼任后魏凉州太守。南朝齐国时有三吴地区农民起义首领唐寓之,曾攻占钱塘(今浙江杭州),后称帝,国号吴。可见,晋朝时,唐姓已是湖南的著名大姓,甘肃、浙江等地也有唐姓的聚集点。南北朝时期的唐氏族人已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

隋唐两朝时期,河南固始唐氏族人随陈元光开漳入闽。唐雎一支有唐瑶的七世孙唐休璟任职宰相。

宋元两朝时期,又有唐氏族人迁居南方,由北方发展而来的唐氏已是大量的居于南方了。宋朝有晋昌唐氏族人随宋室南渡,定居江西宁都,后迁福建永定,广东潮阳,大埔,又有迁梅州及广西者。 明、清两朝时期,又有唐氏族人移居台湾,远徙海外的。至此,唐氏族人足迹遍布中国大地。在清朝时期,闽、粤唐氏族人有的移居,进而又有人远徙海外,如当代“航运大王”印度尼西亚华人唐裕等。今丹东凤城凤山乡满族他他拉部唐氏族人隶属正红旗满洲,明崇德年间奉旨驻守奉天府(今沈阳)新城堡,后其世祖他他拉·古巴达奉命移驻凤凰城城东村,后裔今散居于凤城草河、岫岩灵沟等地。宋朝时期号称“五豸唐门”有:唐肃、唐询(唐肃之子)、唐坰、唐介、唐淑问(唐介之子);唐坰后裔居于广西全州、广西灌阳、四川广安岳池、绵阳安县、重庆等地;唐介后裔居于广西玉林、桂林、广东、四川广安、四川绵阳、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宋朝时期,唐姓大约有3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8%,名列第四十四位。唐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唐姓总人口的31.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湖北、浙江、广西,这五省唐姓大约占唐姓总人口的78%,其次分布于江苏、河南、安徽,这三省的唐姓又集中了16%。全国形成了以川鄂湘桂、苏皖浙为中心的两大唐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唐姓大约有5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5%,为明朝第四十一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唐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湖南仍为唐姓第一大省,但比宋朝时减少了近一半,约占唐姓总人口的17.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浙江、江苏、广东,这四省唐姓又集中了24%。宋元明期间,唐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湘川、苏浙皖赣、粤桂三大块唐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唐姓的人口已达1010余万,为全国第二五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65%。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唐姓人口由51万激增到1010余万,唐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唐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二省,大约占唐姓总人口的20%,其次分布于安徽、重庆、广西、江苏、贵州、云南六省,又集中了20%的唐姓人口。湖南居住了唐姓总人口的9.1%,为唐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湘桂云贵川渝、皖苏两大块唐姓高比率区域。在近600年间,唐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成为移动的主流。

唐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湘桂渝、云川东部、广东北部、江西西端、湖北西南,唐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1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3%以上,这一区域的面积仅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4.4%,居住了大约30%的唐姓人群。在云川西部、海南、广东大部、鄂赣大部、皖苏沪、浙江北部、福建西部、山东东部、河南南端、陕甘宁南部、青海东部、内蒙古东北角、黑龙江西北角,唐姓在人群中的比例在0.38%--1.14%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3.7%,居住了大约20%的唐姓人群。在韩国分布于江原道,京畿道以及忠清南道。在日本分布在九州,本州一带,全日本共91户人姓唐。 [1] 唐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5.6%,A型占29.6%,B型占26.7%,AB型占8.1%

六、家谱文献

广西全州沙坪(灌阳)、四川广安岳池、四川绵阳安县河边、四川阆中、重庆合川于修《沙坪唐氏家谱》,老谱珍藏于广西全州沙坪庙头共11卷,始祖唐孟权;宋朝时期先祖有唐介、唐坰,号称“五豸唐门”。

上海唐氏重修族谱八卷,()唐锡瑞纂,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江苏泰兴延令唐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38年(公元1949年)双凤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丹徒关沙唐氏族谱十卷,(清)江静亭等纂辑,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江苏丹徒关沙唐氏宗谱十二卷,()唐念曾等重修,七年(公元19l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江苏常州唐氏宗谱五卷,(清)唐正麟主修,清光绪28年(公元1902年)常州唐氏渑豸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常州唐氏宗谱十卷,(清)唐云和等修,清光绪28年(公元1902年)慎修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江苏常州唐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唐晋歧等修,16年(公元1927年)慎修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江苏常州毘陵唐氏宗谱,(清)唐锺琦等修,清光绪12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24册。

江苏常州毘陵唐氏家谱,()唐顺德纂修,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22册。(缺一册)。

江苏常州毘陵唐氏家谱,()唐宗海主修,唐肯总纂,37年(公元1948年)排印本。

江苏武进唐氏家谱,著者待考,清光绪末年(公元190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

江苏武进唐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唐增儒纂,六年(公元1917年)垂裕堂排印本十二册。

江苏武进唐氏七修宗谱十二卷,首一卷,()唐苍玉纂,六年(公元1917年)忠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江苏武进毘陵唐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唐泰诚、唐续彬等续修,十年(公元1921年)崇彝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江苏武进毘陵唐氏家谱,著者待考,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在江苏省档案馆(存世系一册)。

江苏武进毘陵唐氏宗谱,(清)唐允中等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残本。

江苏无锡前洲西里唐氏六修宗谱十二卷,(清)唐肇瑾等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无锡前洲西里唐氏七修宗谱十二卷,(清)唐茂盛等修,清光绪32年(公元1906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

江苏无锡前洲唐氏宗谱十九卷,附谱一卷,()唐秋泉修,27年(公元1948年)享叙堂排印本22册。

浙江兰溪东鲁唐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在浙江省兰溪市黄店镇上唐村(缺第七~八卷)。

浙江兰溪东鲁唐氏族谱二十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在浙江省兰溪县黄店镇新唐村。

浙江兰溪唐氏宗谱五卷,()唐文卿纂,25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在浙江省兰溪市黄店镇山後塘村。

浙江常山晋昌唐氏宗谱四卷,()祝其三重修,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在浙江省常山县天马镇七里弄村猪母山底。

浙江常山球川里山唐氏宗谱八卷,22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序)。在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杨家村里山(缺第四卷、第八卷)。注:首修於清乾隆16年。

浙江常山唐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在浙江省常山县新昌乡岩前村(不全)。

浙江遂昌蔡溪唐氏宗谱,著者待考,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在浙江遂昌县焦滩乡格路口村。

安徽含山濡须唐氏宗谱四卷,(清)唐之传、唐名庚纂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安徽桐城唐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唐情美、唐步鳌等三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绍勋堂木刻活字印本22册。

安徽桐城皖桐唐氏七修宗谱,著者待考,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一卷。

安徽潜山崇本堂唐氏宗谱十八卷,首三卷、末一卷,(清)唐萤英五修,清光绪26年(公元1900年)潜山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上册。

安徽石台唐氏宗谱六卷,(清)唐洪松、唐为均等纂修,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福建莆田续北苕国唐氏宗谱六卷,(清)唐朝泰等纂修,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绩溪唐氏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江西唐氏欧苏合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三卷。

江西万载唐氏续修族谱十一卷,首两卷,(清)唐景皋等纂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万载唐氏族谱七卷,首一卷,(清)唐萤等纂修,清道光16年(公元1836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铜鼓金鸡唐氏宗谱,()唐忍铭、唐烈明纂修,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

河南固始唐氏族谱,(清)唐颂平、唐舜英撰,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湖北新洲唐氏宗谱著者待考,()唐江涛、唐秀清等重修,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江陵唐氏家谱世系图一幅,著者待考。在湖北江陵县荆城渔场湖北江陵县档(复制件)。注:文字为满文。

湖北随州南郊唐家湾,据考为明初,三位唐姓人家来次居住,主要以现在的柳树塘和唐家湾及南郊国元,因某原因一家唐姓迁出,后又三家唐姓一起迁住今唐家湾。

湖南长沙唐氏续修支谱,()唐树林等修,四年(公元1915年)长沙唐氏桐封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宁乡晋阳唐氏重修族谱,首一卷,(清)唐启煦纂,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而卷、卷首。

湖南宁乡石汉唐氏六修通谱五卷,首一卷、末三卷,()唐藻亭、唐荫宝等纂,十九年(公元1920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潭锦石唐氏四修族谱三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唐垂镌等纂,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

湖南湘潭中湘唐氏朝支六修谱十四卷,()唐泽耀纂修,26年(公元1937年)德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湖南湘潭唐氏敦本堂七修谱二十二卷,()唐述春、唐泽煌等纂修,31年(公元1942年)敦本堂排印本32册。

湖南湘乡唐氏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乡唐氏族谱十卷,(清)唐星焕纂序,清咸丰三年(公元1863年)福星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

湖南湘乡新园唐氏七修族谱二十六卷,()唐业凖、唐业棐等续修,五年(公元1916年)伦鉴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湖南衡山衡邑唐氏续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清)唐卿杜、唐文青续修,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湖南衡山治平唐氏四修族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唐思芳等续修,清朝道光年间唐氏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

湖南衡山治平晋昌唐氏五修族谱,(清)唐清思纂修,清朝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十九册。

湖南邵阳唐氏四修族谱,(清)唐荣朝、唐鼎元修,唐明铣等纂,清道光22年(公元1842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邵阳唐氏五修族谱,(清)唐吉光纂序,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武冈唐氏三修族谱,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

广东唐氏族谱著者待考,()唐丙德、唐汝梅等纂,十一年(公元1922年)石印本。

广东揭阳唐氏房谱著者待考,(清)唐昭喜纂修,清光绪33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新会白石唐氏族谱,(清)唐元栋纂修,清乾隆50年(公元178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广东新会唐氏族谱,(清)唐集瑶续修,清道光18年(公元1838年)修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七卷。

广东新会唐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琼山唐氏族谱二卷,(清)唐焕章等纂修,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广西唐氏族谱五卷,(清)唐廷植等纂修,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褥经堂木刻活字印本。

广西永福唐氏族谱,(清)锄经草堂重修,清朝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四川绵竹唐氏家乘,()唐渊儒编,六年(公元1917年)锦竹唐氏石印本一册。

四川中江唐氏族谱,(清)唐迪瑔续修,清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关县唐氏族谱六卷,(清)唐道济撰,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四川关县唐氏族谱八卷,著者待考,十五年(公元1926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

四川仪陇唐氏宗谱一卷,(清)唐勋纂,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木刻活字印本。

四川宣汉唐氏谱一卷,(清)唐治儒编,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石印本。

春风唐氏家谱一卷,(清)唐殿选纂辑,清光绪八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

唐氏族谱十卷,(清)唐学珊纂修,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采芝堂木刻活字印本。

玉祁唐氏族谱二十四卷,()唐荣惠等重修,36年(公元1947年)梧封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

绵西唐氏二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唐恭文等修,十七年(公元1928年)昌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唐氏家谱,(清)唐子俊纂修,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安乐唐氏宗谱二十卷,(清)唐笙等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4年)思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

毗陵迁锡唐氏家乘,(清)唐锡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唐氏谱十二卷,首一卷,()唐苍玉纂修,六年(公元1917年)忠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毗陵唐氏家谱东分,西分九卷,首一卷、末一卷,()唐肯纂修,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铅印本三十册。

衡邑唐氏续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清)唐文青等续修,清朝乾隆年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浙江永康永康唐氏志,(现代)唐岩昌等修,1999年修胶印本一册。

湖南桐木桥唐氏三修族谱,(清)唐文裕等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08年)桐圭堂修木刻活字印本九册。

不可考唐氏族谱,(清)唐家谟,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3年)四敬堂修木刻活字印本三册,近有缺卷。

江苏无锡唐氏家谱,著者待考,铅印本九册。

江苏丹徒开沙唐氏宗谱,()唐德榜等修,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江苏无锡唐氏家乘,著者待考,清朝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上海唐氏族谱六卷,(清)唐国海等纂,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德容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十八年唐在复增补重订。

上海唐氏世谱,(清)唐锡瑞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上海唐氏族谱八卷,()唐锡瑞纂,七年(公元1918年)铅印本八册。

平江金鸡唐氏十一修族谱,著者待考,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晋阳唐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平江黄社唐氏族谱,著者待考,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平江黄社唐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8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江阴唐氏支谱,(清)唐季达等纂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8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奉贤唐氏族谱,(清)唐贞吉纂修,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武进新河唐氏宗谱八卷,(清)邵之俊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7年)凤梧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善邑唐氏续修支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丁丑年索贻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缺第十三卷。

唐氏五修族谱,十一卷,首一卷,著者待考,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桥木桐唐氏三修族谱十二卷,著者待考,清宣统二年(公元1908年)桐圭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

桥木桐唐氏四修族谱八卷,首一卷,著者待考,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桐圭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唐氏族谱四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3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贵州镇远唐氏族谱,(清)唐安,唐朝聘,唐明纂修,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43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山东菏泽东明县渔沃乡唐庄村《唐氏族谱》一卷,1970年-1990年编撰。

七、郡望堂号

郡望

晋昌郡:晋昌郡在历史上有两处:

①该晋昌郡在西晋至北周时期分敦煌郡所置,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安西县、玉门市一带,其地在隋朝时期均属敦煌郡,唐朝时期又析出为瓜州晋昌郡。

②该晋昌郡是在南北朝期间的后梁设于今陕西省石泉县一带。

北海郡:汉朝时期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分齐郡置郡,治所在北海(一说营陵,今山东昌乐),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潍坊、烟台一带地区。隋、唐两朝的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晋阳郡:春秋末期,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始筑晋阳城,在今太原西南晋源镇。秦国改置为晋阳县,为太原郡治所,属太原郡辖属(今山西太原),不久又改名为太原郡。西汉初年曾经设为太原国,晋阳为太原国都,不久又兼置并州。东汉时期撤掉了并州,晋阳归属于冀州,分置为恒山、西河二郡,在今陕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晋时期予以扩建。南北朝时期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朝时期以龙山县为晋阳,而原晋阳则为太原。五代时期为北汉都城。大宋王朝灭北汉后,毁掉晋阳,将其移到并州至阳曲(今山西太原)。

堂号

晋阳堂︰因郡立堂。

晋昌堂︰因郡立堂。

鲁国堂︰因郡立堂。

北海堂︰因郡立堂。

禅让堂︰因唐尧开禅让之功而得。

圣仁求正堂︰尧禅于舜,舜禅于禹,而圣仁贤名得正天下。

八、字辈排行

江苏徐州睢宁县唐氏一支字辈:“书典献章慈和允良家学永昌。”

湖南长沙望城河西晋阳堂唐氏字辈:南楚家声振,西河世系绵,振朝惟学士,开业绍明贤。忠厚培源远,诗书治国先,显扬支锡福,祖德度长延。

湖南湘潭唐氏字辈:“青紫傅芳昭如圭章学遵诗礼行重伦常惟著有庆家声辉煌”。

湖南湘潭河口武冈益阳沅江唐氏字辈(唐辉后裔):始祖凉陵将军居晋昌讳辉公主

迁祖明季卜居古塘讳思铭公主

老字派:普正宗廷可知唐如汉,永世成伦祖佑万代昌

续字派:传家敦孝友,佐国建忠勋,绍美昭先泽,诒谋裕后昆。

新字派:诗书堪继武,行谊迪前光,品学珪璋选,声名带砺长。

湘潭唐氏作述昭先泽,声名起继贤,传家贻令绪,树德务心田。

湖南双牌唐氏字辈:“一二三建光成如亚澳欧非美”

山东高唐唐氏字辈:“德凤光永存善良咸寿吉康文同书在本一泽长”。

山东夏津唐氏字辈:“登有风显□天进□学善文清世立致常”。

江西丰城唐氏字辈:“大士金之秉光垂鉴泰来燕台铨毓象熙逵衍锡材”。

贵州镇远一支始祖祖籍江西丰城玉兰街来于明季唐氏子孙字辈:“学家大廷士其正有元仁永胜兴中朝天必贺文光“。

湖北新洲唐氏字辈:“大启辉先志鸿功继世长”

湖北随州唐氏字辈(叁道坟):“正大万国世道洪光”

江苏连云港东海、新浦唐氏字辈:“学建维宪碧臻(震)祥吾福乃荣昌”;连云港连云区魏庵唐氏曾有家谱,后于期间焚毁,据族老口述为清朝本,现有辈分为“茂学建庆(齐)逸定家邦”。

晋阳堂。淦田唐氏庭梅公(自湘潭迁益阳衡龙桥唐家坪)后裔派语(17派始):

富显仲表,倚添日名。万世培本,庆远泽成。连开甲第,大众家声。

勋铭钟鼎,运翊升平。绳其祖武,率乃攸行。永兴道德,博厚高明。

优良传统,硕果丰盈。

江西金田唐氏字辈:“新系培本庆远泽成连开甲第大振家声勋铭钟鼎运翊升平绳其祖武率乃攸行”。

浙江唐氏一支字辈:“福禄永隆昌和良瑞世美才智端宁聪”。

江苏唐氏一支字辈:“本立元孝起宗节义”。

达”四川南充营山骆市新华村唐氏字辈:“正元世登高,文运昌其子,代有贤良仁,懿体长发

唐氏一支字辈:

行辈:“飞鸿广大……”

字辈:“文思朝光大德……”

唐氏一支字辈:“开辟乾坤久声称敦擅长伦常千古在孝悌百年芳甲第宜高占利名卜远物流罄波浩荡遗泽自汪洋”。

安徽安庆宿松县(原松滋侯国故地)唐氏字辈:“道正耀天光学富功先裕得崇明仕章”,堂号:枫湖

安徽安庆枞阳钱桥唐湾一支字辈:

孟之嘉时国 世德启文光

积庆贻燕翼 昌炽振家邦(灵台供奉有“晋阳郡”三字,相传祖辈4兄弟来此传衍了后代)

安徽亳州唐氏字辈:“亨井士学文传家保敏善作福言”。

贵州遵义唐氏一支字辈:“一国从来盛,俸律紫微祥,应知忠孝茂,政治启大昌”。

湖南东安一支字辈:“荣添善喜以 太应尚廷世 人立高明志 纯修方可传 守宜开佐治 师济绍孚先 敬溯发祥第 本源启晋昌 桐圭锡祚胤 祖德远流芳”

湖南永州祁阳(自清康熙迁入四川达县):泉仲仁芬(林)元,世明文永延;开国超方远,鸿昌德绍天;治家万代兴,礼仪福众全。

湖北枣阳一支:田运赵开,玉树金南,乃家之宝

山东莒县一支:月明永和顺,正立乾坤在,忠宪传开成,仁义玉启智。

湖北建始一支:世代斉荣昌,贻谋继远长,流芳传美秀,垂裕绍吉祥,诗书保国本,俊士启文光,大庆开儒第,朝廷选贤良

陕南安康一支:文学仕化章,国正明家帮,天太登科帝

四川金堂金龙:楚国有贤才引为朝中仕良善定盈昌

安徽阜阳太和县的唐氏一支字辈:...德洪朝廷广...

安徽阜阳颍泉区唐氏一支字辈:...启(付)瑞(fèi)超洪...

湖北麻城夏家冲一支:太先积德盛,立心本在明。贻传家泽远,继绍福祥兴。

四川南充蓬安县银汉镇大红村唐氏字辈:贤良忠孝世荣昌

四川南充高坪区金台镇唐氏字辈:正大光明,旭日东升。

四川达州大竹永胜唐氏字辈:家道昌隆,远忠安信作君先。

九、姓氏名人

唐叔虞:晋国开国诸侯

唐昧: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军

唐勒: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

唐狡:战国时期楚国将领

唐举:战国时期相术家

唐雎:战国时期外交家

唐厉:唐雎之孙,迁江苏沛国

唐秉:号东园公,秦末汉初之际隐士,“商山四皓”之一

唐蒙:西汉外交家,出使夜郎国

唐都:唐厉四世孙,任临邛(今属四川)令

唐林:唐都之孙,封为建德侯

唐蔚:唐林之子,迁徙居颍川(今属河南)

唐帽:唐蔚三世孙,任会稽(今属浙江)太守

唐翔:唐帽之子,任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太守

唐固:唐翔之子,任孙吴中的尚书仆射一职

唐彬:唐固三世裔孙,任晋镇西校尉、上庸襄侯,晋代军事家

唐熙:唐彬之子,娶凉州刺史张轨之女

唐辉:唐熙之子,任前凉陵江将军,迁居晋昌(山西定襄县西北),后发展成为唐姓历史上最大郡望。

唐瑶:唐辉之曾孙,任西凉晋昌太守、永兴侯

唐褒:唐瑶之孙,任后魏华州刺史

唐纯:唐瑶之孙,任后魏太原太守

唐茂:唐褒之子,任秦州刺史

唐翼:唐茂之子,任后魏凉州太守。

唐令世:唐纯之子,为寿阳令

唐灵芝:唐令世之子,为寿阳令

唐邕:唐灵芝之子,字道和,北齐尚书。唐邕三子唐羲,唐鉴,唐懿。

唐羲:唐邕之子,任隋府州刺史

唐鉴:唐邕之子,为武贲郎将

唐俭:唐鉴之子,字茂约,唐尚书特进莒国公。唐朝前期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宪:唐俭之弟,字茂彝,终金紫光禄大夫。

唐临:唐朝名臣

唐绍:唐朝著名文人

唐彦谦:唐朝诗人、文学家、政治家

唐休璟:唐朝著名军事将领,两次大破吐蕃

唐衢:唐朝诗人

唐肃:北宋官吏,“五豸唐门”之一

唐询:北宋御史,“五豸唐门”之一

唐坰:北宋御史,“五豸唐门”之一

唐介:宋神宗宰相,“五豸唐门”之一

唐淑问:北宋御史中丞,“五豸唐门”之一

唐庚:北宋诗人

唐慎微:宋代医学家、药学家

唐寓之: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曾攻占钱塘(今浙江杭州),后称帝,国号吴

唐婉:南宋才女

唐棣:元代画家

唐胜宗:明国功臣之一,帝师唐瑜祖父

唐寅:唐辉后裔,明代画家,文学家,书法家,“吴中四才子”之一,“明四家”之一

唐顺之:明朝文学家、军事家

唐赛儿:明初白莲教农民起义领袖

唐瑜:明成祖朱棣的老师

唐甄:清初思想家

唐梦赉:清初文学家

唐英:清代传奇小说家

唐再丰:清代杂技家

唐鉴:清末大理学家,曾国藩之师

唐才常:清末著名学者,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

唐廷枢:清末大买办

唐正才:太平天国将领,封为“航王”,总管水军

唐景崧:清末台湾巡抚

扒一扒李世民心腹周绍范,及其后代子孙,在唐朝留下的历史痕迹

李世民心腹中的心腹近臣周绍范,史书没有传记。

他为何能成为李世民的心腹近臣?

他有什么事迹?

家世如何?

他的后代子孙留下的历史痕迹。

周绍范参与了对于李世民来说,非常重要的两个大事件。

一是玄武门之变,一是渭水之盟签订时成员之一。

玄武门之变前,太子李建成请求李渊要把周绍范调走,可见李建成非常忌惮周绍范,当时的周绍范是禁军首领,玄武门之变时,周绍范率领禁卫军和李建成太子卫军展开了血腥的战斗,帮助李世民斩杀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两个,支持李世民登基称帝。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突厥上》记载:“太宗与侍中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将军周范驰六骑幸渭水之上,与颉利隔津而语,责以负约。”

武德九年,突厥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看到大唐内部不稳的情况下,想要入主中原,大军南下直逼长安,此时长安戒严,军队数量不足以和突厥开战,李世民使用疑兵之计,屈辱的签订了渭水之盟,签订盟约时的小组成员共有六人,李世民、房玄龄、高士廉、周绍范、李孟尝、安元寿。

李世民带领两位文官,三位武将,其中安元寿在玄武门之变时,驻守嘉酞门,又作为签订盟约时仅有的护卫身份,护卫李世民身侧。

那么周绍是何许人也呢?

虽然史书没有传记,但是他可不是寒门,也不要觉得他家世普通。

周绍范出自汝南周氏,这个姓氏自古以来就是郡望,可以追溯到周天子时,祖上三代都是做官的,曾祖:周灵起,梁朝车骑大将军、梁城忠壮公;祖父:周炅,陈朝车骑西大将军、司州刺史、武昌壮公。父亲:周法尚,隋朝左武卫大将军、谯国僖公。

而周绍范最初在隋朝时,是在隋朝大业三年,起家官职为齐王杨暕典签职位。

这个职位是朝廷为监视出任方镇的诸王而设的,大多以天子近侍充任。因其权势特大,故有签帅之称。

周绍范后出任交趾郡司仓书佐,应该是丘和官属的官员,当时高士廉也是丘和的手下,根据丘和是武德五年(622年),上表归顺的唐朝,那么可知周绍范也是这个时间归顺的唐朝,高士廉同样。

墓志铭记载:“武德五年,楼秦王府右库直,车骑将军,折冲之任,乃升雌幄。九年六月,改授大子右内率,仍检校北门诸仗,富率精兵,见称历载,储闱御武,尤光显职,泰鸡戟以趋侍,肃龙楼而巡警。其年授千牛将军,封宜春县公,食邑一千户。”

根据墓志铭以及房玄龄史料,可知周绍范是房玄龄为李世民举荐的人才,从周绍范归顺唐朝后,就进入了李世民秦王府担任右库直,唐初很多人都担任过李世民的库直,这是王府属官,主要的一个职责就是护卫李世民身侧,这个职位升官很快的!

周绍范进入秦王府,短短四年时间,从库直,到车骑将军,到折冲将军,就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可以和李世民讨论重要的机密,升职如火箭般飞速。

玄武门之变后,改授大子右内率,本职没变,还是率领禁卫精兵宿卫玄武门,又授千牛将军,封宜春县公,食邑一千户。这时的他主要职责依然是护卫李世民,以及巡视皇宫的工作,受信任程度更加深厚。

贞观元年,改授右屯卫将军,宿卫玄武门领兵宿卫,周绍范出使突厥宣扬国威时,李世民依然把宿卫玄武门重任给他留着,回到大唐后,依然宿卫玄武门,墓志铭把他比做三国时的典韦,证明李世民的安全是周绍范保卫的!可见周绍范绝对是李世民的心腹。

贞观五年,改授左卫将军,袭爵谯郡公,因为父亲就是这个爵位名称,这是李世民对周绍范的荣宠,又加食邑两千户,这在唐初功臣里食邑是数得着的。据杜如晦曾孙女墓志铭记载,杜如晦的食邑才三百户,差距太大了!

贞观六年,本职没变,加检校殿中监事,和左仆射房玄龄同掌中枢,迁左屯卫大将军,不要忘了,房玄龄是文官,统领百官,而周绍范是武职,这俩人一文一武,这要不是心腹,李世民敢把大权给周绍范吗?更加说明是李世民的心腹近臣。

《资治通鉴》记载:“贞观七年,疾甚,不肯出外,竟终于内省,与玄龄相抱而诀曰:"所恨不获再奉圣颜!”

周绍范在贞观七年,得重病时,和房玄龄说,再也不能侍奉李世民左右了,他也知道命不久矣,和房玄龄作别。

据墓志铭记载,周绍范于贞观七年突然去世,“当代近臣,罕出其右,薨殂之日,朝野兴悼,恩加斤陇。”评价周绍范是当代的皇帝李世民的近臣,无出其右,没有人能相比,死后满朝皆哀。

这样还显示不出周绍范是李世民的心腹近臣的话,还有别的可以证明,周绍范的儿子,从小就被李世民以功臣子弟养在宫中,还把李世民的韦贵妃所生的临川公主,下嫁给周绍范儿子周道务。注意了,这可是下嫁,虽然名义上是尚公主,但是男方是迎娶的贵妃之女临川公主,而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儿子,可都是尚公主,不是迎娶的!这里边的差距太大了!

周绍范在家里是最小的,有四个哥哥周绍基,周绍业,周绍则,周绍嗣。

其中周绍业,在李世民生母太穆皇后出殡为挽郎,李治显庆二年去世。

综上所述:周绍范从进入秦王府后,尽职尽责,大部分时间是保卫李世民安全的,镇守玄武门,贞观元年到贞观七年,周绍范去世,镇守玄武门的责任一直没变,而且他儿子被李世民养到了十四岁,也就是说周道务在父亲死后,李世民并没有人走茶凉,婚约也没解除,可见周绍范绝对是李世民心腹中的心腹近臣!

周绍范的儿子周道务

周道务为唐朝驸马,深受唐高宗李治信任。

李世民心腹近臣左屯卫大将军周绍范之子。

周道务迎娶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临川公主,临川公主生母是李世民的韦贵妃,而周道务是李世民心腹近臣周道范的儿子。

周道务从小就以功臣子弟身份,被李世民养于宫中,而他父亲是一直宿卫玄武门的,他们父子都倍受李世民恩宠。

《新唐书 卷八十三 列传第八 公主》临川公主,韦贵妃所生。下嫁周道务;道务,殿中大监、谯郡公范之子。初,道务孺褓时,以功臣子养宫中。范卒,还第,毁瘠如成人。复内之,年十四乃得出。

周道务在贞观七年,父亲周道范去世后,出宫办理父亲的丧葬事宜,因为父亲的突然去世,周道务一下子就成长了,犹如小大人一般,守孝期满后,又进入宫中,直到十四岁才出宫,享受的是皇家教育!

周道务的驸马身份,和房遗爱杜荷等,是不一样的,因为周道务是迎娶的公主。

贞观十五年(641年),封为临川郡公主,出嫁周道务。

根据各种史料,周道务的主要生平事迹!

周道务在贞观二十二年,出任商州刺史,作镇嶢关。

唐高宗即位后,出任检校右骁卫将军、营州都督。

调露元年(679年),历史上发生了大事件,突厥阿史德温傅反叛,有二十四州一同响应,兵力数十万。

单于大都护萧嗣业率兵讨讨伐,大败而归。

这样态势下,朝廷应对措施,以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李思文、营州都督周道务等部兵十八万,以及西军程务挺、东军李文暕等总共三十余万,连亘数千里,并且都受裴行俭节度。从大唐建国以来,这次大唐出兵的盛况,从来没有过。

当时周道务正在营州当都督,营州为上都督府。唐朝河北道行政区,治所在柳城,现今辽宁朝阳,辖区包括现今辽西一带。

突厥可汗阿史那泥熟匐煽动奚和契丹侵掠营州,周道务派遣营州户曹参军唐休璟领兵,在独户山打败了来犯敌军。

临川公主和周道务的感情很深,这在公主中是很少见的!

《大唐故临川郡长公主墓志铭并序》:公主自届边垂,增动风疾。恩敕四子左千牛季童前後驰驿,领供奉医人及药看疗。调露元年,驸马以克清边难,驿召入京,公主随行(缺两字),途中大渐,恩敕便令於幽州安置,又令息季童驰驿领医药看疗。

公主自己到边境途中染病,朝廷施恩,让周道务和公主的第四子,周季童带着医官和药品看望治疗。

周道务在平叛后,奉诏入京,公主汇合周道务一起回京,途中公主病情加重,朝廷命令周道务和公主暂时停留在幽州,然后又派周季童领医官看望治疗!

永淳元年(682年),临川公主李孟姜病逝于幽州,享年五十八岁,陪葬昭陵。

第二年,永淳二年,周道务去世,谥号为襄,陪葬于昭陵。

周道务跟父亲周绍范正好相反,父亲一直宿卫玄武门,没有外放;而周道务则是外放地方,父子两人,都分别受两任皇帝宠信!

周绍范的孙子辈

周道务至少有四个儿子。

周季童出身显贵,父母都是出身名门。

因构陷杜审言,被杜审言的儿子杜并刺杀身亡。

这件事震惊朝野!

周季童出身显贵,出身汝南周氏,父亲是营州都督,驸马。

祖父是李世民心腹中心腹近臣,一直宿卫玄武门,参与玄武门之变,签订渭水之盟的六位小组成员之一。受宠信程度在天子近臣中“无出其右”。

母亲是临川公主李孟姜,李世民的女儿,韦贵妃的亲生女儿。

舅舅是唐高宗李治。

临川公主墓志中:“息季童”,意思是亲生儿子季童,还是临川公主的亲生独子。还有两个同母姐妹,联姻李唐皇室。

周季童生在这样的家庭,可以说是“天之骄子”。

他门荫入仕,起家千牛卫,在母亲临川去找父亲时,途中风疾发作,朝廷让其父母在幽州暂时停留,周季童曾经被朝廷两次恩赐,为母亲带去医官和药品。

临川公主墓志记载:调露元年,驸马以克清边难,驰诏入京,公主随行,途中大渐,恩敕便令于幽州安置,又令息季童驰驿,领医药看療。

母亲临川公主在调露元年,679年去世;父亲周道务调露二年去世。

起因是杜审言被贬到了吉州当司户参军,当时周季童外放在吉州任职司马,而杜审言就跟原先的司户参军有了利益冲突,这是要顶替别人的职位,官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的关系就非常紧张,原司户参军郭若讷不甘心,就对周季童进献谗言,两人合谋诬陷杜审言。

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杜审言从洛阳郡丞,贬到吉州,说起杜审言,这个人的性格有点“恃才傲物”,因为是文人,和别人的聊不到一块去,到了吉州,跟吉州的官员,关系不怎么好,又顶替别人的职位,这才有了周季童和郭若讷合谋诬陷的事情,把杜审言下了狱,打算杀掉他!

《新唐书》:累迁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司马周季重、司户郭若讷构其罪,系狱,将杀之。

周季童又名周季重,他们把杜审言罗列罪状下狱后,他们开始在家中庆祝饮宴,喝酒正酣畅淋漓时,这时来了一位年轻小伙子,袖子中藏有利刃,刺中周季童。

这个小伙是杜审言的儿子杜并,杜甫的亲叔叔,这一家子和周季童还有拐着弯的亲戚关系,周季童母亲临川公主按辈分是杜甫的外曾祖母。

杜审言做官一直带着儿子,周季童根本没有想到,而且还是非常孝顺,非常有血性,杜并为了父亲杜审言,根本没考虑后果。

周季童临死前说:“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周季童认为是郭若讷害了他,也不知道杜审言有这么一个孝子!可惜悔之晚矣!

周季童重伤身亡,而杜并才十三岁的年纪,被侍卫武士当场杀死。

周季童与杜并同时死于圣历二年,699年七月十二日。

《新唐书》:季重等酒酣,审言子并年十三,袖刃刺季重于坐,左右杀并。季重将死,曰:审言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

出了这么大的事,上达天听后,朝廷派人调查,发现杜审言是被冤枉的,就把杜审言放了,还重新起用杜审言为官。而杜审言儿子杜并已经死了,朝廷也就不再追究他的责任了。杜并的墓志铭是苏颋和刘允济共同写的,他们认为杜并虽然有罪死了,但是他确实是一个大孝子!

从这个事件中,最倒霉的两个人是周季童和杜并,在同一天死亡,死因就是利益冲突,周季童被郭若讷利用了,而杜并为父亲出头,也导致他和周季童同一天死亡,也留下了身后名,大孝子的名声!

周季童至少有三个庶出的哥哥:周伯瑜为楚州刺史。周励言,少府少监,汝南太守。另一个名字不详。

周季童儿子早夭。

周道务和临川公主的女儿们嫁给了谁?

临川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女!

下嫁李世民心腹中的心腹近臣周绍范之子周道务!

公主是李世民女儿中,少有的才女及孝顺的女儿。

临川公主大概624年出生,682年去世,字孟姜,母亲为韦贵妃。

《大唐故临川郡长公主墓志铭并序》:公主讳,字孟姜,太宗文武圣皇帝之女,今上之第十一姊。母曰韦贵妃。

临川非常孝顺,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她悲伤过度,吃不下饭食,直到高宗李治派中使多次劝慰,才勉强进食。

665年(麟德二年),纪囯太妃韦氏(临川生母)陪同高宗封禅泰山,九月在洛阳病逝。

临川公主生母去世后,她十分伤心,以致于瘦弱不堪,在母亲去世第二年,因为思念母亲,自己手写了一部《报恩经》,还自画佛像一幅,每到母亲忌月,郑重祭拜。

临川公主不仅对母亲孝顺,而且对待自己丈夫的姑姑谯郡太夫人,更是晨昏定省,事必躬亲,视同生母,奉养送终。

临川公主至少有两个女儿。

临川公主第一女周氏

她嫁给了临川公主哥哥李泰的长子李欣,李世民孙子。

李欣,字伯悦,李世民嫡孙,永徽三年(652年),袭封濮王,出任颍州刺史,迎娶临川公主和驸马周道务之女周氏。

《李欣墓志铭》记载,李欣在四岁时,被接入宫中时,他奶奶长孙皇后,还抱过他,非常喜欢他,问他刚来宫中习惯吗?他回答:“不胜欣悦”。长孙皇后看他小小年纪聪慧异常,于是赐名“欣”,而且还和幼年的高宗李治一起玩耍。二十岁之后,才出宫归藩。

《大唐故使持节颍州诸军事颍州刺史赠使持节都督夔州诸军事夔州刺史嗣濮王墓志并序》:王讳欣,字伯悦,年甫四岁,养于宫中。王之始入也,文德皇后,抱而谓曰:初至,安不?王捧手而对曰:幸得在宫中,不胜欣悦。太后奇而赏之,因名曰欣。

武则天迫害李唐宗室时,李欣被酷吏陷害,被贬至昭州任别驾,后又至环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在途中被害,死于桂州。

周氏事迹不详,有子李峤。

李峤本名李余庆,

武则天神龙初,袭封父爵嗣濮王。

李隆基开元年间,担任国子祭酒,迎娶王守一妹妹。后因李隆基的王皇后被废,王守一赐死,他受牵连而被贬为邓州别驾,被夺去爵位。之后又转任邓州别驾,复袭嗣濮王爵,卒于任上,没有后代。

临川公主第二女周氏

她嫁给李世民儿子纪王李慎之子义阳王李琮 ,她也是“诗圣”杜甫的曾外祖母。

李琮,他是李慎的次子,初封申州义阳郡王,曾经先后任职归州、檀州、沂州等地。

《新唐书》:琮三子:行远、行芳、行休。始,琮与二弟同死桂林。

武则天上位,李唐宗室李贞起兵反对武则天,因为李琮父亲支持李贞,在兵败后,688年,李琮受到牵连,和弟弟楚国公李睿、遂州别驾襄郡公李秀、广化郡公李献、建平郡公李钦等五人,一同遇害,家属被发配岭南。

李琮有儿子:李行远、李行芳、李行休。

周氏的下落,据墓志铭《大唐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神道碑》记载:初永昌之难,王下河南狱,妃录司农寺,惟有崔氏女,屝屦布衣,往来供馈,徒行悴色,伤动人伦,中外咨嗟,目为勤孝。

李慎有8个儿子,其中长子早夭,因为父亲获罪,李琮兄弟七个也纷纷被株连,李琮和他的妻子周氏,被武则天下令捉拿。当时李琮被关押在河南狱中,他的妻子周氏被关押在司农寺。而周氏被李琮的女儿照顾,穿着粗布衣服,多次往返于河南狱和司农寺之间,为父母送饭。李氏,后来嫁到清河崔氏,也就是杜甫的外祖母。

临川和周道务的女儿,联姻皇室,虽然看着很不错,可惜在武则天掌权后,下场很不好,这也是身为女子的不幸,也是联姻皇室的悲哀,皇室一动荡,下场自然不美好!

参考文献:

《周绍范墓志铭》

《大唐故临川郡长公主墓志铭并序》

《册府元龟》

《唐故潭州都督杨志本碑》

《新唐书》

《旧唐书》

《资治通鉴》

《李欣墓志铭》

《大唐故使持节颍州诸军事颍州刺史赠使持节都督夔州诸军事夔州刺史嗣濮王墓志并序》

《大唐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神道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