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马

赵颉(赵颉宋徽宗)

时间:2023-10-11 23:34:24 作者:舍我其谁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靖康耻后宋徽宗被俘,8年又生14个孩子,是金人优待还是好色难改

公元1135年6月4日,大宋朝的第8位皇帝徽宗赵佶死了。作为皇帝,他死的时候没有宏大的葬礼,也没有豪华的棺木。

唯一用来成殓他尸身的就是极北之地五国城中那几间由金人给他建造的泥墙“地窨子”。

其实自从成为金人的俘虏之后,宋徽宗就再也没有过过锦衣玉食的生活,毕竟“寄人篱下”总要有些许觉悟才可。

宋徽宗

可令人惊叹的是,在极北之地的几年囚居生活中。这位素来以“好色”著称的皇帝居然在金人的眼皮底下断断续续又做了14回“爹”。

这不禁让人疑惑,身为帝王却沦为俘虏,可依旧能够“夜夜笙歌”,以致子嗣广播,这究竟是宋徽宗“色心不改”?还是金人的有意纵容甚至是另眼相待呢?

对此,由于宋人对此段历史羞于启齿,故而正史记载少之又少。不过从时人口口相传和金人的只言片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宋朝皇帝究竟遭受了怎样的侮辱。

为了弄清楚“靖康之耻”的那段历史,我们就不得不从金人入侵开始说起!

靖康之耻;

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北方的金国派兵10万围住了北宋的都城汴京。由于当时的宋朝几乎没有反抗的能力,很快金兵就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眼看国破在即,为了推卸责任,宋徽宗竟然想要临阵脱逃。可是身为皇帝,国家和平时,他享尽了荣华富贵;如今国难当头,他竟不想为国出力。

然而皇帝的名号是荣耀也是枷锁,宋徽宗虽然不想直面金兵,但也不能像寻常百姓一般收敛细软然后撒丫子。

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上减轻自己的罪恶感,宋徽宗最终接受了大臣李岗的建议。那就是将皇位禅让给自己的儿子赵桓,让他去和金兵交涉,自己则在皇宫内做缩头乌龟的太上皇。

然而即便如此,金国似乎也不打算放过宋徽宗这个太上皇。由于大宋的军队无力再战,最终只能像金国求和。

可是金国传出消息,想要和谈并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要大宋的太上皇徽宗亲自前来。然而当时的赵桓已经登基称帝,他担心亲爹去到金国大营。

如果禁不住压力,被金人吓唬住了,那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皇位岂不是成了“煮熟的鸭子”。

要知道自己能够当上皇帝本就是机缘巧合,徽宗禅位并不甘心,而他中意的继承人也不是自己。

宋钦宗赵桓

相反如今自己是名正言顺的天子,又已经立了太子。所以即便是求和哪怕是投降,只要金国能够让自己继续当皇帝,条件苛刻一点也不是不能接受!

想及此,赵桓以亲爹身体不好为由,希望金国能够同意让自己这个现任皇帝亲去和谈。对此提议,金国很快就同意了。

消息传来,汴京城中的一些大臣居然还为此感到高兴,觉得金人并非不通人情的蛮夷,反倒是颇讲诚信的!

于是一番收拾之后,赵桓与秘书郎李若水来到了金国大营。因为是和谈,所以身为皇帝的赵桓满以为金人会以礼相待,可结果却让他大跌眼镜。

二人来到金营之后,不仅无人迎接,反而备受冷落。金兵像对待囚犯一般,将赵桓与李若水推进了一间土坯小屋中,然后将屋门锁上。

随后撂下一句“等候接见”的话便再也无人问津了。时值寒冬,小屋内如同冰窖,唯一可以御寒的只有两张尿布般大小的毛毡。

好不容易挨到了第二天一早,他们被放出后也没有见到金人的统帅宗翰和宗望。等了半天,只有一个带着通事的千夫长前来。

这个千夫长到来后,只扔给了赵桓和李若水纸笔,然后说:“奉二帅之命,要宋国皇帝亲撰降表。”

金国将领

赵桓一听这话,当场石化。要知道他们来之前说的可是和谈,现如今却让皇帝写降表。如果真的写了,宋朝岂不是承认亡国了吗?

可是不写,眼下这一关是绝对过不了的。此时此刻,赵桓有些后悔从老爹手中接下这皇帝差事。

但俗话说“人在屋檐下,怎敢不低头”,万般无奈之下,赵桓口述,让李若水执笔。可等二人绞尽脑汁、低三下四地将降表写好呈交后,却被金人丢手纸一样给扔了回来。

原来金人的统帅宗翰和宗望认为,赵桓的降表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现在的处境。要求他在降表中承认并检讨徽宗招降纳叛之罪。

除此之外,也要承认赵桓自己密谕军民坚守三镇、蛊惑耶律余睹之罪。而且宋国已经灭亡,赵家宗室应该奉表出郊,与臣民一起听从金国统帅的遣派!

尽管李若水不愿意承认金国所谓的“宋国已经灭亡”的事实,可胳膊拗不过大腿。赵桓深深叹了口气,便说道:

“都依了他吧,自古皆是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乃惹祸之根。”言罢,便继续埋头研究起来如何才能将降表写得让金人满意。

最终,在赵桓不断放低身段、近乎谄媚、哀求的语气下,降表五易其稿,终于被金国统帅所认可。

然而对于所有人来说,这绝不是厄运的和耻辱的结束,反倒是噩梦的开端……

二帝被掳;

由于金国是刚刚兴盛起来的北方游牧部落,因此国内一穷二白。除了金兵的战力彪悍之外,几乎什么物资都没有。

眼下来到了物产丰富的宋国,金人高兴坏了。他们在大肆劫掠之后决定,要将宋国能够带走的东西全部带走,带不走的就一把火烧掉!

而为了能够长期控制住这个“南方的钱袋子”,金人决定将大宋的两位皇帝带走,如此一来,只要有皇帝为质,就不怕宋朝不听话。

就这样,在金人蛮横的强迫下,宋徽宗赵佶和他的儿子宋钦宗赵桓坐上了金人北上的牛车。

因为宋朝的降表说得明白,宋朝的宗室女眷都要听候金人统帅的安排。而金人不仅缺物资,当然也缺女人。

赵构

于是除了当时不在汴京的康王赵构,其他的宋朝宗室、两宫皇后和所有妃嫔全部被金兵俘虏。在跟随金人北上的14000多人中,女人就多达3400多人。

尽管这些女人名义上都是徽宗和钦宗的,但一路上金兵对她们的的蹂躏和侵犯数不胜数。

由于金兵是游牧骑兵居多,所以他们行军打仗几乎不备军资,基本上都是一路打一路抢。而北上之路,大宋的国土一片狼藉。为躲避战乱,百姓基本上都四散逃离。

就算是金兵也没有东西可抢。无奈之下,就只能不断减少士兵和俘虏的日常粮食供应。

一段时间后,徽宗的粮食也吃得差不多了。可就在这时,金兵也陷入了粮食危机。为了生存,每日徽宗也只命人熬一锅粟米粥。

由于缺粮,所以粟米粥就水多粮少。徽宗的才人曹氏清早喝过一碗稀粥后,没多久就想要小便。

可大队人马不停,她一个女眷更是无法离队独自解决。但尿急憋是憋不住的,万般无奈之下,曹才人趁着人不注意,悄悄离队到大树后解决。

宋朝女子

可是小解完还没等提上裤子,就听附近的金兵高声喊道:“宋国美妇人。”于是一群金兵便猛虎扑食一般将她压在身下。

曹才人起初还能高声呼救,可挣扎无效之后,在金兵的淫笑之中便只剩下无奈的呻吟了!

等到金兵泄欲完毕,衣衫不整的曹才人才再次归队。尽管她梨花带雨地向徽宗控诉,可徽宗除了沉默也是无可奈何。

但是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徽宗只能发下上谕:女眷不可离队,宁可拉尿在裤裆里,也不能走出大伙儿的视线。

此后队伍不断往北,景象也越发的荒凉。所到之处几乎寸草不生,粮食的供应也越来越紧张。

金兵为了不让这些俘虏饿死,隔段时间下发一些秕糠,但量却少得可怜。除此之外就是配给一些麦秸、秫秸、豆秸等牲畜饲料。

这对于之前锦衣玉食的徽宗和皇室宗亲来说,让他们吃这些东西简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但他们也都明白,好死不如赖活着。好在徽宗身边的太监丁孚是穷苦出身,知道一些处理粮食的土办法。

于是在丁孚的带领下,一众人将所谓的粮食舂碾、箩筛,总算是得到了一些像面却又不是面的东西。

之后他们将这些东西加水搅拌,捏成饼状贴在锅边,烤熟成了几个饼子。虽说难以下咽,但徽宗也知道此时不是讲究的时候。

于是忍着吃,可很快他就发现这样不行。因为这些东西几乎不能消化,所以在之后的日子里,除了没得吃之外,最令徽宗痛苦的事情就是拉屎。

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徽宗一行总算抵达了金国的国都。虽然知道作为俘虏没有什么好待遇,但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在金人的眼中竟与牲口无异!

为了向俘虏和向祖宗宝捷,金人在将徽宗一行人掳回后决定举行“牵羊礼”。在金国祖庙的院子中,插着白旗。

上面写着“俘宋国二帝”、“俘宋国二皇后”、“俘叛奴赵构母与妻”、“俘宋国诸驸马”、“俘宋国两宫眷属”……

而在金人祖庙门外,徽宗和钦宗被金兵逼迫脱下上衣,之后每人袒胸露乳的手拿一根白色毡条举在胸前,上书“悔罪大恶极”!

牵羊礼

待金国的百姓看够后,金兵给每人硬塞了一只羊,让他们牵着走进祖庙。如果说整个过程只有男人参加也就算了,可实际上不论男女,全部光着膀子。

被金人强迫着做所谓的“牵羊礼”,整个过程大宋的宗室女和徽宗的后宫妃嫔各个羞愧不已,但为了活命却也不敢有丝毫反抗。

牵羊礼之后,金人认为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便将徽宗等人分散安置起来。由于随徽宗前来的金国的女眷众多,而她们的命运也就更加悲惨!

五国城囚居岁月;

宋建炎四年(1130年)的九月初二,徽宗和钦宗被押解到了金国的胡里改路,也就是位于依兰的五国城。

所谓的五国城,其实是女真成立前,5个部落的会盟之地。但部落都是游牧民族,虽是城,却没有建造城郭。

但由于徽宗等人迁居于此,金国便在这里圈地夯土,筑墙围城。在城里面,金国人给徽宗建造了一个篱笆小院子,盖了几间干打垒的土房子。

由于北地苦寒,为了防寒保暖,当时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半地下式的,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地窨子”。

因此可想而知,之前住惯了宽敞明亮的宫殿的徽宗等人又要遭受不小的苦楚。但实际上,与住宿的条件相比,让他们更为痛苦的远不止这些。

由于金国不养闲人,所以所有的俘虏都要自己挣饭吃。徽宗的妃嫔虽然有一些在他身边服侍他,但也有不少被金国征用。

宋朝妃嫔

徽宗的妃嫔、赵构的生母韦贤妃被金人发配到了“洗衣院”。这个所谓的洗衣院并非我们所认为的宫廷中的浣衣局。

而是类似于“官妓”的地方,说白了,就是让经过的王公贵族们骄奢淫逸的场所。据记载,当时的韦贤妃被掳掠之金国后,已年届四十!

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这个年级的宋朝女人基本上都已算是老妪了!可即便如此,韦贤妃还是每天被迫接客!

最多的时候,韦贤妃一天居然要忍受多达105次的蹂躏。而徽宗的公主赵福金在押解途中就屡遭金兵,后沦落洗衣院备受。

或许因其颇有姿色,竟被金国的宰相看上,将其掳走作为奴隶,次年即被活活折磨死了。

后来韦贤妃被金人的盖天大王完颜宗贤看中,然后将她从洗衣院中接出纳为妾室。而更为不可思议的是,韦氏竟与完颜宗贤又生了两个孩子。

在五国城囚居的日子里,徽宗过的虽然比其他宋人要好一些,但对于自己的女人却无力保护。

几年间徽宗的女人陆陆续续为他生下了18个孩子,但实际上这些孩子究竟是谁的恐怕连那些嫔妃自己也说不清楚。

毕竟在金人的威逼下,徽宗的女人简直就是牲口,谁都可以用。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有了身孕,也不见得就是徽宗自己的。

要知道据后世考证,18个孩子中间,至少有4个不是徽宗亲生的。因此我们也不难看出,当时的徽宗身为俘虏,日常百无聊赖。

尽管他是个文采卓绝的皇帝,但日常除了诗画之外,恐怕更多时间就是与嫔妃纠缠在一起。这既可以说是他好色难改,也算得上是作为皇帝,金人留给他的最后一点体面吧!

帝星陨落;

由于囚居的生活太过痛苦,为了向金人谄媚以获得较好的待遇。1133年6月,徽宗的第十三子沂王与徽宗的女婿刘文彦合谋向金人诬告徽宗身边的人和信王谋叛。

后经过金人的调查,沂王和刘文彦所告均属子虚乌有,故而将这二人全部处死。至此,徽宗才明白什么叫“众叛亲离”!

此后随着年岁的增长,徽宗的身体每况愈下。由于金人也没有什么良医良药,再加上极北之地苦寒异常,没多久徽宗就重病缠身。

五国城遗志

1135年,54岁的宋徽宗病死在了五国城。帝星陨落,不仅没有庄重的葬礼,甚至连像样的棺椁也没有。

7年后,南宋与金国达成了“绍兴和议”,以淮水为界,互不侵犯,宋朝每年向金国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同时金国封赵构为南宋的皇帝,将徽宗的遗体和韦贤妃(赵构的生母)放回南宋。而韦皇后离金之前,钦宗苦苦哀求,希望金国也能放他回去。

可实际上,作为皇帝,金国此时就算愿意放他回去,南宋的皇帝赵构也不会愿意。尽管韦贤妃离去之日,钦宗挽住车轮表示:

“若能回归绝不贪恋皇位,只求一栖身之所!”

可望着南下车轮所带起的滚滚尘烟,钦宗终归是没有能够再次回到故土。此后20多年间,钦宗一直被困在金国过着不人不鬼的日子。

1161年,61岁的宋钦宗赵桓死在了金国。而他的死讯直到5年后才传到了南宋。作为一代君主,赵桓的一生与他的父亲赵佶一样,无比的窝囊、屈辱!

结语:

岳飞

岳飞在其著作《满江红》中曾写到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尽管他一生都在为迎二帝还朝而努力,但却忽视了赵构的存在。

其实不管徽宗和钦宗到底在金国经受了何种磨难,说到底他们也都是咎由自取而已。俗话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既然他们不能承担责任,就必然要遭受苦难!

参考文献:1.《宋徽宗》——晓箭2.《宋徽宗:史上子女最多皇帝》——侨报

宋徽宗赵佶「jí」(1082-1135),在位25年

宋徽宗赵佶[jí](1082-1135),在位25年。

北宋一共有九个皇帝,徽宗是第八个。本来他应该是最后一个的,只因在北宋灭亡之前,机智地把皇位传给了太子赵桓[huán],这才没有当亡国之君。

他当了亡国太上皇。

后来赵构在商丘称帝,竟也遥尊当时已成金兵俘虏的徽宗为太上皇。

历史上太上皇不少,但像徽宗这样,在世时先后被两个皇帝尊为太上皇,真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在太上皇圈里,也就史上第一正牌太上皇(当过皇帝的太上皇),兼最傻太上皇的晋惠帝,可以跟他拼一拼了。

不过,晋惠帝到底还是拼不过宋徽宗。

宋徽宗虽然执政糊涂,但艺术造诣深着呢。

后世不是也有评论吗,说徽宗赵先生佶,“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宋徽宗赵佶

1. 昏君

1122年,在徽宗的授意下,宋背弃与辽的盟约,转而按照与金的“海上之盟”,出兵攻辽,与金大致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希望借机夺回令无数中原人魂牵梦萦的幽云十六州。

这次灭辽之战,宋金双方分工明确。大概就是金负责打胜仗,宋负责打败仗。

到最后辽被金灭了,而大宋却远没完成任务。

损兵折将不说,按盟约约定本该宋攻下的辽南京(即幽州,今北京),愣是没打下来,最后还是让金给占了。

徽宗好面子,这样一个结局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那就跟金谈判吧。谈来谈去,最后宋把宋辽澶渊之盟所定输给辽的“岁币”转输给金,再加上一笔巨额的交割费,这才从金的手里拿回残破不堪的辽南京、辽西京等七个州。

然而灭辽之战,宋君有多昏,宋军有多弱,金人实实在在看得清楚。

这样的一个软柿子摆在眼前,不捏一捏,合适吗?

1125年,刚送辽入土没几天,金便抓着徽宗的昏招找到借口,东西两路南下对宋动了刀子。眼看着自己的“联金灭辽”之策破产,金兵逼近东京(北宋国都,又称汴梁,今开封),徽宗慌了。

怎么办呢?江山社稷危在旦夕,我堂堂一国之主要怎么办?

一个字,逃。

以徽宗二十多年的皇帝职业生涯来看,这个人基本上不具备什么合格皇帝的素质。花石纲、行幸局、采石所等等无一不在向世人昭示,这皇帝想怎样就怎样,眼里只有他自己,更别提“社稷为重君为轻”了。

当前金兵势如破竹,自然是活命要紧了。

历史总是这样,皇帝越是昏聩,就越能反衬出朝臣的光芒。危急关头,有一个人洞悉全局,并站了出来,想以绵薄之力再为大宋续上几秒。

这个人,叫李纲。

▲两宋之际抗金名将李纲

关注看后续

赵佶瘦金体,高清大图,请欣赏

赵佶《瑞鹤图卷》绢本设色 51×138.2cm 辽宁省博物馆藏。赵佶《瑞鹤图》是公认的宋徽宗存世工笔写实类花鸟画真迹,为存世绝少的宋徽宗“御笔画”。

本卷绢本,纵51厘米,横138.2厘米。右图左书,设色绘彩云弥漫的天空中现出一座宫殿的屋顶及斗拱,十八只丹顶鹤飞翔于宫殿上空,另有二鹤立于殿脊鸱尾上。赋色浓艳,界画工整。画后瘦金书题诗并记,款署“御制御画并书”,并有“天下一人”签押及“御书”印。从书法风格及款印可知此卷书画皆为宋徽宗赵佶所作,赵佶能书擅画,传世作品颇多,但多为“代笔”及“御题画”,此卷作为其“亲笔”弥足珍贵。从形制看此卷或为散佚的《宣和睿览册》之一。

此卷后有元来复跋,曾经《石渠宝笈.续编》、《石渠随笔》著录,元明流传状况无考,入清为内府收藏。末代皇帝溥仪逊位之后,以赏赐其弟溥杰的名义将其携出清宫,经天津运往长春伪皇宫。其后辗转入藏东北博物馆,即今辽宁省博物馆。

卷后的徽宗瘦金书题记及诗,款“御制御画并书”,签押“天下一人”,观其书风,健笔开张,挺劲爽利,侧峰如兰竹,媚丽之气溢出字里行间。

【1】政和壬辰。上元之次夕。忽有祥云拂欝。

【2】低映端门。众皆仰而视之。倏有群鹤。

【3】飞鸣于空中。仍有二鹤对止于鸱尾

【4】之端。颇甚闲适。余皆翱翔。如应奏节。

【5】往来都民无不稽首瞻望。叹异久之。

【6】经时不散。迤俪归飞西北隅散。感兹

【7】祥瑞。故作诗以纪其实。

【8】清晓觚稜拂彩霓。仙禽告瑞忽来仪。飘飘

【9】元是三山侣。两两还呈千岁姿。似拟碧鸾

【10】栖宝阁。岂同赤雁集天池。徘徊嘹唳当丹

【11】阙。故使憧憧庶俗知。

【12】御制御画并书。{签押“天下一人”}

赵佶《闰中秋月诗帖》纸本,楷书,纵35厘米,横44.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件《闰中秋月诗帖》为“瘦金体”的典型作品之一,“瘦金”即有“瘦筋”的含意。这部作品用笔劲健挺拔又不失妩媚,加之紧密而婀娜的结体,不但衬托出诗句本身的意境,也让人体会到浓艳而优雅的气氛。笔画带过之处,如游丝行空,缠绵飘逸,是“瘦金书”中偏于柔美的风格,在宋徽宗的书法作品中,堪称代表。此册页曾经清宋荧、乾隆内府、嘉庆内府等收藏,《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闰中秋月

桂彩中秋特地圆,况当余闰魄澄鲜。

因怀胜赏初经月,免使诗人叹隔年。

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月助婵娟。

鳞云清廓心田豫,乘兴能无赋咏篇。

单字放大鉴赏

赵佶《跋欧阳询张翰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始】

【1】唐太子率更令欧阳询

【2】书张翰帖。笔法险劲,猛

【3】锐长驱,智永亦复避锋。

【4】鸡林尝遣使求询书,高

【5】祖闻而叹曰:"询之书

【6】远播四夷。晚年笔力益

【7】刚劲,有执法廷争

【8】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

【9】成,非虚誉也。

赵佶《瑞鹤图卷》绢本设色 51×138.2cm 辽宁省博物馆藏。赵佶《瑞鹤图》是公认的宋徽宗存世工笔写实类花鸟画真迹,为存世绝少的宋徽宗“御笔画”。

本卷绢本,纵51厘米,横138.2厘米。右图左书,设色绘彩云弥漫的天空中现出一座宫殿的屋顶及斗拱,十八只丹顶鹤飞翔于宫殿上空,另有二鹤立于殿脊鸱尾上。赋色浓艳,界画工整。画后瘦金书题诗并记,款署“御制御画并书”,并有“天下一人”签押及“御书”印。从书法风格及款印可知此卷书画皆为宋徽宗赵佶所作,赵佶能书擅画,传世作品颇多,但多为“代笔”及“御题画”,此卷作为其“亲笔”弥足珍贵。从形制看此卷或为散佚的《宣和睿览册》之一。

此卷后有元来复跋,曾经《石渠宝笈.续编》、《石渠随笔》著录,元明流传状况无考,入清为内府收藏。末代皇帝溥仪逊位之后,以赏赐其弟溥杰的名义将其携出清宫,经天津运往长春伪皇宫。其后辗转入藏东北博物馆,即今辽宁省博物馆。

卷后的徽宗瘦金书题记及诗,款“御制御画并书”,签押“天下一人”,观其书风,健笔开张,挺劲爽利,侧峰如兰竹,媚丽之气溢出字里行间。

【1】政和壬辰。上元之次夕。忽有祥云拂欝。

【2】低映端门。众皆仰而视之。倏有群鹤。

【3】飞鸣于空中。仍有二鹤对止于鸱尾

【4】之端。颇甚闲适。余皆翱翔。如应奏节。

【5】往来都民无不稽首瞻望。叹异久之。

【6】经时不散。迤俪归飞西北隅散。感兹

【7】祥瑞。故作诗以纪其实。

【8】清晓觚稜拂彩霓。仙禽告瑞忽来仪。飘飘

【9】元是三山侣。两两还呈千岁姿。似拟碧鸾

【10】栖宝阁。岂同赤雁集天池。徘徊嘹唳当丹

【11】阙。故使憧憧庶俗知。

【12】御制御画并书。{签押“天下一人”}

书法密码微店

赵佶《祥龙石图》绢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祥龙石图》是宋徽宗具有明显写生意味的作品,此画描绘了一块造型奇异名的太湖石。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画中湖石偏上的位置,有赵佶以“瘦金体”所写的金色 “祥龙”两字,本画正因此得名。

画心部分

此画从题材上看属于皇家所喜的“瑞应”之作。因石有“腾涌若虬龙”之状,故徽宗以之为祥瑞。这种赏石文化在唐宋时期十分盛行,徽宗一朝尤甚,这与赵佶本人喜爱赏石的有直接关系。从画中的题赞上可以看出祥龙石确有实物,它的所处的“环碧池”在蔡京的《太清楼特宴记》中也有记载。图中所绘湖石静穆典雅,气势雄浑。

宋徽宗写于石上的“祥龙”二字

其画法是,先以硬挺线条勾勒出石头的结构,次用墨色分染出形体的变化,再依石面走势画出鳞状石凹肌理,最后用淡墨罩染。此画精妙之处在作者于将湖石状若蜂窝的表面恰当的统一于整体之中,因此给人一种触摸式的真实感受。另外,祥龙石上的小植物仍以“双勾法”为之并略施淡彩,这也为全画增添不少生趣。

宋徽宗 赵佶

宋徽宗 赵佶 (1082—1135)北宋第八代皇帝。1100~1125年在位。年号先后为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宋神宗赵顼之子, 哲宗赵煦之弟。他重用蔡京、王黼、童贯、高俅、朱□、梁师成、杨□、李彦等人,横征暴敛,骄奢淫逸,是北宋最荒淫腐朽的皇帝。置造作局,专门制造供皇室享用的奢侈品。又设苏杭应奉局,搜括民间奇花异石,用大量船只一批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在开封用人工筑成一座周围十余里的艮岳,在山上兴建亭馆楼台,耗费巨万。设“西城括田所”,以没收荒地及户绝田为名,霸占大量民田。

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

他迷信道教,极力抬高道教的地位,设道官阶二十六等,和政府官吏同样领取俸禄。徽宗的腐朽统治,激起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见方腊起义)。宣和二年(1120),派人与金朝订立盟约,相约夹击辽朝。在对辽作战中,更加暴露了宋朝政治的与军事的无能。宣和七年金兵灭辽后即乘胜南下攻宋。徽宗慌忙传位给太子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与钦宗同为金朝所虏,押解北上。后死于金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徽宗在艺术上有多方面的成就,能书善画,书法称“瘦金体”。

和南唐李煜一样,这位亡国皇帝在艺术上是有作为的,他对于宋代画院的建设和院体画的发展,对于书画艺术的提倡和创作,以及对于古代艺术的整理与保存,是有突出贡献的。他称得上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他广泛收集民间文物,特别是金石书画,命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等。

赵佶书法

他的书法,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联笔字象游丝行空,已近行书。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楷书千字文》 (上海博物馆藏)

赵佶瘦金书代表作《秾芳诗》

赵佶《池塘秋晚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秋景山水图》(日本京都金地院藏)

赵佶《芙蓉锦鸡图》

赵佶于花鸟画尤为注意。《宣和画谱》记录了他收藏的花鸟画二千七百八十六件,占全部藏品的百分之四十四。可见其偏爱之深。《画继》记载赵佶曾写《筠庄纵鹤图》,“或戏上林,或饮太液,翔凤跃龙之形,擎露舞风之态,引吭唳天,以极其思,刷羽清泉,以致其洁,并立而不争,独行而不倚,闲暇之格,清迥之姿,寓于缣素之上,各极其妙。”这种赞誉赵佶花鸟画精致、生动传神的文字记载俯拾皆是。流传至今题为赵佶的大量精美的花鸟画作,则证实了这种记载的真实性。赵佶的花鸟画,以极其严谨的创作态度,既从形象上充分掌握了对象的生长规律,且以特有的笔调活灵活现地传达出对象的精神特质,达到了高度成熟的艺术化境。

赵佶《听琴图》

「每日一字」 颉(2513)2021.07.16

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楷书《虞恭公碑》。需要说明的是,单字是从下面作品里摘取制作的,已解析过的字请在本公众号里(从主界面里进入)查阅。

珠辉川。伊吕之佐,尧舜之年。颉

第二千二百八十四个字:颉

颉 xié(jié、jiá):左右结构,左斜右正。

左部“吉”字斜势抗肩,左展右收。上面“土”斜势抗肩:首横露锋入笔,大抗肩,呈仰势,勿长;竖笔高起,厚重有力,略左斜,过首横后不要长;长横起笔左探,大抗肩,略呈俯势,收笔与首横基本平齐。下面“口”稍偏左,抗肩右斜:左竖起笔后向右下行笔,勿重;横折半虚接起笔,横画大抗肩,渐重,到位后往上稍提笔锋、顿笔写竖,稍左斜,渐轻,勿长,底横实接起笔,大抗肩,收笔托住右竖。

右部“页”旁诸横抗肩,不要写宽。 首横露锋起笔,注意与左部的相对位置,抗肩稍大,渐重,轻收;小撇半虚接起笔,位置偏左,稍立,勿长;左竖起笔在撇尖的左边,勿重,向下稍左斜,略弯;横折实接起笔,横画不要重,稍呈俯势,到位后顿笔、稍内擫写竖,竖身稍重稍长;中间两小横虚接起笔,抗肩,勿重,注意长度和间距;底横起笔稍左探,托住左竖,抗肩与上横协调,收笔与右竖半虚接;下面“八”字不可过于开张,撇笔起笔靠左,弯行;末点稍低沉,凝重,支撑住右竖。

唐 · 颜真卿 · 颜勤礼碑

明 · 王宠 · 行书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