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水瓶座

游姓(游姓取名)

时间:2023-10-05 18:05:06 作者:心软是病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百家姓——游姓

一、姓氏源流

游源流单纯,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以祖上之字命姓。春秋时期,周历王姬胡的儿子姬友,被其兄周宣王姬静封于郑,建立郑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有个儿子叫偃,字子游,他的孙子游皈以祖父之字命姓,其后皆以\"游\"命姓,称游姓。

得姓始祖:从《元和姓纂》一书考证,游氏起源于春秋时代的郑国,是郑穆公之子公子偃的后裔。由于公子偃字子游,所以他的子孙才有\"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游。春秋时代的郑国,是周宣王的弟弟姬友所传,后世的游氏家族,既然是传自郑国的公族,则诚然是圣君周文王姬姓的后裔。古代的郑国在今河南省中部黄河以南的地带,国都设于新郑。故子游就是游姓的始祖。

春秋时候,晋桓庄之族中也有游氏。另据部份族谱记载:由王氏改姓游,明朝永乐年间王先益为游家养子,其后以游为姓。游氏堂号有:冯翊、广平、立雪、东兴。自子游传至游道保,讳匹,号五丈,当李唐世乱之时,道保南迁南闽剑州建阳禾坪村(今长坪村),建家立业,子孙蕃衍,分布江西之赣州、于都、会昌、瑞金、兴国、庐陵等地。到南宋时,因兵荒马乱,游氏68世祖,字文珀,号二三郎(约生于1131年)于1175年从江西庐陵林息坑迁来汀州上杭县胜运里阔滩坝头(今稔田镇化厚村上游屋老屋子里)开基立业。游氏从唐末五始,游姓在今中国南方的福建地区,就已兴盛起来。由此可见,福建的游姓,是由河南而江西、再浙江、然后逐步播迁到南方的。游氏族人迁徙外地甚多,海外有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大陆有重庆市,江西的赣州、遂川、黎川、龙南、定南、崇义,上高县锦江镇。广东的河源、梅州, 浙江的遂昌、温州、苍南、平阳、玉环、瑞安、泰顺,福建的永定、三明、龙岩、武平、漳埔、宁化、明溪、建阳等县市。本县的歧坑、宫子前、灌子坑、沙子凹、石牌岗等乡村。台湾游姓以福建诏安移居者为多,现今分布较多的县市,有台北县、市,宜兰县,桃园县,彰化县等(余略)。

游氏族人迁徙外地甚多,海外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在中国大陆有重庆市,江西省的赣州市、遂川市、黎川县、龙南县、定南县、崇义县,上高县。广东省的河源市、梅州市,浙江省的遂昌市,福建省的永定县、三明市、龙岩市、武平市、漳埔市、宁化市、明溪县、建阳市、南平市等地。在台湾省,游氏族人以福建诏安移居者为多,现今多分布在台北县、市,宜兰县,桃园县,彰化县等地。

宝宝起名:这些姓与名相辅相成的好名字,每一个都寓意满满

取名,无非音、形、义、色。或者说是声、色、犬、马。读音,朗朗上口,起伏有定,三字的声调不要一致,但三字一声可考虑。相邻两字的声母不可重复,容易绕口。字形,繁简适中,注意笔画,偏旁结构。当然,简则众,繁则稀。含义,这是取名的康庄大道。虚词,动词,形容词,各色入眼。姓的延伸,正反词汇的对照,诗词古典的断章等等。当然,不要一味追求连贯,留白即可生香。色彩就是情感表达,注意一些词汇的古今之别,褒贬之差。犬马,是指画面感,生动感,也就是说善用动词点缀,盘活静景。下文是一些小编准备的好名字,大家可自行借鉴。

孟知更

孟知更,知更就是值更,或报更。字面理解,“知更”,学识更新。于更字,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林更新。此名,主要是对更字的考虑。更换、更加之意。更深人静,更长漏永。大的方面,譬如许世更;小的方面,譬如许田更。

马斯骞

马斯骞,层云,绿野,奔马、鸣声、远道。骞是高举、飞升之意,马斯骞的寓意,不言而喻。马到成功、一马平川、甚至思想上的天马行空,艺术上的马踏飞燕。当然,这是结合姓氏的效果,乃至结构上的首尾呼应。此名,引玉之砖,寄希望能够对骞字引起足够的兴趣。

任希夷

任希夷,“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希夷是灵芝的别称,底蕴则是道家的清静无为。时过境迁,夷字本身就有平安、安定之说。故,作为现代名字,它所寄托的寓意,在于发愿平安。

农雨鹭

农雨鹭,四月,农田,细雨,斜阳,鹭双飞。此名,点睛之字,非鹭不可。不可否认,鹭字繁杂,但胜在意境,譬如鸥鹭忘机,振鹭在庭。鹭在古今文章中,多为长寿,幸福,清白的象征。同时,一行白鹭上青天,奋力振翅的形象,常常寓意着进取、努力、飞跃。

陆仰止

陆仰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此句,通常作为景行的出处,不过,此处景行的读音,与银行相同。仰止一名,鲜有运用。仰和止,都不多见。或加以变通,陆仰之、陆之仰。仰字,谦虚的姿态,昂扬的姿态。

崔一述

崔一述,顾名思义,述,点睛之字。一字结构,纷繁芜杂,大多数名字,不出重泛之列。此名,源自一言,一言九鼎。然而,时下比比皆是。一述,贵在新鲜。明朝,陈恭尹云,“刍荛之言良可思,谁向天庭一述之。”

彭程里

彭程里,这个名字是典型的谐音系列。彭程里,其寓意不言而喻,鹏程万里。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其出处为《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曾前徽

曾前徽,这个名字是出于文学上词汇缔造的规则。曾和前的含义,取起交集之处,也就是并列结构。并且,前这个字,相当清新。无论是书本上,还是口语中,皆是常见词汇,而在姓名当中,极其罕见。此类文字,在名字当中,可谓魅力无边。所谓前徽,便是前人美好的德行。

奉化尚界线上有一个古村,依山傍水堪称玩水佳地,景美却少有人来

发源于奉化第二高峰——第一尖的县溪,是宁波市奉化区大堰镇西南部的一条长溪,被称为甬江之源。县溪畔有一条公路,被称为尚界线,沿线分布着大公岙、宦墈、三联、董家、李家和壁等乡村。其中董家村不但是一个美丽的传统村落,还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我觉得它更像一个玩水胜地。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董家村居于县溪的中游,既有下游溪水的充沛,又有上游溪水的纯净。这里远离城区,少有人来,很适合喜欢清静的人在溪畔小坐,享受清凉的溪水。村子里是青砖黛瓦、鳞次栉比的古宅,村外两边都是青山,山坳里是层层递进的梯田,尽现纯朴农村的洁净之美。

董家村和大公岙村、宦墈村等一样,都在村头的马路上竖着一座宏伟的门楼,正面刻着村庄的名字。所不同的是,董家村的溪道更宽,溪水更加丰富,村民的房子大多建在溪畔,房子与溪水之间有一条狭窄的步道,溪边建有若干埠头,溪中每隔一段就有一座矴步桥。

董家村的村民大多数姓董,其先祖系明代永乐年间从大堰镇后畈村迁居于此的庆云公。庆云公的祖上则是唐朝末年为避祸自山东泰安迁居而来的一位监察御史。村子里现存的古建筑多为清朝和时间所建,有董家六房道地阊门、董家上第三份阊门、董家下第三份阊门、董家八房道地阊门、董家黄道阊门、大份道地阊门等等13个阊门、16个道地和1个董氏宗祠。

和村子里的古旧建筑相比,我觉得最有灵韵的还是村内村外的青山秀溪。县溪从第一尖发源后,弯弯曲曲地流向下游,在董家村旁形成几条弯道。溪水在这里变得平静而缓慢,逐渐变成一处清潭。我来这里游玩时,正好遇到一位村民背着竹篓,站在水里抓鱼,看起来特别有乡土风情。

如果不抓鱼,纯粹来这里看风景或者玩水,也是很惬意的。东面村头的拐角处有一座古石拱桥,名为“枫潭桥”。桥身外侧刻着略显斑驳的“枫潭桥”三个大字,其由后来成为台湾书法名家的董家村人董开章所书。这座石拱桥和宦墈村的石拱桥有些相似,都为单孔拱桥,但枫潭桥是由规则的石块砌成的,看起来年代更近一些。枫潭桥下的溪水很清澈,很适合纳凉或休闲。

如果觉得这里的溪道太过逼仄,可以从这里再稍微往下游走一段路。在董家村和李家村之间的溪段有一片更宽阔、更纯净的溪水。水上有矴步桥和拦水坝,水中稍微有一些水草,但是水底没有淤泥,溪水清澈,可以赤着脚在里面玩耍,甚至可以浅游。

从这片溪水望向董家村,整个村子隐藏在山岙之间,四周被梯田围绕,很像被誉为“宁波的香格里拉”的雁村西边的山谷。和雁村有些类似的是,这片山谷里也有一条古道,可以通往第一尖。但是,从这里前往第一尖要走很长的一段登山步道,盛夏时节不推荐从这里走。想到第一尖游玩,最便捷的路是从大公岙村东边的山路走上去。

董家村除了美丽的山水,还有一处很特别的风景,就是马路边、院子里,到处都是削好的浅黄色竹篾,远看像晾晒的挂面,很是壮观。因为这里原来名为“万竹”,附近的山上盛产竹子,董家村把它发展成为一个产业,所以有些景象。

总的来说,董家村属于奉化和新昌交界处的村落,不但远离宁波和奉化城区,甚至距离大堰镇也不近,游客们来大堰镇游玩一般会选择后畈村、西畈村和柏坑村等,而忽视了这里。所以,这里不但美丽而且安静,是一处宜游之地。

旅游小贴士:

1.门票信息:免费

2.地理位置: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大堰镇

3.自驾导航:用导航软件搜索“董家村”,按照导航的指引前往即可,村子里有停车场可供停车。

4.公共交通:宁波站乘坐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儿童公园”站下车,换乘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金海路”站下车,换乘233路、250路、237路、277路等公交车——“西溪村”站下车,同站换乘581路公交车——“公交大堰”站下车,同站换乘582路公交车——“董家村中”站下车即到。

这里是楚语乐游记,推介优美风景,记述旅途风情,每日更文,欢迎关注。

精彩推荐:

浙江龟溪江畔这个古村,年游客量多达10万人次?景色真的好有特点

绍兴城区最有名的景点之一,中小学生必打卡之地,竟然缩水成这样

浙江这个艺术馆自带高颜值,深受美女们的青睐,真的太适合拍照了

绍兴新昌这处漂流地火了,游人多到要排长队,实地探访原来是这样

余姚这处林间秘境竟是越王的栖息地,山清水秀,成为休闲的好去处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施行手术无数被称神医,70年未错过一刀

诊疗室内,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拿着X光片,他专注地查看着X光片的影像,那是在汶川地震中受伤患者的片子。

看他紧锁眉头,众人明白这个病例极具代表性,情况不容乐观……

只是,让众人没想到的是,18天后,这个让人敬重的老人也离开了人世,享年94岁。

这个老人是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他的一生可谓是轰轰烈烈,经历了二战始末,参加过抗美援朝,抵抗住国内十年文化狂潮,最终坚持梦想,走完一生。

裘法祖有一句名言: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回顾裘老的人生,他一直在治病救人这条路上奋斗不息,直到2008年6月14日去世。

他这一生,有三个女人对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她们激励着他不断前进。

裘法祖母亲腹痛离世,儿子苦读立志成医;四孩母亲意外病故,激励青年医生精进医术;异国贤妻陪伴一生,鼓舞丈夫练就仁心仁术。

1、母亲腹痛离世,儿子立志成医

1914年12月6日,杭州迎来初冬的第一场雪。雪细而密,落在树枝上,房顶上,很快白了一片。

杭州皮市巷里,一个身着布衣,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肩上斜挎着一个装书的帆布袋子,正步履匆匆地往家赶。

落下的雪染白他的齐耳的头发,他仰起头,雪沾在他的镜片上,他哈了一口气,忍不住叫了一声:“好雪啊!”

他是城里为数不多剪掉长辫子的人。

他叫裘支春,早年中过秀才,皮市巷里的人都叫他裘秀才。他生性耿直,不好名利,中了秀才之后没有继续考官,而是在巷子里开了一家私塾,以教授学问为生。

1911年,辛亥革命的狂潮袭来,他第一个冲上街头,剪掉被清朝奴役的标志——辫子,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为了表达自己反对封建礼教,坚决拥护革命的决心,他把两个儿子的辫子也剪掉,把四个女儿的裹脚布撕掉,并将他们都送进新学堂,自己也到新办的中学去教国文。

虽然最后辛亥革命失败了,但在裘支春的心中,对新生活的期许却一直没有停息。

这天,裘支春刚下课,就有人带来消息,说他老婆快生了,让他赶紧回去。

裘支春想到妻子即将为他带来第七个孩子,高兴之余又有烦恼。

“家里又添一张嘴,得多谋一条出路才行。听说隔壁学校招晚上上课的老师,抽空去看看。”

正想着,裘支春前脚刚踏进家门,就听见“哇”的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裘家的老七呱呱坠地了。

裘支春抱着粉嫩的婴儿,喜不自禁,是个男孩。看他天庭饱满,眼神明亮,给他取名“法祖”,也许一出生,他就被父母寄托了济世救人的期许。

钱塘江的柳枝抽了五次芽,西子湖畔的桃花开了五次花。转眼间,裘家的小儿子裘法祖已经五岁了。

裘法祖跟着哥哥姐姐们一起进新式学堂读书。白天在学堂听先生教诲,晚上在家里和哥哥姐姐们围成一圈写写画画,等着在夜校上课的父亲下班回来。

照顾一家九口人,父亲白天黑夜连轴转着上课,母亲则帮助别人洗衣补贴家用。

晚上,小小的蜡烛旁,母亲仔细检查孩子们的衣服,看看哪里又破了,哪里又短了,她小心剪下一截旧布料,准备缝补衣物。

母亲的眼睛不好使,裘法祖帮着母亲穿针引线。同时他的耳朵竖着,一听到有咯吱的推门声,他要第一个跑出去迎接父亲,帮他接过厚重的教案。

家里最多的东西就是父亲的藏书,厚厚的线装书是裘法祖童年最好的伙伴。

每次放学,哥哥姐姐们在外面疯玩,裘法祖却愿意躲在破旧的书架下面,就着昏黄跳跃的烛光下翻读着上面的文字。

母亲看着小儿子那么好学,打心里高兴。但又担心裘法祖看书费脑,身体瘦弱。通常都在他碗底多藏一块肉,这是母亲和裘法祖之间的秘密,也让裘法祖对母亲的情感愈加依恋。

早春的北风,呼呼地吹,似乎夹带着钱塘江上的冰渣子,吹得人的脸和手生疼。时光就在这冰雪消融中来了又去。

转眼间,裘家的老七长成了大小伙子,18岁的裘法祖瘦高却不单薄,鼻梁上架的眼镜片透着对知识渴望的光芒。

这一年,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预科班德语系。

进到大学的裘法祖如鱼得水,他像海绵一样尽情地吸收课堂上的知识,课后,他有了一个惊喜地发现——学校图书馆里馆藏的图书真是太多了!单单是医学类的图书分类就有成百上千种,每个分类的图书数不胜数。

如果家里书架上的书比喻成一叶小舟,学校图书馆里的书就是承载着叶扁舟的汪洋大海。

裘法祖发誓要把这片大海“游”个遍,四年的大学时光他担心“游”不完。于是,每天课后他都泡在图书馆里,同学们都戏称他为“图书馆长”。

大二下学期的一天,裘法祖如往常一样来到图书馆,还没来得及坐下就被通知,家里出事了,赶紧回去。

裘法祖心急火燎地赶回家,看到平常都会站在门口迎接他的母亲不见了身影。

他心里一紧,赶紧进屋一看,母亲躺在床上,双眼紧闭,面无血色。

他一下跪倒在床边,紧握住母亲的手,喊着:“妈,我回来了,我是你小儿子法祖啊!你快睁眼看看我~”

那只曾经无数次抚爱儿子的手越来越凉,那双曾经慈爱凝望儿子的双眼再也没睁开来。

裘法祖依然不愿放开母亲的手,伤心的泪水顺着脸颊流进母亲的手心。

一个星期前,母亲的肚子突然剧烈疼痛。父亲请来医生,医生开出的药方是将粗盐炒热,装袋,放在腹部热敷。

谁知,热敷了一个星期,疼痛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

父亲赶紧找了另外一个医生来看,这位医生使用的是中药芒硝丸,药物刚放上去,母亲却已经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可怜的母亲是被生生痛走的啊!而她最爱的小儿子连母亲最后一面也没看到,这是裘法祖一生的痛。

裘法祖翻阅了很多书籍,最后在一本西医书籍上看到一个案例,和母亲的情况很像。他肯定母亲得的是阑尾炎。

这个病症在国外只需要做个十几分钟的小手术即能治愈。只可惜在当时的中国,医疗条件落后,连最普通的输液设备也没有,更别谈手术了。

连着几个夜晚,裘法祖睡不着,眼前总能看到母亲离世前痛苦的表情。

钱塘江大潮层层浪涛拍岸的声音,好像千万个母亲在向他呼唤。

这一刻,裘法祖有了个想法且无比坚定——我要投身医学,帮助千万母亲解除病痛!

2、导师一句话,他练出举世无双的“裘氏刀法”

想要治病救人,就得到最先进的地方去学医。

裘法祖把自己想去德国进修医术的想法跟家里人一说,父亲叹息道,自己只是普通教员,没有背景,不能帮助儿子申请公费留学。

“小弟,姐支持你!”这时他二姐站了出来,二姐在中学教英文,薪水很微薄,但小弟的好学她看在眼里,再苦再累她愿意支持小弟。

周围的哥姐也都站了起来,你一点我一点的,给裘法祖凑够了去德国留学的费用。

1936年,裘法祖开始了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留学生活,他主攻方向是临床医学。

生活上,裘法祖极其俭朴,手里攥着哥姐凑给他的钱,恨不得一个子掰成两半花。他每月的生活费是50马克(当时1马克约0.4美元)。

租最便宜的公寓,冬天的德国哈气成冰!别人在屋里烤火取暖,他只能在屋里跑来跑去来维持温度。

白天在学生食堂吃,晚上回来就切两片面包沾果酱充饥。

生活上如此艰难却压不倒裘法祖,学业上他始终保持着强烈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决心。

在德国学习仅一年的时间,裘法祖就拿到两个奖学金。当时国内政局发生变化,姐姐失业了,被迫中断了裘法祖的生活费。还好有了奖学金,裘法祖才得以继续完成学业。

第三年,裘法祖面临博士学位考试。在德国考博,外国留学生拥有一项特权,即:写一篇论文,参加四门临床学科考试即可拿到博士学位。

出于民族荣誉感和自尊心,裘法祖决定放弃这项特权,和德国本土学生一起参加常规考试。

一个月内,裘法祖参加了14门临床学科考试,对于导师的每个提问,裘法祖都能对答如流,毫无偏差。

导师惊叹道:“裘,你的表现太完美了,我只能给你100分。”

裘法祖获得总成绩“I”的优异成绩,这是当时的最高分,“那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裘老后来回忆这一场面,一点不吝啬对自己的褒奖。

1939年9月,出国四年的裘法祖顺利毕业,拿到博士学位。

这时二战爆发,通往中国的航船停运。他只得在导师的手下继续工作。

8个月后,一场普通的手术对他今后的人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导师安排裘法祖做一场手术,帮助一位女士患者切除阑尾。之前他做过三场这样的手术都很成功,手法已经相当娴熟。

术后,裘法祖去查房,他把手搓热了之后才放到那位女士患者的腹部上进行检查,女士对他点点头,说了好些感谢的话。

术后第五天,这位女士患者却突然去世。尽管解剖尸体没有发现手术有任何问题。但导师的一句话却让裘法祖印象深刻。

“裘,这是一位有四个孩子的母亲。”

也许这一刻,裘法祖又想起自己的母亲。虽然病患离世不是他造成的,但从这一刻起,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这种严谨审慎的工作作风一直延续在他随后六十多年的从医生涯里。

二战爆发后,很多德国医生奔赴前线,裘法祖获得更多做手术的机会,在此期间,他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裘法祖的刀法精准,为了避免对病人的伤害,他力求在手术中“不多开一刀,不少缝一针”。

有人总结说:“裘法祖要划破两张纸,第三张纸一定完好无损。”

因其刀法稳定且精准,独树一帜,在医学界被誉为“裘氏刀法”。

在德国的第七年,裘法祖被提升为外科主任,一位外国人被提升为德国医院的管理层,这样的事在德国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裘法祖曾说过:“医生在技术上有高低之分,但在医德上必须是高尚的。”

二战期间,裘法祖用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从纳粹的手里机智地解救了四十个濒临死亡的囚犯,赐予他们新生。

1945年,二战接近尾声。裘法祖被调到在德国南部的小城--巴特特尔茨,在巴特特尔茨备用医院,他继续从事着救死扶伤的工作。

4月的一天,裘法祖刚完成一例手术,拖着疲惫的身子刚回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

忽然一位护士冲进办公室,她眼神惊恐,嘴唇哆嗦着说:“不…不好了,外面的大街上躺着好多集中营的囚犯,估计要被拉去枪决了,噢…老天啊…”

对于集中营的事,裘法祖早有耳闻,来不及多想什么,一种医者的本能让他迅速跑出医院。

“我被那种场面惊呆了,他们都动弹不得。”事情已经过去六十多年,裘老至今回想起来,那画面依然历历在目,让人触目惊心。

在纳粹士兵的黑洞洞的枪管下,一批约四十个囚犯或蹲,或趴着,或斜倚在墙边,一个个瘦骨嶙峋,衣衫褴褛,眼神空洞而无助。

纳粹士官还在呼喝着,要这些虚弱无力的人站起来继续前行。

“等等,我是医生,这些人都患了风寒,这样下去会造成大面积的传染。请允许我带他们回去治疗,病好了你再来接走他们。”裘法祖不知哪来的勇气,他镇定地对领头的纳粹士官说。

纳粹士官盯着他,周围似乎都安静下来。裘法祖能感觉到身后有很多双眼睛盯着他,但他毫不退缩。

好一会儿,士官拎着枪的手一挥,算是放行了。

裘法祖安排这四十个囚犯住进医院的地下室里,经过精心护理,这些人都恢复了精神。

其实他们哪里是得了风寒,只是饿坏了。

裘法祖以一己之力救下这些无辜的人们。等待德国投降后,这些囚犯最终获得了自由,而跟他们同期转移的其他囚犯绝大部分已经被执行了枪决。

3、跨国情缘相伴一生,鼓舞丈夫练就仁心仁术

裘法祖果断地救下四十条人命,在医院里引起不小的轰动。医护人员对裘法祖更加崇敬和赞赏。

其中,有位护士,名叫罗妮·科尼希,她望向裘法祖的目光除了崇敬,还燃烧着更多爱慕的火苗。

罗妮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和裘法祖见面的情景,那时她还是个来医院实习的护士。

1940年4月的一天,开完例行晨会。罗妮走在回护士站的路上,穿过医院那条长长的走廊,路的尽头便是护士站。

罗妮的步伐轻盈而雀跃,充满18岁女孩的朝气和活力。想着昨晚上家人们陪伴她度过一个美好的生日聚会,她轻快地跳起来了。两条金色的小辫也飞起来,闪闪发光。

忽然想着自己正上班呢,罗妮放慢了脚步。

“庄重,要庄重些,这样看起来更淑女一些。”罗妮心想着。

她听到背后有脚步声,回头一看,一个位瘦高,戴着黑框眼镜的男医生慢慢走来。

她认得他,他是院里唯一一名外国医生,来自中国。

罗妮冲他点点头,他愣了一下,也冲她点点头,还笑了一下,老实又腼腆。

“你叫什么名字?”男医生开口问道,

“Loni(罗妮)。”

罗妮的心仿佛被什么撞了一下,突突跳得厉害,她的脸莫名地红了。

神奇的是,过了几天,罗妮被分到这位男医生的部门做助手,她这才知道,他叫裘法祖。

裘法祖对罗妮特别的上心,他手把手教她如何静脉抽血或注射,如何包扎绷带,如何检验三大常规。

经过日复一日的相处,两颗年轻的心渐渐走到一起。

不久,罗妮被调至慕尼黑近郊的一所儿童疗养所工作,那里都是一些患麻疹、百日咳后恢复期的幼儿。罗妮每天要搭乘火车过去上班。

裘法祖为了多见罗妮一面,每天六点,他准时出现在火车站,两人坐在火车站的小花圃旁,互诉衷肠。直到看着罗妮上火车,他才骑着自行车去上班。

裘法祖对这段感情很珍视,但也有顾虑,他对罗妮袒露了心声:“我迟早是要回我的祖国的。”

罗妮马上回应道:“亲爱的,你去哪里,我就跟到哪里。你回国去救治病人,我就像现在这样,做你的助手。”

这一刹那,泪水湿润了裘法祖的眼睛。

二战期间,纳粹禁止德国人和外国人通婚。

罗妮把自己爱上裘法祖的事告诉家人,却赢得了家人的一致赞同。

1942年,两人在罗妮的家里,在罗妮家人的祝福下,悄悄举办了婚礼。在二战的炮火中结为伉俪。

在外面,他们不敢一起坐公交车,不敢一起在街头散步,以避免被纳粹分子抓捕关进集中营。

百密终有一疏,有一次,罗妮用裘法祖的外国人专有的粮票去买东西,而被纳粹分子盯上,差点被捕。

幸亏裘法祖的导师出面担保,最后才化险为夷。

二战结束后,1945年5月16日,裘法祖和罗妮在亲戚朋友的见证下,在教堂里举办了公开婚礼。裘法祖的一位做锻工的病人,特意为夫妻俩做了一副纯钢的结婚戒指。

裘老后来回忆说,我从认识妻子到公开结婚的历程,正是二战开始到结束的时期。可以这样说,是二战的特殊环境促成了我在外科的成长,也给予了我俩幸福的结合,这绝不是巧合而是缘分,正符合中国的一句民间语:有缘千里来相会。何等珍贵!何等美满!

此时的裘法祖拥有稳定体面的工作,住在一栋二层的小楼里,出门还有专车接送,生活可以说是非常的富足。

这时,德国通往中国的轮船又恢复运行。得知消息后,裘法祖当即决定回国,他再三谢绝恩师和朋友的挽留。

“因为我的鼻梁是扁的,皮肤是黄的,中国才是我真正的家。”裘法祖如是说。

面对丈夫的选择,想到即将要远离亲人,离开养育自己长大的故土,罗妮的选择是什么呢?

她只说了一句话:“我的位置永远在丈夫身边。”

罗妮这么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即便后面经历很大的风雨。

1947年初,裘法祖和妻子,抱着出生不久的儿子站到祖国的土地上。

当时的教育部长朱家骅接见了裘法祖,他提出,让裘法祖回到母校同济大学工作。于是,裘法祖受聘为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医学院教授,从此,裘法祖再未离开过同济。

那会儿通货膨胀严重,尽管罗妮也有一份在大学教德语的薪水,但夫妻俩的月薪加起来竟然只能买到一担大米。

随着女儿和小儿子的出生,一家五口的住宿也成问题。睡觉的时候,只能在卫生间里架两块板,铺上布,让女儿和儿子睡上去。

尽管如此,窄小的房间里永远不缺欢声笑语。罗妮从德国带来电子琴和手风琴。晚饭过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又唱又跳,这个家是欢乐的海洋,这个家是爱的城堡。

为了能更安心地陪伴在丈夫身边,罗妮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把自己的德国国籍改为中国国籍。

1958年,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罗妮成为第一位拥有中国国籍的德国女性,随后,她把自己的名字改成裘罗懿。

岁月变迁,世事沉浮,“”扑面而来把裘法祖的生活打到谷底。

“每天有写不完地检查,夫人一直陪在身边。天冷,她就支起一个煤炉,天热,她就在旁边扇扇子,有时写着写着就睡着,醒来了发现她还在扇。”

裘老回忆起妻子的不离不弃,忍不住感慨,

“身边有好些人的夫人也是外国的,看着那么难,都纷纷回国了,只有她还留在我身边。”

当时,裘罗懿也失去了讲课的权利,她只能在医院的后勤处打杂。她每天的工作就是裹医用的棉签,她裹的棉签是全医院最好用的。

裘法祖的心态受到妻子的影响。这种相互扶持,相互打气的力量引领他走过那段最难熬的时光。

结语:

武汉同济大学的校园内,有一栋建于50年代的红色砖头小楼。

由于年代久远,楼体斑斑驳驳,诉说着几十载岁月变迁的故事。

每天夜幕降临,三楼那个放着一盆鲜红月季的窗台,一定会出现一个身影。一位慈祥老奶奶斜倚在窗台上,她眯缝着眼向远处眺望着什么。

很快,她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那是她的丈夫下班回来了。

小路尽头,老爷爷拄着拐杖,腰背还是挺直的。看到老奶奶,他马上加快了脚步。

这就是裘法祖和裘罗懿延续几十年不变的生活场景;也成了大学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当今社会一个为人艳羡的爱情神话。

从豆蔻年华到双鬓染白,裘法祖真正做到了:只做一件事,只爱一个人。

在他眼里,救死扶伤没有退休,真心爱人没有期限,这才是没有遗憾的人生。

作者:卢文莉

编辑:谦钟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