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入宅吉日

元宵节是情人节(元宵节是情人节 那七夕算什么)

时间:2023-10-02 07:30:09 作者:伸手挽明月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情人节其实是中国元宵节?古今元宵节都怎么过,为何称为情人节?

你知道吗?古时的元宵节不仅会放假,而且至少三天起步,中国的情人节也不是七夕,准确来说是在元宵节这天。2020年,不要面儿的韩国又把“燃灯节”申遗成功了,不管汤圆还是元宵都是由一个“老祖宗”——“油锤”演化而来的。点灯笼、放烟花、猜灯谜、踩高跷,舞龙舞狮表演,元宵节本就是要“闹”起来的。感兴趣的朋友点点关注点点赞,我们马上开始。

闹元宵

不同于春节的“阖家欢乐”,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关于元宵节的由来,涉及到了庆祝、祭祀、宗教等众多传说,但宗旨都离不开“灯”,孩子们手提代表月宫玉兔的兔子灯笼,黄淮地区民间还会制作各式各样的面灯,挂起来的灯笼还会进行猜灯谜的活动,

这是一个雅俗共赏的节日。我们现在说的“火树银花不夜天”,正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夜景描述,有明确记载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时候就有了张灯结彩的习俗,到了唐朝,在平时的日子里,国家实施宵禁,晚上不允许老百姓出门,但是元宵节这天,宵禁会被临时取消,全程无论男女、老小都出来逛街看花灯,宋朝的元宵节达到了万人空巷的盛况,各种歌舞展演,戏剧杂耍,舞狮舞龙等等,即使没有霓虹灯的古时,也是一番“人间不夜天”的景象。到了明朝更厉害,“工作狂”明太祖朱元璋大笔一挥,直接下令元宵节假日是10天,让大家一次嗨个够。正月十五时上元节,七月十五时中元节,十月十五时下元节,这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天、地、人分别掌管上、中、下三元,这一

听说韩国又把“燃灯节”申遗成功了,这个所谓的燃灯节比元宵节格局小了不止一点半点,作为一个没什么历史文化的民族,却拼了命的想做文化输出,这个燃灯节主要是与佛教中的释迦摩尼有关系,如果什么都可以申遗,我们应该先把中国每道菜先申遗。中国元宵节,是中国唯一一个用食物命名的传统节日,自然少不了谈谈这天的吃食。

汤圆/元宵

元宵和汤圆的老祖宗——“油锤”“面蚕”,都是使用糯米制作的,到了宋朝,又进一步发明把糯米包上馅,放在锅里煮,圆滚滚的糯米球熟了之后就会浮上水面,起名:浮元子。

再后来南北方在做法上分成两派,北方吃汤圆,调好的馅切成小块状,沾水后放在盛有干糯米粉的容器中滚动成团,表皮略粗糙,成品更结实一些,还可以做成油炸元宵。而南方是采用类似包包子的方法,把馅包起来,手动团成一个球状,表皮粘糯光滑。不同于北方的甜馅,南方的元宵也有咸口的。再后来,也有了没馅的小汤圆。就储存来说,北方的汤圆大都采用速冻包装,而南方的元宵是现场制作,单说销量,自然就是汤圆更胜一筹。吃过团团圆圆的元宵,也预示着春节最后一次团聚结束了,大家要为新的一年重新整装出发。

中国地广人多,各地还有自己的元宵节风俗,比如湖北的“元宵节迎紫姑”,传达了人们对弱者的同情,广东人食生菜,取“生财”谐音,也有吃面条的江北人、吃馒头、麦饼的浙江人·······当然,随着中国发展,各地交流越来越频繁,东西南北无法达成一致,没事,咱们还有全国统一节日食物---水饺。

你可能不知道,其实“元宵节”才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七夕是牛郎和织女一年一次的相聚,怎么说都是挺伤感的故事。传统的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主要是祈福的含义,也和爱情关系不是很大。

而上元节的现实爱彩远超七夕,“众人寻他千百度,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名句就来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前面部分的诗句也很精彩,短短几十字把元宵节风俗和情愫写到了极致。古时女子,特别是唐朝以后,受到苛刻的礼法制度约束,未婚女孩平时不得随意外出,但是元宵节这天却可以自由结伴游玩,少男少女借着赏花灯寻觅自己的爱情。现在年轻人都爱去酒吧、迪吧释放情绪,追求热闹,渴望邂逅。

试想一下,在皎洁的月光下,四处都是悬灯结彩的各式灯笼,街道上歌舞表演,大街上熙熙攘攘,人戴兽面,男穿女服,全民狂欢,通宵达旦,热闹非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细数一下,中国有多少关于爱情的民间传说,真人故事都源于上元节这天的偶遇。有人说中国人的爱情不善于表达、朴实无华、柴米油盐·······殊不知,说起浪漫,我们古人就可以甩国外几条街。

有人可能要问,这么个历史悠久,又寓意非凡的节日,怎么不是法定节假日,也许仅仅是因为距离春节假期太近的缘故。其实是不是法定节假日都不会改变元宵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最后浅皮一下,给大家出一个灯谜,谜面:“中国男球守门员”,谜目:打一个字。 好了,世界很美好感谢你们,点赞加关注,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