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植物风水

孙露露(孙露露乒乓球运动员)

时间:2023-10-12 05:42:10 作者:简单的爱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慈善组织联合推进“劝募员”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工作

9月15日,中国慈善联合会发起的劝募员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工作在第十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上正式启动。中国慈善联合会秘书长胡小勇出席会议并致辞,副秘书长陈冬青主持启动仪式,标准部副主任孙露露介绍了劝募员职业定义、标准内容和认证工作推进情况。

劝募员是指在慈善组织中,从事公益慈善宣讲、募集款物、捐赠管理等工作的人员,是公益慈善领域唯一制定技能标准的职业。慈善领域此前未开展职业认证,慈善组织的在职人员普遍缺少系统学习,虽有部分高校和职业院校设立了公益慈善管理学科,但教学内容与业务实践衔接不够,对在岗人员指导性不强;社会对募捐工作的专业性认知有限,从业积极性不高;慈善工作者没有专门的职业级别晋升通道,缺少归属感。募捐人员专业性不足、人才队伍不够壮大,影响了社会捐赠总量和慈善项目的社会效益。

四川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胡建林在讲话中认为,慈善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劝募员认定工作则是慈善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四川省作为西部人口大省民政厅将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不断提升慈善从业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陈冬青说,慈善人才的专业能力建设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面的支持,今后该会将以劝募员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启动为起点持续推动我国公益慈善人才的能力提升。

中国慈善联合会秘书长胡小勇表示,中慈联将大力推动劝募员标准的宣传,呼吁业内同仁和相关社会组织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指导在岗人员和拟从业人员积极参与此项标准的推进,共同加强慈善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要探索促进高等院校与行业组织、大型慈善组织、科研机构等合作培养慈善专业人才,完善慈善从业人员的职业评价体系,拓宽职业晋升通道和发展空间,建立符合相关规定、市场规律且具备激励作用的慈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慈善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

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陕西省慈善联合会、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广州市慈善会、北京水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慈善联合会签署协议共同推进劝募员认证工作。多家慈善组织、媒体代表共同见证劝募员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工作启动。(舒迪)

来源: 人民政协网

慈善组织联合推进“劝募员”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工作

9月15日,中国慈善联合会发起的劝募员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工作在第十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上正式启动。中国慈善联合会秘书长胡小勇出席会议并致辞,副秘书长陈冬青主持启动仪式,标准部副主任孙露露介绍了劝募员职业定义、标准内容和认证工作推进情况。

劝募员是指在慈善组织中,从事公益慈善宣讲、募集款物、捐赠管理等工作的人员,是公益慈善领域唯一制定技能标准的职业。慈善领域此前未开展职业认证,慈善组织的在职人员普遍缺少系统学习,虽有部分高校和职业院校设立了公益慈善管理学科,但教学内容与业务实践衔接不够,对在岗人员指导性不强;社会对募捐工作的专业性认知有限,从业积极性不高;慈善工作者没有专门的职业级别晋升通道,缺少归属感。募捐人员专业性不足、人才队伍不够壮大,影响了社会捐赠总量和慈善项目的社会效益。

四川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胡建林在讲话中认为,慈善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劝募员认定工作则是慈善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四川省作为西部人口大省民政厅将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不断提升慈善从业人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陈冬青说,慈善人才的专业能力建设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面的支持,今后该会将以劝募员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启动为起点持续推动我国公益慈善人才的能力提升。

中国慈善联合会秘书长胡小勇表示,中慈联将大力推动劝募员标准的宣传,呼吁业内同仁和相关社会组织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指导在岗人员和拟从业人员积极参与此项标准的推进,共同加强慈善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要探索促进高等院校与行业组织、大型慈善组织、科研机构等合作培养慈善专业人才,完善慈善从业人员的职业评价体系,拓宽职业晋升通道和发展空间,建立符合相关规定、市场规律且具备激励作用的慈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慈善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

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陕西省慈善联合会、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广州市慈善会、北京水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慈善联合会签署协议共同推进劝募员认证工作。多家慈善组织、媒体代表共同见证劝募员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工作启动。(舒迪)

来源: 人民政协网

井喷!4所985,发Nature!

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顶刊爆发,接连发表4篇Nature!

清华大学

2022年10月19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戴琼海院士、方璐副教授合作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n integrated imaging sensor for aberration-corrected 3D photography”的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种集成的扫描光场成像传感器(元成像传感器),在不需要额外的硬件修改的情况下实现高速畸变校正的三维摄影。使用该传感器,无需事先提供数据即可使用单个球面透镜实现高达千兆像素的高性能摄影,从而使光学成像的系统容量和成本降低了数个数量级。

清华大学戴琼海院士、方璐副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吴嘉敏,Yuduo Guo 和邓超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北京大学

2022年10月20日,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院姜长涛团队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Frank Gonzalez团队、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虞朝辉团队、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李洋团队以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明华团队,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Gut bacteria alleviate smoking-related NASH by degrading gut nicotine“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吸烟期间尼古丁在肠道中累积,激活肠上皮AMPKα-PD3-神经酰胺轴,通过肠—肝对话促进NASH的关键机制,首次发现了人类肠道菌群可以有效地降解肠道尼古丁。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是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姜长涛教授、Frank Gonzalez研究员、虞朝辉教授、李洋研究员、郑明华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博士后陈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博士后孙露露、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曾广易、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沈哲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博士后汪锴、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尹利敏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浙江大学

2022年10月19日,浙江大学陈才勇团队在Nature 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HRG-9 homologues regulate haem trafficking from haem-enriched compartmen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血凝素反应基因9 (haem-responsive gene 9, HRG-9)(也称为运输和高尔基组织2 (TANGO2))是一种进化上保守的血凝素伴侣,在真核细胞中将血凝素运输出血凝素储存或合成位点中起着关键作用。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孙凤秀和赵祯祯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乔治亚理工学院Amit Reddi副教授和马里兰大学Iqbal Hamza教授的帮助。

同济大学

2022年10月20日,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翦知湣教授团队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Warm pool ocean heat content regulates ocean-continent moisture transport”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发现热带海洋变暖对东亚季风气候具有强化作用,首次从能量学角度阐释了低纬海洋过程在气候演变中的驱动作用,为解答海-陆水热循环联系提供了最新见解。

论文第一和通讯作者均为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翦知湣教授,团队成员王跃、党皓文分别为第二、三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国外合作单位包括德国不莱梅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和德国基尔大学。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上海市科委项目资助。

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

365行动丨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党支部在行动!在马言马,懂马信马,提升思政育人能级,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

如何从“说得精彩”到“教得精彩”?如何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解答学生的理论困惑?如何立足专业优势做好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标杆?如何深入践行宣言精神,感悟真理力量?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党支部召开主题党日活动。教师支部将“三集三提”制度与支部理论学习有机结合,注重提升教师党员育人育才本领。学生支部将专业发展与践行宣言精神深度融合,在实际行动中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传承复旦红色基因。

参访践学

品味“真理味道”,传承复旦红色基因

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由支部党员带领2020级望道班本科新生深入学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通过组织参观《宣言》展示馆、重温入党誓词、分享参观感悟等形式,引导新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学习教育成效。

《宣言》展示馆中陈望道画像

党支部书记陆婷婷带领望道班全体新生参观《宣言》展示馆,了解陈望道老校翻译《宣言》的故事,品味“真理的味道”,传承复旦红色基因。

从30岁的马克思到28岁的恩格斯,再到29岁的陈望道,新生们在宣言展厅了解了《宣言》诞生、中译、传播和影响的过程,品读不朽经典的真理之光,感悟初心使命的信仰之源。在望道展厅,新生们结合支部书记陆婷婷的讲解,深刻感悟陈望道老校长的生平事迹和突出贡献,汲取追求真理、不忘初心的精神力量。

望道班党支部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在展馆内的党旗前,由望道班辅导员和2名研究生助理辅导员组成的2020级本科生党支部庄严重温入党宣誓,全体新生在旁观摩。铿锵有力的誓言和坚定不移的目光显示了支部党员传承初心和使命的坚决意志,在新生们心中种下了红色种子。

在此次参观《宣言》展示馆的过程中,新生们对个人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激发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使命感,也提高了其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胡译文表示,身为望道班的学生要将“信”与“行”结合起来,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认真研读经典,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完成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严顺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嘱托,肩负起传播马克思主义、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重任。朱隽逸表示,将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讲促学

扎实理论功底,传递宣言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博士生党支部召开“立德树人,传习经典——做好新时代一名思政课教师”专题组织生活。

马院19级博士研究生党支部开展专题组织生活

支部书记徐伟轩谈到,今年是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翻译《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100周年,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生,要着重研读好这一经典著作,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随后,各个党小组结合学习《宣言》的体会,依次展示了三门“微”思政课程,并围绕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汇报。

第小组的蒋捷阐述了《宣言》的历史语境、理论逻辑与核心思想。第二党小组的石璞用一碗胡辣汤的故事引入对《宣言》与理论斗争问题的讲述。第三党小组的商爽讲述了《宣言》的中译和传播过程,从“真理之甘”、“信仰之源”、“传承初心使命”三个方面回溯了陈望道老校长翻译《宣言》的心路历程。

随后,支部党员围绕“立德树人,传习经典——做好新时代一名思政课教师”这一主题开展讨论。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班级辅导员刘少明老师对三位同志的“微”课堂作了精彩点评。他谈到,“微课堂”内容展现了支部成员较高的党性修养、理论水平、学术水平,并希望各位党员能够继续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和教学能力,为做好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奠定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生党支部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宣言精神”为主题召开专题组织生活,组织微课程集体备课,引领学生锤炼理想信念、扎实理论功底。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宣言精神”专题组织生活现场

支部成员重温了学院去年拍摄制作的《宣言》接力研学视频,并由支部书记对前期开展的“宣言”学习、党小组备课等情况做了介绍和总结,支部成员孙露露、韩歌介绍了为纪念《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出版一百周年所设计文创作品的创意来源和设计理念。

“十分钟讲《宣言》”微课程云备课截图

在“十分钟讲宣言”微课程云备课环节,三个党小组分别围绕文本原典、初心使命和传播方向三方面进行了备课与讲课,阐释了“宣言”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首本中译版“宣言”诞生的历程与影响和“宣言”中所体现的中国人的初心和使命。“科社马原党史党建”党小组的喻刚琴以《〈宣言〉传入中国:火炬拨开迷雾》为题,介绍了“宣言”中译的时代背景、翻译过程和时代意义。“马中化”党小组的成员结合自身在陈望道旧居的志愿者经历和在《陈望道全集》编辑部的工作经历,介绍了“宣言”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及深远影响。“思政”党小组的冯栋从人民解放、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三个角度分享了对中国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体会和认识:中国的初心与使命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是为世界谋大同,有着胸怀全人类的宏大格局。

在嘉宾点评环节,包炜杰老师充分肯定了各党小组在备课讲课中的精彩表现,并指出微党课是锻炼学生表达、传播真理思想的重要形式。他表示,要从基本原理角度和方角度去看待《宣言》,要深入挖掘陈望道版“宣言”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程和影响。此外,课程的设计和讲授要凸显问题意识,要有清楚的逻辑,将学理性和现实性充分结合起来,真正担当起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使命。

紧扣教学

落实“三集三提”,提高育人育才本领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支部是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教研室上的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支部以“落实‘三集三提’要求,提高育人育才本领”为主题开展“党员说课”主题党日活动,将“三集”成果转化为教学效果。

李健老师在“说课”现场

在“党员说课”活动中,由教师选择原理课的章节,向全支部党员述说完整教学过程的设计,全体党员对说课内容进行讨论。参与首场“说课”的支部党员是王曦老师和李健老师,两位老师分别从“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教学设计”和“分析学生反馈”四个方面介绍自己将原理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做法、经验和问题。

其它老师对两位青年教师的“说课”设计进行了点评。刘学礼老师特别强调,尽管青年教师都有很强的专业背景,非常擅长理论说理,但还应该学会用更为艺术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理论问题。刘华初老师建议,解决教材知识量大的问题可以采取设置专题的方式,将章节重点问题作为专题提出来,课程内容紧紧围绕这一个专题展开,将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都纳入到专题当中。马拥军老师表示,教师在讲解原理课的时候,要有充分理论自觉,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到原理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与现实的结合,让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现实的解释力,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碰撞时候产生的愉悦感。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也于近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如何答疑解惑,提升思政课育人能级。

教工二支部开展“新思想融入思政课堂,新形式开展答疑解惑”主题党日活动

全体党员集体学习了《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并开展交流研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孙谦认为,作为思政课教师党员,要及时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增强为学生答疑解惑的针对性。唐荣堂、张新宁等教师党员也分享了自身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思考。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支部教师党员随后开展了“三集三提”集体备课和集体研讨,围绕《以答疑解惑形式提升概论课育人能级工作方案》(讨论稿),讨论如何更好地解答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结合、国内与国外比较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领域的困惑和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领域中的困惑。大家认为可以通过课堂、邮箱、微信等线上线下渠道征集学生的疑问和困惑,组织教研室教师研究解答,通过多种渠道反馈给学生,实现思政课育人的目标。

对新入职讲师从思想政治、师德师风与教学能力进行培训与把关

教工第三支部是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研室上的党支部,支部开展了“三集三提促教研·锤炼党性助提升”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三集三提”机制,充分发扬教研室“传帮带”优良作风和团结服务精神,锤炼党性,提高政治站位,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活动中,新进青年教师曹金龙结合个人学业背景和研究经历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教学理念、规划及对所讲课程的理解。任帅军、陈果、崔涵冰、赵刘洋等四位教师党员结合自身长期的教学经验和探索,从多方面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特点,分享教学经验与体会。

董雅华老师谈到,思政课教育是一份使命型的事业,责任重大,教师既要敬畏课堂,也要关爱学生。教书育人没有边界,用朴素的话来讲就是一份“良心活”,课堂教学只是形式之一,在课余时间还应继续指导和帮助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实时”也是“常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四党支部是建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研室上的党支部,支部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以“三集三提”制度为抓手,组织支部党员原原本本学习提升理论水平,组织新上岗教师试讲提升教学水平,将党支部理论学习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切实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水平。

支部党员围绕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体会展开集中研讨。党支部书记肖存良解读了该理论读本收录讲话的内容要点和纲目特色,将以来同志的讲话内容进行了分层分类概括,勾勒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全貌。刘红凛、朱鸿召、薛小荣等教师分享了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体会。

随后,支部组织新进教师党员开展课程试讲。张涛从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教学内容设计与考核等方面对备课情况进行了汇报,并以“战争前后:中国与世界”“内忧外患下晚清的自强与自救: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为授课主题试讲了相关内容。杜艳华、高晓林、王涛、朱潇潇、郝志景等五位老师均围绕课程试讲展开了授课点评和经验传授。

党支部书记肖存良在总结中指出,党支部活动可以将理论学习与集中备课、集中研讨相结合,通过“三集三提”提升教学水平和党建实效,推动支部党员成长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

7月1日,在复旦大学“红色基因永传承,百年奋斗再出发”庆祝中国成立99周年主题党日活动上,“赓续红色百年·365行动”正式启动。这一行动将覆盖46个二级党组织、939个支部和1.9万余名党员,计划每周一个院系接力开展“赓续红色百年”主题活动,每天展示一个支部主题党日,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100周年。

官微将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各支部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积极行动起来,传承红色基因,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来 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 辑

王芊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