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运势

正月是阳历几月(1988年正月是阳历几月)

时间:2023-10-15 23:40:59 作者:鹰视狼顾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农历一月为何叫“正月”?民俗专家:源于“建寅”的夏历正月

5日,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民间习惯称这一天为正月初一。农历的第一个月不叫一月而叫“正月”,这是为什么?民俗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我们的祖先在劳动生产实践中,根据北斗斗柄的指向和若干恒星的出没,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同时以月亮圆缺为月,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并以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从而制定出最早的历法夏历。但是,每逢朝代的更换,新的朝代以每年的哪一个月作为第一个月是有变化的,也就是说,把每年的哪个月定为一年的第一个月,不同的朝代是不同的。比方说,夏朝的夏历把一月作为岁首,商朝的殷历以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周朝的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若用干支纪年法来称谓,一月称“建寅”之月,十二月称“建丑”之月,十一月称“建子”之月,这就是所谓的“三建”说。其中,“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

在我国,秦至西汉中叶前,岁首一直在夏历十月,也就是以农历每年的十月初一为新年。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把岁首之月固定在了“建寅”之月,即农历正月,此后历代相沿。

罗澍伟进一步介绍说,“正”字,在汉语中有两个读音:一个如“刚正不阿”里的“正”,有正中、正直、纠正等含义,但用于农历中的一月,则要读“万里征途”中“征”的读音。这是周秦以来的传统读法。也有人认为,把“正”读为“征”,是因为秦始皇姓赢名政,“政”与“正”同音,为避讳皇帝名字,遂改读为“征”音。

“正月里来是新年,大年初一头一天。”民俗专家表示,随着正月初一的到来,春节的大幕正式开启,人们走亲访友,互拜新年,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周润健)

2024甲辰龙年预言:“春夏多淹没,冬雪在三冬”,啥意思?

农民靠天吃饭,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天气都是影响粮食收成的重大因素,在我国民间每年在春季粮食播种的季节以及粮食收获的季节都要祭拜土地神,其目的就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现在马上将迎来秋分节气,今年秋收作物的收成几乎已成定局,那么2024年的年景如何?农村老人说“春夏多淹没,冬雪在三冬”是啥意思?我们早点来了解一下。

我国一直用“干支历”来记录时间,即由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照顺序组成60个组合,分别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如果是用来纪年,那么每个组合代表一年,60个组合代表60年,60年一个周期循环记录日序,假如今年是甲子年,那么明年就是乙丑年,后年就是丙寅年。在我国民间就非常重视老人的60岁生日,60岁生日是干支纪年的一个轮回,是我们人一生中的第5个本命年。

十二生肖是12个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巳-蛇、午-虎、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2024年是甲辰年,其中“甲”是天干,“辰”是地支,辰对应生肖“龙”,因此2024年是龙年。

翻开日历我们会发现,2024年在农历上没有立春节气,正月里的第一个节气是雨水节气,而腊月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大寒节气,因此2024年是“无春年”。与之对应的是如果农历上有2个立春节气,那么就是“双春年”。

无论是“无春年”还是“双春年”,都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这是阳历和阴历之间置正安排的结果。由于阴历全年只有354天,而阳历全年有365.2天,两者一年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计下来时间差就会超过一个月,为了协调阴历年和阳历年的天数,于是农历上通过“置闰法”来协调两者的时间差,目前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即十九个农历年份中会有7个闰年,闰年所增加的月份就是“闰月”。

出现闰月的年份在农历上有13个月,农历全年有384天,这样就可能农历一年有25个节气,即构成“双春年”;而平年由于只有354天,农历上就可能出现只有23个节气的现象,即构成“无春年”。

可能很多人会问如何判断是闰哪个月?其实这与二十四节气有关,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当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之为“节气”,当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之为“中气”,就比如立春就是节气,雨水就是中气,农历上用十二个中气分别表征一年的十二个月,由于中气与中气之间的间隔比一个阴历朔望月多出近一天,因此就会出现有的月份没有中气的情况,这样没有中气的月份就需要闰一个月,像今年农历二月没有中气,就需要在二月后面增加一个月份,即闰二月。

那么2024年的年景如何?其实我们可以看看古书的记载

在我国古代留下很多预测年景的书籍,就比如《孔圣枕中记》就是古代预测未来的著作,全书通过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贡,对干支历中六十年一甲子为系列进行逐年预测,简称“六十甲子岁占”。

《孔圣枕中记》中孔子和其学生子贡对“甲辰年”的预测分别如下:

孔子曰:甲辰稍吉庆,五谷半虚空。春夏多淹没,秋冬雨不通。鲁地桑蚕好,吴邦禾稻丰。收成四分有,六畜死灾凶。商贾价增贵,冻雪在三冬。

孔子对甲辰年的预测是:甲辰的年景一般,这一年的运势和凶吉状态会有一些好转,但并不是很好,大豆、水稻、小麦等的籽粒不是很饱满,粮食的收成一般;同时这一年的春天和夏天雨水会比较多,而秋冬季节雨水会比较少;在我国山东等地区桑蚕产业会兴盛,在我国江苏、浙江一带水稻会大丰收;但是从大部分地区来看,粮食的产量可能只有往年的四成,而牲畜可能会受到一些疾病或者灾难的影响,导致死亡;由于粮食的产量偏低,牲畜死亡,商人进而提高物价,而“冻雪在三冬”则表示整个冬天都会比较冷(三冬指的是孟冬、仲冬、季冬)。

子贡曰:先有水患,后遭旱干。灾见六畜,寒在冬三。何以御之?宜作善、 疏通水道,增修塘堰,寒衣多送,活彼穷汉。

子贡对孔子甲辰年预测的补充:在子贡看来,甲辰年的总体气候特征是上半年水患严重,会有洪水或者洪涝,而下半年紧随会遭遇旱灾,雨水缺乏会导致干旱发生,并且冬天会比较冷;受水灾、旱灾、寒潮等共同影响,牲畜会因受灾或者生病大量死亡,面对这种情况要该怎么办?子贡继续补充到我们要多行善,行善积德,帮助有需要的人;同时我们要疏通水道保持水流畅通,以减少涝水的发生,并且要修塘偃来储存雨水,以应对旱灾;针对冬天的严寒,子贡建议要多多送衣服给那些严寒天气中需要帮助的穷人,以帮助他们渡过寒冬。

通过《孔子枕中记》记载,孔子给出了对甲辰年天气、农业、畜牧业和社会经济情况的预测,这种预测是基于我国传统历法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生产经验所得出的,虽然在我们看来这种预测并不科学,但这给古代劳动人们很好的警示作用。

子贡针对孔子的预测,提出了应对天灾的建议,同时给出的社会和人道主义方法的建议,以帮助人们很好的应对挑战。

总结,古人对年景的预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尽管随着全球天气的变化,这些预测可能早已经失去了准确性,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依赖于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预测各种天气变化,就比如专家预测受厄尔尼诺回归的影响,今年冬天很可能是暖冬,至于准不准我们拭目以待。

你认为老话准吗?欢迎留言。

请回答,1988!(派版)

1988年,

是中国农历戊辰年、龙年。

这一年,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

海南省人民政府成立,

我国首次发射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

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诞生。

这一年,

第二十四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韩国汉城举行,

中国运动员获得5枚金牌。

第二十四届夏季奥运会

这一年,

还有许多的两岸故事——

中国主席蒋经国病逝,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不再追诉去台湾人员建国前罪行的公告,

台湾当局准许大陆台籍兵返故乡。

一个台湾老兵的回乡之路

这一年,统一战线是这样的——

由中央部牵头,

各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参加,

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建立。

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

都召开了代表大会……

民革

11月12日至20日,中国革命委员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589人,代表38000多名党员。

1988年11月12日至20日,民革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通过新章程,规定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行任期制度。

大会推举屈武为民革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朱学范当选为民革中央委员会主席。

民盟

10月8日至16日,中国同盟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推举楚图南为第六届民盟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费孝通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1988年费孝通在美国纽约接受不列颠百科全书奖

这一年,费孝通在美国纽约接受不列颠百科全书奖。

民建

6月16日至28日,中国建国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孙起孟当选为民建中央主席。出席会议的代表569名,来自231个地方组织,代表41744名成员。

大会召开前,民建中央于6月15日下午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中心举行了中外记者招待会。

25家首都各大新闻单位、驻京港澳和国外新闻单位出席了招待会,引起了国内外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

民进

11月19日至28日,中国促进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大会推举谢冰心为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选举雷洁琼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这年2月,94岁高龄的民进中央领导人叶圣陶在北京病逝。

叶圣陶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1962年,叶圣陶加入中国促进会,在1979年民进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民进中央副主席,1984年9月,出任民进中央代主席。

农工党

11月9日至13日,农工党在北京召开了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572人,列席26人。

农工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90岁高龄的周谷城提出辞去中央主席职务,任中央名誉主席。会议选举卢嘉锡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1988年11月,亲切会见周谷城

致公党

2月12日至18日,中国致公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共277名,代表全党7912名党员。

董寅初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黄鼎臣再次被推举为名誉主席。

九三学社

12月31日至翌年1月8日,九三学社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选举周培源为主席,推举许德珩、严济慈、茅以升、金善宝为名誉主席。

这年3月26日,著名心理学家、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之一潘菽逝世。

这一年没有开代表大会吗?

是的,提前一年换届了,也就是在1987年11月23日至30日召开了第四次全盟代表大会暨成立四十周年大会。

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共144人。大会选出主席团第一任主席林盛中。

一年后,

有一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不得不说,

那就是,1989年12月30日,《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即中央〈89〉14号文件)正式发布实施。

这个文件是中国和各派在以国家宪法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准则前提下的共同意志的生动体现。

文件强调,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来源_ 团结妹

本期编辑 _ 段妍妍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农历一月为何叫“正月”?民俗专家:源于“建寅”的夏历正月

5日,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民间习惯称这一天为正月初一。农历的第一个月不叫一月而叫“正月”,这是为什么?民俗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我们的祖先在劳动生产实践中,根据北斗斗柄的指向和若干恒星的出没,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同时以月亮圆缺为月,将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并以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从而制定出最早的历法夏历。但是,每逢朝代的更换,新的朝代以每年的哪一个月作为第一个月是有变化的,也就是说,把每年的哪个月定为一年的第一个月,不同的朝代是不同的。比方说,夏朝的夏历把一月作为岁首,商朝的殷历以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周朝的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若用干支纪年法来称谓,一月称“建寅”之月,十二月称“建丑”之月,十一月称“建子”之月,这就是所谓的“三建”说。其中,“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

在我国,秦至西汉中叶前,岁首一直在夏历十月,也就是以农历每年的十月初一为新年。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把岁首之月固定在了“建寅”之月,即农历正月,此后历代相沿。

罗澍伟进一步介绍说,“正”字,在汉语中有两个读音:一个如“刚正不阿”里的“正”,有正中、正直、纠正等含义,但用于农历中的一月,则要读“万里征途”中“征”的读音。这是周秦以来的传统读法。也有人认为,把“正”读为“征”,是因为秦始皇姓赢名政,“政”与“正”同音,为避讳皇帝名字,遂改读为“征”音。

“正月里来是新年,大年初一头一天。”民俗专家表示,随着正月初一的到来,春节的大幕正式开启,人们走亲访友,互拜新年,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周润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