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植物风水

辛是什么生肖(辛是什么生肖是什么动物)

时间:2023-10-14 15:38:22 作者:旧事重提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辛丑年要来了 属相究竟从啥时候开始算?

农历新年离大家越来越近,即将到来的农历辛丑年,承载了人们的美好期盼。

所谓“辛丑年”,其由来与中国古代传统的干支纪年法有关。此外,古人还设计了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辛丑为干支之一,“丑”对应的生肖为“牛”。

这也引发了人们新一波的讨论:干支纪年法是怎么回事?我们常说的“属相”应该从何时算起?生肖牛有啥传说?

“辛丑年”有何讲究?

日前,“农历辛丑年仅有354天”的话题登上热搜,很多网友纷纷表示好奇,为何天数变少了?

资料图:牛年玩偶走俏。 泱波 摄

究其原因,有专家指出,中国农历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来确定日期和月份,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确定一年的长度。

由于12个农历月的天数不够二十四节气的年长,13个月又超过了,故而采用适时增加闰月的办法来进行调节。而即将到来的农历辛丑年没有闰月,是一个平年,共354天。

至于“辛丑年”的叫法,与古代很早就在使用的干支纪年法有关。所谓“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序号,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例如,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等顺序组合搭配起来,也不会重复,辛丑年就是农历一甲子中的一个。

属相从啥时候开始算?

有趣的是,为了便于记忆,古人还专门设计了12种动物即十二生肖,来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辛丑为干支之一,“丑”对应的生肖为“牛”。

资料图:工作人员展示《辛丑年》特种邮票。 徐珊珊 摄

流传至今,十二生肖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早在先秦时期,典籍中就出现了相关记载。

比如,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出的秦代竹简中,《日书》里有关“盗者”的内容与十二生肖比较接近,如“子,鼠也,盗者锐口,稀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

东汉王充的《论衡》则有如下记载:“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其中就提到了十二生肖和对应的十二地支属性。

所以,出生在庚子年,属相是“鼠”,出生在辛丑年,属相则是“牛”,以此类推。不过,对属相从何时算起,网友们似乎也有不同看法。

有观点认为,属相是从立春那天算的;但也有人反驳称,属相是按农历算的,从正月初一开始到除夕结束。而且生肖比二十四节气出现的要更早。

民俗专家王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属相应该从正月初一开始算。立春是节气,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计算的,与古代的阳历有关;属相是跟着农历走的,与月亮的运行规则有关,所以,除夕子夜之时,属相交接。

生肖牛的故事与传说

不管属相从何时开始算,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中国人确实对十二生肖情有独钟。关于生肖牛,也有不少有趣的故事。

资料图:江苏阜宁再现“打春牛”民俗。 谷华 摄

在网上流传的一个故事中,牛是玉帝殿前的差役,时常往返于天宫和人世之间。有一次,玉帝派它去人间撒草籽,免得地面寸草不生。

结果,它不留神记错了玉帝的嘱咐,到人间后走一步撒了三把草籽。结果第二年,野草丛生,农夫根本无法种庄稼。

玉帝特别生气,便罚它去人间帮农夫种地干活。老牛知过能改,帮助人们做了不少工作,勤劳又踏实,所以在排生肖时,它也被列入其中。

在十二生肖中,牛一直被认为是任劳任怨的代表,被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古代有“鞭打春牛”的习俗,有促进春耕,祈盼丰年等寓意,后来也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记者 上官云)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辛丑牛年: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你还分不清楚?那就往下看吧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一、为什么农历辛丑牛年只有354天——从闰月说起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至于“年”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说文》说:“年,谷熟也。”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全年总共354天。但是这个日数少于一个太阳年。《尚书·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365,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约多111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就是这个意思。

古人很重视置闰。《左传·文公六年》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五年要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五年闰两次又多了些,后来规定十九年共闰七个月。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当时置国尚无定制,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一年再闰的情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这是因为当时沿袭秦制,以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年终的缘故。上古也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之类。当闰而不闰叫做“失闰”。

而由于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有闰月,所以2021年农历辛丑年是平年也就没有闰月。

二、干支纪年法

干支起源于何时?至今还难以作出确切的回答。不过,近百年来出土的殷墟甲骨卜辞中,就载有大量用于纪日的干支记录。说明早在殷商时代,就已普遍地使用干支纪日了,所以干支的产生,应该比殷商更早。现今大家均相信,春秋时代的纪日干支,是与现在的纪日干支一脉相承的,这可以从《春秋》所载37次日食干支记录得到证实。近年来有人根据殷墟卜辞月食所载干支,推论说自股始到现在,干支纪日一直都是连续的。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原来的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所以农历辛丑牛年又叫重光赤奋若。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值得注意的是古人纪日不像现代人这样某月某日的计算。而是按照六十甲子循环往复的计算。比如: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设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顺推为乙丑、丙寅、丁卯等;甲子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远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有了。

古人纪月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等, 作为岁首的月份叫做正(zheng) 月。在先秦时代每个月似乎还有特定的名称,例如正月为孟陬(楚辞),四月为除(诗经),九月为玄(国语),十月为阳(诗经),等等。古人又有所谓“月建”的观念,就是把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历)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二月为建卯之月,直到十月为建亥之月,如此周而复始。至于以天干合着地支来纪月,则是后起的事。

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记为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直到旧君出位为止。

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三年,也是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过去史家所用的传统纪年法。

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尾指岁尾,岁指太岁。下面分别叙述。

先说岁星纪年法。

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古人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假如某年岁星运行到星纪范围,这一年就记为“岁在尾纪”,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范围,就记为“岁在玄枵”,其馀由此类推,十二年周而复始。

《左传·襄公三十年》说:“于子嬌之卒也,将葬,公孙挥与裨灶晨会事局。过伯有氏,其门上生莠。子羽曰:‘其莠犹在乎?'于是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

再说太岁纪年法。

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顺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对照如下表:

岁星由西向东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根据《汉书·天文志》所载战国时代的天象纪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在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太岁在卯”,其馀由此类推。

此外古人还取了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名作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十二个年份的名称。屈原《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就是作为太岁年名的摄提格,是说屈原出生于“太岁在寅”之年;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这样说来,屈原的生辰恰巧是寅年寅月寅日。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中国古代的历法是与天文紧密相关联的。其实,“天时地利”,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时”是由天来决定的,而“利”却要从“地”里获取。

下面列表说明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和太岁所在、岁星所在的对应关系:

大概在西汉年间,历家又取了阏逢、旃蒙等十个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六十甲子前身),组合成为六十个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阙为第二年,其馀由此类推,六十年周而复始。《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自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始,就用这些年名纪年。

所以如果用干支来更代,阀逢摄提格可以称为甲寅年,旃蒙单阙可以称为乙卯年,等等。这些年名创制之初是为了反映岁星逐年所在的方位的,但是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每年整走一个星次,用它们来纪年并不能反映逐年的实际天象,所以就废而改用六十甲子纪年了。后世有人使用这些古年名纪年,那是根据当年的干支来对照的。

例如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陈纪》十下注曰:“起阈逢执徐,尽著雍涒滩,凡五年”,是说从甲辰到戊申共五年。清初作家朱彝尊在《谒孔林赋》里写道:“粤以屠维作噩之年,我来自东,至于仙源”,其实是说在己酉年。

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自东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到现在没有中断。由此可以向上逆推,知道上古某年是什么干支。一般历史年表所记的西汉以前的逐年干支,是后人逆推附加上去的,这一点应该注意。

三、天干地支的含义与十二生肖的相配

十天干的意思:

据《史记·律书》和《说文解字》等书记载,按辞义可解释为:甲:植物破甲之时;乙:屈曲生长之时;丙:天气明亮之时;丁:丁壮之时;戊:丰茂之时;己:纪识之时;庚:成熟之时;辛:更新之时;壬:怀妊之时;癸:揆度之时。

这清楚地表明了天干是一岁中10个时节的物候。

十二地支意思:

又根据《释名》和《史记·律书》、《说文解字》,十二支名称的含义为:子:万物孳生之时;丑:扭曲萌发之时;寅:发芽生长之时;卯:破土出苗之时;辰:舒展生长之时;巳:阳气盛壮之时;午:阴阳交替之时;未:尝新之时;申:成熟之时;酉:煮酒之时;成:衰老枯黄之时;亥;收藏之时。故十二地支也清楚地表明了一年中植物生长过程的12个时节。

天干地支应是分判时节的两种不同的方法,是两种不同的历法系统。天干属阳历,地支属阴历,所以,晋代天文学家虞喜把天干称之为日雄,地支为月雌。《尔雅·释天》则将天干称为月阳,将地支称为月名。天干就是一年分为10个月,每个月为36天的太阳历月名;地支就是农历的月名。将天干和地支配合起来,组成60个数的周期用以纪日,后来又用来纪年和纪月,这可能是殷商人的创造。

为了克干支记忆的不便,人们便创立了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种动物来代替十二地支,并且与十二地支有固定的对应关系,这就不易错乱。由于这12种常见的动物具有实感,容易为广大群众记忆和接受,于是便很快地在社会上流传开来,至今仍然盛行。

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是如何定型的,它与十二地支的对应关系又是如何确定的,这些在古代文献中都没有明确的记载。民间流传的所谓牛鼠赛跑的故事,可信程度不大。这些关系可能是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典文献中的名句,例如,《诗·小雅》“龙尾伏辰”、《左传·僖公五年》“吉日庚午,既差我马”等,都可能作为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对应关系的起因,这就关系到二者谁产生在先的问题了;形体特性类似或常在一起的动物及家畜等,例如,龙和蛇,马和羊,鸡、狗、猪等,就自然地排列在一起;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也应该是考虑的一个因素。

另外,如将虎与寅相配,大约与西羌氐羌民族的虎崇拜有关,他们以虎月为正月,又以虎为贵、为大,故以虎月为正月。总之,十二生肖顺序的形成,是包含着多种因素在内的。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法治新闻早餐】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是属牛的

国 际

1、美国政府叫停微信海外版禁令 当地时间2月11日,美国政府要求联邦法院暂停微信海外版WeChat的禁令,以便重新审查这款移动应用程序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美国司法部在声明中表示,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商务部开始对一系列之前发布的决定进行审查,其中包括微信海外版WeChat这款移动应用程序的禁令。当地时间10日,美国政府已要求联邦法院暂停对抖音海外版TikTok的禁令。(央视新闻客户端)

2、缅甸宣布赦免2.3万余名囚犯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12日发布命令,赦免2.3万余名囚犯。根据命令,此次大赦主要针对2021年1月31日前获刑的囚犯。在押囚犯将获得不同程度减刑,死刑犯将改为无期徒刑。被赦免者中有55名外籍囚犯,他们同时被下令离境。 (新华社)

3、美媒:或援引宪法第14条修正案禁止特朗普担任公职 当地时间2月11日,美国媒体报道称,参议院领袖舒默暗示,如果前总统特朗普在参议院弹劾审判中未被定罪,他不排除通过立法禁止特朗普在未来担任任何联邦政府职务的可能性。(澎湃新闻)

4、东京奥组委主席森喜朗辞职 当地时间12日,东京奥组委主席森喜朗在奥组委会议上宣布辞职。现年84岁的日本足球协会前会长川渊三郎或将接任东京奥组委主席之职。(央视新闻)

国 内

1、初一全国道路交通安全顺畅 2月12日农历大年初一,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良好,各主要高速公路、国省道交通流量总体不大,道路通行顺畅。截至当天19时,全国未发生长时间长距离交通拥堵,未接报一次死亡5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各地公安交管部门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春节交通安保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平安的春节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广大交警、辅警始终坚守一线,全天共出动警力14.9万人次、警车4.9万辆次,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疏导管控。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2、多地有大雾 驾车出行需谨慎 2月12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12日夜间至13日上午,华北的平原地区、黄淮西部和南部、江淮西部、江汉、江南、四川盆地西南部、贵州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其中,河北中部、天津西部、山东西部、河南东部、江苏北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浙江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低于200米的强浓雾,局地有能见度低于50米的特强浓雾。

△ 全国雾预报图(来源:中国天气网)

大雾天气视线条件不佳,不利于驾车出行,请广大驾驶人在驾车出行时,尽可能避开大雾时段。若行程安排确实无法调整的,请牢记以下安全要点,以确保雾天安全驾驶!(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3、大片来袭!这就是火星捕获天问一号的全过程! 2月12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捕获过程影像。监视相机完整记录了火星进出视野、发动机点火后探测器轻微震动和探测器从火星白天飞入黑夜的过程,太阳翼、定向天线、火星大气层及表面形貌清晰可见。天问一号从遥远的火星传来新春的祝福。 (央视新闻)

4、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首回归祖国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经过曲折艰苦的追索,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已于2020年12月12日回归祖国怀抱。这是近百年来第一件从日本回到祖国的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雕,也是2020年回归祖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想一睹佛首真容吗?大年初一至3月14日,它将亮相北京鲁迅博物馆“咸同斯福——天龙山石窟国宝回归暨数字复原特展”。之后,按照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国际共识,在具备安全条件前提下,佛首将会回到天龙山石窟,在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收藏展示。(新华视点)

5、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是属牛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年是农历牛年;2021,新中国成立72周年,也是农历牛年。(人民日报)

6、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亿人 织就世界最大社会保障网 “十三五”期间,我国坚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截至2020年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99亿人、2.17亿人、2.68亿人,均已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0%,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参保人数已占全球养老保障总人数的1/3,是世界上覆盖人数最多的养老保险制度。(人民日报)

7、安庆一重大刑案嫌犯潜逃后落网,警方曾悬赏5万 2月9日,安徽安庆。怀宁县一重大刑案嫌疑人落网。7日,钱某明因感情纠葛持刀砍伤同镇村民后潜逃,警方悬赏5万元并展开地毯式搜索。目前其已被刑拘,案件在侦办。(澎湃新闻)

8、财政部发文要求规范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管理 财政部日前印发办法,规范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管理,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管理办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应当按照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有关规定,组织本地区各级财政部门通过公开平台公开地方政府债务相关信息。地方政府债务相关信息包括地方政府债务数据和相关文本信息。(新华社)

9、驻英使馆批BBC涉华报道热衷编造谎言 12日,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英国外交发展大臣声明称“中国禁止BBC世界新闻台境内落地的决定限制媒体自由”回应表示,BBC涉华报道热衷编造“世纪谎言”,不仅违背新闻职业道德,更充斥严重的双重标准和深刻的意识形态偏见,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有些人言必称“新闻报道自由”,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已成为西方媒体编造假新闻、造谣抹黑他国的借口和挡箭牌。世界各国均对新闻媒体实施必要的监管,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BBC作出处理,合规合法,合情合理。我们敦促BBC摒弃冷战思维,停止编造传播假新闻,停止发表不公正、不客观、不负责任的报道,停止恶意攻击抹黑中国和中国政府,并采取切实措施消除相关报道产生的恶劣影响。(人民日报)

10、国家广电总局:不允许BBC世界新闻台继续在中国境内落地 经调查,BBC世界新闻台涉华报道有关内容严重违反《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落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违反新闻应当真实、公正的要求,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破坏中国民族团结,不符合境外频道在中国境内落地条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不允许BBC世界新闻台继续在中国境内落地,对其新一年度落地申请不予受理。(国家广电总局网站)

11、香港电台宣布不再转播BBC世界新闻频道 香港电台12日宣布,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不允许BBC世界新闻台继续在中国境内落地,对其新一年度落地申请不予受理,香港电台当晚11时开始,不再转播BBC世界新闻频道及“BBC时事一周”。本月初,BBC针对新疆的报道,内容曾经指控新疆一些所谓“再教育营”。中国外交部批评是发表虚假信息,中国驻英大使馆公使马辉其后约见BBC新闻编采部主任,提出严正交涉。(凤凰网)

12、山东平邑警方通报一起重大刑事案件:6人死亡嫌疑人自杀身亡 2月11日,山东临沂。平邑县公安局通报,同太村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该村村民林某某家中5人当场死亡,1人受重伤送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嫌疑人刘某某自杀身亡。(澎湃新闻)

河 南

1、郑州发布最新通知 2月11日,郑州发布最新通知,暂停正月初三现场祭扫活动!通知全文如下:近期,全国多地散发新冠肺炎疫情,随着春节到来,人员流动增大,疫情防控压力加大。为有效防止人员大量聚集,扎实做好春节祭扫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根据上级有关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结合郑州实际,各经营性公墓、殡仪馆和殡仪服务机构正月初三暂停现场祭扫接待服务,其余时间采取错峰、预约祭扫。同时,各经营性公墓积极开展网络祭祀和代客祭扫服务,满足群众祭扫需求。各公墓、陵园等殡葬服务机构要严格落实消毒、扫健康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限定人数、保持1米以上间隔距离等防疫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也请广大群众理解、支持,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大河网)2、寻子15年后的首个团圆年,父亲满脸笑容 您还记得寻子15年的周口人申军良吗?记者大年三十日从申军良处获悉,由于2020年3月份他被抢15年的儿子申聪被警方找到,所以2021年的春节,申军良首次迎来了全家大团圆。(大河报)

2022虎年正月初四生的孩子才属虎?算命的说立春换生肖,此说对吗

民间生肖属相的确定方式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不断有网友问我,正月初一到初三出生的小孩,到底该属牛,还是属虎?不少家长迷惑 。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将本来要写的虎年运程分析的稿子暂放一放,先来说说这个话题。

十二玉生肖 南京博物院藏品

生肖属相,家长为什么会有疑惑?这涉及传统生肖纪年与干支纪年、二十四节气和近现代历法改革的问题。

而解惑的第一步,必须先搞清“立春”和“春节”的概念,及其与生肖的关系,才好理解生肖属相的确定方法。

立春,是依据太阳公转推算出来的,属阳历系统。这是传统历法推算出来的日期,每年并不固定,一般在阳历的2月3日-5日之间。

春节,是根据月亮公转推算出来的,属阴历系统,日期是固定的,放在阴历年的正月初一。

虽然阴历与阳历是两套系统,似乎井水不犯河水,但实际关系非常紧密。在二年(1913年)后,立春还对春节有意见了,心结挥之不去,因为春节夺走立春曾有名份和地位。

在古代,立春才是“春节”,也是一年之首;而我们现在过的春节,在古代叫“元旦”。

为什么后来乱了?这就要问问和袁世凯二位了。

就任中华临时大总统后,于元年(1912年)推出一系列鼎新改革举措,废止传统的阴历干支纪年,向欧美西方靠拢,实行阳历(公历、公元)纪年,过年只过元旦——但此元旦已非彼元旦,并不是古代的阴历正月初一,而是阳历1月1日。

使用了两三千年的干支纪年废了,什么鼠啊牛啊虎啊……生肖纪年也不用了。

但是民俗很顽固,哪是一纸红头文件就能中止的。当时民间对公元纪年的抵触情绪相当严重,官民对立,民间拒绝过阳历年,仍悄悄过传统的阴历年。

日历非常简单,没有干支,不标生肖

袁世凯出任中华正式大总统后,采取了折中方案,于二年(1913年)实行新方案:推出的阳历年元旦继续有效,官方行文实行公元纪年,同时又允许民间过阴历年,使用阴历干支纪年,以利农时农事。

现在大家看到的日历上显示是公历,同时还会用小字标记阴历,就是这么回事。

这实际上等于官方变向恢复了废除的干支纪年,两套纪年系统并行——中国人可以过阳历年与阴历年两个新年,有两个元旦。

为了避免混淆,袁世凯政府决定将阴历年元旦易名。

当时正好有人提议新设春夏秋冬四节,袁世凯便把其中的“春节”,挪给了阴历年元旦,由此延续下来,影响至今。

过年版年画

“春节”不再是节气用词,不能被理解为“立春”了,成了“年”概念;“元旦”也不再是古代阴历的正月初一,而是阳历的1月1日。

如此算来,如今的春节历史并不长,从1913年到2022年,仅110年。

因为官方不提倡,也不再使用传统的干支纪年和生肖,这么一折腾,过去连7岁启蒙孩童都能分清、知道怎么算生肖属相,被好多人忘记了,成为了“历史”,不少后生甚至能连“子鼠丑牛”都背不出来,怎么算生肖属相当然更成问题。

第一生肖子鼠,西汉衔物铜鼠,茂陵博物馆藏品

但生肖是根据阴历来的,这大家都知道,为了省事,确定方法从简,只要过年了,新生儿便是新年属相,于是逐渐形成了“春节定生肖”风俗。

其实“春节定生肖”法,并不是近现代才有的,古代已经出现和存在,但在古代并不是主流,只是近现代方流行开来,可以说是确定生肖方法的现代版——

生肖转换统一从春节正月初一算起:从正月初一到年末除夕,这期间出生的孩子都是一个生肖。

如,2021年是阴历牛年,2022年是阴历虎年,2022年春节(正月初一)是阳历2022年2月1日,则从2022年2月1日至2023年1月21日(兔年除夕)生的孩子,都是属虎的。

清马负绘《画虎图》 台北故宫藏品

而传统正宗生肖确定方法,是根据立春这一节点来定的,故称“立春定生肖”。

“立春定生肖”法,在古代广泛使用,非常流行,但在实行公元纪年后,便成了老黄历了,因此可以说是确定生肖方法的古代版;因为算命相面这类人常用,又可以说是“算命版”——

生肖转换统一从立春算起:从立春起到下一个立春前一天,这期间出生的孩子都是相同的生肖。

如,2021年是阴历牛年,2022年是阴历虎年,2022年的立春在虎年正月初四,阳历2022年2月4日,则从2022年2月4日-2023年2月3日(2023年立春前一天)出生的孩子,都是属虎的。

宋《卞庄子刺虎图》(局部),台北故宫藏品

为什么老黄历的生肖要这样算?因为它与干支挂钩,按干支纪年的支字来算生肖,而每年干支转换是从立春开始的。

根据这个原理,2022年虎年正月初一到初三(2022年2月1日至2月3日),由于干支尚没有转换,并不是2022年的“壬寅”,还是2021牛年的“辛丑”,所以这3天出生孩子的生肖,与春节前出生的孩子一样,还是属牛的,而不是小老虎。

2022阴历年正月初一到初三出生的小孩,该属牛还是属虎?这个问题就是这么产生的。

同样原理,如果立春在春节之前,则立春到春节前几天生的孩子,老黄历认为是即将到来的新年生肖。

西汉木雕长臂猿 南京博物院藏品

如,2015年是阴历乙未羊年,2016年是阴历丙申猴年,2016年的立春是2016年2月4日(阴历腊月二十六),春节是2016年2月8日(正月初一)。

则2016年2月4日至2月7日(除夕)出生的孩子,如果按“春节定生肖”法还是属羊,因为还没有到猴年的春节(没过年)。

但是如果让算命先生看,这几天出生的孩子则是属猴的,而不属羊,因为自2016年2月4日起,干支已转成丙申(猴)了。

或许有网友会问,这两种确定生肖的方法哪种正确?抑或哪种好?

西周羊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品

算命先生肯定会认为春节定生肖不对,但持“春节定生肖”者会反驳之,认为既然阴历年从正月初一开始,生肖就应该从这天算。以2022年为例,如果不能从正月初一算,为什么从正月初一就开始叫虎年了?仍叫牛年可以吗?

其实,民俗文化没有好与不好之说,也无正确与错误之分,存在就是合理,风俗风俗,约定俗成,大家都这么认为就是对的。

如果立春与春节巧好是同一天,那么两种方法定下的生肖是完全一样的。但因为太阳与月亮公转时间并不相同,大多数情况下,在阳历立春与阴历春节并不同步,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同一天,立春既可能在春节前,也可能在春节后,这样两种方法确定的属相就可能有异。

如果非要评判优劣,要看你是把生肖作什么用的。

唐十二生肖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

如果仅是为了生肖纪年,用春节来确定生肖最好,简单方便,不容易弄混。

如果是合婚看四柱八字,研究传统文化,则生肖以立春算最宜,推演准确,不容易搞错。

实际使用时可以结合个人对生肖的好恶,利用“立春-春节”、“春节-立春”之前之后的时间差,避凶趋吉,选择心仪生肖作为孩子属相。

如,有的家长忌讳属虎,孩子是2022虎年正月初一(或初二、初三)出生的,就不应该使用“春节定生肖”法,而应使用“立春定生肖”法,可以仍属牛。

西汉铜牛,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

再如,民间说属羊的不好,特别是女孩子,有“属羊女子寡妇命”的迷信说法。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让孩子属上面的“马”或下面的“猴”。

如2015乙未羊年腊月二十六出生,这天刚好是2016丙申猴年立春(2月4日,落在春节前的羊年),则应该使用“立春定生肖”法,让孩子属猴(腊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出生的孩子也这样),而不宜使用“春节定生肖”法,否则仍属羊。

唐鎏金铁芯铜龙,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

对这样的“选择性生肖”,在算命先生那里有“真假”之说。

如,2022年壬寅虎年正月初一到初三(2022年2月1日至2月3日)出生的小孩属虎,算命先生知道了,便会说是“假虎”,应该是“真牛”,正月初四(2022年2月4日)立春后属虎才是壬寅“真虎”。

再如,2012年壬辰龙年,立春是2012年2月4日,阴历正月十三,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二这12天出生属龙的孩子都是“假龙”,实是2011辛卯年“真兔”,壬辰“真龙”从正月十三才算起。

中国出迄今出土最早的西周青铜兔尊 保利艺术博物馆

这种真假生肖,就是因为确定生肖的方法不同造成的。

当然看八字命理上的“真假生肖”说法又不一样,是结合六十甲子各年的纳音和五行来认定的,比较复杂。

如属龙的——

命理上的“真龙”是戊辰龙、壬辰龙、丙辰龙,这三年的“龙”分别是木龙、水龙、土龙,在林间、水中、土里,系生龙,自然可生存,故为“真龙”。过去所谓“真龙天子”,就是这么来的。

而庚辰龙、甲辰龙,分别是金龙、火龙,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故是“假龙”。

战国青铜龙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

属虎呢,真虎是戊寅虎、庚寅虎,分别是土虎和木虎,在地上,在林中,系活虎,自然界可见到,所以是“真虎”。

而丙寅虎、壬寅虎、甲寅虎,分别火虎、金虎和水虎,自然界中不可能有这样虎的,只是象征,故是“假虎”。

这么说来,不论2022年壬寅之虎是金虎,还是黑(水)虎(前“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有讨论,见《2022年生肖属老虎,是“水虎”还是“金虎”?民间有两种说法》一文),都不是真虎,整年都是“假虎”。

铜虎 山西考古博物馆藏品

「文化常识」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是中国及东亚地区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它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神话传说中的动物龙所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每个人都以其出生年的象征动物作为生肖,所以中国民间常以生肖计算年龄。循环一次为一轮。中国除了用生肖纪年外,还用与之相应的十二支纪月、纪日、纪时(时辰)。十二生肖(兽历)也广泛流行于亚洲诸民族及东欧和北非的某些国家之中。有诸多诗人写有描绘十二生肖的诗词。

基本简介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生肖也称属相,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也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纪年法。如今渐渐演化成中国人的习俗。是中国和东亚地区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出生的年号。生肖的周期为12年。

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南朝·陈·诗人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其言曰: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这首十二属相诗明显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

历史起源

史载文献最早提到生肖的记录,是动物与地支的关连。源自东汉王充(西元27-97年)在西元1世纪期间所著《论衡》中提出。

正式使用生肖在人身上的记录,最早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周。例如《周书·列传第三》中,记载了宇文护的母亲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说:“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一些中国西部、漠北的国家如黠戛斯、吐蕃、大蒙古国等则以生肖纪年,例如《唐书》中记载:“黠戛斯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宋史.吐蕃传》记载说,吐蕃首领在叙事时,以物纪年,所谓“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日,兔年如此,马年如此”。《蒙古秘史》:“兔儿年,斡歌歹出征金国,派出者别为先锋,击败金军,杀得金军积尸如烂木堆”,也说明大蒙古国是采用兔儿年、马儿年等动物纪年。

当时的中原地区仍然只以天干地支纪年,在双方的文化交流下,两种纪年法相互融和,形成现在的12生肖。这个学说被清朝赵翼所提出,他在《陔余丛考》中指出:“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

在早期提到12生肖的文献中与现今版本略有不同,例如龙不存在,其位置由虫代替。

《周礼·春官·冯相氏》载:“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时间的分割以十二累进,一纪十二年,一年十二个月,一日十二时辰。

《国语·晋语四》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甚至天子妻妾也有“十二女”之说。

《后汉书·荀爽传》:“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汉族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的选择并不复杂,它与汉族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相接近的,是可以猜测的。在十二种生肖动物,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已被驯化的“六畜”,即牛、羊、马、猪、狗、鸡,它们是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占十二种动物的一半。“六畜”在中国的农业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六畜兴旺”代表着家族人丁兴旺、吉祥美好。春节时人们一般都会提“六畜兴旺”,因此这六畜成为生肖是有其必然性的。

第二类是野生动物中为人们所熟知的,与人的日常、社会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动物,它们是虎、兔、猴、鼠、蛇,其中有为人们所敬畏的介入人类生活的,如虎、蛇;也有为人们所厌恶、忌讳,却依赖人类生存的鼠类;更有人们所喜爱的,如兔、猴。

第三类是中国人传统的象征性的吉祥物——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集许多动物的特性于一体的“人造物”,是人们想象中的“灵物”。龙代表富贵吉祥,是最具象征色彩的吉祥动物,因此生肖中更少不了龙的位置。从以上可以看出生肖动物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一定的涵义,人们所选择的动物都是出于不同的角度,并带有一定意义。

排列顺序

生肖产生于远古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的氛围之中,人们仅是用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为什么选择这十二种动物,谁先谁后,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排列并没有定论,由于生肖是产生于远古的古老文化,因时间的久远人们已将排列的初衷丢失了,今人的传说故事等只是对它的附会,只能依赖于传说和想象。关于生肖排列问题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解释。

一是民间传说故事中的生肖排列

汉族民间故事说:当年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老鼠给忘了,结果猫没有选上,从此与鼠结下冤家。大象也来参赛,被老鼠钻进鼻子,给赶跑了,其余的动物,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却窜到牛背上,猪也跟着起哄,于是老鼠排第一,猪排最后。虎和龙不服,被封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龙赛跑,结果排在了龙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气之下咬了兔子,为此被罚在了倒数第二。蛇、马、羊、猴、鸡也经过一番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的顺序。传说故事虽不是对问题的科学解释,但它却体现了人们希望对十二生肖的选择做出解释的愿望。

二是中国古代学者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说地支和肖兽的配属关系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

“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

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

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

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

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

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

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

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

月出之时,月本坎体,中含金鸡之精,故本属鸡。

亥时,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三是按中国人信阴阳的观念,将十二种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动物的阴与阳是按动物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定的

动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数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独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体,物以稀为贵,当然排在第一,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龙,五趾(奇);蛇,无趾(同偶);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鸡,四趾(偶);狗,五趾(奇);猪,四趾(偶)。

持这种说法的是宋人洪巽,明代学者郎瑛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归类,在其所著的《七修类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别阴阳当看足趾数目。鼠前是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的前半部分为昨夜之阴,后半部分为今日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牛、羊、猪蹄分,鸡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应合偶数,属阴,占了六项地支。虎五爪,猴、狗也五爪,马蹄圆而不分,六者均为奇数,属阳,连同属阳的鼠,占了另外六项地支。郎瑛的归类法,是借洪巽的分类法, 二者大同小异。

以上三种解释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解释生肖的排列,民间有关生肖动物排列的传说故事非常丰富,这些传说故事的流传一方面丰富了生肖的内容,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生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十二种生肖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将其纳入中国人五行信仰的观念之中,目的是将属相与人生仪礼相关连,将阴阳、五行与生肖对应起来,从而解释其它有关的人生文化现象

另一种说法,十二生肖的选用与排列,是根据动物每天的活动时间确定的。

我国至少从汉始,便已经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十二个时辰并采用十二地支计时法来记录这十二时辰(大时),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这样一昼夜便是现在所称的二十四小时。

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

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据说也是牛开始耕田的时刻。

三时到五时,是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

五时到七时,为犯时,这时太阳尚未升起,月亮还挂在天上,此时玉兔捣药正忙。人间的兔子也开始出来觅食。

上午七时到九时,为辰时,这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

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蛇开始活跃起来。

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

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

下午三时到五时,为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

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降临,鸡开始归窝。

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守夜。

晚上九时到十一时,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正在鼾睡。

关于十二生肖的排列,还有各种传说,这类故事,或似开心解闷的笑谈,或似贬恶扬善的寓言,文学成分较浓。但是,生肖座次的排定,决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最初未必就是一次提名十二种,也许只有四五个,也许曾有过超额的局面,后来优胜劣汰,定额定员并定位了,一直传至今日。

生肖绝配诗

十二生肖

自古白马怕青牛

羊鼠相交一但休

蛇虎婚配如刀错

兔见龙王泪交流

金鸡玉犬难躲避

猪与猿猴不到头

生肖故事/十二生肖

历史上曾有过老鼠嫁女节。一般在正月二十五晚上,当晚家家户户都不点灯,全家人坐在堂屋炕头,一声不响,摸黑吃着用面做的“老鼠爪爪”等食品,不出声音是为了给老鼠嫁女提供方便,以免得罪老鼠,给来年带来隐患。台湾居民认为初三为小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结婚日,民间剪纸中的“老鼠娶亲”就是这种信仰的反映,所以深夜不点灯,在地上撒米、盐,人要早晨上床,不影响老鼠的喜事。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篇寓言,写一个子年出生的人,“鼠,子神也,因爱鼠”。另有一则与柳宗元寓言中人物相类的例子,见《清稗类抄》:“盐城有何姓才是其家主人自以为本命肖鼠也,乃不畜猫,见鼠,辄禁人捕。久之,鼠大蕃息,日跳梁出入,不畏人。”

旧时上海一带有避老鼠落空的习俗。老鼠外出觅食,失足落地,称为“老鼠落空”,据说见者多为不吉利,非病即灭,必须禳解。其方法是沿街乞讨白米,谓百家米,回家用以煮饭,食后便可化解。

十二生肖湖北江汉平原一带将小初夜看作老鼠嫁女日,俗称“鼠添箱”。那一天,家家要将插上花的面饼放在暗处,禁止舂米、磨面,大人小孩不准喧哗,如果惊动了老鼠,来年就会捣乱。在青海的一些地区有“蒸瞎老鼠”的风俗。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日,家家用面捏成十二只老鼠,不捏眼睛,然后用蒸笼蒸熟,待元宵节时摆上供桌,并点上灯烧香,乞求老鼠只食草根,勿伤庄稼,以保本年丰收。农历正月第一个子日,朝鲜族在这一天要进行熏鼠火民俗活动。农家的孩子们在田埂上撒下稻草并点燃,以达到烧除杂草并驱赶田鼠的目的。这一项民俗活动,有利于灭鼠、灭虫,草木灰还可以肥田。另外,子日属鼠,在这一天燃一把熏鼠火,其象征性使用权人们得到了心理上满足。

唐代诗人元稹《生春》诗:“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先“鞭”而后“争”,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风俗语的两部曲。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盛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康熙《济南府志·岁时》:“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东郊。作五辛盘,俗名春盘,饮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户扮为渔樵耕诸戏剧,结彩为春楼,而市衢小儿,着彩衣,戴鬼面,往来跳舞,亦古人乡傩之遗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击土牛者三,撒在牛栏内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我国少数民族也有慰问耕牛的习俗,称为“献牛王”。贵州的荔枝、罗甸、安龙等地的布依族,以农历四月初八为牛贺岁。是日,让牛休息一天,让牛吃糯米饭。仡佬族的牛王节也称“牛神节”、“敬牛王菩萨节”、“祭牛王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那一天,人们不再让牛劳动,并用上好的糯米做两个糍粑,分挂在牛角上,然后将牛牵到水边照看影子,以此种方式为牛祝寿。在贵州榕江、东江一带的侗族中,每年夏天六月初六举行“洗牛节”,届时春耕已结束,人们把牛牵到河边洗澡,并在牛栏旁插几根鸡毛和鸭毛,表示为牛洗耳恭听尘,祈祷耕牛平安健壮。

在汉族交际风俗中,有“结牛财亲”一说,流行于湖南一带。在当地,一头牛几户其用的称为结牛财亲,并视作亲戚,牛的所有权一旦换成别人,其“亲戚”关系也到此结束流行于陕西留坝县等地的“牛王会”,是为老人做寿的称谓,因为牛耕田犁地,有功于人,并且排在生肖的前列,以牛为名给老人祝寿,以表示尊敬。

苗族有抢牛牛尾的婚姻风俗,流行贵州西北一带。男女订婚后,女方要喂养一头黄牛,待婚礼那天将牛牵到现场,度用两根z绳索绊信牛腿。然后由新娘一刀砍下牛尾,新郎会立刻上去抢夺牛尾,若能在女方父母到来之前夺得牛尾,便可立即成婚,否则婚姻告吹。

清代文人舒位《黔苗竹枝词·红苗》诗:“织就班丝不赠人,调来铜鼓赛山神,两情脉脉浑无语,今夜空房是避寅。”(注:红苗惟铜仁府有之,衣服悉用班丝,女红以此为务。击铜鼓以鼓舞,名曰调鼓。每岁五月寅日,夫妇别寝,不敢相语,以为犯有虎伤。)寅为虎,谁敢违背避寅习俗,五月寅日若夫妻同房而眠,老虎就会伤害他们。是一些地方民间流传的避寅习俗。

白虎神是中国古代道教的守护神,原为古代星官名,二十八星宿中的西文七宿,因其呈虎形位于西文,按五行配五色,故称。它也是四方神之一。《礼记·曲礼上》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土家族多信奉白虎神,湖北土家族祭白虎时,掌坛师要用杀猪刀将自己的头砍出血来,滴在纸钱上后,悬挂焚烧。湖南土家族的小孩得尺风病时,往往认为是白虎所致必须请巫师驱赶“白虎”。驱赶时,要在户外放一把椅子,绑上带枝叶的竹子,上捆一只白公鸡,由巫师在室内施法,如果公鸡啼叫,白虎就算赶跑了。

陕西有送布老虎的育儿风俗。小孩满月时,舅家要送去黄布做的老虎一只,进大门时,将虎尾折断一节扔到门外。送布老虎是祝愿孩子长大后像老虎那样有力;折断虎尾,则是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免灾免难。山西各地则流行送老虎枕头的育儿风俗。每逢小孩过生日,当舅舅的要送外甥一只或一对老虎枕头,既可当枕头,又可当玩具,还表示祝福。

陕西华县一带流行“挂老虎馍”的婚姻风俗。迎新前,男方的舅家要蒸一对老虎馍,用红绳拴在一丰收,新娘一到,便将老虎馍挂在她颈上,进门后取下,由新郎新娘分食,表示两人同约会。值得一提的是,此馍还有公母之分,公老虎馍的头上有一个“王”字,表示男子要当家为王;母老虎馍的额中有一对飞鸟,表示妻随夫飞。每个老虎脖子前还有一只小老虎,表示祝愿新人早生贵子。

宋代陶谷《清异录·馔馐》:“犯羹,纯兔。”兔为生肖,属犯,古人称兔肉汤为犯羹。

在汉族有生育忌兔肉的习俗,因为兔子豁嘴,所以孕妇妊娠时禁食兔肉,以免孩子出生时豁嘴。另外还有赠兔画的育儿风俗。画中有六个小孩围着一张桌子,桌上站一手持兔子吉祥图的人,祝受赠的孩子将来生活安宁,步步高升。

古代汉族有“挂兔头”的岁时习俗,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人们用面兔头或面蛇,以竹筒盛雪水,与年幡面具同挂门额上,以示镇邪禳灾。

中国的民俗节日中,有不少是与龙有关的。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有关南宋龙灯的记述:“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蜿如双龙之状。”吴氏所说的是静止观赏的龙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有“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诗名,说的是由人舞动的龙灯。明清两代,舞龙灯之风更盛。据清道光年间《沪城岁事》载:“游手环竹箔作笼状,蒙以绘,绘龙鳞于上,有首有尾,下承以木柄旋舞,街巷前导师为灯牌,必书‘五谷丰登,官清民乐’。”清喜庆姚元之《竹叶亭杂记》亦载:“今圆明园正月下五日,筵宴外藩,放烟火,转龙灯。其制人持一竿,竿上横一竿,状如丁字。横竿两头,系两红灯,按队盘旋,参差高下,如龙之宛转。少倾则中立,向上排列‘天下太平’四字。”舞龙灯并非灯节才有,春节、中秋以至各种庙会均有此项活动。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龙是吉祥瑞兽,人们用灯模拟龙的形象,无非是取其吉祥除祟的含义。

山东沂南北寨村东汉晚其画介石墓中室东壁上的乐舞百戏石刻,为我们提供了汉代鱼龙之戏的形象资料。其龙双角、鳞身、双翼、长尾,背上负一大圆口双耳瓶;瓶上立着一个扮演羽人的小孩,双手持一带羽葆的长幢耍弄。龙前有一左手持短梃,右手持鼗鼓向龙摇动的人;龙后有一左手持鞭,右手持鼗鼓举掐的人气氛热烈。此龙的造型,极像马的形体。

农历二月二为汉族的“龙抬头节”。此时正值尺蛰、春分时节,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龙在这一天正抬头活动,以后的雨水也就多起来了。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有关于“二月引龙,熏百虫”的记载:“宛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蜿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由于中国北方多旱少雨,将引入家中,图的是风调雨顺,于是也冰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这一天,人们吃龙须面、龙鳞烙饼、龙耳饼子等等。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按地支推算,“五”为“午”,闻一多先生曾将端午节称为“龙的节日”。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内容,古时皇家龙舟的制作极为奢华,如南宋画院待诏李嵩所画《中天戏水岫》中的大龙舟,头、尾、鳞皆雕镂金饰,舟上建层楼台观,槛曲安设御座,两舷各三桨,气势雄伟,金碧辉煌。

古代帝王服饰中有龙袍。《清朝通志·器服略》中记载:“皇帝龙袍,色用明黄,棉袷纱裘,惟其时,领袖具石青片金绿,绣文金龙九,列十二章,间以五笔型色去。领前后正龙各一,左右衣襟处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八宝立水裾左右开。”在清代一般绣九龙,但从正面或背面看都是五条龙,合“九五之尊”的帝王称号。袍的下端排列着许多“水脚”,水上绣水浪,俗称“海水江涯”。包含着一统江山及延绵不断等寓意。

分布于中南地区的壮族、瑶族和西南地区的哈尼族均有“祭龙节”。壮族的祭龙节在农历二月间,祭时,由村中两户或数户人家轮流负担祭祀用的鸡、猪等祭品。认为杀猪祭龙,可保人畜平安。瑶族的祭龙节在农历三月初三,活动包括求谷魂、祭谷娘、祭盘古、祭玉皇、祭神农等。祭品是全寨人出钱购买的猪,祭毕由全寨人分食,妇女不得参加仪式。广西侗族流行耍龙灯。用竹片制成一条三四十厘米长的龙,龙须下有一包,以便点蜡烛,元宵节晚上玩耍。玩时,摆一张八仙桌,两面三刀人围绕桌子舞动,跳跃嬉戏,互相追逐,然后配以有节奏的乐器演奏,有声有色,十分有趣。

逢巳年出生的人属蛇,北方大都说属小龙的,也有说属长虫儿的。人们不说属蛇而说属小龙,大概是因为对蛇厌恶,而对龙情有独钟,因龙为神物,也有点“攀龙附凤”的味道。

汉族民间有“蛇脱皮”的说法,认为只要看见蛇脱皮,是不吉利的征兆。民谚说:“见到蛇脱皮,不死脱层皮。”尤其是在春季更为大忌。在青海地区,若家中发现蛇,最忌杀死。认为若杀死蛇或蛇没有被子打死,蛇就会采取报复行动,于家门不利。所以若在家中发现蛇,就将其捉入罐中或挑在长杆上,然后送到山谷中,并求其躲进山洞,别再回到人家中。

生肖福建闽南一带由于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各类蛇繁衍生息。若在家中发现蛇,是不能打死的,人们认为蛇是祖先派来巡视平安的,进了谁家,就预示谁家平安。要是在路边发现几条蛇盘在一起,就要赶紧揪掉身上的某一颗纽扣丢去表示忏悔,然后走开,当作没有看见。据说这是蛇交配,观者为大逆不道。每年惊蛰,贵州一带民俗忌雷鸣声,否则当年会蛇虫成灾。民谚云:“惊蛰有雷鸣,虫蛇多成群。”

华夏自古有祭马的民间风俗。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马祖是天驷,是马在天上的星宿;先牧是开始教人牧马的神灵;马社是马厩中的土地神;而马步为马灾害的神灵。汉族民间信仰马王爷,农家于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祭祀,祭品为全羊一只。

蒙古族有马奶节和赛马节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八月末举行,为期一天。这天,牧民们穿上节日服装,分别骑着马并带着马奶酒,赶到指定地点,然后准备节日食品。太阳升起时开始赛马,参赛的马匹为两岁小马。比赛结束后,人们分别入席,在马头琴的伴奏下,纵情歌唱,开怀畅饮,一直到夜色降临,人们才载着余兴纷纷散去。佤族过春节时要喂马吃糯米饭,并观察马在厩中的姿态以占吉凶,以为头朝东方为幸运年,朝向西方是不吉利的兆头。

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的考古发现证明,自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限,人们就开始驯化马。许多古籍中有“相土作马乘马”的记载,作乘马就是用四匹马驾车,作为运载的工具。

在东北地区,有汉、满族踏马杌的婚俗,新娘下车后,足踏马杌,脚不沾地,以避邪祟之扰。贵州苗族有“背马刀提亲”的婚俗。青年男女相爱,经男女双方家中议婚三次之后,就要背马刀前往正式提亲。

为六畜之一,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原始居民,就已开始选择水草丰茂的沿河沿湖地带牧羊狩猎。汉代许慎释字义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明末清初屈大均套许慎的模式,在《广东新语》中说:“东南少羊而多鱼,边海之民有不知羊味者,西北多羊而少鱼,其民亦然。二者少而得兼,故字以‘鱼’、‘羊’为‘鲜’。”

“羊”、“祥”通假。西汉大儒董仲舒有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汉书·南越志》记:“尉佗之时,有五色羊,以为瑞。”广州号称羊城,源于美好的传说:周夷王时,五个仙人骑着口衔六串谷穗的五只羊降临楚庭(广州古名),将谷穗赠给人们,祝这里永无饥荒。仙人言毕隐去,羊化为石。《广州记》则记:“战国时,高固为楚相,五羊衔谷穗于楚庭,故广州厅室、梁上画五羊像,又作五谷囊。”如今,广州市越秀山公园有五羊册,其上矗立着一座高11米的五新星石雕,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城标雕塑。

《搜神记》载:“楚王游于苑,白猿在焉,王令善射者射之,矢数发,猿搏矢而笑。乃命由基,由基抚弓,猿即抱木而号。”这只白猿能够将射来的箭一一打掉,而且还在笑。当神箭手拿起弓时,白猿自知不妙,抱树而号。在这里猿被人格化,正如进化论告诉人们,人类是由类人猿转变而来的。

汉族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由于猴与侯谐音,在许多图画中,猴的形象表示封侯的意思。如一只猴子爬在枫树上挂印,取“封侯挂印”之意;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取“马上封侯”之意;两只猴子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的背上,取“辈辈封侯”之意。

古代计时器尚未发明,早晨的鸡鸣一声,向人们报告新一天开始,它不仅是庄户人家的时钟,也是公共生活的时钟。战国时代,著名的函谷关,开关时间就以鸡鸣为准。落魄而逃的孟尝君,面对大门紧闭的关口,担心后面追兵到,食客中有会者,学鸡鸣,一啼而群鸡尽鸣,骗开关门。这个故事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传为熟典。

古代汉族有“杀鸡”的岁时风俗,流行浙江金华、武义等地。每年七月初七,当地民间必杀雄鸡,因为当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若无雄鸡报晓,便能永不分开。

宋代朱弁《曲湖旧闻》记录了一则因皇帝属狗而禁屠狗的故事:“崇宁初,范致虚上言:‘十二宫神,狗居戌位,为陛下可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因降指挥,禁天下养狗,赏钱至二万。太学生初闻之,有宣言于众曰:‘朝迁事事绍述熙、丰、神宗生戌子,而当年未闻禁畜猫也。’其间有善议论者,密相语曰:‘狗在五行,其取类息有所在,今以忌器谀言,使之贵重若此,审如《洪范》所云,则其忧不可胜言者矣。’”

旧时汉族民间有“赶毛狗”的节日风俗。“毛狗”即狐妖,相传妖于正月十五日群出拜月,扰害生灵。人们在这一天晚上搭毛狗棚,并放火烧掉,同时鸣锣击鼓放鞭炮,以送瘟驱邪。

猪又名“乌金”、“黑面郎”及“黑爷”。《朝野佥载》说,唐代洪州人养猪致富,称猪为“乌金”。唐代《云仙杂记》引《承平旧纂》:“黑面郎,谓猪也。”在华夏的土地上,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已开始饲养猪、狗等家畜。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其图形与家猪形体十分相似,说明当时对猪的驯化已具雏形。

其实猪是一种非常温厚可爱的动物,它有着圆浑厚重的体态,和气量宽广的胸怀。《大学》云: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猪憨厚老实,心宽体胖,由于心中坦然无憾,所以身体舒泰安康。它质朴厚道、忍辱负重,每天吃着别人吃剩下的糟糠败食,忍受着别人「笨猪、懒猪」的指责辱骂,而依然故我,从不往心里去。

其实猪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的聪明更多地显示在大智若愚之中。猪宝宝浑身都是宝,但是它没有棱角,不露锋芒,敢于承受,以和顺的姿态,展现平凡的一生,却带给别人很多的益处。

猪的生性温和,如同温驯和善的绵羊。猪安分守己,且从不嫉妒别人的才能。它有着忍辱负重的节操,能忍而安忍。忍方能和,和方能随处吉祥。和气之家,福禄寿喜都会同时造访。

生肖图腾

将“图腾”一词引进我国的是清代学者严复,他于1903年译英国学者甄克思的《社会通诠》一书时,首次把“totem”一词译成“图腾”,成为中国学术界的通用译名。

严复在按语中指出,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旨在区分群体。并认为中国古代也有与澳大利亚人和印第安人相似的图腾现象。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居住在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至今仍保留了丰富而又历史渊远的天文学知识,他们以十二兽纪日,今天是鼠日,明天即牛日,虎日赶虎街(集市),猪日赶猪街。有些地方建十二兽神庙,每年举行祭礼活动,在肃穆庄严的气氛中跳十二兽神舞蹈。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保俗语表明人们普遍对老鼠的憎恶。然而,远古时代的不少氏族、部落却认为自己的始祖是老鼠,并为自己是老鼠的后代而自豪,他们描绘、雕刻老鼠的形象,在仪式或节目期间隆祀厚祭,祈求鼠祖先的保护。

白族虎氏族认为其始祖为雄性白虎,虎也不会伤害他们。当要出远门时,一定要选在属虎的那天(寅日),认为只有这样,做事才会吉祥如意。有的人从远方回来,也一定要算准日期,只有虎日才进门坎。白族鸡氏族则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金花鸡的蛋里孵化出来的,认为公鸡知吉凶,会保佑他们。在迁徙时,将东西装在背箩里,上面放一只公鸡。到达新迁地区后,公鸡在什么地方叫,就在什么地方安家。在他们看来,公鸡叫的地方,就是最吉利的。

中国的龙,具有图腾的基本特征,它是各民族共同崇奉的图腾神。在《说文解字》中解:“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传说炎帝、黄帝、尧、舜和汉高祖刘邦的诞生及其形貌,都与龙有关,是龙种、龙子。古越人也以为自己是龙种,故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直至今日,我们还常说“龙的传人”或“龙的子孙”,这些都是图腾祖先观念的残余。至于龙图腾神观念,更为普遍,大多数民族都曾把龙视为保护神。

把牛视为远古创世神兽的有纳西族。在纳西族《东巴经·创世纪》中记述了这头在大海中巨卵孵出的神牛,角顶破天,蹄踏破地,造成天摇地动,由纳西族人始祖开天七兄弟和开地七姊妹将它杀死,用牛头祭天,牛皮祭地,肉祭泥土,骨祭石头,肋祭山岳,血祭江河,肺祭太阳,肝祭月亮,肠祭道路,尾祭树木,毛祭花草。于是,便有了晴朗明亮的天空日月,才有了万物生长的清静世界。从此,牛才作为神圣物用来做祭圣物,用来做祭祀天地山川的牺牲供品。纳西族十分崇敬牛神。

对马的崇拜多流传于北方游牧民与游猎民中。保安族中流传有雪白神马的神话。满族有供奉马神习俗,清代文献中多有祭马神仪和修建马神庙的记述。达斡尔族人称神马为“温古”,这种神马不准女人骑,可随处吃、走,不准人驱赶,甚至可以在田中随意吃秧苗。神马多为全白色,全尾全鬃,从不修剪,并常在鬃尾拴五彩绸作为标志。

生肖羊图腾在许多民族中也占有重要位置。古代典籍《山海经》中记述了远古的一种无口不食却长生不老的神羊。哈萨克族崇拜山羊神,称做“谢克谢克阿塔”,认为天下山羊都归它掌管,祭它是为了山羊的繁衍。崇拜的绵羊神称做“绍潘阿塔”,统管天下绵羊,祭祀中求此神保佑绵羊多产。柯尔克孜族崇拜山羊,称山羊神为“七力潘阿塔”,此神是最早驯养野羊成为家畜之神。

汉族是古代训养家犬较早的民族之一,早在《山海经》中就有关于狗可以御凶的记载。《后汉书·南蛮传>中记述了古代瑶族始祖神话,即神犬盘瓠助帝喾高辛氏杀吴将军得天下,帝高辛氏之女嫁给盘瓠,繁衍瑶族子孙的故事。作为氏族始祖神话或救世神州神犬盘瓠一直被湖南、广西、广东的瑶族“勉”支系尊奉为氏族祖先,并敬称为“盘王”和“盘护王”,不仅在口头传颂,还写入族谱,供于神庙年年致祭,岁岁还愿。满族自狩猎时期就崇拜狗,把它看作有恩于满族的动物,后又与义犬救努尔哈赤的传说复合,至今不吃狗肉,不打狗,不戴狗皮帽子。

蛇是古越人的重要图腾之一,后来演化为神。清吴震方《岭南杂记》说:“潮州有蛇神,其像冠冕南面,尊曰游天大帝,龛中皆蛇也。欲见之,庙祀必辞而后出,盘旋鼎俎间,或倒悬梁椽上,或以竹竿承之,蜿蜒纤结,不怖人变不螫人,长三尺许,苍翠可爱。……凡祀神者,蛇常游其家”江苏宜兴人将蛇分为家蛇和野蛇,分别称之为“里蛮”和“外蛮”。所谓家蛇,指生活于住宅内的一种蛇,常盘绕于梁、檐、墙缝、瓦楞、阁楼的一种无毒蛇,共约三尺许。人们认为家蛇会保护人,家有了家蛇,米囤里的米就会自行满出来而取不空。

广西南丹县瑶族黄姓传说其始祖妣为母猴,母猴生下的后代力气都很大。后来,天上有十个太阳和十个月亮,白天太热,晚上太亮,人们就请黄家的子孙上天打太阳和月亮,后来打下了九个太阳和九个月亮,人们为此很感谢黄家兄弟,由于黄家兄弟是由猴妈生的,人们也就很感谢猴妈。后来为了纪念猴妈,大瑶寨的瑶族至今不仅黄家禁忌打猴吃猴肉,其他姓氏也同样禁忌。

生肖信仰

生肖本是用于纪年的一套符号,是古代天文历法的一部分,后来成为了普遍被人们认同的生肖历法。中国古代哲学观是“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宇宙之本”,认为阴阳五行决定了世间万物的生存与发展,他们认为,日月是阴阳之源,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万物之本,合为七曜。日、月、星称为曜,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为星期一,其余依次类推。主宰一切,而十二生肖分置于天,以纪十二辰,以七曜统之,因此十二生肖便被阴阳五行观念所浸染,成为民间宗教信仰的一部分。

自生肖观念在民间出现以后,它随着算命术的盛行在民间流传不衰,民间迷信认为,五行中的每一种要素都是相互制约的,对人的一生会产生重大影响。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五行要素来协调,使自己的生活及所从事的工作能顺心如意。民间把生肖动物列为阴阳两类,与五行相对应,从而生成一套生肖决定命运的算命术。同时民间还认为生肖属相与人的性格也有着某种关系,即使同一属相的人,由于出生的时辰不同,性格、命运也会各异。生肖信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本命年的观念。汉民族的本命年是按照十二生肖循环往复推出来的,它与十二生肖紧密相连。一个人出生的那年是农历什么年,那么以后每到这一属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于十二生肖的循环往复,每过12年,人们就要遇到自己的本命年,这样依次推出,人生本命年为12岁、24岁、36岁、48岁、60岁……。民间认为本命年为凶年,需要趋吉避凶,消灾免祸。汉族北方各地每到本命年时,不论大人小孩都要买红腰带系上,称为“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这种习俗到今天仍在各地流行,每逢春节,市场上到处有出售“吉祥带”“吉祥结”的红黄绸带,本命年的人们将之系在腰间、手腕上,这样便可禳解灾祸、化凶为吉。我国许多民族都很重视老人的60岁生日,称为“花甲”,花甲为一生中第5个本命年,也是干支纪年的一个轮回,须好好庆祝,以此寄托人们企求长寿、健康、吉祥的愿望。

道教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创始于东汉时期,流传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以阴阳五行为其核心教义,在阴阳五行观念的作用下,道教与天干、地支、十二生肖等产生了天然的亲近关系。北京著名的道观白云观中有元辰殿,元辰殿又名“六十甲子殿”,为信徒向本命元辰之神祈福的殿堂。本人出生年称为本命元辰,旧时习俗礼拜本命元辰之星宿神 ,祈求吉祥如意,名为“顺星”。元辰殿即是礼拜本命元辰星宿神的地方,殿内现存有六十甲子神像,他们分别为: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乙丑太岁陈材大将军、丙寅太岁耿章大将军、丁卯太岁沈兴大将军、戊辰太岁赵达大将军、己巳太岁郭灿大将军、庚午太岁王济大将军、辛未太岁李素大将军、壬申太岁刘旺大将军、癸酉太岁康志大将军、甲戌太岁施广大将军、乙亥太岁任保大将军、丙子太岁郭嘉大将军、丁丑太岁汪文大将军、戊寅太岁鲁先大将军、己卯太岁龙仲大将军、庚辰太岁董德大将军、辛巳太岁郑但大将军、壬午太岁陆明大将军、癸未太岁魏仁大将军、甲申太岁方章大将军、乙酉太岁蒋崇大将军、丙戌太岁白敏大将军、丁亥太岁封济大将军、戊子太岁邹铛大将军、己丑太岁傅佑大将军、庚寅太岁邬桓大将军、辛卯太岁范宁大将军、壬辰太岁彭泰大将军、癸巳太岁徐单大将军、甲午太岁章词大将军、乙未太岁杨仙大将军、丙申太岁管仲大将军、丁酉太岁唐查大将军、戊戌太岁姜武大将军、己亥太岁谢太大将军、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辛丑太岁杨信大将军、壬寅太岁贺谔大将军、癸卯太岁皮时大将军、甲辰太岁李诚大将军、乙巳太岁吴遂大将军、丙午太岁文哲大将军、丁未太岁缪丙大将军、戊申太岁徐浩大将军、己酉太岁程宝大将军、庚戌太岁儿秘大将军、辛亥太岁叶坚大将军、壬子太岁丘德大将军、癸丑太岁朱得大将军、甲寅太岁张朝大将军、己卯太岁万清大将军、丙辰太岁辛亚大将军、丁巳太岁杨彦大将军、戊午太岁黎卿大将军、己未太岁傅赏将军、庚申太岁毛梓大将军、辛酉太岁石政大将军、壬戌太岁洪充大将军、癸亥太岁虞程大将军。以甲子年为首,六十年内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本命神。

按照道教教义,修真炼性须致力于本命元辰,除去杂念私心,方能长寿永生。礼拜本命之辰,成为一种习俗流传至今,每年正月初七、初八,北京人到白云观元辰殿“祭星”,向各自的本命星辰烧香礼拜,祈求一年平安,即“顺星”,意思是即使碰到不顺利的年份,通过祈祷得至本命神的保护也可转为顺利。其殿中供的以上六十位本命神,均为重彩泥塑,且都是座像,吸收了各自相关生肖的动物形象。六十神像的姓名有的为历史真有的人物,形象则带有明显的生肖标志,如:甲子太岁金岁金辨大将军,鼠相,持桃。

从道教有关本命神、六十甲子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生肖信仰与道教相互溶合的关系,道教信奉老子的“道”,认为“道”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天地万物都是由它化生主宰的,生命自然不例外,生肖与天干地支相配而形成六十甲子的观念是生肖与道教信仰相溶合的表现,人们祭拜本命元辰之神,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佑,平安如意。从这里可以看出生肖已成为主宰人生命的因素,成为生命信仰的一部分。

民族生肖

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里,生肖不是汉民族的专利,许多少数民族都使用十二生肖纪年。首先我们来看看各民族十二生肖对照表。

桂西彝族

十二兽:龙、凤、马、蚁、人、鸡、狗、猪、雀、牛、虎、蛇。

哀牢山彝族

十二兽:虎、兔、穿山甲、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川滇黔彝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海南黎族

十二兽:鸡、狗、猪、鼠、牛、虫、兔、龙、蛇、马、羊、猴。

云南傣族

十二兽:鼠、黄牛、虎、兔、大蛇、蛇、马、山羊、猴、鸡、狗、象。

广西壮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蒙古族

十二兽: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新疆维吾尔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猴、鸡、狗、猪。

柯尔克孜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

可以看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如蒙古、壮、部分彝族的十二生肖受汉族影响,与汉族基本一致。但有的民族在接收汉族生肖文化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些变异,哀牢山彝族同胞在十二生肖系列中,以穿山甲占据了龙的位置;新疆柯尔克孜族十二生肖中以鱼代龙、又以狐狸代猴;海南黎族同胞以十二生肖纪日,其次序以鸡起首,猴煞尾;生活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以黄牛代替牛,以山羊代羊,亥的属相不是猪而是象。从以上变化中大致可以看出,各民族在选择十二生肖动物时,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物种的不同,选择了最亲近的动物作为生肖动物,从而给生肖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差异。除了在生肖动物选择上的变异外,少数民族还形成各自不同的纪年、纪日方法,同时产生了许多与生肖有关的民俗。

生肖传说

混沌初分,天干地支刚定时,玉皇大帝下令普召天下动物,要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选拔十二个属相。

消息传出后,惊动了花猫和老鼠这两个相好的朋友。花猫对老鼠说:\"明日五更去天庭应选,我有个贪睡的毛病,到时你可要喊我一声啊!\"老鼠连声道:\"好说,好说!\"可是第二天一早,不讲信义的老鼠却偷偷起床不辞而别了。这天,灵霄宝殿上禽兽云南集,开始应选,玉帝按天地之别,单挑了龙、虎、牛、马、羊、猴、鸡、狗、猪、兔、蛇、鼠十二种水陆兽类来作十二属相。公鸡当时长着两只美丽的角,也被列入兽类里。

玉帝刚要给它们排一下座次,只见黑狸猪闪了出来,别看它生得笨嘴拙腮,却专爱惹事生非,它奏道:\"玉帝既已选好首领,小臣愿替君分忧解愁,当个公正人,为兄弟们依次排位。\"玉帝闻言大喜,嘱咐猪要秉公而断,就退朝了。

玉帝一走,十二生肖就闹成了一锅粥。开头,大家一致推选温和、宽厚的老黄牛居首位,连威武的老虎、苍龙也敬它几分,表示同意。可是,缩在墙角的老鼠却钻了出来,提出抗议。它说:\"论大数我大,不信咱们到人间比试比试,听听百姓的评论。\"于是,老黄牛和老鼠来到街头闹市。

牛在人群中走过时,人们毫无反应。这时,老鼠\"哧溜\"一下子爬到牛背上打起立桩来,街上的人们纷纷乱嚷:\"好大的老鼠!\"等人们拿出棍棒赶来扑打时,老鼠早已跑远了。

老鼠回来大吹大擂,众动物都替黄牛打抱不平,只有黑猪暗自高兴,它觉得只有这样大小不分,好坏难辨,才能鱼目混珠,自己也从中渔利,于是,它大笔一挥先挑了老鼠,后排了老牛。

这可惹恼了在一旁的老虎和苍龙,它俩大声喧叫起来,震得众动物们发抖。众动物忙向龙和虎朝拜,一致推选老虎为山中之王,苍龙为渔中之王,统管天下。猴子为老虎写了\"王\"字金匾,挂在老虎前额上,公鸡把两只角送给了苍龙。从此,苍龙戴上了桂冠。老虎、苍龙有了人间权势,也就甘居老鼠和老黄牛之后了。这时,又跳出一个多事的野兔,它冷笑一声说:\"嘿嘿!论长相我和老鼠差不多,论个子我比老鼠大,我是山王的护卫,应该排在海王前面。\"

苍龙一听大怒,说:\"你休得胡搅蛮缠,不服气咱就比试比试。\"黑猪一听正中下怀,忙说:\"一言为定,你们就比比赛跑吧,让猎狗来做你们的裁判员。\"

狗和鸡素来不和,它见鸡讨好龙,便想借机捉弄它们一下,它选了条荆棘丛生的跑道,暗地里对兔说:\"你的尾巴太长了,会妨碍比赛的,要忍痛割爱。\"它给兔子剪断了一大截尾巴,只剩下一点尾巴根。

比赛开始了,苍龙腾云驾雾,片刻间就飞到了前面去了,可是,当跑到灌木丛中时角就被树藤挂住了,怎么也摘不下来。野兔一蹿十八个垅,一口气跑到了终点。黑猪不顾众动物的反对,把兔子排在了苍龙之前老虎之后。

狗去给野兔贺喜,它向兔卖好说:\"要是不选这样的跑道,不帮你割断尾巴,你哪有今天的胜利呀。\"野兔正捧着那截粗大的尾巴惋惜,听了狗的话,撇着三瓣嘴说:\"哼!我是凭本领取胜的,没有你,我还丢不了这条漂亮的尾巴呢!\"狗一听,眼都气红了,它说:\"既然你有本领,那咱们也遛一遭!\"野兔傲慢地说:\"这有什么难,我先跑,你要能追上我,我请你啃骨头。\"说着就得意洋洋地跑起来。猎狗磨了磨爪子,箭一样地追了上去。不一会儿,就撵上了野兔,它用嘴咬住野兔的脖子,一边吃一边说:\"好了,这下该我啃骨头了。\"为这事,狗也受了处分,被排到最后头。

苍龙比赛失败后,经常背地里抱怨那对鸡角挂累了它,公鸡听到了又后悔又伤心,它来到海边对龙说:\"龙哥哥,既然这两只角对你毫无益处,那就请你还给我吧。\"龙狡猾地说:\"这双角虽然害了我,但能装饰我的仪表,还你不难,要等太阳出西山,月亮下东海。\"说完,便一个猛子扎下海底去了。天真的公鸡信以为真,它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盼望太阳从西山出来,还不时伸长脖子,向大海呼叫:\"龙哥--哥!角--还--我……\"从此,公鸡失去了两只角,也被排在后头。

只剩下猴、蛇、马、羊、猪的排位没有确定了。猪又别有用心地煽动起来:\"猴弟是陆上的杂耍大王,蛇弟是水中的泅渡能手,你们谁先谁后呢?\"经过一番议论,它们决定再到人间进行一次民间测验,进行杂技表演。青蛇邀了红马,猴子邀了山羊,让它俩帮助做服装道具。

生肖当时,蛇腹下有十二条腿,行走起来又笨又慢。红马是个助人为乐的实干家,它不声不响地用薄皮给蛇做了一身去筒龙衣,龙衣上面用马鬃编了方格花纹,煞是好看。红马双从腹下刮了一层油脂涂在龙衣上,使龙衣非常滑腻。青蛇穿上龙衣,遮住了笨腿,用滑行代替了步行,既灵敏又美观。

山羊平时就讨厌猴子,嫌它整天蹿上跳下,给它踩坏了青草,所以对猴子的帮助不那么热心,猴子想弥补一下光腚的缺陷,身山羊求援道:\"羊大哥,请你剪给我一点绒毛,让我补补后腚吧。\"山羊不高兴地说:\"天要冷了,你知道我全凭这身宝衣呢!\"猴子没办法,只好仍旧光着腚。

比赛那天,青蛇披着龙衣,一会儿在树枝上盘卷如藤,一会儿在水面上滑行如梭。它昂起头颈,只用尾尖着地,表演各种杂技,人们连连喝彩。轮到猴子表演了,只见它攀杠子、荡秋千,也赢来不少喝采,当表演到\"倒挂竹帘\"时,猴子用尾尖卷在树枝上,头朝下做起各种惊险动作,忽听有人喊:\"看啊!猴屁股眼着火了!\"人们都大声哄笑起来。猴子向来护短,它脸红心慌,忙用尾巴去遮屁股,只听\"扑通\"一声,头朝下跌了个满脸花。就这样,青蛇和红马排在了前头,山羊和猴子排在了后头。给众动物排完座次,黑猪把自己写在最前头,心里说:\"这回可是我升官发财、名利双收的时候了!它来到灵霄殿,见了玉帝。玉帝接过座次表,看了一眼,二话没说,就把前面黑猪的名字勾掉,填在最后头。于是,玉帝让太白金星按地支排写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辰表,并降下一道谕旨,令值日功曹到人间发布。排选已定,玉帝怒气未消,又给黑猪批几句话:

无用蠢才,颠倒黑白。罚去吃屡,一年一宰。黑猪被贬,一下子气了个大肚子。它终日躺在茅窝里,再也懒得管闲事了。可是,有时仍然心里发痒,按捺不住,用嘴巴拱这拱那,拨弄是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