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名字配对

甘卓(甘棠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10-12 11:15:31 作者:趾高气扬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甘宁曾孙甘卓为何不但不能勤王,还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三国东吴名将甘宁是益州巴郡临江(今重庆市忠县)人。《三国志》记载,其子甘瑰后来因犯罪被罚迁徙到会稽,不久就死了。

但其实甘宁的后裔还有一支比较发达的。甘宁另一子甘述,官至尚书;甘述之子甘昌,官至太子太傅。

到了甘昌的儿子甘卓这一代,东吴灭亡了。

这一年甘卓只有二十二岁,要他站出来救国,实在也是强人所难。他甚至不是家中的长子。他能做的,只有顾好自己。

东吴没有了,复国也无望,甘卓只有认命,想出仕,也只有做晋朝的官员。他先后任丹杨郡主簿和功曹,后获察孝廉,举秀才,担任吴王司马晏的常侍。

太安二年(303年),石冰在扬州境内作乱,甘卓平乱有功,封都亭侯。

东海王司马越掌权,任命甘卓为参军,外放补离狐县令。

时值八王之乱,甘卓弃官回江东避乱,途中在历阳遇到有意割据江东的陈敏。甘卓和陈敏谈得投机,约定合作,甘卓的女儿甚至嫁给了陈敏的儿子陈景。

永兴二年(304年)陈敏起兵,自号楚公。如果陈敏得手,甘卓也将重复祖上的道路成为江东名将。

但是名将周处的儿子周玘等江南大族不愿听命,陈敏任命的右将军顾荣也对他阳奉阴违。永嘉元年(307年),周玘以同乡之谊策反陈敏弟弟陈昶的部将钱广杀了陈昶。钱广勒兵朱雀桥南,陈敏派甘卓讨伐。

周玘和顾荣闻讯,又去策反甘卓。

顾荣是东吴老宰相顾雍的孙子,为官有能力,能够在八王之乱中幸存,显然也有审时度势的本事。甘卓对他一向敬重,见陈昶已死,也觉得陈敏前途堪忧,决定不给陈敏陪葬了。

他诈称有病,迎回了自己的女儿,也算公私兼顾了。

陈敏败亡,甘卓又成了朝廷功臣。

琅邪王司马睿奉司马越之命出镇东吴旧都建邺,安定江南,授甘卓前锋都督、扬威将军、历阳内史。司马睿与都督扬州诸军事周馥起冲突,又征讨民变首领杜弢,甘卓都参与其中,多所擒获,以前后功,进爵南乡侯,拜豫章太守,不久迁湘州刺史,又进爵于湖侯。

不久,司马越病死,西晋被匈奴建立的汉国所灭,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即晋元帝。东晋初建,因为天下未定,特事特办,对孝廉不考试,只对秀才依旧策试。甘卓上疏认为对孝廉、秀才应该一样考试,可以给自己治下的湘州一点时间。但朝议不许。

于是甘卓自己精选人才,最后选了一个秀才叫谷俭。当时的秀才们听说要考试,都吓跑了,结果只有谷俭一个人到场,于是考试就没举办。谷俭其实无心功名,但怕这次自己再不顶上,别人就要以为湘州没人才,把湘州看扁了,于是上表请求考试自己,一举高中,当了中郎。这又违背了他不做官的本心,于是他又弃官回家了。

晋元帝升任甘卓为安南将军、梁州刺史,假节督沔北(今湖北北部)诸军。本来梁州是魏灭蜀以后设立的,但当时蜀地已经有了成汉,此时东晋的梁州治所是襄阳。

甘卓为政简惠,善于绥抚,不收估税,市无二价;甘卓还把境内所有鱼池的税款全部赠施给贫民,当地都称许。

然而,作为一方大员,甘卓还是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更大的风波:镇守武昌的江州刺史、晋武帝的女婿王敦以清君侧为由起兵逼宫,邀请甘卓一起!

甘卓表面上答应,但心里并不想。王敦起兵后,甘卓不但不响应,还派参军孙双劝阻。王敦惊讶于甘卓出尔反尔,说自己只是想清君侧,并不是想逼宫,事成之后可以让甘卓进爵为公。孙双回报,甘卓犹豫不决。

有人劝说,可以继续装合作,等王敦逼宫了再讨伐。甘卓拒绝了,说自己以前对陈敏也是如此,以后别人要怎么说我?

这时湘州刺史谯王司马承也遣主簿邓骞说服甘卓学齐桓公、晋文公,起兵勤王。甘卓说,齐桓公、晋文公不是我能比的,但勤王的确是我应该做的。

这时候参军李梁吹风:现在就像当初两汉之交,隗嚣乱陇右,他的手下窦融以河西归顺汉光武帝。王敦赢了,您就是他需要倚重的方面大员;王敦输了,朝廷一定会让您取代他。您何必主动下场呢!

邓骞当场回怼:襄阳比不得河西。等王敦大获全胜了,稍做手脚就能让您受制于人。

这时候甘卓还是拿不定主意。邓骞便继续说:您不能两边都不帮吧?这就是两边都得罪了。王敦的军队才一万多,能留下五千人守城就不错了,您的兵力是武昌守军的好几倍。您有威名,您的军队都是精锐,顺江而下直袭武昌,就如摧枯拉朽。等您打下武昌,再发挥本领安抚两州百姓,百姓就会争相归附。当初您祖宗的老同事吕蒙不就是这么做的?

就在甘卓犹豫的时候,王敦也担心甘卓与自己为敌,于是派参军乐道融去说服甘卓一同起兵。然而乐道融心向朝廷,反而劝甘卓勤王。

甘卓终于下定决心起兵讨伐王敦了,与巴东监军柳纯、南平太守夏侯承、宜都太守谭该等十余人发布檄文声言王敦罪状,遣参军司马赞、孙双奉表入朝,参军罗英到广州联络刺史陶侃,参军邓骞、虞冲到长沙鼓励司马承坚守。这时候,司马承正在被王敦的表弟魏乂攻打。

晋元帝君臣得知甘卓如此,大呼万岁。武昌百姓则被吓得逃散。元帝下诏,迁甘卓为镇南大将军、侍中、都督荆梁二州诸军事、荆州牧,仍为梁州刺史。

然而这时候作为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干部,甘卓却又犹豫了,觉得等友军到齐了更有把握,磨磨蹭蹭到了猪口,竟然停了几十天没有前进,还想先救司马承。司马承虽然自己被困,却仍然建议甘卓不要管他,等打下武昌,长沙自然解围。

然而直到王敦攻陷京城,甘卓仍然没有进展。即便如此,王敦不敢忽视背后的威胁,便派甘卓的侄子行参军甘卬去说服甘卓。由于掌握了朝局,王敦也得到了驺虞幡,可以用朝廷的名义命令甘卓罢兵了。

甘卓哭着对甘卬说:知道皇帝和太子都没事,我就安心了。我也不是威胁朝廷的人,如果我进取武昌,把王敦逼急了挟持皇帝,也不好收场。

于是下令回军襄阳。

都尉秦康说:只要断彭泽道路,打败王敦并不难啊。乐道融也劝说。

但甘卓还是决定回军。说好的救司马承,最后也救了个寂寞,司马承被俘杀。乐道融也忧愤而死。

甘卓回襄阳后,性情大变,举止失常。他照镜子看不到头,看庭中的树却看到自己的头在树上,就心生厌恶。他家的金柜也发出了奇怪的悲鸣声。

主簿何无忌(从年代上讲,应该是和晋末那个名将同名同姓而已)和家人都劝甘卓加强警觉,防备王敦,但甘卓不但不听,反而动怒。不仅如此,他还命士兵解甲大规模屯田,完全不留兵作防卫,功曹荣建劝阻,他又不纳。

而王敦只要有机会让甘卓从地球上消失,就不可能心慈手软。襄阳太守周虑就收到了王敦的密令。

周虑察觉到甘卓没有防备,就骗他说:这一年,湖里的鱼很多。

甘卓竟然真的派左右去捕鱼。

这下周虑不客气了,把甘卓全家都打包带走了。

等王敦被平定了,甘卓才被追赠为骠骑将军,谥号敬。

经过三代,他已经被描述为丹阳人,地地道道的吴人,而不是曾祖父那样的蜀人了。

而且——无关地域歧视地说,显然,曾祖父的一些出众的品质,在经过三代稀释以后,遗憾地没能遗传到他身上。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古诗词,佚名《甘棠》

甘棠

【先秦】佚名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译文

棠梨树郁郁葱葱,不剪不砍细细养护,曾是召伯居住处。棠梨树郁郁葱葱,不剪不毁细细养护,曾是召伯休息处。棠梨树郁郁葱葱,不剪不折细细养护,曾是召伯停歇处。

注释

蔽芾(fèi费):小貌。一说树木高大茂密的样子。甘棠:棠梨,杜梨,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芾:盛貌;蔽:谓可蔽风日也。翦:同“剪”,伐,砍伐。召(shào邵)伯:即召公,姬姓,封于燕。茇(bá拔):草舍,此处用为动词,居住。败:伐,毁坏。憩:休息。拜:拔也,一说屈、折。说(shuì税):通“税”,休憩,止息。

赏析

召公在治西方的时候,治理得当,人民和睦。等到他去世了,人们怀念他,连他种的树都不忍心破坏,后人便作了这首诗来纪念他。全诗纯用赋体铺陈排衍,物象简明,而寓意深远,真挚恳切,体现了人民对召公的赞美和怀念。

《甘棠》一诗的主旨,自古至今,惟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认为是讽刺召伯之作,其他几乎众口一辞,均认为是怀念召伯的诗作。如《毛诗序》云:“《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郑笺云:“召伯听男女之讼,不重烦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国人被其德,说其化,思其人,敬其树。”朱熹《诗集传》云:“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也。”

对比每章第二句针对甘棠发出的动作:首章曰“勿伐”,伐是齐根砍断;次章曰“勿败”,败是坏其枝叶;末章曰“勿拜”,拜,攀援使弯。《诗经》的重章叠句往往表现为情感上的由浅入深、由轻至重,行为动作上的由简至繁、由小到大,体现的是对主题的逐层深化。但这首《甘棠》一反故常,表现为动作上和行为上的先重后轻。由断到折再到使弯曲,动作愈来愈轻 。它说明了人们对甘棠的珍重态度,伐倒是不行的,折断枝叶也不可,既使是攀援弄弯也是不准的。于是这组动词的妙处和这组叠句的妙处所在即为:它是用先重后轻的方式传达一种神圣的情感,一种基于敬仰、怀念召伯衍生出的对甘棠的情感。

再看每章末句由召伯做出的行动:首章曰“所茇”,茇是居住的意思,居住是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状态;次章曰“所憩”,憩是休息,休息是较短时间内的状态;末章曰“所说”,“说”读为税,税即税驾,停下车子叫税驾,停下车子的时间比休息片刻的时间还要短。由居住到休息再到停车,行为愈来愈简。一位可敬的人居住时间长的地方,那地方就成了他的故居,人们视其为圣地,在那里人们睹物思人,想见其为人,有历史感和真实感。如果这可敬的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 ,别说是他长期居住的地方 ,就是他曾经立足、流连的地方也会神圣起来,同样,这组表示召伯行为的动词也像上组动词一样 ,表现了人们对召伯的无上景仰之情,其实这正是重章叠句的好处。

全诗三章,每章三句,全诗由睹物到思人,由思人到爱物,人、物交融为一。对甘棠树的一枝一叶,从不要砍伐、不要毁坏到不要折枝,可谓爱之有加,这种爱源于对召公德政教化的衷心感激。而先告诫人们不要损伤树木,再说明其中原因,笔意有波折亦见诗人措辞之妙。突将爱慕意说在甘棠上,末将召伯一点,是运实于虚法。缠绵笃挚,隐跃言外。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