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店铺起名

黄月容(黄月容传奇故事)

时间:2023-10-18 22:24:17 作者:痴人痴梦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南方的这座城市里,有着中国最了不起的女大厨

来源:风味星球

顺德人懂吃,是毋庸置疑的。

但据说每一位想要把菜做好的顺德厨师,都必须向一群生活在祠堂里的女性学习。

这群女性没有正式上过学,文化程度不高,但可以用简单英语、法语等外语交流。最重要的是,她们特别擅长下厨,不仅精通粤菜,懂得西餐,甚至还自创出了一套跨国菜系。

她们被称作“姑婆”,“妈姐”,或“马姐”,她们是漂洋过海的“逃婚族”,中国最后一代自梳女。

也是中国南方一群最了不起的女大厨。

清末民初的佛山,蚕丝业发达,不少当地的女性因以缫丝为业,获得了经济独立,从而挣脱传统不平等婚姻的束缚,“土鲮鱼一条身(独身)”,自立自强,终身不嫁,从此“自己的头发自己梳”,称为“自梳女”。

许多顺德女性也在此时选择去到南洋谋生。据统计,在当时仅顺德均安南头村就有500多名女性梳起长发,在新加坡打工当“妈姐”。

*《寻味顺德》

“妈姐”,通常就是南洋华人家的女佣,因为她们认定了一户人家,就会相伴到老,陪着少爷小姐们玩耍,照顾一家的起居饮食,感情很深,又当妈又当姐,所以雇主会亲切地喊她们为“妈姐”,也有叫“马姐”。

自梳女身兼数职

海外的大户人家,也往往以家中有一位“妈姐”为荣。毕竟这些来自顺德地区的女性,在烹饪上都有着极深的家学渊源,不管是随意巧制的捻手小菜,或是张罗几十上百人的家庭宴席,手艺和口味都非常让人赞叹。妈姐们也结成为了“野生”顺德菜宣传大使。

解放后,外出打工的妈姐带着南洋打工的钱,回到顺德,也带回来了融入南洋烹饪文化的“妈姐菜”,成为顺德菜系中的一个分量颇重的分支与代表。

今时今日,我们在顺德菜馆里见到的拆鱼羹、煎鱼饼、炒牛奶、煎焗酿鲮鱼这些名菜,都是源于当年那群签订“不落夫家”“金兰契”的独立女性们,留下的“妈姐菜”。

自梳女画像

自梳女

“野生”顺德菜宣传大使

当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各大集市里,每天都有来自中国的女人穿街走巷。

她们梳着长辫,穿着白衣黑裤,用着浓浓的顺德乡音问菜价。顺德妈姐们能在南洋站稳脚跟,除了勤劳刻苦,了得的厨艺更是她们的核心竞争力。

在当地的集市中,常有自梳女出现

顺德女人的厨艺,是世代累积的。

早在宋始,岭南地区的家庭就会教育女孩们,不讲绣花女红,而是特意培养她们的厨艺。

△ 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顺德家庭会对女生进行厨艺的培养。

*《寻味顺德2》

许多妈姐自小就在顺德长大。不仅会吃,还擅长做:“裁剪补袄一点儿也不会,可是修治水蛇黄鳝,却一条必胜一条”。

*《寻味顺德》

去到了东南亚这种当时食材丰富的地方,常年在厨房里的她们自然如鱼得水。

她们还善于就地取材,创作出新菜式。

例如,黑椒炒蟹。当地海蟹,加上黑胡椒及香料爆炒,配合顺德妈姐的精准火候,就是一道蜚声南洋的妈姐菜。

黑胡椒炒蟹,最出名的妈姐菜之一。

*味道佛山

虽然做法简单,但烹饪这道菜的关键——油温,还得靠妈姐们来把控。

炸蟹这道工作,很多外国人不擅长。妈姐从小在厨房长大,没有对油温的恐惧,也深知油炸后的蟹会更好吃。

*味道佛山

东南亚遍地咖喱飘香,这种新式做法让当地人眼前一亮。顺德妈姐的名号一下子就打响了。

厨房里能够拥有精通烹饪的妈姐坐镇,对于很多大户人家家庭,都是件非常体面的事情。

在美食纪录片《寻味顺德》里,讲述了妈姐黄月容的故事

中国最出名的“女大厨“

来自顺德

在远赴南洋的顺德妈姐们中,名声最响的是欧阳焕燕姐妹。

百岁姐妹欧阳焕燕(左)和欧阳焕菘,曾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家里做妈姐几十年,还留着当年的照片

欧阳焕燕曾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家里工作40年。据说李家的女主人是个美食家,但欧阳焕燕来了之后,她便感慨自己对美食的认知再无用武之地。

欧阳焕燕(左)和一手带大李家小姐李玮玲。

顺德人家做菜喜欢突出菜的本味,对于东南亚地区的人来说偏寡淡。

而善于变通的妈姐们,会顺应当地人的口味,在其中加一些当地特色调料,像胡椒、咖喱等等,创造出了酱油鸡、黑椒炒蟹、荷香冬瓜卷等独具一格的“融合菜“。

陈茵梦的《粤菜溯源录》里记载过的“荷香冬瓜卷”,就是有名的妈姐菜代表---方块冬瓜薄片把火腿丝、鸡丝、冬菇丝卷成筒形,把冬瓜卷置于以鲜荷叶垫底的热碟上,再覆以鲜荷叶,隔水蒸熟。这道菜式夏令佳肴,有消暑解热的功效,至今仍为顺德人津津乐道,不断复制。

妈姐酿鲮鱼,为了让大家不会被鱼骨刺到,所以把整条鲮鱼肉拆出来,打碎和馅料混合,同时还要保持鱼皮的完整,最后将鲮鱼肉塞回去煎来吃。

还有一道至今已经很少地方能吃到的花菇柚皮,同样是妈姐菜的代表作。因为柚皮制作起来工序复杂,需要十几道工序去除柚皮的涩味。如今没有多少人能愿意花上漫长的时间和耐心来复刻。

今日顺德餐馆里常见的顺德菜的“一鱼多吃”,也是从过去妈姐家庭烹饪中演变过来:妈姐买回一条上好的鱼,鱼腩清蒸,鱼头做煲,鱼肉起片清炒,鱼尾用来煲汤,物尽其用的美味创作,背后其实是妈姐对主人家钱财精打细算的满满用心。

*《寻味顺德》

而鱼杂下水延伸出来的鱼肠焗蛋、煎焗鱼骨、椒盐鱼腐等等小炒,无论当时或现在,都是让人拍案称绝的妈姐们“粗料习作“的招牌好戏。

当家里要招待客人时,妈姐是在厨房里最忙的人。

*中新网

今天妈姐会做什么菜呢?是每一位雇主心心念念回家吃饭的期待。

妈姐手中,总能变出看起来不太一样的搭配。

在众多妈姐的留洋生涯里,许许多多的妈姐菜被创造并流传了下来。

很多听过吃过的粤菜,都是出自妈姐的“创意”。

如今广东餐桌常见的酸梅鸭,就是妈姐们考虑到东南亚的闷热天气,用新鲜梅子和水鸭红烧,酸甜开胃,能让李荣浩们想立刻谈场长长久久的恋爱。

至于头菜、榄角蒸鱼,则是妈姐们从顺德带到南洋的一场“美食传播”。

很多妈姐去南洋,并不是讨厌男人,而是希望靠自己的双手活下来。去到异乡的她们,为了把钱存起来,常常吃得很简单,往往是一碗白饭加两块腐乳、榄角或者是头菜。

后来,试着用家乡带来的榄角蒸鱼,碰撞激发出了肉类的全新鲜美,赢得了东南亚人的赞赏和喜爱。

*《寻味顺德》

在顺德饮食中

妈姐身影一直在

电影《桃姐》的桃姐,也是妈姐的原型之一。

桃姐比很多妈姐都要幸运,患病中风后,自己从小照顾大的少爷还像亲人般照顾她,安排她去老人院,送水送饭,照顾在旁。

在现实生活中,妈姐们通常是孤身一人的。她们早些年在南洋存下的钱,都寄回了家乡,用途包括修路、改善家乡环境,更盼望老了会有个“落脚处”。

上世纪40年代捐款回乡建冰玉堂的部分妈姐

顺德均安镇沙头村,有一栋融合南洋街道特色的建筑,名字叫冰玉堂。

这是在上世纪50年代,远赴新加坡打工的妈姐,用血汗钱换回的一砖一瓦。

每天,那些健在的妈姐,来这里为离开的姐妹烧香祈福。

妈姐黄丽娥在给姐妹们点油灯。*视觉佛山

在冰玉堂的侧房,安有妈姐们的长生牌,上面刻有300多位黄姓女子的名字。

每个名字上覆盖有红纸,如有姐妹走了,红纸也就揭下来。

如今,长生牌上的红纸,“落”剩的不足十张。随着妈姐们陆续百年归老,一部分传统顺德技艺融合南洋味道的妈姐菜,也即将随她们归于尘土。

老年的妈姐们的日常。

也许最令她们感到幸福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在“传承”妈姐菜。

作为顺德菜系中的重要分支,许许多多的厨师在学习妈姐菜,在顺德各区县,很多用“妈姐菜”作为招牌的餐厅正在兴起。

家里的亲戚、义工和社会人士会定期来看望妈姐。

*视觉佛山

如何去顺德寻找最地道的“妈姐味”?也许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清晰的指南。我们已经无从定义妈姐的风味。

也许是《寻味顺德》里,90岁的妈姐黄月容耐心守着火候煮出来的那锅绵软,包容万千的白粥;也许是散落在坊间餐桌上,那一碟碟热气腾腾,气质独特、恪守本份的家庭小炒。

南方的这座城市里,有着中国最了不起的女大厨

来源:风味星球

顺德人懂吃,是毋庸置疑的。

但据说每一位想要把菜做好的顺德厨师,都必须向一群生活在祠堂里的女性学习。

这群女性没有正式上过学,文化程度不高,但可以用简单英语、法语等外语交流。最重要的是,她们特别擅长下厨,不仅精通粤菜,懂得西餐,甚至还自创出了一套跨国菜系。

她们被称作“姑婆”,“妈姐”,或“马姐”,她们是漂洋过海的“逃婚族”,中国最后一代自梳女。

也是中国南方一群最了不起的女大厨。

清末民初的佛山,蚕丝业发达,不少当地的女性因以缫丝为业,获得了经济独立,从而挣脱传统不平等婚姻的束缚,“土鲮鱼一条身(独身)”,自立自强,终身不嫁,从此“自己的头发自己梳”,称为“自梳女”。

许多顺德女性也在此时选择去到南洋谋生。据统计,在当时仅顺德均安南头村就有500多名女性梳起长发,在新加坡打工当“妈姐”。

*《寻味顺德》

“妈姐”,通常就是南洋华人家的女佣,因为她们认定了一户人家,就会相伴到老,陪着少爷小姐们玩耍,照顾一家的起居饮食,感情很深,又当妈又当姐,所以雇主会亲切地喊她们为“妈姐”,也有叫“马姐”。

自梳女身兼数职

海外的大户人家,也往往以家中有一位“妈姐”为荣。毕竟这些来自顺德地区的女性,在烹饪上都有着极深的家学渊源,不管是随意巧制的捻手小菜,或是张罗几十上百人的家庭宴席,手艺和口味都非常让人赞叹。妈姐们也结成为了“野生”顺德菜宣传大使。

解放后,外出打工的妈姐带着南洋打工的钱,回到顺德,也带回来了融入南洋烹饪文化的“妈姐菜”,成为顺德菜系中的一个分量颇重的分支与代表。

今时今日,我们在顺德菜馆里见到的拆鱼羹、煎鱼饼、炒牛奶、煎焗酿鲮鱼这些名菜,都是源于当年那群签订“不落夫家”“金兰契”的独立女性们,留下的“妈姐菜”。

自梳女画像

自梳女

“野生”顺德菜宣传大使

当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各大集市里,每天都有来自中国的女人穿街走巷。

她们梳着长辫,穿着白衣黑裤,用着浓浓的顺德乡音问菜价。顺德妈姐们能在南洋站稳脚跟,除了勤劳刻苦,了得的厨艺更是她们的核心竞争力。

在当地的集市中,常有自梳女出现

顺德女人的厨艺,是世代累积的。

早在宋始,岭南地区的家庭就会教育女孩们,不讲绣花女红,而是特意培养她们的厨艺。

△ 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顺德家庭会对女生进行厨艺的培养。

*《寻味顺德2》

许多妈姐自小就在顺德长大。不仅会吃,还擅长做:“裁剪补袄一点儿也不会,可是修治水蛇黄鳝,却一条必胜一条”。

*《寻味顺德》

去到了东南亚这种当时食材丰富的地方,常年在厨房里的她们自然如鱼得水。

她们还善于就地取材,创作出新菜式。

例如,黑椒炒蟹。当地海蟹,加上黑胡椒及香料爆炒,配合顺德妈姐的精准火候,就是一道蜚声南洋的妈姐菜。

黑胡椒炒蟹,最出名的妈姐菜之一。

*味道佛山

虽然做法简单,但烹饪这道菜的关键——油温,还得靠妈姐们来把控。

炸蟹这道工作,很多外国人不擅长。妈姐从小在厨房长大,没有对油温的恐惧,也深知油炸后的蟹会更好吃。

*味道佛山

东南亚遍地咖喱飘香,这种新式做法让当地人眼前一亮。顺德妈姐的名号一下子就打响了。

厨房里能够拥有精通烹饪的妈姐坐镇,对于很多大户人家家庭,都是件非常体面的事情。

在美食纪录片《寻味顺德》里,讲述了妈姐黄月容的故事

中国最出名的“女大厨“

来自顺德

在远赴南洋的顺德妈姐们中,名声最响的是欧阳焕燕姐妹。

百岁姐妹欧阳焕燕(左)和欧阳焕菘,曾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家里做妈姐几十年,还留着当年的照片

欧阳焕燕曾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家里工作40年。据说李家的女主人是个美食家,但欧阳焕燕来了之后,她便感慨自己对美食的认知再无用武之地。

欧阳焕燕(左)和一手带大李家小姐李玮玲。

顺德人家做菜喜欢突出菜的本味,对于东南亚地区的人来说偏寡淡。

而善于变通的妈姐们,会顺应当地人的口味,在其中加一些当地特色调料,像胡椒、咖喱等等,创造出了酱油鸡、黑椒炒蟹、荷香冬瓜卷等独具一格的“融合菜“。

陈茵梦的《粤菜溯源录》里记载过的“荷香冬瓜卷”,就是有名的妈姐菜代表---方块冬瓜薄片把火腿丝、鸡丝、冬菇丝卷成筒形,把冬瓜卷置于以鲜荷叶垫底的热碟上,再覆以鲜荷叶,隔水蒸熟。这道菜式夏令佳肴,有消暑解热的功效,至今仍为顺德人津津乐道,不断复制。

妈姐酿鲮鱼,为了让大家不会被鱼骨刺到,所以把整条鲮鱼肉拆出来,打碎和馅料混合,同时还要保持鱼皮的完整,最后将鲮鱼肉塞回去煎来吃。

还有一道至今已经很少地方能吃到的花菇柚皮,同样是妈姐菜的代表作。因为柚皮制作起来工序复杂,需要十几道工序去除柚皮的涩味。如今没有多少人能愿意花上漫长的时间和耐心来复刻。

今日顺德餐馆里常见的顺德菜的“一鱼多吃”,也是从过去妈姐家庭烹饪中演变过来:妈姐买回一条上好的鱼,鱼腩清蒸,鱼头做煲,鱼肉起片清炒,鱼尾用来煲汤,物尽其用的美味创作,背后其实是妈姐对主人家钱财精打细算的满满用心。

*《寻味顺德》

而鱼杂下水延伸出来的鱼肠焗蛋、煎焗鱼骨、椒盐鱼腐等等小炒,无论当时或现在,都是让人拍案称绝的妈姐们“粗料习作“的招牌好戏。

当家里要招待客人时,妈姐是在厨房里最忙的人。

*中新网

今天妈姐会做什么菜呢?是每一位雇主心心念念回家吃饭的期待。

妈姐手中,总能变出看起来不太一样的搭配。

在众多妈姐的留洋生涯里,许许多多的妈姐菜被创造并流传了下来。

很多听过吃过的粤菜,都是出自妈姐的“创意”。

如今广东餐桌常见的酸梅鸭,就是妈姐们考虑到东南亚的闷热天气,用新鲜梅子和水鸭红烧,酸甜开胃,能让李荣浩们想立刻谈场长长久久的恋爱。

至于头菜、榄角蒸鱼,则是妈姐们从顺德带到南洋的一场“美食传播”。

很多妈姐去南洋,并不是讨厌男人,而是希望靠自己的双手活下来。去到异乡的她们,为了把钱存起来,常常吃得很简单,往往是一碗白饭加两块腐乳、榄角或者是头菜。

后来,试着用家乡带来的榄角蒸鱼,碰撞激发出了肉类的全新鲜美,赢得了东南亚人的赞赏和喜爱。

*《寻味顺德》

在顺德饮食中

妈姐身影一直在

电影《桃姐》的桃姐,也是妈姐的原型之一。

桃姐比很多妈姐都要幸运,患病中风后,自己从小照顾大的少爷还像亲人般照顾她,安排她去老人院,送水送饭,照顾在旁。

在现实生活中,妈姐们通常是孤身一人的。她们早些年在南洋存下的钱,都寄回了家乡,用途包括修路、改善家乡环境,更盼望老了会有个“落脚处”。

上世纪40年代捐款回乡建冰玉堂的部分妈姐

顺德均安镇沙头村,有一栋融合南洋街道特色的建筑,名字叫冰玉堂。

这是在上世纪50年代,远赴新加坡打工的妈姐,用血汗钱换回的一砖一瓦。

每天,那些健在的妈姐,来这里为离开的姐妹烧香祈福。

妈姐黄丽娥在给姐妹们点油灯。*视觉佛山

在冰玉堂的侧房,安有妈姐们的长生牌,上面刻有300多位黄姓女子的名字。

每个名字上覆盖有红纸,如有姐妹走了,红纸也就揭下来。

如今,长生牌上的红纸,“落”剩的不足十张。随着妈姐们陆续百年归老,一部分传统顺德技艺融合南洋味道的妈姐菜,也即将随她们归于尘土。

老年的妈姐们的日常。

也许最令她们感到幸福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在“传承”妈姐菜。

作为顺德菜系中的重要分支,许许多多的厨师在学习妈姐菜,在顺德各区县,很多用“妈姐菜”作为招牌的餐厅正在兴起。

家里的亲戚、义工和社会人士会定期来看望妈姐。

*视觉佛山

如何去顺德寻找最地道的“妈姐味”?也许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清晰的指南。我们已经无从定义妈姐的风味。

也许是《寻味顺德》里,90岁的妈姐黄月容耐心守着火候煮出来的那锅绵软,包容万千的白粥;也许是散落在坊间餐桌上,那一碟碟热气腾腾,气质独特、恪守本份的家庭小炒。

元宵灯谜玩出新境界

元宵佳节挂灯笼猜灯谜,是我国人民传统的娱乐性节庆活动,其中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现象。

灯谜

灯谜,俗称谜语,是从古代的隐语、廋词演变而来的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它以其纷呈的形式、高雅的趣味、丰富的内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猜灯谜既可启发思维,锻炼智力,还能增长知识,享受生活情趣。

灯谜最早可追溯至南宋。宋乾道年间曾下诏上元张灯,金吾夜放。宋周密在《武林旧事•元夕灯品》首先提到了灯与谜的结合:“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对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可见当时杭州元宵节开了猜谜用灯先河。灯谜的命名始于明代。据明王鏊《姑苏志》载:“上元灯市,藏谜者曰‘弹壁灯’。”又《江震记》载:“好事者,或为藏头诗句,任人商揣,谓之‘灯谜’,亦曰‘弹壁’。”所谓‘弹壁灯’,是指灯笼一面靠壁,三面粘贴谜条。由于在灯上粘谜,所以叫“灯谜”,从此叫了下来。

在猜谜没有被命名为灯谜的唐代,有一个字谜的代表作品——“大明寺泉水之谜”,它以构思奇巧、语言流畅、寓意深远的特点,被评为离合体字谜中的压卷之作。故事出自唐传奇小说《玉泉子》:唐懿宗咸通年间,淮南节度使令狐绹镇守扬州。有一天,他带了一班僚属和宾客去大明寺游赏。在寺院西廊,看见廊壁上题了一首四言诗:“一人堂堂,二曜同光。泉深尺一,点去冰旁。二人相连,不去一边。三梁四柱,烈火相燃。除却双勾,两日不全。”令狐绹等人看了半天,不解其意。手个有个叫班蒙的年轻人猜出来了,此诗是首谜诗,谜底为“大明寺水天下无比”八个字。由于这条谜语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大明寺泉水的知名度。

灯谜的玩法,除了搞文字游戏外,竟有人玩到了作案和破案上来。传说明代天启年间,揭阳有一个贩卖灯盏的小商人,在城郊被人杀害,凶犯在厕所的围墙上题着一首顺口溜:

你差我错,

灯盏装在布袋角。

姓在天上飞,

名叫猪屎壳。

若欲报此仇,

等待铁树开花马发角。

这竟然是一则谜语,被县令冯元飙的爱妾黄月容猜中了,终于把凶犯捕获归案。原来凶犯的谜语:前两句是说明凶犯误把灯盏是白银,而错把人杀害;中间两句是隐着囚犯的姓名叫翁阿糠;最后两句是囚犯自认为作案高明无法破获的,受害者决不能报仇。玩谜语还有助于破案,可谓是空前绝后。

到了清代,有人又把灯谜玩出了另类花样,竟然打了谶语。贵州有一位担任过县里“劝学所”所长的罗德培老先生嗜好灯谜,有一年除夕夜在檐灯上贴一条精心制作的灯谜。由于家境清贫又要想设重奖,就忍痛割爱,把家人为他准备死后入殓用的寿靴、寿帽作奖品。谜面是繁体字“東”,猜七言古诗一句。这个独脚虎谜格难住了许多谜手行家,最后终于被一位姓梁的老先生猜中。谜底是“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山排闼”扣“曰”、“青”扣“木”,合成繁体字“東”。

真是无巧不成书,几天后梁老先生竟寿终正寝,家里贫寒,正好穿戴着获奖的寿靴寿帽入殓,而棺木又恰巧安葬在两山堡之间的“吉地”,好事者穿凿附会说梁先生猜谜竟成“谶语”。

到了灯谜更是玩出了新境界,用于恭维人也是天衣无缝:十六年(1927),四川叙永人李世祚任桐梓县知事,后改称县长。他有个特点,鼻子周围有许多麻子点点。一年除夕,城里一户人家檐灯上贴出一条灯谜“李县长的鼻子”,谜底射《四书》三句连。由于谜面新奇大胆,爱好者闻风而至,观者如潮。这位县太爷听说了以为大不敬,顿生愠色。还没等他发作,这条灯谜被猜中了,谜底是:“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群星拱之。”李县长听到后一笑置之。可能觉得群星拱北辰乃歌颂之辞,也就释然了。

同是时期,谜坛还有别具一格的中“状元标”玩法。所谓“状元标”即用锦旗一面,上有“钦点”二字,中行书有“状元及第”四字。谜台开猜前在全城巡回一周,开猜时插在台前,另用大红信封一个,上写“紫泥封”金字。封内投入谜笺,写明谜文、谜目、谜底。封上后,悬挂于台前,下系鞭炮一串。谜台上仍贴上与封内相同的谜面,倘有人猜中,便谓之中“状元标”。

在广东饶平,中标时台内金鼓齐鸣,继燃鞭炮,然后捧出彩盘礼物一并送与猜中的人。并由一支铜鼓彩旗队,一路鸣炮,敲锣打鼓,护送到中标者宅上,家人也因“状元及第”而引以为荣,也鸣炮礼迎接。但是中标人须在下次主台开谜时,依例将此标转奖他人。而1940年湖北黄冈的“状元标”则被中标者带到了国外,到越南河内市设台开猜,“状元标”又被一位旅暹华侨猜中,从此这枚“状元标”流往国外,下落不明。(刘永加)

明代奇女黄月容红颜命薄,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揭阳人

广东揭阳在明朝时期有过两位奇女,数百年来广为传诵,可谓家喻户晓。其中一位是土生土长的苏六娘,她敢于反抗封建思想枷锁,与表兄郭继春的爱情故事可歌可泣。而另一位奇女名唤黄月容,虽然不是本土的,然而其影响力不亚于苏六娘,这两人有着异曲同工之感,真是红颜命薄啊!

黄月容生于1612年,本是江南扬州人,是当地一户药材铺之婢女,因貌美性贤,善解人意,很是惹人喜爱,天启六年(1626年),浙江人冯元飙中进士,授广东揭阳县令,路过扬州城,偶遇14岁的黄月容,见花容月貌,甚是喜爱,遂纳为妾,将其带至揭阳县。来到揭阳之后,屡屡助夫办案,为民除害,公事家家都能助其夫,冯县令倍加宠爱。然而这样却招来原配苏氏的忌妒,最终将18岁的黄月容活活给毒死,并毁其芳容,实是悲哀。当时揭阳名贤郭之奇赞月容曰:“殊姿窈窕,秉性幽闲,冯甚宠之,嫡妻苏氏性妒悍,容奉侍惟谨,苏忌益炽。”

侣云寺

月容不幸被害,冯县令将其厚葬于揭阳名胜黄岐山上,并建侣云庵(今名为侣云寺)专门供祀黄月容。据说,其原配苏氏被冯元飙带到揭阳八景之“双溪明月”将其推下江以正法。这在当时是极为轰动的事,黄月容被害人们感到惋惜,苏氏被处死人们为之拍手称快,冯元飙大公无私人们为之称赞不已。

月容墓

冯元飙请揭阳进士郭之奇撰写《月容传》、《侣云庵记》,自己也曾写了二首七律诗《感怀》纪念黄月容,令人读之心酸,甚是感叹,其二曰:

罗裙渐褪旧时香,不尽春流似客肠。

官阁梅残愁水部,江南枫落倩巫阳。

玉床空使惊蝴蝶,金辖谁当网凤凰。

冢色青青犹未了,长凭白雪慰燐光。

揭阳黄岐山

自从黄月容被害之后,揭阳县城逐渐形成了祭拜月容夫人的风俗,如今香火不断。历代文人墨客也写了不少诗歌以凭吊之,时至今日,也拍成了潮剧《月容传》,其影响力非常大的。

黄月容的美好形象已深入人心,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揭阳人!

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