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奇门遁甲

相姓(相姓的来源和历史)

时间:2023-09-30 15:22:35 作者:隐身守侯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古代的姓、氏、名、字、号,你能分得清吗?

本文转载于:语言文字周报

01

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

“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

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

“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

《左传·隐公八年》:

“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

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姓是怎么来的?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昧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

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

妫(今河北涿鹿有妫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风、嬴(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楚姓)、隗(原北方少数民族姓)、漆(瞒)、允22个姓。

这些姓中有些带女字旁,所以人们推测,姓的产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会。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学者又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等较古的文献中整理出几十个古姓(约59个,章太炎得52个,他人又从金文中得嫘等7个),这样加上原有的也不过80几个,可以想见,这只是远古实际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时候的姓绝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姓”多。

我们这里可以罗列几个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姓的数字。

1. 北宋以后的封建社会,长期作为儿童识字读物的《百家姓》(北宋钱塘无名氏编),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开头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2. 宋代郑樵《通志·姓氏略》中统计古代姓氏共有1745个。

3. 明代翰林院编修吴沈等人据当时户部所藏户籍编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个。

4. 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姓氏辨误》中说古姓氏有5129个。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阎福卿等曾编辑出版过《中国姓氏汇编》共收姓氏5730个。其中单姓3470个,双字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五字姓12个。台湾省也出版过《中华姓符》共收姓氏6363个,但里面有异体字重复收入的情况。

6. 据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员会汉字处1984年的抽样调查及有关专家的估计,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个以上。这个数字跟我们前面说的所谓远古即有的纯正的“姓”已经相去很远了。

那么另外那些也被称作姓的字又是怎么回事呢?那些字就是现代姓的主要组成部分“氏”,下面就来介绍“氏”。

02

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他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

从时间上来讲,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了,氏带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通签·外纪》说: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就很能说明二者的关系。“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

根据现有姓氏,推究它们的来源和最初被确定为姓氏的缘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妫、嬴等,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

(2)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羊、猪、蛇、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钢、铁、玉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

(3)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燕、韩、赵、魏、秦、鲁、蔡、郑、陈、宋、阮;司徒、司马、司空、乐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孙、伯子等,由于古代封爵职官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

(4)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伏羲住处)、西门、东门(鲁庄公子遂后代封住地)、东郭、南、百里、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陶、巫、卜、医等。

(5)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

(6)其他(在姓中还有几种变种、突变情况):

①皇帝赐姓。如刘邦赐项伯姓刘,李煜赐奚廷圭(墨务官)姓李。

②为避灾难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吴被杀后,子孙逃到齐国,改姓王孙;陈厉公子陈完,在陈内乱后逃到齐国做了大夫,改姓田。

③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姓。如荀改孙,庄改严,丘改邱等。

④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姓。如司马简姓司或马或冯,欧阳简姓欧。

⑤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如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

⑥另外,拓跋、单于、宇文、长孙、呼延、尉迟、耶律、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有些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罗、金。从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

今天在公共社交场合的“贵姓”“尊姓”“按姓氏笔画为序”中的姓,实际上包括了古姓、氏这两方面的内容。

另外,古代姓氏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①战国前,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序》)。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

那么男子称什么呢?(1)贵者称氏;(2)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

②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左传》),“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有人认为里面隐含了朴素的优生学。春秋时,鲁昭公娶吴女为夫人,两人都姓姬,乃改夫人姓孟,称吴孟子。

③因为“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贵族男子又不称姓,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前后加前缀、后缀。

A. 前缀用排行:孟、伯、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 

B. 以夫家的采邑、谥号为前缀,如晋姬、武姜、文嬴。

C. 加氏、女、母、姬、媪、妪等后缀,如张氏、商女、孟母、吴姬、赵媪等。

03

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历朝历代的命名习惯,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习惯也很不相同。

“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对名这样解释:

“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这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渐通行起来,使得人皆有名,并对命“名”讲究起来。实际上,名的出现是私有制经济出现后的必然产物。古时天下为公,一个部落一个名号,黄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

据《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当时的习惯,崇尚以天干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来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如太乙、成汤(天乙)、太丁、盘庚、帝辛(纣)、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盘庚曾孙)。

陈梦家《殷商卜辞综述》认为:太康(即大庚)、仲康(中庚)、少康(少庚)等。周代以后对命名有所讲究。春秋鲁桓公六年(705)鲁桓公问命名应遵守的礼节时,大夫申繻提出“信”“义”“象”“假”“类”五条(“五则”)。到战国时,很多贵族通过占卜来给自己的儿子命名,如屈原(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随着儒学的兴起,对起名的讲究越来越复杂,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周礼》中对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条之外,还规定了“六不”,即:

(1)不以国;(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隐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币

秦汉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在命名方面除了对“五类”“六不”同样讲究外,还对一些寓含王霸意义的字眼如龙、天、君、王、帝、上、圣、皇等字禁止使用。有些朝代不禁。

魏晋以后,一代代的学风、思潮,单从命名方面即能看出一些。

如魏晋南北朝人自命清高,玄学盛行,起名讲究高雅。如盛行以“之”命名,如王羲之子献之,孙静之、桢之。画家顾恺之,将军刘牢之,科学家祖冲之,史学家裴松之,文学家颜延之、杨衔之等。

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时髦。一时间,僧佑、僧护、僧智、梵童、摩诃之名比比皆是。据正史载,南北朝带僧字的名有122人,昙者39人,佛者24人。

唐宋时,道炽一时,僧也极红。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成了时尚。如朱熹(火),父名松(木),儿名墅(土),孙名钜、钩、鉴、铎(金),曾孙名渊、泠、潜、济、浚、澄(水),刚好是五行一个循环。

周秦两汉单名多于双名。有些双名也是单名,如晋介之推、虞宫之奇、郑烛之武、佚之狐,之为虚字,不算。还有一个“不”字,韩申不害,楚萧不疑,赵国赵不倦,汉代程不识,不危、不惑等皆如此。

另外,汉人取名:

(1)尚英武,雄浑劲健。像胜、武、勇、超、猛、固、彪、举等很常用。

(2)见贤思齐、追慕圣人。如张禹、赵禹、邓禹、陶汤、张汤、赵汤、周昌、王昌、张尧、黄舜等就体现这一特色。

(3)求长生长寿。如万年、延寿、寿王、千秋、去病、去疾、彭祖、彭生等名常见。

王莽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春秋》“讥二名”,《公羊传》“二名非礼也”,可能是单名多于双名的原因。西汉15帝,二人复名;东汉13帝全单名。

西汉至东晋,54帝,4个复名,单名94%,东汉以后,尤其两晋南北朝,佛道盛行,一时间佛名盛行:金刚、力士、文殊、目连、药王、般若、三宝随处可见,以带佛气,僧、佛、摩、梵、昙,直取佛名也很多。

唐宋后,取复名多起来,皇帝除外,因单名易于避讳。

另外,唐人追求雅,以文、德、儒、元、雅、士等字命名很流行。

五代时,因《尚书·太甲上》有“旁求俊彦”《伪孔传》有“美士曰彦”。故而,据正史载,五代共有87人以“彦”字命名。元代人以取蒙文名为时尚。

元末,张士诚原名九四,“士诚”之名乃一文人所取,是在取笑他,他还不知,典出《孟子》:“士,诚小人也”之句。

宋以后,尤其明清,字辈谱命名法最盛行。至今,从农村族谱中可看出这一现象。其字当然是些寓意吉利的字,如文武、富贵、昭庆、德祥、龙凤、昌盛等。  

明清以族谱命名为特征,影响很大。

1744年,乾隆为孔子后裔定了三十个字为:

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垂维佑钦绍念显扬

1920年,孔令贴又在这30个字后续了二十个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清朝贵族则喜欢用安、福、永、泰、保全、常荣、桂祥等吉利字命名。

04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公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05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一是伦理道德加强,二是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

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号天池钓叟,明神宗朱翊自号禹斋。

2.或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

3.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頫甲寅年生,自号甲寅人。元郑元祐,自号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号枝指生,后在民间演变成祝枝山。朱彝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树丕,自号活埋庵道人。

别人赠号主要有三种情况: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

3.以封爵、谥号为号。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

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鲁迅(1881—1936)先生一生,共用过140多个名号(主要是笔名)。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改名树人。1898年,第一次用笔名,戛剑生、树人。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时,始用鲁迅笔名。三十年代后更多,最多的为1933年26个和1934年41个。

由于不受家族、宗法、礼仪和行辈的限制,“号”是最能反映出自己的特点和个性的称谓。同时还有“斋号”,有识文风雅之士常将其书斋取名号,常常也成为书斋主人的代称。如鲁迅曾自号书斋,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斋号未厌居,俞平柏斋号古槐书屋,此可谓遗风。

来源|编辑校对

转载自丨语文学习

中国共有5000多个姓氏,只有这4大姓氏从未衰落过,看看有你的吗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有一位网友曾经发起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你身边是否有罕见的姓氏?”这个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回应,各种复杂和生僻的姓氏都纷纷涌现,这令人惊讶地揭示了一个事实:许多小说中所描述的姓氏实际上都存在于现实中。像“百里”、“诸葛”、“宇文”、“第五”等姓氏都属于这一范畴。根据最新的统计,中国目前已经累计有超过5000个姓氏,但令人惊讶的是,其中仅有4个姓氏从未减少过人数。你是否想知道这些姓氏中是否包括了你的姓氏呢?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姓氏是如何演变和形成的呢?在古代,姓氏通常与部落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姓氏相关联。可以想象,在那个时代,每个部落或家族都有独特的姓氏。随着历史的进程,同一个姓氏开始分布得更广泛,甚至人们可以选择更改自己的姓氏,这导致了许多之前从未出现过的姓氏的出现。有些姓氏甚至可以说是当时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一个人的姓氏几乎可以揭示出很多信息,比如他们可能来自哪个地方、家庭背景如何,是否有官职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姓氏的意义逐渐减弱。近2000年的变迁使得姓氏更多地代表了仅仅是一个姓氏,不再涉及与家族身份有关的信息。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在今天仍然让人铭记。据不完全统计,爱新觉罗后裔在现代中国仍有近14万人。

然而,在这四大姓氏中,排名第一的是“李”。不难猜到,这个姓氏在生活中是最为常见的,几乎无人不知。根据普查数据,全国范围内李姓的人口已超过一亿,也就是说,每15个人中就有一个姓李的。早在商朝时期,李姓就已经有了渊源,最著名的是李姓的始祖理利贞,他因引起商纣王的不满,逃到了一个名叫苦县的地方,并为了躲避追查,将自己的姓氏改成了“李”。这个改姓的历史细节令人回味无穷,因为它反映了古代姓氏的重要性。

在这之后,排名第二的姓氏就是“王”。王姓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姬姓,而姬姓在古代是八大姓之一,甚至被认为是万姓之祖。这个姓氏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承,与黄帝本人的姓氏相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姓逐渐渗入了寻常百姓之中,成为一个普遍的姓氏。

第三位的姓氏是“张”,这也是一个极为常见的姓氏。与王姓类似,张姓也源自姬姓,其始祖是一个名叫张挥的上古时代人物。尽管张挥的具体生平年代已无从考证,但今天,张姓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0.954亿,仅次于李姓和王姓。张姓在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代表,比如发明地动仪的张衡,以及知名女明星郑爽的前任张恒。

最后,排名第四的姓氏是“刘”。虽然很多人在听到刘姓时会联想到《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但实际上刘姓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夏朝,其始祖是一个名叫刘累的人。尤其在汉朝时期,刘姓的名声更加显赫,汉朝的刘邦和刘彻都是著名的历史人物。

总结而言,这些姓氏的数量众多,反映了它们深厚的历史底蕴。尽管如今的社会不再像古代那样强调姓氏对命运的影响,但每个姓氏都有其独特之处,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姓氏感到自豪。无论你的姓氏是李、王、张还是刘,它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传承和珍惜。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防尴尬,这些姓氏可别再读错了!

你有没有一个“稀有”姓氏的朋友?我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每一个姓氏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悠久的历史。据统计,几千年来,从最初的母姓中衍生、演变而来的各种姓氏多达5600个。其中既有许多我们常见的姓氏,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等,也有一些姓氏为多音字或生僻字,常常让人拿不准怎么叫。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容易读错的姓氏。收藏起来好好学习,也许哪天就能帮你避免一场社交尴尬呢!

多音字:读音相异仇,读【qiú】,不读chóu。如明代著名画家仇英。 朴,读【piáo】,不读pǔ。此姓朝鲜族多见,如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单,读【shàn】,不读dān。如《说唐》中的单雄信。解,读【xiè】,不读jiě。如明代才子解缙。 区,读【ōu】,不读qū。如柳宗元《童区寄传》中的区寄。查,读【zhā】,不读chá。如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 繁,读【pó】,不读fán。如写《定情诗》的汉末诗人繁钦。 瞿,读【qú】,不读jù。如革命家瞿秋白。 员,读【yùn】,不读yuán。如唐代诗人员半千。 能,读【nài】,不读néng。如宋代名医能自宣。阚,读【kàn】,不读hǎn。如三国时吴国学者阚泽。 都,读【dū】,不读dōu。如明代进士都穆。 乜,读【niè】,不读miē。 缪,读【miào】,不读móu。 句,读【gōu】,不读jù。如宋代进士句克俭。复姓句龙,也读gōu。 阿,读【ē】,不读ā。多音字:声调不同任,读【rén】,不读rèn。如《笑傲江湖》女主角任盈盈。要,读【yāo】,不读yào。如春秋时著名刺客要离。 华,读【huà】,不读huá。如数学家华罗庚。 过,读【guō】,不读guò。 应,读【yīng】,不读yìng。如香港艺人应采儿。 曲,读【qū】,不读qǔ。如唐代司空曲环。訾,读【zī】,不读zǐ。如元代有名孝子訾汝道。 哈,读【hǎ】,不读hā。如央视春晚总导演哈文。 钻,读【zuān】,不读zuàn。 谌,读【chén】,不读shèn。如羽毛球运动员谌龙。一字多音,姓氏读多音折,一读【shé】,一读【zhé】。 盖,一读【gě】,一读【gài】。一般念【gě】,如现代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 隗,一读【kuí】,一读【wěi】。 乐,一读【yuè】,一读【lè】。一般念【yuè】,如战国时燕国大将乐毅。种,一读【chóng】,一读【zhǒng】。一般念【chóng】,如北宋末年名将种师道。覃,一读【tán】,一读【qín】;一般读【qín】。 召,一读【shào】,得姓始祖为周武王之弟召公姬奭(shì)。一读【zhào】,为傣族姓。 相,一读【xiāng】,一读【xiàng】。 容易错认的姓逄,读【páng】。 桓,读【huán】。如东晋大将桓温。 蒯,读【kuǎi】。如汉初谋士蒯通。 殳,读【shū】。 厍,读【shè】。如北周大臣厍狄峙。 靳,读【jìn】。如演员靳东。郄,读【qiè】。 昝,读【zǎn】。如清代书画家昝茹颖。 逯,读【lù】。如汉代大臣逯普。 郦,读【lì】。如汉初名臣郦食其(lì yì jī)。 麹,读【qū】。如隋代高昌国国王麴伯稚。 璩,读【qú】。 郗,读【xī】。但古籍中也有读chī的。 妫,读【guī】,不读wěi。 郏,读【jiá】。如清代著名画家郏伦逵。 郜,读【gào】。如国足运动员郜林。 易读错的复姓令狐,读【líng hú】,不读lìng hú。如令狐冲;令单独作姓时读lìng。 尉迟,读【yù chí】,不读wèi chí。如唐初大将尉迟恭;尉单独作姓时读wèi,如战国时著名军事理论家尉缭。 万俟,读【mò qí】,不读wàn sì。如南宋奸臣万俟卨(mò qí xiè)。 澹台,读【tán tái】,不读dàn tái。如孔子弟子澹台灭明。 皇甫,读【huáng fǔ】,不读huáng pǔ。如晚唐诗人皇甫松。长孙,读【zhǎng sūn】,不读cháng sūn。如唐初名臣长孙无忌。 宰父,读【zǎi fǔ】,不读zǎi fù。如孔子弟子宰父黑。 亓官,读【qí guān】。如孔子的妻子亓官氏。 毌丘,读【guàn qiū】,不要读作 wú qiū 或 mǔqiū,也不要写作“毋丘”或“母丘”。你还碰到过哪些有意思的姓氏?一起来评论区聊聊吧!

来源:人民日报

审核:苑广鸿

责编:廉兴连

编辑:石天慧

设计:毕琳娜

封神:四眼巨人方弼和方相兄弟的原型来源

封神世界里的奇人异士很多,他们不但身怀异术,而且许多人还长得骨骼精奇,让人一眼就知道他们的不凡。像雷公面孔长着一对翅膀的雷震子和辛环,三头六臂额间长着眼睛的殷郊,外表恐怖让人一见就胆寒的龙须虎,容颜凶恶让人一见就心惊肉跳的九龙岛王魔等四圣,他们有着特别的容颜,从外貌上就让人知道他们不是普通人,他们不好惹。其中有一对出场比较早的兄弟,他们外貌就让人难以忘怀,但影视剧中并没有专门表现,他们就是四眼巨人方弼方相兄弟。

01谋反

方弼方相在封神中出场的时候正是纣王大义灭亲试图处死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殷郊和殷洪的时候,在那之前姜皇后已经被妲己和费仲诬陷害死,他们想要斩草除根,所以摆在殷郊殷洪面前的路只有死路一条。在后宫待不下去的殷郊殷洪在黄贵妃的提醒下来到大臣处理政务的九间殿求援,希望能在大臣们的庇护下博得一线生机。但此时的众大臣对于得了失心疯的纣王也没什么好办法,除了死谏也没提供更好的途径,于是方弼方相出场了:

“今天子诛妻杀子,三纲已绝,大义有乖,恐不能为天下之主,我等亦耻为之臣。我等不若反出朝歌,另择新君,去此无道之主,保全社稷。”

此时的方弼方相担任的官职是镇殿大将军,他们直接嚷嚷着要反了,直接废掉纣王另择新君了。镇殿大将军的官职并不大,可能就是像西游中沙僧担任的卷帘大将那样,给天子拉拉帘子,充当侍卫,天子遇到刺杀时挡挡刀之类的。

02镇殿

对于方弼方相的谋反言论,武将之首黄飞虎并没有客气,他直接训斥道:“你多大的官,敢如此乱言。满朝该多少大臣,岂临到你讲?本当拿下你这乱臣贼子,还不退去!”方弼、方相二人,低头喏喏,不敢回言。可见方弼方相在大殿上没什么地位,满朝文武大臣的地位都比他高,所以黄飞虎一训斥他们,他们就已经有些怂了。但是在殷郊殷洪哭泣的刺激下,他俩还是一怒之下带着殷郊殷洪反出了大殿,离开了朝歌。方弼方相镇殿将军的官职虽然不高,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担任的。

镇殿将军最重要的特点要求外貌惊人,后世的镇殿将军也要求高大威猛。方弼方相的武力如何先放在一边,首先他们的外貌是足够威猛的。书中说方弼身高一丈六尺,方相身高一丈四尺,这样的身高真的仿佛如柱子一般立在那里让人望而生畏。尤其他们兄弟还有另一个让人胆寒的特征,他们每个人都长着四只眼睛。这就更让人望而生畏了,长着两只眼睛的到处都是,长着四只眼睛的人可太难得了。而整个封神世界中也就他们兄弟如此特殊长着四只眼睛,那么他们为何如此特殊呢?

03原型

想要了解方弼方相兄弟为何如此特殊,我们就要知道方弼方相兄弟的身世起源。一丈多高的巨汉再加上四只眼睛,他们必定来历不凡,我们先看看在《周礼•夏官•司马》中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盾,帅百隶而时难 ,以索室驱疫 。大丧,先 ,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驱方良。”方相氏是原始信仰的一部分,驱除疾病,驱除邪恶,是傩戏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外貌特征就是“黄金四目”,这就是方弼方相兄弟四只眼睛的来源。

而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则说方相是“开路神君”,就是《周礼》中记载的方相氏。据说轩辕黄帝周游天下的时候,他的元妃嫘祖死在旅途上,轩辕黄帝命令次妃好如负责守护,并且购买了方相守夜。可见在轩辕黄帝时代方相氏信仰就已经广泛传播了。开路神又叫险道神,也叫阡陌将军,还叫开路仙君,这与封神大战之后方相的封号开路神和方弼的封号显道神名称相同,就是《封神演义》中方弼方相兄弟封号的来源。

04形象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方相的形象是这样的:“其神身长丈余,头广三尺,须长三尺五寸,须赤面蓝,头载束发金冠,身穿红战袍,脚穿皂皮靴,左手执玉印,右手执方天画戟。”方相身高一丈多,比《封神演义》中方弼方相的身高要矮一些,方相的兵器是方天画戟,这一点与《封神演义》相同,使用的兵器都是方天画戟。方相须赤面蓝,《封神演义》中的方弼面如重枣,大概是红色,而方相的面部如何则没有描述,所以外貌上有一些改动。

虽然方弼方相兄弟外表长得很凶恶,但他们的战斗力其实并不强,书中说他们是凡夫俗子,除了个子高,外貌吓人,还有一把力气之外,他们并没有其他特别之处。所以他们挥舞着方天画戟冲入了十绝阵后很快就成了可怜的炮灰,完美验证了大脑简单那啥发达的莽汉特点。只不过传统传说和各种古籍中只有方相氏这么一位尊神,而在《封神演义》中则有方弼方相两位神君。可见《封神演义》从传统中的方相又衍生出了方相的哥哥方弼,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就与一个殷郊变成了殷郊殷洪兄弟一样。

05尾声

封神中的方弼方相兄弟是由传统的开路神方相经过加工衍生而来的,本来就是一个人的方相变成了封神世界中的方弼方相兄弟两人。同时他们也由神仙变成了凡夫俗子,成了阐教的炮灰。他们本来的职责就与驱除邪恶有关,所以他们成为了殷商九间殿的镇殿将军。只是他们的外貌如此凶恶,而大商君臣却熟视无睹,可见大商君臣的眼界并不窄。他们对于能人异士的不寻常之处都是可以接受的,并不会大惊小怪。

中国姓氏人口排行榜,快来看看你的姓氏排第几呢?

中国姓氏人口排行榜,快来看看你的姓氏排第几呢?正在阅读的你们姓什么呢?

摘要:姓名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姓名也是最重要的户口登记项目,对公民身份的确认至关重要。对全国人口的姓氏和姓名用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规范姓名登记、了解姓氏文化变迁具有重要意义。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依托目前全世界最大、覆盖全国近14亿人口的人口信息系统,采用大数据技术,对2019年公安机关登记的全国姓氏和新生儿姓名用字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一起来看吧!

最新数据

公安部发布2019全国姓名报告 你的姓排第几?

2020年01月20日,公安部发布2019全国姓名报告,报告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全国户籍人口(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姓氏和姓名用字、2019年新生儿姓名用字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据报告,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19年的“百家姓”与2018年相比略有变化。“王”“李”“张”“刘”“陈”依旧占据头五把“交椅”,“王”“李”两姓人口均超过1亿。“万”姓以275万人、“欧”姓以261万人双双跻身2019年“百家姓”。“常”“汤”两姓则排至第101、102位。“百家姓”总人数占全国户籍人口的85.9%。

报告称,全国31个省(区、市)的姓氏人口分布不尽相同。“王”姓是全国第一大姓氏,同时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陕西、甘肃、新疆16个省(区、市)第一大姓。“李”姓为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第一大姓。“张”姓为上海第一大姓。“刘”姓为江西第一大姓。“陈”姓为浙江、福建、广东第一大姓。“杨”姓为贵州第一大姓。“黄”姓为广西第一大姓。“马”姓为青海、宁夏第一大姓。  

  你认识叫这些名字的人吗?全国使用最多的10个姓名,全国近30万人名叫“张伟”,名字使用最多的字是:“英”

  全国户籍人口中,使用频率最高10个姓名为:张伟、王伟、李娜、王芳、李伟、王静、李静、张敏、刘伟、张静。这些姓名男女皆有使用。名字使用最多的50个字为英、华、文、玉、秀、明、丽、兰、红、金等。你的名字里有这些字吗?

姓名字数长度

目前,我国除部分少数民族外,户籍人口姓名长度多为2至4个字。二字姓名为单姓单名、三字姓名为单姓双名或复姓单名、四字姓名为复姓双名,超过4个字的姓名比较少见。全国户籍人口中,三字姓名占比84.3%,二字姓名占比14.0%,四字姓名占比0.7%,其他字数姓名占比1.0%。

在新生儿姓名用字情况方面,报告称,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19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179万,新生儿姓名用字与过去相比也有一些变化。

  2019新生儿名字使用最多的50个字,新生儿名字使用最多的字:“梓”

  2019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名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50个字依次为“梓”“子”“宇”“泽”“涵”“晨”“佳” “一”“欣”“雨”等。与2018年相比,“锦”“瑶”“煜”“安”等字新晋成为新生儿起名用字首选。

  新手爸妈注意!2019新生儿名字排行榜,2万多男孩叫“浩宇” ,“一诺”女孩中最多

2019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男性新生儿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名字依次为:“浩宇”“浩然”“宇轩”“宇航”“铭泽”“子墨”“梓豪”“子睿”“子轩”“梓睿”。与2018年相比,“铭泽”“子墨”“子睿”“梓睿”进入前十。

2019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女性新生儿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名字依次为:“一诺”“依诺”“欣怡”“梓涵”“诗涵”“欣妍”“雨桐”“佳怡”“佳琪”“梓萱”。与2018年相比,“佳琪”进入前十。

“国”人姓名情况

报告称,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直以来,很多人取名喜欢用“国”字,寄寓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取名为“国庆”“国强”“建国”“国英”“国华”等的“国”人们,有的因为与共和国同龄,有的因为出生在国庆节,有的为了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户籍人口名字中含有“国”字的共计2127.9万人,其中男性1769.3万人,女性358.6万人,男性人数是女性近5倍。

从名字使用频率看,排名前10位的男性“国”人名字依次为“建国”“国强”“国华”“国庆”“国平”“国良”“”“志国”“国栋”“国辉”,排名前10位的女性“国”人名字依次为“国英”“国珍”“国华”“国芳”“国兰”“国秀”“国芬”“国琴”“国荣”“国香”。

超过110万人同时使用父姓和母姓

最近30年,在姓名中同时使用父姓和母姓的人数快速增长。1990年底,这一数据为11.8万。2018年底,这一数据为110万。同时使用父姓和母姓时,姓氏组合主要集中为常见的“张、王、李、杨、刘、陈、周”姓等,人数排名前20的主要有“张杨”“李杨”“刘杨”“王杨”“张李”等。

取名时避免哪些错误操作?不要为了与众不同选择生僻字异形字

北京民俗学会会长高巍表示,高重名率是一个长期普遍存在的现象,“国人情感和需求上有共鸣,在亲情和自然和谐相处方面的愿望都是共通的。”他坦言,要避免重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取的名字达到好听、寓意好又有文化内涵的效果,会涉及语言学、语音学、社会学、心理学、时尚、习俗等多个领域。

古人取名字相当于给孩子立了一个目标,会结合家庭背景、孩子的气质、性格等取名。作为家长,为了孩子前途,取一个很有个性、具有积极寓意的名字无可非议,甚至很有必要,但是不能看别人的名字叫着响亮就直接照搬过来。

另外,他还提醒,姓名在体现个性化的同时,应当使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汉字。千万不要为了彰显个性,过于追求特立独行,单纯为了与众不同而选择生僻字和异形字,因为这会给日常的社会生活带来麻烦与不便,比如进行户籍登记时,“个性是追求内在的不同,而不是表面形式上的特殊,社会规则是共通的,如果无视共性,只追求个性可能会与社会脱节。”

六普数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由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列出了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和人口最多的前300名姓氏。

李王张刘陈—中国五大姓人口近4亿:

1.李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94%=95,300,000人。

2.王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41%=88,900,000人。

3.张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07%=84,800,000人。

4.刘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5.38%=64,600,000人。

5.陈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4.53%=54,400,000人。

6.杨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3.08%=37,000,000人。

7.赵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29%=27,500,000人。

8.黄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23%=26,800,000人。

9.周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12%=25,400,000人。

10.吴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05%=24,600,000人。

中国人口最多的前100名姓氏:

01李 02王 03张 04刘 05陈 06杨 07赵 08黄 09周 10吴

11徐 12孙 13胡 14朱 15高 16林 17何 18郭 19马 20罗

21梁 22宋 23郑 24谢 25韩 26唐 27冯 28于 29董 30萧

31程 32曹 33袁 34邓 35许 36傅 37沈 38曾 39彭 40吕

41苏 42卢 43蒋 44蔡 45贾 46丁 47魏 48薛 49叶 50阎

51余 52潘 53杜 54戴 55夏 56钟 57汪 58田 59任 60姜

61范 62方 63石 64姚 65谭 66廖 67邹 68熊 69金 70陆

71郝 72孔 73白 74崔 75康 76毛 77邱 78秦 79江 80史

81顾 82侯 83邵 84孟 85龙 86万 87段 88漕 89钱 90汤

91尹 92黎 93易 94常 95武 96乔 97贺 98赖 99龚 100文

第101—200名

101庞 102樊 103兰 104殷 105施 106陶 107洪 108翟 109安 110颜

111倪 112严 113牛 114温 115芦 116季 117俞 118章 119鲁 120葛

121伍 122韦 123申 124尤 125毕 126聂 127丛 128焦 129向 130柳

131邢 132路 133岳 134齐 135沿 136梅 137莫 138庄 139辛 140管

141祝 142左 143涂 144谷 145祁 146时 147舒 148耿 149牟 150卜

151路 152詹 153关 154苗 155凌 156费 157纪 158靳 159盛 160童

161欧 162甄 163项 164曲 165成 166游 167阳 168裴 169席 170卫

171查 172屈 173鲍 174位 175覃 176霍 177翁 178隋 179植 180甘

181景 182薄 183单 184包 185司 186柏 187宁 188柯 189阮 190桂

191闵 192欧阳 193解 194强 195柴 196华 197车 198冉 199房 200边

第201—300名

201辜 202吉 203饶 204刁 205瞿 206戚 207丘 208古 209米 210池

211滕 212晋 213苑 214邬 215臧 216畅 217宫 218来 219嵺 220苟

221全 222褚 223廉 224简 225娄 226盖 227符 228奚 229木 230穆

231党 232燕 233郎 234邸 235冀 236谈 237姬 238屠 239连 240郜

241晏 242栾 243郁 244商 245蒙 246计 247喻 248揭 249窦 250迟

251宇 252敖 253糜 254鄢 255冷 256卓 257花 258仇 259艾 260蓝

261都 262巩 263稽 264井 265练 266仲 267乐 268虞 269卞 270封

271竺 272冼 273原 274官 275衣 276楚 277佟 278栗 279匡 280宗

281应 282台 283巫 284鞠 285僧 286桑 287荆 288谌 289银 290扬

291明 292沙 293薄 294伏 295岑 296习 297胥 298保 299和 300蔺

300家姓当中,除了看自己的姓第几外,还可以看看自己有几个姓不知道,顺便涨涨知识。(部分稀少姓氏可能不在其中,望大家莫怪)

2010年全国各省市姓氏排名前10位:

(一)广东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陈、李、黄、张、梁、林、刘、吴、罗、杨。

(二)海南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陈、王、李、吴、符、林、黄、张、周、郑。

(三)重庆市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李、张、陈、刘、王、杨、周、黄、罗、唐。

(四)山东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张、李、刘、孙、赵、杨、陈、徐、马。

(五)福建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陈、林、黄、张、吴、李、王、郑、刘、杨。

(六)浙江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陈、王、林、张、李、叶、郑、吴、徐、刘。

(七)江西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刘、李、陈、张、黄、王、吴、周、胡、徐。

(八)内蒙古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张、李、刘、赵、杨、郭、孙、高、陈。

(九)湖南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李、刘、陈、张、王、周、黄、杨、唐、罗。

(十)河南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张、李、刘、杨、赵、陈、郭、孙、马。

(十一)北京市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张、李、刘、赵、杨、陈、孙、高、马。

(十二)江苏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张、陈、李、徐、周、朱、刘、吴、杨。

(十三)山西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张、李、刘、赵、郭、杨、陈、武、高。

(十四)湖北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李、刘、张、陈、杨、胡、黄、王、徐、周。

(十五)天津市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张、李、刘、杨、赵、陈、孙、高、马。

(十六)宁夏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张、李、刘、杨、陈、赵、吴、马、孙。

(十七)辽宁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李、张、刘、赵、孙、杨、陈、于、高。

(十八)上海市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张、王、陈、李、朱、徐、周、沈、吴、陆。

(十九)河北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张、王、李、刘、赵、杨、高、陈、马、郭。

(二十)安徽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张、李、陈、刘、杨、吴、周、徐、孙。

(二十一)新疆自治区汉族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张、李、刘、杨、徐、吴、朱、郭、黄。

(二十二)黑龙江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张、李、刘、赵、孙、杨、陈、于、徐。

(二十三)四川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李、张、王、刘、陈、杨、周、黄、罗、吴。

(二十四)广西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黄、李、梁、韦、陈、陆、杨、刘、卢、张。

壮族十大姓:“黄、莫、韦、覃、农、蒙、蓝、赵、罗、梁”。

(二十五)云南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李、张、杨、王、陈、刘、赵、马、周、朱。

(二十六)贵州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李、陈、张、杨、刘、周、罗、吴、黄。

(二十七)陕西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张、王、李、赵、刘、马、杨、陈、吴、郭。

(二十八)甘肃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张、李、刘、杨、马、陈、赵、魏、周。

(二十九)青海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李、张、王、刘、赵、杨、陈、马、郭、吴。

(三十)吉林省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王、李、张、刘、赵、孙、杨、陈、于、高。

(三十一)台湾百家姓排名

前十位依次是: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

史上历次统计

宋元明朝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按照国际上公认的有关姓氏频率研究方法,从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收集宋朝、元朝、明朝的文献,采集统计样本,根据每一人物的姓名、籍贯或居住地、工作地区、文献表明的地点进行统计,从而推算出当时全国姓氏的期望分布频率。宋朝、元朝及明朝首一百个姓的次序如下:

宋朝

郭,王,李,张,赵,刘,陈,杨,吴,黄,朱,孙,胡,吕,高,宋,徐,程,林,郑,范,何,韩,曹,马,许,田,冯,杜,周,曾,汪,苏,董,方,蔡,梁,石,谢,贾,薛,彭,崔,唐,潘,邓,任,史,钱,侯,魏,罗,叶,沈,孟,姚,傅,丁,章,萧,蒋,卢,陆,袁,江,晁,谭,邵,欧阳,孔,俞,尹,廖,阎,洪,夏,雷,葛,文,柳,陶,毛,丘,龚,康,蒲,邢,郝,庞,安,裴,折,施,游,金,邹,汤,虞,严,钟。

元朝

王,张,李,刘,陈,赵,吴,杨,黄,周,徐,朱,郑,胡,高,郭,林,程,马,释,汪,罗,孙,邓,曾,萧,何,方,唐,谢,冯,吕,许,韩,董,叶,宋,夏,余,曹,范,潘,田,姚,金,袁,蔡,戴,史,孔,薛,杜,倪,熊,文,彭,蒋,梁,俞,沈,傅,丁,谭,段,耶律,苏,汤,卢,顾,易,毛,洪,魏,陆,侯,廖,贾,孟,虞,严,姜,钱,雷,江,完颜,丘,黎,于,邵,葛,章,龚,颜,邹,崔,石,秦,游,欧阳,郝。

明朝

王,张,李,陈,刘,杨,吴,黄,周,徐,朱,赵,胡,孙,郑,何,郭,沈,高,林,谢,马,叶,罗,冯,许,萧,汪,韩,曹,潘,吕,姚,程,余,袁,宋,钱,陆,卢,唐,彭,蒋,曾,邓,蔡,顾,魏,方,傅,金,范,梁,夏,董,章,俞,丁,江,杜,邹,钟,苏,严,戴,崔,田,毛,石,任,龚,陶,邵,薛,丘,熊,侯,谭,姜,贾,施,秦,史,廖,于,孔,尹,黎,孟,段,汤,白,詹,聂,易,洪,盛,倪,康,文

2006年

2006年,中国调查百家姓次序,袁义达主持完成。这项调查共涉及1110个县市,2亿九千六百万人口的数据,获得姓氏4100个,经过省籍,地区,县市三级人口比例的统计排定。调查发现:李、王、张三个大姓人口均接近1亿,都超过中国总人口的7%;占中国总人口1%以上的姓氏共有18个,占人口0.1%以上的姓氏共有129个,而这129个姓氏的人口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7%。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是当今中国的十大姓氏,也是全球华人,甚至全球的十大姓氏。

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朱,马,胡,郭,林,何,高,梁,郑,罗,宋,谢,唐,韩,曹,许,邓,萧,冯,曾,程,蔡,彭,潘,袁,於,董,余,苏,叶,吕,魏,蒋,田,杜,丁,沈,姜,范,江,傅,钟,卢,汪,戴,崔,任,陆,廖,姚,方,金,邱,夏,谭,韦,贾,邹,石,熊,孟,秦,阎,薛,侯,雷,白,龙,段,郝,孔,邵,史,毛,常,万,顾,赖,武,康,贺,严,尹,钱,施,牛,洪,龚。

2007年

2007年中国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的最新统计:王姓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7.25%。这个排名跟2006年1月中国科学院的统计有差别。

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徐,孙,马,朱,胡,郭,何,高,林,罗,郑,梁,谢,宋,唐,许,韩,冯,邓,曹,彭,曾,肖,田,董,袁,潘,于,蒋,蔡,余,杜,叶,程,苏,魏,吕,丁,任,沈,姚,卢,姜,崔,钟,谭,陆,汪,范,金,石,廖,贾,夏,韦,傅,方,白,邹,孟,熊,秦,邱,江,尹,薛,闫,段,雷,侯,

2008年

2008年中国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的最新统计:

排名前100的姓氏

01.王 02.李 03.张 04.刘 05.陈 06.杨 07.黄 08.孙 09.周 10.吴11.徐 12.赵 13.朱 14.马 15.胡 16.郭 17.林 18.何 19.高 20.梁21.郑 22.罗 23.宋 24.谢 25.唐 26.韩 27.曹 28.许 29.邓 30.萧

2010年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姓氏排名前100名

01李02王03张04刘05陈06杨07赵08黄09周10吴

11徐12孙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19马20罗

21梁22宋23谢24郑25韩26唐27冯28于29董30萧

31程32曹33袁34邓35许36傅37沈38曾39彭40吕

41苏42卢43蒋44蔡45贾46丁47魏48薛49叶50阎

51余52潘53杜54戴55夏56锺57汪58田59任60姜

61范62方63石64姚65谭66廖67邹68熊69金70陆

71郝72孔73白74崔75康76毛77邱78秦79江80史

81顾82侯83邵84孟85龙86万87段88雷89钱90汤

91尹92黎93易94常95武96乔97贺98赖99龚100文

2013年

1.王2.李3.张4.刘5.陈6.杨7.黄8.吴9.赵10.周

11.徐12.孙13.马14.朱15.胡16.林17.郭18.何19.高20.罗

21.郑22.梁23.谢24.宋25.唐26.许27.邓28.冯29.韩30.曹

31.曾32.彭33.萧34.蔡35.潘36.田37.董38.袁39.于40.余

41.叶42.蒋43.杜44.苏45.魏46.程47.吕48.丁49.沈50.任

51.姚52.卢53.傅54.钟55.姜56.崔57.谭58.廖59.范60.汪

61.陆62.金63.石64.戴65.贾66.韦67.夏68.邱69.方70.侯

71.邹72.熊73.孟74.秦75.白76.江77.阎78.薛79.尹80.段

81.雷82.黎83.史84.龙85.陶86.贺87.顾88.毛89.郝90.龚

91.邵92.万93.钱94.严95.赖96.覃97.洪98.武99.莫100.孔

101.汤102.向103.常104.温105.康106.施107.文108.牛109.樊110.葛

111.邢112.安113.齐114.易115.乔116.伍117.庞118.颜119.倪120.庄

121.聂122.章123.鲁124.岳125.翟126.殷127.詹128.申129.欧130.耿

131.关132.兰133.焦134.俞135.左136.柳137.甘138.祝139.包140.宁

141.尚142.符143.舒144.阮145.柯146.纪147.梅148.童149.凌150.毕

151.单152.季153.裴154.霍155.涂156.成157.苗158.谷159.盛160.曲

161.翁162.冉163.骆164.蓝165.路166.游167.辛168.靳169.欧阳170.管

171.柴172.蒙173.鲍174.华175.喻176.祁177.蒲178.房179.滕180.屈

181.饶182.解183.牟184.艾185.尤186.阳187.时188.穆189.农190.司

191.卓192.古193.吉194.缪195.简196.车197.项198.连199.芦200.麦

201.褚202.娄203.窦204.戚205.岑206.景207.党208.宫209.费210.卜

211.冷212.晏213.席214.卫215.米216.柏217.宗218.瞿219.桂220.全

221.佟222.应223.臧224.闵225.苟226.邬227.边228.卞229.姬230.师

231.和232.仇233.栾234.隋235.商236.刁237.沙238.荣239.巫240.寇

241.桑242.郎243.甄244.丛245.仲246.虞247.敖248.巩249.明250.佘

251.池252.查253.麻254.苑255.迟256.邝257.官258.封259.谈260.匡

261.鞠262.惠263.荆264.乐265.冀266.郁267.胥268.南269.班270.储

271.原272.栗273.燕274.楚275.鄢276.劳277.谌278.奚279.皮280.粟

281.冼282.蔺283.楼284.盘285.满286.闻287.位288.厉289.伊290.仝

291.区292.郜293.海294.阚295.花296.权297.强298.帅299.屠300.豆

301.朴302.盖303.练304.廉305.禹306.井307.祖308.漆309.巴310.丰

311.支312.卿313.国314.狄315.平316.计317.索318.宣319.晋320.相

321.初322.门323.云324.容325.敬326.来327.扈328.晁329.芮330.都

331.普332.阙333.浦334.戈335.伏336.鹿337.薄338.邸339.雍340.辜

341.羊342.阿343.乌344.母345.裘346.亓347.修348.邰349.赫350.杭

351.况352.那353.宿354.鲜355.印356.逯357.隆358.茹359.诸360.战

361.慕362.危363.玉364.银365.亢366.嵇367.公368.哈369.湛370.宾

371.戎372.勾373.茅374.利375.於376.呼377.居378.揭379.干380.但

381.尉382.冶383.斯384.元385.束386.檀387.衣388.信389.展390.阴

391.昝392.智393.幸394.奉395.植396.衡397.富398.尧399.闭400.由

2014年

排序 姓氏 人口数(万人) 占总人口百分比

1 王 9468 7.10

2 李 9276 6.96

3 张 8550 6.42

4 刘 688 2 5.16

5 陈 5673 4.26

6 杨 3960 2.97

7 黄 2876 2.16

8 赵 2702 2.03

9 周 2506 1.88

10 吴 2376 1.78

2018年

据统计,2018年全国共有23个姓氏户籍人口数量超过一千万。王姓、李姓户籍人口数量均超过1亿。王、李、张、刘、陈5个姓氏户籍人口数量占据头五把“交椅”。“王”姓户籍人口数量仅比“李”姓多61万人,“王”姓和“李”姓第一大姓之争仍将延续。排名第101位的“赖”姓与排名第100位的“汤”姓仅差4.3万人,未来跻身“百家姓”大有希望。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登记在用的人口姓氏共有6150个。但“百家姓”占人口总量的近85%。最常见的姓氏为:王、李、张、刘和陈。五大姓人口总和约为4.33亿,接近中国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

2018年百家姓:1王 2李 3张 4刘 5陈 6杨 7黄 8赵 9吴 10周 11徐 12孙 13马14朱 15胡 16郭 17何 18林 19高 20罗 21郑 22梁 23谢 24宋 25唐 26许 27邓 28韩 29冯 30曹 31彭 32曾 33肖 34田 35董 36潘 37袁 38蔡 39蒋 40余 41于 42杜 43叶 44程 45魏 46苏 47吕 48丁 49任 50卢 51姚 52沈 53钟 54姜 55崔 56谭 57陆 58汪 59范 60廖 61石 62金 63韦 64贾 5夏 66付 67方 68邹 69熊 70白 71孟 72秦 73邱 74侯 75江 76尹 77薛78闫 79雷 80龙 81黎 82史 83陶 84贺 85毛 86段 87郝 88顾 89龚 90邵 91覃 92武 93钱 94戴 95严 96莫 97孔 98向 99常 100汤

参考消息网2019年2月19日报道德媒称,中国是有着将近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在姓氏方面,也是如此。在中国,姓王和姓李就像在德国姓穆勒和施密特一样普遍。

据德国《世界报》网站2019年2月17日报道,今年,这两个姓氏展开了一场中国第一大姓的激烈之争。它们都突破了1亿大关。2018年在中国官方登记的王姓人口达到1.015亿人。李姓人口以61万之差紧随其后。

户籍人口数量超过一千万的姓氏

姓名大数据报告发布:“父姓加母姓”起名现象悄然兴起

“那个超过30万人叫‘张伟’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

近日发布的姓名大数据报告《2019姓名全景报告-中国人起名质量首次量化揭示》(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新生儿热度最高的名字分别是“子墨”(男宝宝)和“一诺”(女宝宝);最受欢迎的男宝宝名读音为“yìchén”,女宝宝名读音为yǔ tóng。

报告还分析,“10后”名字的性别区分度正越来越泾渭分明,“男起女名”和“女起男名”比例都有所下降。此外,2014年以来,新生儿尝试“新复姓”(父姓+母姓)的比例也有所增长。

2018年热度最高的男女宝宝姓名来源:2019姓名全景报告2018年男女宝宝热名第一分别为“子墨”、“一诺”

近几年宝宝起名最喜欢用什么字?

报告显示,2018年,子墨、宇轩、浩宇排行男宝宝热名前三,一诺、梓涵、诗涵排行女宝宝热名前三。这一年,最受欢迎的男宝宝名读音为“yìchén”,女宝宝名读音为yǔtóng。

2018年最受欢迎男女宝宝读音 来源:2019姓名全景报告报告还评选了2018起名“年度字”和“年度名”。

男宝宝起名年度字为“奕”,年度名为“晟睿”; 女宝宝起名年度字为“彤”,年度名为“雨彤”。

报告分析称,“奕”有光明、俊逸的含义,自带正能量和精气神。众多家长青睐它入名,寄望宝宝神采奕奕、光明坦途。对于“彤”字,报告称,不同于上世纪60-80年代时代烙印挤占了家长思考的“红”和“丹”,新一代父母更关注生活和育儿,在孩子名字中寄予了对“燃”的呼唤。

同一个时代,最受家长欢迎的起名用字,通常都会比较趋同。但每年新生儿起名,也有各自的特点。

报告显示,2014马年,快速崛起的是“骏腾”、“骏驰”、“子骏”等名。2015羊年则流行“梓洋”、“沐阳”、“梓芃”等。2016猴年时兴“梓林”、“宇森”、“森”。2017鸡年最显著的新晋字,是一批别开生面的“米家军”:米、禾、籽、粒。到了2018狗年,备受家长青睐的是“鑫、鑫源、鑫泽、锦哲、锦泽、锦浩”等名,以及“心、沁 、忻、 惜、宏”等字。

“生肖对老百姓的影响非常大,从报告可以看出,每年起名潮流最大的变量就是生肖。但生肖的本质是一种动物纪时法,并不是说生在什么年份,就跟当年的生肖有什么相似之处。至于网上的生肖起名宜忌,更是牵强附会,它是人为编造出来、吸引眼球用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报告发布方、起名通创始人张襦心表示。

记者了解到,此次报告基础数据来源于该平台2010年-2018年4340万条新生儿起名意向以及2008年以前的部分历史数据。

起名品质不断提升

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起名品质如何?

“对特定群体的起名品质的宏观衡量,从前一直是一个难题。为此我们拟定了一个衡量指标——名字集中度。集中度越低,代表名字的多样性更好,某种程度也意味着品质越高。”主导该报告大数据分析的起名通创始人陈俊称。

报告显示:从上世纪60年代起,我国新生儿起名质量呈渐次下降趋势,到达一个节点后又持续上升。上世纪90年代以来,起名品质有所上升,00年代以后,起名品质不再有飞跃变化。到2017、2018年,新生儿起名品质再度显著提升。

报告还披露了不同地域的起名品质差异。

2017、2018年,男宝宝起名质量最好的是福建、上海。女宝名起名质量最好的同样有福建,另外一个是广东。以贵州、甘肃、四川等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以及以辽宁、黑龙江为代表的东北地区,起名质量不够理想。

报告认为,造成以上差异的因素比较复杂,其中经济驱动是比较明显的原因之一。经济发展迅速、有活力的地区,往往包容度越大,人口构成也越趋多元,为名字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持续发酵的有利环境。

“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不断上升,社会越来越多元化,这些都会体现在名字中。”张襦心称,相比于该机构此前发布的第一份报告以“热名排行榜”引导人们去关注重名现象和名字背后的社会文化现象,第二份报告更侧重于深度和宏观地分析起名质量。随着中国父母文化素养和思想开放程度逐步提升,家长对名字更为求新求变、追求多元表达,新生儿的名字也越来越多样化,起名质量提高成为一个总体趋势。

“父姓加母姓”起名现象悄然兴起

针对女起男名、男起女名的现象,该报告也做了一定剖析。

报告称,“男起女名”和“女起男名”最突出严重的是1990 、2000年代,而“2010后”名字的“性别区分度”已越来越泾渭分明。“男起女名”的比例减少了一半,“女起男名”的比例也下跌了三分之一。人们担心中的“更娘化”、“更men化”的趋势并不存在。

2014年-2018年全国新复姓占比变化 来源:2019姓名全

景报告“近些年,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新的现象在悄然快速兴起——名字为父姓加母姓。这是一个体现女性地位提高、性别公平的现象。” 张襦心介绍,“父姓+母姓”这种“新复姓”起名方式也是报告关注的内容。

报告显示,2014年到2017年,新生儿尝试“新复姓”的比例快速增长,四年即实现了翻倍,男宝宝达到了2.51%。女宝宝也上升到了1.73%。

地域方面,“新复姓”走在最前面的是云南。京津冀、东三省、山东、河南这些区域,尝试比例则多年低于全国均值。

针对新复姓,报告还发现了两个特别现象。

首先,男孩新复姓比例一直明显高于女孩,但两者的比例差距在持续缩小。报告认为这反映了部分家长的意识里,“重男轻女”的观念仍然存在,但是程度在减轻。

其次,2014年-2017年,新复姓比例都在节节攀升,但到了2018年,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新复姓比例双双下降。报告认为该现象与生育政策的变化有关:随着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一些心态开放的家庭开始让其中一个孩子直接随妈妈的姓,从而导致新复姓的比例不升反降。

最热四字名背后的“尬名现象”

伴随着新复姓现象,四字名也在当下占有一席之地。

报告显示,2018年起四字名(包含复姓、新复姓)的意愿,在女孩中占比约0.29%(包含复姓、新复姓),在男孩中占比约0.35%。

四字名中,以复姓“欧阳”的最多。排除复姓后,2017-2018,男宝宝家长最想起的四字名是“王者荣耀”。而女宝宝家长近三年最想起的四字名,都是“杨柳依依”。

报告认为,“王者荣耀”荣登男宝四字名榜首,明显是受到了“网游热”的影响,而“王”姓又为中国大姓,给了这类家长倾向如此命名的更多机会。

报告指出,排名第一的女宝宝四字名,出处是中国第一部诗词典籍《诗经》。2016、2017连续两年,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在社会上掀起了品读诗词热潮,也影响了一些正在起名的年轻父母。不过,四字名在开启“起名新大陆”的同时,也给父母的起名水准带来了更高的挑战:如果创意巧妙得当,自能令人拍案叫绝。如把握不当,出现违和感的比例也会更高。如“王者荣耀”、“王子殿下”、“兰博基尼”、“谢主隆恩”,正是新一代尬名(令人觉得尴尬的名字)的代表。

“起名者想要追求独特个性,这无可厚非。但如果对名字的育儿引导作用、形象塑造作用不了解,又不能很好地驾驭文字,就很容易跑偏,把孩子的名字变成文字游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