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射手座

赤松黄大仙(赤松黄大仙风景区)

时间:2023-10-09 11:06:25 作者:未及挽留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那些自己飞升成仙还带上家人的神仙:有人甚至带上全家老少40多人

在中国古代有那么一批修仙问道之人,一直把成仙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为此不惜进入深山老林中吐纳天地灵气,以求来超越生死,长生不老,最后飞升进入仙界永生不死。

所以往往修仙都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自己能够飞升成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所以很多修仙之人都是孑然一身,因为修仙之人很难照顾到自己家人,比如东汉三大名医之一的董奉,就是和华佗、张仲景并列的神医,“杏林圣手”、“杏林春暖”来形容好医生的典故是来源于董奉。但董奉自己飞升成仙,却无法带上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所以成仙后只能派老虎守护妻女,倒也是仙人的无奈了。

而有些能力出众的人,在自己飞升成仙之余,还有余力带着全家一起飞升成仙,这绝对是有大功德、大仙缘的存在才能如此福泽家人。有的人的功德太大甚至可以带着全家42口人,连同家里的狗和鸡都一起成仙。

一、福泽家人的神仙伯山甫

伯山甫是汉朝著名的仙人,《神仙传》中记载:伯山甫是古代九州之一的雍州人,进了华山专心修道,服食丹砂仙药,也常常回到家乡探亲,并且每次容貌没什么变化,就这样活了二百岁还不显老。

伯山甫每到别人家去时,就历数这家人祖祖辈辈的善恶和功过,好像他亲眼见过似的,可能这就是他活得很久知道的多的原因。他还能够预测别人未来的吉凶福祸,预测的非常准确,这么看来伯山甫已经是一位神仙了。

而伯山甫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因为他让自己的外甥女成仙了,传说他的外甥女当时已经八十多岁,年老又多病,伯山甫就给了她一些药,外甥女服下药以后,立刻变得年轻了,面色像桃花样艳丽。有一次,汉朝皇帝派了使者到河东去,忽然看见城西有一个女子用鞭子抽打一个老头,老头老老实实地低着头挨打。

使者十分奇怪,就上去问怎么回事,那女子说,“我是在打我儿子哩。从前我的舅舅伯山甫给了我一些仙药,我叫我儿子吃,他不肯吃,现在就老成这样,走路连我都不如,慢腾腾地,所以我才打他。”

使者问那女子和他儿子都是多大岁数,女子回答说,“我已经二百三十岁,儿子才八十岁。”后来这女子也进了华山修道去了。而这女子后来的仙名就是《女仙传》里的西河少女。

伯山甫和西河少女也是修仙界少有的有亲戚关系的仙人,这也是伯山甫作为神仙福泽家人的表现吧,虽然没有直接带着家人飞升仙界,但是给了仙药,让西河少女返老还童并且可以修道成仙。

二、带着哥哥成仙的黄大仙

说起“黄大仙”,北方的人可能认为是黄鼠狼修炼成仙,与狐仙(狐狸)、白仙(刺猬)、柳仙(蛇)和灰仙(老鼠)并称为“五大仙”又叫“五大家”或“五显财神”, 属于亦妖亦仙的灵异。而南方的“黄大仙”则是正经的道家神仙,称赤松黄大仙,祖庙在浙江金华,而香港和国外很多人供奉“黄大仙”,香港的黄大仙庙非常出名,称“香港第一大庙”。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黄大仙就是道士皇初平,他不仅自己成了仙人,还带上他的哥哥皇初起成了仙。

在《太平广记》的神仙传记中,黄初平(也有称“皇初平”)是晋代丹溪人,15岁时,家里让他出去放羊,遇见一个道士,道士看他憨厚善良,就把他领到浙江金华山的山洞中,一去就是四十多年。

他的哥哥叫黄初起,进山寻找,找了好几年也找不到。后来他在街上见一个道士,就向他打听说,“我有个弟弟叫黄初平,家里让他放羊,已经走失了四十多年,不知他的死活,也不知他在什么地方,恳求道长给算一算。”

道士说:“金华山中有一个放羊的小孩,姓黄字初平,肯定就是你的弟弟了。”

黄初起听后就跟着道士,到金华山里找到了弟弟,兄弟相见悲喜交加。黄初起就问黄初平那羊都哪去了,黄初平说,“就在东边山坡上。”

黄初起就到东山坡上去找,没看见羊,只看见一堆白石头,就回来对黄初平说,“东山坡上哪里有羊啊?”

黄初平说:“羊就在那儿,只是哥哥你看不见罢了。”

黄初平就领哥哥来到东山坡,叱喝了一声:“羊快起来!”只见那些白石头一下子变成了几万头羊,这就是成语“叱石成羊”的故事。

黄初起说,“弟弟你已经得了仙道,我能学成吗?”

黄初平说:“只要你诚心修道,就能学成。”黄初起就离开了妻子儿女,来跟弟弟学道。和他一起服用松脂和茯苓,活到了五百岁,修炼得能坐在那里忽然消失,在大白天走路,谁也看不见他,面容也像孩童一样。后来兄弟俩一起回乡,见亲族都已经全部逝去了,就又回了山。

后世也称黄大仙的哥哥皇初起为“二皇君”。也是神仙传记中很少的兄弟仙人组合。

三、带着妻子和徒弟飞升成仙的张天师

张道陵天师,是道教的创始人,被誉为“道教四大天师之首”,张道陵传说是汉初三杰“谋圣”张良的八世玄孙,关于张天师的神话故事很多,特别是降妖伏魔的故事,张天师一路走来可以说一直在斩妖除魔。

张天师出身不凡,出生的那天,有黄云笼罩屋室,紫气弥漫外庭,室内光明如日月相辉照,这就是神人降世的场景。张天师七岁修道,传说长大后被太上老君降世收为弟子,后来创立了“五斗米教”,有弟子数千人,后来张天师在在蜀地更是荡尽了六大魔王和八大鬼帅。(张天师的传奇故事可在文章末尾点击链接观看)

张天师的妻子姓孙,《女仙传》里称之为孙夫人,和张天师同住在龙虎山,修行三元默朝之道多年,后来炼金液还丹,依照太乙元君所传授黄帝之法,炼成了金丹,变形飞化无所不能,也是一位著名女仙人。她和张天师的儿子张衡,继承了道法,世人称他为嗣师,为二代张天师,三代张天师张鲁就是张衡的儿子,后来被曹操招降。

张天师的大弟子叫王长,张天师非常看重他,把修炼秘法传授给了他。并且曾经张天师、王长师徒在北邙山隐居炼丹。传说师徒烧炼九天神丹,一年红光满室;第二年有青龙白虎现身绕丹炉飞行,第三年丹成之时,有神人骑着黑虎前来护法,这神人黑面浓须、一手持金鞭,说到:“赵公明为真人护丹炉”,赵公明在传说中本为恶神,后被护法张天师炼丹才被封为玄坛元帅,成为道家护法四元帅之一,还兼职任武财神。

张天师师徒一起炼这九天神丹,足足三年大丹才炼成,效果自然很好,丹成之时张天师年已六十多岁,服食神丹后,就年轻得像三十多岁的人了。张天师服用神丹后,法力精深,后又得到“五岳摄召万灵神龟秘文”,加以精思修炼,不仅能腾空飞行,又有风耳、隐形加上分身等,高深莫测。

而张天师还有一个关门弟子叫赵升,张天师收赵升为徒的时候足足考验了七次,最后赵升成功通过考验,坚定了修道的志向。

后来在汉桓帝永寿二年丙申九月九日,张天师和孙夫人,以及两位弟子王长、赵升椅子在阆中的云台成仙,白日升天。我想张天师的夫人和两位弟子本身都有修为,加上张天师功德深厚,所以四人才能一起飞升。所以现在很多张天师画像上都有两个徒弟侍奉。

四、带着全家飞升成仙的许天师

许逊许天师,晋朝著名道士,曾举孝廉出身,出任旌阳县令,为官清廉,政绩突出,于是人称许旌阳。后晋代时局纷乱,弃官东归,遨游江湖,自称遇到神仙传授“太上灵宝净明法”,创立了道教净明派,被誉为“道教四大天师”之一,在唐代被列为十二真仙之一。

许天师的仙迹很多,特别是在江西,古代对他的祭祀十分虔诚,主要原因传说是许天师在江西多次斩杀蛟龙,除去水患。纵观许天师的成仙之路,都是在斩杀蛟龙之中,在所有的仙人传说中,许天师斩杀蛟龙的传说是最多的,可谓是 “道家斩龙人”。(许天师斩龙的故事可以在文章后点击链接观看)

而许逊许天师更出名的是在136岁时,于东晋宁康二年(374)八月初一在洪州西山上,许天师的住宅突然腾空而起,他全家四十二口都成了仙,只有一个石匣、一副车轮和真君用过的锦帐从云中落到他的故居,当地人就在故居建了座庙,庙名叫“游帷观”。东晋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德,将旌阳县改名德阳县。后人在他居住地西山建起许仙祠,在南昌铁柱宫建旌阳祠,并受历代王朝赐匾表彰,宋王安石撰写《许旌阳祠记》。这就是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传说来源。

可能很多人要问了,同为四大天师之首的张天师只能带着3个人成仙,为什么许天师地位不如张天师,但却这么厉害?我猜想,张天师的虽然功德深厚,但是传说在荡尽了六大魔王和八大鬼帅的时候杀气太重,造成了无数煞气业力都冲上了天庭,因此张天师被天帝责难,还差点被太上老君给开除,最后只能补修功德才成仙。

而许天师一直都是斩蛟龙,治理水患,积累了巨大的功德,整个江西人民都是非常感激许天师的,所以许天师的业力很少,功德很多,所以许天师才能“拔宅飞升”。

五、结束语——飞升到天界之后的家人怎么办?

在神仙传记中,能够带着家人飞升的仙人往往都是一代天骄,拥有着无上的法力和功德。很多人就要问了,那家人飞升到仙界就能成仙吗?

在唐朝有个采药民的故事也许可以解释这一点,传说唐高宗显庆年间,蜀郡青城的一个 “采药民”,在挖药的过程中,掉进了青城山洞天与天界的连接洞口,结果走到了天界。在天界发现天界不但有仙人,更有许多住在村子里的人,这些人平时修炼,但是有机会拜见玉皇大帝。并且采药民跟着拜玉皇大帝的时候,因为机缘吃了一个宝珠,可以长寿五千年。这个宝珠还是最下等的宝珠。(采药民的故事也可以在文章后面点击链接观看)

所以我想凡人只要进入到天界之后,肯定接触的修仙的人很多,能得到仙物的机会也多,自然更容易成仙,可能随便一个神仙赠送了一个丹药就让自己长生不老了。

所以只要有机缘被仙人带入到仙界中,那估计也能成仙了。

欢迎点赞评论关注!!!

张天师、许天师、采药民进入仙界的故事可以点击下面链接观看:

《我以妖魔血,铸我成仙路—杀气十足的张天师,荡尽了天下妖魔鬼怪》

《仗剑走天涯、仙剑斩蛟龙——许天师的斩蛟成仙之路》

《普通凡人进天庭会怎么样?或拜玉皇大帝成为神仙,但也失去了很多》

列入国家级非遗的黄大仙 如何飘洋过海当好文化使者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雪 通讯员 袁倩蕾

6月25日下午,参加“2023港澳·浙江周”活动的金华代表团到香港啬色园、元清阁考察,交流黄大仙文化,并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就筹建 “世界黄大仙文化联盟”、共同开展“黄大仙(传说与信俗)文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达成共识。这次考察签订了黄大仙文化交流合作意向书,未来将不定期开展文化交流访问活动,共同开发黄大仙旅游专线。

黄大仙是谁?

答案在浙江金华北山的真人洞。洞顶白石累累,如乱云,像堆卵,崩裂欲坠,令人莫敢仰视,奇怪的是自古以来从未落下过一块,而且有的白石形状像羊一样,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云深洞扉之中,藏着“叱石成羊”的传说,也藏着一座城市文化IP的密码——金华根据黄大仙文化的精神内核,创新推出“仙的金华山,妙意自然来”的新口号。

近日,记者寻“羊”而去,探访黄大仙祖宫,采访文旅部门,对话侨胞,看看这股仙气是如何出海的。

寻迹:黄大仙文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5月14日,香港啬色园黄大仙祠监院李耀辉一行来金华山调研黄大仙文化工作。黄大仙文化是海外华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与香港的交流又特别频繁紧密。

雨后初晴,记者在黄大仙祖宫看到,巍峨的祖宫雾气缭绕,祖宫进深800多米,共七进阶,由12处宫楼阁台组成,其中宫观建筑占地5000多平方米,是我国江南最大的道观。金华赤松黄大仙宫始建于晋代,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是黄大仙文化的发祥地。历经几次损毁和修建,依然保留着丰厚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底蕴。

黄大仙祖宫的袁静然道长告诉记者,黄大仙文化是金华传承弘扬中华传统“善”文化的载体。一袭青衣,头戴庄子巾,让清瘦的袁道长看起来更加出尘。袁道长道号“静然”,安徽人,来金华黄大仙祖宫修行已有13年了。

“金华是黄大仙的故里,金华山是黄大仙得道之地,发源于金华山的黄大仙文化,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地区广受欢迎,信徒多达数千万,影响力极大。”

袁道长带领记者一行,沿着进阶石台从右到左依次参观殿宇,并娓娓讲述黄大仙传说。黄大仙,原名黄初平,出生于金华,相传是一名放羊的牧童,于赤松山修炼得道,又称赤松子。得道后的黄初平,匡世济民,成为民众喜爱的除妖祛邪、惩恶扬善的英雄。其“有求必应、普济劝善”的核心信仰千百年来传承不断,并远播海外,成为信众心中的“侨仙”。

“黄大仙的香火,是以浙江金华山祖庭,先南延到广东,然后移灵香港,再传至海外的。”袁道长说,黄大仙文化千百年来传承未曾断过。

交流: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黄初平(黄大仙)传说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大仙文化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和国际影响力,南传粤闵、港澳台,远播海外华人世界,乃至吸引外国人群体,据不完全统计,除了港澳台地区,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地共有黄大仙信众超3000万人,香港740万人口中有约450万人推崇黄大仙,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我和家人每年都会来黄大仙宫看看。”李富毅是香港人,在浙江义乌从事国际贸易。对李富毅而言,黄大仙有着别样的意义。“我的妻子是台湾人,一家人深受黄大仙文化影响,如黄大仙文化中的‘善’文化是指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还包括了尽力去帮助他人、不伤害他人、勇于承担责任等,这些是黄大仙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李富毅说,他热衷于向自己的生意伙伴分享黄大仙文化内涵。

倪韩笑是一名华侨,金华本地人,早些年在中东从事外贸跟单工作。她如今在黄大仙祖宫附近的鹿女湖开了家民宿,背山面湖,风景无敌。她说,中国人到了国外就是异乡人,黄大仙文化正好使他们在交流中找到了共同的根。

“‘善’是一种文化认同和文化共鸣,给在外的游子带去温暖和慰藉。”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党政办徐雯倩说,近年来,金华赤松黄大仙宫和金华市黄大仙文化研究会积极邀请香港和台湾地区友人和民间团体来金华访问交流,同时,也多次前往香港、台湾等地开展文化巡游活动。

“我们正在发挥黄大仙文化这张对外交往金名片的作用,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徐雯倩告诉记者,为加大黄大仙文化的国际友好交流,自2003年起,双龙风景旅游区连续举办多届“国际黄大仙文化旅游节”。此外,旅游区计划在今年10月举办中国·国际黄大仙文化旅游周,开展祭祀祈福、高峰论坛、招商推介、寻根问源等活动,并成立世界黄大仙文化联盟。

“我们希望通过活动的举办,进一步扩大黄大仙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让黄大仙文化的传承、推广助力文化认同。”徐雯倩说。

传承:春风化雨,黄大仙文化源远流长

据介绍,近年来,金华市依托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赤松黄大仙宫),开展了“同根同源”港澳台侨学子寻根黄大仙等活动,守护并弘扬中华传统“善”文化,增进港澳台侨青年一代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以金东区为例,当地拥有华侨及归侨、侨眷、侨属超过2700人,分布在欧美、东南亚、中亚、大洋洲、非洲等48个国家和地区。为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与海外侨界人士相互交流、联谊,金东区依托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赤松黄大仙宫),于2019年成立“金东区同心书画院”,以书画为桥梁,广泛团结联系港澳台侨和党外书画界人士及书画艺术从业者和爱好者。

据金东区侨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金东现有涉侨阵地13个,其中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1个,“我们积极发挥黄初平、施复亮、施光南、艾青等名人效应,利用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平台优势,不断促进港澳台侨之间的互通交流。”

除了开展交流交往活动外,通过“侨仙”的牵线搭桥,金华市还以婺剧、电视剧、道情、金华山歌等形式弘扬黄大仙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弘扬中华传统“善”文化。如《黄大仙探秘》等多部以黄大仙文化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在金华山黄大仙祖宫完成取景拍摄。2022年底,管委会组织开展了黄大仙祈福跨年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黄大仙文化的聚合力和影响力。2023年4月1日,“仙的金华山·妙意自然来”金华文旅高铁品牌专列成功首发,并举办专列首发仪式。

展望:擦亮金名片,打造跨国IP

20年来,金华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文化开发”战略和文旅融合发展行动,深入开展黄大仙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弘扬工程,全面推动黄大仙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2005年成立金华黄大仙文化研究会,历届会长均由市领导兼任,一年推出1期《黄大仙文化》会刊,累计已出版17期。于2020年启动编撰《普济劝善—走向世界的黄大仙文化》,计划今年出版发行。去年以来,充分借助浙师大、市委党校等高校及研究院所的专业力量,共同推进黄大仙文化的系统性、深层次课题研究,筹备著作《金华山文化解码》。

然而,金华虽拥有祖庭地位,但影响力还有待远播。如何弘扬黄大仙文化?打造专属金华特色的文化IP?金华还有很长路要走。

目前,金华黄大仙品牌开发还停留在最基础的旅游景点开发和举办相关节庆活动上。开发品种单一,处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开发的初级阶段。

“首先,要联合两岸三地黄大仙‘分迹’,加快推动黄大仙(传说与信俗)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世界讲好中华黄大仙故事,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促进文化相通相融,不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黄大仙文化研究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要宣传黄大仙文化,离不开创新的思维理念与前沿的科技手段,还需要有全球视野、统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来操盘。

“例如精心谋划与制作黄大仙文化影视精品和动漫作品,并通过互联网传播,使黄大仙文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其次推出黄大仙专属‘IP’系列文创产品;开发养生系列食谱,打造美食爆款;结合金华农产品,衍生‘黄大仙+’新奇特各类副产品,助力村民增收;引领海内外高校学子开展青春版八段锦养生大赛等……”该负责人表示,黄大仙文化开发的规划和设计,应以政府主导,以兰溪黄大仙出生地、黄大仙祖宫、赤松宫、金华观为主线,辅之以黄大仙传说、黄大仙故事及生平事迹等,做好黄大仙故里旅游融合开发。

漂洋过海来看你!黄大仙文化是一座挖不完的宝藏,一定要开放合作、创新加持,才能行云流水、春风化雨。

(本文图片由金华双龙风景旅游区提供,均为黄大仙祖宫)

“转载请注明出处”

浙江金华“侨仙”引“侨归” 弘扬中华传统“善”文化

金华金东城市景观。 缪小芬 摄

中新网金华4月27日电(记者 林波)“接下来打算带妻子去金华赤松黄大仙宫看看,实地了解中华传统‘善’文化。”“五一”假期临近,出游计划纷纷提上日程,对于在浙江、广东等地从事国际贸易的“外贸人”谭继人而言,赤松黄大仙宫有着别样的意义。

谭继人的妻子是哥伦比亚人,一家人十分喜爱黄大仙文化,他也热衷于向生意伙伴分享其文化内涵,“黄大仙文化中的‘善’文化是指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还包括了尽力去帮助他人、不伤害他人、勇于承担责任等方面,这些是黄大仙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这是浙江金华传承弘扬中华传统“善”文化中的剪影。

黄大仙原名黄初平,出生于金华,相传是一名放羊的牧童,于赤松山修炼得道,又称赤松子。其“有求必应、普济劝善”的核心信仰千百年来传承不断,并远播香港及东南亚等地,成为信众心中的“侨仙”。

金华市金东区CBD。 缪小芬 摄

审视当下,在金华,“侨仙”如何引“侨归”?

近年来,该市依托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赤松黄大仙宫),开展了“同根同源”港澳台侨学子寻根黄大仙等活动,守护并弘扬中华传统“善”文化,增进港澳台侨青年一代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以金东区为例,当地拥有华侨及归侨、侨眷、侨属超过2700人,分布在欧美、东南亚、中亚、大洋洲、非洲等48个国家和地区。

为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与海外侨界人士相互交流、联谊,金东区依托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赤松黄大仙宫),于2019年成立“金东区同心书画院”,以书画为桥梁,广泛团结联系港澳台侨和党外书画界人士及书画艺术从业者和爱好者。

据金东区侨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金东现有涉侨阵地13个,其中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1个,“我们积极发挥黄大仙、施复亮、施光南、艾青等名人效应,利用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平台优势,举办‘赤松论道·玄门讲经’暨黄大仙(仙养)文化赤松子导引术推介等活动,不断促进港澳台侨之间的互通交流。”

众所周知,金华赤松黄大仙宫始建于晋代,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是黄大仙文化的发祥地。历经几次损毁和修建,其依然保留着丰厚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底蕴。

2008年6月,黄初平(黄大仙)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5年,赤松黄大仙宫也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之一。

“‘善’是一种文化认同和文化共鸣,给在外的游子带去温暖和慰藉。”金华赤松黄大仙宫住持、金华市黄大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钱得学表示,黄大仙文化普及较广,近年来,金华赤松黄大仙宫和金华市黄大仙文化研究会积极邀请香港和台湾地区友人和民间团体来金华访问交流,“同时,也多次前往香港、台湾等地开展文化巡游活动。”

“我们将充分发挥黄大仙文化这张对外交往金名片的作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钱得学表示,接下来其将组团前往东南亚地区参加相关文化交流活动,让中华传统“善”文化“走出去”,同时也将积极邀请东南亚、欧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民间团体来金华访问交流。

诚然,善良是人类普遍追求的优秀品质。饱含“劝善”基因的黄大仙文化,也因此能够流传千百年而不衰,依然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共同富裕赶考路上,守护并弘扬中华传统“善”文化尤为重要。

“黄大仙文化倡导‘劝善’,这种精神与时俱进。我是广东人,广东、香港一带年轻信众非常多,有的信众团体还会成立义工团,以黄大仙的名义从事社会公益活动。”泰国、马来西亚道教组织代表焦山亭曾组织信众来金华参访,他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除了开展交流交往活动外,通过“侨仙”的牵线搭桥,该市还以婺剧、电视剧、道情、金华山歌等形式弘扬黄大仙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弘扬中华传统“善”文化。

展望未来,“侨乡”如何搭建“桥梁”,弘扬“善”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4月30日至5月1日,以“新时代新金华新‘侨’梁”为主题的首届新时代活力侨乡城市大会将在金华市金东区举行。此次活动将通过主旨演讲、城市对话等形式,挖掘侨乡在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优势,探寻侨乡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具体实践,为打造中国侨乡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凝聚共识和智慧。

据悉,该大会由中国新闻社、浙江省委部(省侨办)指导,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浙江省侨联、中国新闻报、中国侨网、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主办,金华市委部、金华市金东区委、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政府等承办。(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