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出生命理

衣冠墓(衣冠墓有什么讲究)

时间:2023-10-04 07:21:27 作者:伸手挽明月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缪燧衣冠墓重建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定海海山公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归域后面不远山坡上,最近出现了一个仿古的墓地,这是定海为清代知县缪燧重建的衣冠墓。

舟山博物馆原馆长、文博副研究员胡连荣介绍,该墓园占地面积198平方米,采用清太师椅形式,后有靠背,左右扶手。前后均有宽敞的参观空间。椅背设有缪燧生平介绍,定海重建缪燧衣冠墓的目的是打造清正廉洁文化。缪燧一生清廉爱民,自己带头,修筑海塘,兴建书院,几百年来深受定海百姓爱戴。

浙江省纪委网站“清廉浙江”介绍,缪燧(1649年-1716年),字雯曜,号蓉浦,江苏常州江阴人。 46岁任定海知县(沈家门时属定海县),在任长达22年。任职期间,缪燧筑塘复垦,官设津渡;劝学兴教,重商通贸;减赋免税,清廉不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缪燧先后在沈家门修建起东横塘和西横塘,至此沈家门以塘崛起,渐成世界三大群众性渔港之一。缪燧一生清廉、筑塘为民,逝世于任上,弥留之际只言县事及义学田亩,以及“平生无他,惟不欺二字而已”之遗言。

缪燧去世后曾在定海海山公园附近建有衣冠墓,后遭毁坏。 2001年9月建设杨静娟烈士塑像时发现了缪燧衣冠墓原址,定海历史文化专家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将原址遗留物中的几根石条、一块棺木、方石块等妥善保管,重建缪燧衣冠墓的有关建议报请上级有关部门。 2022年10月开始,重建缪燧衣冠墓。同年12月4日,以定海收藏学会名义举行了缪燧衣冠入殓仪式。

本文来自【舟山日报-舟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坟、墓、冢、陵之间有何讲究,四者又有什么区别?

引言

自古以来,入土为安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就已经证明了早在旧石器时期,这片大地上已经有了将死者埋葬在地下的习俗了。而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中,墓葬文化也随着时间不断演变。

光是用来描述安葬死者的地方就有坟、墓、冢、陵等好几个汉字。在汉语中,每个汉字都是独一无二的,哪怕是意思相近的字也会自己独特的含义,那么坟、墓、冢、陵这四个字在含义上有什么区别呢?

土之高者谓之坟

“坟”字大概是口语中最常见,也最为人熟知的字,通常来讲,人们一般都将它简单地理解为“安葬死者的地方”,这种理解不能说是错误,但也不太准确。在《礼记》中,对“坟”字的释义为:“土之高者谓之坟。”也就是说高出地面的土堆就叫坟,这种埋葬方式最为简单,只要用草席将去世的人一卷,挖个坑埋下去,再把土填回去,堆成一个土堆就行了,绝大多数贫穷的老百姓都会采用这个安葬的方式。

除了老百姓使用这种简单的安葬方式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也被称为“坟”。在商周时期,纣王因为听信谗言,下令将忠心耿耿的大臣比干剜心,比干一腔热血却含冤而死。后来武王伐纣,灭商建周后,特地将比干的坟墓加高,以示他的死不瞑目,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种习俗,含冤的死者埋葬时要用坟这种高耸的土包,表明自己死的冤屈。

挖塘穴葬棺木,盖土与地平,不植树者为墓

“墓”是由“莫”和“土”两个字组成,而“莫”在古语中代表黄昏时刻,因此“墓”的意思是在黄昏时入土,和太阳一起隐没。单单从外表来看,墓和坟的差别不小,古人也有“墓而不坟”的说法。墓地的表面是没有土包的,看起来好像比坟还要简陋,其实墓要比坟讲究多了。坟只要随便找个地方挖个坑,而墓通常都要讲究风水。哪怕不能葬在风水宝地,也要避开容易渗水或被破坏的地方。

另外,墓这种埋葬方式需要将死者收敛入棺,而棺木要防腐防虫蛀,价格可不便宜。在入土后,由于墓穴盖土与地面齐平,与周围没什么区别,因此要修造墓碑作为标志区别,方便后人祭拜。简陋一点的立块木牌就能当碑,但古人认为死后如生前,对待自己的墓穴肯定会尽心尽力。后代儿孙们也讲究死者为大,有条件的则会尽量选用上好的石材,请能工巧匠细细雕琢。

有一定身份地位的还会请人写墓志铭。相比简陋的坟来说,墓更适合有一点积蓄的富贵之家,不过随着时间的演变,坟和墓往往混为一谈,坟与墓的区别已经不大,经常可以看到混合有两者特征的坟墓,比如有着高耸坟堆的同时,也有精致的墓碑。这两个字也连用为“坟墓”一词,可以广义上泛指一切埋葬死者之地。

冢,王侯将相之墓

“冢”相对来说比“坟”和“墓”要更少见一些。一提起“冢”,很多人都会想到衣冠冢,衣冠冢最初是给出征的将军准备的,战场上刀剑无眼,生死难料,如果战死沙场,不一定还能寻回完整的遗体,于是便将死者的曾经的衣物当作本人下葬,这便是衣冠家。虽然后来衣冠冢几乎所有人都可以用,但从衣冠冢的起源来看,只有将军等权贵才能使用。

这是因为能够使用冢的并非普通人,而是王侯将相。“冢”的本意是指高大的坟,但古代的普通人家可无法修建高大的坟,先不说要花费的人力财力,光是逾制这一条就足够很多人掉脑袋了。古人讲究上下尊卑,不同身份的人所居住的房屋高低都有限制,更别提坟墓了,能被称呼为“冢”的墓地,墓主人的身份必然不一般。另一方面,由于身份地位带来的财力与权力的差距,大多数的冢都修建得高大精致,气势庄严,远非普通的坟、墓能比。

陵,帝皇之墓

陵的本意是指底面为四边形的墓,不过相比与冢,只有帝皇的坟墓才能被称为陵,毕竟普通人家不会对坟墓形状这么讲究,非要堆成方形,正常来说圆形的土包比方形要好修建多了。作为帝王死后安眠的所在,基本上每一座帝皇陵寝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秦始皇以骊山以墓并不是特例,后世很多皇帝都是掘山为陵,只是工程量没有秦始皇那么大。不过就算再小也是帝陵。

修建的规格无疑是最高标准,为了避免死后被人打扰,既要防水防火,又要防止盗墓贼。而且古人讲究祖先庇佑,延续香火,而帝王而是从家事变为了国事,帝王的陵寝涉及香火传承,国祚延绵,在古人看来,如果皇陵出了问题,将会影响国家兴衰,因此从选址到墓室规划,再到内外装饰,无一不是精心设计,需要无数工匠和民夫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完成。

在帝皇陵中,除了皇帝本人的墓室外,还有后宫嫔妃、皇子公主的陪墓,此外还有无数珍贵的陪葬品,比如世界闻名的秦兵马俑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目前比较出名的陵寝除了尚未发掘的秦始皇陵以外,还有北京的明十三陵,清东陵等明清帝王墓葬。

结语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坟、墓、冢、陵这四个汉字中便可见一斑,这四者的区别所代表的墓葬文化亦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考古学家们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不过现在国家已经禁止破坏性发掘古墓,只针对意外被破坏的古墓进行保护性发掘,这既是为了保护文物,也是为了不打扰死者的安眠吧。

坟、墓、冢、陵之间有何讲究,四者又有什么区别?

引言

自古以来,入土为安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就已经证明了早在旧石器时期,这片大地上已经有了将死者埋葬在地下的习俗了。而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中,墓葬文化也随着时间不断演变。

光是用来描述安葬死者的地方就有坟、墓、冢、陵等好几个汉字。在汉语中,每个汉字都是独一无二的,哪怕是意思相近的字也会自己独特的含义,那么坟、墓、冢、陵这四个字在含义上有什么区别呢?

土之高者谓之坟

“坟”字大概是口语中最常见,也最为人熟知的字,通常来讲,人们一般都将它简单地理解为“安葬死者的地方”,这种理解不能说是错误,但也不太准确。在《礼记》中,对“坟”字的释义为:“土之高者谓之坟。”也就是说高出地面的土堆就叫坟,这种埋葬方式最为简单,只要用草席将去世的人一卷,挖个坑埋下去,再把土填回去,堆成一个土堆就行了,绝大多数贫穷的老百姓都会采用这个安葬的方式。

除了老百姓使用这种简单的安葬方式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也被称为“坟”。在商周时期,纣王因为听信谗言,下令将忠心耿耿的大臣比干剜心,比干一腔热血却含冤而死。后来武王伐纣,灭商建周后,特地将比干的坟墓加高,以示他的死不瞑目,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种习俗,含冤的死者埋葬时要用坟这种高耸的土包,表明自己死的冤屈。

挖塘穴葬棺木,盖土与地平,不植树者为墓

“墓”是由“莫”和“土”两个字组成,而“莫”在古语中代表黄昏时刻,因此“墓”的意思是在黄昏时入土,和太阳一起隐没。单单从外表来看,墓和坟的差别不小,古人也有“墓而不坟”的说法。墓地的表面是没有土包的,看起来好像比坟还要简陋,其实墓要比坟讲究多了。坟只要随便找个地方挖个坑,而墓通常都要讲究风水。哪怕不能葬在风水宝地,也要避开容易渗水或被破坏的地方。

另外,墓这种埋葬方式需要将死者收敛入棺,而棺木要防腐防虫蛀,价格可不便宜。在入土后,由于墓穴盖土与地面齐平,与周围没什么区别,因此要修造墓碑作为标志区别,方便后人祭拜。简陋一点的立块木牌就能当碑,但古人认为死后如生前,对待自己的墓穴肯定会尽心尽力。后代儿孙们也讲究死者为大,有条件的则会尽量选用上好的石材,请能工巧匠细细雕琢。

有一定身份地位的还会请人写墓志铭。相比简陋的坟来说,墓更适合有一点积蓄的富贵之家,不过随着时间的演变,坟和墓往往混为一谈,坟与墓的区别已经不大,经常可以看到混合有两者特征的坟墓,比如有着高耸坟堆的同时,也有精致的墓碑。这两个字也连用为“坟墓”一词,可以广义上泛指一切埋葬死者之地。

冢,王侯将相之墓

“冢”相对来说比“坟”和“墓”要更少见一些。一提起“冢”,很多人都会想到衣冠冢,衣冠冢最初是给出征的将军准备的,战场上刀剑无眼,生死难料,如果战死沙场,不一定还能寻回完整的遗体,于是便将死者的曾经的衣物当作本人下葬,这便是衣冠家。虽然后来衣冠冢几乎所有人都可以用,但从衣冠冢的起源来看,只有将军等权贵才能使用。

这是因为能够使用冢的并非普通人,而是王侯将相。“冢”的本意是指高大的坟,但古代的普通人家可无法修建高大的坟,先不说要花费的人力财力,光是逾制这一条就足够很多人掉脑袋了。古人讲究上下尊卑,不同身份的人所居住的房屋高低都有限制,更别提坟墓了,能被称呼为“冢”的墓地,墓主人的身份必然不一般。另一方面,由于身份地位带来的财力与权力的差距,大多数的冢都修建得高大精致,气势庄严,远非普通的坟、墓能比。

陵,帝皇之墓

陵的本意是指底面为四边形的墓,不过相比与冢,只有帝皇的坟墓才能被称为陵,毕竟普通人家不会对坟墓形状这么讲究,非要堆成方形,正常来说圆形的土包比方形要好修建多了。作为帝王死后安眠的所在,基本上每一座帝皇陵寝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秦始皇以骊山以墓并不是特例,后世很多皇帝都是掘山为陵,只是工程量没有秦始皇那么大。不过就算再小也是帝陵。

修建的规格无疑是最高标准,为了避免死后被人打扰,既要防水防火,又要防止盗墓贼。而且古人讲究祖先庇佑,延续香火,而帝王而是从家事变为了国事,帝王的陵寝涉及香火传承,国祚延绵,在古人看来,如果皇陵出了问题,将会影响国家兴衰,因此从选址到墓室规划,再到内外装饰,无一不是精心设计,需要无数工匠和民夫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完成。

在帝皇陵中,除了皇帝本人的墓室外,还有后宫嫔妃、皇子公主的陪墓,此外还有无数珍贵的陪葬品,比如世界闻名的秦兵马俑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目前比较出名的陵寝除了尚未发掘的秦始皇陵以外,还有北京的明十三陵,清东陵等明清帝王墓葬。

结语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坟、墓、冢、陵这四个汉字中便可见一斑,这四者的区别所代表的墓葬文化亦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考古学家们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不过现在国家已经禁止破坏性发掘古墓,只针对意外被破坏的古墓进行保护性发掘,这既是为了保护文物,也是为了不打扰死者的安眠吧。

“妇好墓”(40)•宗庙遗址“衣冠墓”填土层的奥妙

本来,殷墟五号宗庙遗址整体应包含——宗庙建筑(地上)+衣冠墓(地下)两部分,由于年代久远,宗庙的主体部分即地上宗庙建筑已经消失无踪,只剩铭刻在甲骨上的只言片语,让后世之人知道有这么回事,至于宗庙长什么样,里面有什么东西,我们不得而知……幸好,宗庙次要部分即“衣冠墓”由于深埋地下而得以保存完整,经发掘出土近乎以原貌示人。

考古发现,“衣冠墓”的填土层分6层,并且每层都发现埋有不同的遗物,究竟古人为何如此安排?逐层埋入的遗物有无特殊含义?……今之世人无从了解。

今天,我便带领大家,探一探殷墟五号宗庙遗址“衣冠墓”填土层中蕴藏的奥妙:

第一层:凸显权位。距墓口约1米(墓口距地表约2米),在墓室中部出土1件体较高、腹肥硕的陶爵(残件),它代表墓主是有“爵位”之人。

第二层:表明“籍贯”。距墓口约3米,在墓室东北部发现大理岩石臼1件,它出土时底朝上,翻过来一看,臼内满染鲜红的朱砂。“石臼”之凹,如女源,另外它也是女人操持之用品;底朝上,表明墓主为女性身份;置于墓室东北部,表示她从东北方而来,臼内满染朱砂,表示其部落是源于“炎帝一系”,为“转北”之犬戎人。

第三层:表达信仰与追求。距墓口5.6米,在墓室中部偏南处,发现叠压在一起的象牙杯和大量骨笄,据观察它们原来应该是装在一个木匣内的。象牙杯为珍贵之物,是帝喾赐予其妃·简狄之信物;象牙杯纹体现的是祖先崇拜,以及殷前的宗教信仰,它有“口碑(杯)相传”之意;象群是以母象为首领,故此象牙杯也暗示简狄其部落为“母系崇拜”。骨笄,为发饰,是简狄身为女性对美的追求,置于木匣内以示珍重。这些物品应是简狄生前心爱之物。

第四层:体现“忆古”情怀。在墓室南面,散布着各种质料的物品,有玉援铜内戈、玉盘、石豆、小石鸟、石罍、骨刻刀、陶埙、铜镜、铜弓形器、铜镞,以及红玛瑙珠、骨匕、蚌器、阿拉伯绶贝、红螺等。置于南面,表示墓主对由南“转北”的思忆,追溯古时在南方所用之物或所崇拜的对象。这些铜镜、石豆、骨匕等,对填埋之人来说,等于是“祖宗的老物件”。

第五层:“炫技”及祈愿。出土有两面铜镜、一件大石蝉,另有小石壶、石垒、石罐等供玩赏的“弄器”,还有玉管、玛瑙珠等。铜镜既是照容、避邪之物,又是古人“炫耀”其“创新技艺”的途径与资本;蝉不但是黄帝的图腾形象之一,又代表“重生”之意,故大石蝉表达的是古人纪念祖先与希望重生的意愿;“弄器”是追溯“老物件”及还原以前礼器的模样。

第六层:表明身份。最重要的是刻有“司辛”二字的石牛。从石牛及“司辛”二字,即可判定它是帝喾高辛氏宗庙之祭器,在此出现,起类似“墓碑”的作用,即告知墓主的高辛氏帝喾配偶的身份;石牛不在墓中,表明“牺牛”不是简狄所配享之物,而铭文“司辛”是“祠辛”之意。

结论:从宗庙遗址地下“衣冠墓”填土层出土的这些遗物中,可以看出宗庙建设者是在“追古溯源”,其所要表达的正是华夏文明以“祖先崇拜”为中心思想的世界观。

(备注:“妇好墓”内容太多,将分篇介绍、穿插发布,要完整了解,请参阅上下篇章。)

“衣冠冢”为什么会出现?与真坟有什么区别?

所谓衣冠冢,即无尸身坟墓。“凡无尸骸者,多以衣冠葬之,是为衣冠冢。”历史上,衣冠冢是常见的也是正常的丧祭形式。现实生活中,衣冠冢也是有的,并不稀奇罕见。

1、典籍文本资料对“衣冠冢”的记载

《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崩,葬桥山”。《史记---封禅书》有:“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兵释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馀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汉书---郊祀志上》有:“上(汉武帝)曰:‘吾闻黄帝不死,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以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就是说,按《史记》和《汉书》的记述,桥山黄帝墓为衣冠冢,并没有黄帝的尸骸。从虞、夏、商、周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一直传承沿袭到现在,对黄帝的祭祀延绵不断。桥山(今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黄帝陵也一直都是主祭的场所。

2、历史上著名的衣冠冢

(1)杨贵妃衣冠冢。“马嵬驿兵变”时,杨贵妃死于乱军之中。怎么死的?埋在哪儿?甚至说死没死?都说不清楚。由于杨贵妃的名气太大,文人墨客以及诗词歌赋十分关注,必须有一个确定的地方才好歌吟咏唱,所以出现了杨贵妃墓。即在马嵬驿建杨贵妃墓,就是现在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马嵬办西500米处的马嵬坡。据文献记载,唐肃宗至德二年唐王朝军队收复长安,玄宗回来,曾密令人将杨贵妃迁葬。

日本学者渡边龙策在《杨贵妃复活秘史》一文中考证说,杨贵妃逃脱马嵬坡后得到唐代舞女和乐师的帮助,辗转到扬州,在那里不仅见到了其兄杨国忠长子杨暄之妾及其幼子,还见到日本遣唐使团的藤原制雄,在藤原的协助下,杨贵妃搭乘日本使团的船到日本久津登陆,时间为公元757年。在日本山口县大津郡油谷町的二尊院,也有一个杨贵妃墓。中国历史上,盗墓不断,几乎无墓不盗。所以,咸阳杨贵妃墓应该没有杨玉环的尸体,是个衣冠冢。

(2)李白衣冠冢。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即公元817年),李白生前的好友范作之子宣歙观察使范传正与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迁葬李白于与龙山相对的青山,即李白墓,位于现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太白行政村谷家自然村旁。宋宁宗嘉泰元年(即公元1201年),道士秦德智在翠螺山南麓(安徽省马鞍山采石公园内)募建李白衣冠冢。相传李白身着宫锦袍,在采石矶头酒醉跳江捉月,溺死江中,其衣冠被渔人捞起葬于采石。

(3)岳飞衣冠冢。岳飞墓在杭州西湖。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后,岳飞三子岳霖,于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在宜兴(江苏宜兴)周铁镇唐门村,建岳飞衣冠冢。

(4)衣冠冢。先生1925年3月12日逝世于北京,灵柩暂厝于北京西山碧云寺后金刚宝座塔中。1929年移葬南京,即南京中山陵。衣冠则葬于香山碧云寺,此亦为衣冠冢。

3、生活中的衣冠冢

实际生活中,不时会出现或遇到灾害灾难等,海难、矿难、空难、山崩地裂、泥石水流、火灾爆炸、战争瘟疫等等,逝者没有遗体可葬的,为寄托哀思香火传承有一个确定的地方,一般操作使用衣冠冢。

我国东南沿海渔业区,衣冠冢较多。发生海难时,尸骨无存者,家庭丧事照常操作,惟棺内只有逝者生前所着衣冠而已。葬后,祭礼活动按常规进行,以寄托亲人哀思,传承祖宗文化。这时的衣冠冢就是坟墓。海边妇女所说“有个哭的地方”,如果不修衣冠冢,她们连哭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从丧祭礼仪文化上讲,衣冠冢与真坟的意思是一样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