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虎

衣冠冢(衣冠冢读音)

时间:2023-10-01 18:55:33 作者:行尸走肉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坟、墓、冢、陵都是什么意思?它们又有什么不同?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汉字或者是词语,一词多义比比皆是,而且不仅如此,汉字和词语在不同的时期,还具有着一定的差别。甚至两个字连起来读,和它分开来读,都拥有着相差巨大甚至完全不一样的意思。

当然,这并不奇怪,中华文化长达五千年历史,汉字词语的含义发生变化也是必然的事。今天要带大家了解的,就是“坟、墓、冢、陵”的真正含义,这4个字拥有着相同的大致含义,他们都是死者去世以后居住的地方。但是,把它们分开来看理解,每个词都有着不同的意思。

坟墓

首先要讲的第1个字就是“坟”,一般来说“坟墓”二字是连用的,然而,“坟”和“墓”都有着不同的含义。《礼记》中有记载“土之高者为之坟。”所以,真正的坟,其实是指在地面隆起的土堆。而且这个坟在古时候还有一个特殊含义,之所以要在埋葬棺材的上面堆起这样一个常见的圆锥形的土包,是为了表达此人心中有未平的冤屈。

当然,随着时间的变化,这层含义早已经消失,现在的“坟”只是单纯的表示有土堆的坟头。

坟头

第2个字就是“墓”,这个字其实是一个形声字,字的上半部分为“莫”,下半部分为“土”,“莫”的含义为夕阳西下之时,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所代表的含义为“黄昏时刻下葬”。

之所以会用到这个字,是因为古人认为如果死者和太阳一起下葬,就可以和夕阳一起入土为安,淹没于草丛之中,这与当时的风水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墓地与坟地其实完全不同,墓地只会挖一个可以埋葬棺材的坑,并不会像坟地一样在上面堆土包,同时也代表着死者生前没有冤屈。不过,现在坟墓二字经常连用,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本的含义。

墓地

第3个字“冢”,这个字也是一个形声字。《说文》中有记载“冢,高坟也”,这也就是说,冢的规模要远胜于坟墓。所以在古代历史中,一般寻常人的墓,很少被称之为“冢”。通常来说,诸侯、贵族等拥有崇高身份的人,亦或者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他们死后所葬之地才能被称之为冢。

除此之外,在影视剧中经常出现“衣冠冢”一词,如果找不到死者的尸骨,就将他们的衣服下葬,象征性地修建一个墓地,表示对死者的尊重怀念,比较著名的衣冠冢有杨贵妃、黄帝、袁崇焕等人。

青冢

最后一个字“陵”,这个字其实很有代表性,到一个旅游景点去游玩,如果那里埋葬的是古代帝王,这个景点就会以“陵”来命名,比如秦始皇陵、乾陵、明十三陵等。

所以,“陵”在古代历史中,专指皇帝王后的陵墓,因为“陵”所代表的含义就是“专用的升天通道”,所以当这些皇帝逝世以后,就会修建自己专用的陵园。

当然,现在的“陵园”,已经不单单指皇帝陵墓,那些对新中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当他们去世以后,他们的目的仍然会被称作“陵园”。比如南京的中山陵,还有烈士陵园。单从这4个字,就足以看出古人对于墓地的讲究,还有风水文化的的特殊性。

“衣冠冢”为什么会出现?与真坟有什么区别?

所谓衣冠冢,即无尸身坟墓。“凡无尸骸者,多以衣冠葬之,是为衣冠冢。”历史上,衣冠冢是常见的也是正常的丧祭形式。现实生活中,衣冠冢也是有的,并不稀奇罕见。

1、典籍文本资料对“衣冠冢”的记载

《史记---五帝本纪》有:“黄帝崩,葬桥山”。《史记---封禅书》有:“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兵释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馀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汉书---郊祀志上》有:“上(汉武帝)曰:‘吾闻黄帝不死,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以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就是说,按《史记》和《汉书》的记述,桥山黄帝墓为衣冠冢,并没有黄帝的尸骸。从虞、夏、商、周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一直传承沿袭到现在,对黄帝的祭祀延绵不断。桥山(今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黄帝陵也一直都是主祭的场所。

2、历史上著名的衣冠冢

(1)杨贵妃衣冠冢。“马嵬驿兵变”时,杨贵妃死于乱军之中。怎么死的?埋在哪儿?甚至说死没死?都说不清楚。由于杨贵妃的名气太大,文人墨客以及诗词歌赋十分关注,必须有一个确定的地方才好歌吟咏唱,所以出现了杨贵妃墓。即在马嵬驿建杨贵妃墓,就是现在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马嵬办西500米处的马嵬坡。据文献记载,唐肃宗至德二年唐王朝军队收复长安,玄宗回来,曾密令人将杨贵妃迁葬。

日本学者渡边龙策在《杨贵妃复活秘史》一文中考证说,杨贵妃逃脱马嵬坡后得到唐代舞女和乐师的帮助,辗转到扬州,在那里不仅见到了其兄杨国忠长子杨暄之妾及其幼子,还见到日本遣唐使团的藤原制雄,在藤原的协助下,杨贵妃搭乘日本使团的船到日本久津登陆,时间为公元757年。在日本山口县大津郡油谷町的二尊院,也有一个杨贵妃墓。中国历史上,盗墓不断,几乎无墓不盗。所以,咸阳杨贵妃墓应该没有杨玉环的尸体,是个衣冠冢。

(2)李白衣冠冢。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即公元817年),李白生前的好友范作之子宣歙观察使范传正与当涂县令诸葛纵合力迁葬李白于与龙山相对的青山,即李白墓,位于现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太白行政村谷家自然村旁。宋宁宗嘉泰元年(即公元1201年),道士秦德智在翠螺山南麓(安徽省马鞍山采石公园内)募建李白衣冠冢。相传李白身着宫锦袍,在采石矶头酒醉跳江捉月,溺死江中,其衣冠被渔人捞起葬于采石。

(3)岳飞衣冠冢。岳飞墓在杭州西湖。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后,岳飞三子岳霖,于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在宜兴(江苏宜兴)周铁镇唐门村,建岳飞衣冠冢。

(4)衣冠冢。先生1925年3月12日逝世于北京,灵柩暂厝于北京西山碧云寺后金刚宝座塔中。1929年移葬南京,即南京中山陵。衣冠则葬于香山碧云寺,此亦为衣冠冢。

3、生活中的衣冠冢

实际生活中,不时会出现或遇到灾害灾难等,海难、矿难、空难、山崩地裂、泥石水流、火灾爆炸、战争瘟疫等等,逝者没有遗体可葬的,为寄托哀思香火传承有一个确定的地方,一般操作使用衣冠冢。

我国东南沿海渔业区,衣冠冢较多。发生海难时,尸骨无存者,家庭丧事照常操作,惟棺内只有逝者生前所着衣冠而已。葬后,祭礼活动按常规进行,以寄托亲人哀思,传承祖宗文化。这时的衣冠冢就是坟墓。海边妇女所说“有个哭的地方”,如果不修衣冠冢,她们连哭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从丧祭礼仪文化上讲,衣冠冢与真坟的意思是一样的。

蜀道遗珠,一座黄土夯成的真实古镇,马超衣冠塚,关羽受封地

广元市位于四川北部,自古便是蜀道咽喉,著名的葭萌关和昭化古城就在这里。然而,这次旅程的目的地不是那关那城,但那地和它们也颇有渊源。

柏林沟镇,位于广元市南部。这里早在西汉就有商贸往来,东汉置葭萌县。古代,柏林沟镇一度是阆中北上经昭化出川这条葭萌蜀道上的要冲,繁荣一时。

蜀汉时期,关羽的封地就在这里,关羽儿子死后亦葬于此,现今仍有关兴墓。在镇南一里有一坟墓,清朝曾有碑刻,考古证实此墓正是马超衣冠塚,如今马超碑损毁遗失,唯留坟塚以为世人追念。蜀道主线改道,柏林沟镇逐渐被遗忘,然而因祸得福,古镇得以保存下来。

柏林古镇街景

柏林沟古镇,或称柏林古镇,并非古镇热的现代小镇,实因偏僻而得以保留的瑰宝。小镇临水而建,保留了500多米长的古街。街道幽深绵长,或平坦通直,或拾级而上,铺地的石条有些已经破损变得参差,有些则被脚步磨得光滑,走在街巷有一种时间和空间的立体感。街道不宽,约3米。街道两边多是穿斗式木制框架,用黄土夯墙,上盖青瓦,颇具古韵的商铺和民居,而这也使古镇成为西南地区唯一黄土夯成的古镇。

走进院落,顿感古人居家的气息,古老的石磨似乎等着主人家提来泡好的鲜豆,破而不败的老式筛粮风车转起来还能听到熟悉的“吱嘎”声,柱基上的雕刻显出工匠深厚的功力,精美的窗花告诉人们那是一户讲究的人家,屋檐斗拱上栩栩如生的动物让人油然惊叹。

魁星阁在街道的一头,是一栋高15米的三层木制楼阁,底层通街如同廊桥,二层为戏楼,三层为魁星楼。魁星楼风格古朴而雄伟,其内壁画、书法也颇有韵味。

魁星楼

古镇有名刹广善寺,此寺始于汉朝,明清时达到鼎盛,殿阁厅房虽比不得名庙大寺,建筑倒也齐全,砖瓦梁柱皆数百年前的古物,寺内有两株古树传为张飞所植。广善寺曾被征为学堂,寺中原有佛像悉数被毁,而今当地信众重塑造像以为供奉。

广善寺

古街上还存有古龙柏分司衙门,堂上挂“清正廉明”匾额,正壁为小桥流水伴苍柏壁画,画前置官桌,这衙门虽小,却“五脏俱全”,尽显官老爷的威风。

柏龙分司古衙门

柏林沟镇还有“五岚”盛景,金、赤、坦、黎四座“岚”寺镇守,岚溪桥沟通内外,不过岚溪桥已经被湖水淹没,难得一见。古镇正好滨临柏林湖,湖水清澈,碧波微微,翠山夹持,水色山光可谓秀丽。湖中有船,逛完古镇,乘舟湖上,惬意无比。

柏林湖

柏林沟古镇(柏林古镇)目前是4A景区,但交通并不怎么便利,从广元市区出发,沿兰海高速南行至卫子镇下道,再转县道南走30公里左右才到达。正因如此,这里才留了一份难得的清净。葭萌古道已经成为史书中的几行文字,而这里还可以做一回古道断肠人。

其他来源图片,若有影响,请联系删除!

除了皇帝,坟墓能称“陵”的女性仅一位,此女是谁?她凭什么?

(说历史的女人——第880期)

吉林省公主岭市地处吉林省中西部,是松花江流域与辽河流域的分水岭。清朝在此建怀德县,沙俄修筑中东铁路时,称为“三站”,日本侵占东北时期,改“三站”为“公主陵”,因忌讳“陵”字不祥,遂将“陵”谐音为“岭”一直沿用至今。

公主岭自古人杰地灵,诞生过很多历史名人,如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著名抗日英雄马占山,都出生在这里。那么公主岭究竟埋葬着哪朝哪位公主?她的地位之高超乎你的想象!欲知答案,本回分解。

我国古代对于墓葬的称谓是有严格规定、不可乱叫的,圣贤的坟墓称之为“林”,如文圣孔子的“孔林”,武圣关公的“关林”;一般士大夫、贵族的坟称之为“墓”、“冢”,如传说中的曹操“七十二冢”等;平民百姓的称之为“坟”;只有皇帝的坟墓才能称之为“陵”,如“始皇陵”等。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史上除了皇帝以外,把坟墓称之为陵的似乎只有三人,一是孙文的中山陵,之所以称之为陵,是因为表达了国人对其无限的敬意;二是董仲舒的坟墓,因汉武帝行至他的墓前,出于尊敬,曾下马步行,所以后人把董仲舒的坟墓叫做“下马陵”,称之为陵的原因,完全是后人口耳相传而来,并无皇帝敕赐;第三个就是今天要谈到的“公主陵”了,一个女人死后竟有如此高的地位,享受只有皇帝才配拥有的墓名,绝非一般人也!那么除了皇帝,坟墓能称“陵”的女性仅一位,此女是谁?她凭什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关于公主陵墓主人究竟是谁,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某位清朝皇室的格格;二是传说中达尔罕王的独生女儿响铃公主;三是清朝皇室的某位公主。

清朝公主墓和格格墓是有严格的格局区别和等级限制的。让我们首先从坟墓规模,来确定墓主人大致身份。

公主陵坐落在号称“九凤朝阳”的土岭九峰脚下,陵墓的四周原有青砖围墙,中间曾有门楼,进了门楼之后,原是一条青砖通道,直通飨殿。飨殿是三间坐北朝南的青砖瓦房,殿堂中间有墓道通入陵墓。从规模来看,这里埋葬的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格格,而是公主。

好了,那么公主和格格有何区别呢?区别大了,格格是皇亲王爷们的女儿,而公主则是皇帝的女儿。而对于公主来说,清朝也有严格的等级区别的,皇后生的叫“固伦”某某公主,嫔妃生的叫“和硕”某某公主,嫡庶之别由此可见。两类公主不仅封号不同,地位也是不同,就连朝服都有明显区别,比如固伦公主的朝冠镂金三层,装饰东珠十颗,每孔雀饰东珠七颗、珍珠三十九颗,石结饰东珠三颗,垂绦金黄色。而和硕公主的朝冠镂金二层,饰东珠九颗,每孔雀饰东珠六颗。由此可见清朝等级制度有多森严。

与“公主”相比,“格格”的等级也有严格划分的,亲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郡王女称“多罗”格格,为县主;多罗贝勒女亦称“多罗”格格,为郡君;贝子女称“格格”,为县君;镇国公和辅国公女称“格格”,为乡君。

好了,回到前面的话题。就其坟墓规格来看,墓主人是公主无疑,当然也要把所谓的响铃公主排除在外,因为她是达尔罕王的女儿,公主的名头只是民间叫法,她本身也是格格一枚,和公主搭不上边的。

那么这位公主是谁呢?经考证,墓主人为乾隆爷掌上明珠“固伦和敬公主”。

固伦和敬公主于1731年五月二十四日出生,是乾隆与孝贤皇后富察氏所生第三个女儿,虽然她排行第三,而实际上却是乾隆的大女儿,因为在她之前的两个姐姐都过早夭折了。乾隆帝与孝贤皇后富察氏感情甚笃,这位和敬公主更是乾隆的掌上明珠。

1747年三月,固伦和敬公主下嫁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达尔罕亲王罗布藏衮布的第三子色布腾巴尔珠尔。按照清朝以往的惯例,出嫁蒙古的公主不但不允许长住京城,甚至十年之内,未经皇帝许可,也是不允许回娘家探亲的。但是乾隆帝爱女心切,不忍远嫁,遂花费白银三万余两,为女儿专门建造了固伦规格的公主府,破例准其留驻京师,女儿女婿便一直留在北京居住。要说乾隆爷的这位女婿可不一般,否则怎会把最心爱的女儿嫁给他呢。

色布腾巴尔珠尔是达尔罕亲王罗卜藏衮布的第三个儿子,不但出身显贵,机遇也非常的好,九岁就在皇宫陪皇子们读书、习武,与和敬公主也算是发小型的青梅竹马,乾隆帝也非常喜欢色布腾巴尔珠尔,小小年纪就授予一等台吉爵位,后又授予他带刀护卫、御前行走,直至辅国公爵位。

1747年三月,色布腾巴尔珠尔迎娶了清朝级别最高的固伦和敬公主,乾隆帝御赐婚宴,赏戴宝石顶三眼孔雀翎,同时授予色布腾巴尔珠尔固伦额驸的身份。

有了皇帝老丈人罩着,色布腾巴尔珠尔自然仕途坦荡。成婚当年,他便被授予正红旗蒙古都统。在清代,亲王、贝勒等样的爵位只是体现一种身份和待遇而已,并无实权,只有切实地授予实际官职,才拥有真正的权力。

也是因为皇帝老丈人的原因,色布腾巴尔珠尔虽然不是嫡长子,但因为是皇上的女婿,所以继承了父亲的王位,成为第四代达尔罕亲王。第二年,乾隆帝又让色布腾巴尔珠尔担任哲里木盟盟长。一般任命盟长前都会让准候选人担任该盟的帮办,熟悉相关的政务管理及流程,积累经验后,过几年再提拔为副盟长,最后担任正式盟长。但是色布腾巴尔珠尔却打破常规,一步到位,直接提升正职。当然这个盟长的职务,他只是遥控指挥,并不亲自处理政务,毕竟他人始终在北京,距离科尔沁草原实在太远了。

色布腾巴尔珠尔仕途坦荡,他先随定北将军班第征讨准噶尔,因功劳卓著,赢得双薪的亲王奖励。但他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而这次罩着他的,已不再是他的老丈人,却是自己的媳妇。

色布腾巴尔珠尔因包庇叛乱的阿睦撒纳,乾隆帝一怒之下要将他处死,但是念在固伦和敬公主份上,不忍女儿从此守寡,而赦免了色布腾巴尔珠尔,削其爵位, 扎萨克和硕达尔罕亲王由其兄色旺诺尔布承袭。从此,扎萨克和硕达尔罕亲王由色旺诺尔布后人世袭,再与色布腾巴尔珠尔无关。1775年,色布腾巴尔珠尔去世,葬于北京东坝。

​1792年,和敬公主病逝于北京,享年62岁,死后与其夫合葬于北京东坝,乾隆皇帝悲伤至极,亲自为女儿和额驸题写碑文。

好了,现在问题来了,既然和敬公主与丈夫合葬于东坝,那么吉林的公主陵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公主陵的确是和敬公主的坟墓,但不是真身墓葬,而是衣冠冢,她的真身的确与其夫合葬于北京东坝。公主死后,依据萨满占卜卦语,确定灵柩葬于其领地科尔沁草原为最佳选择,公主岭系九凤朝阳,此处实为科尔沁境内风水之冠,所以在这里又给和敬公主新造一坟,葬其衣冠于此。

至于为什么把一个公主的坟墓叫做“陵”,原因大致有二,一是固伦和敬公主生前深受乾隆皇帝宠爱,又其夫战功卓著。此还不足以为据,关键是第二个原因:即葬于科尔沁领地,距京遥远,称“陵”以提高公主的政治地位,或许这也是乾隆爷给予掌上明珠的宝贝女儿额外的恩典吧。

(文/说历史的女人·张鸣)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