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生肖配对

不再联络(不再联络的歌词是什么歌)

时间:2023-10-07 03:33:51 作者:孤单的城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当一个人不再联系你,不拉黑你时,才是人生的转折点

当沧海桑田的时光将我们的记忆深处磨蚀殆尽,当岁月的长河冲刷着曾经的点点滴滴,我们渐渐明白,在浩渺人生的道路上,有些人注定只是转瞬即逝的过客。或许他们曾经寄予我们无限的期待,或许他们曾经是我们生命中闪耀的一颗星,但是,当他们选择消失在我们的生命中时,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也许是彼此缘分的尽头。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心灵的拥抱,从不需要名利的注视,而是真心的相知和共鸣。当曾经的人,不再与你交流,不再关注你的动态,不再问你粥可温,你坦然面对,看透了外在的浮华、虚无的言语,体味着内心的淡然与从容。毕竟,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如水一般,不留痕迹,却唤醒了人们最深处的感动。

然而,面对这一切,我们也要深思,或许当一个人不再联系你,并且不拉黑你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你失去了重要性,也不意味着你的存在与价值被忽视。倒不如说,这是生活给予我们的一次沉淀与洗礼,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不同,每一份感情的走向也是自然而然的。

重要与否,并非由外部的声音所决定,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自信和坚定。我们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不为世俗的评判所动摇,我们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出最真实的自己。当我们学会放下,释放心里的包袱,决定不再依附于别人的存在,我们才能更好地迎接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或许,你正在走向一个全新的旅程,踏上未知的道路,无需过多纠结于曾经的痕迹,因为过去的旧时光留给你的永远是回忆,而未来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命运。无论他们是否拉黑你,无论他们是否联系你,你都能够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做一个真正自信又独立而强大的人。

在这个浮华而喧嚣的世界里,我们或许会被人遗忘,被时间抹去,但是我们要相信,我们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更是人间限量版,我们的光芒在不经意间,会闪耀于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或许,正是这种孤独的闪光,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机会邂逅那些真正理解与爱护我们的人。

所以,不要以为自己不再重要,更不要为此而苦恼。相信自己的价值,坚持追求内心的耀眼光芒,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赢得真正属于我们的辉煌与尊严。放下过去,迎接未来,让我们翱翔于自由与幸福的蓝天之上,让每一个相聚和离别都长留于心,成为我们人生旅程中不可磨灭的记忆。#不负所有期待#

女人在二十三岁之前还没有陷入恋爱,那她的一生就不会再爱了

知道如何与自己相处,才会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

你要接受身边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都是过客的事实,

所以更要珍惜那短暂交会时迸发的光亮。

我们把爱过期处理了

前两天重看李银河老师的《人间采蜜记》,她细致入微地回顾了自己的初恋,然后发出了一句很有意思的感叹:“当时我不知在哪里看到一句话,如果一个女人在二十三岁之前还没有陷入恋爱,她的一生就不会再爱了。因为爱是迷恋,岁数一大,一切都看明白了,就不会再迷恋或者说痴迷了。”

李银河与王小波的爱情被传为佳话,但初恋那会儿李老师也不过二十岁出头,刚刚开始陷入爱情,是个典型的外貌协会、无脑迷妹,她的初恋,起于皮相,止于心脏。

“这段感情把我害得相当惨,因为我爱上了他,他却没有爱上我……那段生活不能叫作生活,只能叫煎熬。”

二十二岁的李老师在山西的沁县插队,遇上了一个高富帅,两人的父母彼此相识,门当户对,是很合适的结婚对象,而且那个男孩长得也深得她心,书中原话形容如下:

“他长得非常英俊,一米八的大高个,有挺直的鼻梁和两条漂亮的眉毛,脸型瘦长,轮廓分明,有点像欧洲人。他笑的时候很特别,总是一边笑一边斜睨着人,很有感染力。

“我对他几乎是一见钟情,没过多长时间就能在几秒之内从一群人中分辨出他在不在,我心里明白:我爱上了他。是爱使我的感官变得敏锐。

“形式就是这样急转直下,我以极快的速度陷入了对他无可救药的狂热爱恋中。从那时起直到我们最终分手,痛苦的折磨就没有片刻停止过。”

如果说二十三岁是一个文艺女青年的恋爱deadline(最后期限),那李老师的初恋也算是赶上了末班车。不过这样天资聪颖的女孩在当年那种环境下还是精神过于苛刻,灵魂基调与其他青年大有不同。两人处着处着,发现在最基本的生活作风上格格不入。

纵使如此迷恋,分手理由也荒谬至极—从小被教育“棉暖不如皮,糖甜不如蜜,爹娘恩情深,不如毛主席”的男生当然理解不了李老师文学少女的小资情调,在那样的年代,这是比恋爱观更重要的衡量标准。

五官迷人却三观不合。没办法,于是两人分手。

直到二十五岁那年,李银河进入《光明日报》做记者,从朋友那看到《绿毛水怪》的手抄本,结识了王小波。

故事中的陈辉和杨素瑶拍拖的时候写出了四句极好的诗:

这首诗写的是走在有雾的路灯下,李老师跟着故事主人公懵懵懂懂地走近了王小波,她惊异于王小波的文学才华,在他的文字里找到了纯粹而浓烈的soulmate(灵魂伴侣)的感觉,但见到王小波本人后,耿直的李老师不留情面地吐槽:

“一见之下,觉得他长得够难看的,心中暗暗有些失望。”

两人的感觉始于三观,也没少吃五官的苦头:一次分手就是因为小波长得不好看,毕竟有过貌美的前任,后来的都得往标尺那儿站一站,被划分出了三六九等(颜值上的)。

王小波得知后气了个半死,回赠一封信:“你从这信纸上一定能闻到二锅头、五粮液、竹叶青的味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末了他还不忘补上一句:“你也不是就那么好看呀。”

哈哈哈哈哈哈……

看到这儿我被逗乐了,女孩要是被说不好看多半得气个半死,但如果那句话来自一个深爱而不得的失意者,靠气话留着最后半斤面子,像个吃不到糖嘴硬说不想要的幼稚的孩子,女孩会笑着原谅他的。

因为一个人真正陷入爱情的时候是藏不住的,所有的委屈、贪心、无赖和脆弱会一并在爱的人面前涌出来。可以不顾年龄和世俗眼光地尽情撒娇,真是再幸运不过的事情了。

二十三岁才有初恋,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实在有点夸张了吧。但我简单采访了几个身边朋友之后惊奇地发现……这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可能在每一个时代,在一群人扎堆讨论恋爱话题的时候,总有一些人不知道牵手和拥抱的滋味,比起咬对方的嘴唇,他们宁愿去咬奶茶的吸管。

这些自嘲为母胎solo(单身)的人,并不是不想恋爱,而是根本没有想恋爱的意识。也不要怪他们,谁让当代年轻人的自我建设KPI(关键绩效指标)太难完成,哪有更多的精力去虚度时间呢,光是完成自己每天的工作和学习都得费好大的劲儿。

这不是某种无欲无求,也不是盲目地清醒自持,我觉得很难形容。那种感觉可以解释为:“尝过爱情的人会知道什么是饿,但更多的人连爱情都没尝过,就没有饿的感觉了。”

还没有一个感觉足够对的人来将他们唤醒,于是某种渴望还在沉睡。

英文里有一个表达叫作:“I had a crush on somebody.(我疯狂迷恋上了某人。)”

我一直很喜欢“crush”这个词里包含的张力。它作为动词的时候代表着“碾压、击垮”,有强势暴力的意味,作为名词时却特指“短暂而热烈地恋爱”,仿佛忽然温柔地降落,像爆炸过后弥漫的粉尘,把万物包裹。

组合起来,就是“甜蜜的暴击”。

但很可惜,这份粉红色的暴力也是有赏味期限的,到了一定年纪之后会有人说自己心中老鹿蹒跚,对爱情没有过多憧憬,横亘在眼前的更多只是现实问题,反而害怕与一个人过多地相处和纠缠。

在生活的各种细碎底下,所有柔软的触角都会逐渐收起来,变得坚硬而理性。

看清生活真相的人或许开始变得警惕而释然,懂得精明地计算得失,然后凭策略行事而不仅仅是直觉。他们不会孤注一掷,而是划分出自己剩余的情绪,然后尽可能地包装得体,送出去。

爱情历久弥新,但人会老去。成熟的人不可耻,但可惜,他们或许不会再因为谁动摇自己建立好的城池,生活被划清界限,心照不宣地彼此搭伙过日子,恨不得两人之间隔着一条六尺巷,保持礼貌,各自安好。

我们把自己的爱过期处理了。

现在有很多类似“只想脱贫,不想脱单”“不想恋爱,只想赚钱”的说辞。我一直都将其看作是一种幼稚的自嘲。讲真的,如果有好的爱,谁不想要呢?

要是还没遇到喜欢的人怎么办?

不用急,真的。

学习、游历、赚钱自立、拓展自己的可能性……这些事中的每一件都非常精彩,值得践行。

没遇到爱情之前,先努力丰衣足食吧,我并不觉得找一个帮自己买单的人是可耻的事情,但如果两个人都没有为彼此买单的能力,都没有抵御外力的能力,再坚固的爱也是会变形的。

人总得拿着社会化习得的理性和精明,去供养感性和本能,我们所有的理性举措,不过是为了遇到爱的人那会儿,可以奋不顾身。

对爱保持挑剔和认真的人才有资格得到最好的爱。

理性的终点是浪漫,我的deadline是你。

你擅长用推开对方来试探自己被抱得多紧

2019

04.07

我给一个远在南非的好朋友打电话,她最近恋爱了。

如果一个人恋爱了,很多时候会不经意地散发出很多春天般的信号。

你可以从很多地方发现端倪,哪怕我俩在两个半球,她那些“嘤嘤嘤”的表情包、说话时语气的变化、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特殊风格音乐,还有很多小细节,都会让你感觉到她的那颗心正在苏醒和生长,情绪充盈而丰沛。

两人相遇在开普敦的街角,也就不到二十四小时的相处时间,临行前还客气、友善地告别,直到已经分别多日,魂不守舍、思绪万千,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哦,原来我爱上了对方。

本来就身在异国他乡,还谈起了异国的异地恋,两颗孤单又明亮的星星短暂相遇,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好久没联络,听到她的甜蜜奇遇,我也为她感到开心,但甜蜜中隐隐有失落,因为距离太远,难免想七想八,患得患失起来。

抓住记忆里那一点又一点细节添油加醋,勉强为自己拼凑了一篇完美而流畅的爱情奇遇,但想想悬而未决的未来,职业和居住方向未定,又觉得悠长岁月过于难挨,恨不得马上搬到一起过上老夫老妻的生活。

我们捧着电话傻傻地笑,直到右边脸颊都被手机焐热。我说恋爱就是甜蜜的深渊,她在深渊里游泳,像在异国寂寞的水底忽然浮上来喘了口新鲜的空气,她笑:

“真是该死的爱情。”

作为一个有丰富异地恋经验的选手,我太懂得那种甜与苦交织混杂的感觉:一会儿充满信心,一会儿不安感忽然袭来。

谁让异地恋那根弦基本靠手机牵着,看不到表情,听不着语气,光凭那几个字、几个标点,就足以锻炼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当你兴冲冲地给对方分享一些生活中的琐碎事时,手机那头可能只回复了一个“嗯”就忽然没有了下文。

那就耐心等一会儿吧。

但等到后面,耐心不仅不见了,脾气反而大了起来。刚才的似水柔情顿时化为火焰,甚至发起脾气来—

“他/她以前不是这样的。”

“他/她为什么说着说着又不见了?”

“他/她凭什么让我去等,让我去受委屈?”

恋爱里本来是没有一架天平的,琢磨、计较的人多了,也就不自觉地有了公不公平这一说,这架天平出现之后,就再也回不到平衡的状态。

增减砝码,悉数计算,这种事情一般都是一个人默默地做,默默神伤默默崩溃,另外一端毫不知情。

有的人在恋爱里还蛮胡搅蛮缠,这些人一般都比较自我。

矛盾的是,这份“自我”是一个人与他人区分开来的迷人的缘由,却常常给另一半带去不小的困扰和折磨。

更年少一点的时候心气太高,我一直觉得“自我”这东西是一道屏障,帮助我在对方伤害自己之前先给对方来一刀,但后来慢慢长大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两个人相处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甜蜜如初,反倒是那一层“自我”让自己受了不少折磨。

这也就是我们在恋爱中常常对对方做出的“预设”。

我们总说哪个明星造人设,当面一个样其实背地的八卦爆出来又是另一个样,这样的和落差很容易让路人对其失去好感,信任渐失。

但很多人在恋爱里也在无意识地为对方“造人设”,总想着用我们自己多年来形成的习惯和标准去衡量对方,用我们提前拟好的答案去怀疑对方的问题是否正确。

我们错把习惯当标准,还没等对方发问,就已经板上钉钉,不容差错。

这样真的很累啊!

成年人的世界里,工作和生活已经占去了大部分精力,剩下那可怜的一点给了爱情(更何况有的人还没有爱情)。

不是说不能发脾气,最开始一次两次还算是情趣,多了就成了负担,甚至变成一道隐秘的裂痕。不仅让对方一脸蒙,更多的是往后的小心翼翼。

爱情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是一道没有正确答案的题目,它是开放性的,接受所有或长或短或严谨或抒情的解答,细水长流和热切澎湃并不对立,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我还蛮喜欢一个博主“斯诺依花姑娘”之前写过的一句话:

“从不怀疑真心,真心本就瞬息万变。”

瞬息万变的不仅仅是那颗心指向的具体对象,还指的它(那颗心)如何去展现它自己。

对方没有按照你期待中的那样做出反应,不代表不爱你,爱有很多种方式,不一定是你认知范围内的那一种。

所以,一段关系越来越深入的前提是越来越多的自觉和越来越少的预设,即我愿意降低我的期待,也会为了我们之间达成更好的关系去做更多的努力。

我之前写过一句话:“有的人擅长用推开对方来试探自己被抱得多紧。”

祝我们早日在一段关系里完成自我梳理,达成共识:

“懒得试探,抱紧多好。”

成年人的世界里多的是「一夜友情」

前几天为了写稿子,我偷偷重温了一遍二十三年前的那场短暂邂逅。

《爱在黎明破晓前》,1995年的电影,现在看还是觉得很感动,甚至可以从中找到某种纵使是未来也不可及的爱情模样。

杰西和塞林在火车上相遇,对彼此一见倾心,于是两人脑子一热,决定结伴在维也纳漫游,第二天早上各回各家,一个飞回美国,一个返回巴黎。素昧平生的两个话痨说了一路,从火车站到唱片店、从小酒吧到摩天轮,从生活琐事聊到对于世间万物的看法。

与其说是看电影,不如说是听两个话痨如何聊天。原来恋爱真的是“谈”出来的,原来“soulmate”真的存在。

夜幕降临之时,他们说好分别之后不再联络,而黎明来临之时,他们承认爱上彼此,并且在分别时慌乱起来。那时候没有微信,连手机都不普及,这两个被爱情砸中的人还是贪心,于是反悔,约定在六个月后,当年的12月,还是在这儿,维也纳的火车站,再见面。

爱情电影里立的flag基本上都会出岔子,如果你看过它的续集《爱在日落黄昏时》就会知道他们其实都没有忘记这件事,但遗憾的是,当年杰西准时赴约,赛琳却因为祖母的葬礼迟到了。

有情人终成路人,下一次再遇到彼此,已经是九年后了。我帮他们算了算,从在火车上认识到第二天分离,两人不过相识了十四个小时。

十四个小时足够爱上一个人吗?

足够了,人在“志趣相投”面前简直感性得不堪一击。

有的人初次谋面,就像极了认识多年的老朋友,有的人只是相处几个瞬间,却足以更新你从前对于“爱情”的理解。

曾经和朋友讨论过—杰西和塞林没有在六个月后按计划再见,这是否是一种遗憾?

我说,那得看怎么界定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了:如果称之为爱情,我觉得是遗憾的,但如果称之为友情,我觉得反而显得更加圆满。

有评论说《爱在黎明破晓前》和传统的爱情电影很不一样,“男女交谈与的对比,就好似衣着与人体的对比。前者富有无穷尽的变化、逗趣、伪装或个性表达,而后者不过是一锤子买卖”。

在这个故事里,两人之间的情绪太过于丰富和复杂,没有囿于简单的男女情爱。与其说这是“最好的爱情”,不如说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相处状态。

杰西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觉得,爱情有点像是两个害怕孤独的人逃避现实的一种手段,说起来挺可笑的,人们总是歌颂爱情的无私和付出,可要是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没有比爱更自私的事情了。”

在我独自生活了一段时间,在不同的城市之间走走停停,认识了一些人也忘记了一些人之后,我才明白这段话的意思:很多人之间的感情都是“一次性的热络”,这并不意味着感情是“一次性的”,而意味着我们在享用的时候需要告诉自己:

“要仔细品尝哦,以后不一定还会有。”

我的一个朋友此刻正在英国,我们之间的时差是七个小时。

我说此刻是晚上8点半,写稿子。她说她刚吃完午饭,伦敦是下午1点半。

上次我们见面是在6月的上海,再上一次见面是去年11月在郑州,上上次,也就是我们认识的那天,是去年的10月,乌镇戏剧节,我们一起在宋家厅值班。

我们很聊得来,我也很享受和她相处的过程。等到戏剧节结束的时候,我急急忙忙地提箱子,她送我,走之前我拥抱了她一下,以为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

毕业前我去了一趟上海,刚好她在上海出差,我们约着见了一面,住在上海弄堂里的民宿里,潮湿的房子,隔壁时不时传来的麻将声和上海话。有一只蟑螂忽然闻见蛋糕味,沿着窗缝溜了进来,她一个北方女汉子吓得要哭出来。

后来房东来“救火”,我们出去避难了,在静安寺附近繁华的、充满奢侈品店的街道上走来走去,喝了喜茶也看了话剧。晚风很舒服,让人有点醉,我趁着迷糊在一个十字路口拥抱了她一下。

她忽然愣在路边,问我怎么了。

“不知道呢,就是忽然很想抱抱你。你要去英国了,都不知道我们下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她说,维安,真好,我会记住这一天的。

我们没有约定下次见面的时间,我说“英国见”这样的话她也只是“哈哈哈哈”。但我会一直记得和她在上海闲逛的那个晚上以及突发奇想给出的一个拥抱。

成年之后你就会发现,你能做的只有享受当下,用力地扩张自己的感受力,主动地去表达、去拥抱眼前这个让你喜欢的朋友,除此之外的承诺,都是徒劳。

成年人的世界里有太多短暂却珍贵的际遇,爱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还是抚慰、共鸣以及惺惺相惜。

有很多人说人长大了之后就交不到朋友了,很失望。我觉得不对,你失望是因为你还在用小孩要求朋友的标准要求成年后自己的朋友。小的时候总是会抱怨:“为什么只有二十四小时呢?”而现在会坦然地接受“至少我们还有二十四小时”。

长大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不那么愿意挥霍和冒险了。你周围百分之八十的人其实都是“过客”,我们的精力不足以让我们留下每一个人,我们遇到的人越来越多,但生命这个篮子太小,不可能用力地把每一个都塞进去。于是我们不要求陪每一个人走下去,也不要强迫每一个人都跟上自己的节奏。

大家都说“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但你想过下一句是什么吗?

“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他们短暂交谈,哈哈一笑,然后各自散了。”

有趣的人从来都是有自己的方向的,从来就不为彼此停留。你想认识和靠近他们,就得承担他们离开的风险。

成年人的世界里多的是“一夜友情”,我们心照不宣地不为对方停留太久,却在相处的时候放下所有的糟糕脾气,把最好的那一面送给对方,坦诚、放松、轻盈而自由。

不要为分离而悲伤,只需要让时间安排你们再次相遇。珍惜那短暂交会时迸发的光亮,苏打绿的歌里不是唱过吗?

“是片刻组成永恒啊。”

我爸总盼着我缺钱

如果你是老读者,你会发现给我打赏的头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那个红色的“紫气东来”。

好吧,那是我爸,从我不向他要钱开始,他就好像特别喜欢给我打赏了。

我从小就知道我爸在钱这一块是很精明的。作为一个金牛座加强迫症,他习惯留,习惯记账,且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一位。

小学的时候没什么零花钱,我看中了想买的小玩意儿,想要,就借着买书买教辅的理由揩一点油。老师说交一百三十元,我就告诉我爸要交一百五十元。我了解他的,如果是和教育相关的支出,该供的他肯定不含糊,一边告诉我赚钱不易,要好好学习,一边还是把几百块钱一节的数学课给我报名了。

他应该也知道我的小心思,但不戳破,只是会说:“省点花,不要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

长大了赚了点钱,来北京了,离家远了,生活都是自己在负担,我有时候的确压力大,随口抱怨几句北京的物价真贵。

我爸就问我:“最近还有没有钱用呢,要不要我支援点?”

“有呢,不要担心。”我笑他,“怎么总盼着我缺钱呢?”

他也笑:“我不就问问嘛。”

我明白的,他不是盼我缺钱,是盼我缺他。

来北京之前的2月初,我给我爸买了一块手表,看得出他很喜欢,和朋友打麻将的时候也戴着。中年人的生活里需要这样小小的高光时刻,需要这样细节处的有意无意地炫耀:“这是我女儿帮我买的。”

但我也明白的,开心归开心,有时候他也会看着那块表感到很矛盾,怎么女儿忽然就长这么大了,怎么要飞那么远呢?

这样说或许有点俗。但真的,掏钱的人更有话语权,哪怕是一家人,也是这样。

从前我爸老管着我,这也管那也管,吃饭没吃完管,衣服少穿了一件也管,功课的事情也管,感情的事情也管。我都习惯了。

有一天我发现,他好像不爱管我了,不问了,或者说,不那么敢问了。

大概是从我说“不用了,我可以负担自己的生活”那天开始,他忽然就发现,自己好像真的不怎么可以插手我的生活了。

我发现很多年轻人想得太美了,误解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你们要为我承担生活的重担,还得给我选择的自由。”

但其实,所有的关系都是平等且互利的,自己没本事的时候,就得服。

别人为你的人生尽了义务,难道都没有替你决定的权利吗?

很多年轻人总说父母管这管那,不给自己自由,但要说真的,如果有一天你不向他们要钱了,你靠自己就可以过上一种“还不错”的生活,就真的自由了。

但其实“钱”是父母拴住孩子的一条锁链,有的孩子自己剪断了,爸爸妈妈看着空空的那一端,说不定也不开心.

剪掉这条锁链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很爽,但是咬着牙的暗爽。就像在冬天跑得满身大汗那样,不舒适,却也酣畅淋漓。

对年轻人来说,自由意味着不捆绑,也得不到支援。一切都得公平地从头来过,靠自己从头开始。这是一条不归路。

努力独立,是为了摆脱那一种“被决定”的生活。

我来到北京,被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迷得眩晕,见到了很多业内优秀的前辈,有机会共事,有机会参与到一些项目中去,有机会获得年轻人珍惜的各种成就感。

可是我也深刻地明白负担自己的生活其实很不容易,现在换了新的公司,是自由办公状态,在家的机会多了,意味着吃饭支出提高,我买了一个煲汤的锅、一个烤箱,慢慢地学会了做菜、煲汤、做蛋糕。

生活很累,很琐碎,但我可以紧紧握住每一个时刻。

每当这样的时刻,面对爸妈的问候,我也只能报喜不报忧。每一个在外地打拼、剥离掉层层关系网和人脉庇护的年轻人要吃几回亏,吃几次苦才会知道:父母就只能帮我到这里了。

帮你长大的人可能没法帮你成功。当你意识到这件事之后,就真正长大了。

不再依靠,不再索取和等待,不再抱怨,不再攀比和顾影自怜。

前几天我去七天姐家吃饭,还有另外一个作者西风姐。她们都工作了几年,比我更成熟也更有经验,说起对未来的打算,她们其实也都动过出去读书的念头。

我非常明白那样的处境,工作之后的继续学习,成本、代价都高昂,如果出国读个研究生,少则二三十万,多则上百万,这不是买一杯奶茶或者点一份外卖的小事情,或许是一个家庭长达五年的消费计划。

可能我周围很多毕业直接出国的朋友,相较于她们会稍微轻松一些,但七天姐和西风姐说出“都这么大的人了,想去哪肯定自己负担”之类的话,我还是觉得非常感动。

长大了才会理解,父母可以帮忙买单的梦想是很有限的,多余的那一部分,要么咬牙放弃,要么就通过自己努力去拥有。

我想出国读书,爸妈必然是愿意继续供我的,可是自己在读书之外多出了好多小计划,比如去欧洲旅行,比如有其他的摄影计划,比如更多额外的开销,这一笔笔不菲的费用,我都会自己来支付。

人生的后半程,绝对不是拼背景的,有的人的助跑道是加长版,有的人一开门就是一道悬崖。你得认清,然后尽力。

其实最贵的奢侈品就是自由。为了这份自由,你得非常努力才可以。

过几天我爸要来北京看我了,我得继续学着煲两个汤,把屋子收拾装饰一下,带他们好好逛逛秋天的北京,好好努力工作,写稿子,生活。

有一种幸福,是让自己独立,然后成为心爱之人的依靠。

那样才可以坦然地说出:

她没有男朋友,却有很多异性朋友

“男人没一个好东西。”这种话除了能在电视剧里听到,我还听一个同龄人说过。这个二十二岁的女孩,在谈了一次(只是一次)失败的恋爱之后,不知道怎么了,对男性(除了她爸)都产生了较大的敌意。

她秉承着妈妈教过的“男人没一个好东西”这样的原则,几乎断绝了所有与异往的机会。上课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日常休闲都是和女孩待在一起,与男生的交际大多就是朋友圈里点个赞,通知点日常事务,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那次经历大概是给她带去了一些后悔和伤痛,失败的恋爱的确让人后怕,因此她紧闭心门,只和女孩交流打闹。

用她的话来说是“心不动则不痛”。

为了不再次陷入苦楚,索性避免产生任何爱情的可能。

我身边一大群女孩子,上大学了,甚至都大学毕业了,如果和男生多说几句话,都会觉得不好意思,有的甚至还会害羞、脸红、语无伦次。

这可不是因为产生了爱情,仅仅是因为“不习惯”。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是扎进女生堆里的那个,和一群女生叽叽喳喳地上学,叽叽喳喳地下课,初中、高中时代,谈得上关系好的男同学寥寥无几。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但我这几年来在“交朋友”这件事上出了点意外。

怎么说呢,有一次忽然意识到,我聊得来的朋友里竟然男生过半,且都相处得不错,一改往日通讯录里阴盛阳衰的态势。

我一向认为和女孩生活在一起更舒服,逛街、吃饭、聊生活日常这一类的事情还是和女朋友们一起做比较好。但我忽然发现,和大多数男孩相处的时候是另外一种感觉。

(根据我的感觉,我身边大部分)男生少了很多隐秘的小心思,他们在看待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更客观和冷静。他们不喜欢嚼舌根也不喜欢说坏话,大多数时候有着更好的执行力和逻辑性。过了打架的年纪,他们的情感更为内敛,喜欢讲道理,而不会任由感性泛滥。

怎么说呢,和异性相处,很让人长见识。

我前几天去参加活动,与一个“90后”的学长短暂地交谈,发现挺聊得来。这个学长的星座是水瓶座,看起来沉默且沉稳,但在台上的时候时不时抖一个段子出来,让人蛮意外的。

他喜欢读木心的作品,车上放的却是俄语歌,媒体行业出身,在北京漂过,因为一个姑娘回到扬州,如今依旧单身,于是去遥远的国度旅行,见闻这个世界。

他内心有岿然不动的岛屿,也有广袤无垠的沙洲,对未来的方向坚定又缥缈。

我们聊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东西,比如木心诗里的语法是否自成一派,比如生活中莫名其妙的失落究竟从何而来,他说他是神秘主义者,而我享受当下的现实生活。他带我去扬州当地的小铺子吃大个儿的馄饨、煎饺、灌汤包和面条,口味偏甜,我不太吃得惯,他又买了好吃的小米酥,把一大盒塞到我手里。我咬了一口,的确好吃。

扬州当地有家叫“浮生记”的独立书店,他开车带我去逛了逛,店主树老板也是他的朋友,借了学长的光,我有幸蹭了老板一杯特调奶茶。

当时我一边和他聊,脑海里一边想到的是《爱在黎明破晓前》里杰西和塞琳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聊天的场景,这样的沟通必定和爱情无关,或许从今往后我们没有机会再见面,但我对于短暂的交谈上瘾,这次谈话启发了我很多思考。

最后离开时他告诉我:“你在台上和台下给人的感觉蛮不一样的嘛,完全不是一个人啊。”

我说:于是我们愉快告别,夜晚的扬州也很明媚。人与人相处,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相互理解、相互启发。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妈就告诉我,多和男孩子交朋友,因为你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女孩子身上少见的品质。最开始我不信,因为那时候的我对自己蛮没有自信的,觉得自己并不是男生最喜欢的那一款,而且多和他们说几句话,都会很担心自己“发挥”得不好。

后来我发现“和异朋友”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不仅仅是谈恋爱这一件事情,而是通过其他人,开拓一个自己从未了解的世界和思维方式。

我们从异性身上可以学到很多很多东西,远不止爱情这一件事。社交媒体常常框住我们的思路,如果把“男”和“女”放在一起,中间的连接词大多是“爱”“喜欢”“追求”,仿佛男女之间除了爱和性,别无其他。

男生和我们完全是不同的生物,他们对于一件事的看法、分析思路、处理方法等,在大概率上和女孩子是不一样的。但其实异性之间是有宇宙的,只要你愿意去探索。

如果让我给年轻女孩一个所谓的“人生建议”,我可能会提到一点,那就是“尝试去交几个你信得过的异性朋友吧”。

异性朋友可以给我们提供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的另外一种角度,我无法确定这是更好的,但肯定是你之前没有想到的。

男生和女生的思维方式是很不一样的,或者说,人和人之间的思维方式是很不一样的。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等重要的,是“认识各种各样的人”。见过越多的人之后,我们才可能变得越发平和以及包容。

在他人身上发现自己的美和不足,是我们应该学会的事情。这个世界就像巨大的图书馆,每个人都像是一本书,你遇到的人越多,就会把他们分门别类地规整在你自己的“世界格层”里。

你了解过人性的多样,在“人”这座图书馆里驻足越久,反而越可以找到自身的定位和价值,越来越清晰地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每当这时,爱情甚至显得有些无趣了。

谈恋爱是一件很浪费时间的事情吗?

李元胜有首《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写得真好。

读来仿佛只能用温柔的语调,谁让这样的“虚度”在这样快节奏的社会变得奢侈起来了呢?在崇尚自律和时间管理的今天,把生命浪费在与效率无关的事情上,是浪漫而傻气的。

我想起很多年前在火车上看到的一部不知名的外国电影,讲的是师生恋的故事。老师面对忽然表白的女学生手足无措,他侧着脸不敢看她炽热的眼神:“请你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面。”

女孩抱着课本喃喃自语:“可这是爱情啊。”

可这是爱情啊。

爱情就像李元胜的那首诗里写的,是短的沉默,是长的无意义,是精致而苍老的宇宙。

诗化的东西常常是不讲道理的,漂浮在平凡生活之上,美而不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电影终究是电影,到了现实中,多的是煞风景的疑问:“谈恋爱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吗?”“有那么多时间,为什么不去多赚点钱?”

知乎里有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写的:

“时间算什么?命都给她了,浪费就浪费吧。”

评论里很多人大呼感动,但如果真的为爱情抛弃时间和生命,估计爱也都让人望而却步。

现在的年轻人都学聪明了,知道爱情虽好,却不要轻易尝试,心碎的感觉是多么糟糕,不如做一个自得其乐的“单身贵族”。钱都为自己花,泪都为自己流。

很多人说恋爱使人改头换面。

的确,那个曾经被认为是宅男的小林每天都早上7点就起床,乐呵呵地去帮女朋友买早餐,晚上定时去接女朋友下课,陪她在操场上散步,整个现充的作息;从前那个不修边幅、素面朝天的小透明化起了妆,每天早早地睡,早早地起,一见到男朋友就笑得甜甜的,竟然开始参加校园活动,唱歌、跳舞、写剧本,人也变得活跃起来。

可是恋爱也会让人懒下来。像是兀自奔跑的时候忽然撞上一团又软又暖的棉花,好舒服好快乐啊,让人真的很想停下来。像一个甜蜜的深渊,觉得只要有对方,一切都不重要了。从前以为重要的事情,这时候都比不上对方的一根小指头。

可是这样的日子持续不了多久,就显露出了问题。

大学里的爱情,其实大多日常活动就是吃饭、逛街、看电影。这样的日常一次两次还好,多了不免让人觉得有些乏味,还有一种“计划被打乱”的感觉。

以前单身的时候,时间都是自己的,自习、休息或者聚会,想去就去,不用询问任何人的意见。但现在行动和另外一个人挂起钩来,多少有点不适应。

而且自从谈了恋爱就离不开手机了,不是聊天状态就是待聊天状态,刚翻开书没看两页,手机上出现一句“想你了”,又得回应过去。好不容易放下手机重新拿起书,看到一个有趣的比喻句,又不自觉地拍给对方看。

离得远,不能不聊天;离得近,每天又总腻在一起。原本规划好的生活这会儿都乱套了,忽然觉得谈恋爱好浪费时间,心中不免觉得烦躁起来。

死党谈恋爱那会儿,每晚都失眠,但不是兴奋得睡不着。她男朋友是个文艺青年,深夜总是矫情病犯了,就开始微信找她聊天,她就带着一腔的温柔去开解他。因为两人是异地恋,就抓住一切能沟通的时间沟通,手机不离手,时刻同步着彼此的动态,生怕错过对方的一点消息。

这样的日子很甜蜜,但甜蜜之下也有着隐隐的负担。那时候觉得恋爱就是要牺牲时间的,为了对方我们可以没有下限地削减自己的生活时间,甚至放弃其他的事情。

那种“失去自己的生活”的恋爱状态让她觉得很糟糕。

如今她分手快一年,前几天投递了新的简历,期待着去新的环境过新的生活。我问她打算什么时候找个新的对象呢,她说不急,现在一个人的状态好得很,想多享受一下。

“单身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充满斗志。”她说。不用时刻切换状态,不用为了别人的事情操心,每天开开心心地关注自己的未来,多好。

我周围很多朋友分手也是这样的原因,觉得谈恋爱“拖累”了自己。

一是因为和不适合的人谈了恋爱,二是因为和适合的人谈了(相处模式)不合适的恋爱。

毕业季之所以是分手季,就在于虽然每个人都过了四年大学生活,但成长的速度和学习的积极性相差甚远。二十多岁的时候,每个人对于爱情的态度,也决定了爱情的结果。要当下,还是要未来,选择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我见过太多分开的情侣,不是不喜欢,而是“喜欢,但耗不起”。

“耗”这个词分两种,一种是没有感情却强撑着在一块儿,一种是虽然在一块儿,但彼此的进步速度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觉得恋爱浪费时间,因为是清醒的,意识到了与眼前这个人的亲密关系已经不自觉地侵占了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打乱了已有的生活节奏。积极与对方沟通,调整相处的模式和时间,共同进步或当断则断,是相互尊重的止损做法。

有时候我和在美国的妈妈打电话,她说起自己的日常,丈夫上班的时候,她会跟着书上做些糕点和料理,或者去周围的公园散步,或者泡杯咖啡看一下午书。周末他们会一起去逛商场,或者去看电影,买很多漂亮的装饰品装点屋子,庆祝节日以及各种各样的纪念日。浪漫到像LouReed 的那一首prefect day(完美的一天)。

我时常问她,每天这样生活不会无聊吗?她说:“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这样的生活节奏刚刚好。”

人到中年时并不需要再试图费力地开拓生活的荒原,只需要耐心耕耘已有的花园和草地就已经足够。他们有着更稳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资本,才不会觉得浪费时间。

恋爱不是不好,也不是不谈恋爱就万事大吉,只不过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虚度时光的权利,不是所有的年纪都有资本拥有这样松散浪漫的生活。

我曾经也以为只要两个人相爱就够了,其他的都不是问题,可我错了。在没有办法相互许诺并创造未来的时候,消耗此刻的恋爱是很薄弱的。

那爱情就不重要了吗?是否我们需要拒绝一切亲密关系,只要沿着自己的未来向上爬就好呢?恋爱既然浪费时间,索性不要谈了嘛。

“不,不是这样的。爱情的美妙,其他一切事物都不可取代。”我一直这样告诉自己。

只不过不能保证自身进步状态的恋爱是浪费时间的,透支着彼此的未来、换此刻单薄的快乐是不负责的行为。很多小情侣懂得享受当下,却不试图建立更稳固的亲密关系,拓展共同更广阔的未来。

天真的爱情是一起幻想未来,可成熟的爱情是一起创造未来。天真的爱情处心积虑、排除万难为这良辰一刻,可成熟的未来是试图包揽彼此长长的一生。

致感情中缺失的安全感:「被温柔以待,却悲从中来」

去韩松落老师《我口袋里的星辰如沙砾》的签售会,我对他说的一个词印象深刻:比肩而立。

韩老师的声音很温柔,但听到这四个字的时候,我还是觉得内心隐隐被击中,某些飘忽不定的东西忽然沉了下来,结结实实地落在了地上。

“以前我和很多前辈在一起的时候,常常想的就是,什么时候我可以和他们站在一起,我是说,真正站在一起。这么多年后,我觉得我做到了,和那些我欣赏的人,肩并肩。”

韩老师说这话的时候,我坐在第二排的位置望着他,感觉有人说出了我内心的话。虽然我们经历过的事情、遇到过的人是不同的,但是有些内在的东西是相似的。

我们似乎是同一种人:不习惯麻烦别人,渴望被理解,却不希望被拯救。

自卑和怯懦是人的常态,不论对方在我们看起来有多么光彩照人,在发光的外表下,内心依然对着更耀眼的人有一种自叹不如的胆怯,虽然和对方站在一起,仍然觉得自己不够好。

我们常常感到自己的渺小,却不渴望得到谁的拯救,唯一的愿望就是,飞得再高一些,跑得再快一些,才能和仰慕的人内心不带波澜地真正站在一起。

没有落差的时候,相处起来才是一种真正的舒服,不需要包容和照顾,也不需要伪装和试探。

有太多落差的感情,会让人很累。朋友说起过去一段失败的恋爱,仍然心有余悸。

“我不敢想象,我这样一个自我的人,是如何一忍再忍、一退再退地包容他的。”朋友谈了两年的男朋友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无业青年,凭借着自己画过几张评价尚可的画,毕业两年还整天游手好闲地等女朋友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租的房子里买菜做饭,自己每天无所事事,美其名曰“找灵感”。

我的那个朋友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设计师,常常接一些平面设计的活儿,虽然报酬不少,却都是拿命在工作。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天天对着电脑熬夜,时常抱怨失眠和头晕。我心疼她,骂她不好好照顾自己,话到后面都转向了她家里那只米虫。

每次我言语稍一尖锐,朋友连忙解释:“维安,你可能不懂,我是最了解他的那个人,他有才华,我相信他。”

我笑:她反驳我:“至少他是爱我的,而且我现在也可以负担两个人的生活啊。”

我哑口无言,在“爱”这个字面前败下阵来。

“至少他是爱我的。”这样一个深刻又肤浅的理由,好像回答了什么,又好像是一句废话。过了好一会儿,我认真地敲了几个字回复她:“如果一个人真的爱你,就应该接受不了你们之间有太大的差距。”

我怕她还不明白,自顾自地补了一刀:“生活费你可以帮他一起负担,爱呢?你也可以一人负担两人份?”

有个词叫作“恃宠而骄”,一个人付出了所有的爱,另外一个人只是理所应当地享受着。虽然这是别人的事,但我想在一段感情中,一个太郑重其事,一个太理所应当,估计不是好事。

我想起很多年前妈妈对着恋爱中的我说过一句话:“你不要妄想着去拯救谁,你谁都拯救不了。”

我们都太习惯被别人照顾了,太习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去推脱自己失落的来由,可明明我们做的事情微乎其微,却总是希望别人帮我们承担。

世间很多事情都是如此,爱情、亲情、友情,我们都需要一种自觉。

还记得去年年底的时候爷爷走了,他发病的前一个晚上(也就是几个小时前),我在学校给爷爷奶奶打电话,当时是奶奶接的,说爷爷在洗澡,我说等一会儿吧,她说太晚了,下次再说吧。

“好,下次吧。”

然后就再也没有下次了。

从那之后,我真的觉得很多事情都宜早不宜迟,每次我帮奶奶或者外婆买衣服啊吃的啊什么的,她们都带着那个年代独特的口吻说不用了,但心里是知道的,日子已经开始倒着数,不能再把“你还小,以后再说”当作一个借口。

遇到我所羡慕的年长一些的朋友,对方的学识和眼界都高于我太多,交谈起来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渺小浅薄,更不敢班门弄斧,生怕贻笑大方。每次她都照顾到我的情绪,对一些说出的文学、艺术方面的问题等多加解释,也总在人前给我很多照顾。每当这个时候,感激之后还有一种自我的警醒,我想要成为有一天不需要被姐姐特意照顾,也能交谈和思考得很好的那一个。

不拖累他人固然是美德,我们也没资格将别人的照顾当作习惯。

之前有人问我,你觉得在爱情里哪一句话让你感动?

大概就是那句再日常不过的:“你站在那里别动,我过去找你。”

这是一个找不到地方的路痴在抓狂中紧握的一根稻草,稻草是那么细,却从手中把心都勾走了。估计每一个女孩都喜欢这样的人,他愿意包容你的小情绪、缺点、负面的一切,并且告诉你:“你这样就很好,你不用改了,我全部接受就好。”

于是我们就满心欢喜:“对方真是太好了。”在一种毫无压力的关系中舒坦,所有的舒坦都通向一种空缺的感觉,那是我们所有焦虑和不安的来源。

对方的好,我们不能没有来由地接着,虽然这不是交易,但感情是一种能量,需要相互流动。

就打一个简单的比方。男朋友说:“吃胖了没关系,我不嫌弃你啊,肉肉的很可爱。”但或许不是每个男生都是打心眼里觉得女孩胖起来特别美的,因为是喜欢的人,所以怎么样都是喜欢的。可是我们不能因为别人说没有关系,自己就也觉得没有关系了。保持体态和身材,保持漂亮的那一面给喜欢的人,是我们回报对方的爱的一个可爱的方式。

容忍和包容是一种爱,在被包容中依然奋力地让自己变得更好,也是一种爱。

然而无论过多久,那些我们不喜欢的部分还是不喜欢,无论对方给我们打多少强心针都没用。

这应该是一种自觉。就如同在对方主动过来拥抱着自己的时候也张开手紧紧抱住他,而不是仅仅被拥抱着,双手无动于衷地垂着。

你愿意接受我的缺点和毛病是你的事,可努力想变得更好,拥有和你比肩而立的能力,是我的事。

你不必担心我,我会寻着你去。请你就按自己的节奏往前走,我会跑起来,追上你。

「我们甚至要做好没有爱情也能活下去的准备」

朋友问我:“如果找另一半,你最看重对方的三个特质是?”

我的回答是:“靠谱、温柔、有本事。”

朋友就笑了:“这很摩羯。”

其实我在爱情里,包括在生活里的很多场景中,是一个并不太摩羯的人,常常被误以为是射手座或者水瓶座。大概是因为我是相信自己直觉的人,我的理智和冷静往往不是用于筛选,反而是为了促成感性直觉的愿望。

我是一个有脸盲症的人,常常见过一面的人换件衣服、换个发型就会被我忘得一干二净。说出来可能有些荒谬,有时候我甚至会不太记得起恋人的脸庞,对方五官的轮廓大致可以描摹,但始终像失焦般模糊,不能回忆起清晰的面孔。

但我擅长的是记住两个人相处时的感觉、状态和在一起时的那种氛围:室内的温度湿度,室外光线敏感的变化,对方的体温,嘴唇的柔软程度,衣衫覆在肌肉上的那种感觉,或者头发的触感,说话时音调的高低,我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些零碎的记忆在回忆里将这个人拼凑完整。

纵使暂时分离,但这个人在记忆里游走,面孔不清晰,但鲜活温暖。

我觉得这样是有好处的,每一次见到对方的时候,又有新的感觉,我不会在感情中定下标准:他应该是什么样的。

一旦这个标准成型了,心上人就被绑在了岌岌可危的高处,稍有偏差就会坠落。

没有期待和预设,是件好事。

因为一旦真心被辜负,就容易衍生出很多让人遗憾的表达,比如“渣男”。

社交媒体上好好先生太多,一旦遇事惹上嫌疑,常常被贴上渣男标签,引得一大群姑娘失望连连。不仅是明星,对我们周围的普通人来说也是如此。每当我们把一个人捧起来时,单方面给了他诸多期待,然后不断强化某种特质,是危险的。

这像极了第一次谈恋爱的状态,觉得对方好,且定会一直好,永远好,更加好。

但很可惜,大多数人不完美,只是你自以为对方很完美。在互联网上,大家的三观极易破碎,也极易幻化为各种形态。在无数的人设建立又崩塌之后,我们会意识到,对于爱情的浪漫幻想还是不要寄托在他人身上为好,不然出了问题,伤心至极。

这样说虽然有洗白的嫌疑,但“渣男”这样的论断本身就是主观的,带着委屈情绪且过于乐观的期待,因为我们把另外一个人看得太重要了。

我看过一个人说:当我们谴责一个人是渣男的时候,有可能是我们得到的反馈跟不上我们的期待,或许对方不过是和我们一样无知且迷茫的同龄人,他们的脆弱和迷茫、笨拙和局限,也让他们负重前行。

我时常觉得社交媒体上有很多爱情故事被夸大和美化了,轻轻松松地被贴上标签,被区分好坏,一通赞美(贬损)然后交付到读者手上。

这样可能造成一个后果:我们对爱的感知能力会弱化,我们表达出来的感情也会越来越容易走向毫无层次、非常扁平的极端。

把是否为你花钱和是否爱你联系在一起,或者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证明什么样才是“最好爱情的模样”,这些制造出来的标准限制了我们对于爱情丰富的想象,也常常让我们对于现在拥有的感情感到失望。

道长在节目里说:“我们甚至需要做好没有爱情也能活下去的准备。”在我看《我执》的时候,常常感受到这种感性理性并行的恋爱观,并且被打动。

这消极吗?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件消极的事情,反而认为这是一件很勇敢也很有必要的事情。

我们太习惯于控制风险,因此许下承诺以求心安,而不巧的是,这是一个“真香”的时代。我们的控制欲越强,就会有更大的焦虑,我们无法逃过变化,不如顺应所有的变化。

我想起博主@sounderoysters写过的一段话:

“如果有什么是女孩要懂的道理,那么应该是,爱情是你的社交生活,而不是生活,结婚生子是你的人生选择,而不是你的人生。”

我不会呼喊着鼓励大家:“恋爱有什么好的,还是多赚点钱。”我只想在慢慢感知的过程中提醒自己,也提醒所有我关心的人:“不要拒绝爱,但需要更认真地对待它,努力积累自己除了爱之外的其他东西。”

一个健康的人在一段健康的爱情里,应当是的,是可以依靠自己,也可以依靠对方,不用咬牙切齿地去证明什么,也从不为难和委曲求全。

恋爱是一个不断消耗自身能量的事情,但同时也是和对方交换能量的过程,有的不是竞争,不是利益交换,不是揣测和隐藏。爱情是接纳那点温柔宠溺之后的万千变故,包括争吵、离别、现实所困的难言之隐,还有过后的平淡无奇。我们不能为了避免所有的负面可能性,放弃自己的欲望和探寻的第一步。

两个独立的人反而可以拥有更多强烈真诚纯粹的爱,不会死抓着不放,也不会为未知战战兢兢。

大部分人或许有过一些感情经历(当然,没有感情经历也不是奇怪事)。那些爱过的人,不过是一个一个影子层层叠叠,构建出了我们如今生活和内心的明暗面。一个一个经过,逐渐塞满过去的人生。

最开始的如同大石块坠入,轰然作响;再后来的如同小石子,灵巧锋利地见缝插针;接着是流沙般缓慢入侵;直至遇见一个水一般的人,可以包容一切,把最后的缝隙都填满。

我们以为自己已经拥有铜墙铁壁,心里的空余被消耗殆尽,于是筑起自己感情里的结实防线,可以抵御任何情感的入侵。

但可惜的是,越是坚硬得密不透风的墙,越被束缚着得不到喘息,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筋骨脉络如何摆放。

这时候那个人出现了,不试图拆除那一砖一瓦,也不试图从细密的裂缝中撬出一朵花,只是站在你对面,温柔一推,所有的城池便轰然倒塌。

习惯了见招拆招,却抵抗不了迎面而来的一个拥抱。

没有一个人抵抗得了纯粹、真诚和温柔的爱情。越是那些以为自己对人情世故了然于胸的人,越是不能。

「不孝有三:不考教资、不考公务员、不回家乡工作」

我前段时间刷朋友圈,看到一个大四学弟的朋友圈:

“不孝有三:不考教资,不考公务员,不考研。”

我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就和他聊了聊,采访的时候顺便发了一条朋友圈和读者们聊聊,不到一小时,朋友圈里就有了二百多条留言。因为我从小被散养,小时候被管得不算多,在人生重大的选择时刻基本靠自己,父母只是会给我参考意见。如果不是这次聊天,我可能不会得知那么多经验之外的事情:

有那么多的年轻人,才二十多岁,人生就好像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很多故事是相似的。高中被管够了,大学拼了命也要跑出来,好不容易到外地上会儿大学,自己施展了一下策划人生的才华,临近毕业,父母开始召唤着:

“女孩子当老师多好,有假期,还不累。”

“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公务员多好,有稳定的工资,不容易失业。”

“你跑那么远干吗?在家附近找个工作得了,你有个意外怎么办,我们哪儿照顾得到你?”

每次要和父母谈谈理想,他们会劈头盖脸地叫你学现实一点。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父母认为教师资格证、公务员或者说家乡的稳定工作才是人生的C位?一旦我们不遵守,就会有“不听话”“不懂事”“不成熟”的标签贴上来。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我们要如何才能“孝”着活下去?

“什么才是‘孝’?我们是否可以在这些人生方向的决定上与父母达成共识?”我就这个话题采访了周围的一些朋友和同学,发现这与其说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战争,不如说是爸妈脑海里自己与自己的战争。

学弟涛涛在我看来不太适合做公务员,因为他坐不住,爱玩。以前我给他上过课,下课后他开着小摩托带我到三里店的小巷子里吃烧烤,拉我去游戏厅玩跳舞机, 假期回去有空会约着我逛街、吃鸭脚煲。

他大学就是在桂林读的,我还记得他报志愿的时候想填省外,硬是被父母改成了本地大学,读的专业也是相当“热门”。

这会儿读大四,学校马上要安排实习单位,可以去东莞或者深圳。他期待去“打工”,但家里不让,爸妈只给了一个选择:考公务员。

目前的涛涛已经通过了国家公,在准备广西公,爸妈说:“考到你考上为止。因为公务员稳定,有固定工资,你会轻松一点。”

但他有点难过,如果这一次再不出去,怕自己一辈子都没有什么机会出去看看了。

涛涛和父母的关系一直很好,从小到大也都习惯听话,可能这反而把父母“惯坏”了。当他提出想去广州试着找找工作,得到的评价是无理取闹和任性。当晚的新闻说广州刮台风,父母就以“广州很危险,台风天说不定会被东西砸到”之类的理由搪塞过去了。

他今年二十一岁,妈妈告诉他:“只要你还没有结婚,就一直是小孩。”

但他希望可以像个成年人一样为自己做一次决定。

我的读者lululu考教师资格证是为了不当老师。

半年前拿到资格证的她其实并不想去做语文老师,但教师出身的父母根本没有给她拒绝的权利。

才大二那会儿,爸妈隔三岔五打电话做她的工作,lululu嫌烦了就气冲冲地去报了名,但她在报名前和父母说好了:“我先去考,如果考到了,你们就得让我自己决定。如果我在外面闯了两三年都没什么起色,我就回去当老师。”

父母说:“好,你先考。”

lululu备考的时候压力很大:“题目并不难,面试也比较顺利,但我真的好害怕如果拿不下又得浪费半年,就不能去实习了。”

好在一切顺利,她真正喜欢的工作是编剧,即将到杭州的一家影视公司实习,父母理解了她的选择,但也提醒她,做编剧很累的。

“没有什么工作是不累的。如果可以在外面多见识会儿,我承担得了。”lululu是个反抗成功的案例,但她获得的自由时间只有两三年。

“走一步看一步吧。”

lululu很理解父母,但也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暂时的自由,或许这是当下最两全其美的做法了。

我的闺密L前几天刚和父母大吵了一架,原因是她要去上海找工作,但父母说家附近城市的一个银行缺人,有熟人牵线,面试得好八九不离十,去吧。

她知道这是个“坑”,回去了就出不来的那种。

L的英语一直很好,在上海读书,想着毕业后去外企一类气氛轻松、可以展现自我价值的地方工作,哪怕累一些都没关系。但昨天她和父母打电话,父母苦口婆心地劝她还是先把研究生考了,然后回家乡当个老师,去不了大学就去个高职、高专也行。

她觉得生气又难过,不知道为什么父母不相信她可以做一些“更好的工作”,一番谈判之后双方僵持不下,和解策略是L先申请国外的研究生,读研之后再做打算。

L上了大学之后不太敢回家,因为父母都比较强势,小时候不太敢反对他们,以至于强势也有了惯性。

“爸妈其实大多也是‘焦虑却无知’的,其实对大环境也不算特别了解,但就爱瞎着急。”

有一次L的妈妈说让她研究生读一个务实的专业,L反问比如说呢,妈妈支支吾吾半天自己也说不清楚。

L说自己真的很爱父母,却也是真的不敢离他们太近,有时候父母反而像“巨婴”,不断地要求,不断地需要得到满足。

“我觉得父母应该学会不被需要,因为没有一个人是永远需要一个人的。”

很早之前,我爸妈也说过让我去考教师资格证,到后来也渐渐不提了。后来我问我妈为什么,她说反正你也不乐意,何必呢?

这不是最真实的原因。

她说她去上学第一节课老师就问她们:“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来这边上课,你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把她给问住了。本来她只是过来打发时间顺便学点东西,没想到老师却问了一个感觉早就不属于自己的问题。

孙女士说,很多年轻人口中的“目标”和“梦想”在中年人身上渐渐都已经找不到了。他们想把孩子留在身边,想要替孩子做出人生选择,可能就是因为孤独和不自信。

当自己的文化程度、威严和自身成就已经不足以说服小孩的时候,也只能用情绪去“绑架”孩子,那是一张无理取闹却可能有效的底牌。

很多中年人也会害怕自己跟不上时代,慢慢地被这个世界抛弃。而孩子是对自己而言最亲密的人,将他们留在身边,如同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没有那么多离开父母就活不下去的小孩,多的是离开小孩就丧失人生意义的父母。

那些被戏谑为“不孝”的冲突与矛盾,或许只是缺乏沟通和安全感的结果。

当老师很好,当公务员也很好,各种体制内的工作依然很好,问题不在于工作之间的优劣之分,而在于很多年轻人在就业选择时因为与父母沟通的缺乏和对彼此的不信任,导致双方都失去了自由和体面。

我在采访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是:“你在选择职业方向时会考虑的因素有什么?”

上文提到的三个年轻人,我的读者们,包括我自己,其实多多少少有提到:“会考虑父母的意见以及父母的养老问题。”

我们这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是瞎闯的一代,我们愿意对自己的每一个决定负责,以换取自己人生中大部分选择的自由。

写到这里,我想起前段时间看某篇随笔时读到的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在女儿十六岁、十九岁、二十二岁生日送的礼物是女士小摩托、二手小汽车和小汽车。

女孩很困惑为什么自己收到的是车而不是花裙子,或许自己的父亲更想要一个儿子。想到这里,她不禁有些自责—如果自己是个男孩子,或许可以跟喜欢机械和车的父亲有很多共同话题吧。

后来有一次聊到这件事,父亲告诉她:“女儿可以当儿子养,但儿子不能当女儿养。”

至于为什么送车,是因为父亲觉得女孩开车很帅。他说汽车的所有设计中他最欣赏的一项是中控锁。(中控锁是一种汽车配件,使用该锁,不用把钥匙插入锁孔中就可以远距离开门和锁门)

女孩一直不明白那有什么特别的。

直到后来她做了一个专职的旅行摄影师,整日需要四处奔波,独自驾车出行,她感谢自己很早就学会了驾驶。

有一次出差回家,深夜驶出机场车库,忽然听到中控锁发出的清脆的“咔嗒”声,让她在孤寂中感到安稳。

她忽然很想哭。

因为自己在很小的时候,拿到的不是一条花裙子,而是一把车钥匙,父亲将世界四通八达地在她脚下铺开,给了她自由去往任何方向的权利。

至于中控锁,是父亲希望她懂得,哪怕自由,也该在自由中学会控制自己的人生。

或许每个父母到了一定的时刻,就得把一把钥匙交到孩子的手上,让年轻人自己去探索。

毕竟

当一个人不再主动联系你

当一个人不再主动联系你,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虚拟世界里,都可能会让你产生许多疑问和困惑。这个人是不是不再关心我了?我们是不是疏远了?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这种无助和迷茫的感觉,往往会让人陷入无尽的思考和猜测。

首先,我们要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每个人都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暂时或永久地疏远另一个人。有时候,这种疏远并不是因为某个具体的原因,而是因为生活的自然流转。也许,那个人正忙于工作、学业或家庭,暂时无暇顾及你。或者,他们可能正在经历一些困难和挑战,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维护人际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对方,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毕竟,每个人都需要时间去调整自己的生活和情绪。我们可以尝试发一条关心对方的信息,询问他们的近况,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如果对方依然没有回应,我们也要学会接受现实,尊重他们的选择。毕竟,强求的关系很难维持长久。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反思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表现。是不是我们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让对方失去了联系的兴趣?是不是我们过于依赖对方,让他们感到压力和疲惫?是不是我们在沟通中存在问题,导致彼此之间的误解和隔阂?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同时,我们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和个性,不要过分依赖他人。这样,即使一个人不再主动联系我们,我们仍然可以自信地面对生活,积极地拓展新的人际关系。

总之,当一个人不再主动联系你时,不要过分担忧和焦虑。我们要学会理解对方,尊重他们的选择,同时也要反思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一夜痛失50万粉丝,因房租放弃生命,出道即巅峰的她为何沦落至此

出道即巅峰,因“长发”走入低谷,成为女孩怎么那么难?

又一位曾经红极一时的歌手在街头卖唱。

她就是因唱《偏爱》爆火的歌手张芸京。

媒体报道她街头卖唱时多用“沦落”两字,提出疑问是否会感到自卑。

她在社交媒体上回应:怎会自卑,双手紧握,亲手打拼,这就是最精彩的人生。

此话绝不会是表面说辞。

经历过一次生死,张芸京早就豁然了。

巅峰与死亡之间

2018年底,张芸京在家中自杀。

那天距离她交房租已经过去很多天了,她依然没有凑出来足够的钱。

她把自己的所有钱都用作出专辑了。

本以为背水一战会迎来逆风翻盘。

可是,覆水难收才是人生常态。

她在家里的沙发上,拿起早就准备好的药物,毅然吞了下去。

曾经的张芸京应该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会被“房租”,逼到绝境。

1983年,张芸京出生于台湾一个普通家庭中。

作为家里的长女,张芸京总是保护者的角色,从小就以假小子的形象示人。

家里人唱歌都很好听,从小就跟妹妹唱歌PK。

但张芸京有哮喘,成为歌手是她不敢想象的。

大学时,她选择了设计学专业。

在那里,她遇见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本来就爱唱歌的她,组了自己的乐队。

毕业之后,乐队依然没散,他们一边上班一边玩乐队。

2007年,对于张芸京来说是命运转折点。

这一年他们的乐队参加比赛获得了第二名,发行了首张EP《雨的力量》。

这让张芸京信心大增,正巧歌唱节目《超级偶像》正在宣传,张芸京报名了。

独特的嗓音,中性的装扮,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张芸京一举拿下冠军。

正式出道。

那时,这种个性少年气的装扮很受欢迎,张芸京成了最有人气的“超偶”选手。

2009年,张芸京发行了自己的首张专辑《破天荒》。

那首《偏爱》就收录其中。

出道即巅峰,是对张芸京的发展道路最准确的评价。

随着《仙剑奇侠传三》的播出,插曲《偏爱》被下载2亿多次,获奖无数。

这个浑厚的中性嗓在内地火了。

参加湖南卫视的综艺节目时,由于运动强度太大,她一度呼吸困难,这时人们才知道,张芸京有严重的哮喘。

到了晚上的晚会,张芸京还是稳稳的唱了那首超高音的《偏爱》。

“我不希望别人看到我脆弱的一面。”她总是这样说。

2010年,在《偏爱》的热度中,张芸京发行了第二张个人专辑《相反的我》。

同名主打歌曲《相反的我》,是张芸京自己作曲的。

为了这版曲子,她录了100多小样给公司,最后敲定了这一版。

这是最像张芸京的一版。

柔情的曲调才是张芸京的内心,她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无懈可击。

她希望别人看到她内心的细腻。

这时,正是张芸京人气最高的时候,也是舆论最大的时候。

猜测她是男是女的言论,从没有停息。

越传越离谱,对她的性取向进行攻击,甚至连累了她最好的朋友蓝又时。

她唱着“相反的我”,张芸京还天真的耐心向大家解释着真正的自己。

可是舆论从不听话。

“我是女孩”

2012年,张芸京发行了第三张个人专辑。

这张专辑,她直接取名《小女孩》。

她说: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小女孩时,追求梦想的状态。

她用歌曲应对所有舆论。

张芸京把自己“小女孩”的追梦故事唱出来,唱着自己的小女孩心思。

出道初期,公司为了打造她中性的形象,所有的专辑封面都是黑白灰色。

而这张专辑,张芸京用了大红色。

她穿上了高跟鞋,留起了头发。

中性风是她的保护伞,而那时的她想把真正的自己展示出来。

可是,大家不买账。

“张芸京变性人”的字条频繁出现在网络上。

她被攻击,被指责,被辱骂。

一个女孩想做回自己,不知道为何成了错。

这张专辑制作精良,包揽“TVB8金曲金奖”、“最受欢迎女歌手奖”以及“金曲榜金曲奖”三个奖项。

这样的成绩却没有阻挡张芸京走下坡路的步伐。

粉丝因为她风格的变化,一时接受不了大规模脱粉,说她“背叛”了大家。

这时,张芸京的合约也到期了。

因为留长发,公司不再与她续约。

她积极寻找下一个东家,却频频因长发问题被拒绝。

中性风是她应该走的最好的发展路线,但那不是张芸京自己。

张芸京的头发越来越长,机会越来越少。

接受采访时,她坦然表示,挖掘自己小女生的一面,有男朋友很大的功劳。

那时她还说想32岁结婚,再生两个小孩。

她以为不顺利只是暂时的,“长发”的自己会过的很幸福。

现实却狠狠的给了她一巴掌。

形象改变,没有公司,张芸京的事业一落千丈。

一个出道即享受万人追捧的歌手,如今却没有活动可接。

她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逆风翻盘。

张芸京的好友蓝又时鼓励她,继续做音乐,就算没有人听,也要把自己想做的音乐做出来。

《偏爱》不可能让她被命运偏爱一辈子。

张芸京决定背水一战。

她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作了一张最符合当下的她的专辑《失败的高歌》。

这张专辑所有歌曲创作,除了张芸京自己就是蓝又时。

两个最了解张芸京的人。

2016年,张芸京一头米色的长发,唱着《失败的高歌》。

就算失败也要大声歌唱。

张芸京对专辑充满了期待,准备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没想到,这张专辑带给她的只有长达8个月的无人问津。

她的人生陷入低谷。

与她相恋多年的男朋友也离开了她。

“长发是重生”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

张芸京这“八九的不如意”似乎都集中在了那两年。

2017年,再次她鼓足勇气出现在大众面前,参加了江苏卫视的音乐节目《金曲捞》。

张芸京担任歌曲唤醒师,唤醒了周传雄的《青花》,大张伟的《留心》等歌曲。

大张伟评价她是除了关牧村,最好听的女中音。

但张芸京没有掀起什么水花。

能用的资源她都用了,积蓄也没了,事业没有任何起色,连房租都交不起。

长时间的压抑,让她只能通过药物缓解。

药物救命,也能致命。

大量的药物剥夺她的生命时,一个声音突然出现在脑海里:孩子,不要这样伤害自己,我是那么的爱你。

张芸京没想到,在与死神交手的时候,她是那么的渴望活着。

幸好,朋友及时发现,将她救回。

再次睁开眼睛看见世界的时候,张芸京释然了。

没有什么比死亡更可怕。

她说:当我倒地时,那声呼唤让我不停的哭泣,于是我决定如果能重新站起来,我一定要直面我的人生。

身体恢复后,张芸京想了很多。

香港歌手黄剑文鼓励张芸京,讲述了他在街头唱歌,挽救了一个女孩生命的故事,张芸京深受感动。

她思考了自己唱歌的初衷,决定放下那些曾经一味追求的“认可”,走上街头,唱属于自己温暖大家的歌。

2019年,张芸京考取了街头艺人证,正式成为街头艺人。

年底,她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场街头表演。

左二张芸京

那天,她很紧张,比出道比赛时还紧张。

张芸京反复调试乐器,她说:这才是真正的实现梦想。

人气、钱财这些张芸京早就没那么在乎了。

她说:希望他们听到我的歌声,可以感受到我爱音乐的心。

许久未见的张芸京突然出现,媒体大肆报道,有惋惜有同情有讽刺。

有时,张芸京会回复几句,表示自己还挺快乐的,有时候直接略过。

她没有之前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了。

长发她没有剪,歌曲她还在唱。

“生意”好的时候能赚到一万块,不好的时候,全身上下只剩下三千块钱。

唱歌的时候,她还把自己的专辑带过去,谁喜欢给钱就可以带走。

那张13年的典藏版专辑,仅发行了200张,绝对是绝版了,人家给了她20几块,她就让人家拿走了。

对于曾经生活优裕的当红歌手来说这些太少了,对于“新”的张芸京来说这就够了。

只是,平淡的生活,没有惊喜也会有意外。

张芸京在某APP上有一个账号,有50多万的粉丝听她唱歌。

突然有一天,她账号里的全部粉丝都不见了。

张芸京赶紧联系客服,客服给的答复是:软件改版,这是系统问题。

她问是否还能找回,得到的是否定答案。

多年的心血一夜之间付诸东流,张芸京十分懊恼。

如果是以前,她会感叹自己为何这么倒霉,要忧愁好长时间。

但现在,张芸京只是在微博上发了个牢骚。

她已经能够淡然的看待生活中的任何糟糕事了。

张芸京很喜欢这种每天做着热爱的事,无拘无束的日子。

陈小春:如果郑伊健是女人,我一定不娶他

王菲是“仙”,她是“妖”,毁掉她一生的竟然是“活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