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痣相命理

六十四金钱卦(六十四金钱卦免费占卜)

时间:2023-10-10 05:48:59 作者:及時行樂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六十四卦之山水蒙卦

蒙卦是六十四卦的第四卦-上艮下坎

蒙卦的卦图象解

1.小鹿回头:鹿同“禄”,指钱财,代表仍有小禄。

2.盒在地上:指事情先成后破,这里指不是正义之财,不可久留,君子要取财有道。

3.两串铜钱:指令人忧心忡忡,虽然能有钱财到手,但还是会让人担心,忧愁,忧心。

4.珍宝满船:暗示有人会图谋钱财,钱在船上,有翻船丢钱的意思,指会有飞来横祸,令人担心。

5.李树折枝:指姓李的人,并且有儿子夭折或将要夭折,则成格。

举例:1. 200多年前,隔壁老李老来得一儿子。一日午后突生恶疾,老李家徒四壁,又想拯救儿子,于是心生歹念,用不正当的方法弄到了治病的钱,然后顺利找到名医医治儿子,但老李一直忧心忡忡,害怕东窗事发,果不其然,官府顺利破案,抓到老李,儿子也死了。

200多年前,有一小吏心生贪念,利用职务之便问商贩寻要保护费,起初担心害怕,然三五次之后,贪念膨胀,恶向胆边生,不给钱就烧,最终走向深渊,获了个边疆发配,死于非命。

为人,做官,不可心生贪念,欲望是魔鬼,让人疯狂也让人死亡。

最简单起卦方法,揭秘神秘的东方占卜

《易经》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上古奇书,用孔子的话说易经有四种运用之道。

◇学习哲理:易经64卦、384爻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它就像 本字典,只要对号入座,所有人生课题都能从中找到答案,例如在乾卦当中,一句“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短短数字却是成为不少人人生座右铭。

◇指导行动:《易经》的卦辞爻辞不仅对人生事象做出了描述,而且还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处事之法、应变之策、化解之道,学习易经不光光能学到易理,同时也能从中学习到一套为人处世之道,所以说学完《易经》的人绝不会成为书呆子。

◇运用器物:《易经》中不仅蕴藏着抽象的精神性的东西,还有很多具体形象的规律,它可以激发我们艺术创作、工具发明、科技探索的灵感,像著名的八卦村,就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直接运用,同样还有我们熟知的故宫,其中也运用不少易经之道。

◇占卜预测:追根溯源,《易经》是本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向《易经》这位无所不知的万能老师求教。卜筮在“二诸葛、赵半仙” 的手中是骗人的把戏,但在智者手中则是帮助我们透视入生、优化行为的良师益友。

而今天则来说说一个易经最简单卜筮起卦方法——六十四卦金钱课。

这一套起卦法传说源于战国传奇人物鬼谷子的金钱卦,而金钱课则是其简化法,只要取六枚硬币作为道具即可,相比于金钱卦,这种方法更为简单,但同时缺少动爻,只能显示当前状态,无法显示日后发展,这里介绍给大家娱乐一下。

具体做法是:取六个相同的钱币, 确认好阳面和阴面,例如取六枚5角硬币,将有数字的一面代表阳, 记为"阳爻" ,另一面花面代表阴, 记为“阴爻” 。然后合掌将六个钱币在掌中摇摆数次, 心中默念所求之事,依次自下向上排开, 就可得到相应卦象,之后根据所得卦象参考卦辞进行解卦。

举个例子,使用硬币摇的卦象遁卦䷠,那么就在卦辞中找到遁卦䷠:

金钱课起卦示例

易经原文:遁,亨,小利贞。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山,遁。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释义:遁卦,亨通,小的地方利于正道。

彖辞说:遁卦的亨通,是因为隐遁而亨通。九五刚爻与六二阴爻相呼应,能够顺应 时势。小的地方利于正道,是因为阴柔之气正在增长。遁卦的时势意义太大了!

象辞说:天下有山便是遁卦的卦象。君子从中受到启示,远离小人,不厌恶他们只是要严于律已不与他们同流合污。

当然,解卦卦辞因占卜事件而异,对于不同的人和事有不同的解卦说辞,本人也是初学之人,不做惶论;

金钱课这一起卦之法是不是简单易学,如果感兴趣的可以试一试哦,如果想更深入了解的可以使用金钱卦起卦法,与前者相比,这种起卦方法步骤稍复杂些:

取三枚相同的钱币合于双手中,上下摇动数下使钱币翻滚摩擦,再随意抛撒钱币到 桌面或平盘等硬物上,这时会出现四种情况

1. 三枚铜钱中有两枚正面向上,这是少阳之象,记做“⚊”,为阳爻;

2. 三枚铜钱中只有一枚正面向上,这是少阴之象,记做“⚋”,为阴爻;

3. 三枚铜钱都是正面向上,这是老阴之象,记做"X",为变爻,在主卦中是阴爻,在变卦中是阳爻;

4.三枚铜钱都是反面向上,这是老阳之象,记做"O",为变爻,在主卦中是阳爻, 在变卦中是阴爻。

如此连续六次就得到了六个爻,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卦象。画爻时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排列。老阳和老阴被称为“动爻",意为:变动之爻。动爻变化后得到的卦称为“变卦之卦,而开始摇出的卦称为主卦。主卦对应所测之事的开始,变卦对应所测之事的结局。因为动爻和变卦的存在,卦象变得更复杂。

而这种起卦方法又跟据不同爻变又有不同的取卦断卦方法,在一卦得出后会有7种不同情况:

①六爻不变: 卦中六个爻都不是变爻, 这叫 “静卦",用本卦的卦辞解卦,类似之前介绍的金钱课得卦;

② 一个爻变:即取该变爻的的爻辞解卦;

③ 两个爻变:即用这两个变爻的交辞解卦, 以上爻为主;

④ 三个爻变:即用本卦卦辞结合变卦卦辞作综合考虑;

⑤ 四个爻变: 即用另外两个静爻的爻辞解卦, 并以下爻爻辞为主;

⑥ 五个爻变: 即取变卦的静爻爻辞解卦;

⑦ 六爻皆变: 如果是乾坤两卦就取九、 六的爻辞解卦, 其他卦则用变卦的卦辞解卦。

总之 ,易经卦辞所提示的哲理带有很大的抽象性、 包容性、 多维性、 启示性, 是广义的、 多层次的、 富千变化的。 所以不可拘泥千文句的直接含义, 呆板地理解,活在当下也不必过于拘泥于卦象,易学在于玩而所得,体会其中哲学韵味,而非执着于占卜预测。

易经六十四卦之“蒙卦”解卦

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

【蒙卦上卦为艮为山为止,下卦为坎为险,天道止而地道有险,大道启蒙是当退隐养晦之时,故曰蒙。大道通过各种表象,启迪世人趋吉避凶以决定进退达隐之机,山下有险想摆脱险境必然要受圣贤启蒙。走出险境,山泽通气,泉水藏于山石之下,必须要除去蒙盖的山岩泉水才能涌出,去除山岩即是启智开蒙】

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告再三渎,渎则不吉,利贞】蒙卦象征着启蒙,受到启蒙可以提高智慧,回避灾难,增益其所不能,自然是亨通之象。在受启蒙时,不是我主动去寻求微兆的启蒙,而是微兆的启蒙已经将现象呈现在我的面前,可是由于私欲之心不相信出现的征兆,切莫自以为是,要坚守大道的启蒙,才能决断进退之机,亨通做事。

【初六 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要进行启蒙教育,贵在树立典型规范条例,以此来说明不遵守法制所受到的惩罚,这样的启蒙是为了避免违规乱纪而带来麻烦,发蒙是指已经发生的事物,可以用来作为启蒙体例,防微杜渐。

【九二 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在启蒙教化中,如果遇到蒙昧的人,不应该回避他,要包容暂时的愚昧,应细心的教化启蒙,这样做一定效果很好,就像儿子成家娶了新媳妇,刚到家中,要把家中的很多事宜告知她,让她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做一个持家者。

【六三 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启蒙虽然好但有时启蒙也没有用武之地,因为对方利益熏心,贪图名利,不能清晰的认清启蒙征兆,就像少女求婚贪图金钱而不注重人品,这样的婚姻是不利的,不利于组合家庭,不利于社会风气。

【 困蒙,吝】人处于困难的境地,若果不能行之有效的让他摆脱困境,而是在困境中进行启蒙教化,往往效果不佳,要想让人受到启蒙首先解决他当下的困境,使之心平气和才有利于接受启蒙教育。

【六五 童蒙,吉】真正的启蒙教化应该从孩童抓起,因为孩童时心地纯洁,坦荡无私,一个良好的启蒙基础,对于人生、对于国家都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它可以提高百姓素养,促进社会安定,国家进步。

【上九 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在启蒙教化时,对于一些人有排斥心理,不喜欢别人启蒙教化的情况,此刻要用严厉的方式进行教化,这样做是为了预防将来为非作歹,但若是一旦为非作歹既成事实,再行使教化恐怕为时已晚,铸成大错。启蒙时也需要强力的手段,万事万物的启蒙都非常重要,视不同情况用不同手法很有必要。

【蒙卦是讲启蒙之道在于从小抓起,这样顺理成章,教化有利于改正错误,认清事实,萌发智慧,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一时愚昧,当启蒙教化他注重品德修养,不要被名利所困,启蒙还可以发挥防患未然的作用】

敬天爱人·无我无为

西游记(原文版)——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话表祭赛国王谢了唐三藏师徒获宝擒怪之恩,所赠金玉,分毫不受,却命当驾官照依四位常穿的衣服,各做两套,鞋袜各做两双,绦环各做两条,外备干粮烘炒,倒换了通关文牒,大排銮驾,并文武多官,满城百姓,伏龙寺僧人,大吹大打,送四众出城。约有二十里,先辞了国王。众人又送二十里辞回。伏龙寺僧人送有五六十里不回,有的要同上西天,有的要修行服侍。行者见都不肯回去,遂弄个手段,把毫毛拔了三四十根,吹口仙气,叫“变!”都变作斑斓猛虎,拦住前路,哮吼踊跃。众僧方惧,不敢前进,大圣才引师父策马而去。少时间,去得远了,众僧人放声大哭,都喊:“有恩有义的老爷!我等无缘,不肯度我们也!”

且不说众僧啼哭,却说师徒四众,走上大路,却才收回毫毛,一直西去。正是时序易迁,又早冬残春至,不暖不寒,正好逍遥行路。忽见一条长岭,岭顶上是路。三藏勒马观看,那岭上荆棘丫叉,薜萝牵绕,虽是有道路的痕迹,左右却都是荆刺棘针。唐僧叫:“徒弟,这路怎生走得?”行者道:“怎么走不得?”

又道:“徒弟啊,路痕在下,荆棘在上,只除是蛇虫伏地而游,方可去了。若你们走,腰也难伸,教我如何乘马?”八戒道:“不打紧,等我使出钯柴手来,把钉钯分开荆棘,莫说乘马,就抬轿也包你过去。”三藏道:“你虽有力,长远难熬,却不知有多少远近,怎生费得这许多精神!”行者道:“不须商量,等我去看看。”

将身一纵,跳在半空看时,一望无际。真个是:匝地远天,凝烟带雨。夹道柔茵乱,漫山翠盖张。密密搓搓初发叶,攀攀扯扯正芬芳。遥望不知何所尽,近观一似绿云茫。蒙蒙茸茸,郁郁苍苍。风声飘索索,日影映煌煌。那中间有松有柏还有竹,多梅多柳更多桑。薜萝缠古树,藤葛绕垂杨。盘团似架,联络如床。有处花开真布锦,无端卉发远生香。为人谁不遭荆棘,那见西方荆棘长!行者看罢多时,将云头按下道:“师父,这去处远哩!”三藏问:“有多少远?”行者道:“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三藏大惊道:“怎生是好?”沙僧笑道:“师父莫愁,我们也学烧荒的,放上一把火,烧绝了荆棘过去。”八戒道:“莫乱谈!烧荒的须在十来月,草衰木枯,方好引火。如今正是蕃盛之时,怎么烧得!”行者道:“就是烧得,也怕人子。”三藏道:“这般怎生得度?”八戒笑道:“要得度,还依我。”好呆子,捻个诀,念个咒语,把腰躬一躬,叫“长!”就长了有二十丈高下的身躯,把钉钯幌一幌,教“变!”就变了有三十丈长短的钯柄,拽开步,双手使钯,将荆棘左右搂开:“请师父跟我来也!”三藏见了甚喜,即策马紧随。后面沙僧挑着行李,行者也使铁棒拨开。这一日未曾住手,行有百十里,将次天晚,见有一块空阔之处,当路上有一通石碣,上有三个大字,乃“荆棘岭”;下有两行十四个小字,乃“荆棘蓬攀八百里,古来有路少人行”。八戒见了笑道:“等我老猪与他添上两句: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三藏欣然下马道:“徒弟啊,累了你也!我们就在此住过了今宵,待明日天光再走。”八戒道:“师父莫住,趁此天色晴明,我等有兴,连夜搂开路走他娘!”那长老只得相从。

八戒上前努力,师徒们人不住手,马不停蹄,又行了一日一夜,却又天色晚矣。那前面蓬蓬结结,又闻得风敲竹韵,飒飒松声。却好又有一段空地,中间乃是一座古庙,庙门之外,有松柏凝青,桃梅斗丽。三藏下马,与三个徒弟同看,只见岩前古庙枕寒流,落目荒烟锁废丘。白鹤丛中深岁月,绿芜台下自春秋。

竹摇青珮疑闻语,鸟弄余音似诉愁。鸡犬不通人迹少,闲花野蔓绕墙头。行者看了道:“此地少吉多凶,不宜久坐。”沙僧道:

“师兄差疑了,似这杳无人烟之处,又无个怪兽妖禽,怕他怎的?”说不了,忽见一阵阴风,庙门后,转出一个老者,头戴角巾,身穿淡服,手持拐杖,足踏芒鞋,后跟着一个青脸獠牙、红须赤身鬼使,头顶着一盘面饼,跪下道:“大圣,小神乃荆棘岭土地,知大圣到此,无以接待,特备蒸饼一盘,奉上老师父,各请一餐。此地八百里,更无人家,聊吃些儿充饥。”八戒欢喜,上前舒手,就欲取饼。不知行者端详已久,喝一声:“且住!这厮不是好人!休得无礼!你是甚么土地,来诳老孙!看棍!”那老者见他打来,将身一转,化作一阵阴风,呼的一声,把个长老摄将起去,飘飘荡荡,不知摄去何所。慌得那大圣没跟寻处,八戒沙僧俱相顾失色,白马亦只自惊吟。三兄弟连马四口,恍恍忽忽,远望高张,并无一毫下落,前后找寻不题。

却说那老者同鬼使,把长老抬到一座烟霞石屋之前,轻轻放下,与他携手相搀道:“圣僧休怕,我等不是歹人,乃荆棘岭十八公是也。因风清月霁之宵,特请你来会友谈诗,消遣情怀故耳。”那长老却才定性,睁眼仔细观看,真个是:漠漠烟云去所,清清仙境人家。正好洁身修炼,堪宜种竹栽花。每见翠岩来鹤,时闻青沼鸣蛙。更赛天台丹灶,仍期华岳明霞。说甚耕云钓月,此间隐逸堪夸。坐久幽怀如海,朦胧月上窗纱。三藏正自点看,渐觉月明星朗,只听得人语相谈,都道:“十八公请得圣僧来也。”长老抬头观看,乃是三个老者:前一个霜姿丰采,第二个绿鬓婆娑,第三个虚心黛色。各各面貌、衣服俱不相同,都来与三藏作礼。长老还了礼道:“弟子有何德行,敢劳列位仙翁下爱?”十八公笑道:“一向闻知圣僧有道,等待多时,今幸一遇。如果不吝珠玉,宽坐叙怀,足见禅机真派。”三藏躬身道:“敢问仙翁尊号?”十八公道:“霜姿者号孤直公,绿鬓者号凌空子,虚心者号拂云叟,老拙号曰劲节。”三藏道:“四翁尊寿几何?”孤直公道:“我岁今经千岁古,撑天叶茂四时春。香枝郁郁龙蛇状,碎影重重霜雪身。自幼坚刚能耐老,从今正直喜修真。乌栖凤宿非凡辈,落落森森远俗尘。”凌空子笑道:“吾年千载傲风霜,高干灵枝力自刚。夜静有声如雨滴,秋晴荫影似云张。盘根已得长生诀,受命尤宜不老方,留鹤化龙非俗辈,苍苍爽爽近仙乡。”拂云叟笑道:“岁寒虚度有千秋,老景潇然清更幽。不杂嚣尘终冷淡,饱经霜雪自风流。七贤作侣同谈道,六逸为朋共唱酬。戛玉敲金非琐琐,天然情性与仙游。”劲节十八公笑道:“我亦千年约有余,苍然贞秀自如如。堪怜雨露生成力,借得乾坤造化机。万壑风烟惟我盛,四时洒落让吾疏。盖张翠影留仙客,博弈调琴讲道书。”三藏称谢道:“四位仙翁,俱享高寿,但劲节翁又千岁余矣。高年得道,丰采清奇,得非汉时之四皓乎?”四老道:“承过奖!承过奖!吾等非四皓,乃深山之四操也。敢问圣僧,妙龄几何?”三藏合掌躬身答曰:“四十年前出母胎,未产之时命已灾。逃生落水随波滚,幸遇金山脱本骸。

养性看经无懈怠,诚心拜佛敢俄捱?今蒙皇上差西去,路遇仙翁下爱来。”四老俱称道:“圣僧自出娘胎,即从佛教,果然是从小修行,真中正有道之上僧也。我等幸接台颜,敢求大教,望以禅法指教一二,足慰生平。”长老闻言,慨然不惧,即对众言曰:

“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至德妙道,渺漠希夷,六根六识,遂可扫除。菩提者,不死不生,无余无欠,空色包罗,圣凡俱遣。访真了元始钳锤,悟实了牟尼手段。发挥象罔,踏碎涅槃。必须觉中觉了悟中悟,一点灵光全保护。放开烈焰照婆娑,法界纵横独显露。至幽微,更守固,玄关口说谁人度?我本元修大觉禅,有缘有志方记悟。”

四老侧耳受了,无边喜悦,一个个稽首皈依,躬身拜谢道:

“圣僧乃禅机之悟本也!”拂云叟道:“禅虽静,法虽度,须要性定心诚,纵为大觉真仙,终坐无生之道。我等之玄,又大不同也。”三藏云:“道乃非常,体用合一,如何不同?”拂云叟笑云:

“我等生来坚实,体用比尔不同。感天地以生身,蒙雨露而滋色。笑傲风霜,消磨日月。一叶不凋,千枝节操。似这话不叩冲虚,你执持梵语。道也者,本安中国,反来求证西方。空费了草鞋,不知寻个甚么?石狮子剜了心肝,野狐涎灌彻骨髓。忘本参禅,妄求佛果,都似我荆棘岭葛藤谜语,萝蓏浑言。此般君子,怎生接引?这等规模,如何印授?必须要检点见前面目,静中自有生涯。没底竹篮汲水,无根铁树生花。灵宝峰头牢着脚,归来雅会上龙华。”三藏闻言叩头拜谢,十八公用手搀扶,孤直公将身扯起,凌空子打个哈哈道:“拂云之言,分明漏泄。圣僧请起,不可尽信。我等趁此月明,原不为讲论修持,且自吟哦逍遥,放荡襟怀也。”拂云叟笑指石屋道:“若要吟哦,且入小庵一茶,何如?”

长老真个欠身,向石屋前观看,门上有三个大字,乃“木仙庵”。遂此同入,又叙了坐次,忽见那赤身鬼使,捧一盘茯苓膏,将五盏香汤奉上。四老请唐僧先吃,三藏惊疑,不敢便吃。那四老一齐享用,三藏却才吃了两块,各饮香汤收去。三藏留心偷看,只见那里玲珑光彩,如月下一般:“水自石边流出,香从花里飘来。满座清虚雅致,全无半点尘埃。那长老见此仙境。

以为得意,情乐怀开,十分欢喜,忍不住念了一句道:“禅心似月迥无尘。”劲节老笑而即联道:“诗兴如天青更新。”孤直公道:“好句漫裁抟锦绣。”凌空子道:“佳文不点唾奇珍。”拂云叟道:“六朝一洗繁华尽,四始重删雅颂分。”三藏道:“弟子一时失口,胡谈几字,诚所谓班门弄斧。适闻列仙之言,清新飘逸,真诗翁也。”劲节老道:“圣僧不必闲叙,出家人全始全终。既有起句,何无结句?望卒成之。”三藏道:“弟子不能,烦十八公结而成篇为妙。”劲节道:“你好心肠!你起的句,如何不肯结果?

悭吝珠玑,非道理也。”三藏只得续后二句云:“半枕松风茶未熟,吟怀潇洒满腔春。”

十八公道:“好个吟怀潇洒满腔春!”孤直公道:“劲节,你深知诗味,所以只管咀嚼,何不再起一篇?”十八公亦慨然不辞道:“我却是顶针字起:春不荣华冬不枯,云来雾往只如无。”凌空子道:“我亦体前顶针二句:无风摇拽婆娑影,有客欣怜福寿图。”拂云叟亦顶针道:“图似西山坚节老,清如南国没心夫。”

孤直公亦顶针道:“夫因侧叶称梁栋,台为横柯作宪乌。”

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阳春白雪,浩气冲霄!弟子不才,敢再起两句。”孤直公道:“圣僧乃有道之士,大养之人也。不必再相连句,请赐教全篇,庶我等亦好勉强而和。”三藏无已,只得笑吟一律曰:“杖锡西来拜法王,愿求妙典远传扬。金芝三秀诗坛瑞,宝树千花莲蕊香。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立行藏。修成玉象庄严体,极乐门前是道场。”四老听毕,俱极赞扬。十八公道:“老拙无能,大胆搀越,也勉和一首。”云:

“劲节孤高笑木王,灵椿不似我名扬。山空百丈龙蛇影。泉泌千年琥珀香。解与乾坤生气概,喜因风雨化行藏。衰残自愧无仙骨,惟有苓膏结寿场。”孤直公道:“此诗起句豪雄,联句有力,但结句自谦太过矣,堪羡!堪羡!老拙也和一首。”云:“霜姿常喜宿禽王,四绝堂前大器扬。露重珠缨蒙翠盖,风轻石齿碎寒香。长廊夜静吟声细,古殿秋阴淡影藏。元日迎春曾献寿,老来寄傲在山场。”凌空子笑而言曰:“好诗!好诗!真个是月胁天心,老拙何能为和?但不可空过,也须扯谈几句。”曰:“梁栋之材近帝王,太清宫外有声扬。晴轩恍若来青气,暗壁寻常度翠香。壮节凛然千古秀,深根结矣九泉藏。凌云势盖婆娑影,不在群芳艳丽场。”拂云叟道:“三公之诗,高雅清淡,正是放开锦绣之囊也。我身无力,我腹无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顿开,无已,也打油几句,幸勿哂焉。”诗曰:“淇澳园中乐圣王,渭川千亩任分扬。翠筠不染湘娥泪,班箨堪传汉史香。霜叶自来颜不改,烟梢从此色何藏?子猷去世知音少,亘古留名翰墨场。”

三藏道:“众仙老之诗,真个是吐凤喷珠,游夏莫赞。厚爱高情,感之极矣。但夜已深沉,三个小徒,不知在何处等我。意者弟子不能久留,敢此告回寻访,尤天穷之至爱也,望老仙指示归路。”四老笑道:“圣僧勿虑,我等也是千载奇逢,况天光晴爽,虽夜深却月明如昼,再宽坐坐,待天晓自当远送过岭,高徒一定可相会也。”

正话间,只见石屋之外,有两个青衣女童,挑一对绛纱灯笼,后引着一个仙女。那仙女拈着一枝杏花,笑吟吟进门相见。

那仙女怎生模样?他生得:青姿妆翡翠,丹脸赛胭脂。星眼光还彩,蛾眉秀又齐。下衬一条五色梅浅红裙子,上穿一件烟里火比甲轻衣。弓鞋弯凤嘴,绫袜锦绣泥。妖娆娇似天台女,不亚当年俏妲姬。四老欠身问道:“杏仙何来?”那女子对众道了万福道:“知有佳客在此赓酬,特来相访,敢求一见。”十八公指着唐僧道:“佳客在此,何劳求见!”三藏躬身,不敢言语。那女子叫:“快献茶来。”又有两个黄衣女童,捧一个红漆丹盘,盘内有六个细磁茶盂,盂内设几品异果,横担着匙儿,提一把白铁嵌黄铜的茶壶,壶内香茶喷鼻。斟了茶,那女子微露春葱,捧磁盂先奉三藏,次奉四老,然后一盏,自取而陪。

凌空子道:“杏仙为何不坐?”那女子方才去坐。茶毕欠身问道:“仙翁今宵盛乐,佳句请教一二如何?”拂云叟道:“我等皆鄙俚之言,惟圣僧真盛唐之作,甚可嘉羡。”那女子道:“如不吝教,乞赐一观。”四老即以长老前诗后诗并禅,宣了一遍。那女子满面春风对众道:“妾身不才,不当献丑。但聆此佳句,似不可虚也,勉强将后诗奉和一律如何?”遂朗吟道:“上盖留名汉武王,周时孔子立坛场。董仙爱我成林积,孙楚曾怜寒食香。雨润红姿娇且嫩,烟蒸翠色显还藏。自知过熟微酸意,落处年年伴麦场。”四老闻诗,人人称贺,都道:“清雅脱尘,句内包含春意。好个雨润红姿娇且嫩,雨润红姿娇且嫩!”那女子笑而悄答道:“惶恐!惶恐!适闻圣僧之章,诚然锦心绣口,如不吝珠玉,赐教一阕如何?”唐僧不敢答应。那女子渐有见爱之情,挨挨轧轧,渐近坐边,低声悄语呼道:“佳客莫者,趁此良宵,不耍子待要怎的?人生光景,能有几何?”十八公道:“杏仙尽有仰高之情,圣僧岂可无俯就之意?如不见怜,是不知趣了也。”孤直公道:“圣僧乃有道有名之士,决不苟且行事。如此样举措,是我等取罪过了。污人名,坏人德,非远达也。果是杏仙有意,可教拂云叟与十八公做媒,我与凌空子保亲,成此姻眷,何不美哉!”

三藏听言,遂变了颜色,跳起来高叫道:“汝等皆是一类邪物,这般诱我!当时只以砥砺之言,谈玄谈道可也,如今怎么以美人局来骗害贫僧!是何道理!”四老见三藏发怒,一个个咬指担惊,再不复言。那赤身鬼使暴躁如雷道:“这和尚好不识抬举!我这姐姐,那些儿不好?他人才俊雅,玉质娇姿,不必说那女工针指,只这一段诗才,也配得过你。你怎么这等推辞!休错过了!孤直公之言甚当,如果不可苟合,待我再与你主婚。”

三藏大惊失色,凭他们怎么胡谈乱讲,只是不从。鬼使又道:

“你这和尚,我们好言好语,你不听从,若是我们发起村野之性,还把你摄了去,教你和尚不得做,老婆不得娶,却不枉为人一世也?”那长老心如金石,坚持不从。暗想道:“我徒弟们不知在那里寻我哩!”说一声,止不住眼中堕泪。那女子陪着笑,挨至身边,翠袖中取出一个蜜合绫汗巾儿与他揩泪,道:“佳客勿得烦恼,我与你倚玉偎香,耍子去来。”长老咄的一声吆喝,跳起身来就走,被那些人扯扯拽拽,嚷到天明。

忽听得那里叫声:“师父!师父!你在那方言语也?”原来那孙大圣与八戒沙僧,牵着马,挑着担,一夜不曾住脚,穿荆度棘,东寻西找,却好半云半雾的,过了八百里荆棘岭西下,听得唐僧吆喝,却就喊了一声。那长老挣出门来,叫声:“悟空,我在这里哩,快来救我!快来救我!”那四老与鬼使,那女子与女童,幌一幌都不见了。须臾间,八戒、沙僧俱到边前道:“师父,你怎么得到此也?”三藏扯住行者道:“徒弟啊,多累了你们了!昨日晚间见的那个老者,言说土地送斋一事,是你喝声要打,他就把我抬到此方。他与我携手相搀,走入门,又见三个老者,来此会我,俱道我做圣僧,一个个言谈清雅,极善吟诗。我与他赓和相攀,觉有夜半时候,又见一个美貌女子执灯火,也来这里会我,吟了一首诗,称我做佳客。因见我相貌,欲求配偶,我方省悟,正不从时,又被他做媒的做媒,保亲的保亲,主婚的主婚,我立誓不肯,正欲挣着要走,与他嚷闹,不期你们到了。一则天明,二来还是怕你,只才还扯扯拽拽,忽然就不见了。”行者道:

“你既与他叙话谈诗,就不曾问他个名字?”三藏道:“我曾问他之号,那老者唤做十八公,号劲节;第二个号孤直公;第三个号凌空子;第四个号拂云叟;那女子,人称他做杏仙。”八戒道:

“此物在于何处?才往那方去了?”三藏道:“去向之方,不知何所,但只谈诗之处,去此不远。”

他三人同师父看处,只见一座石崖,崖上有木仙庵三字。

三藏道:“此间正是。”行者仔细观之,却原来是一株大桧树,一株老柏,一株老松,一株老竹,竹后有一株丹枫。再看崖那边,还有一株老杏,二株腊梅,二株丹桂。行者笑道:“你可曾看见妖怪?”八戒道:“不曾。”行者道:“你不知,就是这几株树木在此成精也。”八戒道:“哥哥怎得知成精者是树?”行者道:“十八公乃松树,孤直公乃柏树,凌空子乃桧树,拂云叟乃竹竿,赤身鬼乃枫树,杏仙即杏树,女童即丹桂、腊梅也。”八戒闻言,不论好歹,一顿钉钯,三五长嘴,连拱带筑,把两颗腊梅、丹桂、老杏、枫杨俱挥倒在地,果然那根下俱鲜血淋漓。三藏近前扯住道:“悟能,不可伤了他!他虽成了气候,却不曾伤我,我等找路去罢。”行者道:“师父不可惜他,恐日后成了大怪,害人不浅也。”那呆子索性一顿钯,将松柏桧竹一齐皆筑倒,却才请师父上马,顺大路一齐西行。

一个提供古诗词文学作品、经典名著、小说和故事汇编的公众号。提供便捷查询,是你掌中阅读宝。

请关注:

古诗词名著与文学故事汇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