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双子座

老人去世前征兆(如何看一个人阳寿已尽)

时间:2023-10-01 04:57:35 作者:饕餮少女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老人去世前出现哪些征兆,暗示“时间不多了”?心里有什么遗憾?

第一次大病——“你们都回去,该干嘛干嘛,我没事!”

中午休息,大家无事闲聊,突然聊到老人去世前的征兆这个话题,黄姐和大家说了他爷爷的故事。那时她正在读高一,晚自习时老师突然把她叫出来,说父母在校门口等她,她的爷爷快不行了。

黄姐和爸妈一起赶往医院,大伯、二伯、大姑、小姑,他们全都在病房,爷爷虚弱地靠在床头说:“你们都回去,该上学的上学,该工作的工作,我没事。”

爷爷说自己还没到时间,还能再活一阵,叫大家别守在医院里,后来爷爷在医院住了三天就出院了。

第二次大病——“我有一个箱子,在衣柜顶上,你帮我拿来。”

三个月后,爷爷再一次重病入院,他从病床上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让奶奶回家,把他放在衣柜顶上的箱子拿来,父亲担心母亲够不着,于是陪同她一起回家拿。我们知道,这个箱子对爷爷来说意义非凡,里面放着他十分重视的东西,有存折,还有这些年攒下的首饰。

奶奶把箱子拿回来后,爷爷强撑着身体颤颤巍巍把存折打开,把里面的金额展示给大家看,说这些都是留给奶奶的,怎么安排由她决定,还有一些金首饰,他分给了大姑和小姑,告诉她以后老伴生病了,她们做女儿的要多孝顺。

爷爷说自己有感觉,这次可能挺不过去了,嘴里一直念叨着老大怎么还没回来。父亲听完后走出病房,给大伯打了电话,让他赶紧回来,老爷子可能要不行了。

晚上爷爷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昏迷时皱着眉头,我们知道他正遭受病痛,清醒时他就念叨着大伯的名字。后来大伯及时赶到医院,爷爷在大伯耳边说了几句,当天下午就离开了我们。

黄女士说爷爷两次住院,他的感受、语言、表现是不一样的,第一次让大家很紧张,但是看到爷爷的状态后反而不紧张了,因为他的状态不像快离世的人。而第二次住院,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在交代后事,表现反常,大家有一股浓浓的无力感,一种对生老病死束手无策的无力感。

老人在离世前有哪些征兆?

给自己安排后事,说话反常

平时很宝贝的东西,突然要把它送给别人,告诉身边人自己的存折在哪里,银行卡密码在哪里,或者和身边人说出隐藏了很久的秘密。安排自己身后事,和每一个亲人聊天,把心里挂念的事、遗憾的事说出来。

平时很虚弱,突然有一天恢复正常

其实不是真的好转了,而是生命之火最后一次燃烧,用医学来解释就是最后关头机体释放激素提供能量,带来短暂的活力,等到激素和能量耗尽,器官就进入消亡。因此,如果卧病在床很久的老人突然很精神了,有可能是快去世了,家人要多陪伴。

意识模糊、眼神无光、手脚发凉

因为病痛折磨,有的老人在离世前会冒汗、喘息、躁动不安,甚至身体水肿,而自然衰老的老人则相对平静,不会有太多痛苦,但是因为吸入的氧气越来越少,心脏跳动缓慢,老人的眼睛、听力、大脑等功能都会慢慢消失。这个时候家属触摸老人的手和脚是冰凉的,说明时日所剩无多了。

当家属沉浸在悲痛中时,患者在最后的时间里又会想些什么呢?他们会害怕吗?

人类对死亡多少会有些恐惧,但是我们又知道这是无法避免的,没有办法逆转,所以会慢慢释然,去思考留在生命的遗憾。

会遗憾自己这一生戴着面具活着,尤其是成年后,慢慢失去了真诚,变得虚弱,会后悔平时为了取悦别人总是做出违心的事。

会遗憾自己没有坚定地完成梦想,想当初如果没有听从父母意见,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会不会成为自己想变成的那个样子。

会遗憾自己为了工作和地位而忽视了健康,没有花时间陪伴家人,如果自己懂得劳逸结合,会不会寿命会更长一点,老婆和孩子也不会有那么多怨言?

生命终结时才发现这一生留下的遗憾太多太多,在回味这些遗憾的时候也在进行自我反思,如果生命可以重来一次,自己一定会注意“三个健康坎儿”。

50-60岁的第一道健康坎儿

爱吃肥肉、不喜欢喝牛奶、很少吃果蔬,会让血糖慢慢升高,体重越来越胖,为了预防糖尿病和心脏病,应健康饮食、控制体重,适当为自己减压。

60-70的第二道健康坎儿

长期吸烟、饮酒会增加脑卒中风险,钙质不足则会增加骨质疏松风险,若想降低脑卒中和骨质疏松发病率,应早点戒烟,早点补钙,定期到医院体检。

70-80岁的第三道健康坎儿

高血压等慢性病应积极控制,医生开的药按时吃,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同时还要预防老年痴呆,不能停止学习,日常做家务、参与老年社团活动,都能给身体带来益处。

生命只有一次,在老人健康的时候我们要多陪伴,在老人生病的时候我们要多照顾,让老人有依靠,有安全感,同时,子孙后代也要引以为戒健康生活,改掉不良习惯,戒掉恶习。

参考资料:

[1]人在临终之前的“回光返照”,是怎么回事?科学的解释在这里·家庭医生杂志.2019-10-08

[2]临床护士和心理学家揭秘,临终最容易留下的15个遗憾·生命时报.2019-04-04

[3]老人临终前一般会出现这三种症状,如果同时出现,请多陪陪家人吧·健康界.2020-04-25

老人临终前的几个征兆,每一个都要注意!!!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人生的征程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感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父母的离世往往才能唤起对他们的珍惜,但这时再想要为他们做些什么,可能已为时已晚。

在追求更好生活的道路上,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将父母的陪伴拖延到条件更好的时候。等到自己赚钱多了,房子大了,再把父母接过来,一起生活;带着他们去旅游,领略世界的美妙。也有些儿女,常年在外打拼,每次与父母联系,总听到“我们很好”的回应,从而放心。然而,父母却可能在强颜欢笑,不愿麻烦子女。这种情况下,一种智慧变得尤为重要,那就是“宁愿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当父母年老体弱之际,多与他们保持联系,细心观察。如果发现以下几个征兆,要特别留意,因为也许他们离我们不远了。

01

老人经常提起自己的“心愿”,这是因为他们已开始感受到人生中遗憾的存在。杜甫在诗中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在攻打魏国时,多次受挫,但他始终坚持,原因在于他想要完成刘备的大业。当人走到生命的末端,不愿留下遗憾,努力去做好事情,或许就够了。

辛弃疾,年轻时起义反抗金国,晚年多次机会攻打金国却未果。即便年老体弱,他也不愿放弃,仍然鼓励士兵奋战。事实表明,人的一生中难免留有遗憾,但这种不甘心的情感推动了他们前行。

作为普通老人,可能会怀念家乡,未能达成的愿望,以及未能实现的爱情等。如果我们发现父母有未了结的心愿,或许可以尝试帮助他们一部分,这也许会成为他们的一种安慰。

02

有些老人在生病后,选择不再接受治疗,这是他们已经接受了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现实。作家杨西藏的父亲曾在病情恶化后住进医院,但很快坚持出院,因为他已经心知肚明地意识到生命的无法挽回。类似的情节还有父亲远行探望儿子,之后迅速离世。人们在面临生命不可挽回的时刻,会选择放下挣扎,迎接即将到来的结局。

在医院中,人们往往想方设法地隐藏病情,但老人们往往心知肚明。他们希望保留一些积蓄,不成为子孙的负担,更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与家人共度。这时,作为子女,我们应该理解他们的愿望,也为他们做好后事准备,让他们能够体面地离开。

03

当老人迫切地想要与最亲近的人相见,往往是他们在做最后的告别。一位网友分享了他父亲的故事,父亲远道而来与儿子相聚,然后告别。这样的离别背后蕴含着对家人的深深眷恋和情感。同样地,在最后的时光,老人可能还会返乡探望亲人,表达最后的牵挂。

每一次告别都可能是“见一面少一面”,在老人的眼中,或许已经是“最后一面”。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每一次相聚,尽量用心去对待,避免留下遗憾。

04

老人临终前的征兆千变万化,无法简单归纳。除了前文提到的情况外,还有“回光返照”现象,对生命的反思,弥补恶语伤人,梦见已故长辈等。这些现象都可能预示着老人离世不远。

作为子孙,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与老人的联系,多一些关心和问候。在老人身体健康的时候,多为他们做些事情,不要等到他们离世后才后悔。当老人的生命走向终点,及早安排后事,使他们能够在安详中离开。

最后,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牢记“孝子床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万堆灰”的至理名言。这句话深刻地告诉我们,在父母健在的时候,我们应该多付出一些心意。即使因为工作、生活等原因,不能常常面对面相处,但一通电话、一封信,都能温暖他们的心。毕竟,人生如白驹过隙,时间转瞬即逝。

同时,如果我们意识到父母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该尽早准备后事。这不仅是一种孝顺的表现,更是让他们在离开人世时能够安详地离去,不再为此担忧。

老人们临终前的种种征兆,都在提醒着我们,生命是脆弱而宝贵的。正如杨西藏的父亲在告别时所表达的那样:“最后”两个字,令人心生感慨。面对老人的离世,我们或许会有无尽的遗憾,但让我们更多地去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尽量避免在临别时留下遗憾。

生命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将经历从幼稚到老练的成长,而父母也在这个过程中默默地陪伴、支持着。当他们年老体弱,需要我们的关怀与照顾时,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在他们即将离世之际,无论是完成他们的心愿,陪伴在身边,还是秉持一颗感恩的心,这都是我们孝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老人阳寿尽的时候,大多数都有3个征兆,别耽误了临终“告别”!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从生到死都会走过一段漫长而短暂的旅程。每个人都会遇到生命、衰老、疾病和死亡,但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面对离别。我们活了几十年,总会送走一些我们最亲爱的人。在这漫长的人生旅程中,老年人承载着更多的经历和记忆。老人们度过了一生的工作、家庭和社会生活,到了某个时候,他们的阳寿终将结束。然而,许多人不知道老年人告别生活的迹象,所以他们经常后悔,错过了向老年人“告别”的机会。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老年人阳寿的三个主要迹象,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生命最后阶段老年人的变化。所以请不要耽误临终“告别”!

第一个迹象是,当老年人的阳寿耗尽时,身体明显虚弱。他们可能会感到很累,经常需要在床上休息,他们的食欲会下降,甚至根本没有食欲。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不能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消化功能。甚至有些人开始突然胡说八道,所以经常说一些无法解释的话,例如,他死去的亲戚说他回来看望自己,说特别可怕,如果遇到胆小的家人,可能不敢照顾他,然后在死前一天或几个小时,变得特别清醒,会叫他的家人在一起,解释未来,然后直接死去。

第二个迹象是,一些老年人的身体一直很差。突然,他们变得特别精力充沛,能吃能走,能说能笑。看着他和普通人一模一样,他们的家人误以为他们已经康复了,然后直接死了一两天。也许这意味着老人想落叶。

第三个迹象是,老年人在阳寿结束时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亲戚朋友可能已经相继去世,他们周围的同龄人也逐渐减少。由于缺乏人际交往,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精神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它们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内向,对外界的事物不再感兴趣。他们可能经常保持沉默,或表现出情绪波动,如易怒、焦虑等。这是因为老年人对即将结束的生活感到无助和恐惧。老人去世前会故意把身边所有的人都花光,想安静地走。

当我们观察到老年人的身体虚弱、孤独和无助以及精神状态的变化时,这可能是老年人阳寿的迹象。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为老年人提供照顾和陪伴,让他们感到关心和安慰。这样不但能给老人带来温馨的死亡体验,还能使我们与老人之间的感情得到更好的沟通与交流。让我们珍惜老人的存在,和他们一起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欢迎在评论区里面留言,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咱们可以收藏转发一下,没有点关注的朋友呢。麻烦您点点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老人在临终之前,常会出现这六种征兆,子女们早知早好,别留遗憾

随着疫情全面放开后,大部分城市都出现了大规模感染,随着国内感染人数的增长,尤其是老年人被感染,有基础疾病的人被感染,重症患者的增加,医疗系统压力的增加,死亡人数也将逐步增加。

看看最近的报道,仅在12月23日当天,就有4位院士因病去世,最年轻的才57岁。

在疫情当下,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防疫药品依然是一药难求,疫情刚开始时是哄抢退烧药、感冒药、酒精、消毒水,如今XBB变异毒株或将入境,全网又开始哄抢蒙脱石散和补液盐。防疫药品问题没有解决,如今又出现了殡葬“黄牛”。

殡仪馆火化需要预约排队,据北京的网友吐槽,因近期死亡人数居多,导致北京好几家殡仪馆都需要排队预约火化,排队至少要等到一月初左右,不仅如此,殡仪馆的冰柜全部爆满,很多逝者都没有地方存放。

不少市民苦等了好几天也没有位置,没办法只能把逝者拉回家中。目前不仅北京火化如此,全国很多地方的殡仪馆都出现了排队的现象,就连一些县级殡仪馆也是如此。

很多人把这个情况怪到了疫情头上,虽然老年人很容易感染新冠重症,近期因新冠死亡的也都是老年人为主,但也不能把所有事情全部归责于新冠。

就算没有新冠疫情,每年冬季,也是感冒的高发季,更是死亡高发期。

我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在今年也公布了一组数据,数据显示:我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其中以老年人居多。

冬季因为天气寒冷多变,室外气温低,室内温度高,一冷一热非常容易感冒,所以冬季本来就是感冒的高发季节,根据2015年南京统计的数据表明,死亡人数在12月和1月份最多,占全年死亡人数的9.86%和9.25%,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最大的元凶。

老年人本来身体素质就不如年轻人,而且老年人一旦到了岁数身体各个机能就开始衰退,容易引发各种基础性疾病,所以老年人在寒冷的冬季,只要免疫力稍差一点、体质稍弱点,就很容易感冒,感冒后就容易诱发身体原有的疾病,一些身体本就不好的老人,扛不过去就直接因病去世了。

很多子女都认为老人去世的太突然,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昨天人还好好的,睡一觉后突然就下不了床了,卧床没多久就撒手人寰了,让人措手不及,倍感难过。

其实人在临终前,是会出现很多“征兆”的,身体也会发出各种信号来提醒家属们“我快要不行了”,这些你们有了解过吗?

当人即将走向生命尽头时,身体往往会发出一些奇怪的反应,如果我们能及时了解每种反应所代表的含义,早点察觉出病人的异样,提前有一个心理准备,也不至于徒留遗憾。

今天我们来一起谈谈关于“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给大家简单科普下相关的“冷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阅读。

一、家属们注意了!一旦老人出现这种症状,就说明老人离死亡不远了

生活中不知大家是否遇到或听说过类似的特殊情况:

明明老人已经病入膏肓,在弥留之际身体极度虚弱,吃不进饭,也喝不进水,所有人都在等待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时,老人在第二天突然容光焕发,精神抖擞,甚至一些卧床多年的老人,能够坐起身来,有些还能扶着床下地走两步。

就当大家以为老人扛过来,病情逐步好转之时,突然间老人再次倒下,如同昙花一现,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为什么老人会出现这种离奇的状态?

其实,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这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回光返照现象”。

对于“回光返照”一说,有人说是老人放不下尘世间的眷恋,不愿意离去;也有人说是老人强撑着最后一口气,等待未归的儿女归来,看最后一眼后才愿意安心;也有人说老人这种症状是药物最后的刺激导致,刺激的效果过后,人也就不行了。

回光返照并非人们杜撰出来的经历,在医学上确实有回光返照一说。按照医学上的说法,回光返照是指人在去世前几个小时或者几天突然出现反常的清醒状态,可能之前不能喝水吃饭,突然间变得食欲大增;之前精神萎靡不振,突然之间变得容光焕发;之前卧床不起,可能突然间能扶着下床走路。

二、回光返照现象并非迷信,背后有科学依据。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这些反常的症状,是因为人在临终前,身体的各个机能逐步退化,体内的细胞也开始逐渐死亡,身体的内分泌变得异常紊乱,器官也相继衰竭,但是每个人都会有求生欲。

当大脑接收到这种求生的信号时,就会开始想办法,于是大脑就会下意识地控制身体,让身体分泌出更多的肾上腺素来控制血液的流动。

这个过程中人体会释放出更多的能量,所以才会在短时间内做出很多不寻常的举动,其实说白了就是人体本能的求生欲控制着肢体做出的一些让人震惊的行为罢了。

比如在一些地震、火灾中,我们经常听到母亲为了保护孩子在地震中不被掉落的巨石砸中,把孩子紧紧护在胸前,用自己的后背为孩子撑起了“保护伞”,等到救援人员把人从倒塌的房屋下挖出来时,母亲的后背早已血肉模糊,脊骨早就断裂,但是母亲彷佛感觉不到疼痛一般,依然呈现出弯腰的姿态。

人在受到危险的那一刻,力气会突然变得很大,这是因为人的求生本能被激发了出来,从内分泌的角度上讲,这是人体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大量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使肌肉力量上升,神经更加敏感。

当然这些临终的老人也是如此,人在临终的那一刻,虽然身体各个机能开始逐渐衰败,但大脑还是在飞速运转的,有些病危的人会下意识产生“我不想死”的强烈求生欲。在医院里,不少患有癌症的人,在临终前都会拼命拉住亲人的手,祈求亲人“救救自己”。

就是因为人体内的激素在作怪,它控制着人体各个器官在短时间内做出类似的“应激反应”,所以才会让家属们恍惚间觉得垂危的病人“病情好转”,但是这种应激反应是短暂的,持续的时间有限,当体内激素耗尽后,大脑也就彻底失去了下指令的能量,人的生命也完成走向了终结。

所以回光返照也可以理解为老人们身体做出的最后挣扎,这种挣扎不会持续很久,往往最多十几个小时或者不到一天。

三、除了回光返照外,生命临终前,老人会有哪些征兆?

家人们可以多留一下,如果家中老人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那就说明时日无多了,请好好珍惜这最后的一段时光,好好告别,完成老人的心愿吧。

1、生命临终前,人的各项身体机能也会慢慢下降,可能会出现一些手脚冰凉怕冷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出现手脚发热的情况。也有些老人临终前会说心里发热,想要吃凉的东西,一些病重的老人可能在最后会吵着要吃冰棍,也有些老人会突然觉得全身发冷等。

2、老人们在弥留之际可能会情绪突然高涨或者萎靡不振,情绪高涨可能会出现不停地说话,大笑亢奋的现象,萎靡不振则是会出现不吃不喝,不想搭理人,只想一人独处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会出现精神错乱,会胡言乱语甚至乱发脾气,这时家人们一定要多包容。

3、有些老人也可能会出现半梦半醒的状态,分不清梦境和现实,醒来后可能会痛哭流泪,也可能会告诉家属们自己见到了父母和已经去世已久的亲人,脑海中或许也会有走马灯一样的画面闪现。

4、临终时,有些患重大疾病的人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因为器官的衰竭,人体肛门附近的括约肌也会变得松弛,病人们无法控制肌肉收缩,所以大小便也掌控不了,这个需要家属们多留意,民间有一种说法叫做“净身”,意思就是说人在临走前会把身体内的所有污秽之物全部排泄干净,干干净净的上路。

5、也有可能会出现昏昏欲睡的情况,比如我爷爷临终前在家几乎都处于昏睡状态,后来也是因为陷入了半昏迷状态,才反应过来人可能不行了。其实不是因为病人们没睡够,只是因为这个时期他们体内各项器官功能都在衰退,可以说是接近衰竭了,此时人的呼吸会变慢,意识和神志也会开始变得模糊,是不由自主的就想睡觉。

6、最后一个就是上述介绍的回光返照。可能病人们会突然间变得容光焕发,生龙活虎的,看上去就像健康人一般。其实这是身体再做最后的“抵抗”,最终还是会油尽灯枯,走向生命尽头。

四、如果老人在家中去世,家属正确处理流程是什么?

老人在家已经确认死亡后,接下来正确的处理流程是什么样的呢?

一位在殡仪馆工作的师傅告诉我:当老人在家去世后,家属们先别着急哭,立刻用棉花或者纱布团塞住死者的肛门和口鼻,否则体内的排泄物和气体就会流出,这并不是不尊重老人,而是让老人走的更加体面。

那么具体的流程我们来一起看看:

1、当确认老人死亡后,先用棉花塞住肛门和口鼻。

用棉花团或者纱布团塞住死者的口鼻和肛门是一种流传至今的入殓手法,在古代时就已经存在。一些有经验的入殓师或者医生在人死后,也会以这种看似不体面的方式来操作,以免死者身体里的有害气体通过口鼻、肛门排出体外,同时也是为了防止腐烂的体液流出,用这种方式能让死者走的更加有尊严、体面。

2、简单地给老人处理干净后,联系殡仪馆上门接运遗体。

如果是常年在家卧床的老人,要是身上扎得有针管或戴的有氧气罩之类的东西,可以提前帮老人去掉,要是身上有血迹之类的也可以帮老人擦干净,尽量让老人干干净净的离开,处理完如果决定把老人遗体先寄存在殡仪馆,就可以联系他们上门接运遗体即可。

如果决定把老人暂时存放在家里,那一定要租借一个冷藏棺材,因为人死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会慢慢地开始腐烂,腐烂同时也会散发出一些有毒的气体,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会加速遗体的腐烂。

要是老人身前患有某些传染性疾病且家里空间悠闲,家中还有孩子或其他老人,建议还是存在殡仪馆比较合适。

3、在殡仪馆把遗体接走后,家属们及时给亲朋好友发送讣告。

在殡仪馆把老人遗体接运走后,家属们要给亲朋好友发讣告,讣告一般是向亲朋好友们告知老人去世的消息,在遗体告别仪式之前发出,以便亲朋好友们有一个心理准备,在出席葬礼前有一个安排,比如送花圈、花篮、挽联等。

如果老人生前还在工作,那么也要及时通知一下老人的单位,有些单位有专门的治丧部门可以协助家属一起来处理后事。

4、向社区卫生所报备,办理老人的死亡证明。

殡仪馆有规定,在遗体火化前家属们需要拿到老人的死亡证明,之后殡仪馆才能安排后续的火化事宜,所以如果老人是在家中正常死亡的,且家属们对老人的死亡没有任何疑义,那么家属及时去辖区社区进行报备。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具的《居民死亡推断书》(每个地方名称不一样),之后家属拿着这个证明去附近医院保健科换取正式死亡证明。

这个属于人生中最后一个,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证件,家属们一定要提前办理好,以免耽误遗体火化。

筹办葬礼并非一天两天的事情,家属们最好也给工作单位请好丧假,以免耽误工作,有的工作单位可能要求出具老人的死亡证明方便日后丧假报销,家属们在办理好老人死亡证明后最好多复印几分备用。

5、与殡仪馆沟通老人身后事的处理和遗体的火化流程。

待所有的文件都办理齐全后,家属可以跟殡仪馆商量老人身后事办理事宜,包括购买墓地的相关咨询,也可以直接找殡葬一条龙服务,让他们为老人准备好寿衣、寿盒。

一般在殡仪馆来家中接运老人遗体时,殡仪馆工作人员就会给家属们介绍殡葬一条龙的服务内容,包括葬礼全部流程、葬礼期间需要注意的什么事项、葬礼期间家属们需要准备的什么东西等,如果家属们觉得满意,可以直接采用。

接下来就是跟殡仪馆预约老人遗体火化的时间,一般来说人死后,无论是土葬还是火葬都需要停灵3天再下葬,即便老人遗体寄存殡仪馆也是需要等3天才开始告别仪式。而殡仪馆几乎每天都有遗体火化的,时间非常紧迫,为了给老人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火化,家属们最好提前跟殡仪馆预约。

6、火化完成后,领取老人骨灰进行安葬。

在老人遗体火化时,一般亲朋好友都是在悼念大厅里等候,火化结束后,工作人员会广播提醒家属们去装殓老人骨灰。

这个环节结束后,整个葬礼也基本到了尾声,家属们可以提前为老人买好合适的骨灰盒、墓地、缴纳好相关费用后安排墓葬。

有的地方风俗是在人火化后需要寄存骨灰3年,3年到期后才能入土为安,家属可以把骨灰带回家供奉,也可以直接寄存在殡仪馆里,这个看家属们自己决定。

7、处理老人户口和存款等相关事情。

如果老人生前还有一些存款或可以领取丧葬费、抚恤金的话,建议先不要去派出所注销老人的户口,先办理好老人抚恤金、丧葬费等资金问题,要是老人生前银行卡里还有存款,家属们先去银行把老人卡里的钱取出来。

所有跟钱有关的事情全部办好后,家属可以带着老人的死亡证明、老人身份证、户口本、去当地派出所进行注销户口。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人死后注销户口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是公民死亡一个月内办理,如果超过了时间,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情节,给予治安行政处罚。

写到最后。

老年人是新冠肺炎感染的高危人群,因为上了岁数之后,免疫力本身就比较低,更可能会让病毒趁虚而入,并且老年人还可能会出现沉默式缺氧的情况。

在疫情当下,子女一定要重点关注家中老人的身体情况,除了常见的症状外,最好定期为老人监测血氧饱和度。

如果是已经身患重病且情况不乐观的老人,如果感染上了新冠,家属最好第一时间把老人及时送医治疗,不建议在家擅自服药治疗,不要抱有那种“破罐子破摔,反正也活不久”的想法去对待这些即将临终的老人。

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关爱这些特殊群体,尽可能让老人安享晚年,让即将离世的老人能走的安详和体面。#头条创作挑战赛#

参考资料:

[1]《濒死时会出现哪些征兆,该如何处理?》.吉大一院宁养院. 2014-11-25

[2]人临终时有无回光返照[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1996:36-37.

[3]《如何判断老年人即将去世,老人临终前的种种征兆》.黄昏老年网.2018-12-25

老人在临终之前,常会出现这六种征兆,子女们早知早好,别留遗憾

随着疫情全面放开后,大部分城市都出现了大规模感染,随着国内感染人数的增长,尤其是老年人被感染,有基础疾病的人被感染,重症患者的增加,医疗系统压力的增加,死亡人数也将逐步增加。

看看最近的报道,仅在12月23日当天,就有4位院士因病去世,最年轻的才57岁。

在疫情当下,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防疫药品依然是一药难求,疫情刚开始时是哄抢退烧药、感冒药、酒精、消毒水,如今XBB变异毒株或将入境,全网又开始哄抢蒙脱石散和补液盐。防疫药品问题没有解决,如今又出现了殡葬“黄牛”。

殡仪馆火化需要预约排队,据北京的网友吐槽,因近期死亡人数居多,导致北京好几家殡仪馆都需要排队预约火化,排队至少要等到一月初左右,不仅如此,殡仪馆的冰柜全部爆满,很多逝者都没有地方存放。

不少市民苦等了好几天也没有位置,没办法只能把逝者拉回家中。目前不仅北京火化如此,全国很多地方的殡仪馆都出现了排队的现象,就连一些县级殡仪馆也是如此。

很多人把这个情况怪到了疫情头上,虽然老年人很容易感染新冠重症,近期因新冠死亡的也都是老年人为主,但也不能把所有事情全部归责于新冠。

就算没有新冠疫情,每年冬季,也是感冒的高发季,更是死亡高发期。

我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在今年也公布了一组数据,数据显示:我国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数比夏天高41%,其中以老年人居多。

冬季因为天气寒冷多变,室外气温低,室内温度高,一冷一热非常容易感冒,所以冬季本来就是感冒的高发季节,根据2015年南京统计的数据表明,死亡人数在12月和1月份最多,占全年死亡人数的9.86%和9.25%,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最大的元凶。

老年人本来身体素质就不如年轻人,而且老年人一旦到了岁数身体各个机能就开始衰退,容易引发各种基础性疾病,所以老年人在寒冷的冬季,只要免疫力稍差一点、体质稍弱点,就很容易感冒,感冒后就容易诱发身体原有的疾病,一些身体本就不好的老人,扛不过去就直接因病去世了。

很多子女都认为老人去世的太突然,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昨天人还好好的,睡一觉后突然就下不了床了,卧床没多久就撒手人寰了,让人措手不及,倍感难过。

其实人在临终前,是会出现很多“征兆”的,身体也会发出各种信号来提醒家属们“我快要不行了”,这些你们有了解过吗?

当人即将走向生命尽头时,身体往往会发出一些奇怪的反应,如果我们能及时了解每种反应所代表的含义,早点察觉出病人的异样,提前有一个心理准备,也不至于徒留遗憾。

今天我们来一起谈谈关于“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给大家简单科普下相关的“冷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仔细阅读。

一、家属们注意了!一旦老人出现这种症状,就说明老人离死亡不远了

生活中不知大家是否遇到或听说过类似的特殊情况:

明明老人已经病入膏肓,在弥留之际身体极度虚弱,吃不进饭,也喝不进水,所有人都在等待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时,老人在第二天突然容光焕发,精神抖擞,甚至一些卧床多年的老人,能够坐起身来,有些还能扶着床下地走两步。

就当大家以为老人扛过来,病情逐步好转之时,突然间老人再次倒下,如同昙花一现,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为什么老人会出现这种离奇的状态?

其实,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这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回光返照现象”。

对于“回光返照”一说,有人说是老人放不下尘世间的眷恋,不愿意离去;也有人说是老人强撑着最后一口气,等待未归的儿女归来,看最后一眼后才愿意安心;也有人说老人这种症状是药物最后的刺激导致,刺激的效果过后,人也就不行了。

回光返照并非人们杜撰出来的经历,在医学上确实有回光返照一说。按照医学上的说法,回光返照是指人在去世前几个小时或者几天突然出现反常的清醒状态,可能之前不能喝水吃饭,突然间变得食欲大增;之前精神萎靡不振,突然之间变得容光焕发;之前卧床不起,可能突然间能扶着下床走路。

二、回光返照现象并非迷信,背后有科学依据。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这些反常的症状,是因为人在临终前,身体的各个机能逐步退化,体内的细胞也开始逐渐死亡,身体的内分泌变得异常紊乱,器官也相继衰竭,但是每个人都会有求生欲。

当大脑接收到这种求生的信号时,就会开始想办法,于是大脑就会下意识地控制身体,让身体分泌出更多的肾上腺素来控制血液的流动。

这个过程中人体会释放出更多的能量,所以才会在短时间内做出很多不寻常的举动,其实说白了就是人体本能的求生欲控制着肢体做出的一些让人震惊的行为罢了。

比如在一些地震、火灾中,我们经常听到母亲为了保护孩子在地震中不被掉落的巨石砸中,把孩子紧紧护在胸前,用自己的后背为孩子撑起了“保护伞”,等到救援人员把人从倒塌的房屋下挖出来时,母亲的后背早已血肉模糊,脊骨早就断裂,但是母亲彷佛感觉不到疼痛一般,依然呈现出弯腰的姿态。

人在受到危险的那一刻,力气会突然变得很大,这是因为人的求生本能被激发了出来,从内分泌的角度上讲,这是人体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大量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使肌肉力量上升,神经更加敏感。

当然这些临终的老人也是如此,人在临终的那一刻,虽然身体各个机能开始逐渐衰败,但大脑还是在飞速运转的,有些病危的人会下意识产生“我不想死”的强烈求生欲。在医院里,不少患有癌症的人,在临终前都会拼命拉住亲人的手,祈求亲人“救救自己”。

就是因为人体内的激素在作怪,它控制着人体各个器官在短时间内做出类似的“应激反应”,所以才会让家属们恍惚间觉得垂危的病人“病情好转”,但是这种应激反应是短暂的,持续的时间有限,当体内激素耗尽后,大脑也就彻底失去了下指令的能量,人的生命也完成走向了终结。

所以回光返照也可以理解为老人们身体做出的最后挣扎,这种挣扎不会持续很久,往往最多十几个小时或者不到一天。

三、除了回光返照外,生命临终前,老人会有哪些征兆?

家人们可以多留一下,如果家中老人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那就说明时日无多了,请好好珍惜这最后的一段时光,好好告别,完成老人的心愿吧。

1、生命临终前,人的各项身体机能也会慢慢下降,可能会出现一些手脚冰凉怕冷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出现手脚发热的情况。也有些老人临终前会说心里发热,想要吃凉的东西,一些病重的老人可能在最后会吵着要吃冰棍,也有些老人会突然觉得全身发冷等。

2、老人们在弥留之际可能会情绪突然高涨或者萎靡不振,情绪高涨可能会出现不停地说话,大笑亢奋的现象,萎靡不振则是会出现不吃不喝,不想搭理人,只想一人独处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会出现精神错乱,会胡言乱语甚至乱发脾气,这时家人们一定要多包容。

3、有些老人也可能会出现半梦半醒的状态,分不清梦境和现实,醒来后可能会痛哭流泪,也可能会告诉家属们自己见到了父母和已经去世已久的亲人,脑海中或许也会有走马灯一样的画面闪现。

4、临终时,有些患重大疾病的人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因为器官的衰竭,人体肛门附近的括约肌也会变得松弛,病人们无法控制肌肉收缩,所以大小便也掌控不了,这个需要家属们多留意,民间有一种说法叫做“净身”,意思就是说人在临走前会把身体内的所有污秽之物全部排泄干净,干干净净的上路。

5、也有可能会出现昏昏欲睡的情况,比如我爷爷临终前在家几乎都处于昏睡状态,后来也是因为陷入了半昏迷状态,才反应过来人可能不行了。其实不是因为病人们没睡够,只是因为这个时期他们体内各项器官功能都在衰退,可以说是接近衰竭了,此时人的呼吸会变慢,意识和神志也会开始变得模糊,是不由自主的就想睡觉。

6、最后一个就是上述介绍的回光返照。可能病人们会突然间变得容光焕发,生龙活虎的,看上去就像健康人一般。其实这是身体再做最后的“抵抗”,最终还是会油尽灯枯,走向生命尽头。

四、如果老人在家中去世,家属正确处理流程是什么?

老人在家已经确认死亡后,接下来正确的处理流程是什么样的呢?

一位在殡仪馆工作的师傅告诉我:当老人在家去世后,家属们先别着急哭,立刻用棉花或者纱布团塞住死者的肛门和口鼻,否则体内的排泄物和气体就会流出,这并不是不尊重老人,而是让老人走的更加体面。

那么具体的流程我们来一起看看:

1、当确认老人死亡后,先用棉花塞住肛门和口鼻。

用棉花团或者纱布团塞住死者的口鼻和肛门是一种流传至今的入殓手法,在古代时就已经存在。一些有经验的入殓师或者医生在人死后,也会以这种看似不体面的方式来操作,以免死者身体里的有害气体通过口鼻、肛门排出体外,同时也是为了防止腐烂的体液流出,用这种方式能让死者走的更加有尊严、体面。

2、简单地给老人处理干净后,联系殡仪馆上门接运遗体。

如果是常年在家卧床的老人,要是身上扎得有针管或戴的有氧气罩之类的东西,可以提前帮老人去掉,要是身上有血迹之类的也可以帮老人擦干净,尽量让老人干干净净的离开,处理完如果决定把老人遗体先寄存在殡仪馆,就可以联系他们上门接运遗体即可。

如果决定把老人暂时存放在家里,那一定要租借一个冷藏棺材,因为人死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会慢慢地开始腐烂,腐烂同时也会散发出一些有毒的气体,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会加速遗体的腐烂。

要是老人身前患有某些传染性疾病且家里空间悠闲,家中还有孩子或其他老人,建议还是存在殡仪馆比较合适。

3、在殡仪馆把遗体接走后,家属们及时给亲朋好友发送讣告。

在殡仪馆把老人遗体接运走后,家属们要给亲朋好友发讣告,讣告一般是向亲朋好友们告知老人去世的消息,在遗体告别仪式之前发出,以便亲朋好友们有一个心理准备,在出席葬礼前有一个安排,比如送花圈、花篮、挽联等。

如果老人生前还在工作,那么也要及时通知一下老人的单位,有些单位有专门的治丧部门可以协助家属一起来处理后事。

4、向社区卫生所报备,办理老人的死亡证明。

殡仪馆有规定,在遗体火化前家属们需要拿到老人的死亡证明,之后殡仪馆才能安排后续的火化事宜,所以如果老人是在家中正常死亡的,且家属们对老人的死亡没有任何疑义,那么家属及时去辖区社区进行报备。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具的《居民死亡推断书》(每个地方名称不一样),之后家属拿着这个证明去附近医院保健科换取正式死亡证明。

这个属于人生中最后一个,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证件,家属们一定要提前办理好,以免耽误遗体火化。

筹办葬礼并非一天两天的事情,家属们最好也给工作单位请好丧假,以免耽误工作,有的工作单位可能要求出具老人的死亡证明方便日后丧假报销,家属们在办理好老人死亡证明后最好多复印几分备用。

5、与殡仪馆沟通老人身后事的处理和遗体的火化流程。

待所有的文件都办理齐全后,家属可以跟殡仪馆商量老人身后事办理事宜,包括购买墓地的相关咨询,也可以直接找殡葬一条龙服务,让他们为老人准备好寿衣、寿盒。

一般在殡仪馆来家中接运老人遗体时,殡仪馆工作人员就会给家属们介绍殡葬一条龙的服务内容,包括葬礼全部流程、葬礼期间需要注意的什么事项、葬礼期间家属们需要准备的什么东西等,如果家属们觉得满意,可以直接采用。

接下来就是跟殡仪馆预约老人遗体火化的时间,一般来说人死后,无论是土葬还是火葬都需要停灵3天再下葬,即便老人遗体寄存殡仪馆也是需要等3天才开始告别仪式。而殡仪馆几乎每天都有遗体火化的,时间非常紧迫,为了给老人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火化,家属们最好提前跟殡仪馆预约。

6、火化完成后,领取老人骨灰进行安葬。

在老人遗体火化时,一般亲朋好友都是在悼念大厅里等候,火化结束后,工作人员会广播提醒家属们去装殓老人骨灰。

这个环节结束后,整个葬礼也基本到了尾声,家属们可以提前为老人买好合适的骨灰盒、墓地、缴纳好相关费用后安排墓葬。

有的地方风俗是在人火化后需要寄存骨灰3年,3年到期后才能入土为安,家属可以把骨灰带回家供奉,也可以直接寄存在殡仪馆里,这个看家属们自己决定。

7、处理老人户口和存款等相关事情。

如果老人生前还有一些存款或可以领取丧葬费、抚恤金的话,建议先不要去派出所注销老人的户口,先办理好老人抚恤金、丧葬费等资金问题,要是老人生前银行卡里还有存款,家属们先去银行把老人卡里的钱取出来。

所有跟钱有关的事情全部办好后,家属可以带着老人的死亡证明、老人身份证、户口本、去当地派出所进行注销户口。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人死后注销户口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是公民死亡一个月内办理,如果超过了时间,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情节,给予治安行政处罚。

写到最后。

老年人是新冠肺炎感染的高危人群,因为上了岁数之后,免疫力本身就比较低,更可能会让病毒趁虚而入,并且老年人还可能会出现沉默式缺氧的情况。

在疫情当下,子女一定要重点关注家中老人的身体情况,除了常见的症状外,最好定期为老人监测血氧饱和度。

如果是已经身患重病且情况不乐观的老人,如果感染上了新冠,家属最好第一时间把老人及时送医治疗,不建议在家擅自服药治疗,不要抱有那种“破罐子破摔,反正也活不久”的想法去对待这些即将临终的老人。

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关爱这些特殊群体,尽可能让老人安享晚年,让即将离世的老人能走的安详和体面。#头条创作挑战赛#

参考资料:

[1]《濒死时会出现哪些征兆,该如何处理?》.吉大一院宁养院. 2014-11-25

[2]人临终时有无回光返照[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1996:36-37.

[3]《如何判断老年人即将去世,老人临终前的种种征兆》.黄昏老年网.2018-12-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