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爻排盘

丙辰日柱女命(丙辰日柱女命婚姻)

时间:2023-10-01 19:55:38 作者:往事如风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玉照神应经》秘解(五)

1. 岁曰朝时,自身舍立。注解:年日合指自己有过继给人之象。

2. 合分内外,取于进退之方。注解:但凡年月合为外合,日时合为内合。天干合为外合,地支合为内合。(注:天干为先,地支为后。)

3. 略见其强,足见夫妻之势。注解:但凡正官得禄,代表老公出身好或有钱但凡财星得禄,代表老婆出身好或有钱(亦可说怕老婆)。

4. 造于偏地见多而二姓二名。注解:但凡偏印、偏财、七杀(偏官)、伤官多者父母其中多一人。

5. 时日暗投逢合孤儿义女。注解:但凡癸巳、辛巳、壬午、甲午、丁亥、戊子等柱,天干有合者会收义子义女。

6. 地刑所见他母所生。注解:但凡地支有自刑者,或三刑会偏房所生,目前基本不验。

7. 壬丁会命败之乡出于偏房外妾。注解:但凡八字之中有丁壬而自坐沐浴位(即败地)自己妈妈会系妾待。

8. 丁合身败须信男女娼淫。注解:但凡日主自坐沐浴位皆主容易咸湿。

9. 身至旺乡有鬼者须贵显。注解:身弱行到身旺地而命带正官容易发达。

10. 金盛逢刑非法亡殁。注解:庚金命而八字有刑者容易死于非命。

11. 甲逢壬癸生于江水之中。注解:甲木命见壬癸,指出生后多漂荡,或居住之地方多变。

12. 运泛他乡孤木柱逢多水。注解:木命而有二三柱属水者,主一生漂荡。

13. 辛乾丙巽术士医流。注解:丙辰日柱之人会容易做医生或术士。但凡地支有辰、巳者皆会好研究医学术教。辛金为针,丙火为药。

14. 太乙与神后休囚阴谋争讼。注解:太乙指巳,神后指子。地支有子主咸湿,地支有巳主争斗。

15. 相冲辰戌丙戊居墓者凶。注解:金强土弱,火通根于戌,冲者不吉。

16. 辰多而斗讼官嗔。注解:但凡八字中辰多者主是非及官非。

17. 戌见而凶顽小辈。注解:但凡八字中戌多见者主虚诈小人,及多争斗。

18. 天罡如逢日时散失人口。注解:但凡八字日时见辰,主家人容易分离。另外如逢水旺亦各散东西。

19. 木逢金盛配递儿郎。注解:八字金强木弱,指子女会外出。(即官杀混杂或官杀过强。)

20. 金木安土门中耗散。注解:但凡日柱为己卯、己酉,皆主不聚财或一生容易大起大落。

21. 癸己与乙卯、庚申、戌亥九流之士。注解:但凡日柱有癸巳、乙卯、庚申见戌亥,皆容易做九流之士。

前魏文帝曹丕的精彩人生

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之子,母为武宣皇后卞夫人。

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累迁五官中郎将。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成为魏国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

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制定实施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地区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皇帝,庙号世祖,安葬于首阳陵。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中国三国时期前魏文帝曹丕的精彩人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前魏文帝曹丕的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汉灵帝中平四年(187年)冬,曹丕生于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传闻曹丕出生之时,天上的出现青色的云彩而且形状如车盖,终日环绕其上,望见祥云的人都以为曹丕将来非人臣之命。

他自幼天资聪颖,后天良好的教育成长环境,给予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年少成长的阶段,广学博览,在曹操严厉督导之下,少年时代就通读诗、论,长大一些就学习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认为时下兵荒马乱,教曹丕学射箭,六岁时,曹丕学会了射箭。八岁时,曹丕学会了骑马。从十岁起,曹丕随父亲征战南北,长时间的军旅生活锻炼了强健的体魄,而且还丰富了他的见闻,为其诗篇创作积淀了大量的素材。随着他年龄与阅历的不断成长,艰苦生活环境带来的精神冲击,逐渐形成了他特有的沉郁性格气质。

建安二年(197年),曹丕随曹操南征张绣,张绣先降后反。曹操长子曹昂和侄儿曹安民遇害,年仅十岁的曹丕乘马逃脱。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丕被司徒赵温举荐,曹操认为赵温举荐他的儿子,并不是因为他真实的才能,派遣光禄勋郗虑持节奉策免赵温官职。建安十六年(211年),曹丕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南征孙权军驻扎在曲蠡(今河南省临颍县繁城镇),尚书令荀彧去劳军,曾与曹丕有过对射箭技术的探讨。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带着曹丕等人回到亳州老家上坟、祭祖。事毕,曹丕等乘马游观,经过东园,循着涡河,穿过高林,驻马书鞭,写下《临涡赋》。

储嗣之争

在曹操二十五个子嗣之中,先后出现于曹操视野里的储嗣候选人有四位:曹昂、曹冲、曹丕、曹植。最能当得太子者人选至少有二位,刘夫人所生长子曹昂和环夫人所生曹冲。曹丕是曹操的次子,曹昂死后,曹操还曾打算传位其庶弟曹冲。曹冲是个神童,五六岁时智力已经“有若成人”。且天性仁厚爱人,常常为不慎犯了过失的设法解免,“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

为此,曹冲深得曹操的宠爱,但曹冲十三岁患病夭折。在他死后,曹操曾对曹丕说:“曹冲之死是我的不幸,但却是你的大幸。”曹丕后来也常对人说:“如若曹冲仍然健在,将没有我的太子之位。”曹冲死后,有实质意义竞争储嗣候选人的只有曹丕、曹植二人了。不久,曹丕同母弟曹植以风流文采而展露头角,深受曹操喜爱。于是就发生了曹丕、曹植兄弟间的立嗣之争。

曹操长期在立嗣上狐疑不决,难免会影响下属。时间一长,下属间渐渐形成了拥护曹丕和拥护曹植的两个集团。拥护曹丕的有贾诩、崔琰、司马懿、陈群、桓阶、邢颐、吴质等人,拥护曹植的有丁仪、丁廙、杨修、孔桂、杨俊、贾逵、邯郸淳等人。他们各自结为党羽,设计谋、造舆论,尔虞我诈,互相倾轧。

拥护曹植的杨修出身东汉名门“弘农杨氏”,是个智谋过人的奇士,又身为曹操的主簿,消息特别灵通,对曹植十分有利,在他出谋划策之下,曹植在这场争夺战中渐占优势,有几次机会能当上太子。但因为曹植行为任性,平时不注意节制自己,而且还醉酒擅闯司马门,终为曹操所不悦。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丕作为储君驻守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魏讽密谋攻邺,与之同谋的陈祎自首,曹丕率众平定变乱,诛杀魏讽。曹丕作魏太子时期,积极组织文学团体并参与鼓励文学创作,使得同类唱合诗赋作品由此而兴,成为建安文学发展独有之气象。

受禅为帝

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逝世于洛阳,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魏王,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初登高位手掌大权的曹丕,面对突而其来的权力交接,心理上不免有些激动和志满意得。面对从乃父手中接管下来的国家,深感完成乃父复兴国力和实现统一之遗志,将是他人生今后任重而道远的责任。

曹丕从东汉末年,纲纪紊乱的历史中吸取教训,迅速将权力集中在手,稳定局势。他深知只有加强巩固自己的集权,才能巩固自己的权利宝座的重要性。他一开始就从内部权利制衡中着手,迅速做出反应。他笼络和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重新分配在权利蛋糕上的占有份额,同时打击排除异己势力。

二月,任命贾诩为太尉,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已卯,任命夏侯惇为大将军。濊貊、扶馀单于、焉耆、于阗王皆各遣使奉献。五月,册封投降的山贼郑甘、王照为列侯,又命苏则督军平定武威、酒泉和张掖的叛乱。

七月,孙权遣使奉献,同月,命夏侯尚、徐晃与蜀将孟达里应外合,收复上庸三郡。武都氐王杨仆率种人内附,居汉阳郡。甲午,带着军队驻扎在谯,在邑东以酒食慰劳六军和谯郡父老。

汉家天下的政治局面,早在董卓之乱后就已开始紊乱。曹操迁汉献帝至许昌后,“奉天子以令不臣”政令皆出于曹氏。在皇权的拥有上来说,汉献帝已经成为一个傀儡。曹操虽然戎马战争四方,但以臣子的身份正在各个割据势力之中。

延康元年十月初一(220年11月13日,癸卯日),魏王曹丕下诏收敛、祭奠阵亡将士。十三日(11月25日,乙卯日),汉献帝正式禅让帝位,曹丕三次上书辞让。二十九日(12月11日,辛未日),曹丕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

黄初元年十一月初一(220年12月13日,癸酉日),以河内郡山阳邑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

执政生涯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以帝王的身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开始了他七年的执政生涯。在执政期间,曹丕很想成就一番儒家仁政君主的作为。曹丕在政治抱负上,继承乃父曹操统一山河的志向。在治理国家理念方面,追求效法上古仁君、贤臣之世。他对内施政恩威并重,巩固权利的同时集权在手,制法削藩,打击异己,诏令禁外戚宦官干政。他又与民生修养生息,政倾惠民并复兴儒学。意在教化民众,恢复社会生活秩序,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黄初三年(222年)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是后西域复通,置戊己校尉。三月,封皇长子曹叡为平原王,弟弟曹彰等十一人皆为王。四月,封曹植为鄄城王。九月,立贵嫔郭女王为皇后。

曹丕对外一向主张征伐,渴望早日实现统一山河的志向。他积极折冲疆场,曾两次兴师伐吴。黄初二年(221年),吴国孙权因前袭杀关羽收荆襄之地,害怕刘备报复首尾难顾,乃假意与魏曹丕遣使修好奉章,并遣于禁等还。”曹丕遂遣“太常邢贞持节拜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孙权由是称臣于魏。同年刘备愤孙权之袭关羽、联曹魏,亲率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刘备盛怒不许。是年,攻破吴军巫口和姊归两处。

黄初三年(222年)正月,孙权给曹丕上书言说出兵迎敌,曹丕作《报吴王孙权书》鼓励其杀敌。闰月,孙权破刘备于夷陵(今湖北省宜都市)。当初曹丕听说刘备率军东下,与孙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认为刘备犯兵家大忌,必定速亡。过了七天,孙权击破刘备的文书送到。随后孙权因解除了蜀汉的威胁,故在遣长子孙登入魏为质一事上拖延再三,魏吴两国的联合逐渐出现貌合神离的状况。同年十月,孙权复叛。对于孙权的欺骗与背叛,曹丕十分恼怒,又下《伐吴诏》鼓励将士们曰:“南征进军,以围江陵,多获舟船。斩首执俘,降者盈路。牛酒日至。” 表示坚决要南征孙权之意。

曹丕自许昌南征,诸军兵并进,曹真、曹休等诸路大捷,击败孙盛,大破吕范,火烧诸葛瑾,几乎攻下江陵。孙权临江拒守,几条战线或溃或败,仅朱桓濡须一路击破曹仁。 曹丕胜利在望,却不料遇到疫疾,加之朱然固守江陵,孙权乘机重新遣使纳贡,双方言和,曹丕退兵。

十一月辛未,命镇西将军曹真率诸将及州郡兵讨破叛胡治元多、封赏等,平定河西。过了十天,破胡告檄传到洛阳,曹丕非常高兴,大笑说:“我在帷幕之内运筹帷幄,诸将在万里之外奋勇作战,其相应若合符节。前后战克获虏,没有如此之多的。“

黄初四年(223年),重臣曹仁、曹彰、贾诩先后去世。黄初五年(224年)四月,曹丕立太学,制五经课试之法,置春秋谷梁博士。黄初六年(225年)二月,派遣使者从许昌到沛郡询问民间疾苦,救济贫困者。同年,并州刺史梁习大破鲜卑轲比能。

十月,曹丕行幸广陵(属今江苏省扬州市)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当年大寒,水道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期间,经过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到曹植处所,与曹植见面,增其户五百。十二月,曹丕一行从谯经过梁,派遣使者用太牢礼祭祀东汉太尉乔玄(与曹操为忘年之交)。

英年早逝

在实现统一问题上,曹丕既有希望于能有王化之举达到夙愿的诚心,也有兴国强兵而灭贼寇的强硬之志。虽然,两次伐吴却由于时机不成熟而无功而返,但由于统一志向的驱使,使得曹丕在位后期施政更需要富国强兵,以至于对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此同时,其执政功绩对于中国文学此一时期的发展风貌与繁荣,也多少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黄初七年(226年)正月,曹丕回到洛阳的宫殿。五月丙辰日(6月28日),曹丕病重,命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受领遗诏,共同辅佐嗣主曹叡。让后宫淑媛、昭仪已下的都各归其家。

同月十七日(6月29日),曹丕去世,时年四十岁。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按其生前的文告,不树不坟,葬于首阳陵(河南省偃师市)。

如何客观的评价前魏文帝曹丕?

魏文帝曹丕、文学家、政治家,曹魏的开国皇帝。

作为一名文学家,他的作品有《典论》、《燕歌行》、《寡妇诗》等五十多首诗篇。

他是曹操的二子,他建立了曹魏,大破羌胡,复通西域,繁荣了建安文化,开创了文学批评风气。

曹丕本人,文学广博,是个才子。“朝夕孜孜,不违子道”是对他最好的概论。

他也有他自己的追求,用四句话来概括之:戳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之功。

其实每一个皇帝,都希望自己的子民安居乐业,都希望自己的时代繁荣昌顺。 都希望自己的基业万古传承! 更希望自己能流芳百世!

曹丕,文武双全,文采出众,巩固了魏国的基业。 君临天下时,亲率百万雄兵伐吴、伐蜀。 就连孙权和诸葛亮,都不敢小看他。 但始终是因为他的父亲曹操,一代奸雄,曹丕生活在他的影子里。完全被他父亲的光芒遮盖。

他能与孙权、诸葛亮,一代英雄抗衡。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繁荣和发展了魏国,让魏国立于不败之地。曹丕、也可谓是一代明君!

他的故事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的不是很多,主要是因为他身上的光芒,被他的父亲曹操遮盖。 曹操的故事可谓 家喻户晓, 就连京剧上的戏曲,都经常唱道:“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包公”更不用说三国的故事。

曹丕能驾驭他父亲的那些老部下,对他俯首称臣,也可谓说是有手段,有铁的手腕。 曹丕成为魏国的开国皇帝,就连他的父亲曹操也不敢称帝,只是能做到狭天子而令诸侯。 可见曹丕,心中充满了霸气,他亲率大军讨伐东吴讨伐蜀国,也证明了这一切。

他想要做的事就是通过战争统一整个国家。他面对诸葛亮,和孙权,这两位成名英雄霸主。仍然向他们挑战。 这是有着何等的雄才伟略才做的到。

魏文帝曹丕也是具有一定才干的,而且很多战役中,也表现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总的来说魏文帝曹丕,不亏为智勇双全,能文能武的才子皇帝。尽管在他最后没有灭了吴国和蜀国,但他为以后魏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话题:魏文帝曹丕文武全才,为何身后评价为何陷入多个极端?

公元前220年,一生强势无比的曹操走到了生命的最后尽头。

按照《三国演义》罗贯中的感性笔法,将曹操选择曹丕作为大业继承人的心曲表达了出来:“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止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与卿等相叙,特以家事相托。孤长子曹昂,刘氏所生,不幸早年殁于宛城。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卿等宜辅佐之。”

由此看出,曹丕的胜出是经过曹操长期考察慎重做出的重大决定。

无疑后三国时代是​属于曹丕的,然而,他的成长轨迹是怎样的,包括他的性情和功业。在星汉灿烂的时代,曹丕的人生曲线都值得品味。无论从哪儿来看,曹丕都是一位优秀少年。“余时年五岁,上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知骑射矣。以时之多难,故每征,余常从。”​《典论自叙》

曹操将战场作为儿子们的第一堂课,因此曹丕确实是“长于戎旅之间”​。此外,他“年八岁,能属文,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魏书》

显然曹丕具备了文武双全之才,加之是实际上的嫡长子的身份,让他受到了曹操的格外培养。上天给了他这些的同时,又给他多了一位才高八斗的弟弟曹植。因此伴随二人之间的斗争多了许多历史细节上的描写。

而曹植的身后标签就是超乎寻常的才华,而曹丕的文学成就则被忽略很多。曹植是第三子,自幼极为聪慧,年十余岁便能“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有一回曹操观赏曹植作的文章,忽然问曹植“:这是你请人写得吧?”曹植跪下来回答说:“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柰何请人?”

此外,还有一个细节突出曹丕在文才与曹植相比的尴尬。

曹操出征,曹植和曹丕送别,据说曹植立即大显身手,随即赋诗朗诵,“发言有章,左右属目”。曹操听了非常的高兴。因此这曹丕显得极为失落,此时曹丕老师吴质点拨他说:“王当行,流涕可也。”于是曹操被感动了,认为曹植只是表面文章,而曹丕才是对他饱含父子之情。对于二者才华相比,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直言:“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

明代钟惺评价曹丕与其父诗作也颇有意思“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士气,不及老瞒远矣。”清代沈德潜也说:“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

抛却文学才华来讲,曹丕的优势在于虽然是次子,他已经是实际中的嫡长子身份,这种天然的优越性,却被后世忽略。此外,曹丕的幕僚整体来讲更具优势,而曹植幕僚为代表的杨修被杀就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风向标问题。十八岁那年,在邺城他开始了一段人生最为美好的时光。这段时间他“谈棋闲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郎月。”在他的身边聚集了一流诗人,如王粲、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终日饮酒赋诗作乐,而他成了这些人的执牛耳者。

才华出众,性情中人,擅长管理,身边聚集一流文人,成为实际文坛领袖。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首次将文章进行了最为高度的概括,也正因为在理论上的创新,赢得了广泛的文人拥护和支持。

然而在此后发生了一场严重瘟疫,造成了大量死亡,这其中就包括四位友人,对于这次灾难,让曹丕陷入了沉痛的哀思,多年后在给他老师吴质的书信中,他这样沉重的写下回忆:“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老朋友王粲在返回邺城途中病逝,时年四十一岁。当时的曹丕还是世子,亲率众文士为其送葬。为了寄托对王粲的眷恋之情,曹丕对王粲的生前好友们说:“仲宣平日最爱听驴叫,让我们学一次驴叫,为他送行吧!”于是,一片驴鸣之声响起。这就是著名的驴鸣送葬。这些种种都说明了曹丕重情重义,坦率率真。

虽然身旁遍布文人,他终于总结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文人相轻,并对这一传统陋习进行了批评。

他高屋建瓴的推出《典论》,无疑是站在相当的文化高度对文人们作品和性情进行了一次统揽,因此,他的文创更显得超然而富有高度,非一般文人所能比拟。对这部著作曹丕相当看重,因为做了皇帝后还用素抄写《典论》及其诗赋送给江东孙权。

公元220年,在经过三次表面推辞后,并写下“丧乱悠悠过纪,白骨纵横万里。哀哀下民靡恃,吾将佐时整理,复子明辟致仕”的《令诗》后正式即皇帝位,在洛阳开始了他七年的执政生涯。从纸上做文章,到治理天下,曹丕的转身是煊赫的。

三十三岁的年龄,与成熟相伴随的是巨大的进取心。

两次亲自伐吴,全部失利,曹丕为何急于发动统一吴国战争?隐藏怎样深意。

公元224年,因为与孙权斗气,曹丕异常恼怒,决定亲征东吴,谋士王朗上疏阐述不可轻率伐吴的理由后,为被曹丕采纳。于是这年,他“浮舟横大江,讨彼犯荆虏。”颇让人再度想起当年曹操的赤壁之战摆出的阵势。史载,“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三国志文帝纪》

由于东吴据守长江天险,加之东吴早有准备,且水上战船的优势东吴更为明显,因此最后曹丕面对着浩瀚的降水感叹说:“吴据洪流,且多粮谷,魏虽武骑千队,无所用之。”因此第一次伐吴计划以失败告终。虽然此后不久感叹“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退不和民”的反思后,依旧只在一年后再度尝试亲征东吴。许多人还是难以理解曹丕为何如此急于完成统一大业,从历史的长度来看,这是曹家父子的一种的情结,甚至可以视为“三国后遗症”,从这种情结来看,便理解的曹丕的心底所想。

然而此次“帝为舟师东征,……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的入江,乃引还。”面对罕见的江南寒冷结冰现象,曹丕依旧重复了上次的叹息,而这一次他不得不认命了。

虽然伐吴失败,但是他的内政水平依旧可圈可点。

曹丕在位七年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此外,改革了官制,严禁宦人干政、宦人为官,最高只能充任”诸署令“,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政的根源。为了传之久远,他还依照”国有大事则镂于金版“的古训,命人把上述政令镌刻在金属的简策上,然后珍藏于石室之中。

与此同时多次下发对屯田制的全面深化和延续,内政上表现出积极作为,“黄初末,魏国国库充实,累积巨万”,这些都说明作为曹丕的政务能力是相对出色的。

然而,在他的内心最大的遗憾和痛点就是自己两次亲征都未能实现平定东吴,在短暂的七年皇帝生涯的四十岁的英年早逝,留下了后三国的无限唏嘘。

多年后陈寿对曹丕给予了高度评价,概括他:“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算得上中允客观。

前魏文帝曹丕的父亲是谁?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懂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衮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

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

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辑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东汉末年,以黄巾军为代表的农民革命武装,从根本上动摇了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曹操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接着他又「挟天子以令诸侯」,逐个地打败了其他地方割据势力,最后统一了北方,形成了与吴、蜀相峙的三国鼎立局面,并为日后的晋朝进一步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他又采取了一些打击豪强、抑制兼并、广行屯田的措施,对当时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曹操的一生大半是在战乱中度过的,因而他的作品也突出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表现了他统一天下的雄心,思想积极,风格慷慨悲壮。他的诗今存二十余首,都是采用的乐府古题,明显地表现了对汉代乐府的继承关系。他的文章也一变东汉以来的典雅繁缛,而以「清峻通侻」著称,显示着他崇尚刑名,反对儒学传统的突出特点。

前魏文帝曹丕的母亲是谁?

武宣皇后卞氏(159年12月30日-230年7月9日),琅邪开阳(今山东临沂)人,魏武帝曹操的正妻(继室),魏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萧怀王曹熊的母亲。原本是倡家,即汉代专门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家庭,后来与曹操成婚,建安初年,原配丁夫人被废,卞夫人成为曹操的正妻。曹丕继位后尊其为皇太后,曹叡继位后尊其为太皇太后。卞后在太和四年去世,与魏武帝曹操合葬高陵。

前魏文帝曹丕的兄弟有哪些?

兄长:

曹昂(?-197),字子修,沛国谯县人曹操的长子,刘氏所生,但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聪明且性情谦和,为曹操所喜爱,二十岁时即举孝廉。

建安二年(197年)年随曹操出征张绣,因张绣突然袭击,曹昂为救曹操负责断後,与大将典韦一同战死於宛城。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追封谥号丰悼公,黄初五年(224年)又进一步追封为丰悼王。太和三年(229年)年改谥号称愍王。

弟弟:

1、曹彰字子文,是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之兄,曹魏任城王。

曹彰从小就善于射箭、驾车,臂力过人,徒手能与猛兽格斗,不怕危险困难。曹彰几次跟随曹操征伐,志向慷慨昂扬。曹操曾经批评他说:“你不向往读书学习圣贤之道,却好骑马击剑,这都是只能对付一个人的,哪值得珍贵!”督促他学习《诗经》、《尚书》。

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弱冠前喜搏猛虎,臂力过人、不善文章。建安二十一年,曹彰被封为鄢陵侯。两年后,代北乌桓无(能)臣氐等造反,曹彰拜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引军往讨,大捷而归。后来曹彰奉命往汉中助曹操攻刘备,然而到了长安的时候,曹操已引军回来。于是曹彰行越骑将军,便留守于长安。曹操回到洛阳后得病,远召曹彰,然而彰未至而操先死。曹丕即位后,曹彰表示顺从。黄初二年,曹彰进爵为公。次年,又被立为任城王。黄初四年,曹彰入京都朝觐,却忽然暴毙于府邸中,享年约35岁,谥曰威王。

2、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东汉豫州刺史部谯 (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 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 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作为《诗品》全书中品第最高的诗人、中国诗歌抒情品格的确立者,在诗史上具有“一代诗宗”的历史地位。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3、曹熊(生卒年不详),字子威,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宗室,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曹彰、曹植同母弟,母为武宣皇后卞氏。

体弱多病,英年早逝。曹魏建立后,追赠东平公。魏明帝太和三年,追封萧王,谥号为怀。

4、曹铄,沛国谯人。魏武帝曹操第二子,丰愍王曹昂、清河长公主胞弟。母刘夫人,曹操的平妻(正妻为丁夫人),是曹操起兵前最敬爱的妻子之一,生下了曹操的嫡长子曹昂,但红颜薄命,很早就去世了。曹铄从小由日后的卞皇后抚养长大,深受曹操的疼爱。但天妒英才,建安初,曹铄早早便病逝了。

太和三年(229年),魏明帝曹叡追封曹铄谥号为相殇王。青龙元年(233)年,其子曹潜继任为相王,同年逝世。

青龙二年(234年),曹潜之子曹偃继位,封邑二千五百户,青龙四年(236年)去世,曹偃无子,相国被废除。

正元二年(255年),魏高贵乡公曹髦以曹操之子乐陵王曹茂的庶子阳都乡公曹竦过继为曹铄的嗣子,承袭曹铄一脉的香火。 曹丕自述,曹昂死时他10岁,也就是说曹昂比他大10岁以上,而曹昂生母刘夫人早逝,曹昂很小的时候就被丁夫人抚养,那么根据推理,早薨的曹铄应为曹操次子,并非曹丕。

而据魏书记载,曹铄有子,有子和早薨的记录相违背。而且,基本无其他史料记载曹铄之子,因而曹潜应为过继之子。

5、曹冲字仓舒,是东汉末年豫州刺史部谯人,也就是如今安徽亳州的人,是曹操和他的小妾环夫人生的儿子。曹冲从小就十分聪明又有爱心,说话做事与其他小孩不同,因此深受曹操的喜爱,可以说是曹操最喜爱的一个儿子,还曾有立他为嗣子继承自己的家业的想法,但是当时曹丕等人才是曹操嫡子,因此曹丕私下很是不满。

智救库吏:当时曹操军队刑罚很严格,曹操的马鞍在仓库中被老鼠咬坏,管理仓库的官吏十分害怕。曹冲得知后让库吏过三天再自首,库吏只好同意。曹冲弄坏衣服假装是老鼠啃咬的,做出一副郁闷的样子,曹操果然询问原因。曹冲称“民间称老鼠咬坏衣服,主人不吉利,我衣服被咬所以不高兴。”曹操说“那都是瞎说”,不久库吏将马鞍被咬坏的事报告,曹操说“连我儿的衣服都咬了,更别说马鞍了”没有责怪库吏。

当时孙权送来大象,曹操想知道它的重量,但是手下都拿不出好的办法,这是曹冲站出来说:将象放入船中,在水痕淹到的地方做记号,再用称量物品装到船上到之前做记号的地方,这时就直接计量称量物品就行。曹操听说这个办法十分高兴,马上让士兵去实施,果然没一会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建安十三年,曹冲十三岁的时候,不幸得了重病,曹操亲自向天请求保全曹冲的性命,但是没过多久曹冲还是死了,曹操十分悲痛,为此哭泣了很久,后来还为曹冲聘了文昭甄皇后族中死去的女儿为妻。

前魏文帝曹丕的皇后有哪些?

1、文德郭皇后:郭女王(184年4月8日-235年3月14日),即文德郭皇后,字女王,曹魏王朝第一位皇后,祖籍安平广宗。有智数,性俭约,魏文帝曹丕的夫人,卢弼《三国志集解》中称其“之足以制魏文可知”。

郭氏少年时父母双亡,丧乱流离,29岁时被比她小3岁的曹丕纳为妾,深得宠遇,然而始终没有生下子女。后来曹丕即位魏王,册封郭氏为魏王夫人。曹魏建立,拜为贵嫔,位次皇后。

黄初三年九月初九,曹丕在许昌立她为后。郭女王做了四年的皇后,后曹丕病笃驾崩,由太子曹叡继位,郭女王成为皇太后。八年后逝世,谥曰“文德皇后”,葬于魏文帝首阳陵西侧。

2、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相传为甄宓,实则无记载。史称甄夫人,中山郡无极县(今河北无极)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

生平简介: 甄氏三岁丧父。建安中期,袁绍为次子袁熙纳之为妻。建安四年(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绍的妻子刘氏。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率军攻下邺城,甄氏因为姿貌绝伦,被曹丕所纳,甚得宠爱,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曹氏(即东乡公主)。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继位魏王,六月率军南征,甄氏被留在邺城。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山阳公刘协进献二女为曹丕妃嫔,后宫中文德郭皇后,李贵人和阴贵人都得到宠幸,甄氏愈发失意,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语,曹丕大怒,黄初二年(221年)六月,遣使赐死甄氏,葬于邺城。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病重,立甄氏的儿子平原王曹叡为太子。曹叡即位后,追谥甄氏曰文昭皇后。太和四年十二月辛未日(231年2月17日),明帝曹叡将甄氏改葬于朝阳陵。

前魏文帝曹丕的儿女有哪些?

儿子:

1、魏明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曹叡二十三岁即位,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然而统治后期,大兴土木,耽于享乐。景初二年(238年),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36岁,庙号烈祖,谥号明皇帝,葬于高平陵。因其临终前托孤不当,导致后来朝政动荡。

曹叡从小得到祖父曹操的喜爱。常令他在左右。曹叡年幼聪慧,曹操曾惊异地说:“我基于你可以有三世之业了。”在朝会宴席上,也经常叫他与侍中近臣并列。曹叡好学多识,对律法特别留意。曹叡十五岁时,被封为武德侯。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继位魏王。黄初二年(221年),封齐公,由于生母甄夫人冒犯了曹丕被杀,曹叡被贬为平原侯。黄初三年(222年),封平原王。

据《魏略》记载,因为郭皇后没有子息,曹丕下诏令曹叡奉养郭皇后。但曹叡因为母亲死非善终,意甚不平。曹丕因曹叡心怀不满,欲意让另一个嫔妃的儿子曹礼做继承人。曹叡不得已,开始勤谨侍奉郭皇后,每天早晚都去向郭皇后问候起居,郭皇后也因自己未生育子女,对他疼爱有加。但曹丕始终对曹叡不满意,因此一直不立曹叡为太子。

野史《魏末传》记载,曹叡曾经跟从曹丕狩猎,见到母子两鹿。曹丕射杀了鹿母,命令曹叡射杀子鹿,曹叡不从,并且说:“您已经杀掉了母鹿,我实在不忍心再杀掉它的孩子。”说完哭泣不已。曹丕于是放下了弓箭,因为此事对曹叡的仁孝深感惊奇,于是立其为太子的心意已经确定。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重,立曹叡为皇太子,托孤于曹真、司马懿、陈群、曹休等人,不久驾崩。

2、曹协,生卒年不详,三国魏文帝曹丕之子,母为李贵人。

曹协有一子,名曹寻。曹协逝世后,曹寻嗣位。

正始九年曹寻逝世,无子,国除,故曹协绝后。

3、曹蕤(ruí)(?―233年),魏文帝曹丕之子,母为潘淑媛。黄初七年(226年),魏明帝曹睿即位,立为阳平县王。太和六年(232年),改封北海王。青龙元年(233年)去世。青龙二年(234年),以曹操子樊安公曹均之子琅邪原王曹敏之子曹赞奉曹蕤后,封昌乡公。

4、曹鉴(?―224年),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市)。魏文帝曹丕之子,母亲是朱淑媛。黄初六年(224年),册立东武阳王,当年薨逝,谥号怀,无子,国除。

5、曹霖(?—249),兖州沛国谯县人氏,曹丕之子。霖性粗暴,闺门之内,婢妾之间,多所残害。太和六年,改封东海定王,黄初三年立为河东王。六年,改封馆陶县。明帝即位,以先帝遗意,爱宠霖异于诸国。嘉平元年薨。

东海定王,黄初三年立为河东王。六年,改封馆陶县。明帝即位,以先帝遗意,爱宠霖异于诸国。

而霖性粗暴,闺门之内,婢妾之间,多所残害。太和六年,改封东海。嘉平元年薨。子启嗣。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六千二百户。高贵乡公髦,霖之子也,入继大宗。

历史评价:《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魏氏王公,既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又禁防壅隔,同于囹圄;位号靡定,大小岁易;骨肉之思乖,《常棣》之义废。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

女儿:

东乡公主(名传为曹绫,207年之后-?),三国时期曹魏公主,卒年不详。父亲为魏文帝曹丕,母亲为文昭皇后甄氏,同母兄魏明帝曹叡。

人物生平:根据《汉书》记载:南阳郡有新野侯国,莽曰新都。《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新野有东乡,故新都。可知东乡则为新都,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新朝开国皇帝王莽初封时就为新都侯。

史书中对东乡公主的记载甚少,生卒不详,是否婚配不详。仅推断出她是魏明帝曹叡的妹妹,生年在207年后。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封魏王,同年东征孙权,东乡公主及曹叡离开母亲甄氏,与祖母卞夫人,父亲曹丕一起随征。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其父曹丕称帝,她是否在这一年获得公主封号不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