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眉毛看相

癸卯怎么读音(癸卯怎么读音教学)

时间:2023-10-03 03:15:04 作者:伸手挽明月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怎么快速推算2022是壬寅年

引子

疫情期间,周末在家,闲来无事,记录点东西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是指中国纪年历法,自上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天干读音: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十二地支读音: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怎么快速知道今年2022是干支纪年是哪年那?

1.最快的速度是查询万年历

表1:(从网上找的一个表格)

2.在没有万年历的情况下,自己能不能推算一下那?

先看规律

甲 子

乙 丑

丙 寅

丁 卯

戊 辰

己 巳

庚 午

辛 未

1144

1145

1146

1147

1148

1149

1150

1151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64

1265

1266

1267

1268

1269

1270

1271

1324

1325

1326

1327

1328

1329

1330

1331

1384

1385

1386

1387

1388

1389

1390

1391

1444

1445

1446

1447

1448

1449

1450

1451

从网上找了一个 1144年-1451年 对应的 干支纪年对应表,发现 甲 子.. 对应的末尾都是数字4. 乙 丑...对应的5, 等顺延有以下规律。发现年份求10的余数和求12的余数

举例:

1144求10的余数是4(对10求余数也就是最后一位。)

1144求12的余数是4

......

也就是说我们只要记住下面的表格就可以,就可以快速推算今年是什么年了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但是一般我们可能是这样记忆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这样记忆也可以,只要将余数加减3就可以了。

1144求10的余数是4,减3对应1 就是甲,如果是负数则加10

1144求12的余数是4,减3对应1 就是子,如果是负数则加12

其实只要我们记住,10天干和12地支也就是22字就可以。

当然还有更快的方法,直接记住天干和地支的60个组合,这样只要知道某一年,就可以快速其他年份了。当然记住这个60个组合有点困难,不过有个小方法,只要死记住,六十花甲子分六组,每组开头的分别是: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只要记录每组的开头,就可以顺延下去了,需要推算一下,

六十甲子分别为: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最后

无论是哪种方法,都需要大量练习,才能熟练掌握。人的大脑还是记忆一些有规则的东西,记得久有点。

注:

甲 子

乙 丑

丙 寅

丁 卯

戊 辰

己 巳

庚 午

辛 未

壬 申

癸 酉

1144

1145

1146

1147

1148

1149

1150

1151

1152

115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1213

1264

1265

1266

1267

1268

1269

1270

1271

1272

1273

1324

1325

1326

1327

1328

1329

1330

1331

1332

1333

1384

1385

1386

1387

1388

1389

1390

1391

1392

1393

1444

1445

1446

1447

1448

1449

1450

1451

1452

145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1511

1512

1513

1564

1565

1566

1567

1568

1569

1570

1571

1572

1573

1624

1625

1626

1627

1628

1629

1630

1631

1632

1633

1684

1685

1686

1687

1688

1689

1690

1691

1692

1693

1744

1745

1746

1747

1748

1749

1750

1751

1752

1753

1804

1805

1806

1807

1808

1809

1810

1811

1812

1813

1864

1865

1866

1867

1868

1869

1870

1871

1872

1873

1924

1925

1926

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甲 戌

乙 亥

丙 子

丁 丑

戊 寅

己 卯

庚 辰

辛 巳

壬 午

癸 未

1154

1155

1156

1157

1158

1159

1160

1161

1162

1163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1221

1222

1223

1274

1275

1276

1277

1278

1279

1280

1281

1282

1283

1334

1335

1336

1337

1338

1339

1340

1341

1342

1343

1394

1395

1396

1397

1398

1399

1400

1401

1402

1403

1454

1455

1456

1457

1458

1459

1460

1461

1462

1463

1514

1515

1516

1517

1518

1519

1520

1521

1522

1523

1574

1575

1576

1577

1578

1579

1580

1581

1582

1583

1634

1635

1636

1637

1638

1639

1640

1641

1642

1643

1694

1695

1696

1697

1698

1699

1700

1701

1702

1703

1754

1755

1756

1757

1758

1759

1760

1761

1762

1763

1814

1815

1816

1817

1818

1819

1820

1821

1822

1823

1874

1875

1876

1877

1878

1879

1880

1881

1882

188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甲 申

乙 酉

丙 戌

丁 亥

戊 子

己 丑

庚 寅

辛 卯

壬 辰

癸 巳

1164

1165

1166

1167

1168

1169

1170

1171

1172

1173

1224

1225

1226

1227

1228

1229

1230

1231

1232

1233

1284

1285

1286

1287

1288

1289

1290

1291

1292

1293

1344

1345

1346

1347

1348

1349

1350

1351

1352

1353

1404

1405

1406

1407

1408

1409

1410

1411

1412

1413

1464

1465

1466

1467

1468

1469

1470

1471

1472

1473

1524

1525

1526

1527

1528

1529

1530

1531

1532

1533

1584

1585

1586

1587

1588

1589

1590

1591

1592

1593

1644

1645

1646

1647

1648

1649

1650

1651

1652

1653

1704

1705

1706

1707

1708

1709

1710

1711

1712

1713

1764

1765

1766

1767

1768

1769

1770

1771

1772

1773

1824

1825

1826

1827

1828

1829

1830

1831

1832

1833

1884

1885

1886

1887

1888

1889

1890

1891

1892

189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甲 午

乙 未

丙 申

丁 酉

戊 戌

己 亥

庚 子

辛 丑

壬 寅

癸 卯

1174

1175

1176

1177

1178

1179

1180

1181

1182

1183

1234

1235

1236

1237

1238

1239

1240

1241

1242

1243

1294

1295

1296

1297

1298

1299

1300

1301

1302

1303

1354

1355

1356

1357

1358

1359

1360

1361

1362

1363

1414

1415

1416

1417

1418

1419

1420

1421

1422

1423

1474

1475

1476

1477

1478

1479

1480

1481

1482

1483

1534

1535

1536

1537

1538

1539

1540

1541

1542

1543

1594

1595

1596

1597

1598

1599

1600

1601

1602

1603

1654

1655

1656

1657

1658

1659

1660

1661

1662

1663

1714

1715

1716

1717

1718

1719

1720

1721

1722

1723

1774

1775

1776

1777

1778

1779

1780

1781

1782

1783

1834

1835

1836

1837

1838

1839

1840

1841

1842

1843

1894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

1900

1901

1902

190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甲 辰

乙 巳

丙 午

丁 未

戊 申

己 酉

庚 戌

辛 亥

壬 子

癸 丑

1184

1185

1186

1187

1188

1189

1190

1191

1192

1193

1244

1245

1246

1247

1248

1249

1250

1251

1252

1253

1304

1305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1311

1312

1313

1364

1365

1366

1367

1368

1369

1370

1371

1372

1373

1424

1425

1426

1427

1428

1429

1430

1431

1432

1433

1484

1485

1486

1487

1488

1489

1490

1491

1492

1493

1544

1545

1546

1547

1548

1549

1550

1551

1552

1553

1604

1605

1606

1607

1608

1609

1610

1611

1612

1613

1664

1665

1666

1667

1668

1669

1670

1671

1672

1673

1724

1725

1726

1727

1728

1729

1730

1731

1732

1733

1784

1785

1786

1787

1788

1789

1790

1791

1792

1793

1844

1845

1846

1847

1848

1849

1850

1851

1852

185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1912

191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甲 寅

乙 卯

丙 辰

丁 巳

戊 午

己 未

庚 申

辛 酉

壬 戌

癸 亥

1194

1195

1196

1197

1198

1199

1200

1201

1202

1203

1254

1255

1256

1257

1258

1259

1260

1261

1262

1263

1314

1315

1316

1317

1318

1319

1320

1321

1322

1323

1374

1375

1376

1377

1378

1379

1380

1381

1382

1383

1434

1435

1436

1437

1438

1439

1440

1441

1442

1443

1494

1495

1496

1497

1498

1499

1500

1501

1502

1503

1554

1555

1556

1557

1558

1559

1560

1561

1562

1563

1614

1615

1616

1617

1618

1619

1620

1621

1622

1623

1674

1675

1676

1677

1678

1679

1680

1681

1682

1683

1734

1735

1736

1737

1738

1739

1740

1741

1742

1743

1794

1795

1796

1797

1798

1799

1800

1801

1802

1803

1854

1855

1856

1857

1858

1859

1860

1861

1862

186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2041

2042

2043

玉兔奔九州 年味满中华——从癸卯春节看中华文化新气象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 题:玉兔奔九州 年味满中华——从癸卯春节看中华文化新气象

新华社记者

回家团圆,让乡情乡味慰藉乡愁;节日里的非遗,在赓续传承中焕发新生;多彩的文化体验,带来全新民俗享受……癸卯春节的浓浓年味穿越古今,彰显中华文化新气象,勾勒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时代新图景。

回家团圆抚慰浓浓乡愁

“兔年好运财源广,新春如意富贵来!”除夕一大早,黑龙江宁安市新立村村民张继芳边给家门两侧贴上春联,边念叨着上面的美好愿望。门的中间,还特意把“福”字倒过来贴。“这样福就到了!”张继芳笑着说。

皑皑白雪之中,张继芳的家被这抹红色衬得年味满满。

因为疫情,在江苏务工的张继芳和丈夫已有两年没回老家过年。“今年春节我们就想着无论如何也要回家,和家人一起才是过年!”张继芳说。

归家有期,团圆不远。对中国人而言,和家人团圆,或许是过年最典型的含义。这样的奔赴一年一次,这样的奔赴千年不变。

“终于又回到了家乡,就像飞出去很久的小鸟又回到了巢里,感觉非常温暖。”经过7个多小时的飞行,从迪拜启程的张钦伟一下飞机感觉浑身是劲。

2001年大学毕业后,张钦伟从广东汕头独自前往阿联酋迪拜发展。转眼20多年过去,生意也越做越大,如今已是阿联酋广东商会会长的他已三年没有回家过年。

置办年货、吃年夜饭、祭祖、祈福、走亲戚……张钦伟此次回乡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红桃粿、反沙芋头、糖葱薄饼,这些是我们潮汕人过年要吃的传统小吃,也是我在外想了好久的家乡味道。”张钦伟说。

1月21日,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一户居民在家里吃年夜饭。新华社发(赵永章 摄)

年夜饭是中国人一年中最浓情的一餐。无论是热腾腾的饺子、甜蜜蜜的年糕,还是寓意团团圆圆的炸丸子、年年有余的红烧鱼,都蕴含着家乡的味道,年味和亲情就这样年复一年传递着。

在辽宁鞍山,市民王聪和家人一边包饺子一边唠家常。王聪说,饺子上桌后,晚辈还要给长辈拜年,收到祝福的父母给孩子压岁红包,希望孩子新的一年健康成长。

守岁、拜年、年夜饭……家家户户的天伦之乐、欢声笑语,汇聚起来就是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万家灯火、国泰民安。

1月22日,民间艺人在江苏省盱眙县第一山崖壁广场表演“打铁花”。新华社发(颜怀峰 摄)

不仅在中华大地上,世界多地举办的一场场中国年庆祝活动,让远在海外的华夏儿女深情表达着对故土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对乡愁的慰藉,也让国际友人近距离感知中国春节的点点滴滴,共同触摸五千年文明的脉动。

在美国纽约举办的中国民俗文化节,数十个民俗摊位和一场持续三个多小时的文艺演出给纽约的华侨华人带来节日气氛;在荷兰海牙,吃饺子、写“福”字、听古筝、观画作,浓浓的中国年味让观众流连忘返;在智利圣地亚哥,一场盛大的春节庆祝活动为当地民众奉上了中国武术、太极、舞龙舞狮、歌舞等精彩节目,现场掌声欢呼声不断……

一声声“过年好”、一回回拱手礼中,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升腾浓厚的家国情怀。

非遗焕发时代新活力

“春官无品不算官,手摇羽扇报平安,家家门前说一段,句句吉祥庆丰年”……大年初一,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县城彩旗飘舞,一波波社火队伍走上街头,身着戏服的春官在喜庆的锣鼓声中为当地百姓送上新春祝福。

1月22日,游客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游玩。新华社发(倪立芳 摄)

春官送福是六盘山区的一项传统春节民俗文化活动,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不少街坊举起手机用视频记录下来。

千里之外,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古镇,一场喜气洋洋的四川省级非遗客家婚俗表演正在举行。热闹的场面令当地村民和游客连连拍手叫好。

“希望今天这场融入了客家山歌的婚俗表演,在为十里八乡的龙泉客家人团聚添喜的同时,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并记住这一传统习俗。”客家婚俗传承人赵文义说。

1月15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旧州古镇,村民在打香糯糍粑。新华社记者 杨楹 摄

春节里的非遗,是新年的“老味道”,唤起人们的集体记忆与民族认同。

“饭熟咯!打糍粑嘞!”

在湖南会同县高椅乡高椅村,村民粟婷把蒸熟的乌米饭倒进石臼,卖力地舂了起来。生动的场景吸引了不少游客加入,一同体验这一当地节日民俗。

“我们小时候,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打糍粑。今年过年,我特意带着孩子一起来感受这种热闹的氛围。”游客林娟说。

吃乌米糍粑,听古老傩戏。每逢春节,村民们还会聚在祠堂里观看傩戏表演,以此庆祝过去一年的收获,祝愿来年风调雨顺。

“高椅傩戏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傩戏表演也成为旅游项目,用属于古村的独特方式为游客送上新春祝福。”高椅乡党委书记胡长春说,我们将守护好这一文化遗产,赓续传统文化,振兴美丽乡村。

1月22日,湖南省常宁市胜桥镇合泉村村民在舞龙。新华社发(周秀鱼春 摄)

放眼神州,一项项精彩绝妙的非遗项目助力节日里的乡村活力迸发。

河北省涉县张家庄一街村,制作跑马花灯的工人们延续百年传统技艺,忙着赶制节日期间的订单;浙江省仙居县金竹溪村,400多村民舞起一条360多米长的板凳龙,一派壮观喜庆;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思平村,民间剪纸艺人们用一张张福兔窗花,把祝福通过网络“送”到千家万户……

1月17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观涛社区的居民在制作传统花馍,花样别致的花馍寓意美好生活“蒸蒸日上”。新华社发(王海滨摄)

山川不老,薪火相传。承载民族文化基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伴着浓浓年味焕发时代新活力。

演皮影、做草编、揉花馍……春节期间,在西安市昆明池·七夕公园举办的非遗集市和非遗展演活动上,丰富的非遗技艺吸引了游客驻足观看、动手体验。

“今年是兔年,这些小泥兔非常受欢迎。”泥塑非遗传承人李俊平的展位前站了不少游客,“通过对传统泥塑的形象和造型比例进行调整,再结合现代流行元素,这些泥塑兔变得更加可爱。”

令李俊平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拥抱传统文化,加入非遗传承队伍,带来创新思维,让传统技艺更年轻、更有活力。

1月16日,河北省玉田县一家泥塑工坊的民间艺人在给生肖兔作品着色。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文化体验成为新年俗

正月初一,中国国家博物馆迎来络绎不绝的观众。“癸卯金安——二〇二三新春展”上的圆明园海晏堂兔首,引人驻足观看。

博物馆里过大年已成为许多人的新年俗。在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子博物馆,穿着汉服样式蓬蓬裙的徐恩多认真制作着牡丹蝶袄粘贴挂件。她要把挂件用作过年装饰。

“春节期间,我们依托馆藏年俗相关文物举办丰富多彩的展览和体验活动,就是想让观众到孔子博物馆过个热热闹闹的佳节。”孔子博物馆副馆长杨金泉说。

辽宁省博物馆“玉兔迎春——生肖系列文化展”、河南博物院“十二生肖拜大年——癸卯新春生肖文化”主题特展……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已有19个省份900余家博物馆策划推出博物馆过大年相关展览和活动2200余个。

1月22日,观众在上海博物馆大堂里观看兔年迎春展。新华社记者任珑 摄

新年俗、新年景、新年味,享受春节的方式越来越丰富。

在海南三亚,沙滩椰林迎来又一波旅游过年的游客。据统计,1月8日以来,三亚各湾区酒店入住率稳定在90%左右。春节前一周,三亚主要景区日均接待客流8.24万人次,同比提升46%。

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局长陈震旻介绍,春节期间,三亚市组织开展新春集市、国潮燃派对、音乐集市、海旅免税“贺新春、闹元宵”促销活动等,给新春旅游注入活力。

除了三亚,成都、广州、重庆、昆明、哈尔滨等地也迎来大量游客。携程发布的一份市场预测报告显示,春节期间旅游产品的预订量同比去年上涨45%,人均旅游花费同比提升53%。

新春佳节,有人选择动身前往远方,有人以书香温润心田。

在北京,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等将除夕夜营业时间延长至大年初一凌晨一点。大年初二,中关村图书大厦内开展“新春宫灯DIY”主题活动。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张爱军介绍,春节期间,全市将有超过160家实体书店开门营业,推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系列主题阅读、非遗体验、民俗文化、直播节目等特色主题文化活动,为市民朋友奉上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一方银幕,也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陪伴。大年初一这天,上海的“90后”影迷连城足足跑了家附近的3家大型影城,看了多部新片。他开心地说:“选择太丰富,无论全家出动,还是个人休闲,都能在电影院找到适合的视听享受。”

今年春节档,《流浪地球2》《满江红》《无名》《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交换人生》《深海》等多部影片上映。上海、江苏、福建等地也纷纷推出惠民活动,鼓励市民观影过年。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大年初一春节档首日,我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超13.4亿元。业内人士预计,春节期间电影票房有望创造佳绩。

吉兔呈祥,癸卯金安。新春佳节,传统在赓续,乡愁有寄托,精神更富足……神州大地年味浓郁,满目生机,一幅自信昂扬的崭新图景徐徐展开。

海报设计:姜子涵

来源: 新华网

癸卯小满

癸卯小满

爱秋

郁郁溪边柳,荣荣坎上葵。

南风初熟麦,小满即成诗。

穷达原非我,虚心欲向谁。

闲居忘历日,措世自怡熙。​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后,天气渐渐由暖变热,并且降水也会逐渐增多,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未成熟,故称小满。

临江仙 庚子小满

爱秋

三麦田间方饱,杨花长径飘零。新蒲梢上立蜻蜓。小荷稍露角,榴火正繁英。

祈愿爹娘长寿,惟求学子成名。天伦之乐尽诗情。熏风庭院里,栀子秀娉婷。

榴花似火,枇杷满树时,小满节气带着浓浓的喜气,款款而至。每一个节气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气质,刚刚离我们而去的立夏节气,有少许的清凉,有少许的热情。而到了小满,大自然中许多的植物,结出了果实,日趋饱满。在一半是期盼,一半是欣喜的日子里,小满来得正是时候。

枇杷乱题

爱秋

枇杷吾所好,不问是甘酸。

碧叶耷长耳,黄泥裹赤丹。

篱间闲散掷,几上正装盘。

好就金杯酒,陶然逐性欢。

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第一,与气候降水相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南方地区的农谚中小满是指气候三大要素(光照、降水、气温)中的降水。小满节气雨量大,江河至此小得盈满。谚语说:“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第二, 与农业小麦相关。“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很少或无雨,这个“满”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饱满程度。

壬寅小满

爱秋

渐老尘缘减,闲居癖未除。

依经煎绿茗,教子读贤书。

廊下枇杷熟,窗前月影虚。

实时逢小满,莫与说何如。

《说文解字》对“满”解释:“满,盈溢也”。正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小满指雨水的盈缺。元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南方地区的农谚小满是指气候上的降水:“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我国北方地区农田多以旱地为主,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时至小满节气我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满,既可雨水之盈;也可指麦籽粒开始饱满还没完全饱满。

卜算子 癸卯小满题樱桃

爱秋

染雨色澄鲜,凝露香萦绕。最是芳唇一点红,赚取情多少。

浅夏几回眸,漫把韶光瞭。但见银屏锦百篇,未尽其中妙。

入夏酣眠醒较迟,无悲无喜总相宜。

幽人乐事知何在?楼下枇杷好就诗。

​———无题 爱秋

初夏午睡起后小室闲吟

爱秋

偷得浮生避世哗,蜗庐深处学禅家。

春衫未褪寒仍怯,午梦初回日又斜。

拟摘青梅醅老酒,漫煎白雪试新茶。

闲来兴致浑无那,看向中庭栀子花。

朝来诸事毕,径自在园庐。

布谷啼还歇,夏花簇复舒。

晨风吹径草,晓露湿裙裾。

耒耜平闲适,豁然得所如。

​——————

​园庐夏意 爱秋

天地之间,大美无言。一片清新寡淡的心寄在夏日的是最美的风情。不求太多,唯小满足矣……

陶渊明的诗与故事

#文化大拜年#陶渊明传记,历史上有四篇,晋书,宋书各一版, 大同小异,梁昭明太子萧统编辑《陶渊明文集》,又添一篇。这些文言文,精短得只记述了生平大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是自传,更只有短短几句。而现代的陶传,却又都扬扬泛泛,作了故事性演义。

陶渊明传世的125首诗和12篇文赋,不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记叙了自己的一生,更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思想遗产。"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者,自唐代以来,有增无衰。在西方的影响,二十世纪以来在学术界开始传播。捧读陶公精美的诗文,感念他在艰难的岁月中,不苟且、不虚妄的人生态度,崇敬他淳朴归真的选择和情怀,参考其传记,整理成这个不太长的篇幅,着重于陶渊明笔下的自己,并译成英文,以期更多仰慕者,尤其是海外普通人士了解一个真实的陶渊明。

一.家世渊源

晋朝,历时公元266-420年,上承三国,下启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三分天下的,在司马氏建朝后,一直没有停息,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后,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氏族的拥护下,放弃了对中原北方的统治,由原首都洛阳,迁建康(今南京),称晋元帝。史家按两都地理位置称为西、东晋,分别历时50和103年。383年,东晋以著名的淝水之战灭了前秦,接着又发生了桓玄,孙卢之乱,谯纵据蜀地自立,最后刘裕崛起,凭借军事力量夺得帝位,建国号"宋"。

就是在这个政治混乱,动荡不堪的时代,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出生于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他的确切生年不详,史说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即公元365年左右。他曾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故后世也有称他靖节先生的。

陶渊明42岁时,在给他的儿子们写的《命子》四言诗中,追述了家族的历史。陶家远古的时候随着尧帝居于陶丘(今山东定陶县),后迁居于唐(今河北唐县),这也是陶、唐姓氏的渊源。陶家祖先后来跟随尧的后代虞,到了夏、商朝,曾称为御龙氏,和豸韦氏,辅佐朝廷。至周公灭商,陶氏作为分给周武王的弟弟康叔的七族之一,陶叔成为司徒,这是个中央政府管土地、人民的官,相当于后来的户部尚书。诗别提到陶叔仪表美好,容止端庄恭敬,陶叔是历史上有具体记载的人物,他是陶渊明祖先中第一个有姓有名的人。陶渊明为这段古代显赫的家族背景和历史十分自豪,称陶家自此历世不绝,昌盛荣光,这种功成名就的愿望和心态其实一直伴随他走到生命的终点,在多处诗中表露出来。

东周和春秋时代,陶家随着周朝也衰落了,这个状况一直持续了战国和秦朝,直到汉朝,才又出了个有名的人物,他是汉高祖时代的右司马愍侯陶舍。在汉代,这是个掌管一部分军队的大官,他追随刘邦征战燕代,立了武功,封为开封侯,得到了那里的封地。陶舍的儿子陶青还做到了孝景帝的丞相位置,非常显赫。

陶家子孙后来"枝派分散","隐居山林",这样的形容,其实就是家境又一次败落贫寒了。到了晋代,吴国有个将军名陶丹,封柴桑侯,柴桑这块封地成了陶渊明家的老宅所在。可是陶丹很年轻就过世了,没有留下什么财富,他儿子陶侃幼年丧父,跟母亲一起过着贫困的日子。后来陶侃凭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接近官场,谋到一个小鱼官,又在国家时挺身而出,勇担大任,平定湘州刺史杜弢、广州刺史王机、交州梁硕的叛乱,以武功封长沙郡公;曾经镇守武昌;都督荆、湘、江等州军事,他就是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的母亲湛氏,历史上与岳飞的母亲一样出名。“截发延宾”,“封坛退鲊” 这两个典故成语都出自于这位含辛如苦,育子成材的伟大母亲,是她造就陶侃成为晋代名将。陶侃在逝世前一年,上表逊位,退隐回乡。陶渊明用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这样的辞汇,盛赞曾祖父在荣宠面前不迷惑的思想境界,这位曾祖父和太曾祖母的处世态度,也无疑对陶渊明影响很深。

命子诗中称他的父亲正直严明,恩惠百姓,并保持了对官场仕途的恬淡,不以得失为喜怒。"於皇仁考,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这几句诗有些语焉不详,后人说"考"字是对父亲的讳称,竟没有明确其名号,后人猜测多种,似无实考。"寄迹风云"四字似乎也有过仕途,大概没有值得提及的事迹。倒是《晋书·隐逸传》载有陶渊明叔父陶淡的生平,说他为了躲避州郡长官的征辟, “于长沙临湘山中结庐居之”,“终身不返,莫知所终”。陶渊明的一生,倒有点像他这位叔叔。

陶渊明的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第四个女儿。孟嘉,江夏(今武汉地区)人,祖辈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大司空(相当于今天水利部长)。陶渊明专门为外祖父写了篇传记:《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描述了他风雅洒脱、才思敏捷,而又有些超然于仕途的故事和性格,成语故事 “孟嘉落帽” 即出于此公。这篇传记中,有个细节,记载孟嘉"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推演下来,陶渊明的父亲应是娶了姑妈的女儿,自己的表妹为妻,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不仅是他父亲的祖父,也是他母亲的外公。不过古代官宦一夫多妻,这几层亲姻关系,子女均非同一个母亲所出,也是可能的,但似乎没有文字记载或考据。

从陶渊明自己笔下的家世,尤其是曾祖以下几代近亲,看得出他对家族显赫功名的自豪,对建功立业的肯定,在《命子》和50岁时写的《与子俨等疏》等诗中,扬溢于对儿子们的教导,这与他多次退出仕途,是一个相反的心理状态。

二.耕读励志

显然陶渊明的父辈已经衰微,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与母妹三人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从"慈妣早逝,尔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推算,母亲也过世得较早。

外祖父家是他青少年时期成长的地方,在 29 岁以前,陶渊明基本上过着恬静的田园读书生活,并受到良好的教养。"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 《与子俨等疏》 ) 。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记载,孟嘉也曾经幼年丧父,侍奉母亲带着两个弟弟生活,孝敬长辈,兄弟和睦。孟嘉被举为秀才,曾任安西将军、巴丘县令等官职,又被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桓温任命为参军,但是他性格恬淡,做了几个官后,对仕途不再感兴趣,辞官回乡。兵部委任的尚书删定郎,他不去就任,晋穆帝司马聃听说其美名,要见他一面,孟嘉也推辞了,辞去官职,回乡做了个清闲的县令。他酷爱读书,每次有所感悟,便独自驾车到山上,把酒临风,沉浸在山里的清新气息中,忘记了时间和自我的存在,直到天晚才不舍而归。从陶渊明专门为外公立传可以想象得到,孟嘉的处世为人,都无疑对陶渊明影响巨大,甚至是他的榜样模范,"至于知命,行不苟合,言不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还特意记载孟嘉"好酣饮,逾多不乱。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傍若无人",有人问他酒有什么好,喝这么多,答道"渐近自然"。

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五柳先生传》这样形容:"不知道先生是什么人,也不知道姓名,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以此为号。他喜欢清闲安静,少说话,不爱慕虚荣实利。特别爱读书,却并不去穷根究底的钻研,一旦对书的内容有所感悟,就高兴得饭也忘了吃。"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儒家《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饮酒》 ),对文、史精研,《读史述九章》对《史记》所载若干人物各有诗评,又以相当篇幅作文《天子孝传赞》,《诸侯孝传赞》,《卿大夫孝传赞》,《士孝传赞》,《庶人孝传赞》,分各阶层,从皇帝到百姓中那些英明,忠诚,贤良,孝敬友爱者,作史记性小传。甚至对神话之类的 “异书” 也有深度研读和感悟,《读山海经十三首》诗中,毎一首都是对其中神话和人物所作的读后感。

在这段人生的重要成长阶段,博览精读和写作,奠定了陶渊明深厚的文学基础。儒家的济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老庄的处静无为,隐忍廻避,安于恬淡的哲学思想,双双在他脑海里打下烙印。历史人物的事迹,尤其是两位他崇拜的前辈,也刻画出对人生憧憬的轮廓。曾祖父和外公都是少年丧父,陶侃刻苦自励,成为一生少有过失的一代名将,培养了陶渊明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 《拟古》其三 ) ,"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靡潜跃之非分。 " ( 《感士不遇赋》 ) 的济世理想。而帶着他长大成人的外公,更多地潜移默化了他的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归园田居》 ) 的恬淡情怀,甚至豪饮的习性,陶渊明对外祖父的敬爱,远胜过对自己亲生父母,超高的文学修养,脱俗的性情品格,深得外祖父的遗传和教导。

在20岁时,可能怀着闯荡一番的想法,陶渊明走出家乡,来到仕子大夫云集的会稽、建康等地。这次远足所看到的,却是仕子们空谈成风,沉溺丹药,与他从读书中学到和想象的不同。官人们对这位乡下穷青年不屑一顾,讥讽他是捕鱼倌儿的后代,非常失望的他,又回到田园故乡。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的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行再难得,吾行欲何求。"

(《拟古九首》其八)。

陶渊明25岁第一次结婚成家,婚后离开了外祖父的田园乡居,回到已荒芜的陶家土地和园子,并在浔阳县城教书。这次搬家其实是不得已,在肥水之战立下大功的谢安、谢玄叔侄权倾朝野,成为东晋掌握权力的两大氏族之一,对他们的政敌,另一氏族恒温进行打击,外祖父孟嘉曾追随恒温,也受到牵连,将所封之地内的孟家庄园没收。陶渊明母子无力与权贵抗衡,只得忍气吞声地回到浔阳。祸不单行,他的结发妻子生第一个孩子时,不幸难产,导致母子双亡。

离开外祖父家开始自已谋生,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独立生活的艰辛,妻儿的亡故,让他初尝生命的悲苦。

三.仕途不适

陶渊明虽然文才出类拔萃,种田却不是一把好手,陶家入不敷出,生活的窘困,使陶渊明在近而立之年再次决定出外寻求官职。《饮酒》其十九写到: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

393年,陶渊明28岁左右,在家中亲戚朋友们的帮助下,江州(今江西浙江部分)刺史王凝之看重他的才气,任命为祭酒,这大约是个相当于今天秘书之类的文职。这位王刺史正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宗族后人,而他的妻子是谢安的侄女、“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所指 的女名士谢道韫。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陶渊明出身庶族,在王谢氏族周围,颇受人轻视,感到 “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也相当于文秘),他又辞谢了,以种田为生,因为营养不良,他渐渐变得瘦弱多病。

陶渊明再婚,大儿子舒俨出生了,新生儿给陶家带来极大的欢乐。又过二年,二儿子宣俟出生。宣儿刚会跑,妻子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取名雍份和端佚,四个儿子都用第一字为小名,以"阿"呼。这一大家子人,靠种田为生变得更加窘迫,于是陶渊明带病来到荆州,投入桓氏家族桓玄门下做属吏。

桓玄窥伺着篡夺东晋的时机,并于402年(元兴元年)正月,举兵攻入建康。陶渊明不肯与桓玄同流,他在诗中表现出依附的悔恨之意: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和随军的奔波,始终是一种厌倦和叹息,只从吏了一年,就辞职回家。次年,桓玄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陶渊明此时已在家乡躬耕自资: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

一年之后,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陶渊明又一次离家,来到原本觉得比较相投的刘裕幕下任参军(相当于参谋)。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任人为亲,使他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

“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再次对入仕厌倦,眷恋田园,紧接着就辞职回乡。

继续贫困,耕植不足以养活一家人,405年再次谋取官职,转入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但在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他害怕离家太远,想就近谋个职位,对亲戚朋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钱补贴家用。” 经叔父和管事的人介绍,他任彭泽县令。他让公田全部种秫谷,以便酿酒,妻儿坚持种粳米,以饱肚子,于是各种一半。他身在县府,却怀恋乡园,心里想亲眼看着这一茬庄稼的成熟。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到任第八十一天,恰好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监查官)下来查访,属吏说"你应当穿上正装去迎接他",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小儿折腰。” 终于下定决心,辞去彭泽县令职务,回到家园。

这十三年转碾求生,做些小官,是他为"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日子,这些记载,都写在他辞职时所作的赋《归去来兮辞》中的序言,他终于结束了曾经的彷徨,宁肯贫困,再也不要过降志辱身,阿谀奉承,虚与委蛇的仕途生活,远离喧嚣的声色犬马,逐权争利,杀伐血腥,义无返顾地归返自然。

陶渊明的诗,都用的是农历而非朝代年份,这个细节说明他对皇朝的此起彼落,群雄纷争十分蔑视,表达了他特殊的抗争。

四.归去来兮

这篇深情的千古名赋,写出了挣脱羁绊,获得自由的无限欢欣,试译成现代白话文散文诗:

"归来啊,故乡的田园将荒芜,为何还在犹疑!既然己知我的心是被为了温饱的躯壳所驾驭,又何必独自惆怅而悲凄?感悟到逝去的无法重来,未来可把握企及,迷失的路不太远,昨天的过失可以今天补齐。船儿呀轻轻地遥,风儿呀掀起我布衣,问行者前方何处?有些怨起这尚不明亮的晨曦!

遠遠地望见了家门,加快脚步欣然奔去。小儿僮仆己迎在门口,庭院曲径长满了深草,唯有那松柏菊花茂盛如昔。孩子们拥进屋,桌上己摆了酒席。我边饮边欣赏庭中的花木,脸上的愉快己洋溢。凭栏南窗遠眺时,我更放下了心中的桀骜不羁,窄小的家室带来心的宁静与慰藉。每日自闭门户在园中漫步,亨受独处的乐趣。时而扶杖小息,眺望远方的景致,白云依恋地迴绕着起伏的山峦,连倦鸟都知道回巢安息。太阳隐隐地落山了,我抚摸孤立的苍松流连躇立。

归来啊!不再宦海交游,繁俗尘世与我心相违,有何羁绊和沉溺?与亲人们聚首心话,抚琴读书洗涤我的忧郁。农邻们告我说春天要来了,该到田里滾一身泥。或赶篷车,或摇扁舟,幽深峡谷里寻径,崎岖山道上越岭,草木欣欣向荣,清泉淙淙长流,羡慕这世上万物生生不息,感叹我生命短促非人力所济。

唉!浪掷人生几多时?何苦委屈我心意?整日惶张要怎的?不求大富贵,成仙更不期。心有所向,往而享之,弃杖垄边,耕耘田地。登临东山,放声吟噫,寄情林泉,浪漫诗句。随这自然界的变化而回归生命的本源,这才是天命啊,还有什么质疑!"

归来后的自由和快乐,表现在此后二十二年中的诗赋之中,这段岁月也是陶渊明创作的鼎盛时期,其中多首是中国"田园诗"的代表作,这些诗直白朴真,如道家常,清新恬淡,如沫春风,自由安宁,如临平湖,文采斐然,千古传颂。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二十首其五)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饮酒》二十首其七)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拟古》九首其三)

归隐十六年后,陶渊明留下另一千古名篇《桃花源记》,精美的数百字,描绘出一个逃避秦时战乱而隐居的村落,过着理想中的与世无争,自耕自足,自生自灭的平安生活,时间就是日出日落,几百年繁衍生息,已经不知道还有过汉、魏、晋这样的朝代更迭。

这些诗赋中和谐的境界,如鸟投林,如魚归渊,身无纷争旁羁,心无功利杂尘,相融于自然之中,简朴的耕读守拙,余闲悠然的自在,这本来就是生命的真谛呀,身被枷锁的人生怎能体会得到?

五.对酒当歌

这期间,现实生活并非理想。陶渊明41岁时,第二任妻子得了肺病,不幸离世。陶渊明的第三个夫人姓翟,比陶渊明小12岁,贤惠能干,对陶渊明前妻留下的四个孩子尽心尽力抚养。翟夫人有付好身板,农田里的活也很能干。结婚两年,翟氏为陶渊明生了个小儿子,取名通佟,乳名阿通。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陶渊明曾经又被征用,任为著作佐郎,他不应命,已入不惑之年,屡次失望的经历,使他再也不理会入仕的陷阱。

翟夫人吃苦耐劳,有余粮的时候,都要酿些酒。萧统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他在沉醉中忘却了贫困的烦恼,享受不为功名利禄所累的陶然自得: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九日闭居并序》)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止酒》)

饮酒还留下不少放浪形骸的憨态。

江州刺史王弘想与他结交,却请不来他,逢陶渊明上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粟里宴请他。陶渊明到了以后,不等王弘,和庞通之先饮。不一会王弘到了,陶渊明与他欣然相处,一同共饮。九月九日重阳节没有酒,他独自到屋边菊花丛中坐了好久,恰遇王弘又送酒来了,高兴喝了起来,醉了便回屋睡觉。凡是来造访的人,无论贵贱,有酒便拿出来,他要是先醉,便告诉客人:“我醉了想睡会儿,你自便回去吧。”

有个叫颜延之的,在寻陽时和陶渊明交情很好,后来当上了始安郡太守,经过寻陽,每天来看他,每次都酣饮而醉。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他,陶渊明全部送给了酒家,以便随时来喝酒。

浔陽太守请陶渊明去喝酒,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就手取下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开始喝: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饮酒二十首》其二十)

"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炳。"

(其十三)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其十九)

陶渊明有一张没有弦的普通琴,每逢和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抱着琴作抚状,似乎和着琴音说:"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要劳烦琴弦发出声音呢。"

六.贫困不移

44岁那年,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住房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这场火灾使得他全家一贫如洗,全家寄居在船上,靠亲朋好友的接济过活: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他的生活其实很多时候都十分凄苦,甚至乞讨为生,文献中却少有提及这些现实苦难的,而他的描诉,摧人泪下: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拟古九首》其九)无蚕丝,过冬的衣服就成问题了。

"⋯⋯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

(《杂诗十二首》其八)连糟糠都没得吃,过冬夏的衣服十分勉强。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乞食》),读书人要饭,不知怎么开口,主人看出其意,赠以饭食。

可悲的是,五个儿子都没出息,不爱读书。阿舒28岁了仍然懒惰无匹,阿宣不爱文术,阿雍13岁了,连6、7都不识,阿通9岁,好吃不已(《止酒》)。后人猜测这么聪明的父亲,怎会每个儿子都不济,可能与他过量饮酒有关。

即使生活如此潦倒,归来后的陶渊明,始终无悔地在灵魂上坚守着归元的初衷,诗中的自励自勉几乎无处不在,对于生命的老去和终结看得很透: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形赠影》)

"⋯⋯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寿永年,欲留不得住。

⋯⋯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形答影》)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五月旦作和工戴主簿》)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自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饮酒》其四)

陶渊明52岁时,贫病交加,自知将不久于人世,写了几首《挽歌诗》,其二诗中,诗人对死后可以 “鼓腹无所思” 的幻想读来又叫人心酸: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觚。

春醪生蜉蚁,何时更能尝。"

"其三"又想象送葬的场景: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他面对死亡平淡坦然,427年(元嘉四年)11月,63岁的陶渊明黯然瞑目。他被安葬在南山脚下的陶家墓地中,在今天的九江县和星子县交界处的面阳山脚下。陶渊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块碑石组成,正中楷书 "晋征土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左刻墓志,右刻《归去来兮辞》,是清朝乾隆元年(1735年)陶姓子孙所立。

结语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有句名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这个物种,除了像动物一样,肉体要生存而困于衣食外,更因我们的所谓灵智,在精神上有更多欲望带来的困扰。

古今中外,建功立业的大智慧者不乏其人,那些在"济世"上达到高境界的,我们不能全知每个人的精神灵魂,但我们知道,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死前后悔他辉煌而短暂的人生,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功名的追求上,死时才明白失去了生命中其它有意义的东西。爱因斯坦后悔他对原子能的贡献,奠定了人类制造可以自毁的核武器的基础。财富积累,科学技术发展都不是伦理文明的标志,对功名的欲望,虽是人性本质之一,无论对个人,集体,乃至国家而言,常助长人性中丑恶的一面,甚至带来灭顶之灾。

李聃,释迦牟尼的名字与解脱欲望的大智慧相联。出世修道是看透了欲望乃万恶之源,以远离物质而清心升华,用辟谷打坐,意念凝聚之力来强身健体。然而彻底的遁世,不就是不如不生吗,涅槃轮回,天堂地狱之说,对生之痛苦,寄托于死后虚妄,生命的悲观枷锁,是否更大?

普通人,那些接受了生命的芸芸大众,面临着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困扰时,如果选择某种妥协,或是根本就麻木不觉,或随着岁月流逝,渐渐麻木不觉,是"苟活"。

但有卓越超群的,如陈寅恪,木心,他们身遭大难,却绝不苟且,是灵魂觉悟的代表者。这种人现实生活中其实不少,作出不妥协的选择,以求精神抗争与救赎,大隐于世,更默默无闻罢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艰难的主观选择,圣雄甘地是个伟大的例子,虽然"抗争"终究是对"枷锁"而言的,他们的灵魂是自由的。

陶渊明的文学才华成就了他生命的写照,昭明太子评"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宗嵘称他为 "隐逸诗人之宗"。苏轼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他的诗对后人影响深远。

与之紧密相连的,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所代表的,人存在的最基本意义,以及最朴实纯真的文明,"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 尝谓有能观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抑乃爵禄可辞,不必傍游太华,远求柱史,此亦有助于风教也。"一千五百年前昭明太子萧统的这句结语,在今天这个浮躁,功利熏心,纷争不断的世界,对于我们普通百姓的精神修养,难道不是仍然贴切,非常适用吗?

有位被称为"美国陶渊明"的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尽管他有相当的中国哲学知识,却似乎并不知道有陶渊明这个人,他于28岁时,用最有限的物质需求在野外乡间生活了两年,去品尝所换来的灵魂清澈,并写了《瓦尔登湖》(《The Walden》)记录其经历,值得现代人思考。当然,与陶渊明相比,他只是尝试感悟了,陶渊明质朴恬淡地活到生命的终点。

非常喜欢梭罗的一首小诗,就用此诗来纪念、仰望、慰藉我们中国历史上陶渊明这位心灵归元的诗人吧:

"这不是我的梦,

用于装饰一行诗;

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

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

我是它的圆石岸,

飘拂而过的风;

在我掌中的一握,

是它的水,它的沙,

而它的最深邃僻隐处

高高躺在我的思想中。"

李范

2019年11月15日补记

寻访陶潜墓

网上查陶渊明墓地址,没有详细的路名,只说在马回岭。在高德地图上,查其墓和墓地,虽一字之差,给出的是两个地方。我以为陶墓就在九江市柴桑区的慈母园内,离庐山火车站仅2.6公里,于是选择在此下车。今天临行前,再次确认其墓实在马回岭,叫出租车前往,却发现是在军事禁区之内,严肃的卫兵先说不在此,不让进,后挤眼说不让进,还露出微笑,算是确认了。念及此墓曾于元代被兵乱所毁,后人于乾隆年间重修,时期,1921年又重修。听说祠堂已拆,不胜唏嘘!

出租司机虽小学未毕业,却是个知史明理的性情中人,专带我到陶家故居所在的马头村,这里多有陶姓人家,故址当然无存,离墓地仅公里左右。倒是流连于南山脚下,荒芜的农舍田园,令我驰想陶公当年境况,若无今日国道车马之喧,其荒芜、静逸亦或千年未易,土地虽沃,池塘旱干,今秋收获无望,酒巾无着 ⋯⋯

殃殃然,回柴桑去看慈母园内"墓",诺大的园区,以纪念中国历史上陶、孟、欧阳、岳四个伟大的母亲为主题,"陶渊明纪念馆"占其一隅,来到馆前,被"谢绝参观"拒之门外。甚为懊恼之余,流连忘返于墙外,在一偏门外向内窥视,见有三人行,似官员模样,鼓起勇气,向他们申诉我远道而来,两度拜祭受阻,恳请允入片刻。三人感动,请护工开门,竟又好说歹说,其中一青年极力相争,承诺他全程陪伴,才开关放行。缘分啦!三人中两个是陶公爱好者,九江文学社团人士,另一人是市政府某局领导。

我们一同走了一段,馆室关闭,不能参观。来到衣冠墓前朝拜合影,此墓按马回岭原墓一比一修建,陶家祠堂内遗物均移新馆内,亭廊精舍,竹林池塘,九江政府保护人文景观,不遗余力。虽一路徒劳,所遇三友,又得见新修林园,尽慰午前失望之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