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金牛座

马神庙(马神庙在哪里)

时间:2023-10-14 13:36:52 作者:隐身守侯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紫禁城鲜为人知的城隍庙 马神庙

上一篇文章游览了故宫内廷外西路,皇宫“养老院”之四——英华殿,接下来咱们了解一下紫禁城西北角上不太为人注意的几处建筑景点——城隍庙 马神庙 。

因为城隍庙这里贴近西北角楼,自故宫成立70多年来未曾开放过,因此鲜为人知,就是故宫的老职工中亲自到过城隍庙者也不甚多。

如今紫禁城城隍庙是故宫研究院的办公场所,没有对外开放。

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号称太平盛世,而雍正作为康熙之子、乾隆之父,是位承前启后、颇有作为的封建帝王。雍正皇帝执政期间实行的宗教政策是:“荐馨郊庙,必躬必亲。旁秩祀典,怀柔百神。”

早在入关之前,清朝的发祥地费阿拉和赫图阿拉就有祭祀城隍之所,紫禁城中建设城隍庙是祭祀的继续。(《紫禁城的城隍庙和马神庙》>2004年 第12期 作者: 王铭珍 )。

而还有一说;有一次,雍正出宫祭祀曾遇到刺客,因此把城隍庙和马神庙建在紫禁城内,皇帝和百官可以不出皇宫就能祭祀天神,有利于保护皇帝的安全。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皇帝开始建造紫禁城城隍庙,雍正九年(1731年),建造紫禁城城隍庙,即“永佑庙”。其中紫禁城城隍庙位于紫禁城的西北角,按照八卦方位属于“乾卦”,且紧邻紫禁城入水口。按照八卦的理论,这里属于紫禁城的“天门”所在,而位于紫禁城巽位的出水口,则是地户所在。将护卫紫禁城城池安宁的城隍庙安排在紫禁城“天门”的位置,用来把守皇帝居住的皇宫,足见雍正帝的用心所在。

紫禁城是一座方型皇宫,城墙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在西北角楼与神武门之间的城墙底下,有一条水道,是为内金水河的进水口,进水口修有铁栅和水闸,称为水关,以控制水的流势,保持一定的水位。在水闸以南,是一条大约200米长,正南正北的笔直水道,这条水道同紫禁城的西城墙大约保持50米的距离。

城隍庙和马神庙就是建在内金水河西岸的这个空间,位于紫禁城西北隅,依西城垣而建。而且各以西北角为借景,西北角楼下方往南是城隍庙,往东便是马神庙。

清雍正四年(1726年)建,咸丰七年(1857年)修葺。

咱们前面游览过寿安宫之北的英华殿,英华殿西北就是城隍庙,城隍庙庙东为祀马神之所。

故宫城隍庙位置图

从故宫的北门神武门进来向西走,也能到达城隍庙和祀马神所。

城隍庙为一组独立的建筑群,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庙门和正殿,构成前后三进小院。

城隍庙的辕门坐西朝东, 门前旧有金水河石桥,庙宇的山门坐北朝南,山门前有一个高大的影壁,影壁和山门之间有一株数百年的古槐,站在山门前,看不到高大的城墙,三重殿宇是仿元代都城隍庙建造的。

山门是中轴线的第一座殿宇,为灰筒瓦起脊屋顶,正脊和垂脊上装饰有吻兽,仙人,海马等,庙门三间,东西耳房各一间,额枋,挑檐均绘有皇家寺庙彩画。

二进院第二层殿亦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亦灰筒瓦起脊屋顶,正脊和垂脊上装饰有吻兽,仙人,海马等。

三进院第三层殿是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二丈一尺,长六丈四尺,柱高一丈一尺五寸,径一尺二寸,屋顶铺设黄色琉璃瓦,正脊两端为黄色琉璃龙形吻兽,四角垂脊上各有五个琉璃吻兽和一个仙人,琉璃瓦瓦当和檐瓦上都有龙的装饰物,是典型的宫廷佛堂做法,出头椽子上绘着万字不到头的标识。梁懔,天花,额枋上绘有莲花,佛光等饰物,也是宫廷佛堂中的彩画形式。

正殿之前还有东西配殿各三间。

马神庙主殿城隍庙主殿的做法都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殿堂内供奉的主神、配神、供品、祭器和法器。

城隍庙殿前有月台,面阔四丈一尺五寸,进深二丈一尺,月台是当年祭神时供乐队奏乐和配祭大臣跪拜用的。早年还有神厨、焚炉、香炉、海缸等。

城隍庙建成后,每年万寿节和季秋遣内务府总管在此致祭,三月、九月、十月、十二月各供玉堂春富贵花一对,朔、望日则供素菜。

内务府庆丰司也要在一定的时间供上一只羊。

道光年间,每年八月万寿节由大光明殿道士在城隍庙内办道场诵经3日,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后停止。

门前东侧院墙辟琉璃门一座,为出入城隍庙之门户

城隍庙东侧西望 故宫西北角上的角楼

城隍庙东侧琉璃门

网络图片 城隍庙山门

正殿面阔5间,坐北朝南,黄琉璃瓦硬山顶,殿内曾供奉紫禁城城隍之神

城隍庙

城隍庙南边院

城隍庙北边院门

城隍庙北边门外景

城隍庙,马神庙除了供奉城隍神马神以外,还供奉关云长,龙王爷和四大天王。

这里供奉的城隍老,兼有龙王爷和镇水观音菩萨的角色。每逢赶上大旱无雨之年,皇帝就要派遣大臣至此烧香拜神求雨。

据文献记载,雍正皇帝是十分推崇神灵的。《大清世宗宪雍正皇帝实录》记载:"雍正二年五月甲辰:直隶巡抚李维钧摺奏畿辅地方得雨,奉上谕,京都左近,二十八日虽亦得雨,尚未均遍,初一日至初二日早,方得十分沾足。朕深为欣庆,顷者夏至有事于方泽,朕亲诣行礼,向蒙高天之恩,今复叨厚地之德,惟点感笃佑,益加凛惕耳。"

雍正又谕日:"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朕在宫中,祈俦上天,中夜屡起瞻望云色,以ト晴雨。"

在那个时代,科学尚不发达,农业生产是靠天吃饭的,皇帝受时代的局限,迷信神灵也是可理解的。

雍正皇帝的儿子乾隆也是个虔诚的天神信徒,城隍庙和马神庙里,每个供桌上都摆放有乾降奉献的祭器和供品海灯,瓷器乃个锡质灯盘,银质的蜡杆等,也多是有乾隆字样的。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廷祭神求雨后,依然大旱不雨,乾隆皇帝十分着急,亲自写了一篇祭文,也摆放在城隍庙里;“臣承命嗣服,今二十四年,无岁不忧旱,今岁甚焉,曩虽失麦,可望大田。 兹尚未种。赤地里千。呜呼,其惠雨乎!常云不祷,未蒙灵祐。方社方泽,均漠弗佑。为期益迫,喈万民谁救!敢辞再渎之罪,用举大雩,以申前奏。呜呼,其惠雨乎!上天仁爱,生物为心。下民有罪,定宥林林。百辟卿士。供职惟钦。此罪在官,不在民,实臣罪日深。然上天岂以臣一身之故,而令万民受灾害之侵?呜呼!其惠雨乎!谨以臣躬代民请命。昭昭在上,言敢虚佞?计穷力竭,词戅诚罄。油云沛雨,居歆赐应。呜呼,其惠雨乎!”

是日大雨竟日。(《清高宗实录》588卷第16至17页)。

祀马神所为清朝祀马神之所。又称“马神房”。光绪《顺天府志》载,“城隍庙东为祀马神之所。”

祀马神所位于内金水河进入紫禁城后向西南曲折河段的北岸,西侧紧邻紫禁城西北角楼,祀马神所旁边是皮库。祀马神所西南方向为城隍庙,城隍庙北侧紧邻紫禁城西北角楼。

祀马神所有一座正殿,与城隍庙正殿形制相同,均为坐北朝南、面阔五间、黄琉璃瓦硬山顶。殿内主供马神。过去正殿前有香炉、焚炉、祭台。

祀马神所的院子

神武门西的西横街最西头儿,南拐,路西头是西北角楼西墙下的“城隍庙”,北面是“祀马神所”。

凡满洲,以骑射为本

满族是一个马上民族,早年出征打仗靠骑马射箭,运输给养也要靠马队维持。

清太宗皇太极曾经说过:“我国士卒,初有几何,因娴于骑射,攻城则取,天下人称我兵‘立则不动摇,进则不回顾’,威名震慑,莫与争锋。”(《清太宗实录》)。清世宗雍正也曾讲:“凡满洲,以骑射为本……须马上射箭放枪,诸令兵丁加以熟悉。”

乾隆十四年五月 颁发谕旨道:“骑射为我朝根本,一切技艺尤赖熟悉”,要求侍卫大臣,八旗督统,护军统领等对八旗“嗣后勤加训练,务期精善”,并警告道:“倘仍前懈弛,未勤纯熟,除将该官治罪,该管大臣等并议处不贷。”

他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温了《太宗实录》,强调满洲“国语骑射”的文化传统,要求王公大臣及大小官员“自当永远遵循,守而勿替”,并命将圣谕刻《训守冠服骑射碑》等碑,立于紫禁城箭亭、西苑紫光阁、侍卫教场和八旗教场,“以昭肤诏述推广之意”,使诸王贝勒和八旗官兵“咸知满洲旧制,敬谨遵循,学习骑射,娴熟国语,敦崇淳朴”。乾隆命满洲师傅教授皇子、皇孙“习国语及骑射等事,薄暮始休”。

八旗子弟善骑射、满清皇帝重骑射,满清也和别的朝代一样,极其关注官兵们的骑射训练以维持部队的战斗力,告诫子孙不应荒废武事,从而废弃尚武精神。

清朝乾隆二十六年谕旨:“朕所乘之马匹,祭祀甚属紧要,每逢致祭,必须有承祭之人,嗣后每季祭祀,著派内务府大臣一员致祭,上驷院卿员亦著一人前往。”

《钦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载,“每年春秋二季,为马祀神,祭毕,将祀神红绸拴记上乘御马。乾隆二十六年奏,每年春秋二季,在神武门西边神房,为骟马致祭。系萨满叩头,白昼给红绸条七十副,拴记上乘额数御马,晚间给青绸条二百七十六副,拴记大凌河骡群马匹。”《钦定日下旧闻考》载,春秋祀马神,按明朝制度属于太仆寺负责,清朝改归上驷院负责。

《钦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掌仪司》卷载,“坤宁宫萨满等演习读念,嘉庆十三年奉旨,萨满等著每日轮流前往马神房演习读念,并著总管内务府大臣等,轮流前往听其读念。”

可见乾隆皇帝非常重视祭祀他所乘的马。 清廷规定每年春季,秋季遣大臣祭马神,供案上要摆放醇酒和食品,祭者要在马神之前敬香,行礼,叩拜,跪读祭文。

据清史稿·志·卷六十 礼四(吉礼四 )记载;

马祭,岁春、秋季月,为所乘马祀圜殿。正日,司俎挂纸帛如常数,陈打糕一盘、醴酒一盏,缚马鬃、尾绿绸二十对。司香上香,牧牵十马,色皆白,立甬道下。司祝六献酒,奏乐如仪。所祷之神同月祭,唯祝辞则易为所乘马。

“敬祝者,抚脊以起兮,引鬛以兴兮,嘶风以奋兮,嘘雾以行兮,食草以壮兮,齧艾以腾兮。沟穴其弗逾兮,盗贼其无扰兮。神其贶我,神其佑我。”祷讫,取绸条就香炉薰祷,司俎以授牧长,系之马尾。是日,马神室并奉朝祭、夕祭神位,遣内府大臣行礼。朝祭豫悬幔,舁供佛小亭奉炕上,案陈香、酒、食品。司俎进二豕,熟而荐之。司香上香,举盏授司祝,司祝进跪三献,歌奏如前。讫,授盏司香,一叩,兴,合掌致敬。复跪,祝,一叩,兴。取缚马鬃、尾红绸条七十对,就香碟薰祷,授司俎官,转授上驷院侍卫,分给各厂、院。卿、侍卫、厩长入,随食肉。

祈祷完毕,取绸条在炉里熏祷。

祭马神时,御马监要牵数匹御马拴于庙门前,祭祀完毕,要把预先写好的祝文拴在御马的尾巴上,由王爷及陪祭大臣等骑上御马,跃马扬鞭,奔腾而去。

清朝灭亡后,祀马神所逐渐冷落,不再举行祭祀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处和其西南侧的城隍庙一度被文物出版社用作印刷厂,神殿内安装化铅字炉,成为排字铸字房和排字车间。时期,这里的“破四旧”,将城隍庙的城隍、祀马神所的马神砸毁,幸而殿宇、神坛留存下来。后来,印刷厂因被确定为火灾隐患,被指令迁走,城隍庙由《紫禁城》杂志社进驻,刘北汜、朱家溍进驻城隍庙办公,故宫博物院工会则进驻祀马神所办公。

(附录1)《城隍庙档案》,不分卷。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十一月立,清内务府抄本。每半页9行,行字数不等。开本35.1cm×22.1cm。每页骑缝处钤“广储司官防”印。

城隍庙陈设档案

此档为清宫内城隍庙陈设档案,共7页,主要记载内城隍庙陈设布局情况。据《大清会典》规定,每年祭禁城城隍之神两次,万寿圣节及秋季选择吉日由皇帝钦点内务府大臣致祭。万寿节行告祭礼,秋季则行常祝礼。光绪十年(1884年)议定,每年十月初十日慈禧皇太后万寿节遣官致祭。每年万寿节及秋季祭神期间还要请大光明殿道士举办道场3日,以示对城隍神之尊崇。

从该档内容看,内城隍庙陈设分山门内陈设及正殿内陈设两部分,陈设布局严谨有序,既合道教之科仪,又合宫中之典制,特别是殿堂正龛所供奉的禁城城隍之神及上下两层10尊纵神使整个庙宇弥漫着一种道家仙气(可惜是时期,这里的“破四旧”,将城隍庙的城隍、祀马神所的马神都砸毁了)。清宫内城隍庙的祭祀活动随着清帝的逊位早已停止。此档是研究宫廷宗教文化生活以及恢复内城隍庙原状陈列的重要资料。

(附录2)城隍庙杂叙;

供奉城隍的起源,最早是《周易》中有城隍的名称,而举行祭祀的开始,则不见记载。

《礼记》中说: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有蜡。注:伊耆,即尧。所谓蜡祭八神,有水有庸,水就是隍,庸就是城,合起来就是城隍。这可看作祭祀城隍的开始。

城隍庙

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是儒教《周官》的八神之一。

城隍最早是儒教的祭祀对象,后来经过道教的演化形成了现在的形象,成为了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的神。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县长。所谓城隍指的是专门负责人一生福禄寿和善恶判罚的一种官职,而且不是单独的某个神。

城隍庙

而各个地方的城隍爷都是由当地的老百姓自发选出来的,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也就是说只有真正受到百姓爱戴的人才能做城隍,有时选出来的会是殉国而死的忠烈之士,有时则是符合儒家标准正直聪明的历史人物。总之城隍爷在百姓心中是一个绝对正面的形象。

城隍庙

城隍出巡城隍的祭祀起源于周天子在每年年末举行的蜡(zhà)祭,以捕获的禽兽作牺牲祭祖宗。

在《礼记·郊特牲》中详细记录了当时活动的盛况,也介绍了周天子要感谢的神灵,其中有一位称为“水庸”的神,便是城隍神的前身。

水庸最早就是指农田中的小水沟,它能够引导水流灌溉庄稼,因此成为周天子感谢的一个对象,后来人们也用水庸来指一座城市的护城河,后来水庸化成城隍神,成为一座城市的守护神。

城隍真正纳入国家祭祀序列是在宋代,元朝继续推崇对于城隍神的祭祀,在新兴建的元大都西南角,利用金代一座庙宇旧基,修造了大都城隍庙,并封城隍神为“佑圣王”,这个封号经过元代帝王一代又一代的加封,大都城隍神的最终封号为“护国孚化保宁弘仁广惠佑圣王”,达十三个字之多,这在以往的朝代中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古代的城市,一般用土来筑城墙,城墙的四周都挖有护城的堑壕,有水的称池,没水的称隍。所以这种护城的壕沟就叫"隍"。

据史书记载,城隍神信仰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兴起,梁武陵王时,某地乡民在筹祭城隍时,突然间窜出一条红色的蛇,绕着牲牛不去。由这段记载,可知梁时祭祀城隍在中国南方已是件极为寻常之事。

及至隋唐一统天下,初因祭祀城隍的习俗仅流行于江南一带,故于唐初尚未被列入祀典。但是中唐以后,各州郡相继设立城隍祠,可见此时的城隍信仰已逐渐发展成全国性的信仰。

当时张曲江曾有《祭洪州城隍文》,五代之际,吴越王有重修《城隍神碑记》,南宋陆游亦有《宁德县城隍庙记》,由此可知,中唐以来都县大多有祭祀城隍之活动。

不过真正让“城隍爷”深入民间,要归功于明太祖朱元璋。他出身于穷苦人家,从小遍阅世事艰辛,因此他提高城隍神的待遇,从一个侧面是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管”,以免他们有压榨百姓的做法。在大明帝国的疆土上,从京城到府州县各级衙门,都有城隍庙。一方面“城隍爷”负责保国安民,一方面则是防止地方官员胡作非为。

及至明洪武二年正月丙申朔 “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

当时的京都(南京应天府)的城隍神被封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汴、濠、鸠、和、滁等州朱元璋“龙兴之地”的城隍亦封为正一品王爵。

其他府城隍则为“鉴察司民城隍威灵公”,被封为正二品。

州城隍“鉴察司民城隍威灵侯”为正三品。

县城隍“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为正四品。

清代初年又加封北京、南京、西安、福州四地为“都城隍”,而后台湾的新竹城隍庙受光绪帝敕封,亦称都城隍。

所以自清始,民众一般把城隍归为下列几类:都城隍(公爵,威灵公):掌管省。

府城隍(侯爵,绥靖侯):掌管府。

县城隍(伯爵,显佑伯):掌管县。

当然在一些特殊地点或特殊机构中也都存在着这四类以外的城隍。如苏州除了府城隍之外,还有布政财帛司“城隍”庙、按察纠察司“城隍”庙、粮巡道城隍庙。长洲县的城隍还兼“七省漕运都城隍”,即漕运总督的城隍。另外,赤兰相王庙兼苏州的江南织造城隍神。

由此可见,城隍神原是城镇的守护神,后来渐由守护神演变成对应于人间政府所派遣的“阳官”的“阴官”,专责这一地区的大小阴间事务。

但凡新官到任前需到城隍庙斋宿;上任之日,更需在城隍前完成祭礼才能就任,请求城隍爷一起协助地方政治事务。

北宋欧阳修所写的祭城隍文中提到:“吏竭其力,神祐以灵,各供其职,无愧斯民”,显示了当时官吏们对城隍的敬重和互相依赖的关系。

一般来说,就如同一地只能有一个行政首长一样,城隍神的分布原则上是一地一城隍,而在一些情况下,也会出现一地多城隍的现象,如首都北京就有三个城隍庙,分别为北京都城隍庙,江南城隍庙以及紫禁城内城城隍庙。

北京都城隍庙位于西城区成方街33号,这里原先商贾云集,是一繁华胜地,明人笔记《谈经》甚至还提到外国客商逛都城隍庙庙会时的情景:“碧眼胡商,飘洋番客,腰缠百万,列肆高谈”,每逢正月十三日的元宵、五月十九日的城隍寿诞、六月初八日夫人妈的生辰以及清明节、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的祭孤,城隍庙都要举行庙会活动。这些庙会规模大、范围广、人数多。届时,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小商小贩云集此地,高声叫卖,热闹非凡。清朝末年渐渐荒废,现仅存寝祠五间,已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盛极一时的都城隍庙 最终成为了历史 唯有屹立在金融街这块财富之地的寝祠大殿 仍在向人们默默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还有江南城隍庙在现在南横街东口的位置,建于元朝初年,称为佑圣王灵应庙。明万历二年加封大都城隍,为护国保宁王。江南城隍庙所在地曾是全国各省会馆的汇集地,仅南横街这条小马路上,就汇集了泾县会馆、淮安会馆、全浙新馆、粤东新馆等几家南方会馆。这些离乡背井的外乡人,为了祈求神灵的庇佑,常在会馆内供奉乡神或本地城隍爷。所以这座城隍庙是由江南人士出资修建,供奉江南地区城隍爷的一座江南客籍的城隍庙,也因此被称“江南城隍庙”。

关于此庙还有一个传说,凡是客死在北京的江南人士,都必须由亲戚好人到江南城隍庙里取得路引凭据,如果其亡魂不到此庙来领取凭牒就无法魂归故里,因此平时到这里烧香求拜的江南人士也多过其他的地方。

而世界上好些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城隍庙。

台湾地区和海外新加坡地区也拥有数座城隍庙,如台湾有台湾府城隍与霞海城隍等数座城隍庙,新加坡供奉有福建安溪城隍等三四座城隍庙,这主要是因为早年各地不同的移民渡海,都带来了自己家乡所供奉的城隍神,因此在台湾及新加坡都出现了一地同时有几位城隍的现象,也证明了大家源出一脉,分处各地的人缘与神缘。

但各地的城隍并不是固定一位不变的,也不是只能有一个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百姓推崇的英雄人物也相应有了变化,所以城隍爷也会增加。

各地城隍一般多由历史上的忠良贤达来担任,如福建都城隍庙奉祀的是刘邦的御史大夫周苛因忠贞不屈,痛斥项羽,而被处烹刑。

战国时代的春申君黄歇,封为大将军及万户候,因连横抗秦有功,即被奉祀为苏州城隍。

也有一些是对当地开化民智,提高民生有很大贡献的国主或官员,如四川缙云县城隍就是缙云县首任知县李阳冰。

浙江绍兴城隍庙是供有功于民的庞玉大将,宁化城隍庙城隍为巫罗俊,广州城隍爷是五代十国时的南汉国皇帝刘龑。

也有“廉洁奉公,拥政爱民”得“清官”,如杭州城隍周新,明成祖即位时,任之为监察御史,多所弹劾,贵戚震惧,当时被视为冷面寒铁,曾任浙江按察史。

北京地区是明朝一代忠良杨继盛,安徽青阳城隍庙是清官海瑞等等。

而到了清朝出现了一位非常特殊的城隍,他不是由百姓们选出来的,但是却是天下第一城隍。乾隆三十七年(1772),乾隆皇帝将他的皇叔,就是康熙皇帝十七子爱新觉罗允礼封为都城隍,虽然只是排第二的都城隍,但是封神名号为方隅。"方隅"即意为这位城隍管的是整个大清的"疆域",是各地城隍之主。所以因为是天潢贵胄,皇帝亲封,允礼就成了所有城隍神身份最特殊的一位。

而上海的城隍庙比较独特。历史上上海共有三位城隍,对于上海城隍,历来有所谓“前殿为霍,后殿为秦”的说法,现在上海城隍庙的前殿仍祀霍光,正殿供奉“诰封显佑伯城隍神明待制”秦裕伯。

上海老城隍庙原为霍光神祠,供奉的是东汉名将霍光神主。霍光是西汉著名政治家,字子孟,霍去病异母弟,汉武帝的托孤大臣,昭宣中兴的主要功臣。虽因擅权死后被族灭,但后来亦被汉宣帝列为麒麟阁功臣第一。

霍光其实真正的神名为金山神主,金山是上海下辖的一个郊区县,据《吴国备史》记载“大将军霍光,自汉室既衰,旧庙亦毁。一日吴王皓染疾甚,忽于宫廷附黄门小竖曰:‘国主封界,华亭谷极东南,有金山咸塘,风激重潮,海水为害,非人力能防。金山北,古之海盐县,一旦陷没为湖,无大神力护也。臣汉之功臣霍光也,臣部党有力,可立庙于咸塘,臣当统部属以镇之。’遂立庙,岁以祀之。”

此段大意是,三国吴主孙皓病重,梦到霍光附身侍从告知,金山咸塘风潮为害,民不聊生,我霍光是汉代有功之臣,有治理海患的能力,奉我为神,庙以祀之,就可让你孙皓病愈,保一方平安,随后孙皓病愈,遂立庙崇祀霍光。上海建城隍庙,相沿成习,霍光就成了上海资格最老的城隍爷。

第二位叫秦裕伯,据说秦裕伯足智多谋,曾担任福建行省郎中,元末明初,为逃避乱世,辞官回到了当时还是个小县城的上海。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多次请他出山,并于洪武元年派人持亲笔诏书前来征召秦裕伯出山任职,在诏书中话里藏刀地说:“海滨民好斗,裕伯智谋之士而居此地,坚守不起,恐有后悔”,秦裕伯为免祸及他人,所以勉强赴任,朱元璋委任时年已经75岁的秦裕伯到西北地区出任陇州知州,其本质是贬谪。故秦裕伯最终托词有病,辞官不就,返回了故里上海,并没有前往陇州。洪武六年七月二十日,秦裕伯在上海陈行题桥附近的家中溘然长逝,传说朱元璋说秦裕伯“生不为我臣,死当卫我土”,所以封他成为上海城隍。

上海城隍庙的第三位城隍爷是第一次战争中在吴淞炮台战死的江南提督陈化成。上海百姓为了纪念他,把陈提督塑成满面火红、神采飞扬、目光炯炯、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供奉在城隍庙大殿后进。

原府城隍庙位置图

而我们老汾州府治所在的汾阳县,以前古城内也有两座城隍庙。一座是府城隍庙始建于唐代,位置在现今北门一带(原量具厂一段)。建筑规模宏伟壮观,总面积16亩。历经几百年,曾毁于两次火灾和李自成义军。以后数次重修。现损毁。

还有一座是与原狄公庙相邻位于鼓楼西街北侧(下图)。这两处庙宇均于五十年代拆毁,建立实验小学。五十年代新建实验小学的教室时,曾挖掘出元朝与明朝重建时的石碑,却于六十年代失毁。图中可以看到,文化广场前段的城隍庙巷,所正对的便是县城隍庙。

但可惜的是不知道两座城隍庙究竟供奉的是哪位城隍爷。

狄公庙与县城隍庙相邻位于鼓楼西街北侧。这两处庙宇均于五十年代拆毁,建立实验小学

顺治14年[1657]《汾阳县志》对县城隍庙、府城隍庙、狄武襄公庙的描述

城隍神是一地的保护神,专管一方,其实不论是一地多城隍,还是一地一城隍,能担任城隍爷的都是忠孝节烈之士,为国为民牺牲自我,我们在礼拜奉祀城隍神的同时也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将这种精神融入自己平时的日常生活,身体力行,这才是真正的弘道。

城隍信仰表现得多为人们对于英雄的崇敬和怀念,他们保护百姓,百姓感恩他们,于是便有了冠以神之名的凡人英雄。

今天,各地祭拜城隍的仪式依然存在,而且是当地的一场盛会。其实这种仪式的内涵已经不仅仅只是宗教信仰,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最终以上海城隍庙一副对联来与大家共勉 “做个好人,心在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说明;大部分资讯图片来自网络,真诚感谢原创作者!

接下来欣赏紫禁城的金水河。

甘州区马神庙街小学开展开学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演练活动

为贯彻落实区教育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进一步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完善应急预案流程,健全分工明确通力合作的联防联控机制,保障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新学期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平稳有序开展,2月28日,甘州区马神庙街小学开展了开学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演练活动。

演练活动中,教师们通过预设情景,分岗位、分角色真实、规范、有序地进行了学生进入校园前后的各个场景的演练,重点演练学生在教室发生高烧时的应急处置,班级教师配合处理,教室场所全面消毒,学校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此次演练设置的场景都是现实中随时可能发生的事件,实战性强,演练过程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注重防控细节,达到了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和普及应急知识的预期目标,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意义。(吴梦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