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婚姻配对

诸葛亮称命法(诸葛亮称命法全表)

时间:2023-10-05 16:21:00 作者:舍我其谁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诸葛亮死前最后一计:“棺材南抬,绳断便葬”,其目的何在?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出师北伐,与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了上百天。

诸葛亮甚至命令士兵在前线分兵屯田,作为长久驻扎的基础,为的就是让这场北伐之战能够持续下去。

但天有不测风云,此时已经54岁的诸葛亮,带病出征,不但要处理军队中的事务,还要替刘禅治理国家。

日夜不休的操劳让诸葛亮的身体每况愈下,就连司马懿都看出来了,诸葛亮命不久矣。

预感到自己大限将至的诸葛亮,给刘禅写了一封信,交代了一系列的身后事。

生前最后一计

诸葛亮在信中这样写到:

臣的后事一切从简,不修坟,不植被,只需要口含7粒米,手握一枚铜钱即可,然后再请四位将士,棺材南抬,绳断便葬。

按照古人的规矩,“口含7粒米”是为了让亡者不必饿着肚子上路,到了阴曹地府,有东西压舌,便可在判官面前少说错话,以此换得下辈子的安生。

而手上的那枚铜钱,是给孟婆的买汤钱。这两个要求都比较好理解,但“棺材南抬,绳断便葬”究竟是何意图呢?

虽然刘禅对此也十分疑惑,但诸葛亮是他最为敬重的人,他的遗言刘禅自然是要答应的。于是,在诸葛亮死后,刘禅挑选了四个身强力壮的将士,抬着诸葛亮的棺材,一路向南。

棺中的诸葛亮身着素服,并没有什么随葬品,所以棺材并不算重。但是绑在棺材上的绳索,却足足有拳头粗细,四个人在抬着棺材,行走了数日,绳索虽然有些磨损,但却没有丝毫将要断裂的痕迹。

四人见状,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要是照这样的情形抬下去,可能还没有等绳子断开,四人就已经累死了。

眼见周围除了他们就没有别人了,四个人一合计,决定将绳子割断,就地埋葬诸葛亮。于是,四人在埋葬好诸葛亮后,便带着割断的绳索,回去复命了。

就在刘禅准备赏赐四人的时候,一旁的姜维却出声阻止:

“绳子端口平滑,不像是自然而裂,定是这四人割断了绳子,欺君罔上。”

刘禅听后,勃然大怒,当即斩杀了四人,可等四人一死,刘禅才反应过来,还没有问清楚诸葛亮的安葬之地,可此时后悔早已来不及了。

墓地成谜

自此,天下再也没有人知道诸葛亮的陵墓在哪里?所以诸葛亮的埋骨之地,就成为了一个千古谜题。

也有人猜测诸葛亮生前的这最后一计,大概就是为了隐瞒自己真实的陵墓位置。看到这里,想必有人会好奇,为什么诸葛亮要这样做呢?

原因很简单,诸葛亮深知自己辅佐蜀汉的这些年里,得罪过不少人,这些人对诸葛亮恨之入骨,诸葛亮生前他们没有办法报复,待诸葛亮死后,指不定会对他的墓穴,做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来。

而且三国时期,盗墓文化十分猖狂,就连一代枭雄曹操,都曾为了筹集军费而搞起了官盗,他还设立了摸金校尉一职,专司盗墓。还有同时期的孙权、董卓也都曾干过同样的事情。

这就是为何诸葛亮在信中会要求薄葬的原因了,诸葛亮知道以自己的身份,若不加以阻拦,刘禅必定会举行盛大的葬礼仪式,陪葬许多金银珠宝,到时候他的陵墓就会被无数人觊觎。

长此以往下去,被盗墓贼光顾,是铁定的事情了。

为了自己死后能落得一个清静,诸葛亮才设下了这传说中的最后一计,让自己的陵墓,彻底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

诸葛亮一生多智近妖,他深谙人性,知道抬棺的四人一定会为了偷懒,急于求赏,而将绳子割断。

他也十分了解刘禅的性格,猜到刘禅在得知事情的原委后,会大发雷霆,将四人立刻斩杀,诸葛亮就这样凭借着聪明才智,为自己寻得了一处“安息地”,可以说,这很诸葛亮。

不过,由于诸葛亮在民间的声望很高,在百姓眼里,他算尽天下之事,几乎无所不能,所以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也有待考证。

虽然诸葛亮真正的尸首不知所踪,但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忠臣,人们修建了、武侯墓(衣冠冢),若是想要祭拜诸葛亮,不妨去这两地看看。

刘备养子刘封被杀的真正原因大猜测,不救关羽是其中一个

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三国志·刘封传》

以上是陈寿所著《三国志》对刘封最后结局的记载,其中列举出了刘封之死的三个原因:

一、欺凌孟达;

二、不救关羽;

三、诸葛亮进言。

第一条:欺凌孟达

孟达,扶风人,与一起入蜀后,就成了刘璋的手下,在刘备入蜀时,刘璋命法为主他为副,各带着二千多兵马去迎接,刘备便命他统领着这支四千多人的部队留屯在江陵,蜀平定以后,就做了宜都太守。

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的时候,孟达又受了刘备之命攻上庸诸郡,但又唯恐他一个人难以独当此任,便派了刘封去协助他。

按此来说,两人既是无间同事,又是亲密战友,那关系应该是很铁的了,可两人却是很不对付。

用《三国志》上的话来说:“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

这里“鼓吹”的意思指的是军乐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剥夺别人的鼓吹,在当时是一种极大的侮辱。

两人不和的起因,照我看来,还是在刘备的这一任命上,表面上说是“阴恐达难独任”,实际上是对孟达这等蜀中降将的不信任,派着刘封去是有其监视并钳制孟达权力的意思。

可是刘备派的这个人物也太“强势”了一点。

刘封又是什么人?

《三国志·蜀书·刘封传》:“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

那时候,阿斗还未出生,刘备却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见着这寇氏子还算机灵,于是,便将他收为养子,改名为刘封。

从此之后,他就一直跟随着刘备南征北战,特别是入蜀之时,“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还颇有建树。

这就是有身份、有地位,又有功劳。

对于刘备的这种任命刘封心领神会,从“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这也就是夺了孟达的军权了。

在这之前的孟达已经攻下了房陵,也是有了军功,不赏反降,这之后的事,更让人不平了,投降过来的上庸两兄弟申耽、申仪,一个“加耽征北将军,领上庸太守员乡侯如故”,另一个“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迁封为副军将军”,惟独的就剩下孟达被晾在了那,没有封赏不说,处在刘封之下,地位很是尴尬。

孟达此时心里当然会是不平衡了,外加上刘封为人刚猛自用,自恃其功,难免的就会有些磕磕碰碰,矛盾不可避免的产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积月累的,怨恨也就会越来越深,人家是上面有人,官位又比自己高,斗是斗不过了,关公的事迟早要追究的,以后的日子不好过啊,也只得是投降了曹魏吧。

于是,孟达便“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所以说,刘封“欺凌孟达”是有的,便“事出有因”,绝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两个部将的权力之争。

这是有上层的政治因素在的,刘封有一部分的原因,刘备也有一部分的原因,至少他的任人不明、赏罚不清是将矛盾激化的导火索,也不能全部算在了刘封的头上。

最严重的,还是在孟达的出降以后,所引起的连琐反应。

由孟达这个导游的带领,魏军对蜀国发起了凌厉的攻势,先前被封的那上庸两兄弟再次反水,刘备借来的那“三分之一”荆州之地,也就全都给葬送掉了。

刘封兵败,逃回成都,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有人因此认为,因欺凌孟达,使得孟达率部出降,从而使得上庸诸郡的丢失,这就是致使刘封被杀的原因之一。

个人认为,从上面所说,刘封是有功劳的人,自从荆州时就跟着刘备,又是刘备养子的身份,从《三国志》上载,刘封逃回后,刘备只是“责”之有态度来看,这不能是杀刘封的真实原因。

第二条:不救关羽?

据《三国志·蜀书·刘封传》上载:“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

首先要分清的,是“不救”,还是“不助”。

显然是“不助”。

当时关公攻樊城、襄阳正是春风得意时,让刘封、孟达出兵,只是相助,也就是说帮忙,也没有说是相救来的。

这不出兵,也是有多种原因的。

1、关公攻樊城、襄阳,根本是没有得到了刘备的许可,要不然在他的攻伐期间,成都方面怎么会不闻不问,刘封、孟达之兵,又不统属于关公,没有君王之命是可以不调动的。

2、正如刘封、孟达所说的,上庸诸郡攻下也就几个月,人心还没有稳定,此时发兵也不是很合适,万一郡县中有个动静,这失了城,也不是闹着玩的。

3、还有一条,刘封、孟达的兵少,即使真是出兵了,也不会有很大的补益,倒还不如留屯下来,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镇慑作用。

当然,后来关公失败,刘封坐守发兵不救,是有一定的责任,也有其上述的种种原因,虽是失职,但也罪不当诛。

刘备也没有杀他的意思,《三国志》的记载是说:“会羽覆败,先主恨之。”

也就是说,这一条,也不是刘封被杀的真实原因。

第三条:诸葛亮进言

诸葛亮当时又说了些什么话呢?

按《三国志》,是诸葛亮提醒了刘备,其意思是说,刘封这个人的性格,过于刚猛,留着总是个祸害,如果你一离世,就再也没有人能制得住他了,还不如早点除掉就算了。

这里还有另一层意思,将来当皇帝是刘禅,而不是刘封,以刘禅的平庸,刘封的刚猛,必会引起内讧。

这对于未来的储君是不利的,是一个最大的危险,万一有那么一天,这刘封刚愎自用,起来反对刘禅的统治,这蜀国的社会就不安定了。

诸葛亮没有进一步点明,刘备也没有继续追问,两人是心照不宣。

这就涉及到了刘封是否有这个翻天覆地的能力?

他有一些。

先说些不是题外话的题外话:

刘备的这两个儿子,名字起得还挺有意思,一个是“封”,一个是“禅”,联起来就是“封禅”,而这东西也就只有帝王才做得来,可见刘备这人的野心。

而这又似乎是将两人并列来看了,一个祭天,一个祭地,这也在刘封的心里,在一些有识之士的心里,起了不小的波澜。

刘封长于刘禅,又是养子,同是姓刘,积累起来的威信又高,也有不少人的支持,孟达在与他的书信中说:“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可见还是有一部人很是在意他的。

这虽说是孟达想要拉拢刘封的巧言之词,也并非是捕风捉影之说,即使是捕风捉影,也还是有些影子在的。

刘封又有能力,史书说其“有武艺,气力过人”,这种人骨子里就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还具有一定的号召力,这样的人,很难长久的臣服于人下。

蜀国内部本就不是很稳定,刘备集团是外来,其基础不固,身边用的也都是外地人,利益的分配不均,这当然会引起本地土著集团的不满。

当有强势人物压着,这波势力,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一旦等到刘备一死,就想着蠢蠢欲动,这从后来刘禅在位时的屡次反水事件便能看出来。

若是留下了刘封,被这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那蜀国这基业可真要动摇了。

这才是刘封被杀的真实原因,因而陈寿作《三国志》在为刘封作传时说的:“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

他也是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一个被让人怀疑的境地,自己又不知韬光养晦之计,锋芒太露,精锐太盛,当然为受到很多人有质疑。

各种传言一多,不时地传到了刘备的耳中,刘封却不收敛,外加诸葛亮的这一说,刘封也就活不长了。

所以这才是刘封被杀的原因,他陷入了历来为封建统治者所忌讳的“继嗣问题”,被杀是情理之中的事,也不算是很冤。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文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后人所歌颂的几点人格特征

前言: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众多的历史人物被广大的观众们熟知,奸勇有谋的曹操、义薄云天的关羽、火烧连营的周瑜等等。其中电视剧中被塑造的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无疑就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了。自罗贯中先生写《三国演义》以来,该作品一直为广大群众所传颂和喜爱。其中又以诸葛亮尤为著名。历史上如文天祥的《正气歌》“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陆游的《游诸葛武侯台》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都对诸葛亮赞赏有加。那么我们来看看诸葛亮都具备哪些超凡脱俗的特质,能让那么多的文人墨客们不惜笔墨。那么本文将从诸葛亮的工作态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操、卓越的才能以及远大的政治抱负四个方面对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进行剖析,为读者们更好地了解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

诸葛亮的经典形象

对自己:严于律已、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三足鼎立以来, 蜀国之所以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这跟当时健全的法条和制度是分不开的,当然也要靠执政者的仁政措施。这几点在诸葛亮身上可以说是都具备,做为最高管理者中的一员更重要的是具有务实、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我们以博望坡之战为例:曹操指派夏候惇、于禁等率兵十万,杀奔新野,为解新野之急,诸葛亮第一件事并不是如何调兵,而是如何用令“主公若欲亮行兵,乞假剑印”。由于剑印的确立,才使关、张二将用心听从诸葛亮的指挥。望坡之战也是诸葛亮辅佐刘备的第一战,也是俗谚“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他首先做的是用制度约束住人,也就是俗话说的无规矩不方圆。而后再按部就班的调兵遣将。经过这场战争的胜利更是让关羽、张飞等人对诸葛亮也愈加敬重。另一点佐证是诸葛亮不恃才自傲,为维护汉室天下,他做到对内实行法制,赏罚严明,对犯法人不管其地位高低,功劳大小和自己关系亲疏都要依法惩治。李严是蜀国重臣之一,他在一次督运粮草、器械中误了期限,为了逃脱罪责,竟假传皇上诏令命诸葛亮退兵,诸葛亮了解李严为一已之故废国家大事,立即予以严厉处分,而李严的独生子李丰颇有才能,他又任命李丰为长史。这正是罚了李严,并没有因为父亲有过错而埋没了李丰的才能。诸葛亮之所以法度严明,还在于他的以身作则。马谡做为一个军事要重员,在街亭之战中,由于居功自傲,不听王平劝告,失去了战略要地街亭,导致进取中原计划的破灭,针对此事,诸葛亮并没因马谡是重臣,又与自己私交甚密而废军法,最终挥泪斩死马谡。用孔明的话说:昔孙武所以能制胜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令当斩之,而他的哭也体现出了他对汉室的忠贞,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已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而诸葛亮对此次战争的失误,不是只追究他人的责任了事,而是从自身寻找原因,他意识到这次战争的计划失误,是用人不当,为能使军法严明,他自作表文,令蒋琬申奏君主,请自贬承相之职。诸葛亮还知人善用,推举有才有志的人出来为官,那怕是敌方阵营中的人才,他也要千方百计收他归顺,象老黄忠、魏延,最令人称颂的是计收姜维这个有智之士,都显示出他的过人之处。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将相能做到这一步十分难能可贵,这也是他被人们广为传颂的原因之一。关于马谡事件能够反映出两点:第一诸葛亮事后对工作的防微杜渐、以免再次发生。第二是严于律己、奖罚分明的工作作风。

运筹帷幄的诸葛亮

对事业:对事业对国家的忠诚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它反映了乱世之中群雄之间的矛盾,并把这种矛盾描绘的有实感、有深思、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也是罗贯中先生最为人称道的地方。故事中诸葛亮被塑造为智者和贤者的典型代表来塑造的,作为乱世当中的一代贤相,誓死效忠于刘备。并大篇幅的突出描写了他对刘备的那份忠贞。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诸葛亮把刘备当做自己的伯乐,并用了自己的一生去报答他的知遇之恩,为蜀汉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死后,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独当一面。

胸有成竹的诸葛亮

诸葛亮为汉室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为突出的表现在他的前后出师表上。在《前出师表》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这也是他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现在天下三足鼎立,益州又是穷困偏僻之地,在生死存亡的关健时刻,只要内臣和外臣忠心于汉室,将先帝的高尚品德发扬光大下去,亲贤臣,远小人,汉室兴隆指日可待了,如果不这样就会重蹈桓灵二帝的覆辙。又剖析自我,认为正是由于先帝不认为我出身卑微,还曾三次于草庐之中恳求我出山,令我十分感激。虽然自己奔波二十一年,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于先帝托付之任不敢有半点懈怠,因此我应该报答先帝之恩,忠于自己的职守,出师伐寇,兴复汉室的大业。在此基础上他指出了哪些大臣是可以依靠的,哪些大臣是必须疏远的,满纸忠义之心,读之使人泪下。《后出师表》中,“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这里诸葛亮分析了当时的实际情况,认为先帝身边虽然人才济济,伐贼还不能胜,而偏安蜀都,这是坐以待毙。伐寇,有人认为不可行,他认为这是可行之计,因此,他阐述了几个方面的不解,即:“蜀幅宇狭小,难以与敌国持久地抗衡,若不乘敌国空虚之时北伐,不仅不能实现先帝遗愿,而且可能导致坐以待毙。还有,蜀地人才匮乏,人才损失惨重,若不抓紧利用目前的人才资源,数年之后,就会丧失北伐中原的人才资源,就可能永远丧失北伐中原的机会;”等。于是他追述先帝的遗德,认为自己应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怪乎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称赞说: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诸葛亮的高尚情操不仅表现在对汉室,也表现在对待部下的态度,从马谡的被斩到李严的降职,这些看来是被对方咬牙切齿的事,诸葛亮却处理的十分自然,使人心服口服,毫无怨言,其原因就是他的忠义之心和为人师表的心性,不为一已之私而废国家大事,君子犯法于民同罪。正是这样,他才赢得了上下的一致拥护,我们从不同的人,闻听诸葛亮的死讯后的反映,就可看出诸葛亮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如君主闻听到承相已亡的消息后,大哭不已曰:天丧我也,哭倒于龙床之上。“吴太后闻之,亦放声大哭不已,多管无不哀恸,百姓人人涕泣”。就算是被诸葛亮处分的蜀长水校尉、廖立和李严亦大哭,李严甚至忧郁病死,他们哭的原因是蜀国失去了一位贤相,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材,可见诸葛亮的情操何等高尚。前人元微之赞孔明曰: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凛凛出师表,堂堂入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自身的才能:卓越的军事、政治、外交才能

《三国演义》将诸葛亮塑造成在政治和军事上拥有远大抱负、做人有着高尚的情操、外交上又有着舌战群儒的本领,活脱脱的被描绘成一个完人形象。他有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备,为共图霸业奋斗了一生。蜀汉的兴衰,三国之间的每一次重大的军事、政治斗争,几乎都与诸葛亮有密切的关系,显示了其经天纬地之才,精通军事、政治、外交的才能。

杰出的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辅助刘备建立蜀国、打击豪强、任人唯贤、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等许多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从三十八回谈起,书的作者为突出诸葛亮的大智大勇,一开场就把他给描绘了出来。“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接着作者把玄德等人渴求拜见大贤的心情表露出来。诸葛亮初见刘备时便提出了拒蜀、联吴、抗魏的长远战略思想,显露了一个政治家远瞩的雄才大略,“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他所预见的这些情况是否正确呢?是否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物?作者接着就把诸葛亮超人智慧展现开来,略施小计,在博望坡用火攻大败曹军,终令关羽、张飞等人折服。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拜为军师,日夜操演军马。当年秋,曹操令夏侯惇为都督,于禁、李典、夏侯兰、韩浩等为副将,领兵十万,直奔新野,征讨刘备。 刘备闻讯后,立即召集将士,诸葛亮首次分兵派将,要求众将依计而行。夏侯惇与于禁引兵至博望坡后,刘备、赵云佯装败走。此时天色已晚,并刮起大风。夏侯惇只顾追击,不知不觉陷入埋伏圈内,四周突然燃起大火,杀声震起。一时间,四周芦苇全部燃着,火借风势,火光冲天。曹军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赵云又带兵杀回,夏侯惇带领部分军马突火而逃。此时,关羽见火起,出兵截住粮草,一把大火,粮草全部燃着。于禁、李典走小路逃脱。张飞见火起,领兵在博望城放火烧着辎重。夏侯兰、韩浩夺路逃脱。这一仗曹军死伤无数。刘备赢得了的第一次全胜。 这是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诸葛亮略施小计,在博望坡用火攻大败曹军,终令关羽、张飞等人折服。史书有诗为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当然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智慧不是天生就有的,虽然书中某些地方对他的智慧进行了神化般的描写,但他在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上,表现出宽容和睦的外交家风采的方面还是说明了他智慧的来源就是实践。蜀汉建国之后,刘备不听诸葛亮的苦劝,坚持要给二弟关羽报仇,以致夷陵大败,身死白帝城。蜀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南中各路豪强又先后起兵叛乱,一时间南中诸郡并皆叛乱。非但如此,叛军还煽动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乘机叛乱。为了安定蜀国后方,诸葛亮亲率大军征讨,制定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来平定叛乱。南王孟获作为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在当地影响甚广。为了能使孟获从内心诚服,诸葛亮又一次开创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将孟获七擒七纵,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也赢得了西南少数民族的民心。为后来的以夷制夷,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贡献。出色的外交家: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外交风采也是占了很大的篇幅的,也是本书当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舌战群儒”,《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道,诸葛亮于赤壁之战前夕,到柴桑游说孙权与刘备联合抵御曹操,同孙权麾下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畯、程德枢等文人儒士发生激烈口舌交锋。诸葛亮言辞犀利,“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此一情节为古今戏曲影视作品所渲染,成为烘托诸葛亮个人智慧的重要片断。这也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在外交上的风采。但如曹操取得荆州南下时,诸葛亮已经历过战争,对敌我双方的长处和弱点都已作了比较,而诸葛亮在其它的战争中之所以取胜,由于他对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的结果。如在几次战争中,诸葛亮事先实地观察地形,调查对方兵力部署,根据地形和客观实际情况,制定了有利的作战方案,击败了敌人,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用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方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知道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诸葛亮不但善于分析情况,而且善于解决问题,他不但满腹经纶,而且善于组织,他运筹帷幄,料事如神,又安详沉着,指挥若定,使诸葛亮成为了智慧的化身。因此,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正确判断来源于实践,只有实践才能锻炼一个人。

劳心劳智的诸葛亮

远大的政治抱负

他的政治抱负,在书中很早就被作者铺垫好了。如在《三顾茅庐》中,刘备就在南阳的田间听到耕种的农民们高唱优雅的歌曲,他很惊讶这些农夫竟可以唱出如此高雅的田园歌曲,而农夫们告诉他,这些歌曲都是隆中的那位“卧龙”先生所做。从此我们可以看出,隐居时的诸葛亮,是和这些农民们经常交流接触的,他们一起劳动、一起耕种。在后来诸葛亮的《出师表》中,他也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也与他一贯事必躬亲的行事风格相一致。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使诸葛亮有机会可以和广大的下层人民交流接触,并体味生产劳动的艰辛。对诸葛亮来说,这无疑是他非常重要的生活磨练和心理磨练。《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学习方法也提到过:“三人务于精读,而亮独观其大略。”这三人,是指徐庶、石广元、孟公威。也就是说此三人读书注重全篇不落的精读全部,而诸葛亮缺区别于他三人,只是总览大纲或粗略的观其大意。然而诸葛亮以这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区别于徐庶等三人。这也印证了日后的诸葛亮,必定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统揽全局的价值观。对他而言,知识与学问,应该是拿来用的,而不应该是卖弄和应试的,这也在日后他的工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与此同时,诸葛亮还深入民间四处游走、关心政治局势,在体察民间的疾苦的同时,还会虚心向劳动人民学习风俗、生活、生产常识。在诸葛亮出山以后,在蜀国的工作形势和工作任务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需要博览群书,对天文地理、农工算计、医卜星相、兵器机械等都要有相当的研究。诸葛亮不仅具有高远的理想和强烈的政治抱负,而且积极进取,为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行动百折不挠,直到累死在前沿阵地。他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如失荆州、败夷陵、刘备死、南中乱、多次出征祁山而无功。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便是诸葛亮一生的真实写照和总结。虽然有着远大的政治野心和报复,但纵观他的一生真的是壮志未酬。

诸葛亮前出师表

总之,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作者给了他最完美的人设,并且他的形象也是全书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之一。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对他的料事如神,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外交无所不能的个人能力所折服。以至于千百年来,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一直受人敬仰,相比于他的智慧而言,他的死而后已的精神、远大的政治抱负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参考文献:

罗贯中:《三国演义》

陈寿:《三国志》

诸葛亮与的关系:合作与冲突并存,性格不同却互相敬重

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三国志·先主传》

公元214年,刘备攻下成都,颠沛多年终于占有了益州和荆州两地,算是事业终有起色。当时刘备麾下也是人才济济,诸葛亮为“肱骨”,为“谋主”,还有关羽、张飞等人为“爪牙”。

关于诸葛亮和,向来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说法,比如“诸葛亮和谁的地位更高”,诸葛亮和相比,刘备更信任谁?谁的地位高毋庸置疑,诸葛亮自然高于,肱骨和谋主毕竟不一样。至于刘备更信任或者说喜欢谁,我认为不太好说,刘备对两人都很信任,但或许从内心来讲刘备更喜欢。

今天我们来聊聊诸葛亮和的关系,通过他们两人之间的一些事情,来分析一下两人之间关系如何?

合作与冲突并存

简单捋一下诸葛亮和在刘备阵营中的地位。诸葛亮之于刘备,用刘备自己的话说是“如鱼得水”,而且在请到诸葛亮出山前,刘备虽然胸怀大志,但一直却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得过且过。诸葛亮为刘备指明了战略方向,让刘备集团有了目标,有了方向,而且诸葛亮还是一个足兵足食的“萧何”。

诸葛亮207年加入刘备阵营,而和刘备见面则在公元211年。相信刘备对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毕竟刘备能够夺取益州,张松、两人功不可没,而且更像一个军事型高参,可以弥补刘备的不足之处。两人共同辅佐刘备,夺下益州、汉中。

211年刘备入蜀,作为“引路人”,而且当刘备与刘璋反目之后,一直跟随刘备身边出谋划策。而诸葛亮则和关羽、张飞留守荆州,后因战事胶着,诸葛亮、张飞、赵云一起入蜀拿下成都。夺取益州后,诸葛亮、、关羽、张飞四人所得赏赐最多。

218年开始汉中之战爆发,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还是随军出征,并且设计在定军山阵斩夏侯渊。而诸葛亮则留守成都,为前方筹运粮草,募集士兵源源不断地送到汉中前线。最终曹操撤军,汉中自此成为刘备的地盘,这都是诸葛亮、通力合作的成果。

有合作就有冲突。拿下益州后,刘备命与诸葛亮、伊籍、刘巴、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改变刘璋治下益州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局面。《蜀科》制定后,由于严法治蜀,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豪强十分不满,以消极态度抵触蜀汉,

对诸葛亮说:当年汉高祖入关与民约法三章之事向诸葛亮进言,认为成都初定,宜“缓刑弛禁”,放宽约束。但诸葛亮认为不能盲目沿用汉初的法度,应当因时制宜,懂得变通,于是写了封信《答书》给,晓以大义,告诉其更深一层的意思。这是两人关于如何运用法律的冲突,最终还是按照诸葛亮的思路,依法治蜀。

性格不同却互相敬重

之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我当时说刘备内心更喜欢,举了两点证据,一个是刘备喊出的“孝直避箭”,还有一个就是死后,刘备无比悲痛,而且给上了一个“翼”的谥号,要知道关羽、张飞死的时候都没这个待遇。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刘备、的性格更相近一些,他们都是讲究“雄略”的,不要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把刘备想成一个唯唯诺诺,天天讲仁义的“爱哭鬼”。刘备是一个充满血性、征战半生的燕赵男儿,他也有他的机变权谋,也是一个有志想成大事之人,甚至有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诸葛亮和他们不一样。

刘备平定益州后,“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时之间权势滔天。而这个人,性格恩怨分明、睚眦必报,掌握大权后,曾经对他有过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顾,他有过小矛盾的人都加以报复,擅自杀了那些当年诽谤自己的人。

有人向诸葛亮告发,希望他能够劝刘备,不要让作威作福。而诸葛亮深知深得刘备宠信,劳苦功高,因此不加过问。诸葛亮是这样说的:“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幡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使不得行其意邪!”

这段话意思是,刘备在公安,北有强大的曹操,东边孙权虎视眈眈,身边还有一个不让人省心的孙夫人(据说带刀婢女有上百人)。这样的局面,让刘备进退失据,非常狼狈,是帮助刘备摆脱困境,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这种情况下是不能找的麻烦的。

还有一件事,就是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曾感叹:“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这意思很明显,如果不死,肯定能够阻止刘备伐吴,即使不能阻止,也不会遭受如此惨败。

总而言之,诸葛亮、两人都是刘备非常信任的属下。诸葛亮和的关系也是合作与冲突并存,两人虽然性格不同但却互相敬重。遵从诸葛亮的依法治蜀,诸葛亮深深知道对刘备的重要性,所以二人共同帮助刘备成就了一番事业。

参考文献:《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