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天蝎座

祭星的详细方法(祭星的详细方法书)

时间:2023-10-02 08:34:15 作者:牛奶煮萝莉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正月初八是顺星节,你知道传说中的星君和祭星仪式吗

到了正月初八,过年就好像已经完成一大半了,很多朋友们奔赴或者已经战斗在工作岗位了。其实,在古代,这一天还是个大日子,它叫做顺星节,稍有条件的家庭都要举行祭星仪式的。

什么是顺星节呢?这要从星君说起。在中国古代,特别相信天人感应,认为一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有命运的安排,而执掌普通人一年命运的就是星君或者叫星官。星君的说法不一,人数不一,但就顺星节而言,主流的仙人主要是九曜星君。

九曜星君是哪九位?他们就是北斗七星和辅佐二星。北斗七星指太阳星君、太阴星君、火德星君、木德星君、土德星君、金德星君、水德星君、罗睺星君、计都星君。北斗七星的称号来源于道教,规范于现代天文学,但两者对于民间百姓来说都太复杂,所以用最简单朴素的称呼他们。

可能大家对于后两者,则感觉陌生一些,稍微做一些解释。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的轨道成为黄道,月球绕地球运转的轨道称为白道,黄道与白道两条轨迹,在平面投影的交汇处,北部称为计都,南部则称为罗睺。

当然这两个位置到底由哪个星君来执掌,在历史上曾经也有争议。不过,我相信当时的老百姓根本不会在意,也不会参与,这些都是当时的星象师、道士们之间高深的话题。

说到这里,九曜星君基本就介绍完毕。不过有些现代玄幻作家借用罗睺星君的名字,将罗睺描述为法力通天的魔君。曾经有部小说将罗睺作为毁天灭地的魔头,连女娲伏羲,如来佛祖,菩提祖师,老子和元始天尊等联手都不是他的对手,最后请出鸿钧老祖合天地之力才将其降服。

这真的是对罗睺星君天大的冤枉,也是对他能力天大的误判。其实,九曜星君在天宫的地位很一般。还记得《西游记》中托塔李天王奉命出战孙悟空吗?在托塔天王身后所站的人,就是九曜星君和二十星宿排在一起的,可见他们的官职、地位都不高。

说清楚了九曜星君,那么又有一个问题来了。到底那个星君在什么年份掌控什么人的命运呢?这个问题就不简单了,在道教里,这里有一套复杂的推演算法,还要根据星君司掌的具体职能、流年运势等等来测算。

民间老百姓自然不懂这些,如果人人都懂了,那就不用种田了,都去做道士了。但是老百姓有个朴素的思想,那就是礼多人不怪。因此,在正月初八顺星节这一天,不再去单独祭祀某一个星宿,而是将九曜星君一同祭祀。

在古代,祭祀星君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到当地庙里去烧香许愿,这种相对简单。但是不是所有的庙里都有九曜星君可以去参拜,所以不是每个地方的百姓可以做到这一点的,那么就只能采用第二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在家中祭祀,其实也不复杂,主要是在家中摆放灯花。如果条件好的家庭摆放108盏,暗合十二个月都有九曜星君照顾的意思。一般家庭准备49盏,合七七之数,条件差点的也要放置9盏。灯盏有泥制的有铜制的,里面放上豆油,再用“灯花纸”捻成灯芯放入其中。

待到祭祀的时候,家庭妇女们将这些灯盏放置在窗台、书桌、院角等处,宛如一个小型的烛光晚会。全家人将在这静谧的烛光之中,祈祷一年的平安顺利。

长辈借此机会教导晚辈修身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有星君在监察,这也是“举头三尺有神明”的道理。晚辈们也在这种神秘的烛光之中,对学业、对前程有了更多期许,同时领会“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

待到灯盏中的烛火都燃尽之后,家人们互道“星禧”,才将正常的灯火点亮,完成此次祭星仪式。当然,如果有讲究的,还有一系列的活动,并结合当地的特点,各有不同,这些就不一一介绍了。

虽然,这一切确实有唯心论的色彩,但在战乱频发的古代,百姓们便是以这种质朴的方式,祝愿自己和家人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参考资料:《七曜攘灾决卷》、《燕京岁时记》、《玉匣记》

大年初八,有哪些传统习俗,可归纳为:两看、两吃、两祭拜

【导语】

大家知道,从大年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这个年初,几乎天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你看看!大年初八又到了。大家可能要问:正月初八又是什么日子,有什么传统习俗?

大年初八,八方来财。过去,在民间还真有不少传统习俗。我是养花绿植,为便于大家掌握,我将其归纳为:两看、两吃、两祭拜。

一、“两看”

正月初八,不仅是谷子的生日,还是诸星下界之日,值得等待和观赏。

一是看谷

这一天,因为是谷子生日。在过去,到了这天,很多地方的人们有到乡村地头,田间土地,观看农作物生长的传统习俗,并给孩子们讲解作物的生长习性和特点。

其目的,就是教育孩子们要知道种植庄稼的辛苦,懂得珍惜粮食,爱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二是看星

2月19日,正是阴历正月初八。在民间,传说这一天,天空中星斗最全最亮,是诸星下界的日子。

你说巧不巧,在诸星下界之时,将上演一场“双星拱月”的天文好戏。是火星和恒星毕宿五与上弦月联袂上演。这两颗红色的星星拱卫着月亮,争奇斗艳,成为夜空中最靓丽的风景线。

这是诸星下界,双星拱月,是不是预示着今年国泰民安,幸福安康。

二、“两吃”

每个传统节日,少不了传统美食。这一天,也有相关食用的习俗,我是养花绿植,一起来看看。

一是吃谷物

因为今天是传统的谷子生日,自然少不了吃米饭谷粥。

这一天,人们不仅观看农作物,还要食用谷物,还有的进行养谷,是不是很有意思。父母也会手把手教孩子如何制作米谷粥饭,共同美餐一顿。

二是吃元宵

提到元宵,很多人可能会问:不是元宵节的传统美食吗?

其实,吃元宵并不是元宵节的专用美食,在正月初八诸星下界之时,也有吃元宵的传统习俗,这主要与“顺星节”有关。

元宵就像是天上的星星,表示地上的人丁兴旺。这一天吃元宵,即是对星神们表达感恩之意,更是祈求众星宿庇护和保佑,希望新的一年人丁兴旺,家庭兴旺,事业旺。

三、“两祭拜”

一是祭拜星宿

诸星下界,带来福禄寿喜。在这一天,人们顺星祭拜,祈求新年一年美好生活,幸福美满。

到了这天晚上,人们进行“顺星”仪式,也就是“祭星”。准备9盏以上花灯,并向北斗七星上香拜祭。

祭星后,进行散灯花儿,把花灯分别放在案头、灶台、门槛等各处,祈求新的一年避除不祥,风调雨顺。

二是祭拜八仙

八仙,在民间流传至今,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八仙过海”的传奇故事。

根据八仙组成,古人把正月初八,确定为祭拜八仙的日子。八仙包括吕洞宾、李铁拐等八位神仙,除暴安良,济弱扶贫,成为人们的保护神。

【小结】

正月初八,传统习俗比较多,还有放生祈福的传统习俗,也有看天气阴晴预测五谷丰登情况的占岁说法。

不知道你们那里有哪些传统习俗,欢迎朋友们交流分享。

正月初八“顺星节”,民间有“拜太岁”习俗,有何讲究?

正月初八,顺星节,民间有拜太岁,顺星习俗。

根据民俗文化说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守护星”,也叫“流年照命星宿”,一共有九颗,分别是:日、月、水、火、木、金、土、罗候、计都。

民俗认为,人一年的命运如何,与这位当年的“守护星”有关,而道家认为正月初八日为诸星君聚会之期,即“诸星下界”之日,所以在这天有祭祀星君(即顺星)仪式,以祈福获得星君一年的垂佑。

什么是太岁?

《山海经·海外南经》记载:

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简而言之,太岁就是天上的木星。

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也是最大的一颗,其公转周期约为12年(11.8618)。我国古代称木星为岁星,取其绕行地球一周为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木星既是星辰,也是汉族民间奉祀的神祇之一。

《史记‧天官书》作者、天文学家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岁星呈青色,五行属木,因而命名。

受道家思想的传播,值年太岁(流年太岁)被人格化为不同的神祇,在所有神祇中影响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称,掌管人世间一年的吉凶祸福。

2023(癸卯年)当值太岁为皮时大将军。

正月初八,拜太岁顺星节的吉时为甲辰(7-9点)、丙午(11-13点)、庚戌(19-21点)、辛亥(21-23点),此四个时辰可以祈福。

《燕京岁时记》:“初八日,黄昏之后,以纸蘸油,燃灯一百零八盏,焚香而祀之(北斗),谓之‘顺星’”。

我国自唐朝开元年间始,“祭星转运”就很流行,以星辰和具体人的流年对应,并以此推断祸福吉凶。这在现在看来是很神秘的。

很多人听说过“化太岁”的民俗,顺星节的说法与其类似,即“吉星要顺,助长好运祥;凶星要躲,避开凶煞”,符合大众趋吉避凶,平安吉祥的美好愿望。

其实对于“太岁”这一民俗传统说法,大家也不必恐慌,甚至“太岁”还有吉星的寓意。

《三命通会》说:“日主和太岁相合相顺,其年则吉”;

袁树珊说:“太岁至尊,非煞也”。

其实通过祭拜、祈福,甚至算命的方式,获取岁星“福星”的能量加持,更多的目的还是籍此以在新年伊始,反思自我,振奋精神,树立信心,谋篇布局。

“顺星”习俗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观念,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用仰望星空、燃灯舞龙、观看花灯等形式代替,文明祈福,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正月初八,一路发发!很多商家和企业在此日都开工了。愿2023疫情退却,山河锦绣;祝各位在新的一年,兔飞猛进,宏兔大展!

(作者:一堂国学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山东省民俗学会会员)

正月祭星的习俗

#2023新春庙会#今天是正月初八,我们这里在这一天有个祭星的习俗。

我们这里正月有三个日子是大多数人都要祭星的日子,分别是初八十八二十八,小时候还以为“祭星”是“记性”,是为了让人们有个好记性而烧香祈祷的。

随着年龄大增长,慢慢的才知道原来是祭拜天上的九大行星的,俗称:九曜星君,金木水火土和太阳太阴星君,还有个罗喉和计都星君。传说他们是掌管人们的吉凶祸福的。

在老人们的传说中,在九曜星君中有吉星有灾星,他们在初八十八二十八这三天会来人间巡视,所以人们都也会在这三天里祭拜星君,祈求保佑人们平安健康。

以前祭星的时候仪式感很隆重,人们用我们这里特有的小米做成祭星的贡品,先把小米在火上炒一炒,然后添上开水在火上慢慢的闷,然后用喝酒的小酒樽做模型,把闷好的米饭用脱成酒樽的模样,一个一个的摆在盘子里,摆上香案,叠上黄文,写上九曜星君尊神之位的牌子,等星星最多最亮的时候开始祭拜。

这是大众化的普通祭星,传说九位星君是轮流掌管每一个人的吉凶祸福的,所以还有根据自己的星君单独祭星的习俗,以后再说吧,反正这是我们这里的一个流传了很久的一个习俗了。

正月初八是顺星节,你知道传说中的星君和祭星仪式吗

到了正月初八,过年就好像已经完成一大半了,很多朋友们奔赴或者已经战斗在工作岗位了。其实,在古代,这一天还是个大日子,它叫做顺星节,稍有条件的家庭都要举行祭星仪式的。

什么是顺星节呢?这要从星君说起。在中国古代,特别相信天人感应,认为一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有命运的安排,而执掌普通人一年命运的就是星君或者叫星官。星君的说法不一,人数不一,但就顺星节而言,主流的仙人主要是九曜星君。

九曜星君是哪九位?他们就是北斗七星和辅佐二星。北斗七星指太阳星君、太阴星君、火德星君、木德星君、土德星君、金德星君、水德星君、罗睺星君、计都星君。北斗七星的称号来源于道教,规范于现代天文学,但两者对于民间百姓来说都太复杂,所以用最简单朴素的称呼他们。

可能大家对于后两者,则感觉陌生一些,稍微做一些解释。地球绕着太阳运转的轨道成为黄道,月球绕地球运转的轨道称为白道,黄道与白道两条轨迹,在平面投影的交汇处,北部称为计都,南部则称为罗睺。

当然这两个位置到底由哪个星君来执掌,在历史上曾经也有争议。不过,我相信当时的老百姓根本不会在意,也不会参与,这些都是当时的星象师、道士们之间高深的话题。

说到这里,九曜星君基本就介绍完毕。不过有些现代玄幻作家借用罗睺星君的名字,将罗睺描述为法力通天的魔君。曾经有部小说将罗睺作为毁天灭地的魔头,连女娲伏羲,如来佛祖,菩提祖师,老子和元始天尊等联手都不是他的对手,最后请出鸿钧老祖合天地之力才将其降服。

这真的是对罗睺星君天大的冤枉,也是对他能力天大的误判。其实,九曜星君在天宫的地位很一般。还记得《西游记》中托塔李天王奉命出战孙悟空吗?在托塔天王身后所站的人,就是九曜星君和二十星宿排在一起的,可见他们的官职、地位都不高。

说清楚了九曜星君,那么又有一个问题来了。到底那个星君在什么年份掌控什么人的命运呢?这个问题就不简单了,在道教里,这里有一套复杂的推演算法,还要根据星君司掌的具体职能、流年运势等等来测算。

民间老百姓自然不懂这些,如果人人都懂了,那就不用种田了,都去做道士了。但是老百姓有个朴素的思想,那就是礼多人不怪。因此,在正月初八顺星节这一天,不再去单独祭祀某一个星宿,而是将九曜星君一同祭祀。

在古代,祭祀星君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到当地庙里去烧香许愿,这种相对简单。但是不是所有的庙里都有九曜星君可以去参拜,所以不是每个地方的百姓可以做到这一点的,那么就只能采用第二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在家中祭祀,其实也不复杂,主要是在家中摆放灯花。如果条件好的家庭摆放108盏,暗合十二个月都有九曜星君照顾的意思。一般家庭准备49盏,合七七之数,条件差点的也要放置9盏。灯盏有泥制的有铜制的,里面放上豆油,再用“灯花纸”捻成灯芯放入其中。

待到祭祀的时候,家庭妇女们将这些灯盏放置在窗台、书桌、院角等处,宛如一个小型的烛光晚会。全家人将在这静谧的烛光之中,祈祷一年的平安顺利。

长辈借此机会教导晚辈修身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有星君在监察,这也是“举头三尺有神明”的道理。晚辈们也在这种神秘的烛光之中,对学业、对前程有了更多期许,同时领会“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

待到灯盏中的烛火都燃尽之后,家人们互道“星禧”,才将正常的灯火点亮,完成此次祭星仪式。当然,如果有讲究的,还有一系列的活动,并结合当地的特点,各有不同,这些就不一一介绍了。

虽然,这一切确实有唯心论的色彩,但在战乱频发的古代,百姓们便是以这种质朴的方式,祝愿自己和家人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参考资料:《七曜攘灾决卷》、《燕京岁时记》、《玉匣记》

过年时节话年俗(下)

#天南地北大拜年#

过年时节话年俗(下)

一、大年初一

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我们口头上叫大年初一,为新岁之首,这一天年味最浓。人们开始携礼串门“贺新岁”,晚辈给长辈拜年,压住邪祟。敬拜天地神明,为新一年祈福。这一天的习俗具体有:放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等。

先说求财敬神。

正月初一子时就有人开始求财,直至卯时。

求财就是请财神敬财神。

到了除夕晚上,一到十二点,守岁的人就打开财门——两扇大门,在大门前摆好的香案,放上供果,泡好香茶,展开长长的爆竹,然后点燃钱纸线香,有的人家还要在香案上点上红蜡烛,钱纸的多少不定,线香必须点两炷,再手持一把点燃的钱纸和冒着香烟的两炷线香,到大门前的路口,放下钱纸,作揖叩首,跪下拜请财神,请神的话语大意是:“启心奉请财神菩萨,新太岁管事,敬请光临我家,保佑我家发大财”,在地上插上一炷香,作揖起来拿着另一炷香,一边口念(现在一般是心中默念)“请财神菩萨来我家”,一边往家请。请到厅屋里的香案前,继续烧纸跪拜作揖,把香插在香案上。这是求财。

注意,求财以后,大门至少要打开几分钟,意思是等财神菩萨到家就位以后才能慢慢关合。我想,这样可以等烧钱纸线香的烟散出去吧。

求财后就可以睡一会儿,然后早早起床,准备好敬神。敬神主要是敬祖先即家先菩萨,意思是新年到了,请祖先先吃,也是感恩祖先。

然后敬神拜年祝福。

先说拜年的次序吧!。

“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寄娘。”所以,初一主要是给父母拜年,以及地面上相互拜年。

我地按亲疏、辈份、年龄的大小,小辈给晩辈,年龄小的给年龄大的拜年。大抵是这样:先自家儿孙给父母、爷爷奶奶拜年,长辈会给未成年儿孙红包。然后自家兄弟拜年,然后是亲房,再然后是家族,最后是地面人的人家。

拜年的顺序不能颠倒。年龄大的不能给年龄小的、长辈不能给晚辈拜年。因为这样会无形中小了自己,而最关键最主要的被拜的他们不仅受不起,还会折财折福甚至折寿! 古时拜年,恭敬的要单膝往前下跪,一般的拱手作揖,现在的一般就口头上说拜年,并且互说一些祝福语言。 拜年要到厅屋或堂屋门前才恭敬,不能进入人家卧室。 我地还要给旧年过世的老人拜新年,谓之烧新纸。要备鞭炮冥钱,客气恭敬的还要蜡烛,甚至整一套碗,三斋三荤,拜敬新客。所谓新客,指旧年过世的老人,由后辈请回享受新年敬奉祭祀的,即指新年增加的列祖列宗成员。

拜年还有一重意义,就是增进感情。平时有点小意见的人,初一拜年了,大一笑泯恩仇,从此和好了。因为平时可能放不下面子,初一这天亲友相陪,又是大节气,彼此也不计较那么多了。 以上均指地面上的,在初一上午完成,因此,初一这天拜年,真够忙够累。

不过,这些习俗近几年慢慢取消了,只自家儿孙给父母、爷爷奶奶拜年,自家兄弟拜年,而不在一起的就是电话、视频拜年了。

在大年初一也有许多禁忌和规矩,要处处留心注意,因为这一天是新的一年的起点,也是这一年希望的寄托,所以要处处留心注意,必须顺顺利利才大吉大利,否则,犯了禁忌坏了规矩,就认为晦气,不吉利,可能诸事不顺,甚至还会出意外。

在语言上,要讲一些大吉大利好的寓意好话,例如“恭喜发财”“福如东海”“脚脚踩福地,手手攀金银”等等,不能说“没有、病、死”等词语。

一般不购物,更不能用现金去购物,如果一定要购物,就用打红包的方式,或者用一张面额大的钞票,需要老板找钱,表示你同时也进了财。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洗脸、洗菜、洗碗等水,不能直接倒出去,要先用一个大盆或大桶盛着,过了午时以后才能倒。

特别注重初一求财神的爆竹。因为这预示着一家人这一年的运气,特别是财运。避免爆竹意外中断,我们这里初一求财神的爆竹,习惯与三十团年敬神的爆竹和买一样的。三十团年敬神的爆竹,因为首先是敬拜天地就要点燃,如果爆竹意外中断了,可以在祀祖宗的时候再点燃继续放。当然,初一求财神的爆竹就在下午再买一挂更好的。

尽管我也如此留心注意,但意外还是发生了。年三十团年的爆竹响得很好,偏偏初一求财的那一挂,响到中间就哑了!不知道是碰巧还是真的能预示,那一年我不仅确实诸事不顺,甚至还出了意外。

此外,有吃素传统信仰的家中,初一更要吃素,所谓“年初一吃斋,胜过一年吃斋”。我不吃斋,也不知道这个习俗。

二、初二到十四

至于亲戚,一般是初一崽,初二女及女婿,初三娘舅,以后是其他亲戚。当然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提前或者滞后,但局限在正月初五及以前,初一初二最恭敬,初五以后就日渐平淡稀松了。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要和女婿带着孩子一起走娘家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带的礼物都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也就是娘家的回礼,外公外婆舅舅们还要给外孙们打红包。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

老鼠大有“谁不让我过好这一天,我让谁难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惊扰了老鼠嫁女儿,老鼠就要祸害这一家。为了地里的收成,早早地睡觉吧!

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灶王爷要查户口。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也是财神的生日,所以初四就要开始准备好丰盛的酒席祭拜财神。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

这里顺便说一说贴财神。财神的种类多,刘姓的财神是关羽和张飞,贴的时候,关羽在左,大刀的刀口朝外,张飞在右;李姓的财神是秦叔宝和尉迟恭,其他财神任何姓氏都可以贴。

初五又俗称破五,这一天可不宜劳作,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大家要谨记哦。民俗说破五前的诸多禁忌,过了此日皆可破,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古代时妇女们也不再忌讳出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正月初六是马日,马到成功。人们在这一可以开始出门启市做生意了。

开门迎客自然要扫除垃圾,接着“送穷”。

“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就是祭送穷鬼或穷神。

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

正月初七为“人日”,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这一天,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传说女娲创世,于第七天造出了人。

这一日,大家可以开始过生日了,人寿年丰,可热闹了。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一大早便有丰盛的家庭筵席,又是聚餐吃喝,又是放花炮烟花的,来庆贺生日。

“七人八谷”,初八也就是谷日了,又叫顺星节。传说中这天是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星最多,人们会制作小灯燃而祭之,也称“祭星”,“接星”。

如果这一天天气晴朗,说明今年的稻谷收成很好。如果是阴天或雨天的话,那可能歉收了。所以盼望着是好天儿吧!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

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年初十,地生日。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踏实地。”

这一天,石头可是个宝!简单来说就是此日不能磨刀,不能研磨,不能制作石制用品,甚至很多地方会祭拜石头。

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

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从新年到正月十一,人们吃的食物中大多丰富且多油。因此,从这天开始,人们开始饮食清淡,清肠润燥。

更重要的是,由于三天后将是元宵节,从这天开始就要准备。家里将会买灯笼,搭灯棚。这一天还是离不了灯这个话题。灶下点灯,预放元宵,从这一天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这天,灯会正是开放供市民购买灯笼。为了元宵节,像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开始在大街上演习,也有人写灯谜猜灯谜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

在中国,灯谜是非常传统的字谜游戏,大人和孩子都喜爱解决这些问题。

初三到十四,我们的习俗没有这些传统。

初三初四是表亲走动的日子,外公外婆不在了,外甥在初三或初四给舅舅拜年,内侄给姑妈拜年比较恭敬。初五我们也叫“破五”,过了“破五”,年味就开始淡了,大家开始出门启市做生意,做手艺的可以挑日子起手,打工的也开始外出打工,拜年走人家的逐渐少了。

那时候经济很紧张,月工资30多元,要负担一家四口的生活,还要赡养父母及人情往来,家具添置等等。平时解决温饱已经不错了。若是哪一年办个大点的建设或出点意外就紧巴巴的。但不管怎样,年还是要过的。

过年也有贫富之分。

有一则网络视频说:春节,其实就是一场富人的盛宴,穷人的迁徙。太多太多的人,把乡愁和思念寄托在一张小小的车票上。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回到陌生而又熟悉的家乡,然而却发现故乡犹在,却已是物是人非,无法融入其中。

小聚数日,花费完一年的积蓄,重新回到那个不属于自己的城市继续打拼,留给父母和孩子无穷的牵挂和思念。年复一年,周而复始,融不进去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他乡融入不了灵魂,故乡安放不了肉身。已然成为这个看似美好的时代辛酸写照。

我们把年少无知给了故乡,卑谦有礼送给了他乡。但是他乡没有善待,只有故乡未曾离开。若能一世安稳,谁愿只身异乡在无人问津的地方拿尊严换钱,又在人声鼎沸的地方拿钱换尊严,也许这就是生活。

有人说世上本无春运,背井离乡的人多了,就有了春运。春运不是幸福,而是一场苦难。有多少人人奔波在回家的路上……

我也体会过穷人的年,“年年难过年年过”,在我的记忆中有件事印象特别深。那一年因为经济紧张,我家过年只称了“一刀肉”,大约两三斤。三十、初一敬神的肉也只能留着陪客,实在苦了两个孩子。

三、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观花灯,吃元宵,送节。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

先说观花灯。

正月十五成为灯节并在唐代中期已成定俗。“三十夜的火,元宵夜的灯”,到了正月十五傍晚时,各家各户,间间房里都亮起了灯,真是万家灯火,璀璨明丽,条件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人家,会照一个通宵。

过去许多大户人家,要制作很多灯笼,各式各样,条件一般的人家也会在大门前挂上一对红红的灯笼,也有不少人家会制作灯谜。灯谜是非常传统的字谜游戏,大人和孩子都喜爱解决这些问题。

我在涟源一中读书的时候,应该是1982年元宵节吧,我们都没有上课,自由参加学校里的节日庆祝活动,每个活动场所都很挤,我一个乡下的小伙子,第一次见到这么热闹的场面,非常兴奋,这里走走,那里瞧瞧,走了好几个地方,后来到了猜谜语的教室,碰到还有一条灯谜没有人猜出谜底,正在冷场,我一看,“花气袭人是酒香——打一《红楼梦》中人物”,啊!这不是袭人吗?当时,不少同学乱猜,我大声说“袭人”,因为我的地方口音很重,老师们听不清,就急着说“贾宝玉的丫鬟,袭人”。老师听清了,奖励我一大把糖粒子,我好开心啊。

再说吃元宵。元宵即“汤圆”,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以用煮汤,可以用油炸,还可以蒸食,都有团圆美满之意。

“元宵”作为食品,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来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正月十五傍晚,我们还要备好香案,摆好香茶净酒,用元宵敬神,敬神以后,才能食用。吃元宵时,必定喝酒,“吃了元宵酒,功夫到了手”,意味着年过完了,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了。男人喝烧酒,不喝烧酒的吃甜酒。

正月十五还要送灯。

到了下午,舞龙和舞狮的全体人员,带着狮子、龙灯,到所属范围的厅屋,串走一次,然后的附近的青山里,解下装饰,叫做送灯。

我成年时正好是八十年代,政策放宽了,又可以舞狮了。我们大队又成立了灯会,我主要是学耍拳之类的。学以致用,刚学会就出去表演。

那时候,厅屋的主人很欢迎,打发的红包也重,所以每个主要人员在元宵节送灯后,春节所得的红包,除了留一部分置办灯会的物质外,其他的都按照出勤分给大家,有了点收入,年复一年,参加灯会的年轻人就越来越多了。后来电视机普及了,舞狮也渐渐冷落,人们的观念与发生变化,自然稀少了。

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年就过完了,见面不再说新年好,给您拜年之类的祝福语了。

春节是我们汉族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合家大小如果没有特别困难,都要团聚,并准备丰盛的生活共同庆贺。敬天地祭祖宗求财神走亲友,给老者祝福,给

年轻人话吉祥,给小孩派红包,贴春联舞狮子,热闹非凡。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浓浓年味起,人间小团圆。传承至今的俗更增加了年味和浓浓的亲情。

让我们一起跟着习俗过大年,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喜乐,万事顺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