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植物风水

香炉的寓意及象征(茶具香炉的寓意及象征)

时间:2023-10-05 09:22:25 作者:一夜奈良山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香炉的十大忌讳:用心馨香,避免瑕疵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香炉,自古以来是人们供奉神明、抒感、熏香炼心的重要器物。在古代文化中,香炉有着神秘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人们的虔诚和敬意。然而,使用香炉也有一些忌讳,需要我们在熏香之时予以遵守,以表达对神灵的尊重。以下是香炉的十大忌讳,让我们一起了解。

一、无意熏香

“香火有忘,神明无识。”不熏香即不尊重神明,熏香是一种表达虔诚的仪式,应当心无旁骛地献上。

二、混熏不清

“杂熏杂味,疏离心神。”熏香时不宜混杂多种香气,以免影响清静的心境。

三、燃香过多

“余香未尽,焚香已逝。”燃香不宜过多,适量而燃,才能保持余香久留。

四、频繁更换

“不恒其心,神灵难安。”熏香宜坚持,不可频繁更换,以示对神灵的恭敬。

五、香炉位置不当

“尊卑位置,神明有区。”香炉应置于尊贵的位置,以示对神明的重视。

六、香火不洁

“纯净之心,始得纯净。”熏香前要净手,避免沾染尘垢,保持内心的纯净。

七、炉火未熄

“炉火未熄,留香不真。”熏香后应及时熄灭炉火,以防意外。

八、非正式场合熏香

“敬意未至,随意不宜。”香炉的使用应当在恰当的场合,表达虔诚的心情。

九、随意丢弃燃香

“托福托庇,粗心不足。”燃香后的灰烬要小心处理,不可随意丢弃,以示敬意。

十、缺乏心意

“虚熏虚敬,神灵难感。”熏香应当有诚意,缺乏心意的熏香不足以表达敬意。

香炉作为一种古老的仪式器物,承载了人们对神明的虔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熏香的过程中,遵循这些忌讳,不仅是对神明的敬仰,更是对自己内心的净化和升华。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言:“一炉香烬,几点清香;薰心修性,愈加宁祥。”让我们在熏香的时刻,以恭敬之心,燃起一炉香火,将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融入其中。

临朐到底有多少寺!你去过几个?

点击 关注 转发

欢迎 收藏 评论

浮山庙

海浮山庙建于冶源镇海浮山之巅,古称“钟灵寺”,后更名为“浮山寺”、“浮山庙”。

浮山庙相传始建于汉代。据史料记载,北魏文成帝和平三年(462),南齐钟山高僧僧远莅青州说法,遍游境内名胜,来到临朐冶源海浮山,盛赞此地山清水秀,不啻仙境。他倡建兰若佛寺,并为奠基定址山阴(山巅北侧)之阿。寺既建成,僧众随至,化缘醵金,营造殿庑,寺名“钟灵寺”。初仅殿舍数楹,规模不宏。孝文帝延兴初年(471),又大兴土木,拓址扩修,建有山门、钟鼓二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斋堂、僧舍等量余楹。守寺僧侣十数人。至唐高宗龙朔间(661—663),再次增修大殿、藏经阁、禅房、披兵房、宰牺房等十数楹。至此,一座中国传统形式的佛寺就基本形成了。并以山命名,改“钟灵寺”为“浮山寺”。这座寺院,矗立于海浮山苍松翠柏之间,东有潺潺弥河如飘绕玉带,北临老龙湾澄湖如鉴,苍山古寺倒映,衬托着蓝天白云,更使浮山寺蔚为壮观。高僧信士、墨客骚人慕名而至仙境,无不缱绻忘返。揽胜拜佛,至唐鼎盛。然至“会昌法难”,经营400年的浮山寺亦难逃厄运,殿倒佛毁,一片狼籍。

北宋建立,道教兴起。仁宗庆历间(1041—1048),浮山寺旧址重修殿阁,规模恢弘如前,然缁衣换羽流,法门更道院,“浮山寺”改名“浮山庙”。“寺”、“庙”一字之改,主持僧、道更替。这就使庙宇供奉神像有异,庙殿排列格局、造型结构、形式风貌、纹饰色彩等皆有差别。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因其早年曾当过和尚,他便立佛反道,海浮山的“浮山庙”也随之又改为“浮山寺”,换成和尚做主持。至初年,主持僧法名钟勤,其弟子乳名三庆,法号天佑和尚。二十四年(1935),重修文昌阁。

海浮山之巅,殿阁高耸,古柏苍翠;其阴,熏冶泉汇流成湖,碧波荡漾,山光水色,风景宜人,为齐国南境名胜之最。每年上巳、放生节、重阳节香火颇盛。《临朐续志•岁时》云:“邑南海浮山,有香火大会,是日,仕女云集,人山人海。山阴即为(熏)冶湖,水竹清幽,凡登山者靡不游览湖滨,以赏水竹之胜。”

1938年,日寇侵占冶源,首先占领了海浮山,将寓居于浮山寺中的三庆和尚驱赶出去,并于寺南山巅修建了三层炮楼,而修建炮楼之料石,就是拆自浮山寺的墙基之石。日寇将这座千年古刹变为废墟,又伐尽古树,以作鹿砦。从此,浮山寺胜境荡然无存。

1993年,为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恢复名胜古迹,发展旅游事业,冶源镇于海浮山之上重建了“浮山庙”、“文昌阁”等古建筑群。“浮山寺”再次变为“浮山庙”,又改回道家庙宇了。

东镇庙

东镇庙乃沂山镇山之神庙,背负凤凰岭,面临汶河,地处“九龙汇聚”之地,沟汇谷合,景色清幽。

沂山建庙始于西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名“泰山祠”,坐落于其主峰玉皇顶。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闰十月诏东镇沂山,并就山立祠”,迁庙于法云寺侧,称“东镇沂山神庙”。宋建隆三年(962)再次迁址于山下,即今之所在。据宋碑“创建东镇庙记”载,此庙迁址新修,其建造殿堂楼阁、斋舍道房等93楹,历时2年又8个月,改称“东镇庙”。其庙田、山场辖域20多平方公里:东至义道沟(约2公里),西至黄泥户洞(约1.5公里),南至齐长城遗址(约1.5公里),北至凤凰岭流水分界处。

东镇庙自宋奠基创修,后经元、明、清历代拓址,增修功饰,其修庙之经过和庙制规模,多有碑记。明万历《东镇沂山志》即录有三篇《重修东镇庙记》,且绘有“东镇庙图”,对东镇庙的结构布局、建筑用料等都有较详尽的记述。如青州府同知杨谏写的《重修东镇庙记》云:“薪采于沂山,石凿于荆山,琉璃陶于颜神山,材购于益都、临朐之民,南材货于临清、济宁之营,工师付于隗台巨室之手。其木石转运远至千里,近亦不减百里……逾半年而材始备。……越年,丙子岁正月二十四日工始兴……逾四月而工始成。”计有龙亭、正庙、东西廊、寝庙、东西厢、钟楼、鼓楼、山门,左右有披兵房、棂星门,左有祭器库、宰牲房,右有上中下五驿,有内外墙,东有坊……碑文记述了东镇庙整修购料情况及当时之规模。

东镇庙东西宽210米,南北长180米,占地3.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庙依山而建,规模宏廓,庙貌巍然。其构局为中国传统之院落形式,分为中、西、东三院。

中院是其主体建筑,前为拱形牌坊式午朝门,正(中)门高出,楣额石匾上镌“东镇庙”三个正楷大字。左右偏门略低,三门俱以绿琉璃封顶。进为拱券山门一间,顶系碧瓦。山门东西,各有将军殿两间。殿后,东侧钟楼,西侧鼓楼,尽为亭阁式。楼前各有负碑贔屭,侧首相望。再进为御香亭,亭三楹,周为廊厦,青瓦封顶。御香亭后为正殿,是东镇庙主体建筑,面阔7间,进深3间,形式大歇山,四面廊台之石栏玲珑,碧瓦封顶,厦檐凌空欲起,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前祭台,锁钉栏板结构。台之正面及东西两侧各砌石阶十余级,其石作精致,台之东有明洪武碑亭,西有元大德碑亭。两亭之南各有廊庑相围。大殿后面更衣殿,最后是寝殿,各为三开间硬山式,灰瓦顶。更衣殿东有藏经楼,两楹二层。

西院是公馆,馆门楣匾上题有“万山深处”四字,字大径尺,奇古浑朴,为明正德间青州府同知杨谏书。馆内有“净风轩”3间,中间卷厦,厦前有匾:“一尘不到”,相传为雪蓑道人笔,或曰,亦为杨谏笔。轩前花园,后有“会云斋”5间,再后为道舍、皂隶房、厨房等。

东院亦为公馆,前有花圃,后有客厅距间,再后是宰牲房、披兵房、神库、神厨,道舍,其规制大小、建筑工艺,均不及西院。

东、西、中三院,共有殿宇楼亭、斋房道舍170余间,是古代青州境内最大的山庙。院内名木古树参天蔽日。历代古碑,丛矗如林。

苍老的古树,林立的碑碣,雄伟的殿宇,优雅的环境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摩。

悬泉寺

临朐历史上不仅有许多山寺,也曾有许多泉寺。旧志载,冶源老龙湾北岸有玉泉寺,嵩山之侧有龙泉寺,但名气最大的是悬泉寺。

光绪《临朐县志》载:“悬泉寺一名演德寺。在县南伏崖社,隐于崖曲。一泉在草庵后,绝壁千寻,下出一泓,湛然如半月状,渟而不流。”

该寺在今石家河乡崮山村前。所谓寺者,今仅存其名而已,寺庙已荡然无存。遗址处存元碑一、清碑二。据碑文载,元朝以前建寺,后坍塌,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后修复。清乾隆二年(1737)有极恢弘的佛殿、宝阁、韦驼室、僧房等建筑。晨钟暮鼓,香烟缭绕,佛事极盛。乾隆四十年(1775)、同治八年(1869)均曾修葺。后期渐废。“”时,残存的阁楼和凉亭被扒掉,只存其东、南寺门。

悬泉寺自然景观特色独具。

悬泉依旧。在寺址西北的悬崖绝壁下,有一石坎,坎之顶壁,细流滴沥,下汇成池,因泉水从坎顶壁上滴落而下,故称悬泉。池内泉水清澈甘冽,捧之可饮。

古藤多姿。寺址后,崖高20余米,东西跨约百米,崖根有古藤多株,“屈曲虬拿,蔓络无际”。茎粗大者约30厘米,藤高近30米,攀附于崖壁石缝间生出的古柏、山榆、黄莲等树,直至崖顶树杪。初夏,紫藤花开,漫覆山崖,望若锦屏。

悬泉西侧,篁竹成林,碧翠欲滴。院中银杏挺拔参天,杏果累累;刺松苍古,针叶墨绿。还有那寺门以南地堰边的无影松,二主干平展,枝叶繁茂,树冠平展若席,多有游人坐其枝干观赏山景,松树盘根处,生一柿树,冠幅阔大,遮荫于松树之上,松树故名“无影松”。

寺址周围,遍山果木,春华秋实,别有景致。正如茅屋之对联云:春临花成海,秋到果满枝。又云:花开随人意,果熟任客尝。

沂山明道寺佛教造像

明道寺造像位于沂山镇上寺院村。1984年秋,村民建房时发现了一座舍利塔地宫。里面填满了残碎石佛,并在塔基附近发现了“沂山明道寺新创舍利塔壁记”碑一块。由壁记得知,塔为宋景德元年(1004)所建。舍塔塔基为六边形,塔基下面地宫为圆陀螺形。地宫内共清理出大小佛像碎块1200余块,约300余尊。造像涉及年号10个,由北魏正光年至隋大业三年。

造像在雕塑艺术方面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占绝大部分的背光式滑石造像和少量的小型石灰石类造像。这类造像一般年代较早,应是明道寺初创时期的作品,年代在北魏末期、东魏早期。在雕刻技法上显得生硬朴拙,较为粗糙,形体也比较小,且多有发愿文题记。从题记铭文看,造像者来自中下层百姓。另一类以大、中型圆雕、背光式浮雕佛教造像为主,小型造像较少。这类造像用料以石灰石为主,兼有少量沙石、滑石及陶塑佛像。时代多数集中在东魏晚期至北齐时期。这时期的造像,雕塑工艺精湛、造型艺术高超。造像躯体各部匀称,比例准确,形象逼真,工艺精湛。大部分造像都残留彩绘粉底涂层,个别造像仍局部保留彩绘及贴金痕迹。圆雕造像因与莲座分离,而不见题记刻铭(这时期圆雕造像的题记刻铭一般在莲座上)。

题材方面,不论是浮雕还是圆雕,主要组合为佛和菩萨。在背光式浮雕造像中,主要是一佛二菩萨的组合,单尊浮雕相对较少。关于本尊的题材,见于题记的有“释伽牟尼”、“释伽如来”、“定光如来”、“弥勒”4例。造像背光上部浮雕内容题材带刻铭的有:“日月灯明佛”、“维摩”、“弥勒菩萨”、“□□藏菩萨”、“观世音”,以及不带刻铭的“佛传故事”等题材。背光上部出现的这些题材丰富、构图巧妙、雕琢精美的浮雕佛教故事,在已知的古青州地区背光式佛教造像中十分罕见,应该说是明道寺造像中的一大特色。护法的内容主要是龙,在大部分的一佛二菩萨的造像中,本尊与两胁侍之间都雕有形象生动的四足游龙。一般龙头在下,龙尾上扬,它们或直接从龙口中引出莲花、莲叶、莲蓬等,或口喷水柱承托莲盘,或口衔莲杆引出莲盘,或口衔喇叭形长筒,再由莲盘或长筒引出莲叶、莲蕾、莲花、莲蓬等组成胁侍菩萨站立的台座。这些图案构思巧妙,有的还将力士、夜叉、供养人及化生童子等组合其中,更显得丰富多彩。飞天的形象也极富变化,一般雕在尖桃形背光上部两边,可分为托塔天、舞蹈天、技乐天等。她们或双手托塔,或手执乐器,折腰呈“U”形,飘飞的长裙呈火焰状上扬,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身姿。

“明道寺新创舍利塔壁记”清楚地记述了这批造像埋藏的原因、过程和时间。种种迹象表明,这些造像在末次被毁之前已经历过被毁的厄运,被毁年代极有可能是在北周武帝灭齐之后。至隋代佛教再度兴起,因间隔时间不长,所以许多佛像还能够粘接拼对修复,所以造像的末次被毁年代应在唐代毁佛运动时期。这批造像中纪年造像较多,不仅有利于此处佛像的排年序列,也对整个古青州地区佛教造像的排序提供了重要借鉴。

三官庙

三官庙,位于今县城北关兴隆路与路交叉路口处东北角。其主体建筑大部无存,仅剩三官殿西侧之财神庙(解放后曾作人民银行家属宿舍,后为个人所购)。经初步考证,此庙应为明朝嘉靖年间所建。

三官庙之“三官”,系指天官、地官、水官,因道教有“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之说,故又名“三元庙”。

旧时之三官庙,占地约8市亩。大门面南,院基较地面高出约3米左右,庙门上方书有“三元庙”3个正楷大字。院内正中有一座高约5米、宽约8米的高大牌坊,门楣处悬挂巨型铜匾一个,上书“三元都会府”。院内苍松翠柏,碑碣林立,虽盛夏酷暑,仍松涛阵阵,清凉宜人。内中另有一处院落,正面有7间大殿。殿宇高大宽阔,前沿出厦,厦廊前有立柱8根,此为三官庙主体建筑——三官殿。殿内正中供奉尧舜禹巨型坐姿立体塑像3尊,两边配有十八罗汉。正殿东西两侧,各建有二层阁楼式偏殿5间。东西两楼上各塑有一百八十天尊,共计三百六十位天神,寓意三百六十天之中,每天皆有天神值班,鉴别善恶。阁楼下层为东西两廊坊,四壁布满彩绘,室内充盈各种泥塑,皆为宣扬因果报应,教导人们积善行德等等。在西廊坊北端,有一座二层小楼,名曰“万仙楼”,内中供奉各种神像,但平日房门紧锁,无人进出。三官殿前面正中,有一巨型香炉,供善男信女们焚香化纸之用。三官庙西邻,隔巷有南北两个院落。北院座北朝南,建有财神殿;南院建有广生殿,两殿皆为3间。三官庙之东北角有一四合院,院内建有北屋正房5间,南屋3间,东西偏房各3间。其中,东屋中间的一间是院内通往外街的过屋,西南角是道士做道场时进出庙院的便门。年间,三官庙常住道士姓苏,分别为道长苏嘉寿和道士苏祥荣父子二人。

三官庙一年之内,较大香火共3次,分别为农历三月十五、六月十五、十月十五。据当地一些老人回忆,清末民初期间,香火极盛。每逢香火之日,县内及附近各县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庙会期限一般为3天。期间,三官庙对面的戏楼要提前出示海报,演出京剧、吕剧及其他一些精彩剧目。整个北关,各商家门店也早早备足各种货物,以供庙会期间销售。各地的商人也都提前赶到庙会现场摆摊设点,招揽顾客。整个北关,街头巷尾,热闹非凡。

1949年农历八月中旬,临朐县委机关自城西月庄村迁入三官庙办公。1953年春天,改为县招待所。招待所搬迁后,县京剧团、文工团又相继入住其中。此后,因“”、地面建设等种种原因,三官庙逐渐湮失。

白芽寺

临朐八景之一的白芽寺,位于县城西南50里的五井镇常家溜村北。这里风光秀丽,植被茂密,山环水绕,景色宜人。

据传,白芽寺始建于南北朝的北魏宣武帝时期。据《资治通鉴·梁纪第三》载,宣武帝时“佛教盛于洛阳,中国沙门外由西域来者三千余人,魏主别为之立永泉寺千余间以处之。处士南阳冯亮有巧思,魏主使与河南尹甄深、沙门统僧暹择嵩山形胜之地立闲居寺,极岩壑、土木之美。由是远近承风,无不事佛。比及延昌(512-516)年间,州郡共有一万三千余寺。”这是佛教在中国北方第一次大规模盛行,也是佛寺择山川形胜之地而建的开端。由此看来,白芽寺建于此时,应是可信之说。

白芽寺始建于牛栏山(原名涅槃山)山腰、五龙潭南200米处的山梁上,规模较小,仅佛殿三间,僧舍两楹。至金代皇统时期,住持文宽和尚另择新址,将寺庙迁至原寺北边山脚下涅槃山和玄武山交汇处的一块平坦山洼之中,占地1.5亩,依山傍河,五龙潭水流经寺内,规模较前大为改观。寺庙布局为大四合院建筑,大殿石墙瓦顶,庄严肃穆,东西配殿、山门、钟楼一应俱全。白芽寺在此历金、元、明三朝,350余年。

明弘治十五年(1523),白芽寺迁至今址。现存白芽寺,南北长65米,东西宽35米,总面积约3.4市亩。建筑布局为前后两进,前院为大雄宝殿和东、西配殿,后进是地藏菩萨殿和方丈、僧舍。钟楼在前院东南角,山门在西南角,三间南屋为存放法器的库房。整座寺院宽敞开阔,佛殿布局错落有致。五龙潭水由寺西北角流入,蜿蜒绕过大雄宝殿前经钟楼北侧汇入寺河。白芽寺明、清两代,香火昌盛。至清末,由于地方荒乱,盗匪四起,民不聊生,原来富甲一方的白芽寺也开始衰败,山门、大殿等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而开始残破。1947年临朐解放后,临朐县养蚕所在白芽寺成立,占用了前院的大殿和东、西配殿作为办公场所。翌年养蚕所迁杨善,该寺又成了常家溜村小学校。1958年嵩山林场成立后,在此设立白芽寺林区。现在,大雄宝殿仅存断壁残垣,东、西配殿虽依然伫立,却已破败不堪,其前墙、门、窗在后人使用时也进行过改造,已非佛殿旧貌。后院的地藏菩萨殿早已倾圮,现仅存林场新建的数间平房,供工人居住。寺中旧物只有地藏菩萨殿前那株300余年的四月雪依然枝繁叶茂,见证着古刹的变迁。

白芽寺原名灵峰寺。清光绪六年(1881)小塘仙师撰写的《重修地藏殿》碑文中说:“至于此白崖寺,创自春秋,兴来久矣。秦汉曰白 ,唐宋曰灵峰,元明又曰白芽。”此说显与事实不合,且不说东汉以前我国尚无佛寺,仅寺名更迭也与史实不符。明万历二十四年(1597)贺缟在《重修灵峰寺大殿记》的石碣中说:“自唐以前,佛殿原建在,前有大石遗迹在焉,弘治十五年迁于今地。”由此可见,该寺自唐至明一直沿用“灵峰寺”之名。至清《康熙临朐县志》仍有“灵峰寺即白塔寺,在尹士社,至县四十里”的记述。《重修地藏殿碑》是首称“白芽寺”的文字记载。此后,光绪三十二年(1906)朱家坡人高居广编写的《光绪临朐乡土志卷之六》中又有“尹士社……社内有白芽寺。”至二十四年(1935)刘仞千编纂的《临朐续志·卷七·八景》篇中始有“白芽寺枯松生白芽”之说。寺内残存的明弘治十五年(1503)《重修灵峰寺》碑残文中有“离城五十里,地名白涯寺,震有峻岭,兑有山河”等语——这里则称“白涯寺”。《康熙临朐县志·卷之一山川》中亦有“白崖上古刹中有枯松甚奇,古为八景之一”的说法。山名白崖,以山名寺较为可信;而枯松生白芽似显荒唐,且白芽寺枯松传说是:松树枝繁叶茂,树干中空,故称枯松,因之甚奇。干枝无叶的枯松何奇之有,僧人岂不伐之为炊,何待其突发白芽?

“崖”、“涯”、“芽”同音,是“崖”、“涯”附会为“芽”,还是“芽”附会为“崖”、“涯”,一时难以定论。但该寺为邑内最古之寺,明代以前名“灵峰寺”已是不争之实,至清始有“白崖”、“白涯”、“白芽”之误,现名“白芽寺”已成邑人共识,姑沿用之。

石门坊崇圣寺

崇圣寺,又名“重圣寺”,其前身乃是逄公庙、石门寺。

北魏中期,佛教兴起。僧徒四处选择山水佳丽处大兴土木,建造寺庵兰若,故有“天下名山僧侣多”的诗句。石门山深邃幽雅,远离尘嚣,自然是建寺供佛的理想境地。文成帝和平三年(462),始有僧人四处募化,于石门山逄公庙近侧,建造殿堂僧舍十余楹,并于石壁凿雕摩崖造像十数龛,遣住僧侣数人,且以山命名曰“石门寺”。

北朝后期,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宇文邕敕令毁佛,拆除寺院庙观,命僧道还俗,此即是历史上所说的“建德法难”。在这场法难中,地处偏僻、规模较小的石门寺,除尽毁摩崖造像外,损坏极小,一些重大寺庙的僧道首领,纷纷至此寄居避难。

隋唐,佛教复兴。由于受到地方州县官府的重视支持,一些长老住持,极力倡议扩建增修石门寺,并于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开始动工营造。这次扩建,使石门寺一跃而成为佛门重地。《东镇述遗记 》载“……石门土木,三载竣事,创建下院,增修殿庑数十楹,斋房数十楹。墙垣砖石,兽脊瓦拢,檐牙翘出,雕绘若生。规模宏廓壮丽,气势雄伟……日日晨钟暮鼓,山音回荡。每至朔望、神诞,善男信女云集,香烟升腾缭绕,数日不息。”从上所述,可知当年崇圣寺规模之大与香火之盛。

中宗嗣圣二十一年(704),石门寺增修“惠风庵”,使其男女僧尼达60余众。玄宗天宝初年,又于寺周石壁悬崖恢复增雕摩崖造像,大者30、小者60余尊。至此,石门寺成了青州以南的佛教活动中心。

佛教至唐代后期达到了鼎盛。然而,盛极必衰,至会昌五年(845)武宗李炎,敕令拆天下佛寺、招提兰若,捣毁佛像,僧尼还俗。这次“会昌法难”,面广令严,石门寺是朐邑大寺,自难幸免。370余载的经营,废于一旦,仅剩摩崖造像,残垣瓦砾。

宋代兴起,道家得势,发展较快。随着羽流的增加,庙观亦相应添设。仁宗庆历间,于石门寺旧址,另行布局,营建庙殿道舍数十楹,北宋末更名“重圣庙”。此次重修,其规模虽不及原来,高大亦非昔比,然山崖殿庑,高低错落自然,建造古朴大方,结构严整紧凑,造化人工,融会一体。废墟更庙殿,山水增辉,石门重开,又恢复了昔年生气,观光朝拜的游人香客,往来四时不绝。

元代,重圣庙又易主佛门,并改名“崇圣寺”。明代兴起,又改称“重圣寺”,一度曾住有僧、尼数十人,但终因地处深山,道路阻隔,未能持续多久,至明末,已是荒废不堪。冯琦在《游石门山记》中这样写道“寺负北岩,佛殿仅蔽风雨,僧舍数楹,架山木为之……今寺宇颓蔽,僧徒皆委去,老僧两、三人旦暮乞贷山谷间。”明末乱世,盗匪蜂起,多有至此窝盘者,士民则不敢进矣。至清代,已荡然无存。

现在的崇圣寺是改革开放后为发展旅游业而重建的,规模恢弘,建造精美,是一处理想的旅游观光之所。

莲花观

五井村东二里许有一小山,山势平缓,面积0.6平方公里,原名东埠子。北宗元佑年间,东镇庙道人元静化缘到此,在山上创建一座道观,取名莲花观,小山也随之被称为莲花山。

当时,五井镇瓷业发达,人烟密集,莲花观香火十分兴旺。后因金兵入侵,这一带长期遭受金、元少数民族统治,加之战事频仍,兵燹不断,瓷业凋零,居民流散,莲花观也随之荒废。

明开国以后,实行了一系列恢复生产、改善民生的措施。全国各地移民的到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五井很快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洪武25年(1393),在当地士绅的倡议下,莲花山上重新建起了一座道观,仍称莲花观。主建筑为泰山老母殿。老母殿正殿5间,砖瓦结构,全长三丈,殿宽七尺,厦阔三尺(古为棉布尺,一尺合1.6市尺)。殿架重梁、重檩,殿顶木椽,薄砖、石灰抹缝,殿面小瓦覆顶,瓦垄平顺整齐,垂脊上直下弯,跑兽成行,大脊吻兽对峙,两端各有钢叉一柄。两山为半石半砖,后墙中心石砌,两边砖镶。殿前台基青石砌筑,高约三尺;石阶七级,长五尺;两边是二尺半高的青石石条扶手。殿厦、木柱重梁。前墙一门四窗,门上一匾隶书“泰山老母殿”。木柱门窗皆为赭红色。殿厦梁、枋、椽头、雀提五色彩绘,殿内壁画艳丽明快,栩栩如生,内容多为二十四孝故事。大殿正中为泰山老母塑像,东头一间是二郎真君塑像,西头一间是哪吒三太子塑像。

老母殿前是一个圆形荷花池,直径在一丈五尺左右,整个院落东西宽约五丈,长约七丈,四周石基、砖墙。山门在南边正中处,挑山式门楼,门上有一“莲花观”匾额。莲花观重修后并无道人主持,仅在每年三月十五、十月十五,在当地士绅主持下举办香火盛会。由于莲花山山势平缓,男女老幼均能登山朝拜,加之周围村庄密集,十五又是五井大集,因此莲花观很快便在邑内及周边地区享有盛名。后有杨善社苏家庄苏姓道士来此主持,并开门授徒。不久,又在莲花观东建了一座关帝庙。关帝庙正殿三间,供奉协天护国忠义大帝关羽。大殿东头建有两间精舍,为观主居所。东屋五间为道士宿舍。山门也建在南边,与莲花观在一条直线上,规模也相同。这时的莲花观,已是除东镇庙以外的邑内第二大道观。道观占地15亩,观东为道士林,地产150亩,遍布莲花山前后及附近村庄。

成化五年,观主虔修又对泰山老母殿进行翻修,使大殿更加雄伟壮观,殿上匾额也换成了“泰山行宫”四个斗口大字。字体行楷,笔力健劲,落款是“河南张逊书”(据旧志载,成化间张逊曾任临朐知县)。同时还建起了东西廊房各五间,每间供奉一尊十殿阎君。十阎罗装塑的威严肃穆,满面寒霜。神案下塑有牛头,马面,黑、白无常等判官、鬼卒和一组组传说中的阴司酷刑,让人怵目惊心、森然可怖。后又在莲花观西建起了三官庙。三官庙正殿三间,供奉三官大帝。殿西建有两间精舍,为观中留宿贵宾之所。此院建有五间西屋,是观中蓄存法器的仓库。原来莲花观、关帝庙的两个山门也折去,改为一溜三个月亮门。月亮门南一丈五尺处建起了巍峨壮观的莲花观大山门。大山门高约二丈,阁楼式建筑,东西长约一丈,南北宽八尺,底层石悬圆洞门。门宽四尺,高七尺。大门上方、砖墙中嵌有一块长三尺、高一尺、平整光滑、四角方正的大石,上面刻有“莲花观”三个大字。字大盈尺,隶书阴刻,古朴苍劲。墙厚三尺,青石砌成。西侧石阶直达阁楼。阁楼是观主接待贵宾之所,建造考究。阁楼为二层,高八尺左右,宽五尺,前有三尺晒台。楼顶檐牙翘角,垂脊上直下弯,跑兽成行;阁顶大脊吻兽、截兽具备;两端各立一柄三股钢叉。后墙上两个大圆窗,东西两山各有一个圆窗,前面六扇雕花格扇门。大山门东边是钟楼,西边是鼓楼。

在莲花观西20米处,有明嘉靖年间修建的文昌阁。文昌阁建在一个宽阔的台基上。台基高五尺,东西长约一丈八尺,南北宽两丈。四周青石砌筑,上面方砖铺地。文昌阁在台基北端,坐北面南,大殿三间。殿宽五尺,厦阔二尺。大殿建造考究,古朴典雅。殿前两只三尺高的石狮子,殿内供奉梓童帝君。大殿西头有一月亮门,下有十三级台阶,由北面拾级而上。文昌阁周围苍松数株,历来为邑内文人聚会、出入之所。

清代,莲花山香会久盛不衰。初年,邑内灾祸连绵,盗匪蜂起。莲花观虽已失去昔日辉煌,但仍有道人主持。1939年,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支队进驻五井时,一营曾在观内派驻一个班的游动哨。八路军撤离后,汉奸翟荣耀盘踞在此,下五井村的陈道士被赶回了家。翟荣耀就住在大山门的阁楼上。泰山行宫、关帝庙、三官庙等建筑则全被毁掉,修建了炮楼。解放后,五井小学少先队在莲花山上遍植桃树,一度被称为“桃花山”。改革开放后,一些善男信女又在原观址的东北方修建了一座老母殿,仍沿袭三月十五、十月十五为香火日,但已无复昔日风采。文昌阁旧址则被开发为居民住宅区。

法云寺

沂山法云寺坐落于百丈崖西、玉皇顶东侧的天衢园,处在沂山五大景区的中心位置。法云寺西倚玉皇顶,东临圣水湖,四周群山环抱,苍松古柏掩映,实可谓“深山藏古寺”。 法云寺始建于东汉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是当时青州境内最大的寺院。因法云寺地处高山密林,时常被雾气笼罩,白云沉浮,时有翻腾,故名“发云寺”;由于雾锁云笼,幻象神秘自生,又因佛家尊称曰“法”。“发”、“法”二字谐音,后改名“法云寺”,并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现在看到的法云寺是1998年依据史料记载,在原址上重建的。依地形而建,座西而东,分前中后三座大殿,左右有偏殿、钟鼓二楼等。

寺门上书“法云寺”三个大字,为原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老先生所题。进入庙门第一座建筑是“天王殿”,里面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其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分别是:执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执剑的南方增长天王,执龙的西方广目天王,执伞的北方多闻天王。他们分别代表“风、调、雨、顺”,象征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之间有北南两配殿。北配殿供奉的是菩提达摩,也称达摩师祖。他在少林寺首创禅祖,所以被列为初宗。南配殿是伽蓝殿,供奉的是伽蓝菩萨关羽。

大雄宝殿正面供奉的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释迦牟尼长大后,深感人间苦恼,所以29岁出家,35岁悟道成佛。释迦牟尼左边是观世音菩萨,右边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

穿过大雄宝殿,迎面耸立着一棵高大的松树,便是沂山迎客松。迎客松树高15米,胸围2米,它虬枝外探,斜向道旁,犹如一位巨人伸手探臂向游客招手致意。此树为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璁祭祀沂山时所植,距今已有450余年树龄。

迎客松树下是圣水泉,它是沂山四水之一的汶水源头。登上66级台阶后,便到达了药王殿。殿中间供奉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如来佛,又称“大医主佛”,因为能使众生离苦得乐,解脱终生病痛、苦难和灾害,所以被人们尊称为“消灾延寿佛”。左边是日光菩萨,右边是月光菩萨,合称为“东方三圣”。

在药王殿后面有一棵奇松——栗抱松。古栗树距今已有470余年的历史,在底部自生三株幼板栗树,大小不一,人称“四世同堂”。特别引人注目的是,40年前从老树干60厘米腐朽洞穴处,自生一株油松,老栗新松异株同体,相映成趣,谓之一奇。

法云寺历经近两千年的历史,见证了沂山佛教发展史的荣辱兴衰。它曾经是齐国南疆唯一的大佛寺,也曾在明道寺兴盛后被无情地冷落。在唐武宗灭佛时,作为青州境内唯一的寺院被保留。到宋朝以后,沂山的教会神事,由道家统而代之,法云寺依然惨淡地惟系着香火。辉煌的历史永久地载入史册,即将迎来的是更多游客和信徒的瞩目和朝拜。

(资料来源于临朐史志办,图片来源于网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