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星盘查询

出殡和送殡区别(送殡哪些人不能去)

时间:2023-10-03 22:27:50 作者:流水随风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从尸、殓、殡、葬的字本义看丧事活动的基本流程有哪些?

人去世之后,在放入棺材之前叫“尸”,即停尸;把逝者放进棺材叫“殓”,即入殓;入殓以后称逝者为“殡”,即停殡;棺材和逝者合起来叫“柩”,即棺柩;将棺材从家里拉出来叫“引”,即发引;将棺材埋到土里去,叫“葬”,即归葬。下面具体训解这几个字,看看它们与丧事活动基本程序的关联。

“尸”不是简化字,本来就有,金文象人屈膝坐下之形,本义是坐下的状态。古代祭祀时,生者因不忍见至亲之不在,乃以活人「尸」代表死者接受祭礼。活人尸按礼是不能随便乱动的,所以人死之后以活人尸代替叫停尸。应当知道,“尸”的本义是指人的身体,人死后的身体叫“屍(shī)”体,“屍”与“尸”本来是两个不同的字,汉字简化以后,“屍”字简化成“尸”,好多人不知道本来“尸”的意思了。就像“後”简化成“后”,把“皇后“写成“皇後”;“裏”简化成“里”,把“故里”写成“故裏”;“臺”简化成“台”,把“兄台”写成“兄臺”;“榖”简化成“谷”,把“稻谷”写成“稻榖”;等等一样,都错了。这是简化字的败笔,是应该立即纠正的。

“殓”,本字是“敛”,“敛”在甲骨文里就有,是形声字,从攴(pū)从佥(qiān),佥亦声。“佥”意为“双面的”、“两边的”。“攴”指“敲击”、“手动”。“佥”与“攴”联合起来表示“从物体的两边同时收拢”。本义是收拢、聚拢的意思。《说文解字》:“敛,收也”。《释名--释丧制》:“衣尸入棺曰敛”。由于敛本身有丧事含义,之后专门造一个“殓”字分解“敛”的字义,因此,殓的意思就是将逝者收拾妥当,放入棺材,即入殓。

“殡”,《说文解字》说:“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释名》解释:“於西壁下涂之曰殡。”《礼记--檀弓》:“孔子曰:夏后氏殡於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於两楹之闲,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於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阼是主台阶,楹是屋前的柱子。殡的本义是停柩待葬,即入殓之后,将棺柩停放在特定地方,供起来。

“葬”,一开始的本义是人死用草覆盖埋葬,后指用棺木埋入土中。《易-系辞》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就是用草将死人盖起来。《礼记--檀弓》:“国子高曰:葬者,藏也。”《说文解字》:“埋也,藏也,从死在茻中”。葬的意思很明显,就是给逝者安排一个最后的归宿。

从上述关于死丧的几个关键字可以看出,所谓丧事,即从逝者咽气到下葬这一过程中,人们就尸、柩、殡、葬所从事的相关活动。停尸、入殓、出殡、下葬,即是这个过程的基本环节。停尸准备,入殓祭拜,出殡送丧,下葬安息,即是丧事活动的基本内容,也正是丧事活动的基本步骤和基本程序。

停尸是指从逝者咽气到入殓入棺这一时段,停尸期间是主家丧事活动的准备阶段;入殓是指从逝者入殓入棺到出殡这一时段,即停殓或停柩阶段,入殓期间,主家开吊,吊丧祭丧等规模性丧事活动实施;出殡是指从逝者动柩出丧到墓地这一时段,也是规模性丧事活动的重要时期;下葬是指从逝者棺柩入墓到圆坟这一时段,下葬期间是丧事活动的收尾阶段,逝者已安,客散人走,丧事操办阶段结束。之后是居丧守孝。

在农村去殡仪馆有3件比较忌讳的事情,看似玄乎,其实真有点道理

虽说农村大部分地方都是实行土葬,老百姓们也比较推行土葬。

不过还是有一些农村因为火葬比较划算,老百姓们选择以火葬的方式安葬逝去亲人。

虽然火葬没有土葬那么历史悠久,礼节繁杂,但在农村也依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禁忌。

土葬是把遗体停在自家大厅,出殡时才抬头下葬。

而火葬遗体则需要送往殡仪馆进行火化,火化好才用骨灰安葬,还是有些区别。

不过去殡仪馆送逝者最后一程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忌讳之事,下文就和大家分享3个禁忌,看似玄乎但真有点道理哦~·话不多说一起来看吧~~

一、穿衣禁忌

去殡仪馆就像去参加土葬的出殡仪式一样,穿衣一定要注意。

那是去送逝者离开,是一件非常沉重且悲痛的事情,所以最好是穿得素雅一些。

尽可能选择黑白灰颜色的衣服,金银首饰什么的,也尽可能不要戴,发饰也需要素雅些,不可头上戴大红花,身上穿的花花绿绿的。

毕竟是白事,是葬礼,而非喜庆的红事,所以最好打扮素雅些,连鞋子都不能穿太艳丽的颜色。

不仅是衣服颜色,就连材质都需要注意。

不能穿容易起静电的衣服,或带容易产生静电和电波的电器。

容易起静电的衣服,可能有的朋友没有见过。

小时候老家农村各方面都不太发达,卖衣服的比较少,稍稍质量好一些的比较贵,所以老妈就经常在摊子上给我们买特别便宜的那种。

结果一到晚上关灯后脱衣服睡觉,就会看到有火花,小时候不知道这是啥意思,现在才知道,原来这就是起静电了。

会起静电的衣服,大多质量都不太好,比较便宜。

去殡仪馆不穿这种衣服,一方面是尽可能体面,不要让来参加葬礼的其他人觉得自己寒酸。

另一方面则是,静电有时候会电到人,影响不好。

我们知道人有时自身就会产生静电,与其他人触碰到都会被电,如果再穿带静电的衣服,那电量就有点太足了,万一造成伤害或意外,那就不好了。

二、不碰猫狗不带宠物入场

去殡仪馆前,最好是不要碰家里面的猫狗等宠物,至于原因,个人觉得是因为农村的丧葬礼仪里,比较忌讳猫狗等宠物的毛发。

猫狗如果在掉毛期,人去触碰了,身上都可能带上毛发,万一在遗体告别仪式时,不慎飘落在逝者遗体上,一起火化,这在农村看来是大忌。

所以尽可能避免触碰后去殡仪馆,真碰了,记得洗手或换身衣服。

当然,去殡仪馆或火葬场,更别想着带上猫狗等宠物了。

农村土葬里,有给遗体守灵的习俗,最大的目的就是守护遗体不被一些猫猫狗狗什么的破坏。

甚至宠物靠近遗体都是忌讳,原因是农村觉得动物靠近遗体,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所以火葬时,带宠物去殡仪馆、火葬场也是大忌,不仅是因为葬俗不允许,还有就是,现场人比较多,宠物万一咬人抓人什么的,破坏现场秩序,也会被视为对逝者的不敬,故而需要注意避免。

三、进去前看看太阳

去殡仪馆大多是坐车去的,直系亲属护送灵车过去,其他人要跟在后面。

但到殡仪馆下车后,可以先看看太阳,再进去殡仪馆里面。

原因说是先吸收些太阳之气,因为殡仪馆和火葬场一直被视为阴气比较重的地方。

而刚从车上下来,最好是在外面待一下,让阳光照射一下身体,再进去,会好些。

这点个人觉得没有特别明显的意义,只是农村对场所比较忌讳,所以可能会需要注意一下。

农村对于丧葬之事忌讳的比较多,如果不是真的必须去,大多都是尽可能不去,因为内心会不舒服,晦气。

不知道此外大家还知道哪些类似禁忌和忌讳呢?欢迎留言交流补充吧~~

从“出殡”到“下葬”,丧事有哪些主要流程?

现行一般习俗所谓出殡,亦称出丧、出葬或送殡、送葬、送丧等,是指将棺柩或灵柩从停柩停灵的地方移送至安葬或安放的地方的丧事礼仪。《仪礼》里面叫“执披”,即用丧服布带(功布,即丧服小功之布)挎在肩膀上拉灵车。《朱子家礼》里面出殡称“发引”,也是用功布拉引灵车的意思。

笼统地讲,丧事活动分为两大事项,一是将逝者在家里停殡,二是将逝者在墓地下葬。殡是停放逝者,葬是埋葬逝者,通常意义上将丧事活动归结为殡葬,是很准确的。咽气停尸是殡的开始,洗沐入殓是殡的准备,各种吊拜奠祭是殡的礼仪内容。出殡是葬的开始,当然也少不了各种流程礼仪和习俗要求。就北方汉民族较为流行的操作来说,出殡到下葬之间的丧事事项如下:

(一)择日择时

择日即择殡日,也就是选择确定出殡的日期。择时即择时辰,也就是选择确定出殡的时点。《礼仪》的择日是先占卜,然后由主家确定;现时生活中,择日一般是先请阴阳先生看黄历,然后由主家确定。历史上,夏代是早晨出殡,商代是中午出殡,周代是傍晚出殡。现时生活中,一般是早晨出殡或中午出殡,即通常所谓上午殡或下午殡。傍晚出殡的相对较为少见。

其实择日择时在开吊前一般就已经确定,出殡日主要是怎样更好地执行计划安排。

(二)堂祭

起柩走棺前应当举行堂祭。这是在灵堂举行的最后一次祭奠活动,所以,一般习俗要求必须实施。因为走棺后,灵堂也就没有逝者,灵堂的丧事意义就不存在了。

此次堂祭是整个丧事活动期间规模最大的丧礼仪式活动,所有主家人员和吊丧人员都必须参加。

(三)摔盆

《仪礼》和《朱子家礼》里面都没有摔盆,但古典名著《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等都有摔盆的情节描写。可见摔盆产生于宋元之后。

习俗认为,丧盆(一般叫牢盆)承载着停殡期间主家人员和吊丧人员烧供的烟飨,摔碎后敬献给逝者。摔丧盆一般习俗由丧主实施。

(四)路奠

《仪礼--既夕礼》讲出殡:“至于邦门,公使宰夫赠玄纁束。”意思是出殡到城门,国君派人赠束帛。之后是吊丧祭奠,这应该是路奠的起源和出处。《朱子家礼》也有路奠:“亲宾设幄於郭外道旁,驻柩而奠。”幄是帷幄、帐幕的意思,也就是搭个帐篷,放个桌子,摆上祭品祭物,在送殡途中祭奠逝者。《红楼梦》用一回的篇幅写秦可卿路奠。所以,路奠是一般礼俗,既有古法来源,又有传承脉络和依据。

现时生活中,一般城乡丧事活动都有路奠。

(五)祀土

祀土即祭祀后土之神。农耕文化形态下,土是人们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动土为不敬,所以要祭祀。因为丧事要破土,所以应当祭祀土神。祭土一般在下葬前实施,也有在做穴破土是操作的。

有的地方叫祭山,可能是传承过程中的演变。

(六)活祭

《仪礼》和《朱子家礼》中都没有活祭,所以,活祭应该是民间形成的丧俗。

活祭可能是从殉葬演绎而来。上古时期,有活人陪葬的要求,到春秋时期,人们普遍认为“不仁”,所以改为“藏明器”,即涉及衣食住用等的器具用品,《仪礼》和《朱子家礼》中有具体的列举和解释。宋元之后,明器逐步被纸器纸扎取代。现时城乡丧事活动,使用明器的很少,但不知何故,活祭之俗在很多地方都有。比较流行的操作是用一只公鸡,将鸡冠往棺柩上擦出血来,即算活祭完成。

(七)引棺

所谓引棺,即丧主下到墓穴中,导引棺柩入墓穴。丧主引棺时,应当加一些说辞,如“爸妈!慢一点!当心点!”“到家了”等。

引棺也是民间习俗,许多地方都有。

(八)回灵

所谓回灵,即孝子孝孙捧着灵位与其他送丧人员一起返回。回灵在习俗上有几项要求:一是回灵时点是等到棺柩在墓穴正位且丧主铲还第一锹土之后;二是丧主还土后,孝子孝孙要在墓地绕墓穴走三圈,有的地方要求磕头行礼;三是孝子孝孙要在墓地抓一把土用衣角兜回家;四是离开墓地不得哭泣不能回头。

回灵也是民间习俗,北方许多地区很流行。

(九)慰灵

有的地方叫安灵,《仪礼》《朱子家礼》叫“反哭”“复吊”。基本要求是,送丧人员回到主家后,应到原停柩行礼。具体操作要求,孝子孝孙回原停柩灵堂,将兜土倒到屋角,丧主将逝者灵位在堂中放正,按次序磕头行礼。

(十)烧丧

所谓烧丧,就是将与逝者相关的衣服、被褥、物品、用品等不宜再用的东西烧掉。还有,用于祭奠的纸扎、纸器、花圈、花篮、旗幡等,不带入墓地的,也应当在出殡后烧掉,其实严格意义上讲这不是烧丧,而是送丧,即烧掉这些用于丧事的奠物作为烟飨敬献给逝去的亲人。

烧丧后,丧事活动告一段落,第三天圆坟后,丧事活动结束。

古法丧礼,下葬前后非常复杂。现行丧事习俗操作上较为简单,也比较符合生活实际。

“出殡”走丧,谁在前面?谁在后面?你们家乡是怎样的安排?

自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下,主流文化阶层对封建思想和传统、封建观念和意识、封建体制和制度等,在理论上是实践上进行全方位大规模地改造和重塑。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以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思想构建文化阵地,摒弃封建糟粕。所以,百年以来,在主流意识形态方面,丧事礼俗在总体上都被视为封建迷信。由于没有主流文化层面的倡导和官方的统一规范管制,丧事活动在礼俗的传承和操作上十分混乱。三教九流,莫衷一是;前村后坊,各行其是。各地区、各地域、各系统、各部门、各民族、各人群等等,在礼俗上一样的没有不一样的多,有的甚至相反。亟待规范统一。

作为丧事活动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出殡走丧如何列队?如何排序?谁在前面?谁在中间?谁在后面?各地要求都不一样。我们以古法丧礼规范文本为依据,参照古典名著的记述,对出殡送丧的队列进行分析,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仪礼》的规定

从商周秦汉到宋元明清,三千多年,《仪礼》一直是礼仪操作的最为规范的参照蓝本和操作依据。根据《仪礼---士丧礼》《仪礼---士虞礼》《仪礼---既夕礼》的规定,大体上讲,送丧队列安排要点如下:

(1)出殡送丧,棺椁用车。

(2)商祝人员(司礼及执事人员等)负责拉灵车。与逝者关系较为亲密的人员,将丧服布带系在灵车上,然后輓在肩上帮助拉灵车,古法礼仪上叫“执绋”。丧主及重服人员随灵车哀哭。

(3)铭旌在棺柩之前,明器在铭旌之前,旗幡在明器之前。

(4)逝者家人、亲戚、有朋,在棺柩之后,随行。

归结一下,送丧队列从前到后依次为:旗幡、明器、铭旌、灵车、送丧亲属等。

2、《朱子家礼》的要求

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加上佛教对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不断渗入,到两宋时期,《仪礼》《礼记》关于礼仪操作在许多方面已经与实际生活相距很远。司马光、朱熹等,以《仪礼》《礼记》为蓝本,结合当时社会生活,对礼仪进行权改与演进,司马光作《书仪》,朱熹作《家礼》,对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等进行一些新的设定。宋元之后,特别是明清时期,《朱子家礼》是官方指定的礼仪操作范本。

按《朱子家礼----丧礼》的设定,出殡送丧的队列安排要点如下:

(1)棺前部分。从前至后,依次为方相、明器、铭旌。

方相即驱鬼的大型纸扎,造型一般为钟馗等。明器是随葬的用品用具以及食品食粮等。铭旌是书写逝者名讳的旗幡。

(2)棺柩部分。指灵车与棺柩。包括拉灵车人员,奉捧魂帛、香火人员等。

(3)棺后部分。紧接在棺柩后面的是旗幡,之后是送丧人员。

送丧人员歩从。具体先后次序为;男子由右,妇人由左,重服在前,轻服在後,服各为叙,侍者在末。无服之亲,男居男右,女居女左,皆次主人主妇之後。尊长次之,无服之亲又次之,宾客又次之。

归结一下,送丧队列从前至后的次序为:纸扎、明器、铭旌、灵车、旗幡、送丧人群。

3、古典名著记述的送丧队列

《金瓶梅》为明代中后期作品,其民俗的记述具体细致,贴近居民生活,较为真实可信。

第六十五回“愿同穴一时丧礼盛 守孤灵半夜口脂香”写李瓶儿死出殡场面,其送丧队列安排的要点如下:

(1)棺前部分。驱鬼方相在前,之后是纸扎、纸器,包括旗幡、幡亭等,之后是铭旌。

(2)棺柩部分。走棺用杠,即用人抬,且有指挥(杠头)敲响板(或呼号子)。孝子随棺扶灵。

(3)棺后部分。送丧人群。按丧服等级排序。男性步行,女性家眷堂客等坐轿。

归结一下,送丧队列从前至后的次序依次为:纸扎、纸器、旗幡、铭旌、灵柩、送丧人群。

4、现实送丧队列的操作选择

现实生活中,家有丧事,出殡送丧如何列队排序,值得研讨。我们建议送丧排队的要点如下:

(1)棺前部分。旗幡、纸扎、纸器。

(2)棺柩部分。抬棺人员,丧主。

(3)棺后部分。送丧人群。

几个重点事项的设想。

一是喇叭鼓乐班子人员安排。建议放在在棺柩之后,送丧人群之前。基本理由是:喜事迎亲,喇叭鼓乐在前,突出喜事氛围,喇叭鼓乐是迎亲等喜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不行。丧事的喇叭鼓乐是一种辅助手段,只在民俗中有,规范的丧礼中是没有的。喜事是吉礼,丧事是凶礼,应当有所区别,所以,不赞成喇叭鼓乐用在棺柩之前。

二是“引魂旗”的安排。“引魂旗”是民俗设置,古法丧礼中是没有的。“引魂旗”的来源和具体形成有一个过程,大体上讲,是从古法的重、铭旌、魂帛、神主等综合演进而来。在北方地区,一般民俗,“引魂旗”由长孙执拿,送丧时,走在棺柩靠前的地方。

三是“撒纸钱”的安排。“撒纸钱”是近代以来的民俗,古法丧礼中是没有的,古典名著如《金瓶梅》《红楼梦》的中都是没有的。按照旧俗,“撒纸钱”人走在棺柩之前。我们不赞成送丧过程“撒纸钱”。

四是丧事事务性人员安排。送丧过程中,引路指路的,打旗扛幡的,抬棺护柩的,以及其他执事、服务、有特定任务事项的人员等等,应当按其工作事项纳入送丧队列,不作丧仪安排。

丧葬中的“祭”和“奠”有什么区别?犯错不是简单的玩笑

古人说,死者伟大,安葬。古代社会就存在丧葬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越来越重视这一传统文化。原因之一是出于对鬼神的敬畏,另一个原因是统治者不得不用葬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因此,这种丧葬仪式也有一些具体的规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纪念死者的时候都会用到“祭”和“典”这两个词,但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含义。如果你犯了一个错误,那将不仅仅是一个笑话。

供奉鬼神物品、祖先

首先我们来说说“牺牲”二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但这并不意味着“祭祀”一词就诞生于甲骨文产生的时期。这意味着考古学家发现的最年长的“受害者”出现在甲骨文上。

殷商时期出现甲骨文。是商代贵族及其皇室用于占卜、祭祀、记事的文字。加之商人尊重鬼神,所以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也成为了与鬼神沟通的媒介。

《说文解字》中的“祭”,就是“随征,手拿肉”的意思。从字结构来看,左半部分是甲骨文写的“祭”,指肉食动物向鬼神祭祀生命。右上部分指的是“手”。

从字形来看,肉像是用手放在祭坛上的。因此,“祭”字本身就有祭祀鬼神的意义。由于古代社会的人们获得肉类并不容易,所以他们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去狩猎。

所以,只有把这来之不易的肉奉献给鬼神,才能表达敬意,等待鬼神的保佑。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古人祭祀的对象不再局限于鬼神,还扩大到包括已故的祖先。

因此,“祭”就衍生出了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谷粱传》中写道:“祭祀推荐的是时间、尊重和美丽,而不是品味。”

纪念仪式与纪念酒

那么“典”字是什么意思呢? “典”字也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如果把这个字分开,可以发现上部是酒器的形状,这就是“首”字的意思。

“首”下有一个“丈”,《说文解字》中代表可以放置酒的架子。

另外,“殿”字下部的“一”象征土地。因此,如果所有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放”就是将酒放在地上。

《先秦诗集《诗经》中写道:“我祭祀之时,宗室已闭”。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受害者用来祭祀的地方在哪里?祠堂的窗户下。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典”还拓展了其他含义。由于这个字的本义包含“酒”,所以有些人会在祭酒仪式中使用这个字。

从字形结构的角度看“殿”字,我们会发现酒器的下部酷似人手的形状,所以这也意味着需要双手恭敬地奉酒,以表达对人的崇敬。鬼神。

例如,建筑物建成后,必须举行奠基仪式。这是对这片土地的神灵的祭祀活动,献上美酒,祈求神灵的保护。

“牺牲”和“者”这两个词的权重不同

说完了“祭”和“奠”各自的含义,我们再来说说为什么它们用在不同的场合。

放置死者尸体的棺材上,会有一个大大的“赖”字。这是因为在古人看来死亡意味着灵魂离开了肉体,但灵魂是不朽的,灵魂也需要享受食物。

但“祭”、“饮”二字都含有食物,如何区分呢?古书中记载:“祭者,亦献酒食……诸祭,皆谓奠祭”。这似乎意味着,一个人死后,在他被埋入土里之前,整个事情可以称为“运球”。 。

“祭”字多用于祭祀神灵、祭祖的活动。这样就很容易分开了。入葬前的一切丧葬仪式都只能用“典”来表示。

安葬完毕后,如果要祭祀祖先,就用“祭”字。

另外,这两个词在丧葬文化中也有不同的侧重点。由于安葬礼是指死者下葬前的一切仪式活动,而且这种场合极其悲痛,所以在古人看来,安葬仪式是一种“邪礼”。

但祭祀仪式却有所不同。虽然都是祭祀祖先、鬼神的仪式,但祭祀仪式都是吉祥仪式。因为这个仪式的出发点并不是悲伤和绝望,而是内心的一种敬畏。

《礼记》 俗话说“礼经五经,莫过于祭祀”。这种祭祀关系到王朝的命脉、国家的繁荣、宗族的延续。儒家认为,只有将祭祀仪式变成规范化的祭祀仪式,才能规范社会秩序,臣民才能遵循礼法。

简单来说,这个仪式是封建王朝用来约束天下人民的。因为在古人看来,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出牺牲并获得牺牲的祝福。这也从道德上防止了臣民做恶事。

“祭”和“立本”两个词有不同的场合。

此外,受害人与受害人的性质也存在差异。前者供奉世间万物,包括神、鬼、祖先,但后者更多的是用来纪念刚去世的人。因此,这种礼就成了古人信仰的体现。

为此,祭奠仪式上的所有人都神色悲伤,泪流满面,表达对死者的不舍。祭祀活动较为隆重、隆重,在一些重要节日也会进行,如清明节、端午节等。

仪式虽然也传达着悲伤,但也多了一层祝福的意义。举行祭祀仪式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庇护和祝福。

因此,在棺木离开家之前,一切都充满了哀悼的气氛。这就是纪念仪式。但棺材下葬后,这种悲伤就会逐渐变成“喜悦”,此时的“丧礼”也将变成“祭祀”。

这或许是治愈伤痛的时刻。当人们再次哀悼死者时,想表达内心对死者的怀念和敬意。

因此,如果把“祭”和“奠”搞错了,那就不仅是笑话,而且是对死者的冒犯和不尊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