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宝宝起名

5月19日是什么日子(5月19日是什么日子中国什么日)

时间:2024-01-16 11:57:06 作者:浮生如梦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岭上风光无限好 走进兴安岭上兴安盟

兴安岭上兴安盟。

大兴安岭如巨龙盘卧在祖国东北部。在大兴安岭山脉中段,有一片多姿多彩的神奇土地,这就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

大兴安岭赋予了兴安盟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这里33%是大森林,55%是大草原,全年空气优良天数95%以上,水源水质无污染达标率100%。优渥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兴安盟绿色优质的山野物产,也丰富了兴安盟四时不同的文旅体验。

自然美景勾勒出兴安盟的轮廓,在这里安居乐业的人民又为其增添了烟火气和精气神。历史上,兴安盟是渔猎文明、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融合发展之地,汉族、蒙古族、朝鲜族、满族等各族群众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1947年,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在这里成立,兴安盟成为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首创之地、实践之地、成功之地。

如今,兴安盟41个民族的162万干部群众和睦相处、团结奋斗,向远近宾朋发出“与山盟、与水盟、与兴安盟”的邀约。

清凉绿野引燃火热旅季

夏天的兴安盟,是绿色的海洋、旅游者的天堂。

乌兰毛都草原上牛羊如洒,河水滋养片片花海,来往游客恣意徜徉。“每天生产的奶食品都供不应求。”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牧民金荣开办了奶食品加工合作社,随着游客越来越多,金荣一家忙碌不停,为天南地北的游客供应草原特产。

兴安盟位于嫩江、松花江流域,是大兴安岭林海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生态资源是兴安盟文旅发展的天然优势。”兴安盟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朱伍桩介绍,依托自然旅游资源,兴安盟积极改善基础设施,打造连片旅游集群。

科右中旗翰嘎利湖生态旅游景区新建了一排特色露营帐篷,让游客起床就能看到清澈湖面,感受融入自然的生活。此外,自驾营地、研学基地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在翰嘎利湖房车营地,游客金宏伟一家围坐喝茶聊天,孩子们在湖畔沙滩上奔跑。“白天可以乘快艇在湖面游玩,晚上围着篝火看湖畔星空,品尝野炊美食,既放松又快乐。”他满意地说。

旅游项目的丰富,使科右中旗从“打卡最美红叶”的秋季旅游目的地,摇身一变成为全时、全域旅游的热门选择,春夏季游客数量明显增多。科右中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巴达拉胡说:“今年五月中旬开门至端午节假期,景区接待游客已超过4万人次,旅游收入80余万元。”

盛夏时节,全国多地进入“炙烤模式”,但地处北纬47度、夏季日均最高气温22摄氏度的阿尔山市成为“避暑优选地”。

作为曾经的大兴安岭地区重要林业资源输出地,2012年阿尔山市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林业工人们“放下斧头当导游”,实现从“砍树人”到“看树人”的转变。“旅游季节一天能挣三四千元。”曾经的林业工人于久江与村民合伙开办了旅游合作社,为游客提供马车观光等服务。“今年游客越来越多,旅游旺季时间也越来越长,日子越来越好喽!”于久江说。

阿尔山市人口约为3万人,近半从事旅游业。仅今年5月19日至27日杜鹃节期间,阿尔山市就接待游客15.14万人次,是常住人口的5倍。近十年来,阿尔山市接待游客约3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350亿元。

阿尔山素有“中国森林氧吧”和“天然氧吧”之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3万个。走在阿尔山氧心森林浴道,满目绿色令人心怡,清新空气伴随植物芳香令人神醉,微风拂过林海树梢发出的声音令人忘怀。

内蒙古今年发布的十条旅游精品线路中,阿尔山市入选两条,分别是“阿尔山森林之旅”“冰雪世界童话之旅”。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林、冬雪泉,满载四季风景的阿尔山市不断丰富文旅产业业态,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深化文旅产品创新供给,打造出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今年上半年,兴安盟接待国内游客632.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7.75亿元。”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乌兰格日乐介绍,兴安盟以“与山盟,与水盟,与兴安盟”为宣传主题打造文旅品牌,立足森林、草原、河湖、冰雪等旅游资源,以真诚和热情为游客打造“自驾游的首选地”“露营地的佳选地”“度假旅游必选地”“康养旅游优选地”。

生态之美成就绿色发展优势

兴安盟旅游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兴安盟目前是内蒙古同时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在地市。旅游等产业创造“金山银山”的背后,是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决心与定力。

兴安盟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兴安盟全面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沙化荒漠化防治、水美乡村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持续将当地打造成为镶嵌在祖国北疆的一颗“绿色明珠”。

夏季清晨,林间雾气在兴安落叶松的松针上形成滴滴露珠,阳光照进林间,折射出晶莹的色彩。阿尔山杜拉尔林场的护林员白玉华带好护林工具、坐上皮卡车,开始了在大兴安岭茫茫林海中的巡护工作。“春防火,夏营林,秋防猎,冬管护,我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是与森林为伴,守护着这片森林中的一草一木。”白玉华说。

在2012年“挂锯停斧”后,阿尔山林区从开发利用转入全面保护发展的新阶段。在杜拉尔林场工作了33年,白玉华见证了停伐后阿尔山市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在巡护森林的时候,时不时就能看到驯鹿、雪兔、野猪,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动物,生态好了小动物们会用脚‘投票’。”

为了守护好这片宝贵的森林资源,白玉华和成百上千名林业工人与“林”为伴,为保护生态环境默默付出。2014年以来,阿尔山市累计实施天保工程1650万亩、封山育林120万亩、植树造林4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25万亩。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1.2%,绿色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

距离阿尔山市200多公里的乌兰浩特市天骄天骏生态旅游度假区,从空中俯瞰宛若一个多彩的调色盘,种满了格桑花、向日葵的花田拾阶而上,青翠的嫩草与多彩的鲜花交相辉映,一步一景,游人行走其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鸟语花香。

“这里以前是几个光秃秃的废弃矿坑,经过3年治理,矿区变成71万平方米的花田,盛开时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花。”景区负责人赵鹏军介绍,当地充分重视生态环境修复与建设工作,利用矿坑地形地貌特点,通过生态修复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打造了天骏廊桥、花谷清泉和格桑花海等景点。

20世纪以来,天骏山一直是乌兰浩特市的重要采石点,长期开山炸石形成了12座废弃矿坑,加上水土流失,造成山体裸露、植被覆盖率低。2017年,乌兰浩特市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借助转型机遇,乌兰浩特市以天骏山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并推进旅游融合,如今废弃矿坑释放出经济红利、社会福利。

在持续不懈努力下,2022年兴安盟交出了一份亮眼“生态”成绩单:全盟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5%;10个国控考核断面平均水质全部达到优良;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森林覆盖率达到33.39%,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75.36%;哈拉哈河(阿尔山段)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我们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保护好每一寸草原、每一片森林,把保护草原森林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牢,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及时发现各类苗头性问题,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破坏草原森林的违法行为,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兴安盟委书记张晓兵说。

兴安岭下“米粮仓”“好厨房”

肥沃的土地、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源、适宜的温度……近年来,兴安盟在好山好水中孕育好粮、好肉和好奶,围绕国家农业战略需求,赢得了“兴安岭下米粮仓,草原深处好厨房”的美誉。

作为“东北上游,净产好米”的典型代表和内蒙古水稻主产区,“兴安盟大米”正努力丰盛“中国碗”。2022年,兴安盟粮食播种面积1558.6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34.3亿斤,实现十三连增。如今,这里的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以上。

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万亩稻田间,一株株葱郁的秧苗迎风摇曳。“这片地是订单田,因为是绿色有机大米,深受消费者喜爱,好米根本不愁卖!”兴安盟双特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泉说。

这是兴安盟下决心要让“好米”变成“名米”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兴安盟借助“寒地水稻黄金种植带”这一天然生态优势,通过品种研发、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等一系列专业化操作,将“兴安盟大米”打造为名声在外的内蒙古新晋农产品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生态越好,牛羊越壮,农牧民就越幸福。兴安盟拥有3000万亩天然草原,牧民世世代代以养羊为主。为平衡草原保护与畜牧养殖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当地大力推行“减羊增牛”草畜平衡政策,为“草原母亲”减压的同时,也为牧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依托肉牛冷配技术,目前全盟肉牛改良率达到90%。凭借生长快、出肉率高、营养丰富、利润空间大的优势,兴安盟肉牛在养殖户和市场端两头叫好。2019年,“兴安盟牛肉”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23年,兴安盟肉牛存栏达170万头。

“粮仓”实、“肉库”足的同时,兴安盟还依托优越自然条件,在乳业振兴中做强“天然好奶”。走进兴安盟呼和马场中利牧业优质奶牛养殖牧场,现代化挤奶大厅里上百头奶牛通过自动转盘式挤奶机集中挤奶,场面壮观。“我们公司目前奶牛存栏超1.57万头,日产鲜奶200吨。”公司负责人牛青达说。

“兴安盟的草饲奶牛生活质量高,体格更为强壮,其生产的生鲜乳干物质含量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适合生产高端纯牛奶、酸奶、奶酪、黄油等奶制品。”兴安盟农牧局局长李振林说,近年来当地深入贯彻国家奶业振兴战略部署,把奶业产业链确定为重点产业链,通过改造提升中小规模养殖场、培育壮品加工企业,将兴安盟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高端奶源基地。“今年,我们围绕打造国家级产业园,启动建设规模牧场3座、推动4座规模牧场投产,带动全盟奶牛存栏达到24万头,牛奶日加工产能达到2300吨。”

“兴安盟大米配阿尔山白蘑酱,味道绝了!”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刘贵忠品尝完一连串的兴安盟绿色农畜产品后,赞不绝口地点头说。今年以来,来自兴安盟的优质绿色农畜产品通过密集的推介活动,在北京、重庆、青岛等地收获点赞好评不断。“‘兴安产’的金字招牌正被越擦越亮,逐渐走向全国市场,这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农牧民增收,推动兴安盟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具有重要意义。”李振林坚定地说。

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岭上兴安

若要描绘兴安盟,除了兴安岭上绿树成荫、丰产田里风吹麦浪的“绿色兴安”,还有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红色兴安”。兴安盟连续两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荣誉,书写出民族团结动人篇章。

兴安盟是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诞生地。1947年,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为兴安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奠定了坚实根基。从此,红色基因、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深植兴安大地,成为各族儿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竭动力。如今,民族团结事业仍在这片土地上繁荣。

盛夏时节,科右中旗高力板镇老公司嘎查的玉米田里郁郁葱葱,2米多高的玉米在田边留下片片阴凉,忙完农活的村民们坐在阴凉地,不时发出欢笑声。被村民们围着唠嗑的,正是科右中旗“家门口唠嗑队”宣讲员麦拉苏。

“十几年前咱这都是土路,一下雨就陷车,现在路都是水泥路,还有住的房子也都变成了砖房,所以咱们各族兄弟们得一条心,在党的领导下,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

麦拉苏的深情讲述,赢得村民们的阵阵掌声。麦拉苏作为嘎查驻村第一书记,于2021年底加入了镇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到田间、炕头和农牧民兄弟“拉家常”成了他的日常工作。

2021年8月,兴安盟创新成立了覆盖盟旗乡村四级的1088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以“三学一带一创”为主旨,开展“石榴籽同心筑梦”主题系列活动万余场、覆盖各族干部群众超百万人次。

兴安盟委委员、部部长李国宏说,兴安盟始终把做好民族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筹谋划,坚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奋力创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盟,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持续贡献兴安力量。

暑假期间,一批批游客来到扎赉特稻米博物馆参观。扎赉特旗是中国代表性农产品区域品牌“兴安盟大米”的核心产区,粮食产量已实现“十九连丰”。稻米博物馆内陈列着各类农耕器具,墙上挂满了记录扎赉特旗水稻发展的照片。

稻米博物馆的建立者朴成奎指着墙上的照片,娓娓道来与村民们共同发展致富的场景:“这位老人是朝鲜族,今年已经78岁了,还在关心下一步水稻产业怎么发展。”“这位老人是蒙古族,他不仅搞养殖,还对稻米产业情有独钟。”……

56岁的朴成奎是位“新农民”,不愿像祖辈一样只会低头种粮,他先后建立合作社、成立米业有限公司、推出自有稻米品牌,还热热闹闹搞起了稻田旅游。30余年来,他带领各族村民不断做大水稻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几年,朴成奎推出订单种植模式,引导农户种植优质水稻,按照订单合同高于市场价15%以上的价格回收合作社成员和联结农户的水稻原粮,每年让利500余万元。这样既为公司提供了优质粮源,也保障了农户种植的水稻能够实现质优价高,目前已带动200余户稻农增收。朴成奎说:“很早我就有一个梦,就是在绰尔河畔的黑土地上,和各民族兄弟一起种好水稻,闻着稻花香、吃上白米饭、过上好日子。”

加强民族团结,兴安盟多年来坚持以发展为总钥匙。兴安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四年排在全区第一,且农牧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

兴安盟各族群众如石榴花竞相绽放、如石榴籽紧紧相拥,民族团结之树根深叶茂。兴安盟委副书记、盟长苏和说,兴安盟先后创成11个国家级、59个自治区级和221个盟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不断引领各族群众奏响民族团结的感人乐章。

民生“温度”带来幸福“质感”

7月的阿尔山市碧空如洗,笔直的兴安落叶松环抱着幢幢色彩明亮的回迁楼。83岁的郭永财和老伴如今就住在这样的高楼里。

“家里装了电热水器、马桶,生活很方便。冬天集中供暖,盖个毯子就能睡个好觉。现在真是享福了。”老郭浇着花露出微笑。他说,以前的房子破烂,夏天要用脸盆接雨水,冬天往墙缝里塞衣服堵风,棚户区的生活苦得不想回忆,“真没想到有这么一天,能活得如此得劲”。

2014年以来,阿尔山市投入超40亿元,实施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像郭永财一样,万余户群众告别了跑风漏气的“板夹泥”房子,从忧居实现优居。同时,2009年至今,兴安盟累计改造农村牧区危房超20万户,使“安居梦”在全盟范围实现。

多年来,兴安盟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业、教育、医疗……兴安草原上的农牧民生活日新月异。

走进兴安盟民生大厦内的“兴安零工市场”,桌椅、空调、饮水机等各项设施一应俱全,液晶显示屏滚动播放着招聘、求职信息。“有了‘兴安零工市场’,我们找零活不用再去‘站马路’,招工信息扎堆涌来。”乌兰浩特市零工白桂琴说,通过“兴安零工”微信小程序,活儿明显比以前多了。“现在我每月靠打零活能收入1500元。真没想到政府工作做得这么细,让没有固定工作的人,也能体面地劳动和生活。”

就业是民生之本,兴安盟一直将其当作“牛鼻子”来抓。全盟共打造规范化“兴安零工市场”15个,有效破解了灵活就业人员“找活”难题。兴安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丁晓东介绍,近年,盟里积极采取职业介绍扩就业、创业扶持带就业、技能培训促就业、援企稳岗助就业的“组合拳”举措,聚力答好“就业答卷”。“今年,盟里累计建设大学生创业园、返乡农民工创业园、退役军人创业园等各类创业园区43个,入驻孵化个人及企业1.1万个,带动就业3.5万人。”

近年来,兴安盟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去年,城镇每人每月达到770元、增长4%,农村每人每年达到6031元、增长10%。社会保险也在扩面提标,养老金实现“十八连涨”,常住人口参保率达到94.86%;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8.2%。

“孩子们,你们太可爱了,你们不仅送来了关怀,更送来了感动……”近日,兴安盟乌兰牧骑“送欢乐 送文明”基层服务活动走进乌兰浩特市一社区,一位拄着拐杖的花甲老人激动地说。立足城乡基层,兴安盟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兴安盟广大文艺工作者为农牧民创作出乌力格尔《草原之子》、电影《守望相思树》、电视剧《枫叶红了》等一系列文艺作品,与农牧民同心同向同行,农牧民精神世界更加丰盈。

不久前,科右前旗姑娘王菲琳,带着外地的亲朋好友,在一望无际的乌兰毛都草原上纵情骑马,大口品尝手把肉,还参加了小型那达慕,欣赏了乌兰牧骑的文艺演出,夜晚又在草原宿集中“枕着草原望星空”。她自豪地对朋友们说:“看到了吧,这就是我可亲可爱的家乡,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这就是我要的诗和远方。”

(记者:于长洪 张云龙 魏婧宇 侯维轶 参与采写记者:贺书琛 恩浩 王靖)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一日一城一徽章:广岛

榜单第207位海牙的徽章发过,今天介绍第208位,世界上唯二的核平之地——广岛。

广岛市的徽章来源于原广岛藩的“三つ引”,由此变化而来,制定日期为1896年5月19日。

广岛城

核平纪念公园

核平纪念馆

原爆圆顶馆

广岛市(日语:広島市/ひろしまし)是位于日本广岛县西部的都市,为广岛县首府,也是本州西部最大都市,人口约119万。原本只是太田川入海口的一个三角洲,自16世纪时毛利氏在此建城并作为根据地后,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濑户内两大地方的中心都市,现今为中国地方仅有的两个政令指定都市之一。广岛市是位于西日本的数个著名工业城市之一,沿岸一带为工业用地。地方资本充裕,制造业的总公司、总部多在此设立。广岛市位于辽阔平坦的太田川三角洲上,地名“广岛”不仅是源于其三角洲的地形,命名者毛利辉元为了纪念毛利氏的祖先大江广元以及当地的土豪福岛元长而从两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来。

中国最会玩的男人:30年不工作,一辈子都在路上

公元1499年,唐伯虎栽了。

一年前的江南乡试,唐伯虎拔得头筹,成了名震江南的唐解元。

当时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叫对手的他,还没遇到美丽动人的秋香姐,就踏上了赴京赶考的征途。

途中,他结识了江阴考生徐经,两人年龄相仿一见如故,沿途吟风颂月,肆意挥洒着无处安放的荷尔蒙

从江苏到京城路遥千里,血气方刚的两个年轻人,舞文弄墨也甚是无聊。

为了给枯燥的旅程添点儿乐趣,不差钱的徐经,一出手就雇了6名歌姬,一路载歌载舞不亦乐乎,引得沿途考生纷纷侧目。

到了京城后,或许是为了炫耀人脉,徐经又拖着唐伯虎来到了礼部侍郎程敏政的家。

双方一通互吹后,徐经给程敏政送了些土特产,唐伯虎也不好驳了朋友面子,象征性地给对方送了一片金叶子。

只是,这场普通的应酬,却为三人乃至其家族的命运,都埋下了暗雷。

那一年,会试的主考官,正是程敏政。

更巧合的是,科考结束后,程敏政对着考生们的试卷感叹:“今番及第者,必有江南唐伯虎和徐经!”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你程大人连试卷都没看过,怎么就断定两人能一举及第?

再联想到此前两人招摇的行为,很快就有人向皇帝告发,唐伯虎与徐经涉嫌科场舞弊,主考官程敏政也有收受贿赂泄露考题的嫌疑。

在锦衣卫的彻查下,唐徐两人送礼属实,程敏政泄露考题查无实据。

如此一来,事情就纠扯不清了。

最终,为平息舆论风波,朝廷决定折衷处理,程敏政被罢黜回乡,唐伯虎、徐经被押入大狱,削除仕籍,终身不得再入考场。

几个月后,心怀愤懑的程敏政,郁郁而终;经此一事,唐伯虎声名尽毁,出狱后就与老婆离了婚,从此消极颓废,后来在桃花坞里潦倒终老。

倒是徐经这个看似轻浮的富二代,反而更执着于维权。出狱后,他没有回家,而是不停地鸣冤上访。

在皇权面前,此举幼稚又徒劳,历经一次次失败后,身心俱疲的徐经客死京师,享年35岁。

徐经死后,素有“五世以来,文豪于国”美誉的江阴徐家,自此由盛转衰。

百年之后,徐经的玄孙辈中,出了一位叫徐弘祖的奇人,让这个家族的声望再度达到巅峰。

他游历三十余年,遍访名山大川,纵横江河湖海,足迹遍及全国21个省市,被后世尊为“中国地理学之父”、“中国最早的旅行博主”,他集毕生心血创作了一部游记,被称作“古今中外第一游记”。

是的,你没猜错,这位徐弘祖还有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徐霞客。

之所以兜这么大一个圈子引出徐霞客,是因为他的高祖徐经,对这个家族影响实在太大了。

鉴于徐老太爷的悲催经历,徐家后人再也无意于功名。他们恪守着“科举误人”的祖训,依靠着祖上留下的庞大家产,躺平得毫无波澜。

大明开国之初,因平定巴蜀有功,徐家先祖受封江南良田十万亩。历经一百多年的变迁,到了徐霞客这一代,没落的徐家仅剩下一万多亩良田,外加一处有117间房屋的大宅院。

在没有杂交水稻和农药化肥的年代,在鱼米之乡能占据这么大的地盘,对于普通人而言,也依然是天花板的存在。

所以,当同龄人还在苦哈哈地悬梁刺股时,底气十足的徐霞客却纵情山水,用脚步丈量着生命的长度。

除了祖训影响,徐霞客的离经叛道,很大程度上源自父母的言传身教。

他出生时,父亲徐有勉42岁,母亲王孺人41岁,搁今天也是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的夫妇。

富贵人家晚年得子,自然宠溺无比。徐有勉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为其取名弘祖,字振之。

弘扬先祖荣光,振兴徐氏家族,就靠这小子了!

至于为什么又称作“徐霞客”,具体原因我们后面再说。

徐家有一处私人图书馆,藏书不下万卷,其中不乏诸多孤本,因此被人称作“万卷楼”。

无心科举不代表着不读书,包括徐霞客在内的历代徐家子孙,都在这座图书馆里度过了童年。

只是,当读书不再沦为攀附名利的阶梯时,一个人的思想,是纯粹的,更是自由的。

在书堆里长大的徐霞客,最爱看的书是各类地经图志,尤其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编著的《水经注》。

看得多了,他发现不少书漏洞百出,内容毫无新意,不过是一堆互相抄袭的陈词滥调而已。

从那时起,他便立下了“穷江河之渊源,寻山脉之经络”的志向。

一次读私塾时,因为偷看杂书被责罚,面对先生挥出的戒尺,他忽然挺直腰身,说出了一句振聋发聩的名言:“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

男子汉大丈夫,纵横江湖才是正事!

进入叛逆期后,小徐同学越来越出格了。他经常一个人背着行囊出游,接连几天不回家,父亲徐有勉得知后,非但不怒反而面露喜色:“如此不着调的儿子,确实像我!”

一个红霞漫天的早晨,远游多日的小徐同学,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家,正赶上江南名儒徐眉公来访。

看着眼前这个满脸汗珠、阳光四溢的少年,徐眉公颔首笑道:“你满面烟霞气,甘愿为天下客,不如就叫霞客吧!”,这个颇具诗意的名字,由此流传于世。

如果说父辈承袭的家资,为徐霞客创造了优渥的物质基础,那么母亲王孺人的精神洗礼,则是为他注入了超越世俗的底气。

王孺人的能力和眼界,比起如今的大多数母亲,也不遑多让。

除了打理家产,持家经营,王孺人还有一手织布的绝技,经由她手织出的布,被称作“徐家布”,其布细密平整薄如蝉翼,在江南纺织界颇有名声。

外人眼中不务正业的儿子,她多次力挺:“身为男子,志在天下,天下者,山川也;羁留家园,一如篱中小鸡,车辕小马。儿能为乎?”

好男儿志在四方,岂能让儿子像雏鸡、马驹一样困在父母身边?

真正高明的父母,不只是为孩子创造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赋予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让孩子获得人生真正的勇气和自由。

拥有一双高配的父母,是徐霞客此生最大的幸运。

徐霞客18岁那年,父亲徐有勉去世了。

三年孝期满后,徐霞客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可念及年迈的母亲,他欲言又止。

知子莫若母,为打消徐霞客的顾虑,王孺人亲手给儿子缝制了一顶“远游冠”,并鼓励他:“大胆地去吧,我还想听你给我讲讲旅途见闻呢!”

千百年来,“父母在,不远游”的理念一直被封建礼教所推崇,为什么徐霞客一家人的做派,却如此特立独行呢?

这与晚明时期江南的风气变革密切相关。

万历年间,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民间贸易交流日益频繁,人口的迁徙也带来了思想上的交融。

到了晚明,社会风气陡然大变,人们开始嘲笑那些只晓得死读书的人,认为他们是不合时宜的书呆子。

此时,江南的文人阶层也大力提倡“知行合一”,主张身体和灵魂,总得有一个在路上。

与徐霞客同时代的书画家董其昌,还正式提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第一次将出游提升到和读书同等的高度。

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徐霞客的出游变得顺理成章。

1608年,他与母亲相约“春草初萌时出游,秋叶染霜时归来”,随后开始了一场艰难奇幻的探险。那一年,他只有22岁。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这一走,便是大半生。

与俗人眼中的“游山玩水”不同的是,徐霞客的旅途,几乎是一个孤勇者的血泪史。

游历湘江时,遇到山匪杀人越货,他跳入冰冷刺骨的江水才得以幸免;在湖南麻叶洞,他只手举着火把匍匐爬行,差点儿窒息;

攀登黄山时,突遇暴雪,他身陷齐腰深的雪窝,奋力凿开坚冰;在嵩山万岁峰攀援时,他的双手被藤条磨得血肉模糊;

在浙江雁荡山,他险些命丧悬崖;探寻长江源头,他屡次在密林中遭遇猛虎……

更令人肃然起敬的是,无论露宿荒野,还是栖身破庙,每晚临睡前,徐霞客总会点起油灯,记录下当天的见闻。

翻开这些蕴含血泪的考察记录,如同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精准地标记出徐霞客翻过的山、趟过的河、穿梭过的街道、潜入过的密林。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一个纯粹的旅行者,一旦选择了目标,便只顾风雨兼程。

正如他在记录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既是自我宣言,也是精神写照。

1625年9月,徐霞客的母亲王孺人,去世了。

为此徐霞客守孝三年,这也是他毕生为数不多的居家时光。而这起变故,也成为他游历生涯的分水岭。

母亲在世,他的出行没有任何外因的驱使,是对内心渴望的响应,是人与自然的纯粹对话,也是对生命形式的一种探索。

母亲去世后,强烈的使命感涌上徐霞客的心头,为了不辜负母亲的养育和知遇之恩,他也必须走下去。

这就注定了他接下来的游历,更彻底,也更悲壮。

足迹踏遍中西东南诸省后,当时闭塞荒蛮的西南地区,成了徐霞客的下一个目标。

两鬓斑白的他,拒绝了家人的劝阻,带着一个扛着铁锹的家仆,一路向西南进发。

按他的话说,如果中途出现意外,就让家仆就地掩埋尸首。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一个人若是看淡了生死,世间将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他的脚步。

江阴迎福寺一位法号静闻的僧人,虔诚诵经二十年,用自己的血抄写了一遍《法华经》,毕生所愿就是想将其供奉在云南大理的鸡足山。

在徐霞客的精神感召下,他毅然加入了这场生死未卜的旅途。

穿山越岭,披风沥雨,历经数百个日夜,几人抵达了广西。

1637年二月的一个深夜,他们遭遇了一伙劫匪,混乱中徐霞客跳水逃生,静闻却被匪徒砍伤。

当年年底,在广西南宁的崇善寺,静闻与世长辞,临终留下遗言:“必定骨鸡足山”。

其实,静闻对于于徐霞客,不过是旅途中遇到的一个朋友而已,徐霞客没有潜心修佛的想法,静闻也没有游历天下的志向。

如果就此了结这段过往,也无可厚非。

可徐霞客并没有这样做,将静闻火化后,他带着遗骨艰难跋涉,历时一年,最终登上了鸡足山。

当他抵达山顶的那一刻,山上古刹里的众僧们,无不动容。

1639年正月,在鸡足山还完愿后,徐霞客北上丽江,打算由腾冲跨越边境,向缅甸一带进发。

然而,常年的奔波,令他“身心俱疲,双足尽废”,他再也走不下去了。

在丽江,徐霞客受到木府土司的热情接待,宴乐之余,他终于能坐下来,潜心整理此前的记闻。

三十余年间,他踏遍21个省、100多座城市,翻过1200余座名山,探访过500多个岩洞,记录了61种地貌类型、24种水体类型、170多种动植物、50多处文物古迹,洋洋洒洒6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旷世巨著。

这部旷世奇书,便是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的《徐霞客游记》。

1640年,自知大限将至的徐霞客,在土司的帮助下,被几个精壮的纳西族汉子抬回了六千里外的江阴老家。

半年后,徐霞客在自家的病榻上溘然长逝。

临终前,探望他的地方官员,忍不住问了这么一个困扰他们多年的问题:“你放着大好的日子不过,折腾了大半辈子,现在连命都搭进去了,你真心没后悔过?”

徐霞客用气若游丝的语气,道出了最坚定的答案:“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

汉代的张骞,大唐的玄装,元朝的耶律楚材,都是身负皇命游历天下,而我不过是江阴一介布衣,却能做和他们一样的事,我还有什么可悔恨的呢?

一个人用一生的时光,去做了一件他想做的事情,此生如此,夫复何求?

徐霞客不会想到,他死后的第370个年头,又将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2011年3月30日,为纪念徐霞客对中国地理探索做出的巨大贡献,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是因为《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的开篇日是1613年5月19日。

时光荏苒,我们对于自由的向往,亘古未变。

天地原本逍遥,何必画地为牢。

人生没有固定的道路,冲破藩篱,选择出发,便是梦想的开始。

作者:沧海明月生。拾文化(ID:shiyafengshe),以理性的姿态看待人和物,以文化的底色,传达情感、新知、文化和生活。文化改变生活,信仰照进心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旅游日,来宝山越玩越精彩!

每年的5月19日,对于中国旅游界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410年前,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著作《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正是“癸丑之三月晦”,即公元1613年5月19日。自2011年起,国务院决定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这个节日的设定,是为了培养大家的旅游休闲意识,鼓励大家广泛参加旅游活动,从而提升生活质量,最终能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

今年中国旅游日,宝山围绕“乐宝山·惠旅行”的主题将推出各种精彩纷呈的活动和丰富多样的福利,让市民游客感受宝山魅力。

惠民福利、公益微游、主题活动……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

在宝山怎么玩?

这份日程表赶快收下噢

↓↓↓

“惠”游宝山福利大派送

景区大放价,线下出游火热进行中!

你可以去顾村公园坐看月季花海,去上海宝山民间艺术博览馆感知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感受“都市镜像”主题的“水+墨”艺术,去上海木文化博物馆欣赏国宝级大师《红楼梦》专题木雕作品,去东方假日田园寻找向往的生活……景区门票优惠多多,带着家人,一起来宝山,约“惠”一“夏”。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宝山部分旅游景区惠民活动

这么多优惠活动

你心动了吗

心动不如行动

登录“宝山汇”APP

更有机会获得

免费门票、免费试吃、免费文创商品或体验项目

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宝山汇”APP点击首页:汇选攻略,即可领取优惠券

领券时间19:30开始,登录“宝山汇”APP,就有机会获得免费门票、免费试吃、免费文创商品或体验项目,以及旅行社报名立减、餐饮或住宿套餐优惠价、体验项目立减券等各类折扣。

领取方式:扫描上方二维码,下载“宝山汇”APP,点击”汇选攻略“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宝山部分旅游景区惠民活动介绍

高老庄绿色传奇

优惠项目:130份鮰鱼狮子头免费送

优惠内容:每日赠送10位鮰鱼狮子头品鉴。每桌限2位。

体验时间:5月19日-5月31日

吴淞口水上国际旅行社

优惠项目:100元邮轮旅游代金券

优惠内容:2023年至2024年出发的国际邮轮、沿海河轮、长江河轮及各类旅游产品。

体验时间:2023年5月18日-2024年12月31日

上海木文化博物馆

优惠项目:20张木文化博物馆免费门票

优惠内容:免费送20张上海木文化博物馆门票,价值60元。每个名额兑换门票一张,随用随兑。

体验时间:5月19日-6月19日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优惠项目:抗战老兵口述史书籍凭券免费领取

优惠内容:凭券码可免费领取抗战老兵口述史书籍一本。

体验时间:5月19日-5月21日9:00-11:00

智慧湾

优惠项目:10张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免费门票

优惠内容:520箱集音乐节活动当天,免费送10张中国3D打印文化博物馆门票,价值70元。

中成智谷·成美术馆

优惠项目:观Cooollect成团2「生活剧场」展

优惠内容:凭电子邀请函可免38元门票费用,免费进入中成美术馆观此展览,无需提前预约,一券一人。

体验时间:5月18日-7月9日

三邻桥体育文化园

优惠项目:“羽”众不同羽翼馆工作日畅打一小时券

优惠内容:三邻桥体育文化园-羽翼馆工作日畅打1小时券,共10张,需提前预约场地。

体验时间:5月19日-5月31日

精彩活动别错过

快来“宝山汇”APP线上领券吧

这个5月

让我们一起“乐宝山,惠旅行”!

通讯员:施帆

编辑:张睿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1957年,贵州一老农说了个成语,马上被逮,经查是周总理亲定要犯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搬运必究!

1957年5月19日,阳光初露,这个日子对于濯水镇的一位寂寂无名的小货郎,刘正刚来说注定不平凡。清晨,刘正刚的生活被两支手枪狠狠颠覆,犹如惊梦,刹那间命运扭转,他的真实身份将揭开,从此再无法回到平凡的生活。他曾长年藏匿在这个偏远小镇,伪装成无足轻重的小商贩,一个忧郁、深沉的江西人。然而,他的真实身份却是个名符其实的高级特工,郑蕴侠。他曾投身抗日战场,英勇奋斗,立下赫赫战功,但随着时局变迁,他选择背叛,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成为了派的忠诚工具。一段传奇的特工人生,将在这个清晨迎来揭晓。

郑蕴侠,一个小县城的富家子弟,他的家庭背景和早年经历让他早早成熟起来。他在上海法学院学习,那时的上海,繁华映衬下的中国却困顿深重。这种国破家亡的局面让郑蕴侠痛感民族之辱,也激发了他的报国之志。他选择了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成为国民革命军的一员。他参与了北伐战争,立下军功。然而,随着时光流转,内部的勾心斗角、权谋诡计,让他开始怀疑起所信仰的理想。他对领袖的态度转向,使他的军旅生涯蒙上阴影。最终,他选择了另一条人生路,成为特务,为了所谓的理想,他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抗战爆发,台儿庄战役的激烈战斗中,郑蕴侠英勇奋战,他与守城官兵坚守阵地,陷入日寇的包围,却依然坚守待援。他用自己的行动表达了抗日的决心,诗意地改写了岳飞的《满江红》,展现了抗战勇士的豪情壮志。然而,战争的残酷让他心灵受创,他逐渐走向了叛变的道路。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人民渴望和平,但却玩弄两面手段,假“”背后隐藏着专制。郑蕴侠成为派的打手,肆意拘捕,制造了“较场口惨案”,血腥的一幕让人胆寒。然而,他的罪行并未止步,他的一生成为了人民的噩梦。

逃亡之路漫长而曲折,郑蕴侠为了掩盖自己的真实身份,选择了潜藏在一个小镇,假扮成刘正刚,一个普通的小货郎。他在这个小镇上重新开始了他的生活,他结婚安家,成为了镇上的一员。然而,伪装的面纱始终无法掩盖他内心的挣扎和罪恶。直到1957年的那个清晨,他的伪装瓦解,真相大白。他面对审判,他的内心开始忏悔,他感激政府的宽大,他立誓要接受改造。他被判15年有期徒刑,后来获得了释放。

郑蕴侠的人生是一段曲折的特工传奇,他曾有抱负,也有信仰,但在历史巨变的洪流中,他偏离了初心,背叛了信仰。他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背叛了国家,他的命运成为了一个特工的悲剧。他的一生教育我们,背叛并不会得到真正的解脱,人心的扭曲最终会导致自己的堕落和灭亡。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