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处女座

cp测试(cp测试和FT测试)

时间:2023-12-31 04:05:24 作者:倚势凌人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CP测试实例-芯片测试介绍(三)

我们前面有两期给大家做了芯片测试介绍,偏重于理论,下面这一期,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把芯片CP测试真正的动手操作起来。

1 基本概念介绍1.1 什么是CP测试

CP(Chip Probing)指的是晶圆测试。CP测试在整个芯片制作流程中处于晶圆制造和封装之间。晶圆(Wafer)制作完成之后,成千上万的裸DIE(未封装的芯片)规则的分布满整个Wafer。由于尚未进行划片封装,芯片的管脚全部裸露在外,这些极微小的管脚需要通过更细的探针(Probe)来与测试机台(Tester)连接。

在未进行划片封装的整片Wafer上,通过探针将裸露的芯片与测试机连接,从而进行的芯片测试就是CP测试。

图 1 CP Test在芯片产业价值链上的位置

图 2 Wafer上规则的排列着DIE(来源于网络)

1.2 为什么要做CP测试

Wafer制作完成之后,由于工艺原因引入的各种制造缺陷,分布在Wafer上的裸DIE中会有一定量的残次品。CP测试的目的就是在封装前将这些残次品找出来(Wafer Sort),从而提高出厂的良品率,缩减后续封测的成本。

而且通常在芯片封装时,有些管脚会被封装在内部,导致有些功能无法在封装后进行测试,只能在CP中测试。

另外,有些公司还会根据CP测试的结果,根据性能将芯片分为多个级别,将这些产品投放入不同的市场。

2 CP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

SCAN

SCAN用于检测芯片逻辑功能是否正确。DFT设计时,先使用DesignCompiler插入ScanChain,再利用ATPG(Automatic Test Pattern Generation)自动生成SCAN测试向量。SCAN测试时,先进入Scan Shift模式,ATE将pattern加载到寄存器上,再通过Scan Capture模式,将结果捕捉。再进入下次Shift模式时,将结果输出到ATE进行比较。

图 3 Scan Chain示意图(来源于网络)

Boundary SCAN

Boundary SCAN用于检测芯片管脚功能是否正确。与SCAN类似,Boundary SCAN通过在IO管脚间插入边界寄存器(Boundary Register),使用JTAG接口来控制,监测管脚的输入输入出状态。

图 4 Boundary Scan原理图(来源于网络)

存储器

芯片往往集成着各种类型的存储器(例如ROM/RAM/Flash),为了测试存储器读写和存储功能,通常在设计时提前加入BIST(Built-In SelfTest)逻辑,用于存储器自测。芯片通过特殊的管脚配置进入各类BIST功能,完成自测试后BIST模块将测试结果反馈给Tester。

ROM(Read-Only Memory)通过读取数据进行CRC校验来检测存储内容是否正确。

RAM(Random-Access Memory)通过除检测读写和存储功能外,有些测试还覆盖DeepSleep的Retention功能和Margin Write/Read等等。

Embedded Flash除了正常读写和存储功能外,还要测试擦除功能。Wafer还需要经过Baking烘烤和Stress加压来检测Flash的Retention是否正常。还有Margin Write/Read、Punch Through测试等等。

DC/AC Test

DC测试包括芯片Signal PIN的Open/Short测试,电源PIN的PowerShort测试,以及检测芯片直流电流和电压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规格。

AC测试检测芯片交流信号质量和时序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规格。

RF Test

对于无线通信芯片,RF的功能和性能至关重要。CP中对RF测试来检测RF模块逻辑功能是否正确。FT时还要对RF进行更进一步的性能测试。

其他Function Test

芯片其他功能测试,用于检测芯片其他重要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规格。

以上各项展开均有更复杂更细化的内容,此处不展开讨论,仅作粗略介绍。

3 CP测试流程3.1 可测试性设计

DFT(Design For Test),可测试性设计。如第二节CP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所述,芯片测试中用到的很多逻辑功能都需要在前期设计时就准备好,这一部分硬件逻辑就是DFT。

DFT逻辑通常包含SCAN、Boundary SCAN、各类BIST、各类Function Test Mode以及一些Debug Mode。

测试人员需要在芯片设计之初就准备好TestPlan,根据各自芯片的规格参数规划好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

· 芯片通常会准备若干种TestMode功能,通过配置管脚使芯片进入指定的测试状态,从而完成各个类型的测试。

· 对于SCAN和Boundary SCAN,需要插入ScanChain,根据芯片规模、Timing、SCAN覆盖率等参数,DFT工程师需要决定插入ScanChain的长短和数目。然后使用ATPG自动生成SCAN测试向量,覆盖率决定了测试向量的长短。为了节约成本还要对ScanChain进行压缩。然后再进行功能仿真和SDF仿真,保证功能和Timing满足要求。ATPG可输出WGL或STIL格式文件供Tester使用。细节还有很多,这里不再展开叙述了。

· BIST(Built-In SelfTest)逻辑。这些自测逻辑完成对ROM/RAM/Flash等功能的测试。

· Function Test Mode。一些专门的功能测试需要增加硬件逻辑,例如ADC/DAC/时钟等

3.2 选测试厂,测试机

测试厂和测试机的选择要考虑芯片类型、测试内容、测试规格和成本等因素。

一套芯片测试设备称为ATE(Automatic Test Equipment),由机台(Tester)、Loadboard、Probe Card、Handler和测试软件等部分组成。CP测试ATE不需要Loadboard和Handler。

图5,ATE机器

按照侧重的芯片类型和测试内容分,测试机台有很多品牌和产品系列:

例如存储器芯片Advantest T55xx 系列等、数字混合信号或SoC芯片Teradyne J750 系列等,RF射频芯片Credence ASL-3000 系列等。

3.3 制作ProbeCard以及Test Program

选择好测试机后,硬件方面需要制作ProbeCard,软件方面需要制作Test Program。

· ProbeCard是探针卡。

ProbeCard包括探针和芯片外围电路。裸DIE规则的布满整个Wafer,无论哪片Wafer,每颗DIE都有固定的位置,芯片管脚的位置也就固定。这些位置坐标和间距都信息在芯片投产前已经确定,制作针卡需要这些参数。探针有钨铜、铍铜或钯等材料,这些探针在强度、导电性、寿命、成本等方面各有特点。

针卡还需要确定同测数(Site)。增加同测数可以节约测试机时成本,但是受限于测试机台资源,同测数有上限,例如32/16/8/4。

图6,ProbeCard照片

· Test Program是测试程序。

测试程序控制整个机台的测试过程。

不同的测试机有不同的测试软件系统,对应的测试程序也有不同的格式。通常工程师提供WGL/STIL/VCD等格式的文件,再转换成测试机需要的文件格式,并增加其他测试程序。

3.4 调试以及结果分析

Wafer由Foundry出厂转运至测试厂,ATE软硬件就绪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调试了。

根据TestPlan,Pattern(测试向量)被分作不同的BIN,从而定位测试错误的位置。调试时还可以在系统上直接看到一个Pattern中错误的Cycle位置,工程师根据这些错误信息进行debug,修改Pattern和测试程序,逐个清理,直到所有BIN都PASS。

同测的多Site全部PASS,Loop多轮后,便可以在整片Wafer上Try Run。此时工程师还要调试探针力度、清理探针周期等参数,确保整片Wafer上每一次Touchdown都可以测试稳定。

整片Wafer的测试结果通常生成一个WaferMap文件,数据生成一个datalog,例如STD文件。WaferMap主要包含良率、测试时间、各BIN的错误数和DIE位置,datalog则是具体的测试结果。工程师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决定是否进入量产。

图7,WaferMap截图

3.5 量产

进入量产阶段后,根据大量测试的统计数据,可以进行一些调整以进一步优化测试流程。

· 根据结果将错误率较高的BIN尽量排在靠前的位置,测试进行到第一个出错的BIN后就不在继续向下进行,以节省测试时间,并且防止已发现的错误导致后续测量损坏针卡。

· 将错误率较低的BIN排在靠后的位置,当错误率极低时,甚至删除该测试,以节省测试时间。

· 决定是否对出错的DIE进行复测。由于各种原因,对于出错的DIE,再重新测试一次可能会PASS。通常复测可以纠正一定比例的错误,但是要多用一部分测试时间,所以要综合考虑决定是否复测。

· 通常处于Wafer边缘位置的DIE出错的概率较高,综合考虑,有时可以直接将边缘DIE剔除,不进行测试就标为坏品,以节省测试时间。

· 还需要关注良率是否稳定,当连续出现良率较低的情况时,需要停止测试,进行数据分析,检查设备或与Foundry沟通。

量产CP测试的结果需要交给后续封装厂使用。通常是一个含有分BIN信息的Map文件,封装厂根据Map文件挑选好品封装,剔除坏品,还可以保留客户选择的特殊BIN别。

4 成本控制

CP测试成本由前期一次性投入的固定成本和后期量产的可变成本组成。

4.1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包含DFT开发以及面积和功耗、ProbeCard制作和养护,Test Program制作和调试。

· DFT开发以及面积和功耗

DFT有开发成本。并且DFT硬件逻辑将占用一部分芯片面积(虽然很小),DFT要提高效率,减小面积和功耗。

· ProbeCard制作

ProbeCard有公板和专板两种。顾名思义,公板是公用板,专板是专用板。公板是在已有的板子上通过飞线等方式组成芯片外围电路,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短,适用于对测试规格要求不高的CP测试。专板是为自家芯片专门制作的板子,适用于对外围电路要求高,测试规格精密的芯片,设计和制作成本高,周期长。

ProbeCard上的探针材料和探针数也影响成本。各种材料的探针各有特点,价钱也不同,这里不再展开。减少探针数量也能降低成本。

在资源允许的条件下要尽可能的增加同测数,多Site同测可以减少测试时间成本。

· Test Program制作和调试

Test Program有开发成本。调试时需要机台,有调试机时成本。还需要一片调试Wafer,调试过程中反复Touchdown会导致该片Wafer上的若干DIE无法再进行封装。

4.2 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主要就是量产测试时间。量产测试时间是整个CP测试成本中的最重要组成。而且测试前期投入固定成本后,今后量产的全部成本几乎都在测试时间成本上。直接影响测试时间的内容主要有:DFT效率、同侧数、Test Program效率和一些量产策略。

· DFT效率

DFT测试执行的高效直接影响单个DIE的测试时间。因此在芯片设计之初,DFT就要考虑到测试效率。减少测试时间,提高覆盖率,这对节约成本至关重要。

提高测试时钟;Scan使用压缩模式;缩减TestMode上电时间;检查测试计划,缩减不必要的测试项;检查测试策略是否合理,优化测试方案等等。一切DFT设计以提高效率为根本原则,既要高覆盖率,又要缩减时间。有时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则需要相互权衡。

· 同侧数

在资源允许的条件下要尽可能的增加同测数,多Site同测可以减少测试时间成本。

· Test Program效率

和DFT效率相比,测试程序效率作用不大,但是合理安排测试程序还是可以缩减测试时间。例如在程序中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多个测试项并行进行等。

· 一些量产策略

如3.5关于量产一节所述,一些量产的策略可以节约测试时间。

CP测试实例-芯片测试介绍(三)

我们前面有两期给大家做了芯片测试介绍,偏重于理论,下面这一期,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把芯片CP测试真正的动手操作起来。

1 基本概念介绍1.1 什么是CP测试

CP(Chip Probing)指的是晶圆测试。CP测试在整个芯片制作流程中处于晶圆制造和封装之间。晶圆(Wafer)制作完成之后,成千上万的裸DIE(未封装的芯片)规则的分布满整个Wafer。由于尚未进行划片封装,芯片的管脚全部裸露在外,这些极微小的管脚需要通过更细的探针(Probe)来与测试机台(Tester)连接。

在未进行划片封装的整片Wafer上,通过探针将裸露的芯片与测试机连接,从而进行的芯片测试就是CP测试。

图 1 CP Test在芯片产业价值链上的位置

图 2 Wafer上规则的排列着DIE(来源于网络)

1.2 为什么要做CP测试

Wafer制作完成之后,由于工艺原因引入的各种制造缺陷,分布在Wafer上的裸DIE中会有一定量的残次品。CP测试的目的就是在封装前将这些残次品找出来(Wafer Sort),从而提高出厂的良品率,缩减后续封测的成本。

而且通常在芯片封装时,有些管脚会被封装在内部,导致有些功能无法在封装后进行测试,只能在CP中测试。

另外,有些公司还会根据CP测试的结果,根据性能将芯片分为多个级别,将这些产品投放入不同的市场。

2 CP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

SCAN

SCAN用于检测芯片逻辑功能是否正确。DFT设计时,先使用DesignCompiler插入ScanChain,再利用ATPG(Automatic Test Pattern Generation)自动生成SCAN测试向量。SCAN测试时,先进入Scan Shift模式,ATE将pattern加载到寄存器上,再通过Scan Capture模式,将结果捕捉。再进入下次Shift模式时,将结果输出到ATE进行比较。

图 3 Scan Chain示意图(来源于网络)

Boundary SCAN

Boundary SCAN用于检测芯片管脚功能是否正确。与SCAN类似,Boundary SCAN通过在IO管脚间插入边界寄存器(Boundary Register),使用JTAG接口来控制,监测管脚的输入输入出状态。

图 4 Boundary Scan原理图(来源于网络)

存储器

芯片往往集成着各种类型的存储器(例如ROM/RAM/Flash),为了测试存储器读写和存储功能,通常在设计时提前加入BIST(Built-In SelfTest)逻辑,用于存储器自测。芯片通过特殊的管脚配置进入各类BIST功能,完成自测试后BIST模块将测试结果反馈给Tester。

ROM(Read-Only Memory)通过读取数据进行CRC校验来检测存储内容是否正确。

RAM(Random-Access Memory)通过除检测读写和存储功能外,有些测试还覆盖DeepSleep的Retention功能和Margin Write/Read等等。

Embedded Flash除了正常读写和存储功能外,还要测试擦除功能。Wafer还需要经过Baking烘烤和Stress加压来检测Flash的Retention是否正常。还有Margin Write/Read、Punch Through测试等等。

DC/AC Test

DC测试包括芯片Signal PIN的Open/Short测试,电源PIN的PowerShort测试,以及检测芯片直流电流和电压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规格。

AC测试检测芯片交流信号质量和时序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规格。

RF Test

对于无线通信芯片,RF的功能和性能至关重要。CP中对RF测试来检测RF模块逻辑功能是否正确。FT时还要对RF进行更进一步的性能测试。

其他Function Test

芯片其他功能测试,用于检测芯片其他重要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规格。

以上各项展开均有更复杂更细化的内容,此处不展开讨论,仅作粗略介绍。

3 CP测试流程3.1 可测试性设计

DFT(Design For Test),可测试性设计。如第二节CP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所述,芯片测试中用到的很多逻辑功能都需要在前期设计时就准备好,这一部分硬件逻辑就是DFT。

DFT逻辑通常包含SCAN、Boundary SCAN、各类BIST、各类Function Test Mode以及一些Debug Mode。

测试人员需要在芯片设计之初就准备好TestPlan,根据各自芯片的规格参数规划好测试内容和测试方法。

· 芯片通常会准备若干种TestMode功能,通过配置管脚使芯片进入指定的测试状态,从而完成各个类型的测试。

· 对于SCAN和Boundary SCAN,需要插入ScanChain,根据芯片规模、Timing、SCAN覆盖率等参数,DFT工程师需要决定插入ScanChain的长短和数目。然后使用ATPG自动生成SCAN测试向量,覆盖率决定了测试向量的长短。为了节约成本还要对ScanChain进行压缩。然后再进行功能仿真和SDF仿真,保证功能和Timing满足要求。ATPG可输出WGL或STIL格式文件供Tester使用。细节还有很多,这里不再展开叙述了。

· BIST(Built-In SelfTest)逻辑。这些自测逻辑完成对ROM/RAM/Flash等功能的测试。

· Function Test Mode。一些专门的功能测试需要增加硬件逻辑,例如ADC/DAC/时钟等

3.2 选测试厂,测试机

测试厂和测试机的选择要考虑芯片类型、测试内容、测试规格和成本等因素。

一套芯片测试设备称为ATE(Automatic Test Equipment),由机台(Tester)、Loadboard、Probe Card、Handler和测试软件等部分组成。CP测试ATE不需要Loadboard和Handler。

图5,ATE机器

按照侧重的芯片类型和测试内容分,测试机台有很多品牌和产品系列:

例如存储器芯片Advantest T55xx 系列等、数字混合信号或SoC芯片Teradyne J750 系列等,RF射频芯片Credence ASL-3000 系列等。

3.3 制作ProbeCard以及Test Program

选择好测试机后,硬件方面需要制作ProbeCard,软件方面需要制作Test Program。

· ProbeCard是探针卡。

ProbeCard包括探针和芯片外围电路。裸DIE规则的布满整个Wafer,无论哪片Wafer,每颗DIE都有固定的位置,芯片管脚的位置也就固定。这些位置坐标和间距都信息在芯片投产前已经确定,制作针卡需要这些参数。探针有钨铜、铍铜或钯等材料,这些探针在强度、导电性、寿命、成本等方面各有特点。

针卡还需要确定同测数(Site)。增加同测数可以节约测试机时成本,但是受限于测试机台资源,同测数有上限,例如32/16/8/4。

图6,ProbeCard照片

· Test Program是测试程序。

测试程序控制整个机台的测试过程。

不同的测试机有不同的测试软件系统,对应的测试程序也有不同的格式。通常工程师提供WGL/STIL/VCD等格式的文件,再转换成测试机需要的文件格式,并增加其他测试程序。

3.4 调试以及结果分析

Wafer由Foundry出厂转运至测试厂,ATE软硬件就绪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调试了。

根据TestPlan,Pattern(测试向量)被分作不同的BIN,从而定位测试错误的位置。调试时还可以在系统上直接看到一个Pattern中错误的Cycle位置,工程师根据这些错误信息进行debug,修改Pattern和测试程序,逐个清理,直到所有BIN都PASS。

同测的多Site全部PASS,Loop多轮后,便可以在整片Wafer上Try Run。此时工程师还要调试探针力度、清理探针周期等参数,确保整片Wafer上每一次Touchdown都可以测试稳定。

整片Wafer的测试结果通常生成一个WaferMap文件,数据生成一个datalog,例如STD文件。WaferMap主要包含良率、测试时间、各BIN的错误数和DIE位置,datalog则是具体的测试结果。工程师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决定是否进入量产。

图7,WaferMap截图

3.5 量产

进入量产阶段后,根据大量测试的统计数据,可以进行一些调整以进一步优化测试流程。

· 根据结果将错误率较高的BIN尽量排在靠前的位置,测试进行到第一个出错的BIN后就不在继续向下进行,以节省测试时间,并且防止已发现的错误导致后续测量损坏针卡。

· 将错误率较低的BIN排在靠后的位置,当错误率极低时,甚至删除该测试,以节省测试时间。

· 决定是否对出错的DIE进行复测。由于各种原因,对于出错的DIE,再重新测试一次可能会PASS。通常复测可以纠正一定比例的错误,但是要多用一部分测试时间,所以要综合考虑决定是否复测。

· 通常处于Wafer边缘位置的DIE出错的概率较高,综合考虑,有时可以直接将边缘DIE剔除,不进行测试就标为坏品,以节省测试时间。

· 还需要关注良率是否稳定,当连续出现良率较低的情况时,需要停止测试,进行数据分析,检查设备或与Foundry沟通。

量产CP测试的结果需要交给后续封装厂使用。通常是一个含有分BIN信息的Map文件,封装厂根据Map文件挑选好品封装,剔除坏品,还可以保留客户选择的特殊BIN别。

4 成本控制

CP测试成本由前期一次性投入的固定成本和后期量产的可变成本组成。

4.1 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包含DFT开发以及面积和功耗、ProbeCard制作和养护,Test Program制作和调试。

· DFT开发以及面积和功耗

DFT有开发成本。并且DFT硬件逻辑将占用一部分芯片面积(虽然很小),DFT要提高效率,减小面积和功耗。

· ProbeCard制作

ProbeCard有公板和专板两种。顾名思义,公板是公用板,专板是专用板。公板是在已有的板子上通过飞线等方式组成芯片外围电路,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短,适用于对测试规格要求不高的CP测试。专板是为自家芯片专门制作的板子,适用于对外围电路要求高,测试规格精密的芯片,设计和制作成本高,周期长。

ProbeCard上的探针材料和探针数也影响成本。各种材料的探针各有特点,价钱也不同,这里不再展开。减少探针数量也能降低成本。

在资源允许的条件下要尽可能的增加同测数,多Site同测可以减少测试时间成本。

· Test Program制作和调试

Test Program有开发成本。调试时需要机台,有调试机时成本。还需要一片调试Wafer,调试过程中反复Touchdown会导致该片Wafer上的若干DIE无法再进行封装。

4.2 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主要就是量产测试时间。量产测试时间是整个CP测试成本中的最重要组成。而且测试前期投入固定成本后,今后量产的全部成本几乎都在测试时间成本上。直接影响测试时间的内容主要有:DFT效率、同侧数、Test Program效率和一些量产策略。

· DFT效率

DFT测试执行的高效直接影响单个DIE的测试时间。因此在芯片设计之初,DFT就要考虑到测试效率。减少测试时间,提高覆盖率,这对节约成本至关重要。

提高测试时钟;Scan使用压缩模式;缩减TestMode上电时间;检查测试计划,缩减不必要的测试项;检查测试策略是否合理,优化测试方案等等。一切DFT设计以提高效率为根本原则,既要高覆盖率,又要缩减时间。有时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则需要相互权衡。

· 同侧数

在资源允许的条件下要尽可能的增加同测数,多Site同测可以减少测试时间成本。

· Test Program效率

和DFT效率相比,测试程序效率作用不大,但是合理安排测试程序还是可以缩减测试时间。例如在程序中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多个测试项并行进行等。

· 一些量产策略

如3.5关于量产一节所述,一些量产的策略可以节约测试时间。

国金证券:给予伟测科技买入评级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樊志远,赵晋近期对伟测科技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股权激励正式授予,彰显公司稳定增长决心》,本报告对伟测科技给出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151.99元。

伟测科技(688372)

事件简评

公司于 2023 年 6 月 28 日发布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确定激励计划的授予日为 2023 年 6 月 27 日,以 40 元/股的授予价格向 236 名激励对象授予 119.66 万股限制性股票,占目前公司股本总额 8,721.07 万股的 1.37%。

经营分析

公司股权激励授予核心人才,彰显营收稳步增长决心。 本激励计划涉及的激励对象共计 236 人,包括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与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人员。 本次股权激励分为三个解禁期, 解除限售比例分别为 40%、 30%及 30%,业绩目标为: 2023/ 2024/ 2025 年营业收入目标值分别为 9.00 亿元/11.00 亿元/14.00 亿元。

股权激励产生的费用将在激励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按归属安排的比例摊销。 本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预计将产生待摊费用合计12313.26 万元,预计将分别于 2023/2024/2025/2026 年摊销3984.36/5532.08/2172.27/624.55 万元。

坚定看好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测试公司, 有望随芯片制造产业链向内地不断转移和下游需求好转而深度受益。 公司以中高端晶圆及成品芯片测试为核心,积极拓展工业级、车规级及高算力产品的测试能力,测试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通讯、计算机、汽车电子、工控、消费电子等领域。公司主营业务分为 CP 和 FT 测试,公司 22 年 CP 测试营收占比达 57.57%, FT 测试营收占比为 38.26%,公司 CP 测试营收占比高于华岭股份及利扬芯片。 展望未来,公司有望受益于高端芯片回流而带动的测试需求。此外,下半年半导体市场有望因下游需求改善而迎来部分好转。在此背景下,公司有望深度受益。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测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5、 4.52 和 5.99 亿元,同比+4.95%、 77.06%和 32.57%,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 EPS分别为 2.25、 3.99 和 5.29 元,对应 PE 估值为 57/32/24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进口设备依赖;限售股解禁;财务投资者减持。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国联证券熊军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79.78%,其预测2023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3.07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42.7。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4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3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58.51。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伟测科技(688372)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优秀。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有息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3星,好价格指标2星,综合指标2.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