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风水宝地

正的五行属性是什么(正的五行属性是什么意思和含义和寓意)

时间:2023-12-30 07:22:52 作者:脾气很大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你的生肖五行是什么?出生在什么时辰有福气?

许多人对出生时辰很在意,因为通常我们都是通过生辰八字来算命的,算命是民间的俗称,学术上的专业称谓叫预测。

而对于十二生肖来说,出生的时辰,和他们的命运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那么,十二生肖究竟出生在什么时间有福气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分析:

生 肖 鼠

生肖鼠对应地支子,五行属水,方位正北方。

生肖鼠出生于深夜的亥时(晚上21点-23点)这一时段,有“水归大海”之说,正所谓得其所哉,快乐悠悠。

生 肖 牛

生肖牛对应地支丑,五行属土。

生肖牛生于巳时(上午9点-11点)这一时段,或酉时(下午17点-19点)这一时段,年支与时支形成巳酉丑三合金局中的半合,主一生有长辈疼爱、老有子女孝顺,乐享天伦。

生 肖 虎

生肖虎对应地支寅,寅为广谷,五行属木,对应东北方位,正是八卦中的艮,艮有山的意思,是戊土生长的地方。

生肖虎出生于辰时(早7点-9点)这一时段,有登高一啸山谷风生的寓意,主可以获得一定地位、职位。

生 肖 兔

生肖兔对应地支卯,五行属木,对应方位正东。

生肖兔以生于未时(下午13点-15点)这一时段最有福气。这是因为,未是太阴,代表月亮,兔入月宫,岂是一般的凡夫俗子?

生 肖 龙

生肖龙对应地支辰,五行属土。

古籍中有“深山大泽,龙蛇生焉”之说。大泽为水聚会的地方,辰为水库,所以生肖龙如果生于子时(半夜23点-1点)这一时段,形成命理中的龙归大海格,运势非常好。

生 肖 蛇

生肖蛇对应地支巳,五行属火。

习惯中有“蛇为小龙”的说法,出生于辰时(上午7点-9点)这一时段的生肖蛇,得以蛇化青龙,提升了命理的整个格局。

生 肖 马

生肖马对应地支午,五行属火。

生肖马出生于未时(下午13点-15点)这一时段,主一生运势较为和顺,或出生于辰时(上午7点-9点)这一时段,其八字为“马化龙驹”格,是为贵格。

生 肖 羊

生肖羊对应地支未,五行属土,未为花园之土。

生肖羊出生于午时(中午11点-13点)这一时段,性格温厚有德,刚柔并济,人际关系很好,对其事业发展特别有利。

生 肖 猴

生肖猴对应地支申,五行属金。

生肖猴出生于子时(半夜23点-1点)这一时段,或辰时(早上7点-9点)这一时段,年支和时支形成申子辰三合水局中的半合,一生平安、吉祥。

生 肖 鸡

生肖鸡对应地支酉,五行属金,对应方位正西方。

生肖鸡生于寅时(凌晨3点-5点)这一时段,正是命理中的“钟鸣谷应”的一种格局,最为吉利。

生 肖 狗

生肖狗对应地支戌,五行属土。

生肖狗生于午时(中午11点-13点)这一时段,或寅时(凌晨3点-5点)这一时段,会少很多烦忧。

生 肖 猪

生肖猪对应地支亥,五行属水,且为天河之水,奔流不回。

生肖猪生于卯时(早上5点-7点),或未时(下午13点-15点),一生福禄无忧。

汉字那么多,为何偏用“正”字来计数?

如果问你搞一个投票用什么来计数,多数中国人都会想起一个字——正。哪怕是小学时选个班长,都会采用“正”字来计数。每逢投票选举后时,投票表决的现场监票、唱票和计票人常用“正”字记票数。并以此排出醒目的先后顺序。

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正”字,字形大致相同,下面都是“止”字,是脚趾的形状,表示用脚在走路。走向哪儿?甲骨文的上方是个空廓的“口”,金文和小篆变成了一横。不管这形状如何变化,都是表示在走向城镇。走向城镇并非是去游玩,而是有征战讨伐的意味。所以“正”字的本义是攻打、征战、征服的意思。又因为人们直奔目标而去,所以“正”字后来又作正中、正直来解释。由于后来“正”字多用来表示正中、正直等意思,人们就另造一个“征”字来表达征服、征战。

“正”字由正中、正直这层意思又引申为人的品行端正、正直;由于“正”代表标准方向,表示正确,所以又表示正面,如若错了,改过来便是改正;符合标准是正常;正式的文件为正本;符合事实的为正确;符合规定的为正规;符合传统的派系为正宗;纯正的颜色为正色;正经的事为正事;官方编写的历史为正史。

甲骨文、金文里的“正”字

“正”是中国古代大数单位之一。“大数”,《算法统宗》所言,指一及一以上的进位单位数:一、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恒河沙、阿僧祗、那由他、不可思议、无量数。“亿”至“载”十个数名称最初见于汉朝徐岳的《数术记遗》。该书说“黄帝为法,数有十等。及其用也,乃有三焉。十等者,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三等者,谓上、中、下也。其下数者,十十变之。若言十万日亿,十亿日兆,十兆日京也。中数者,万万变之,若言万万日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也。上数者,数穷则变,若言万万曰亿,亿亿曰兆。兆兆曰京也。”

由此看来,“正”在古代是一个很大的计数单位,代表的是10的四十次方。而现在所称“正”字计数,仅仅指使用“正”字的笔画来表示5这个数字,和古代的计数单位“正”非同一概念。

然而,中国的古人并非一开始只用“正”字来计数的,早些时候,采用的则是“尚”字计数。

根据《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白屯纳官会》,可以得出两个结输:“尚”“上”二字相通,“尚”字即大“上”字;“尚”字是用来计数的,一个完整的“尚”字有十点,表示数目为十。《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文字为楷书或行书字体。“尚”字用于计数,在《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总共出现了92次,在《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白屯纳官会粮帽》中出现了46次;在《唐道俗藏钩文书》、《唐真观某年某老、小、寡户计数帐草》、《唐西州高昌县顺义乡户别计数恨》中出现了46次,其中有10例是以不完整的字形出现。这10个不完整字形是解“尚”字计数时写作十笔的开键。

但是以今天的笔画数来看,“尚”字是八画,但是计数时,则是十。在唐代和平里的人户统计中,见到文书如下:  

很显然,这里按“手实作分乡账”时,分别统计老、丁、中、小、宴等户,分别有若干,而画“尚”字分别统计。一个完整的“尚”字,即代表十户。

通过文书中的不完整字形,可以发现,唐人用“尚”字作计数符号时,笔画与作为一般用字的“尚”有所不同。用作计数符号时,“尚”字的笔书横折钩被拆分成了“一”和“丨”雨个笔书,“尚”里“口”的横折也被拆分成了“一”和“丨”两个笔画。这样,“尚”字就由八个笔书成了十个笔数,笔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大概基于此,因为“尚”字的笔顺在计数时跟日常书写有不同,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出错。“正”字则不同,“正”字只有横竖两种笔画,这样书写时不会写错。同时,还有十进制和五进制的选择,也是原因之一。

纯粹从数学角度来看,各级单位的换算,自然以采用十进制为好,这早已是人类的共识。但是自古以来事实上存在种种的非十进制。这是因为上古的人并非事先认定十进的原则,然后才制定各级单位。原始的度量衡往往是以人体的器官——手、足——为器具的。《大戴礼记·主言》:“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就是说指宽为一寸,掌宽为一尺,伸长手臂为一寻。长度方面,还有一举足为跬,再举足为步。《小尔雅·广器》谈到古代计算米的容积用抓捧法:“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四谓之豆。”这些单位之间一般都不可能是十进。

同时,某些单位的进位取决于事物本身的客观划分。如一年四季,农历一个月二十九天多,就不能削足适履,拿十进制去改变其划分。再则,地区、人群的各单位层次之间的数量关系,要根据工作需要和方便来确定。如一班几个组,一组多少人,弹性很大,不一定要十进,也可以几种进位同时并存。

最早的十进制和算术运算物证Da型陶支架,出土于距今7500~8500的湖南省澧县梦溪镇五福村夹河北岸八十挡遗址

因为十进制基数毕竟较大,世纪使用起来就不如五进制那样方便,可适用性强了。

相比而言,五进是除十进外用得最多的一种进级制。因为每只手有五个手指,扳着指头计数是最早的计数方法,“五”曾作为方便易记的计数单位,至今还留下“屈指可数”、“一五一十”、“五风十雨”(五日一风,十日一雨)的成语。杜牧《阿房宫赋》夸张楼阁之多与密,也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五进计时有五日为一候,五更为一夜,还有五点为一更,所以《阿Q正传》中有“三更四点,有一只大乌蓬船到了赵府的河埠头”。其他还有帛五匹为一束,步弓丈地一弓为五尺等。    

就是实行十进制,五进仍可作为十进的半步走而存在,附属于十进而对十进起补充作用。上古以贝壳为货币,五贝串在一起称串,两串为一朋即十贝。南宋以后五斗为一斛,两斛为一石。算筹纵式用一横,横式用一竖代五,算盘梁上一珠当五,都是十进制范围内的一个小计。    

十以下的计数小单位,一个是二,如抓鸡蛋、水果时点数:“一双、两双……”;另一个就是五,如数一叠纸时口中念道:“一五,一十,十五……”今日统计选票之类画“正”字,也因为“正”字有五笔,先以五为小计,便于累计和总计。    

倍数之中,对于五倍还专门造了一个单音词来表示。“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佰,或相干万。”(《孟子·滕文公上》)“蓰”就是五倍,也可泛指几倍。    

有些不涉及单位之间进级的事物,也爱以五数为习惯性计量。如里程中的五里,古时距城五里立牌,至今留下不少五里牌的地名;《后汉书·张楷传》说张楷好道术,能作五里雾;《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开头的起兴句,也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又如容积中的五斗,东汉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陶渊明辞官不干称为“不为五斗米折腰”。

老式火车票上“五里牌”地名

久而久之,在中国古代,“五”为最常用的计数基数符。因五与易的五行对应,表示“要素完整”的意思,古人们将其设定为一个整数。古人又将由五个横竖所组成的“正”,用于日常生产经商中的计数发生“二”的时候,就划最上面第一横,然后就是第二划――最中间的竖,直到“正”字完成,也即满五,再另写下一个“正”。

严格来说,中国广泛使用“正”字计票起源于戏院的“正”字计数。它是由数十年前上海戏院中的司事们记“水牌账”演变来的。清末民初,上海人把戏院习为称“茶园”。它的舞台为正方形,楼上的座位叫“花楼”,左右偏座叫“包厢”,这两种座位大都是由达官贵人等预先包下,以便他们携带娇妻艳妾看戏时.不与“下里巴人”混杂在一起。楼下为正厅,座席前设有八仙方桌,可以品茶吃酒;后座则摆放条凳.票价最为低廉。

那时剧院还没有门票,仅由“案目”(戏院中的服务员)在戏院门口招徕看客,并领看客入座。每领满五位入座,司事(记账先生)便在大水牌(类似黑板)上写出“正”字,并标明某案目的名字。稍后由案目负责计数、收费。此法后来随着实行门票制而被戏院废弃了。但它作为一种简明、易懂且便于公众监督的计数方法却一直流行于民间。后来人们遂把它引人选举投票过程专供计数用。

据说日本是在明治之后。也逐渐开始使用“正”字计数。而在江户时代,日本人则是常使用“玉”字来计数的,1657年由藤冈茂元编写的《算元记》中,记载了使用“玉”字计数的方法。之所以使用“玉”字计数,日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商人经常用到算盘进行计算。而“珠”通“玉”字.由此开始使用“玉”字计数。另二种说法是商人计算的都是金、银之类贵重的东西,因此使用“玉”字象征着贵重的东西。但是“玉”字写起来,又很像数字“五”。所以后来这种计数方法被慢慢淘汰掉。到了明治之后,人们便开始使用“正”字来计数。

“正”字对于中国人来说,书写简单,符合比较通行的五进制算法,同时文字本身含义也符合中国人一贯的行为信仰。综合以上,就不难理解为何汉字那么多,只有“正”字计数法流传至今并深刻于每个中国人基因中了。

参考资料:《中国数文化》吴慧颖;《“尚”字计数法新证》谷雪洋,张显成;《跋西州“白涧屯”纳粮账中的“执筹数函”》朱雷;《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蒋礼鸿;《一字一世界》颜煦之;《与人说正》张百年;《横平竖直好一个“正”》孙祥虎。

五行的源起和应用

五行的源起和应用

作者:张登本(陕西中医药大学)

  五行,是基于十月太阳历法一年分五季观念,表现为“天-地-物-人”三位一体互联互通、有序变化的五种“象态”。

五行概念的形成

  五行概念首见于《尚书·洪范》,自管仲所处时代之后,逐渐赋予其哲学内涵,常用于表达人们能够认识事物的属性标记,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相生相克关系及其次第被明确地表述,则见于西汉《春秋繁露》。

  这一观念是古人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对人类生命活动影响最大而又最为直接的十月太阳历法五季观念。十月太阳历将一年360天分为五季(又称“五行”),每季(“行”)各72天,从冬至节日以后五季依次为木→火→土→金→水。十月太阳历之所以将一季称为一“行”,是指随着时序的迁移,气候会不断地移“行”。在其演变过程中,也受五方区位观念、五星观念、五材观念的影响。

  就五行的五季观念而言,人类将自己置于一个太阳回归年的不同时间区位的有序动态变化之中。就五行的五方空间区位划分而言,人类将自己的生存状态放置于一个有规则、有意义、可认知空间系统之中,由此形成了古人将可以认识的事物进行五季、五方分类的时间、空间配位观念。就五季、五方的时、空区位而言,人类第一次将自己生存的时、空区位放在一个有规则、有意义、可认知的时、空系统之中,由此形成了古人将可以认识的事物进行五季、五方分类配位的理念。此后成书的《黄帝内经》则广泛地应用五行概念、事物的五行属性、五行之间生克关系构建生命科学知识体系,并且深刻、全面地体现于所建构的医学学科各个知识层面,从而使这一发生于先秦时期的五行理论蕴涵丰富的生命科学知识元素,并成为中医药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五行理论则是研究五行的概念内涵、特性、事物五行属性归类及其相互关系,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之间广泛联系的古代世界观和方,是古人认识宇宙万物相互联系,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哲学理念。《黄帝内经》在构建其医学理论时,全面地运用了这一哲学概念及相关理论构建自己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

  五行理论萌芽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在五行理论形成及盛行之际,正是《黄帝内经》医学理论构建并形成的时期。因此,该书广泛地运用五行理论及其思维方法,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体自身的整体联系,人体各个系统结构及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将五行理论广泛地应用于指导临床诊断、病理分析、治疗用药、刺灸取穴、心理调整与心理治疗等各个层面,有效地解释了疾病的复杂性,丰富了医学内容,表现出了应有的自然科学特征及其内涵。

  《黄帝内经》继承了五行源于五季,以及后来拓展五方时空区位划分观念,并以此构建了以人为中心的天、地、人三才时空结构的医学模型。五行概念的形成过程虽与五季、五方观念有关,但更为直接的因素是对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五种具体物质动态的认识和体悟。如《尚书·洪范》曰:“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古人在这种对五种物质用途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了“五材”的概念。《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后来将“五材”进一步抽象为构成诸多事物的五种基本元素,其中《国语·郑语》中“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论述就有元素的内涵。

  “五行”概念的演变,实现了实体到哲学概念抽象的完成,后来逐渐地用以作为归纳天地万物的模型结构。先秦第一子管仲率先将初期的五行概念纳入到哲学轨道,此后才开始从哲学层面探索五行之间的关系。其间经历了“五行常胜”和“五行毋常胜”的争论,直至西汉《春秋繁露》才明确了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排序。《黄帝内经》以五种自然物质之间的相克为例进一步确立了五行的相克关系,并将这一五行制约关系广泛地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各个层面,自此赋予五行观念以生命科学知识内涵。《素问·宝命全形论》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五行的科学性评价

  五行概念的科学性评价

  人类为了适应日常生活、特定社会活动和研究的需要,根据对人类最攸关天象的精确观察,运用规律科学合理地计量时间、制定时间序列的法则,称为历法。

  人类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文明,在协调年月日的时候,采用了不同的策略。既然五行概念背景是一年分为五季历法知识,而一年五季气候的移行变化能客观地反映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所以其概念内涵是合乎科学属性的。在《黄帝内经》乃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大凡涉及一年分为五季的知识,无不与此历法有关。毫无疑义,五行内涵合于科学精神。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取象类比思维方法的科学性评价

  取象思维,是以物象为媒介,直接比附推论出个抽象事理的思维方法。其本质是比附推论的逻辑方法,与整体思维互补并具有模糊性等特点。其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顿悟思维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思维方式是古今普遍被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运用的思维方法之一。例如现代植物分类学中的豆科植物分类,就是最典型的、宏观的取象类比思维方法的应用,归类的依据是植物的3个象态:①叶子是互生的(极少有对生叶);②花是雌雄同蕊;③果实为“荚果”,只要符合这三个象态的植物,均归于豆科植物,大到可以生长千年以上的国槐,小到小秋作物中的绿豆、赤小豆等可用归于同一类。再如微观的取象类比实例,只要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键结合构成正六边形结构,化学科称其为苯环,这是个闭合的共轭体系,六个碳原子的π电子云分布“结构”,就是微“象态”,因此,无论是固态物质,还是液态、气态物质,只要其微观结构的苯环“象态”,都属于“苯类物质”,都具有物理、化学特性相同或相似性。至于此种思维方法在文学、艺术学科中的应用,更是不胜枚举,足见其所具有的现实科学性价值。

  万物互联互通观念的科学性评价

  五行理论认为,自然界天-地-物-人三位一体互联互通的整体联系,连通方式表达为“生克制化”。其中的“相生”,实指万物间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关系;“相克”,实指万物间相互制约、相互拮抗关系,从而使万物间达到和谐有序的状态,即所谓“生克制化”。

  《黄帝内经》为了满足构建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需要,将“五行生克等价思维模型”,结合具体内容,改造为多种五行结构模型: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论“脾病而四肢不用”的发病机理时,构建了“中土五行思维模型”(也可称为“重土”);《素问·灵兰秘典论》为了论证五脏六腑机能配合关系,强调心为主导的观念时,构建了“中火五行思维模型”(也称“重火”);《素问》的《咳论》《痿论》,为了研究咳病、痿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创建了“中金五行思维模型”(也称“重金”);《素问·上古天真论》为了论述“肾主藏精”功能与五脏六腑之精的关系,创建了“中水五行思维模型”(也称“重水”);《素问·阴阳类论》为了凸显肝气升发气机对各脏腑机能的影响,提出了“重木五行思维模型”。显然,《内经》中的五行“生克制化”是“多元、多维度”的,这种万物互通、互联观念,无疑是认识天-地-物-人之间广泛联系时是具有科学依据的思维方法。

  宇宙、生命科学研究结论对五行科学性的评价

  上海理工大学陈兆学教授的相关研究发现,①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模型和B-DNA结构,隐含五行相关规律;②中医学的“生克五行模式”和“中土五行模式”,分别与正十二面体、B-DNA两种结构中的几何要素之间,密切相关;③通过2种几何要素对“十干化运”“河图”所蕴含的“黄金数理规律”分析,认为五行模式是宇宙、生命普适性规律之体现;④两种“五行模式”,在天人合一框架下,具有深刻的数理相关性、统一性,以及宇宙和生命科学的合理性。

  《黄帝内经》在进行生命科学知识体系时,发现五行思维模型的不完美,改造为五行各有所“重”的思维模型。解释生理机能不限于原有生克模式,应用多维度联系予以表达;在解释脏腑病理时也不限于五行生克模式,表现为更为灵活的、具体病证,分别对待,而不拘泥于“五行生克等价思维模型”之一端。可见,五行概念是一年分五季,表达万物互联互通、有序变化的五种“象态”;取象类比思维,是人类探求真理、科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之一;五行“生克制化”是对万物互通、互联观念“多元、多维度”的表达。五行思维模型还不完美,《黄帝内经》发展创新了多种五行思维模型,这些五行思维模型照应了“人以五脏为本”的学术立场。

《黄帝内经》用五行构建生命科学知识体系

  《黄帝内经》之所以要用五行理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5个原因。

  一是因为五行知识属于中国古代形成的世界观和方,而其中研究的医学学科,必须面对如何对待人类的生命现象,如何对待人类生命活动与天地、与万物之间的联系,因而就必须借助五行思维予以解决。二是五行概念源于十月太阳历法的一年分为五季这一规律,而天地间的万物,无不依存于年复一年的一年五季的时间变化规律而存在、而变化,所以研究人类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时,就必须遵循一年五季时序变化之规律。三是五行对事物归类研究所采用的取象类比思维,能从宏观、大体的角度认知被研究医学对象—人体组织结构、脏腑机能,某些病理变化等相关内容,能够弥补古代当时精细研究手段的不足。四是为了解决人与天地万物、人体自身复杂的互联互通关系,而五行的“生克制化”理论,正好能够给予较合理的解释。五是医学知识与五行理论于文化背景是同宗同源的,因而在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相互渗透,相伴而行。所以,与医学理论发生紧密相伴五行理论,不可避免地被利用,这就是其观念渗透于所建构知识体系的各个层面而无法拆解的根本缘由。正因为如此,是《黄帝内经》赋予五行理论以生命科学知识为基本材料的自然科学内涵,并使之系统地呈现于世。

  在五行学说形成之际,也正是《黄帝内经》医学理论的构建时期。此时正值人们对长期积累的丰富临床知识和人们对生命活动深刻体验的日益增加,急切需要寻找阐释其发生机理,揭示生命奥秘的关键时期。所以,发展日渐成熟的五行和精气、阴阳等哲学理论,能够被深刻地应用于医学理论的构建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广泛地用以解释人与自然关系、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人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全面地运用以指导临床的诊断,指导病理和药理的分析,以及治疗用药、针刺腧穴配伍等各个层面,使这一哲学理论和系统思维方法与医学知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但应用了五行理论,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五行理论,既应用五行的概念、特性、归类方法、生克制化关系,但又不为其所局限、所束缚,因而能有效地解释医学领域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并与医学内容融为一体。因此,《黄帝内经》中的五行学说和精气、阴阳学说一样,既是认识和研究医学领域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也是学习和应用医学知识的重要内容。(张登本 陕西中医药大学)

本专栏系统介绍古今针刺手法和相关技术操作,计130种480个法式,500多个文章及视频内容。

私信回复:针刺手法

体味古今名中医的成才之路,不外乎两条,即读书与看病,只不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更高、更深。读书不仅是通晓古文,精读熟背经典,更要字酙句酌,反复领悟其中的思

维方法、内在联系;看病不仅是望、闻、问、切,辨证处方,更要在看病中再习经典,反复加深理解。

88位针灸名家,365则针灸医案。

私信回复:针灸医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