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射手座

50岁至60岁血糖标准(50岁至60岁血糖标准表)

时间:2024-01-02 10:45:29 作者:煮酒送别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60岁以上老人,正常血糖是多少?提醒:超过这一数值多半是糖尿病

明明没有什么特别的口渴、多尿等糖尿病症状,但今年当30出头的小李,却在单位体检中被医生告知是糖尿病前期。

其实在我们国家像小李一样,属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有大约1.5亿左右,这些人离糖尿病只有一步之遥。

一、我国近5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并不陌生,据统计我国成人糖尿病发病率为12.8%,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2%。

糖尿病前期指的是患者血糖水平比正常人要高,但并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属于糖尿病的一个分水岭。

不管对于成年人还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一般空腹血糖值大于等于7毫摩尔/升,或者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机血糖值大于等于11.1毫摩尔/升,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大于等于11.1毫摩尔/升,就可以被诊断为糖尿病。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指出,如果体内血糖超过正常标准,即便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会对身体带来损伤,像引发神经病变、导致代谢紊乱、引发肾功能受损等,因此对于糖尿病前期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身体出现这些异常,该降血糖了

糖尿病的发生多数是会出现身体异常的,如果出现下面一些异常症状,那就是在提示该降血糖了。

1.餐前饥饿

由于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异常、和血糖变化不能同步,会导致在下一餐之前胰岛素分泌出现高峰,引发餐前饥饿或者低血糖等的症状。

2.视力变化

血糖异常升高,会导致体内液体产生变化,从而引发眼前有黑影、视力下降或者视力突然变好等的症状。

3.皮肤干燥瘙痒

排除季节变化引发的皮肤干燥瘙痒之外,手脚、小腿等部位的发痒,要小心是血糖引发的。

4.伤口难以愈合

伤口难以愈合,也是糖尿病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糖尿病患者会伴有外周血管病变,加上一些皮肤感染等影响,会导致伤口很难治愈。

5.存在睡眠障碍

不少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如果发现白天特别疲乏、晚上睡觉鼾声大的话,最好及时检测下血糖排查一下。

三、血糖老是降不下来?可能是这几点漏做了

虽然比较常见,但糖尿病并不能根治,只能通过控制血糖来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发现血糖老是降不下来,可能是这几点漏做了。

1.规律进食,饮食控制

饮食上建议要按规律进食,最好定时定量、少吃多餐,既要保证营养均衡,还要保证合理搭配,甜食水果要少吃,口味尽量要清淡一点。

2.遵医嘱服药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服用药物,不要擅自停药或者自己更改治疗方法,避免影响降血糖效果。

3.保证规律的运动

建议要有规律、适当的运动,最好在饭后一小时左右,进行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运动,而且要循序渐进,坚持下去,不建议空腹运动,以免引发低血糖。

4.定期做好监测

无论血糖控制理想与否,都建议定期进行血糖的监测,以便能及时了解血糖情况。

被糖尿病盯上的患者越来越多,但其实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更多,如果发现餐前饥饿、视力变化、皮肤异常干燥瘙痒、伤口难愈合、有睡眠障碍等异常现象时,要注意该降糖了,平常一定要科学降血糖,做好定期的监测。

参考资料:

[1]一到8月,血糖值就开始上升!至少3亿国人的血糖“越界”了.生命时报.2021-08-02

[2]不知不觉得了糖尿病?这些早期症状你要了解!.医学界内分泌频道.2020-10-1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60岁以上老人,正常血糖是多少?提醒:超过这一数值多半是糖尿病

明明没有什么特别的口渴、多尿等糖尿病症状,但今年当30出头的小李,却在单位体检中被医生告知是糖尿病前期。

其实在我们国家像小李一样,属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有大约1.5亿左右,这些人离糖尿病只有一步之遥。

一、我国近5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

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并不陌生,据统计我国成人糖尿病发病率为12.8%,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35.2%。

糖尿病前期指的是患者血糖水平比正常人要高,但并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属于糖尿病的一个分水岭。

不管对于成年人还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一般空腹血糖值大于等于7毫摩尔/升,或者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机血糖值大于等于11.1毫摩尔/升,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大于等于11.1毫摩尔/升,就可以被诊断为糖尿病。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指出,如果体内血糖超过正常标准,即便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会对身体带来损伤,像引发神经病变、导致代谢紊乱、引发肾功能受损等,因此对于糖尿病前期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身体出现这些异常,该降血糖了

糖尿病的发生多数是会出现身体异常的,如果出现下面一些异常症状,那就是在提示该降血糖了。

1.餐前饥饿

由于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异常、和血糖变化不能同步,会导致在下一餐之前胰岛素分泌出现高峰,引发餐前饥饿或者低血糖等的症状。

2.视力变化

血糖异常升高,会导致体内液体产生变化,从而引发眼前有黑影、视力下降或者视力突然变好等的症状。

3.皮肤干燥瘙痒

排除季节变化引发的皮肤干燥瘙痒之外,手脚、小腿等部位的发痒,要小心是血糖引发的。

4.伤口难以愈合

伤口难以愈合,也是糖尿病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多数糖尿病患者会伴有外周血管病变,加上一些皮肤感染等影响,会导致伤口很难治愈。

5.存在睡眠障碍

不少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如果发现白天特别疲乏、晚上睡觉鼾声大的话,最好及时检测下血糖排查一下。

三、血糖老是降不下来?可能是这几点漏做了

虽然比较常见,但糖尿病并不能根治,只能通过控制血糖来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发现血糖老是降不下来,可能是这几点漏做了。

1.规律进食,饮食控制

饮食上建议要按规律进食,最好定时定量、少吃多餐,既要保证营养均衡,还要保证合理搭配,甜食水果要少吃,口味尽量要清淡一点。

2.遵医嘱服药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服用药物,不要擅自停药或者自己更改治疗方法,避免影响降血糖效果。

3.保证规律的运动

建议要有规律、适当的运动,最好在饭后一小时左右,进行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运动,而且要循序渐进,坚持下去,不建议空腹运动,以免引发低血糖。

4.定期做好监测

无论血糖控制理想与否,都建议定期进行血糖的监测,以便能及时了解血糖情况。

被糖尿病盯上的患者越来越多,但其实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更多,如果发现餐前饥饿、视力变化、皮肤异常干燥瘙痒、伤口难愈合、有睡眠障碍等异常现象时,要注意该降糖了,平常一定要科学降血糖,做好定期的监测。

参考资料:

[1]一到8月,血糖值就开始上升!至少3亿国人的血糖“越界”了.生命时报.2021-08-02

[2]不知不觉得了糖尿病?这些早期症状你要了解!.医学界内分泌频道.2020-10-1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60岁以上老人,正常血糖是多少?提醒:避免超过目标值

糖尿病是目前社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类疾病,而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则在世界上位于首位。导致中国糖尿病患者数目庞大的原因,除了与本身的人口基数有关之外,还和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关。

很多人在饮食方面不注重,平时有暴饮暴食、嗜好甜食的习惯,从而导致自身血糖不断升高。然而,在如此庞大的糖尿病患者人数中,中老年患者占有的比例则更大,其中超过60岁的人更容易患有糖尿病。

对于这样的现象,不少人也在疑惑:糖尿病是否和人的年龄有一定关系?事实证明,糖尿病的病发人群确实是偏向于60岁以上的老人。因此,有关60岁以上老人正常血糖值以及其他相关的内容都需要大家了解。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一、糖尿病与胰岛素之间的关系,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多可怕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疾病,与患者自身的血管健康以及血糖健康有密切关系。其中,导致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就是人的血糖健康,也就是人的血液健康以及血管健康。

糖尿病具体表现为血糖过高,与人的血糖以及胰岛素有关。所谓的胰岛素,就是人体内一种由胰腺产生的激素,它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体消耗食物中的葡萄糖,从而给人体机能提供能量。

因此,可以说胰岛素就是人体机能正常运作的保证。只有人体内的胰岛素正常,人的新陈代谢才会正常。一旦人体内的胰岛素过低,就会导致体内的葡萄糖无法被完全消耗,人体无法接收到能量,则会残留大量的葡萄糖。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内的胰岛素如果还是不够,人体内的葡萄糖也就很难被消耗,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不断升高。这也就是所谓的血糖升高,最终演变成糖尿病。

糖尿病虽不致命,但是它却会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并且这些并发症容易恶化,从而影响人的生命健康。其中,可能由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有:肾脏衰竭、器官病变以及其他的心血管类疾病。

首先,肾脏衰竭。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也是难以再生的器官。一旦有了损害只能移植,否则就会危害到生命。而肾脏对身体来说也很重要,它是人体排毒的重要功能性器官。

如果肾脏出现损伤和衰竭,人体内的毒素也就无常排出体外,最终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为了自己的肾脏健康以及生命健康,我们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血糖问题。

其次,器官病变。器官是保证人体正常运转的重要体现,也是人体最宝贵的存在,一旦出现病变和损伤,就很难自愈。器官病变最终导致的后果有很多,最为严重的就是癌变。然而,至今为止有关癌症也是没有特效药的。

最后,糖尿病。它本身就是心血管类疾病的一种,如果糖尿病没有得到控制和治愈,最终也有可能再诱使其他的心血管类疾病发生,给身体恢复造成一定的阻碍。

总而言之,糖尿病是一种比较棘手的疾病,大家一定不能轻视。特别是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他们属于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因素有很多,饮食、遗传和其他不健康的生活习惯,60岁以上老人则更应该注重身体养护以及糖尿病的防治。

二、60岁以上老人正常血糖是多少,超过目标值就要注意了

对于60岁以上老人来说,他们平时运动量比较小,血管也不再年轻,所以他们患有糖尿病的风险更高。因此,他们自身对于糖尿病的防治措施应该是做得最好才是。

60岁以上老人正常血糖究竟是多少?有关血糖标准,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值,毕竟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他们个性化控制的目标也是不同的,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确诊糖尿病不久,年龄低,预期寿命大于等于10年。对于第一类这样的人群,他们的特点就是患病时间短,甚至是没有患病,预期寿命比较长的人。对于这类人群,他们本身的胰岛素匮乏情况不是特别严重,是一个较为安全的身体状态。

对于这类人群,他们的标准是HbA1c小于6.5%。这类人群不需要过度紧张,只需要坚持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按时使用一种非胰岛素促泌剂即可。

第二类:确诊时间长,年龄大,有轻微的并发症,预期寿命大于等于10年。对于第二类人群,他们相较于一类人群来说情况较为严重,已经是伴随轻微的并发症,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情况。

对于这类人群,他们的标准是HbA1c小于7.5%。这类人群已经开始了并发症,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胰岛素治疗或者是过胰岛素促泌剂治疗为主。

第三类:有中度并发症出现,有低血糖风险,多次注射过胰岛素促泌剂的老年人患者,预期寿命大于等于5年。这类人群,他们的病情相对比较严重,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状态。

第三类人群情况比较严重,控糖标准应该为HbA1c小于8%。需要患者时刻注意和观察,一旦自身的血糖超过这个标准,就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控制,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

以上是有关60岁以上老人血糖的目标值,可以分为三类,需要患者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分析。不论是哪一类,都需要大家重视起来。除此之外,测量血糖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准确。避免血糖的测量结果有太大的误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好:

第一,购买正规的血糖仪、在合适的时间测量血糖。为了保证血糖数据的准确性,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正规的血糖仪,避免购买到伪劣产品,从而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测量血糖的时间也有讲究,主要有餐前和餐后两种。如果没有在合适的时间内测量,就会导致血糖的测量结果出现误差。因此,建议大家最好在早晨空腹的状态下进行测量。这样的测量结果受饮食影响比较小,结果也相对准确。

第二,保证体内的水分充足。体内的水分对血糖的测量结果也有一定影响。当体内水分过少的情况下,血糖值也会相对偏高,最终的测量结果也是偏高的。因此,为了保证读数的准确性,应该在测量前多喝水。

第三,测量前洗手、指尖侧面采血。家用血糖仪测量血糖,它的测量方式就是通过采取指尖血进行测量的。因此,保证手指干净是基础,一定要在测量前洗一下手指,避免手指上的污垢影响到测量。

其次,指尖的敏感度比较高,一点点的疼痛都会被放大。为了保证采血的顺利进行,以及避免相同位置刺伤过多形成的硬皮,可以采取指尖侧面血。指尖侧面的采血疼痛感适中,采血的过程也会更加顺利。

以上三方面内容,是有关测量血糖需要做到的内容,都是可以帮助测量血糖正确、准确地进行的好习惯。除此之外,测量血糖一定要定时,不能偷懒,每天测量一遍很有必要,帮助自己随时掌握自己的血糖值。

三、预防血糖升高预防糖尿病发生,该怎么做

前边的内容提到,血糖升高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也会诱使一系列的并发症的出现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则更应该明白这一点,更应该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有关血糖升高的预防措施,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第一,健康饮食,控制糖分摄入。饮食健康与血糖的控制息息相关,清淡健康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因此,建议平时的饮食一定要尽可能的清淡,避免油腻辛辣的食物的摄入。除此之外,高糖分的食物摄入更需要控制,避免血糖的进一步升高。

第二,多喝水。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非常需要水的存在。有了水分的充足摄入,人的新陈代谢才会更加正常,也会帮助人体排出多余的毒素。特别是对于血糖的控制来说,多喝水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

第三,坚持运动。肥胖是血糖升高的原因之一,也是很多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患者的症状之一。因此,为了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标准的体脂率很重要。

建议大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地控制一下自己的体重,可以从健康的有氧运动来做。每天适当地运动一下,既可以帮助身体排毒,又可以帮助身体燃脂,是一个比较不错的习惯。

第四,有规律地检查血糖。血糖是否在一个标准值以下,是决定人们是否会病发糖尿病的重要体现。因此,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避免糖尿病的发生,我们一定要随时随地地了解自己的血糖值。不要偷懒,一定要定时检查自己的血糖。

因为心情或者是饮食的影响,人的血糖值随时随地地在改变。我们无法做到控制血糖一直维持在一个值,但至少可以保证自己清楚自己的血糖情况。一旦发现血糖值超过了自己的标准值,就应该及时就医治疗。

以上四点,都是有关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不论是从饮食方面还是从平时的生活习惯方面,都需要大家有一个较为端正的态度去看待它。血糖一旦升高,就容易诱发糖尿病以及其他的并发症。这些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好的治疗,最终就会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

结语

60岁以上的老人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因此,有关糖尿病的相关了解以及防治措施,都需要重视。同时,60岁以上老人的正常血糖值也是自己需要了解。

只要和自己的血糖值进行一个比较,就可以初步地分辨自己的健康状态。总的来说,个人的血糖健康需要重视起来。除了日常正确地测量血糖之外,还需要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只有这样,才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保证自己一直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

对于50~60岁人群血糖值标准,看看你达标了吗?

对于50~60岁人群,若以往无糖尿病,空腹血糖3.9~6.1mmol/L为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7.8mmol/L;若患有糖尿病但基础条件良好,血糖控制标准为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根据自身情况可适当放宽控糖目标。

1.对于50~60岁健康人群,临床上空腹血糖的标准值范围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小于7.8mmol/L。

2.对于50~60岁糖尿病患者,如果为新诊断、短病程、低血糖风险低、自我管理能力强、有良好治疗条件的患者,控糖目标一般在空腹血糖4.4mmol/L~7.0mmol/L,非空腹血糖不超过10.0mmol/L,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对于50~60岁有低血糖风险、有严重并发症或伴发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欠佳的糖尿病患者,控糖目标应适当放宽,预防发生低血糖反应,同时可以延缓并发症进展,避免严重高血糖引发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难治性感染等情况发生。

糖尿病患者建议及时就医,具体的血糖控制标准需根据具体病情综合制定。

各年龄段血压、血糖、血脂、尿酸对照表,快自查,看你达标了吗?

马先生今年34岁,在慢性病患者中绝对算得上年轻的存在,近几个月马先生常感到不明原因的头晕、乏力,右上腹有胀痛不适,结合曾经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马先生选择了就医。

血压测定提示马先生血压为165/99mmHg,属于二级高血压,血糖、尿酸、肝转氨酶、载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均超出正常值。看着马先生的检查报告,医生皱了皱眉:“你才三十岁出头,这就已经‘四高’了,而且结合你的体重与肝功能异常,你恐怕还患有脂肪肝。”

马先生有些纳闷,不是都说“三高”吗,自己怎么成了“四高”了?医生解释,近年来人们对高尿酸的危害愈加重视,所以它成了第“四高”。

最终结合马先生的症状与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他患有二型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脂肪肝且伴有肝脏损伤,才三十出头,就患上了一众慢性病。

对于诊断结果,马先生既讶然又后悔,他想知道,对于自己这个年龄段,血压、血糖等指标多高才是正常,又该如何控制好血压、血糖等指标?

高血压有多大危害?如何控制好血压?

慢性病目前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最大隐患,就公布的数据来看,慢性病在各类新发疾病的占比达到68%,每年因病去世的人数中,超过八成患有慢性病,包括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

而“四高”则是各类慢性病重要的病理基础之一,尤其是其中死亡率最高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大都存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异常。

其中危害最大的,莫过于高血压。高血压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约为27%,即平均每四个人就有一个患有高血压,在65岁老年人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可在50%以上,它看似只是动脉血压异常,但却会对心脏、脑动脉、肾脏等系统造成损害。

动脉壁长期承受异常压力冲击后,弹性将会下降,形态结构也会随之改变,变得更厚和坚硬,而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会脂质更易在血管壁中沉积,以上种种都会导致动脉狭窄和动脉硬化。

硬化和狭窄的动脉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这一机理可发生在脑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等任何动脉中,从而造成出血性脑卒中、脑血栓、老年痴呆、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慢性病。

显然,高血压的危害甚大,那该如何判断自己属于高血压呢?

不同年龄段的血压正常值有所不同,一般高压为120至139mmHg,低压为80至89mmHg之间即为正常。如果精确到具体年龄段,一般40以前高压在110至120/mmHg之间,低压在70至80mmHg之间就算是较理想的血压;41岁至50岁,高压最好不要超过130mmHg,低压则最好不要超过80mmHg;

到了50岁至60岁,即将步入老年期,而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内皮功能下降,基础代谢降低,血压也往往会随之增高。但高压如果能保持在140mmHg以下,低压保持在90mmHg以下,也不必太过担心。

65岁以上的老人,血压可略微高出140/90mmHg的标准参考值,但这需要建立在没有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前提下,否则还是要将血压控制好。

不同性别的血压常值也有一定区别,男性的血压普遍比女性略高,这是正常现象,高血压分为三级,轻度高血压一般以生活方式改善为主,可不服药,中度高血压则需要结合降压药进行治疗,而当血压达到180/110mmHg以上则为三级重度高血压,属于危重情况,一些严重并发症随时可能发生,必须及时干预。

那该如何控制好血压呢?需要知道控制血压并非一时之功,除了合理服药外,还需要长期的健康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1)增加运动

进行中高强度的运动(太极拳、慢跑、游泳等等)有利于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血管收缩能力,并且还有利于脂肪降解,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动脉狭窄,但要注意通过运动控制血压短时间内效果有限,对于中、重度的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重运动的强度与负荷。

(2)低钠饮食

高盐(钠)饮食与高血压存在密切关联,这与高钠饮食引起的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血管肾张素浓度上升等有关,具体机制并不十分明晰,但可以确定的是高盐饮食地区高血压发病率普遍高于其他地区。

世卫组织推荐的每日盐分摄入量在5g以下,即便短时间内因习惯问题无法达标,也要循序渐进地降低钠盐的摄入量。

(3)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对血管壁产生刺激,导致血管痉挛收缩,其中的一氧化碳对红细胞也拥有比氧气更强的结合能力,这都会导致血容量增加,而烟草中化学成分对交感神经的刺激也会进一步增加血压。

酒精同样会对交感神经产生刺激,增加心脏负荷,引起血压上升,酒精中的主要成分乙醇,其次生物乙醛会激活血管紧张素系统,进一步提高血压,每日饮酒超过30ml,血压便会上升4/2mmHg,饮酒量越多,血压上升越明显。

所以不论是为了控制好血压,还是保护好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烟酒该戒都最好戒了。

(4)避免精神情绪紧张

情绪紧张或焦虑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将会被激活,导致血压上升,许多降压药物也是通过对血管紧张素的产生进行抑制来达到降压目的,所以想要血压平稳,情绪也要保持稳定。

读到这里,再回到“血压多少正常?怎么控制好血压?”这些问题时,想必大家心中已有了答案,那么,让我们接着往下看血糖和血脂。

血糖和血脂过高有何危害,正常值又是多少?

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供能原料,血液中的葡萄糖即是常说的血糖,血糖过低会导致机体供能不足,但过高的血糖却对身体有相当的危害。

过高的血糖水平会导致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达到上限,其中的部分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并带走大量水分,形成渗透性利尿,严重时可导致水分与电解质大量丢失,引起意识障碍、昏迷,乃至危及生命;

过高的血糖水平会对胰岛细胞持续产生刺激,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以及胰岛细胞功能衰竭,这是糖尿病重要的发病基础,还会加重原有的病情;高血糖还会引起微血管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糖尿病足等一系列并发症。

血糖水平和空腹和餐后之分,一般餐后血糖低于7.8mmo/L即视为正常,空腹血糖成人与儿童有所区别,成人一般在3.9—6.1mmol/L之间,儿童则应保持在3.5—5.6mmol/L之间。

中性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原料,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即是血脂,主要有甘油三酯与胆固醇,过高的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血脂水平长期走高时,脂质成分在动脉内膜下沉积,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引起心律失常、脑梗死、冠心病等一系列并发症。

血脂指标分为总胆固醇、甘油三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四项,其中总胆固醇的正常值在2.8—5.17mmo/L之间,甘油三酯则在0.56—1.7mmo/L之间,高密度脂蛋白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男性常值为0.96—1.15mmol/L,女性常值则为0.9—1.55mmol/L。

高密度脂蛋白有助于胆固醇的转运,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故被称为“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理论上越高越有利于动脉健康,而低密度脂蛋白则相反,它的升高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风险因素,参考值为0—3.1mmol/L。

第“四高”的尿酸,太高了会怎样?

尿酸是嘌呤的代谢终产物,正常情况人体的尿酸产生与排泄处于动态平衡,若发生嘌呤代谢障碍或长期高嘌呤饮食,则会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并进一步引发高尿酸血症,常听说的痛风实际是高尿酸血症的阶段性表现之一。

高尿酸的危害在初期往往较为隐匿,但由于尿酸的溶解度较低,长期高浓度的尿酸亦形成尿酸结晶,并在人体内沉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泌尿结石、痛风性肾病乃至是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男性的尿酸正常水平为150—416umol/L,女性则为89—357umol/L,高于420umol/L即视为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但是,有一点希望大家认识到:并非所有的高尿酸血症都会发展为痛风,而未发展为痛风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常无明显知觉,但也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加强运动、低嘌呤饮食并且多饮水是必要的,一些可能使血尿酸水平上升的药物也要慎用。

总结

慢性病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最大隐患,其中又以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为最重,而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以及高尿酸则是各类慢性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四高”的发生除先天动脉狭窄、嘌呤代谢障碍等先天因素外,多半可通过日常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善进行预防与改善。

参考文献:

[1]吕晓琴,赵舒雅,成晶晶.回顾性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J].吉林医学,2023,44(04)

2023年血糖新标准已公布,并非3.9~6.1,你的血糖或许不高

高血糖是指血糖水平过高,一般是指血糖(血浆中葡萄糖)水平超过正常范围,人体需要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葡萄糖必须经过胰岛素的刺激才能进入细胞,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不良,就会导致血糖升高。

高血糖的症状主要包括多饮、多尿、总体不适、容易疲劳,严重的话可出现口渴、失眠、皮肤干燥、体重减轻等,还可能导致心脏和血管等病症。

若高血糖持续存在,且不能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药物治疗控制,就要及时寻找專业的医疗帮助。

01

2023年血糖新标准已公布,并非3.9~6.1,你的血糖或许不高

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70-100 mg/dL(3.9-5.6 mmol/L)

餐后血糖:在餐后两小时内,正常范围应小于140 mg/dL(7.8 mmol/L)

糖化血红蛋白:应该小于6.5%(48 mmol/mol),但可能会根据病史和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

但是这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例如老年人、孕妇、糖尿病患者等,如果对自己的血糖有疑问,建议您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02

高血糖的诱因有哪些?

1. 饮食:饮食中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会导致血糖升高。

2. 缺乏运动: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血糖升高,因为锻炼会帮助人体消耗血液中的糖分。

3. 药物:某些药物,特别是类固醇、抗精神病药、利尿剂以及口服避孕药等,可以影响人体的胰岛素水平和血糖调节。

4. 外部压力和紧张:长时间的压力和紧张下,人体分泌肾上腺素和其他压力激素,这些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

5. 其他疾病:糖尿病、胰腺问题、甲状腺问题、肝脏问题等其他健康问题可能会导致高血糖。

6.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可能会下降,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03

血糖偏高的人,应该如何稳定血糖水平?

1. 饮食:优先选择低血糖指数的食物,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卡路里的食物的摄入,应该尽量选用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例如全谷类、蔬菜和水果等。

2. 控制饮食量和饮食时间:应该定期进餐,每天至少三餐,而不是饥肠辘辘。

3. 规律的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燃烧体内的糖分,改善胰岛素的敏感度,从而控制血糖水平,可以选择散步、跑步、骑车、游泳等有氧运动。

4. 控制体重:过重和肥胖可以导致胰岛素的不敏感性和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高血糖。

5.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糖检测,确保血糖尽量维持在正常水平,而不是忽视它,应该按医嘱进行检查。

6. 减少压力:过多的压力可能会使血糖水平升高,所以必须尝试减少压力,采取如冥想、休息等方法来控制压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