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面相命理

闻王昌龄左迁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遥有此寄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29 12:35:53 作者:牛奶煮萝莉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坚持打卡⑤|七年级上册诗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详解

大家好,我是白话老师‍,白话说文言,其实并不难,今天带来的是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详解,要坚持打卡哦!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作者简介】

李白画像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移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25岁出蜀,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元年(742),供奉翰林,受权贵谗毁,不久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后因李璘被杀受到牵连,流放夜郎(唐代夜郎有三处,两个在今贵州省境内,本诗所说的“夜郎”在今湖南怀化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客死当涂。

李白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誉为“诗仙”,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其诗追求理想,向往光明;抨击时弊,揭露奸佞;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内容十分广阔。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二【重点导引】

题目解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左迁:贬官,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

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属巫洲,治所在今湖南怀化黔阳县。

王昌龄: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三【诗文翻译】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暮春时节,杨花落尽,杜鹃鸟不停的啼叫,我听说你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天上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注释:

杨花:柳絮。

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甚至啼血。

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五溪:一说是雄溪、满溪、潕溪、酉溪、辰溪的总称,在今贵州东部湖南西部。

夜郎:唐代夜郎有三处,两个在今贵州省境内,本诗所说的“夜郎”在今湖南怀化境内,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四【赏析点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此诗首句用比兴手法,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杨花:选取漂泊无定的柳絮,含飘零之意,引起读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

子规:杜鹃叫着“不如归去”,有离别之恨,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明月以人的特点,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遥远的夜郎之西;赋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

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

五【写法举要】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独立于身体之外,随明月飞向远方,于天真浪漫的想象中表达了悠远深邃的感情。“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使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其意思有三层: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诉说,无人理解,只有将这愁思托付明月;二是说人隔两地,难以相从,只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它;三是说只有依靠明月才能将愁心寄予,别无他法。通过诗人的丰富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它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偏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好了,今天的诗词鉴赏就分享到这里啦!大家记得关注和评论打卡哦!

我是白话老师,我们一起加油!下一篇文章见

七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笔记、拓展李白的朋友圈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小时聪慧,五岁诵六甲,十五岁时赋诗多首,被当时的社会名流推崇。他喜爱箭术,十多岁在四川江油一代学习游历,二十五岁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17年间,游览了大半个中国。此后结识贺知章、孟浩然、王昌龄等名人,与宰相孙女成婚。因为长期外出游历各地不参加科举,虽有报国心,却英雄无用武之地。靠着自己的文学才华和潇洒豪爽性格,李白广交朋友,几番浮沉,最后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举荐中,唐玄宗召李白进宫,并命李白为翰林,为玄宗宴请、郊游、行乐作诗。李白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出走大明宫。那句“高公公,给爷脱靴”,成了李白留给长安的最后一声长笑。李白不羁的性格受到极大束缚,杜甫诗中写道:“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曾让杨贵妃磨墨,令高力士脱靴,朝廷中多人谗言李白,玄宗疏之。

李白一生,豪放侠义,游历山水,四处朋友众多。有为了仕途结交的权贵,有推心置腹的知己,有市井之辈,有推杯换盏的酒友,还有志同道合的道友……

忘年之交的酒友、知遇之恩的伯乐——贺知章

李白42岁在长安一个叫紫极宫的地方,遇到当时的丞相——83岁的贺知章,于是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看到《蜀道难》和《乌栖曲》之后,被李白奇特的想象,瑰丽的意境,潇洒除尘的风采惊到了。特别是《蜀道难》用乐府形式,长句短句参差交错,一唱三叹,豪放洒脱地再现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贺知章当即惊呼:“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当场解下随身金龟换酒若干,并与李白饮酒作乐,不醉不归,甚为快活。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并给唐玄宗强力引荐了李白。

李白于是进宫做了翰林一职,贺知章作为伯乐,不仅对李白有知遇之恩,还亦师亦友,他们都狂,他们都爱喝酒,杜甫还把他们喝酒的样子写进诗歌《饮中八仙歌》。可惜没过几年,引荐李白进攻的贺知章就告老还乡了。李白只有一个人在朝廷里奋战了。李白感念贺知章的欣赏与举荐,在诗歌中融入对贺知章的追思之情。

对酒忆贺监二首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狂客归四明,山士迎。

敕赐镜湖水,为君台沼荣。

人亡馀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梦,凄然伤我情。

偶像孟浩然

李白对年长12岁的孟浩然十分仰慕,在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时,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去拜访仰慕已久、扬名天下的大诗人孟浩然,未曾想到孟浩然对李白也十分欣赏。受宠若惊的李白直白地向孟浩然表达崇拜之心:“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在写给孟浩然诗歌主要包括:《赠孟浩然》、《春日归山寄孟浩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淮南对雪赠孟浩然》、《游溧阳北湖亭瓦屋山怀古赠孟浩然》等,其中广为流传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成为目送友人,不舍眷恋的千古绝唱。

迷弟杜甫

杜甫对李白,就像李白对孟浩然,充满了崇拜与欣赏。诗仙李白并没有因为自己被世人认可而自傲,反而是非常欣赏和认可杜甫。他们二人和高适,几次出游,纵情山水,一路畅谈,饮酒作诗,纵谈天下大势,为国担忧。杜甫是李白不折不扣的迷弟,在《赠李白》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饮中八仙歌》 《冬日有怀李白》 《春日忆李白》 《梦李白二首》 《天末怀李白》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不见》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遣怀》《昔游》等诗歌中表达了对李白的仰慕与思念。

一见如故,再见陌路的高适

李白结识杜甫同时也同高适相识,他们三个文采飞扬,把酒言欢的年轻人,结伴出游,纵情山水,谈诗论赋。边塞诗人高适文能写“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扫送别诗的凄凉,武能行军打仗。既能活跃在江湖,还能游走于庙堂,比当时大多只能吟诗作赋不能为官理政的文人强太多。李白觉得永王李磷有治天下的才华,前去投奔,结果没有想到李磷起兵叛乱,而朝廷派去镇压叛乱的,正是刚被提拔为淮南节度使的高适。永王很快战败,李白因此被俘虏。李白虽加入永王李璘幕府,但并没有进入核心决策层,如果通过上层说话可能会免去牢狱之灾。李白的夫人找高适帮忙,高大人避而不见。此刻在浔阳的看守所里李白慌了,给高适写信,回忆了他们多年友谊,以及在一起出游的难忘时光。在信中的最后李白问道:“高大人现在发达了,能不能救救为兄?高适没有想办法营救,没有一封回信,甚至连个口信也没有。也许身居高位的高适有着自己的无奈,也许明哲保身的高适清醒判断自己不但营救不了李白,还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相识一场,推杯换盏,在最紧要关头也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道友元丹丘

李白二十岁左右,认识了道友元丹丘,李白把他看作不死仙人,“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还称之为“逸人”。他们曾一起在河南嵩山隐居。他们的友谊在诗歌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李白关于元丹丘的诗歌有十多首,在流传千古的诗歌《将进酒》里李白写道:“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李白因元丹丘而结识了当时道教中的“女杰”玉真公主,推荐李白入长安的关键人物,就是元丹丘与玉真公主。被玄宗召至长安的李白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兴高采烈地告别了家人,乘马进京都长安。

鼎力相助的耿直朋友崔涣、宋若思、郭子仪

崔涣官至宰相,李白因永王李璘叛乱受到牵连入狱,其妻子及其宗族四处求援施救。李白见昔日好友高适毫无施救之心,遂向宰相崔涣写了数封求救诗,说自己也不知道事情经过无辜下狱“火焚昆山,玉石相磓”,“毛遂不堕井,曾参宁杀人?”形容自己因随从永王获罪自己心都滴血“举酒太息,泣血盈杯”。崔涣因为爱惜李白的才华,最终出手相救,多方疏通,李白得已重获自由。

李白因永王案下狱时奔走疏通最勤的是御史中丞宋若思。宋若思的父亲宋之悌是李白多年好友,李白曾为其写诗《江夏别宋之悌》。宋若思多方奔走营救李白,并在李白出狱后设宴款待李白,邀请他加入自己的幕府。

郭子仪在李白遭受流放的时候也设法施救。郭子仪与李白相识之初,李白已负盛名,而郭子仪只是一个小小的军官。当时郭子仪因某些事情被处罚,李白想办法为其脱罪。郭子仪一直铭记在心,而此时的郭子仪今非昔比,已经做到朝廷重臣,因郭子仪的多方奔走,李白终于被特赦不再流放边疆。

知己王昌龄

王昌龄和李白,在巴陵相遇,一个是忧国忧民,历经战火的老将。一个是同样关心时政的,天性放荡不羁,志存高远却无法在政治中心的朝廷站稳脚跟的失意人。二人相谈甚欢,遂成知己。王昌龄被贬官,“左迁”路途险远,李白为其怀才不遇的惋惜与远谪的同情在诗歌中尽显。

手写笔记

初中古诗词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原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文学文化常识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一首七言绝句。

2.左迁:古时尊右卑左,故称降职为“左迁”。

主旨: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借月抒怀,表现出诗人和友人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友人的牵挂、思念之情。

写作手法:1.寓情于景。2.拟人。

点评:“杨花落尽”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杜鹃泣血悲鸣,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

末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精练: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中,“杨花落尽”点明时令,在古诗中这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B.次句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惋惜,“过五溪”可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此句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C.后两句大胆想象,直接袒露诗人听到朋友远谪后的内心情感: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心随友人一路前行、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深情……

D.后两句诗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手法,将“愁心”比作“明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解析】答案D:后两句诗运用拟人手法,将“愁心”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让其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友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后记

一、新课导入

昨天我们学了古体诗《观沧海》,今天来学习一首近体诗: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二、常识积累

1.诗歌知识

①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种格律体诗,其字数、句数、平仄、⽤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分为绝句(每⾸四句)和律诗,根据每句字数的多少,又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让学生判断今天所学的这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七言绝句)

②诗歌节奏:

四言句的节奏是二二拍,即2/2

五言句的节奏是二三拍,即2/3,2/2/1,2/1/2

七言句是四三拍,即4/3,2/2/2/1,2/2/1/2

学生划分诗歌节奏: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 直到\夜郎\西。

③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称为“诗 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 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④诗歌背景:王昌龄早年家贫,不惑之年才中进士,天宝年间被贬到龙标尉,与其交情深厚 的李白当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慰藉远方的友人。

⑤解读诗意:(给标题划节奏)

解题--“闻”:听说;“左迁”:迁,调动官职,⼀般是升官;古⼈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

“寄”:寄托,托付

诗意: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一路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亮的月亮,希望它陪着您一直到夜郎以西。

三、合作探究

(一)自由朗读诗歌,把字音读准,把节奏读稳,把诗意读通。指名学生有感情地配乐朗读。

(二)解读诗歌

1.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作用?

描写了“杨花”和“子规啼”。

作用:(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写“落尽的杨花”,点明了时令是“暮春”。

“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2)渲染⽓氛:黯淡、凄楚的⽓氛

“杨花”是漂泊无定的,表现了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啼”即杜鹃啼叫,在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写出离愁别恨,与友⼈分离的痛苦。

 (3)烘托⼼情:痛苦,痛惜,悲痛

此句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渲染了一种哀伤的氛围,烘托了人物悲惜心情。

2.“闻道龙标过五溪”这句交代了什么?“闻道”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这句是在叙事,与背景关联起来。 

闻道:听说。表现了作者的惊惜之情:友⼈已经⾛了,⽽且已⾛了很远,⽽且是受了贬谪⽽⾛。

3.该诗中哪一句点明了主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很能打动人心,得益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请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联系诗歌内容略作分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把明月人格化,把本来无知 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发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极纯治光明,还 含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发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三)对比阅读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唐代〕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讨论并明确: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得知白居易遭贬之后。此诗以景衬情,以景写情,叙事抒情,表现作者对白居易的一片殷殷之情。

首句描写了自己所处之阴暗的背景,衬托出被贬谪又处于病中的作者心境的凄凉和痛苦;次句点明题意;第三句写当听说白居易被贬的消息时的情景,表现了诸多的意味;末句,凄凉的景色与凄凉的心境融恰为一,情调悲怆。全诗表达了作者知道好友被贬后极度震惊和心中的悲凉。

三、小结:

这首诗中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杨花、子规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四、作业设计

B级:背诵默写本诗

: 1.收集古诗词中有关⽉的诗句。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拟人手法的作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