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手相命理

农历8月15日是什么星座(1996年农历8月15日是什么星座)

时间:2023-12-29 15:40:07 作者:孤僻成性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精打细算用好水 从严从细管好水——黄河水资源利用观察

新华社郑州10月9日电 题:精打细算用好水 从严从细管好水——黄河水资源利用观察

新华社记者杨琳、邹欣媛、韩方方

金秋时节,黄河两岸秋实禾茂,母亲河用有限的水资源滋养着沿河九省区,又一次给予了两岸丰厚馈赠。

“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近年来,沿黄各省区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流域内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决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为破解“用水之困”提供有效方案。

用好水:精打细算用足“绣花功夫”

9月,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里,大片成熟的水稻颗粒饱满,随风摇曳。这里是当地农业节水示范园。“园区运用稻渔立体生态循环模式,稻田退水养鱼蟹,鱼蟹粪便作肥料,每年节水35%左右,年产值近亿元。”园区负责人赵凯自豪地说。

这是宁夏近年来发展节水型高效农业的一个缩影。农业是黄河上的用水大户,占黄河总用水量的90%。2020年以来,宁夏降低农业用水总量,支持农业向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如今,节水农业成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当地群众的用水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过去“水从门前过,不用也有错”,到如今用足“绣花功夫”精打细算,要让每一滴黄河水都变成“金豆子”。

今年8月10日,黄河流域水权交易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水资源变身“水商品”,水权转让不断为沿黄地区发展注入“水动力”。

让每一滴水迸发出更大潜能,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大中型灌区数字孪生平台也在大显身手。目前,豫鲁部分引黄灌区已实现全数字化监测旱情、墒情,用算法提高测量水精度和输配水效率,推进节约、高效用水。

管好水:从严从细算好水量“精细账”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四水四定”为流域用水划定红线。沿黄各省区算清“精细账”过好“紧日子”,让每方水都能派上大用场。

“斑嘴鸭、绿头鸭,远处是鸿雁……”在黄河河口三角洲湿地,保护区讲解员韩笑如数家珍。很难想象这里曾因黄河来水不足导致湿地萎缩、盐碱化加重、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河口三角洲生态复苏的背后,是一笔“铁算盘”打出的“精细账”。

每年调水调沙期间,黄河会向河口三角洲定量“输血”。2019年以来,黄河累计向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补水8.68亿立方米,湿地面积逐年增加。

“黄河干流水量调度方案精确到以月度为单位,沿黄九省区的水量分配数量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精打细算得出来的。”黄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管理局水调处副处长周康军说。

黄河是资源性缺水河流。黄河流域以全国2%的水资源,承担了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1972年至1999年,由于流域来水减少而用水增多,黄河有22年出现断流。通过实施一系列治理措施,流域用水增长过快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入渤海水量年均增加约10%,特别是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一盘棋”后,黄河已实现连续24年不断流。

截至目前,流域各省区共有13个地表水超载地市、62个地下水超载县暂停新增取水许可,448个县级行政区达到节水型社会标准。

护好水:源头治理与支流保护多管齐下

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黄河流域优良水质比例年均上升超5%,2022年,黄河干流首次实现全线Ⅱ类水质。黄河干流水质的稳定改善,与作为“毛细血管”的支流治理密不可分。

2022年,因黄河河南段入鲁水质持续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主要污染物指标稳中向好,山东向河南兑现生态补偿金1.26亿元。河南境内的黄河水质治理难度较大,支流多、流经工业城市范围广。以支流蟒河为例,它流经济源、焦作多地,一直是河南段水质垫底的“老大难”。经过上下游协同治理,蟒河出境断面南官庄水质稳定达到Ⅳ类,部分水质达到Ⅲ类。正是蟒河等支流的治理为此次干流水质提升赢得了胜算。

“把源头治理好,筑牢‘中华水塔’,是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必要条件。”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局长范治晖说。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地处黄河源头,曾因生态环境恶化,1996年,连接扎陵湖与鄂陵湖之间的河段首次出现断流。近年来,当地投资超11亿元用于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多的牧民有了绿色发展理念,主动围栏封育草场。目前,黄河源头水源涵养能力不断提升,湖泊数量由原来的4077个增加到5849个,湿地面积增加104平方公里。

目前,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从理念到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黄河流域节水控水行动持续深化,沿岸各省区相关部门正着力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计划到2025年,黄河流域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16%、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8,以支撑流域高质量发展。”黄河水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 新华网

厦庇五洲客 门纳万顷涛——厦门经济特区40年发展纪实

新华社厦门9月21日电 题:厦庇五洲客 门纳万顷涛——厦门经济特区40年发展纪实

新华社记者康淼、付敏、赵文才

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这片土地翻开了开放发展新篇章。如今,40载岁月峥嵘,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曾经硝烟弥漫的海防前线,正向着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迈进。

开放之门

湖里,2.5平方公里,这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原点。1981年10月15日,随着工地上“轰”的一声巨响,烟雾升腾,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从此拉开序幕。

1982年初,印尼华侨陈应登与厦门市签订投资合同,成为在厦门经济特区独资设厂的第一位外商。“我是中国人,与其在国外办厂,不如来厦门办。”

40年来,一座座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厦门经济特区拔地而起。跨国企业纷至沓来,戴尔、通用等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抢滩登陆”。

全球著名的飞机机身维修商新加坡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将第二个发动机维修工厂设在厦门,合资成立的厦门新科宇航公司近10年来保持30%的年复合增长率。“我们的客户已遍布印尼、泰国、印度等,厦门市在招商引资和互联沟通方面的大力扶持,提振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信心。”厦门新科宇航公司总经理林恬钦说。

40年来,厦门产业结构脱胎换骨。厦门自贸片区激活航空维修、集成电路、跨境电商等14个高质量发展平台,已成为全国第三大飞机融资租赁集聚区、第二大进口酒口岸、最大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

一个包容现代的厦门正与世界分享开放发展的成果。厦门美图公司以人工智能为驱动,围绕“美”创造了一系列如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美拍等软硬件产品,海外热度持续飙升,业务范围扩展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被誉为“钢铁驼队”的中欧(厦门)班列,已从最初的“一条线”发展为现在广布欧洲、中亚多国的“一张网”,累计开行逾800列,成为中国扩大开放的鲜明印记。51条以“丝路海运”命名的航线从厦门港始发,聚集港口、航运、物流、贸易、金融、信息等要素,连接四海,通达五洲。

40年来,厦门从曾经封闭的海防前线,成为备受国际资本青睐的开放之城,面积已是原来的600余倍。

创新之地

在8月底举行的厦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大会上,厦门火炬高新区签约了戴尔服务器产业生态合作项目等11个项目,总投资206亿元,涉及智慧交通、新型显示、第三代半导体、服务器等细分行业。

“小而精是厦门企业的特点,很多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诞生在厦门。依靠创新动力,厦门聚集了一批高素质的企业集群,培育了2512家‘三高’企业。”厦门火炬高新区总工程师倪杰说。

从岛内不到1平方公里的“试验田”起步,伴随跨岛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厦门火炬高新区如今发展为“一区九园”,已开发园区仅占厦门2%的土地面积,却贡献了全市43%的工业产值。

“厦门是一座创新创业之城。”厦门市发改委主任张志红说,厦门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928家,占福建省40%左右,近年来,厦门又发力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三新”产业,培育形成平板显示、软件信息、航运物流等8条千亿元产业链。

企业创新活力不断激发的背后,厦门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造地方国企发展的骄人业绩;逐步建立特区金融体系,成立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深化财税、价格流通体制改革;实行土地有偿转让和商业用地公开招标制度……

这是一块“试验田”。特区建设以来,厦门一直肩负着为国家改革开放试验探路的使命,锻造了其开放包容的胸襟和敢闯敢试的胆识。

文明之城

筼筜湖,厦门繁华市中心的城市湿地公园,被誉为厦门“城市会客厅”。这里花团锦簇,水清岸绿,白鹭齐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很难想象40年前,路人在筼筜湖畔都是掩鼻而过。

“筼筜湖原是筼筜港,20世纪70年代由于大规模移山填海、围湖造堤,成为内湖,水体交换动力缺失,造成湖水发臭、鱼虾绝迹。”筼筜湖保护中心主任魏道军说,特区建设以来,厦门市打响了筼筜湖环境整治大硬仗。经过5期综合治理,如今筼筜湖彻底改头换面,其“引潮活水”技术还吸引日本人来取经。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在保持经济发展“高素质”同时,厦门统筹推进生态、民生、文化等各领域协调发展,实现了城市内外兼修的“高颜值”。

城市开发建设中,为保护中华白海豚,厦门市不惜将跨海通道方案由大桥改为隧道,成本大幅增加;为保护白鹭专门保留大屿岛。

厦门高标准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持续打造“在花园里盛开的城市”:全市近六成的陆域面积被划入生态控制线,空气质量稳居全国前列。

厦门城美,人也美。

每到周末或节假日,王忠武就会穿上红马甲,带上家人一起到游客最集中的中山路商业街做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已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王忠武说。

像王忠武这样的注册志愿者,在厦门超过70万名,约占常住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

2019年,厦门启动“爱心厦门”建设,将目光投向最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实施爱心助残、爱心敬老、爱心济困等五大行动。40多家“爱心屋”悄然出现在街头。

厦门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文明底色深深刻入这座城市的内核,外化成每个厦门人的行动。

开放包容文明的厦门也吸引越来越多外籍人士就业、定居。厦门官任社区居住着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人士1500多名。厦门大学教授、福建省第一位获得在华永久居留权的美国人潘维廉说,厦门是一座美丽开放的花园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有灿烂的现代文明。“我爱厦门,厦门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一辈子、两辈子我都想住在厦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