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羊

6月13日出生的人是什么星座(6月13日出生的人是什么星座的人)

时间:2024-01-20 23:31:01 作者:落荒而逃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简介(中)

接(上)

邱蔚六院士(2001年当选)

邱蔚六,1932年10月13日出生于四川成都,口腔颌面外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上海市临床口腔医学中心名誉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名誉院长,上海交通大学荣誉讲席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邱蔚六于1955年从四川医学院毕业,进入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广慈医院工作;1965年至1984年担任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科副主任、主任;1984年担任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名誉院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

主要从事医教研工作,擅长颌面部肿瘤与整复外科, 参与创立和发展了中国式的口腔颌面外科。1978年6月,对晚期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行颅颌面联合切除术取得成功,为晚期颌面恶性肿瘤病例开辟了一条有希望治愈的途径,并获得1980年重大成果奖。他还在国内外首次提出全额隧道皮瓣一次转移术并获得成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将显微外科技术引进至口腔颌面外科领域,使口腔颌面外科、颌面整复外科和显微外科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和迅速的发展。1981年,学科成功地建立了我国第一株口腔癌模型--人舌癌细胞系Tca8ll3,而后又建立了我国第一株腺样囊性癌细胞系及肺高转移细胞株等动物模型,并广泛应用于口腔癌的实验研究,为临床口腔癌的理化因子治疗及生物治疗(基因治疗)提供了极好的实验模型,已列入我国自建的细胞系。上世纪80年代,提出经关节镜滑膜下硬化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习惯性脱位获国家发明奖,并被国外专著引用。曾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3项;23项25次获部市级一、二、三等科技进步奖;2004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主编专著15本,协编20余本;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300多篇。

潘健生院士(2001年当选)

潘健生,男,汉族,1935年1月25日出生于广东省番禺市,热处理工艺与设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9年,潘健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59年至1992年,先后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1992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健生长期从事金属材料的表面热处理及其计算机模拟的研究及工程应用,将传热学、数值分析、弹塑性力学、流体力学等与材料学知识加以集成,建立反映热处理过程各种复杂现象的数学模型,在国内外率先实现复杂形状零件热处理工艺的计算机模拟,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推动热处理从经验型向基于科学计算的精密型技术的方向跨越。

陈赛娟院士(2003年当选)

陈赛娟,1951年5月出生,浙江省鄞县人。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研所执行所长,上海市科协第十届委员会主席。

1975年陈赛娟从上海第二医学院毕业后进入上海瑞金医院工作;1978年考取了上海第二医学院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得血液学硕士学位;1986年进入法国巴黎第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博士毕业后回国,担任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细胞遗传学实验室室主任、副研究员;2002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年担任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执行所长;2003年担任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同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0年获得法国文艺复兴金质勋章;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同年当选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2015年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特等奖;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陈赛娟长期致力于白血病发病机理与治疗研究,建立完整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技术,在大量白血病核型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一组新的染色体易位的白血病。在国际上首先克隆了伴Phl 染色体急性白血病在BCR基因第一内含子的新的断裂点丛集区域,命名为m-BCR。首先发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变异型染色体易位t(11;17),克隆了11号染色体受累的PLZF基因。在深入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和M2b型白血病的发病机制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白血病“多步骤”发病的学说,为白血病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建成和发展了一整套白血病分子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标志体系;建立了移植性和转基因白血病动物模型,为从细胞和整体动物水平研究白血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及白血病诱导分化的机制提供了良好的模型。

戴尅戎院士(2003年当选)

戴尅戎,男,汉族,1934年6月13日出生于福建厦门,福建漳州人,骨科学和骨科生物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通信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上海市创伤骨科与骨关节疾病临床医学中心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骨与关节研究所主任,上海交大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数字医学临床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转化基地主任。

1955年,戴尅戎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56年至1960年,在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及汉口铁路中心医院工作;1961年至1974年,在上海铁道医学院工作;1974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教授;1983年至1984年,在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及研究生院任客座研究员;1988年,成为中国农工党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当选为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通信院士;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长期致力于骨科临床和基础研究,特别重视医学与工程科学、生物科学的交叉研究。在国际上首先将形状记忆合金用于医学领域,发明多种内固定和人工关节制品,用于人体内部,从而推动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医学应用。在关节外科特别是人工关节方面作出创造性贡献,发展出多种具首创性的人工关节和骨折内固定装置,设计出计算机辅助个体化人工关节并实现产业化。在国内医院中首先建立骨科生物力学研究室,开展步态分析和骨结构、内固定等方面的生物力学研究。先后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国家教委、、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28项奖励,获得授权及申请专利11项。

项坤三院士(2003年当选)

项坤三,男,汉族,1936年2月21日出生于天津,浙江省杭州市人,内分泌代谢学(糖尿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中华糖尿病杂志名誉总编辑。

1958年,项坤三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58年至1978年,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内科工作;1978年,先后担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科室副主任、主任及名誉主任、教研室主任;1988年,担任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及名誉主任;2000年,担任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及名誉所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项坤三长期进行华人2型糖尿病分子遗传学研究及糖尿病分子病因学系列研究。在他主持、指导和直接参与下,建立了中国首个数量大、资料全的糖尿病家系库;在中国首先发现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家系及数种类型的中国人单基因糖尿病患者家系;对复杂志病型2型糖尿病进行群体关联研究和全基因组扫查家系连锁分析;项坤三教授尚进行了2型糖尿病及其密切相关的肥胖病及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研究。在他主持及指导或直接参与下较详细地研究了中国人的肥胖病特点,指出中国人的肥胖病模式是总体脂并不过高情况下的中心性肥胖病;建立了较完整的临床糖尿病病理生理和代谢监控的研究及检测技术;积累了规模较大的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数据并较早进行全面的分析,揭示了代谢综合征在当今中国人群中的危害程度;在此基础上,完善了临床糖尿病病因诊断、病理生理状态分析、代谢监控及防治措施规范。

赵连城院士(2003年当选)

赵连城,男,汉族,1938年2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阜宁县,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实验室负责人。

1963年,赵连城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3年—198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教研室工作;1982年—1989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教研室副主任;1987年—1988年,赴美国Illinois大学进修,后应邀到美国加州Raychem公司访问研究;1989年—1998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先后担任金属材料工艺系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1998年—2006年,担任金属精密热加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担任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站站长。

长期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中国较早地建成了高水平的化合物半导体物理气相沉积实验室,并且结合国防建设急需积极开展工作,系统研究了化合物半导体薄膜和器件在国防工业中的应用,还系统研究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微观变形机制与应变恢复特性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了NiTi合金线性和非线性超弹性的物理本质,并在航天、航空、石油和生物医学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取得多项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神舟四号飞船、SJ-5和QS-1卫星,以及介入医学治疗等,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 长期从事半导体异质结、量子阱和超晶格、共格量子点岛、双波段激发和多波段调谐等光电薄膜材料和器件及各种红外彩色成像监控系统研究,以及发光材料、光电转换材料、光导纤维和器件、信息存储材料、绿色荧光蛋白和分子荧光探针,能带结构分析和断带隙超晶格的工程技术应用等。

闻雪友院士(2005年当选)

闻雪友,男,1940年9月14日出生,浙江宁波人,船舶轮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总工程师、所长、科技委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闻雪友于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同年进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工作;1984年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总工程师;1988年任研究员;1992年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所长;1998年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科技委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闻雪友长期从事舰船及工业燃气轮机装置的研究、设计工作。在舰船主动力领域,曾任中国首台航机舰改大功率燃气轮机的技术负责人,后又负责中国首台第二代舰船燃气轮机的研制工作。任国产化舰用燃气轮机的总设计师,打破了中国大中型水面舰艇燃气轮机主动力受制于人的局面。 [2] 在热能动力工程领域,曾在中国国内首先研究建成双工质平行复合循环电站,並获国家科委推广应用。曾在863项目《10MW高温气冷反应实验堆》二期工程中任中国首次研制的氦气透平压气机组子项的总设计师。 他研究的燃气轮机回注蒸汽新技术,在试验室刚取得成功后,1992年就在国内燃气轮机电站首次应用获成功,达到八十年代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的社会效益,填补了这项技术在中国国内的空白。

林忠钦院士(2011年当选)

林忠钦,男,汉族,1957年12月6日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科技委先进制造学部主任。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1978年至1989年,林忠钦在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结构力学专业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加入中国,1989年参加工作;1994年至1995年,作为高级学者访问澳大利亚悉尼大学;1997年至2002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常务副院长;2002年至2004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2004年至2004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2004年至2010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0年至2017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忠钦主要从事薄板产品制造与质量控制研究,在汽车板精益成形技术、轿车车身制造质量控制、薄板产品数字化封样技术、复杂产品数字化设计等方面取得重要的理论和技术突破,为我国汽车车身设计与制造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成果在钢铁、汽车、机车、飞机和重大装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评长江学者成就奖、何梁何利创新奖、蒋氏科技成就奖、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通用汽车中国科技成就奖一等奖等。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丁文江院士(2013年当选)

丁文江,1953年3月28日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绍兴,轻合金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975年丁文江被推荐到上海交通大学铸造工艺与装备专业学习;1981年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1986年至1987年担任日本三菱轻金属公司技术开发中心做高级客座研究员;2000年参与创建了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年获得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丁文江长期从事先进镁合金材料及加工方面研究,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防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在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308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14项,其中两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000年,经国家发改委(原国家计委)批准,创建了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工程化研究和技术转移有机融合,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培养了博士后8人、博/硕士研究生100余人。

曾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殊荣。多次担任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镁合金开发应用及产业化”专家;第五、第六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挪轻合金联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日本九州大学外部评价委员。

(未完待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