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猪

安徽占地面积(安徽占地面积多少平方千米)

时间:2024-01-27 10:04:31 作者:脾气很大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安徽

安徽,一个神奇的省份,地理位置独特,既属于南方,又属于北方。安徽的名称源于清朝时期设立的安庆府和徽州府,取二府首字合成简称皖,省会合肥,古称庐州。

安徽省占地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1000万。安徽是全国高铁里程最长的省份,冰箱、液晶电视屏、汽车整车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黄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九华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巢湖是五大淡水湖之一,中国四大名茶中有四个产自安徽。

曹操、华佗、朱元璋是安徽人,包拯、李鸿章、胡适、陈独秀也是安徽人。徐海峰是中国第一位奥运会冠军,他来自安徽。

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方文化之一,文房四宝、古代商帮徽商都起源于安徽。京剧是中国国粹,起源于安徽。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中科大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中国声谷是国内领先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首个火箭发射基地和人造太阳等科技创新成果也在安徽诞生。

世界上首次量子通信从安徽出发,如今安徽拥有100多所高校和3000多家科研机构。八百里皖江奔腾向东,八百里巢湖水光潋滟,徽山徽水徽文章,徽商、徽菜、徽文化传承至今。这就是安徽,一个美丽的地方,一个充满创新和发展的地方。

安徽

安徽,一个神奇的省份,地理位置独特,既属于南方,又属于北方。安徽的名称源于清朝时期设立的安庆府和徽州府,取二府首字合成简称皖,省会合肥,古称庐州。

安徽省占地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1000万。安徽是全国高铁里程最长的省份,冰箱、液晶电视屏、汽车整车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黄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九华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巢湖是五大淡水湖之一,中国四大名茶中有四个产自安徽。

曹操、华佗、朱元璋是安徽人,包拯、李鸿章、胡适、陈独秀也是安徽人。徐海峰是中国第一位奥运会冠军,他来自安徽。

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方文化之一,文房四宝、古代商帮徽商都起源于安徽。京剧是中国国粹,起源于安徽。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中科大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中国声谷是国内领先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首个火箭发射基地和人造太阳等科技创新成果也在安徽诞生。

世界上首次量子通信从安徽出发,如今安徽拥有100多所高校和3000多家科研机构。八百里皖江奔腾向东,八百里巢湖水光潋滟,徽山徽水徽文章,徽商、徽菜、徽文化传承至今。这就是安徽,一个美丽的地方,一个充满创新和发展的地方。

安徽的发展,被远远低估了!

《军武次位面》作者:军武菌

“贾而好儒”是《庄子》中的典故,《庄子》中说:“士者,欲求其所欲使也,贾而好儒,往往不及。”这句话的意思是:士人成就自己的事业过程中,如果只是追逐财富而忽视学问是不会成功的。

而作为中国三大商帮之一的徽商,就是被称为贾而好儒的儒商。儒家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徽商在创造财富的同时非常注重社会责任,这其实是开拓进取和兼济天下两种品质的结合。

这里的“徽”,指的就是安徽省。

安徽在文化上的地位称之为中华文化“柱石”都不为过。翻开历史课本你就会感受到安徽的厚重感:有朱熹、陶行知等知名大师,以至于有“天下文人半徽州的说法”。安徽还有距今5000多年前的凌家滩文明遗址,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李白留下“醉酒捉月、骑鲸升天”传说的采石矶也在安徽。

上周军武菌参与了一次安徽调研活动,发现安徽不仅文化厚重,安徽的经济也创造了一个奇迹。

合肥:从4个“5”到万亿俱乐部

1952年合肥正式成为安徽省会,这时候的合肥充其量只能算个小县城。面积5万平方公里、5万人口、5条街道、5家企业其中还有3家是铁匠铺。

然而到了2022年,合肥早已经跨入万亿俱乐部,在全国百强城市中排名第21,特别是这10年合肥的增长速度快的令人咋舌,要知道10年前合肥经济总量只有4000亿,10年内合肥以平均每年前进一位的速度,跑进了全国城市21强。

▲现在和30年前合肥火车站对比

合肥的“逆天改命”秘诀很简单:紧紧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红利,快速布局高新科技产业。

比如蔚来合肥先进制造基地,这座充满未来科技感的智能工厂2016年10月开始动工,历时一个月就完成了建成、投产并且交付一万台车的行业奇迹。到去年7月份,这座工厂已经完成四款车超过22万多台的生产任务。

这些数据总不如亲自看看感受深。我刚踏进蔚来总装工厂,第一反应是:产量这么大超级工厂为什么工人这么少?能看到的是地面上来往的机器人运货车。虽然我对“先进制造“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但这种扑面而来的高科技制造冲击力还是非常强,各种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在车间里把一个一个配件妥善安装到生产线的汽车上,颇有一种秩序和韵律的美感。

工作人员介绍,产线上的车其实没有一台是完全一样的。仔细一看确实如此,虽然是同一型号的车,但不同的配色、不同的内饰选装、不同的轮毂,还有一些特殊卡钳等定制服务,排列组合下来恐怕有几百种不同的车子,客户的选择度很高。

几百种客制化车型,一台车又有十几万个零件,还能做到有序高效率生产,绝不是一般功夫。这都要归功于这座整体自动化率达到97.5%、会自己思考的超级工厂。

蔚来合肥工厂其实并不是个例,事实上在合肥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蔚来、江淮、安凯、江淮大众、长安、奇瑞(巢湖)为代表的千亿级智能电动车产业集群,合肥已然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柱城市之一。

合肥在高新产业上的布局远不止新能源这一项,还有显示面板产业。比如军武菌参观的合肥维信诺,这是一家专门从事oled显示面板生产的公司,目前维信诺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经来到前四。他们的拳头产品是可以随意弯曲折叠的柔性显示屏。

▲可以随意弯曲的柔性显示屏

在维信诺的概念产品设想中,未来柔性显示将无处不在

水杯、书本、花瓶都将会是其大展身手的“阵地”

同样,显示面板在合肥早就不只是单一企业,目前合肥已经拥有了包括京东方、维信诺、康宁等一大批上下游显示产业公司,形成一条上千亿的显示产业链集群。

通过这两家典型企业我们就能发现合肥腾飞的“道道”:大力投资高新科技、高附加值产业,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创造利润再去投资创新,形成非常良性的循环,最终打造一个创新科技之城,事实上合肥已经开始了打造智慧城市的尝试。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在合肥城市燃气、桥梁、供水、排水等城市生命线上布设了8万多套传感设备,实现对这些城市关键点的实时监测。比如在燃气爆炸之前,一定先会发生燃气泄露,燃气浓度超标聚集,这时传感器会立刻采集到数据变化,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迅速扑灭隐患。

▲合肥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

这套城市安全运行监测系统自运行以来,城市地下管网事故发生率下降了约60%。不管是产业还是城市管理,合肥已然发展为一座“科技创新之城”。而位于合肥东北的滁州,则是一次古色与现代化的双重洗礼。

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滁州

大部分读者都学过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这里的“滁”指的正是滁州,而醉翁亭记描绘的琅琊山正位于滁州市西郊。琅琊山被称作“蓬莱之后无别山”“皖东明珠”之美誉。

滁州是一座文化非常厚重的历史名城。古时候滁州是吴头楚尾,自古就有形兼吴楚、气越淮扬之誉。千百年来这片土地孕育了三国名将鲁肃、明朝开国元勋徐达、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清代著名文学家吴敬梓等历史名人。

同时滁州还是历史课本上的常客,除了《醉翁亭记》,《滁州西涧》也是在韦应物在滁州期间所作,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奠定帝业根基的清流关之战的清流关也在滁州。

要说滁州人的性格是什么样子的?我认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这八个字已经刻在世代滁州人的DNA里。

1978年安徽滁州凤阳县小岗村18个村民的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现在这种敢为人先的基因依然刻在滁州发展的进程里。

▲滁宁高铁,滁州高铁站

2019年位于初创期的元气森林公司在全国考察工厂选址,滁州抓住机会,先后邀请元气森林到滁州考察10多次,最终促成了元气森林工厂落户滁州。军武菌敲这段文字时间大概用时1分钟,就在这1分钟内已经有3000瓶气泡水饮料已经完成生产从工厂发往全国各地。

紧挨着元气森林工厂的还有一个堪称标杆样板的奶酪博士滁州超级工厂。奶酪素有“奶黄金”之称,蛋白质、钙含量非常高,而且发酵分解过的蛋白和无乳糖的特点非常适合中国乳糖不耐受人群。

▲奶酪博士滁州工厂

这座工厂从2022年1月开工建设,仅仅290天就完成了工厂建设投产,建成目前全国最大的集约式单体奶酪工厂,年产值近80亿元。这么短的时间建成如此规模的超级工厂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滁州打破常规才能完成如此高效的工程,正是滁州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精神内核的体现。

滁州的方已经得到回报,经济账就是最好的体现。

2012年时候滁州GDP只有1212.5亿元,全国排名第185位。然而到2022年时,滁州GDP已经达到3610亿元,迈入全国城市排行第90位,成为全国百强城市之一,10年攀升95名,发展速度除了“坐火箭”再也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形容词。

马鞍山:工业、文化与生态

安徽省马鞍山市是中国7大钢铁基地之一,是一座真正因钢而设,因钢而兴的钢铁工业城市,历史上马鞍山和钢铁牢牢绑在了一起。马鞍山铁矿区属于芜铁矿区,是中国7大铁矿区之一,早在南朝就已经开始开采。

到了上世纪30年代,安徽的铁矿产量已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但当时中国炼铁能力非常有限,安徽的铁矿运到汉阳和上海才能炼钢,生产能力非常有限。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马鞍山钢铁公司正式成立,结束了马鞍山长期有矿无厂的局面,马鞍山钢铁生产迈向现代化和大规模化。

据世界钢铁协会发布《世界钢铁统计数据》,在2022年中国钢产量为1018百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中国钢铁规模已经世界第一,做大的同时我们还在做强。马钢主要产品是优质钢、轮轴、长材、板带4大类,其中轮轴通俗点讲就是列车等重型车辆使用的大型车轮。目前马钢的轮轴产品已经出口全球70多个国家,重载车轮、大功率机车轮、弹性车轮等高端产品制造技术已经领先全球。

▲宝武马钢研发中心科技展厅内的复兴号车轮

钢铁是马鞍山的生命,在重工业生产过程中难免造成环境破坏,位于马鞍山东南的南山铁矿曾经华东第一大露天铁矿。长达百年的开采,让原本海拔180米高的山峰变成了一个长达1100米,宽880米,深255米的巨型矿坑。

▲曾经的巨型矿坑

这座铁矿为城市带来巨大资源的同时,因为开采也产生了污染和生态破坏。2017年马鞍山开始着手生态修复,原来的巨型矿坑变成了人工湖,周围变成了占地6万平方公里的凹山地质文化公园。园内有文化广场、矿山设备展示区等,集中展示马鞍山市工业文明发展历程。

▲现在的凹山地质文化公园

典型体现马鞍山对环境保护的还有薛家洼生态园。曾经的长江马鞍山段东岸叫做“五毒俱全”,危旧民房、非法码头、废物堆积、家禽养殖都在这里,当地人说这里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2019年马鞍山对长江进行治理,拆掉非法的、整治乱排污的、清理垃圾堆放点,改造长江入河排污口...军武菌在薛家洼生态园如若不是有人讲,很难想象曾经这里的不堪,放眼望去绿水青山,空气非常清新,闻之心旷神怡。

在马鞍山我最大的感受是,重工业和美好环境并不矛盾,未来的先进制造业也不再是靠毁坏环境拼产能时候了,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老工业基地也经过了破坏环境到修复的过程,马鞍山在工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上给出了中国式理解。

从安徽三个城市的发展案例,我发现安徽发展的方是:保护好自己的赖以生存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依靠本身特殊的文化和性格,下大本钱投资高新科技布局未来高端制造业和高新科技产业。

“徽文化”是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内核,而生态是保住基本盘的腿,高新科技是迈向未来的大步流星往前走的腿。中国未来产业升级节奏下,安徽一定是重中之重,他们正在诠释着“历久弥新”这四个字。

时隔62年!安徽地方高校,重返省会合肥,网友:终于回家了

在我国高校的发展史中,有部分知名度较高院校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建设,搬迁,停办,复办,再次搬迁。这些高校发展到今天,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艰难。

另一边,高校所处的城市也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祖上曾经很辉煌,奈何岁月变迁,如今彻底落寞。就比如,曾贵为八大古都之一的开封,在历史上是相当辉煌,奈何清朝末年的一条卢汉铁路彻底改变了开封的命运,开封开始落寞。郑州,当时的“小郑县”,一下子成为了河南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坐落在开封的河南大学,原国立河南大学,发展的并不尽如人意。

现在的大学,重回省会,似乎成为了城市、大学的双赢态势。

近日,从安徽传来消息,安徽已经同意备案安徽财经大学合肥高等研究院建设项目,这也就意味着,时隔了62年之后,这所曾经从合肥迁到蚌埠的财经类高等学府,将会再次回到省城合肥。

在很多网友看来,此次安徽财大重回合肥,或许是学校在未来发展中迈出的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历史性的里程碑。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创建于1959年的财经类院校,初建校址就是现在的合肥市,当时取名安徽财贸学院。

可建校不到2年,安徽财贸学院就搬到了安徽省的另一座城市,蚌埠。要知道,当时的安徽财贸学院可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财经类大学,从建校到搬迁,学校的师资力量一直都很雄厚,教授、高水平学者的数量是当时安徽省内同类其它高校无法比拟的。即使放在60年代初期,那个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学的时期,安徽财贸学院的实力一点都不逊色。

对于当时安徽财贸学院的搬迁原因,有两种说法。

其一,安徽财贸学院想要扩大校区面积,在合肥找到了合适的校址后,由于缺乏建设资金,新建校区事宜迟迟没有取得新进展。恰逢此时,蚌埠雪中送炭,愿意将蚌埠市区的一批空置的房屋作为校舍,供安徽财贸学院使用。蚌埠重视高等教育,为学校的办学提供了力所能及的便利,安徽财贸学院非常感动,遂决定搬迁至蚌埠继续开展教学。

其二,当时的大环境所致:高校办学,要办在接近农村或便于接近农业和农村的城市,蚌埠当时是安徽省的经济中心,农业发达。在这种大背景下,安徽财贸学院搬迁至蚌埠,开启了崭新发展的安徽财经大学。

如今的安徽财经大学,已经发展成了一所综合性的财经大学,学科覆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七大门类。学校拥有3个省级高峰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安徽财经大学一共有6个学科参评。其中,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等3个学科为B类;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等3个学科为C类;没有A类学科。

从学科建设上来看,安徽财经大学目前是安徽省内财经类学科中,除了双一流高校安徽大学之外的第二把手,在该领域内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关注。学校的王牌专业经济学、金融学等,市场需求大,就业好,每年的毕业生在求职、升学上不存在太大问题。

作为全国所有财经类院校唯二的校址不在省会城市的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的实力并不差,却被很多人诟病为是一所“被城市拖累”的大学。

如今,省会城市合肥再次成为安徽省的经济、文化中心,安徽财经大学时隔62年再次回到这里,未来是否会迎来更大更快的发展,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回到合肥的安徽财经大学,在知名度和影响力上,会更上一层楼。

未来的安财,是值得期待的。

安徽,凭什么?

作 者:微澜来 源:正和岛(zhenghedao)01 安徽,藏不住了

安徽的低调藏不住了。

前不久,2023年中国科大少年班录取名单公示,全国共有45位学生入选。其中,安徽省入围11人,排名第一。

而这也是安徽首次超过浙江,夺得头筹。

在拿下这个第一之外,可能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安徽早已拿下了N个含金量拉满的第一:

安徽高铁里程第一,汽车整车出口全国第一,液晶显示屏产量全国第一,冰箱、洗衣机和空调产量全国第一, 量子科技专利全国第一(世界第二),人工智能专利全国第一,中药材出口量全国第一……

除了这些第一,近些年来,安徽的诸多数据也频频被媒体报道,更是引来兄弟省份们羡慕的眼光。

比如,在大量城市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安徽2022年常住人口达6127万人,相比前一年还增长了14万人。这个增长数据,意味着什么?除了浙江人口增长37万外,其他省份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再比如,截至今年7月底,安徽省上市公司总数达到了172家,居中部第1位、全国第7位,实现了一年内从全国第9位到第8位、再到第7位的两级大跨越;其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截至2021年底就累计达8325家,居全国第1位。

单拿安徽省会城市合肥来说,其常住人口963.4万人,全市GDP12013.1亿元,同比增长3.5%,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增长,合肥也都超过了隔壁强邻——南京。

……

这一组组的数据都像是在说明一个既定的事实:

安徽的发展,是真的藏不住了。

要知道,过去安徽存在感之低,可能只有兄弟省份江西才懂其中的无奈。

就连安徽网友都自我调侃:

“安徽什么时候能有存在感?可能只有在评选哪个省最没存在感的时候,安徽才有那么一点存在感。”

智纲智库王志纲也曾评价安徽:“40年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主题下,大江南北各显神通,沿海开发、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只有安徽却远远的站在聚光灯之外,茕茕孑立,踽踽独行,寂寞地守着江淮大地。”

大江大河奔涌40多年,安徽这个曾经一度让人心疼的小透明省,在不断地用高速的发展,让大家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想法:

安徽,真的远远被低估了。

02 安徽,最让人心疼的省份?

事实上,安徽被远远低估,也不是长久以来的事。

用鲁迅笔下的阿Q的话来说,“自己祖上曾阔过”,阿Q祖上有没有阔过不知道,但安徽往前到推个几代,是真的阔过:

经济上,从明朝中期至清朝乾隆末年,徽商就是中国经济史上有名的十大商帮之一,称雄中国商界300余年。

当年安徽与江苏、上海更是号称天下最为富裕之地,所缴纳赋税占全国三分之一,甚至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安徽经济仍排在全国前五位。

人文上,长江和淮河将安徽划成了三个区域——皖北、皖中、皖南,也让安徽三块地方养育出了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地处平原的皖北豪爽仗义、淳朴友善,位于丘陵的皖中不畏艰险、敢闯敢拼,至于山岭之间的皖南则是崇文重教、自强不息。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安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也是安徽;“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是安徽;“气吞吴楚千帆落,影动星河五夜来”同样是安徽。

人才上,且不提宋朝的程朱二人,明朝的开国皇帝这些不朽人物,就近代来说,你也能抓出一大把,李鸿章、胡适之、陈独秀、段祺瑞等,他们在一个时代的风云里上演了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 的大戏。

新中国成立后,就更是数不胜数,单论商界,就能列出一个长名单来。如果你真要仔细琢磨,安徽从古至今说不定也能弄出一个“安徽群星闪耀时”。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在20世纪90年代,却出现过乞丐乡、讨饭县、艾滋病村等。

在2000年之后,熬不下去的安徽农民更是离开故乡,纷纷外出打工,人数达1300万之多,占全省人口总数20%,成为中国四大劳务输出大省之一。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字就能解释:

穷。

为了生存,安徽人就只能沿街要饭,以求果腹;因为穷、没钱,也就只能去卖血,以至于血液交叉传播感染艾滋病;而为了养活全家,安徽人也只能背井离乡,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那么安徽又为什么会这么穷呢?

如果你想去找原因,能列举出很多方面来:

比如,王志纲老师曾对区域发展提出过“四口理论”——即渡口、河口、江口、海口,不管是城市还是区域,都遵循从渡口到海口进化和转移规律,并用“四口理论”分析过安徽为何日渐落魄:

江口时代是农耕文明的绝唱,武汉、南昌、南京能成一时之盛,都是江口之利。安徽在这个时期,以徽商的身份征服了长江下游的江口文明,长江沿岸的安庆、芜湖等城市也得到发展,但终究没能像湖北那样形成省域性的江口核心城市。

江口时代,安徽棋差一招。改革开放以来,时代切换到以海口为中心的江海三角区域,大工业文明拉开了序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海口区域强势崛起,不靠海的安徽,又一次错过机会。

再比如,也有人说,安徽的农村改革浅尝即止。作为改革的先行者,安徽小岗村在上世纪80年代率先实行家庭包产到户的新制度,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序幕。并因此取得巨大成功,快速摆脱了贫困的状态,解决了吃饭温饱的问题。

但后来的小岗村也没有继续进行体制创新,改革光环逐渐暗淡下来,正如当地村民所说:“我们虽然摆脱贫穷,但却没有富裕起来。”安徽最初的改革先发优势,也被其他省份超越,在后来的乡镇经济发展上,也逐渐落于人后。

而在导致安徽过去发展惨淡的原因中,最让人心疼的是安徽多年来遭遇的洪灾。

全国有98个泄洪区,安徽一省就占了24个。

作为全国最大的泄洪区,安徽可以说是北治淮河,南护长江;上保河南,下保江苏,扛下来许多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有数据统计,平均每隔五年,安徽人就要面对一次大洪水,最近的100多年里,安徽先后在1910年、1911年、1921年、1931年、1938年、1950年、1954年、1991年遭遇过特大洪灾。

每一次特大洪灾,都意味着成百上千万人受灾,几千万亩农田被淹没。

每一次泄洪,背后可能都伴随着蓄洪区数十乃至百万人背井离乡的故事。

一场洪水下来,可能一个安徽人的半生积攒心血全被冲走了,家里养家糊口的东西就全没了,洪水就是这样一次次洗劫安徽人的财富。

安徽歙县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因为安徽人和安徽这片大地,在前线不断抵挡着洪水的冲刷,替江苏、上海挡下了子弹,江苏、上海才能更全身心地投入到经济发展中去。

所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如此。

安徽网友2021年在安徽经历洪水的留言03 安徽向前冲

安徽,让人心疼,但安徽自身却彷佛丝毫不觉得自己需要被同情。

《安徽卫视》有一栏火爆全国的节目叫《男生女生向前冲》,也展现了藏在安徽人骨子里的那股不服输、肯吃苦、敢闯敢拼的精神。

在过去这股精神塑造了安徽徽商三百余年的“传奇”,尽管徽商在太平天国战争中遭到了毁灭性破坏,但在当下,这股精神又孕育出了“新徽商”。

在每年上千万安徽人离开老家,去往经济发达地区打拼的背后,诞生了太多安徽创业者的传奇故事:

安徽天长人张近东在南京创办的苏宁电器,一度是中国最大民企;

安徽太湖人李斌在上海创办了蔚来汽车,如今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代表性企业;

安徽桐城人方运舟在浙江创办了合众新能源,旗下品牌“哪吒汽车”如今月销量稳定在一万台以上;

安徽金寨人董经贵在无锡创办的雅迪控股,如今已经是“中国电单车之王”;

安徽桐城人祝义财在南京创办的雨润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肉制品生产商之一;

安徽滁州人刘修才在上海创办的凯赛生物,在长链二元酸领域可以卡外企的脖子;

安徽和县人江宝全在南京创办的金箔集团,是世界五大真金箔生产中心之一;

安徽合肥人唐斌森在北京创办的元气森林,成为新消费的最大黑马,估值高达150亿美元;

……

(该部分引用自文章《新徽商凶猛》,作者:江右三郎)

也正是靠着这股拼劲,2022年,安徽省GDP突破4.5万亿元,增长3.5%;总量跻身全国前十、较8年前提升4个位次,增速更是居长三角首位。

同时,我们也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安徽,甚至直接来到安徽。

1.各地政府来了

包括上海、江苏、江西、四川、河北等多地省市党政代表团“一把手”带队前往安徽,对当地招商创投发展学习取经:

2月18、19日,江西省党政代表团赴安徽考察,走进安徽中国视谷、奇瑞超级工厂、科大讯飞等处,实地了解安徽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上的打法和成效;

3月10-11日,河北省工信厅厅长付振波率省工信厅、邢台经开区调研组赴安徽省调研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并赴比亚迪、江淮蔚来、合肥国轩等企业实地调研;

3月16、17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率上海市党政代表团来安徽考察交流;

3月21日至22日,江苏省党政代表团在安徽考察,包括省委书记信长星、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率江苏省党政代表团来安徽考察。

……

2.资本和投资机构来了

有数据统计,2022年合肥资本到访量排名全国第4,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这三座一线城市。

过去的一年里,合肥市政府引导母基金去年密集接洽了国内包括红衫资本、毅达资本、华润资本、中金资本、中信建投等100余家创投机构,对接项目200多次。

由合肥市政府引导的母基金相继招引设立了47支参股母子基金,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参股基金更是超1500亿。

3家和创业者们也来了

比如,2022年以来,安徽省已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人员等创业者18万人次;再比如,在今年5月底举行的“投资安徽行”系列活动中,大众汽车、比亚迪、中建材等多家企业成为安徽的招商合作伙伴,现场更是集中签约了174个重大产业、科技项目。

于安徽而言,这样一份骄人成绩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十多年,甚至数十年的寂寞中不断积累、沉淀,最终产生质的转变。

04凭什么是安徽?

再回过头来细分看,安徽凭什么能实现如此快速的发展,背后也有4大因素,其中,最后1点尤其值得深思。

1.从合肥来,到安徽去

首先,安徽能达到今天的“顶流”,合肥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为省会城市,合肥的变化某种程度也正是安徽快速发展的缩影:

1952年,合肥正式成为安徽省会,当时的安徽面积5万平方公里、5万人口、5条街道、5家企业(3家是铁匠铺),充其量只能算个小县城;

2003年,合肥GDP只有477.78亿元,全国排名八十开外,当时的淄博是合肥的两倍;

2006年,合肥GDP首次突破千亿,超越山西太原;

2008年,合肥GDP达到1664.84亿元,超越云南昆明和江西南昌;

2014-2016年,合肥GDP更是每年增长600亿,达到6274.3亿元,先后超越石家庄、福州、西安等,进入省会十强;

2022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合肥位居第11(排名高于西安、济南、郑州)

一个十分不起眼的省会城市,用20多年的时间从80名开外,跃居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的第11位,成为中国城市经济格局的最大“搅局者”。

可以说,合肥是安徽形象的最佳“代言人”。

但合肥并没有因此“吃独食”,而是大方地把自己的发展经验传授给了兄弟城市,让合肥模式,走到安徽的各地去,从而让安徽各地干部都掌握合肥干部的能力。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

省会更强,能让更远处、更高处的人们看到安徽,也才能让安徽更多地方城市走出去获得更多的资源。

2. 顺应大势

合肥这个省会城市很重要,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大势”的价值。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于安徽来说,长三角一体化就是安徽的“大势”。

自2020年8月,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以来,安徽就已经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存在了。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活跃增长极,长三角是全国最具经济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全球高能级要素集聚地和资源配置中心。

加入长三角“朋友圈”,安徽就能直接参与产业分工,对接大虹桥枢纽,联动上海自贸区,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嵌入全球产业链。

拿山多田少的滁州市来说,滁州市曾经是一个不起眼的穷市,但靠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红利,抓住江浙沪产业转移的机会,实现了华丽的逆袭,经济总量从2011年的全国180名开外,跃升到2021年的87名,上升位次居全国城市之首。

3.战略眼光重要,战略担当更重要

作为安徽省会城市的合肥,近几年凭借投资和引进京东方、蔚来汽车以及联发科、长鑫存储等明星企业成功出圈,成为“最强风投城市”。

很多人认为合肥和安徽只是运气好,“赌”对了企业,“赌”对了人,但殊不知,他们遗漏了安徽另一方面的能力。

兰小欢的《置身事内》提到:“中国经济改革的起点是计划经济,所以地方政府掌握着大量资源(土地、金融、国企等),不可避免会介入实业投资。”

地方政府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创造环境,它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参与者。

也因此除了选对赛道、战略眼光正确,安徽对企业做到的很关键的一点,其实更在于其战略担当,也即是“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以合肥与蔚来的双向奔赴为例:

表面上看是安徽和合肥选择了蔚来,但实际上安徽为了汽车制造积淀了几十年的努力。合肥有合肥工大这个曾经车辆工程是王牌专业的大学做企业人才培养,有安凯、江淮等几个做了数十年造车的企业底子,还有合肥的铸造、锻压、焊接类等企业也有很多,机械和材料两个学科的技术都值得信任,这些背后的沉淀是很多地方政府看不到的。

另外,在合肥市政府做投资蔚来汽车决策之时,也正是合肥市政府领导换班子期间,而拍板投资蔚来汽车的正是即将退居二线的市委班子。

但当下一届市委班子就位后,依然坚定地执行这一留下来的投资计划,甚至后来对蔚来投资从一期还延续到了更大投入的二期。

许多企业和政府合作,最担心的就是班底一换,项目就洗牌。新官不理旧账,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但这么多年来,安徽省的各级政府却坚持着“结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永做好朋友”。

这点真想要做好来,实在是不容易。

4.成为一流的“服务员”

对于这一点,在正和岛此前发布的文章《合肥为什么这么牛》就进行过分析,于地方政府而言,做好“指战员”的角色或许并不太难,做好“服务员”却殊为难得。

但实际上,安徽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做好“服务员”这个角色了。

上个世纪,在“”及中苏交恶的背景下,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被迫外迁,恰逢饥荒年月,其在多地碰壁,河南、江西和湖北纷纷拒绝,只有安徽释放了欢迎信号。中科大先落地安庆,由于区域有限、条件艰苦,1970年搬迁至省会合肥。

在那个物资匮乏、口粮普遍短缺的年代,合肥以及整个安徽都拿出了极大的诚意。

茨威格在《断头王后》中所说:“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玛丽·安托瓦内特进入巴黎,成为王后,拥有权柄但不作为,干扰朝政,误国误民。20年后,巴黎人民将她判处死刑,送上断头台。

但合肥和整个安徽做的事情却与玛丽皇后恰恰相反,把能为中科大做的都做了。据了解,在安徽基础设施还未完全完善之时,当时政府没有开通暖气,却为中科大单独开通了暖气,政府时不时停电,但却要求电力部门要维持中科大的用电。

“半个世纪以来,合肥市乃至安徽省节衣缩食,给钱、给地、给政策,甘愿倾尽资源支持中国科大发展。”

而到现在,这种态度同样没有改变。比如,在重要企业的一些重大活动上,合肥市的主要领导有时也会不请自到,主动来为企业造势、帮忙。

“你们好好发展,我们好好服务。企业的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服务,我们努力提供好政策、税收、环境方面的服务”。

再比如,正和岛在安徽的同事分享过一个真实的情况:为了做好企业“服务员”这个身份,安徽省政府的大楼经常和BAT的总部大厦一样,晚上灯火辉煌,很晚才熄灯。

可以说,安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服务企业,目的也只有一个,给民营企业信心,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大胆发展。

05 结语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无论是城市,还是人,都是如此。

1991年,安徽砀山人李西廷为了打破外企在医疗器械行业的垄断,在深圳创办了迈瑞医疗,他不知道能打造出中国最大的医疗设备企业;

1995年,安徽无为人王传福辞掉国企“金饭碗”,在深圳创办比亚迪,他无法想象自己能够建立中国最优秀的新能源车企;

同样是1995年,安徽潜山人王文银,放弃日企提供的百万年薪,在深圳创办了一家名叫携威实业的企业,他很难意识到在多年后,他将成为“世界铜王”。

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一切的人与物便开始按照既定的线路往前走,按照冥冥之中的指引和预感,不断地相遇又分离。

任何一个时代,总有人停留在过去,缅怀昨日的种种况味;也总有人看向未来,在茫茫无边的道路上追求伟大的梦想。

时光对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而言,都具有同样的意义。

但最重要的是,那股不服输、肯吃苦、敢闯敢拼的精神永远不能丢掉,因为这股精神不只是属于安徽人,也藏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

如同京津冀最近遭遇的这场暴风雨,疫情之后,我们已许久没有经历这样的大灾难,但同舟共济的中国人不会被任何一场灾难打败。

灾难过后会有新生,暴风雨过后,也一定会迎来阳光。

河北加油,还有同样在遭受汛情的黑龙江和吉林加油!

参考资料:

[1]. 《安徽很忙》,卢克文工作室,

[2]. 《存在感低、穷、只见高峰不见高地?安徽要撕掉这些标签》,徽平台

[3]. 《合肥为什么这么牛》,正和岛

[4]. 《新徽商凶猛》,秦朔朋友圈

[5]. 《为什么是安徽》,正和岛

[6]. 《最近,好几个省”一把手“去安徽学”招商引资“了》,融中财经

多变的安徽省会,先是南京又是安庆,最后为什么在合肥定了下来?

南京当过安徽的省会?这是怎么回事?

在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地区,有一个位于华东腹地的省份,它便是安徽省。安徽是在康熙六年(1667)才建的省,省名取自当时的"安庆府"和"徽州府"的第一个字,即为"安徽"。现如今,我们提到安徽省的省会,大家脱口而出的必然是合肥,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安徽省最早的时候并不是将合肥作为省会,因此合肥作为安徽省会的历史其实并不长远,甚至在成为省会之前,合肥与安徽省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更是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也正如"每一个能作为省会的城市,都有它不可替代的地方"这句话所说,合肥之于安徽必然也是有着它的不可替代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安徽省会的变迁,以及合肥对于安徽省来说不可替代的地方。

在上面我们有提到,安徽是到了清康熙年间才建的省,所以与江淮地区的其他省份相对来说,安徽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省份,而且,安徽在一开始并没有固定的地域、稳定的名称以及统一的行政机构。明朝时废除了元朝的行省制度,改成设立13个布政使司,来管辖各个府、州、县。

当时在明朝对于直属京师的地区,都称之为"直隶",因此只属于首都应天府(南京)的地区就是"南直隶",在之后明成祖朱棣北上迁都的时候,南京对周边地区进行管理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因此南直隶也得以保存,当时南直隶的范围就是如今安徽省与江苏省的占地面积总和。

到了清顺治二年(1645),豫亲王多铎定江南后,将江南直隶改成了江南布政使司,也就是江南省,来统领上下两江,但是,江南省在当时几乎涵盖了今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等地区,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领土都太过庞大,导致江南省的管理事务繁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顺治十八年(1661),清政府便将江南省分为了两个部分,设立了两个地方行政机关,分别是"左布政使司"和"右布政使司",前者驻江宁(南京),后者驻苏州。

到了康熙六年(1667),清廷又改江南右布政使为江苏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司。直到这时候,安徽和江苏才真正地成为了一个省,"江苏"便是取江宁、苏州首字组成,而"安徽"就是取安庆、徽州二府的第一个字。但是在分省之后,安徽布政使司的行政长官的工作地还是在江宁(南京),因此,江宁便成为了安徽省的第一个省会。

安徽省省会处在异地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乾隆二十五年(1760),在这一年安徽布政使司才从江宁迁到了位于安徽西南部的安庆。

而安庆之所以能被选定为第二个省会,那也是有着它的优势所在的。首先,是它的地理位置,安庆位于长江沿岸,丰富的水资源使得安庆拥有便利的水运交通和庄稼作物的种植灌溉,不仅如此,安庆刚好处在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附近,是清政府重点控制的江防要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政治地理优势。其次,在当时,安庆是安徽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有着强大的经济基础,并且深受长江以南地区的文化熏染,有着很好的文化优势。

因此,不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安庆都是一个基础最好的城市,况且还有绝佳的自然地理优势,所以,当时的安徽省会非安庆莫属了。

安徽省省会在经过这两次变迁后,到了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再次发生了变动。在太平天国起义期间,太平军先是从两广一带打到了湖广一带,接着又沿长江一路向上推进,当时安徽的南部被太平军占领,其中就包括安庆。

因此,清政府和太平军在安庆的归属问题上,展开了轮回战。在此期间,省会有所变动但之后没多久又再次被迁回了安庆,可见当时安庆的重要性。但是,到了抗日解放战争之后,安徽省的省会又发生了变化,处在安徽中部的合肥取代了安庆成为了安徽省会。

那么,既然安庆如此重要,为何合肥在解放后又取代了安庆成为安徽省会呢?只能说都是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争之后,国内局势动荡,因此军事斗争还是放在首位的。

因此这时的安徽省会若继续是处在长江沿岸的安庆,那么,这个地理位置曾经是它的最大优势,此时也会成为它的最大隐患。而处在长江淮河之间、南倚巢湖的合肥尽管区位一般,但是地理位置相对于安庆还是安全得多,况且,位于安徽腹地的合肥在位置上到达安徽各个地方都非常的方便,有利于实施对全省的管理,因而取得了安徽省会的位置。

安徽三次省会的变动,最后定在了合肥,并一直延续至今,变更的这三个省会城市,其实没有谁更强,更好,它们都是在不同的时期里最好的选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