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开业吉日

中国各省经济排名2021最新排名(中国全国各省经济排名)

时间:2024-01-14 13:13:27 作者:流水随风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31省市前三季度GDP出炉:广东、江苏、山东居总量前三,山西、福建、江西居增速前三

央广网北京11月2日消息 (记者 金龙)11月2日,陕西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01.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至此,全国已经有31个省市发布了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情况,其中广东经济总量达91723.22亿元,继续稳居全国第一,江苏、山东分别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

18省市GDP增速跑赢全国

中西部增速领跑

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从经济总量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北、湖南、安徽、上海、河北等12省市GDP超3万亿元。其中,广东(91723.22亿元)、江苏(88652.7亿元)、山东(64409亿元)、浙江(55750亿元)前三季度GDP超过5万亿元。从增量来看,山东以3969.8亿元的增量,位居增量榜第一位。

前三季度GDP总量在3万亿元到5万亿元之间的有8个省份,分别为河南(47022.73亿元)、四川(40432.8亿元)、福建(37793.71亿元)、湖北(37298.90亿元)、湖南(35332.63亿元)、安徽(33702.9亿元)、上海(30956.65亿元)、河北(30591.1亿元)。

从经济增速来看,31个省市中,有18个省市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3.0%),分别为山西(5.3%)、福建(5.2%)、江西(5.0%)、内蒙古(5.0%)、宁夏(4.9%)、陕西(4.8%)、湖南(4.8%)、湖北(4.7%)、甘肃(4.1%)、山东(4.0%)、新疆(3.9%)、云南(3.8%)、河南(3.7%)、河北(3.7%)、安徽(3.3%)、浙江(3.1%)、重庆(3.1%)、广西(3.1%)。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31个省市中,有21个省市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相比上半年有所上升,显示三季度经济恢复向好态势。尤其是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10的经济大省,基本上前三季度增速都比上半年加快。

其中,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福建、湖北、湖南和安徽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相较于上半年增速分别加快了0.3、0.7、0.4、0.6、0.6、0.6、0.2、0.5和0.3个百分点。经济大省的回稳对于全国经济恢复向好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此外,河北、北京、陕西、江西、云南、辽宁、广西、山西、内蒙古等GDP过1.5万亿省份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相较于上半年增速也分别加快了0.3、0.1、0.6、0.1、0.3、0.6、0.4、0.1和0.7个百分点。

综合经济总量和GDP增速来看,东部地区省份前三季度GDP总量上依然领先,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上海、河北等省份前三季度GDP总量均在3万亿元以上。而在经济增速方面,中西部地区省份总体上要快一些。前三季度GDP增速高于全国的18个省份中,有8个西部地区省份(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疆、云南、重庆、广西),6个中部地区省份(山西、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其中,山西以5.3%的实际增速位列全国第一。

能源大省表现亮眼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涨显著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2469.6亿元,同比增长7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3712.5亿元,增长4.9%。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19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2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88.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5.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4%。

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新疆等能源大省GDP增速亮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涨显著,这五个省份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7%、8.7%、8.9%、8.8%、7.7%,均快于全国(3.9%)水平。

山西经济中工业贡献大,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分三大门类看,前三季度,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制造业增长1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4%。前三季度山西省能源生产量增速也很可观,前三季度全省全社会原煤产量97791.0万吨,增产9301.0万吨,增长10.5%;非常规天然气产量82.4亿立方米,增长13.8%。

前三季度,陕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9784.54亿元,同比增长6.7%,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全部工业增速2.0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规上采矿业同比增长10.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长10.1%,制造业增长6.6%。从产品产量看,前三季度,原煤产量同比增长7.1%,原油加工量增长3.6%,发电量增长1.8%,天然气增长0.9%。

内蒙古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0.5%,排名全国前列。从门类看:1-9月份,全区规模以上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950.0亿元;同比增长65.1%;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931.7亿元,下降1.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251.8亿元;增长147.6%。重点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同比增长73.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1.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61.1%。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力地支撑了新疆的经济发展。前三季度,新疆地区生产总值13023.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9%,增速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38.08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5479.61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906.13亿元,同比增长2.6%。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11.7%、53.7%和34.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5个、2.1个和1.3个百分点。

2022年31省份GDP十强出炉:广东居首,安徽超上海实现逆袭福建、江西增速并列第一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王红茹) 随着1月21日河南发布2022年经济运行情况,31省份2022年经济版图浮出水面。总量方面,排名前十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安徽,粤苏鲁继续稳坐“前三把交椅”。在十强省份中,广东、江苏GDP超12万亿元,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GDP超过12万亿元的“巨无霸”省份。值得一提的是,相比2021年,安徽GDP总量超越上海,跻身前十,实现逆袭。在GDP增速方面,福建、江西以4.7%的增速并列第一。

紧随其后的是江苏,2022年GDP达到122875.6亿元,比上年增长2.8%。江苏也是继2020年、2021年先后迈上10万亿元、11万亿元台阶之后,2022年GDP迈上12万亿的新台阶。《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发现,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疫情冲击,2022年共有8个省份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超过5万亿元大关。其中,广东GDP为129118.58亿元,同比增长1.9%,距离13万亿大关仅有一步之遥。这也是广东省GDP总量连续34年位居全国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作为全国第二经济大省的江苏,近几年GDP紧追广东,两者的差距不断缩小。2020年江苏GDP跟广东的差距为8000亿左右,2021年差距缩小为7700亿左右,2022年差距则缩小为6243亿左右。

山东省2022年GDP排名第三位。数据显示,2022年山东GDP总量为87435亿元,比上年增长3.9%。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发现,在排名前十的省份中,相比2021年,安徽GDP超越上海,跻身前十强行列。在1月19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统计局通报2022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去年,安徽省经济顶住了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主要指标增长快于全国、长三角靠前。

通报显示,去年以来,安徽省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取得显著成效。农业、工业稳定增长,服务业保持恢复,体现了稳中有进的特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13.7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8588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22943.3亿元,增长2.2%。

在GDP增速方面,福建、江西以4.7%的增速并列第一。

先来看福建。在1月29日召开的福建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福建省统计局通报的2022年福建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22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3109.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7%。这是福建省GDP首度突破5万亿元关口。

福建省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洪春分析认为,这份成绩来之不易,这样的经济体量,意味着将为福建产业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意味着福建经济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意味着“十四五”时期福建经济的发展基础将更加牢固、发展支撑将更加有力、发展韧性将更加强劲。

2022年福建经济实现突破,主要原因之一是工业成为拉动福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2022年,福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超六成行业实现增长。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2022年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为65.8%。其中,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分别为17.1%、13.7%。

再来看江西。1月28日,江西省统计局发布2022年全省GDP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GDP32074.7亿元,同比增长4.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全省经济呈现持续恢复、稳中有进的态势。

江西GDP增速第一、经济稳中有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第一产业增长平稳。全年实现增加值2451.5亿元,同比增长3.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9%,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

二是第二产业贡献突出。全年实现增加值14359.6亿元,同比增长5.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9.9%,较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

三是第三产业韧性增强。全年实现增加值15263.7亿元,同比增长4.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3.2%,拉动GDP增长2.0个百分点。

四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7.8:44.4:47.8调整为7.6:44.8:47.6,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二产业占比上升0.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均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占比继续提升,占GDP比重为34.0%,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一审:郑扬波 二审:王新景 三审:周琦

#广东2022年GDP超12.9万亿元#

31省份去年GDP出炉:江苏广东差距缩小,陕西江西突破3万亿

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从人均水平来看,2022年我国人均GDP为8569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741美元,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

在2022年全国GDP数据发布后,各地也陆续发布了去年的GDP数据。截至目前,全国31省区市2022年的GDP数据已全部出炉。

江苏与广东差距缩小,陕西江西GDP破3万亿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的挑战,2022年中国经济承压,但也有亮点。

2022年31省区市GDP数据。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及政府工作报告

制表 澎湃新闻 彭艳秋

2022年31省区市GDP数据。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制图 澎湃新闻 彭艳秋

GDP总量方面,广东在2021年成为国内首个GDP超12万亿元的省份后,2022年逼近13万亿,达129118.58亿元。广东连续34年稳坐全国第一。江苏“紧随其后”,2022年江苏省GDP突破12万亿元,为122875.6亿元。山东为87435亿元,排在第三位。浙江排在第四位,为77715亿元。河南2022年GDP突破6万亿、达61345.05亿元,同比增长3.1%。从2013年起,每三年河南全省经济就迈上一个台阶,一连突破3万亿、4万亿、5万亿、6万亿大关。

2022年,福建正式迈入“5万亿俱乐部”。作为直辖市的北京、上海GDP继续保持超4万亿元。陕西、江西两省GDP突破3万亿。山西省继2021年迈上“2万亿”新台阶后,2022年首次突破2.5万亿。贵州进入“2万亿梯队”。

广东和江苏为中国两个GDP超十万亿的经济大省,山东与浙江分别在8万亿和7万亿的阵营。河南超6万亿,四川、湖北、福建处于5万亿梯队。湖南、安徽、上海、河北、北京为4万亿梯队,陕西和江西为3万亿阵营。GDP在2万亿-3万亿这一区间的省份最多,包括:重庆(29129.03亿元)、辽宁(28975.1亿元)、云南(28954.2亿元)、广西(26300.87亿元)、山西(25642.59亿元)、内蒙古(23159亿元)、贵州(20164.58亿元)。

16省份2022年GDP增速超全国水平

2022年GDP增速超过全国水平(3%)的省份有16个。从2022年各省区市经济增速来看,大部分处于2%-5%这一区间。超过(或等于)4%的有10个省份,分别为福建(4.7%)、江西(4.7%)、湖南(4.5%)、甘肃(4.5%)、山西(4.4%)、湖北(4.3%)、陕西(4.3%)、云南(4.3%)、内蒙古(4.2%)、宁夏(4%)。其中,福建、江西、湖南、甘肃4个省份增速超4.5%。福建在GDP超5万亿元的经济大省中增速排名第一。

2023年各省经济增长预期目标:4%-9.5%之间

此前,31个省份已披露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数值范围在4%至9.5%。

其中,最高的是海南,提出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目标为9.5%左右。西藏紧随其后,为8%左右。江西、新疆均为7%左右,安徽、湖北、湖南、宁夏为6.5%左右,重庆为6%以上。9个省份目标增速为6%左右,分别是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内蒙古。河南、甘肃为6%,上海为5.5%以上,广西、陕西为5.5%左右,辽宁、浙江、山东、广东为5%以上,江苏、青海为5%左右。

31省份GDP成绩单:中部崛起,新旧能源大省增速领跑

安徽跻身全国经济十强,合肥贡献最大。图为合肥包河经济技术开发区。 (视觉中国/图)

癸卯兔年钟声响起,中国31省直辖市自治区陆续公布2022年全年的经济运行成绩单。

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达到121万亿元,GDP增速为3%。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按年均汇率计算,120万亿元折合美元约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31省份中,广东以129118.58亿元居GDP总量榜首,安徽超越上海首次跻身全国经济十强,这意味着中部省份又添一席,几乎与东部平分秋色。

其中,16省份的GDP增速跑赢全国,江西与福建并列第一,GDP增速同为4.7%,高出全国1.7个百分点。增速前十的省份中,中部省份占四席,西部省份占五席。

制造业压舱

中部六省中,河南、湖北和湖南长期稳居GDP前十。2022年,安徽以392.2亿元的微弱优势超越上海,成为全国GDP前十名中的第四个中部省份,经济增速高出全国增速0.5个百分点。

中国按照经济分区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中部指的是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6省;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省份;西部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和广西12省份;东北则是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安徽位于长江、淮河中下游,素有“江南粮仓”之称。2022年,安徽粮食产量居全国第四。

2018年,安徽GDP排名位于全国第13名,同年11月,安徽全省划入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2019年,安徽GDP已逼近上海,距离全国十强仅一步之遥。

从地市数据来看,对安徽GDP总量贡献最大的是省会合肥。

头顶“风投之城”光环的合肥多次踩中时代风口,不仅投资了京东方(000725.SZ)、长鑫、蔚来汽车(09866.HK),还培育了科大讯飞(002230.SZ)等人工智能领域龙头企业。加上越来越多“国字号”科创中心落户合肥,合肥已形成从家电、面板到芯片、人工智能和新能源产业等工业产业集群。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耀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安徽通过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此次迈入全国经济十强有迹可循。一方面是安徽积极布局科技前沿领域,如智能语音、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产业,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实现落地转化。

同时,安徽也善于抓住发展机遇,承接了长三角的产业转移。陈耀表示,对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长三角城市而言,安徽的相对优势体现在交通方便、有较多的土地指标、能耗指标充足、用工成本较低等。

2022年,安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6.1%,比全国高2.5个百分点,增速居长三角第一。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14.2%和35.2%。

在工业培育上,安徽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7.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4.8%。工业新产品,光纤产量增长23.6倍,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电池分别增长67.5%和33.6%。

“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制造。”2023年1月13日,安徽省省长王清宪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由此可以说明安徽已从“农业大省”转变为“工业强省”。

搭上新能源快车

江西在中部六省中的GDP总量排在第五,却以4.7%的GDP增速跃升至全国第一。值得注意的是,江西近五年来维持GDP增速前十,除了2020年和2021年外,其GDP增速均居中部省份第一。

江西省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处长周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江西GDP增长背后,第二产业贡献突出。全省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359.6亿元,同比增长5.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9%,较2021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

陈耀介绍,与安徽类似,江西主要承接长珠闽等东部沿海省份的产业外溢。加上江西拥有丰富的金属矿产,新能源、新材料相关产业顺理成章地在江西生根发芽,成为江西工业增长的支撑力量。

以锂资源为例,2021年以来,江西先后吸引大量锂电行业头部企业落户江西。国轩高科(002074.SZ)、赣锋锂业(002460.SZ)、大唐发电(601991.SH)等一批新能源上市公司奔赴有着“亚洲锂都”之称的江西宜春,争相“抢锂”。

2022年,宜春GDP总量在江西11个地市中排在全省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9.8%,排在全省首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排在全省第二。除了宜春,上饶、赣州也吸引到不少新能源整车企业和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

整体来看,江西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增长可观。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排在全国第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排全国第二;进出口总值增长34.9%,排全国第三。

数据显示,江西省重点监测的44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76种实现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122.8%、285.8%、68.4%。

新能源相关产品在消费和进出口上都有不俗的表现。比如,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商品零售额增长125.1%;从产业看,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1746.6亿元,增长28.8%;锂电产业进出口396.8亿元,增长2.5倍;光伏产业进出口263.3亿元,增长67.7%。

由于经济体量大和疫情影响,东部省份普遍呈现增速放缓的趋势。不过,福建作为全国经济总量十强的东部省份,在2022年经济增速与江西并列第一。

分地市来看,宁德和漳州是拉动福建GDP增速的主要力量。福建九地市中,宁德GDP增速最高,为10.7%;漳州次之,为6.9%。余下七地市的GDP增速在3%—5%之间。

宁德GDP高增长同样依靠新能源产业。

位于福建东北部的宁德,依托动力锂电池巨头宁德时代(300750.SZ)和消费电子锂电龙头ATL,吸引一大批锂电池原材料、核心主材、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等产业链企业,由此建立起完整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

宁德市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工业在三大产业中,增加值最高,增速也最高。宁德市统计局一名工作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宁德增速第一主要原因在于工业中的四大主导产业贡献突出,分别是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和铜材料。

宁德经济运行数据显示,锂电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44.3%,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33.0%。

陈耀表示,福建传统的制造业在泉州,宁德快速发展意味着福建产业结构在发生变化。尽管宁德有丰富的人才技术资源,但缺少金属矿产资源,这也让企业选择到邻省开展资源性合作,例如江西,或者去海外获取矿产资源。

(梁淑怡/图)

(梁淑怡/图)

受益能源保供

2022年有五个西部省份进入全国GDP增速前十,分别是甘肃、云南、陕西、内蒙古和宁夏。增速分别为4.5%、4.3%、4.3%、4.2%和4%。

对于西部省份而言,高增速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基数小,一两个大项目就能把增速拉高。陕西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中游,经济总量刚突破三万亿,内蒙古和云南经济总量超过两万亿,甘肃2021年刚迈入一万亿的行列,宁夏至今还未达到一万亿。

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引导下的产业转移,如锂电池行业由东南飞向西南,有“锂电西南飞”之称。

2023年初,云南落地两个电池大项目,分别是亿纬锂能(300014.SZ)拟投建曲靖年产23GWh圆柱磷酸铁锂储能动力电池项目、在大理开工的埃克森新能源(祥云)电池产业园项目。截至目前,云南拥有锂电池产业基地二十多个,并以曲靖、昆明、玉溪为重点集聚。

2022年,云南产业投资增长42.5%,占全部投资比重的40.6%,首次超过房地产与交通投资之和,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支撑。其中,能源工业投资增长79.8%。

与云南一样,上榜的西部省份都是资源能源富集省份,GDP增速主要靠工业增长拉动。

内蒙古统计局核算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内蒙古2022年的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在51.7%,占到半数以上。重点产业起到有力支撑,能源工业、冶金建材工业、装备制造业分别比2021年增加7.6%、10.3%、43.3%,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9个百分点。仅能源工业一项就拉动规上工业增长4.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4.4%。

她补充说,2022年能源工业增速明显主要原因是受益于国家的能源保供政策。在38个工业大类中,25个行业实现增长,尤其是规上原煤产量、发电量和规上新能源发电量。

从各地市来看,包头是内蒙古12盟市中经济增速最高的,为7.2%,其次为鄂尔多斯。这两个盟市是拉动内蒙古GDP增速的关键。两盟市加起来,贡献全区经济增长率近一半。

包头市统计局一位工作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包头全区增速第一主要靠工业拉动,比如重点产业的钢铁、铝业、装备制造业、稀土、电力和光伏制造业。这六大重点产业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27.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2.6%,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93.9%

对于这些资源集中的地区,陈耀也有些许担忧。在能源、资源需求旺、市场形势好的时候,更要注意结构调整和转型,不能长期依赖资源。“着重培育一些非资源依赖型的产业,是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南方周末记者 周小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