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马

乙酉年是公元哪一年(乾隆乙酉年是公元哪一年)

时间:2024-01-27 21:23:09 作者:几分真心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民间故事:清朝一女乞丐,在天津城墙上写了一首诗,流传至今

清朝乾隆乙酉年(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天津市面上,来了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女子,女子身后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看起来好像是一对母女,两人一起在街上乞讨。

那女子虽然衣衫褴褛,但是举止端庄娴雅,颇有大家风范;小女孩看起来也眉清目秀,表现得很懂事乖巧。有人问女子是何方人士,为何会流落到天津乞讨为生?女子听了不肯回答,只是低下头,默默地流泪。

女子看起来是由难言之隐,不过还是有不识趣的人去追问女子的身份。时间长了,女子被人问烦了,于是借来笔墨,在天津城南的城墙上,写了一首诗歌来表明心迹,然后就带着女儿离开了。

女子的诗歌是这样写的:滴滴青衫湿泪痕,不堪回首旧朱门。相将剩有伶仃女,行过前村复后村。

根据女子的所写的诗句的意思来推断,她应该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后来因为家庭遭遇变故,才和女儿沦为乞丐。

她们母女两相依为命,携手走过不同的城市和村落,天天以乞讨为生。这样不堪的生活,让她们整日以泪洗面,不敢追忆往日的幸福和繁华。

现在她们被人追问往事,但是又不想透露过去的事情,只好逃离天津了。

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见过那个女子和她的女儿,谁也不知道她们去了哪里。女子离开之后,很多文人墨客,在她所题写的诗句旁边,写了很多首和诗,但是都不如女子所写的原诗写得好。

参考资料:《古今说部丛书》

民间故事:清朝一女乞丐,在天津城墙上写了一首诗,流传至今

清朝乾隆乙酉年(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天津市面上,来了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女子,女子身后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看起来好像是一对母女,两人一起在街上乞讨。

那女子虽然衣衫褴褛,但是举止端庄娴雅,颇有大家风范;小女孩看起来也眉清目秀,表现得很懂事乖巧。有人问女子是何方人士,为何会流落到天津乞讨为生?女子听了不肯回答,只是低下头,默默地流泪。

女子看起来是由难言之隐,不过还是有不识趣的人去追问女子的身份。时间长了,女子被人问烦了,于是借来笔墨,在天津城南的城墙上,写了一首诗歌来表明心迹,然后就带着女儿离开了。

女子的诗歌是这样写的:滴滴青衫湿泪痕,不堪回首旧朱门。相将剩有伶仃女,行过前村复后村。

根据女子的所写的诗句的意思来推断,她应该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后来因为家庭遭遇变故,才和女儿沦为乞丐。

她们母女两相依为命,携手走过不同的城市和村落,天天以乞讨为生。这样不堪的生活,让她们整日以泪洗面,不敢追忆往日的幸福和繁华。

现在她们被人追问往事,但是又不想透露过去的事情,只好逃离天津了。

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见过那个女子和她的女儿,谁也不知道她们去了哪里。女子离开之后,很多文人墨客,在她所题写的诗句旁边,写了很多首和诗,但是都不如女子所写的原诗写得好。

参考资料:《古今说部丛书》

呼延云:乾隆乙酉年的一次“打虎大事件”

据说十二生肖中有“虎”,是因为这种动物代表着勇敢和力量,所以受到人们的崇拜……代表着勇敢和力量或许是真的,但要说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拜,恐怕未必,虽说人们会对一些可怕的事物因畏惧而上香跪叩,祈祷平安,但总的来说,畏惧是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崇拜的,一旦有勇士将其打败和战胜,那倒是会赢得人们真正的崇拜。也正是因了这番道理,在虎患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古代,形形的打虎者在笔记中往往光彩照人,备受推崇。

虎残:伤虽愈而疤犹存

中国古代,虎患酷烈,不绝于书,死者就不必说了,就算那些虎口余生的人,也是留下了终生的怆痛,并专得一名曰“虎残”。《听雨轩笔记》中写浙江临安山中有兄弟二人,以务农为生。一天哥哥早起,到山涧中打水,没想到一只老虎从身后袭来,“口衔其臀而走”。哥哥大声呼救,弟弟听见了,拿起一铁耙就追。老虎叼着人,本来就跑不快,而且不知何故,走路有些踉跄,结果被弟弟追上,“以耙奋力击虎背,不意耙齿适入其腹”,老虎大叫一声,丢下人就走。弟弟“视其兄,已血肉狼藉,不省人事”,将他背回家,而其他闻声赶来的乡亲在山坳里找到了那只老虎,它受伤过重已经死掉,才发现“有巨竹刺深入前掌,故行步迟缓,为人所及”,不然单凭弟弟的脚力是不可能追上它的。弟弟将死虎卖给山中富户,得银十余两,靠着这笔钱延请医生救治哥哥。其兄卧床两个月才能起身,但臀部留下了一块巨大的紫赤色伤疤。还有《咫闻录》里记载的一件事:浙江镇海县姚墅山上有一个人遇到老虎,虎掌拍在他的脸上,他当时就昏死过去,老虎将他衔至洼下,就离开了,那人醒来,强忍剧痛爬到大树上,片刻老虎回来,找不到人,他才侥幸逃过一死,回家后也是疗伤数月,“伤虽愈而颜面五疤犹存”。直到近代,在笔记中依然可以见到虎患所致的斑斑血迹。柴小梵在《梵天庐丛录》中记载了一件惨事:

《梵天庐丛录》富阳一户农家的孩子,“入山樵采,为虎食”,家人寻找时,先找到一只鞋,往前几十步又找到半件袄,“有啮裂痕,血模糊”,再往前,“得臂一,自是遍觅无所得”,后来听了一个老樵夫说,老虎吃完人口渴,必会喝水,可以去河边找找,最后果然在河边找到一些碎肉,“水殷红”,家人大哭而归。倘若将老虎仅仅视为一种有勇无谋的猛兽,可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老虎狡猾起来,比狐狸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捕捉起来十分困难。清代笔记《亦复如是》上就讲了这么一件事:某乡多虎患,乡民们凑钱请专业猎户来捕捉。猎户们到来以后,“度其虎之往来必由处,设一阱,内以羊为饵”。谁知第二天早晨一看,机关的门关着,里面不但没有老虎,羊反而不见了。猎户们只好重设机关,并整夜守在旁边一棵大树上。一会儿,来了两只老虎,一只用脑袋顶住机关的门,使其不致关闭,另一只钻进去叼了羊出来。猎户们第三次设机关的时候,将门改成两道,其中最外面一道看不出来,由猎人在附近掌控开关。夜里那两只虎又来了,直接来到第二重门,仍采用一只顶门一只叼羊的配合方法,但猎户放下第一道门之后,两只虎全都被关在机关里了。猎人们大喜过望,一起下树,谁知老虎也用了“连环计”——就在大树附近还埋伏着第三只老虎,叼了一个猎户就跑,“众猎户计无所出,猝不能救,虽得两虎,竟伤一人”。

捕虎:甩帽子和设窝弓

尽管打虎不易,但人与虎的斗争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而因此成名的英雄也极多。如《谐铎》中记载的陕西人焦奇,“素神勇,赞挟千佛寺前石鼎,飞腾大雄殿左脊”,所以得了个“焦石鼎”的绰号。当时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邑宰时令猎户捕之,往往反为所噬”,而焦奇恰到此地投亲不遇,流寓于沂,听说虎患日炽,便徒步入山,“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如是为常”,在当地传为佳话。有一次他在山上遇到两只大虎率一小虎,他与之搏斗,“连毙两虎,左右肩负之”,并将那只小虎生擒活捉。众人见了目瞪口呆,而焦奇“笑语自若”。

《谐铎》《元史》中记载的石明山也是著名的打虎英雄。他与母亲居住在余姚山中,有一天,石明三从外面回家,找不到母亲,见卧室内有三只小老虎,“知母为虎所害。乃尽杀虎子”,然后他握着一把巨斧站在墙里,等着母虎回来,“伺母虎至,斫其脑裂而死”。石明山犹不肯罢休,又上山找到老虎的洞穴,将公虎也一并砍杀。搏斗中他身负重伤,“立死不仆,张目如生,所执斧牢不可拔”——据说后来《水浒传》中的李逵杀虎就是根据他的事迹改编的。《续耳谭》中记载的辰州(今湖南怀化)叶彪父子三人则是“打虎家庭”的典范。他们“皆有异力,善搏虎”,并制作了一种“大足容身”的铁斗笠,武器是三十多斤重的铁枪和铁斧,专门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中寻找老虎,“虎见其状,即惊走”,三人必追毙之。然而与虎相斗,凭勇力者毕竟只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还是要靠“智勇兼备”,才能取胜。比如在《狯园》和《翼駉稗编》中都写到过危急关头抛出斗笠或帽子,老虎要么“啮其斗以哽塞喉间”,窒息而亡,要么爪子穿透了帽胎,被帽缨子缠住无法摆脱,最终被生擒。这其中,《小豆棚》里写到的诸城县一盲人斗虎的事迹堪称惊险。这盲人有一天曳杖独行于郊外,遇到一只老虎,老虎以尾扫其面,盲人并不知道是什么,误以为是有人故意跟他开玩笑,便丢掉手杖,一把抓住虎尾。直到这时他才发觉手中之物乃是毛绒绒的东西,大叫起来。老虎吓了一跳,狂奔而逃,盲人知道自己一旦放松,就有被老虎回身吃掉的危险,因此死死抓住虎尾,被它拖曳着往前冲。路边恰好有一口枯井,老虎甩他不得,便往井里跳,盲人一下子摔倒,虎尾这才脱手。人们赶来,从井边扶起盲人,发现他身上有一些擦伤和磕伤,其他无碍,而老虎则已经在井中卡死了。

《小豆棚》还有一些“捕虎方法”就显得荒诞不经了。事见清代笔记《述异记》,说的是安徽旌德县山中“有虎患数年矣”,数十头老虎“伤人逾千”,县官下令捕虎,无数猎户想尽办法也一无所获。康熙四十二年,有张姓父子自告奋勇前来捕虎,他们先在山上老虎出没的地方设下大量的窝弓,然后在山下打扫出一间净室,也设下大量的窝弓,“二人处其中,焚符行牒,摄召当地土神,昼夜做法……室中窝弓击发,则知山中窝弓必中一虎”,这样过了一个多月,已经擒获了七八只老虎,剩下的老虎也不敢再像从前那样嚣张作祟,虎患渐绝。虽然当时的人们都称赞张姓父子是“神术捕虎”,但根据笔记的记载来判断,神术其实不神,说到底,诀窍无非是山上的窝弓有用,而父子二人故弄玄虚,窝弓射中了老虎以后,便将净室中的窝弓击发一枚,然后淆乱事情的顺序,使人以为是二者同时发生,从而彰显“神术”,以便有更多的地方会出高价请他们捕虎罢了。

斗虎:八百斤重一巨兽

不过,父子打虎也好,兄弟打虎也罢,或者是猎户们群起而打虎,论“轰动效应”,都不如记载在《咫闻录》中的一场发生在乾隆乙酉年间(公元1765年)的大事件。

《咫闻录》这一年的四月间,浙江西郊连续发生老虎伤人事件,一只出山的老虎“迷行平畴之所,四野横跨,爪印如盘,民皆慌张”。一天,罂湖乡富户王永春早起外出散步,他家的庭院前后皆河,院内栽种了不少绿竹,风景优美。当他出了后篱门,从桥上过河之后,忽然见到一个人正蹲在地上看什么,王永春上前一瞧,竟是一组虎爪印,心知不妙,掉头回家,将后篱门关上,正要去关前门,哪知那老虎见他家林箐深密的样子,以为是山林,已经从前门闯了进来。王永春家的正厅西边有间屋子,是他家聘请的蒙师周秀才居住的地方,兼作书馆。屋子外面有一条胡同,有个小男孩正好携书上学,“虎见之,即纵身扑去”,老虎这一扑,用力过大,竟从孩子的头顶越了过去,孩子吓得登时瘫软在地,旁边有个人看见了,拿着棍子就去打虎。老虎只一爪挥出,“若人之头面皮肉尽脱去,而流血漂杵矣”,当即丧命。老虎往前经过胡同进入书馆,坐在床上,周秀才把被子蒙在头上,一声不敢吭。未几,老虎出了屋子,周秀才“即裸身逾窗而逃”。老虎穿过正厅,来到厅后的房间,里面堆满了三层酒坛,它靠着酒坛挠痒,不曾想酒坛倒地,声响如炮,吓得它一跃而起,冲进了王永春的卧室,跳到一具藤床上,“虎身重而藤床已穿,虎陷其身,虎用力纵之,而床架在虎颈”。也许是受了惊而又挣脱不掉藤床的缘故,这老虎忽然发起狂来,在王家的各个房间里横冲直撞,等到终于甩脱了藤床之时,满室陈设已经破裂如柴。再说王永春,见那老虎气势汹汹,赶紧跑到城里报官,县令带上两名军官和十六名士兵,展开了一场对老虎的围剿,但一阵排枪放过,子弹穿不透老虎的皮,毫无用处。这时,有个孔武有力的邻居爬到房顶,见那老虎折腾累了,“昂首开口而坐”,便拿了一根三寸粗的大毛竹,削尖了向虎口投去,宛如标枪一般,谁知老虎一口叼住,“嚼竹如蔗”。这一下,大家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了,“官兵皆退,民亦无法可致”。直到傍晚,老虎再次走进那条胡同时,有个躲在房屋里面的人隔着墙壁,从缝隙里突然插出一刀,正中虎身,老虎咆哮起来,往胡同外面跑,藏身于胡同口的一个屠户猛地抡起大木棒砸中了它的鼻子,老虎顿时倒在地上,于是埋伏在附近的众人一拥而上,将它打杀。再看王家的宅院:“渠渠厦屋,已为濈濈凉亭矣。”经过测量和称重,这头虎身长九尺,尾亦长九尺,重八百斤,是一头真正的斑斓巨兽。这场耗时近一天的打虎行动轰动全省,“四方士女,云集而来观者,如蛀如蚁”。王永春家占地两亩,应该说面积不小,但又如何能容纳上万“观众”,只好架起一根数丈高的杉木,将老虎挂在上面,“燃巨灯以灼之,观者如市,三日夜乃稀”。对比去年闯进黑龙江省密山县的那只东北虎后来所受到的保护,不能不让人感慨时代的变迁,不过相隔两百多年,人们的意识竟然已经有了如此剧变。但归根结底,这还是因为那些曾经令人恐惧不安的,终于稀罕到不足为惧罢了。作者系推理小说作家、古代笔记研究学者

本文为澎湃新闻翻书党独家原创稿件

大明真宁庄惠王朱秩荧的怒吼:我明明是长子,为何不能袭封庆王?

前言: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九月,明英宗朱祁镇接到了一份来自宁夏的讣音,庆王朱栴去世了。朱栴是大明开国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论辈分是小皇帝的曾叔祖。正统年间仍然在世的太祖之子已经没剩下几个了,此前听说庆王病重,朱祁镇立刻派出御医赶往宁夏为其治病。这当然只是表现一下皇帝的重视程度,毕竟从宁夏到北京千里迢迢,等御医赶到的时候庆王已经薨了。

朱栴享年61岁,朱祁镇赐了一个“靖”的美谥给这位曾叔祖。庆靖王去世后,庆王府事务便由世子朱秩煃代理,然后按部就班袭封庆王即可。可是次年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庆靖王另外一子真宁王朱秩荧却突然上奏朝廷,请求以长子身份袭封庆王。这却是件奇闻了,以庶夺嫡,是《皇明祖训》严厉禁止的行为。真宁王为何如此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就不怕被废为庶人吗?

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朝廷授以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如或以庶夺嫡,轻则降为庶人,重则流窜远方。—《皇明祖训·职制》

庆靖王朱栴画像

庆靖王诸子的年龄:一本剪不断理还乱的烂账

在笔者整理的明代宗室信息中,没有哪一家藩王子嗣的年龄问题,像庆靖王几个儿子那样混乱。当然再乱的记录,我们也可以用抽丝剥茧的方法来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真相。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二月,庆王朱栴前往北京朝觐大兄皇帝朱棣。这次庆王在京师待了一个多月,主要目的是解决儿子们的名分问题。当年四月,朱棣册封朱栴诸子为世子和郡王,《实录》中记载了他们兄弟之间的排行:

甲午,封庆王栴嫡长子秩煃为庆世子。第二子秩焘为静宁王,第三子秩炵为安化王,第四子秩荧为真宁王,第五子秩炼为岐山王,并给赐仪仗。—《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三十六》

《明太宗实录》记载

这里静宁王名字中最后一个字应该为上“寿”下“火”,由于打不出这个字,只能用“焘”来代替。但是说实话,这份名单和《实录》中此前记录的庆王诸子的伦序和名字完全对不上。

(永乐十一年七月癸未)庆王栴第三子生,赐名秩荧。—《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一》

(永乐十三年八月癸酉)庆王栴第三子生,赐名秩炵。—《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六十七》

(永乐十三年九月甲寅)庆王栴第四子生,赐名秩炼。—《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六十八》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宁夏同心县韦州镇周新庄村,当地村民为了用砖,拆毁了一座位于村西南的明代王陵。等到宁夏博物馆工作人员闻讯赶到之时,整个墓室内早已空空如也。考古人员最终只发现了一块方形墓志,志盖正中阴文楷书竖镌“大明庆靖王墓”六个字,四周刻有云龙花纹,正是朱栴的墓志。墓志除了记录本人的生卒年月以外,也会对其子孙做一个记录:

男六人:世子秩煃,真宁王秩荧、静宁王秩焘、安化王秩炵、岐山王秩炼。第六子未封。秩焘、秩炼先薨。女四人未封,亦薨。孙男二人,孙女二人。—《大明庆靖王圹志》

一般来说,没有人比庆王家族自己更清楚他们兄弟几个之间的年龄大小了。撇开世子朱秩煃不谈,庆王其余五子的伦序应该为真宁王、静宁王、安化王、岐山王以及第六子(安塞王)。

宁夏博物馆所藏庆靖王圹志

如果朱秩煃是长子

按照《皇明祖训》的说法,只有亲王嫡长子才能被册封为世子。但我们要注意一点,即嫡长子未必是伦序中的长子。就像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是嫡长子,但是大阿哥胤褆才是皇长子。那么问题来了,朱秩煃是不是既嫡且长呢?

在《明太宗实录》卷四十六永乐三年九月癸巳朔条下,有这样一条记载:“庆王栴长子生,赐名秩煃”。如果光看这条记载,似乎朱秩煃是既嫡且长,真宁王有什么好闹的呢?但是在朱秩煃去世之时,史书对其出生时间的记录,却和《明太宗实录》完全不同。

辛酉,庆王秩煃薨。王,靖王之子也,母妃汤氏。永乐乙未生,十九年封为世子,正统四年袭封庆王。至是薨,年五十有五。讣闻,辍朝三日。赐祭葬如制,谥曰康。—《明宪宗实录卷七十四》

永乐乙未年,是永乐十三年,即公元1415年。朱秩煃死于明宪宗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如果他生于永乐三年(永乐乙酉年,公元1405年),则其去世时的年龄应为65岁,而非《实录》所记载的55岁。从以上两个交叉证据来判断,朱秩煃大概率是生于永乐十三年。好在《明宪宗实录》确实比较给力,直截了当告诉我们朱秩煃伦序应该是朱栴第四子:

事下礼部,言靖王子康王秩煃虽云第四,系嫡出。真宁庄惠王秩荧虽居长,乃庶出。—《明宪宗实录卷二百十一》

此外还有一个旁证,朱栴死后,真宁王和安化王出府别居,当时尚未袭封的朱秩煃请求朝廷赐予二王岁禄和校尉,其中对于他们的称呼则是“庶兄”。

银川南门楼:原庆王府所在地

如果朱秩荧是长子

结合《明宪宗实录》和《庆靖王圹志》,我们可以给朱栴诸子的伦序做一个推测:

长子真宁王朱秩荧

第二子静宁王朱秩焘

第三子安化王朱秩炵

第四子庆世子朱秩煃

第五子岐山王朱秩炼

第六子安塞王朱秩炅

在此前的两份名单中,伦序和名字完全相同的是庆王第三子安化王朱秩炵,我们先来确认一下他的信息是否准确。

朱秩炵死于明孝宗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正月,说句题外话,这个辈分很夸张了。这位安化王和明仁宗朱高炽辈分相同,而朱高炽则是当朝皇帝孝宗朱祐樘的高祖父。真是神奇啊,到了明朝中叶,皇帝还有一位高叔祖,是自己爷爷的爷爷的堂弟。《明孝宗实录》中记载朱秩炵生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终年77岁。交叉印证之下,可以确认朱栴第三子即生于永乐十三年八月的朱秩炵。

静宁王在册封当年十一月便不幸夭折,《实录》在记录他去世时间的同时,再次强调了他的身份是朱栴的第二子。

己丑,静宁王秩焘薨。讣闻,赐祭,命有司治丧葬。秩焘,栴第二子也。—《明太宗实录卷二百四十三》

明英宗画像

至于岐山王朱秩炼,《实录》中神奇地两次记载了他的死讯。第一次是在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十月,终年21岁。第二次是在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九月,终年43岁。但是笔者选择相信第一个记录,因为《庆靖王圹志》中明确记载了“秩炼先薨”。什么意思呢?就是他只可能死于正统三年朱栴去世之前。

还有一点非常诡异,正统元年的记录,没有写朱秩炼的出生时间。从他去世的年份和年龄倒推,应该在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但是天顺元年的记录,却明确记载其生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正好与43岁的年龄符合。这种诈尸式的记载,居然也能做到严丝合缝。不管怎样,笔者认为朱秩炼的年龄,大概率是小于朱秩煃,即他为朱栴第五子。

真宁王朱秩荧的年龄问题

庆靖王六个儿子,除了真宁王,其他五个都有明确的去世时间,你说巧不巧。从网上查到的信息看,真宁王死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我们就来查证一下这个说法是否准确。

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四月,刚刚南宫复辟重新登基的明英宗朱祁镇下旨封真宁庄惠王庶长子朱邃垿为真宁王。从这里我们可以判断,朱秩荧的去世时间不会晚于天顺元年,且死后谥号为“庄惠”。时间再往前推,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正月的时候,礼部上奏称真宁王去世之时其妾辛氏自缢殉葬,请求予以嘉奖。

乙未,礼部奏真宁王薨之日,其妾辛氏悲痛几绝,自缢以从葬,真烈可嘉。命追封为真宁王夫人,遣官赐葬祭。—《明英宗实录卷二百六十二·废帝郕戾王附录第八十》

礼部上奏的时间是正月二十五日,一般来说路上的消息传递要一个月时间,那么将朱秩荧去世时间定为景泰六年,还是比较准确的。此外明代史学家王世贞在《弇山堂别集卷三十四》中将朱秩荧的去世年龄记为56岁,倒推下来这位真宁王的出生时间竟然是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

曾由庆靖王朱栴出资重修的银川承天寺塔

庆世子朱秩煃是不是嫡子?

即使朱秩煃真的生于永乐三年,他的年龄也比朱秩荧要小,如果不是嫡子身份的加成,庆王一爵确实应该由真宁王来袭封。

可是我们上文考证过了,朱秩煃的出生时间是永乐十三年,他还有可能是嫡子吗?庆靖王妃孙氏,指挥孙继达之女,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十二月册封。但是孙妃在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五月就去世,当时由于朱棣正在亲征漠北,还是由皇太子朱高炽代为遣官赐祭。

癸酉,庆王栴妃孙氏薨。讣闻,皇太子遣官赐祭,命有司治丧葬。—《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四》

换句话说,朱秩煃出生的时候,庆王正妃早已去世多年,他的生母是谁?又凭什么被认定为嫡子呢?上文引用《明宪宗实录》对朱秩煃的记载中可以看到,他的生母是汤氏。实际上汤氏在儿子死后不久便也去世,《实录》中给出了她的身份信息:庆靖王次妃。

丙寅,工部以庆府庆靖王栴次妃汤氏卒,宜照例于王坟傍另造圹穴附葬,从之。—《明宪宗实录卷七十六》

王保保与赵敏剧照

大明第一位次妃是开国元勋卫国公邓愈的女儿邓氏,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十一月册封为秦王次妃。秦王朱樉是太祖朱元璋次子,正妃王氏是元末名将王保保的妹妹,即所谓的“赵敏”。秦王的婚事自然是政治婚姻,所以在王保保死后老朱又为儿子册立了一位次妃。只是邓氏以堂堂开国公爵之女去做一个妾室,不知道老朱是怎么想的。但是关键点来了,王氏无子,邓氏的儿子朱尚炳被册封为秦世子,即认可他嫡长子的身份。而这恐怕才是永乐十九年的时候,朱棣将庆王次妃汤氏之子朱秩煃认定为嫡长子,并册封其为庆世子的关键理由。

一场绵延四十年的嫡庶之争

关于次妃之子即视为嫡子这种说法,《皇明祖训》中并没有,完全是仿照秦世子朱尚炳当年的成例。有人可能会说朱允炆是太子次妃吕氏所生,不是也越过太子正妃常氏所生的朱允熥被册封为皇太孙么?但是吕氏在常氏死后进封为太子继妃,她的儿子身份变为嫡子并无问题。至于太子元妃和继妃所生之子地位是否有高低,那是朱元璋需要判断的事情。

但是无论如何,朱秩煃这个庆世子的身份,是不怎么让人服气的。朱秩荧隐忍多年,终于在老爹死后彻底爆发。庆王岁禄一万石,自己这个郡王岁禄只有一千石。为了现实利益,冲呀!然而当年册封朱秩煃为庆世子,是太宗朱棣金口玉言,朱祁镇怎会为了你这不相干的真宁王去推翻曾祖父的决定呢?于是乎明英宗在回信中将朱秩荧这位叔祖骂了个狗血淋头:

永乐十九年四月初二日皇曾祖太宗文皇帝隆亲亲之大恩,册秩煃为庆世子。是日,亦封尔为真宁王。尔所受册文曰:“为子莫大乎孝,为臣莫大乎忠。”非忠非孝,何以立身?恩命之颁,历今四朝,人无异言。今尔父薨逝未及周期,尔輙奏求改授庶长子册汝。言若当理,父存之日曷不自陈?顾于父殁后言之何耶?—《明英宗实录卷五十七》

当然在教育真宁王的同时,英宗也要求庆世子以友爱敦睦为重,“不宜輙因小忿有伤同气之义”。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八月,庆世子朱秩煃袭封庆王,世子妃赵氏进封庆王妃。

银川七十二连湖美景

英宗虽然做出了最终裁决,但朱秩荧和朱秩煃兄弟之间的梁子已经结下了,再加上同样心存不满的安化王朱秩炵,两家郡王和庆王之间矛盾不断。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为了三塔湖和草湖的归属权,真宁王、安化王和庆王吵得不可开交,逼得明英宗亲自介入才算收场。而在朱秩荧死后,其子朱邃垿袭封真宁王,依然对叔父庆王朱秩煃心怀不满。

真宁王府地方狭窄,同时宁夏临边,虏寇时常入侵,外加和庆王的矛盾,两任真宁王都曾请求迁国。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二月总督陕西军务、右副都御史项忠建议将真宁王府迁居庆王家族最早的封地庆阳,明宪宗朱见深也已经同意。

丁未,总督陕西军务、右副都御史项忠奏:“陕西屯驻军马比之他处数常加倍。然粮草有限,供给不敷。切见庆、韩二王府俱临极边,宗支繁盛,转输为难。乞将二府郡王迁移腹里地方,以便供给。”事下多官,议奏韩府襄陵王宜迁凤翔,庆府真宁王宜迁庆阳。从之。—《明宪宗实录卷六十三》

但是当年十二月庆王朱秩煃去世,一度让真宁王朱邃垿又看到了袭封的希望。结果一番吵闹之后,迁国庆阳的计划被停止不算,朝廷仍然让朱秩煃庶长子平凉王朱邃(上雝下土)袭封庆王。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四月庆王朱邃(上雝下土)去世,年仅35岁,赐谥曰怀。庆怀王无嗣,庆王的爵位袭封问题再次触动了整个家族的神经。为了掌握舆论先机,庆怀王生母、庆康王次妃孟氏提出由自己次子岐阳王朱邃塀暂理国事,得到了宪宗皇帝的允许。

但是这么一个大好机会,真宁王家族又岂能放过?朱邃垿再次上奏朝廷,称自己父王才是靖王长子,请求朝廷“查勘处置”。对此庆康王次妃孟氏回应则是称真宁王“紊乱宗派,谋夺封爵”。其实仔细的读者已经发现,尽管孟氏也是庆康王次妃,但她的两个儿子庆怀王和岐阳王都被称为庆康王庶子,显然次妃之子也是嫡子的红利已经没有了。

明宪宗画像

但是由于太宗皇帝和英宗皇帝圣断在前,宪宗还是驳回了朱邃垿的请求,并且警告他只有遵守“祖宗定规”,才能“永保禄位”。而在朝廷诏命还没到宁夏,朱邃垿的第二道奏疏又来了,这次攻击岐阳王“冒伯作父”,属于“背义”。岐阳王的伯父,自然是指真宁庄惠王朱秩荧,所谓“冒伯作父”,其意庆王爵位应该还是朱秩荧的,岐阳王属于冒封。如此冥顽不灵,上到皇帝,下到礼部官员无不感到极为厌烦。最终由礼部进行驳斥,皇帝下旨逮捕真宁王府教授,算是把这个事情强行压了下去。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四月,岐阳王朱邃塀顺利进封庆王,真宁王家族的努力终告失败。

于是礼部言自康王论之,则岐阳王以子继父。自怀王论之,则岐阳王以弟继兄。揆之于义,皆无不可。奏入,上以康王传序已定,而真宁王累次奏扰,故有是命。其教授不行谏止,命巡按御史逮问。—《明宪宗实录卷二百十一》

结语: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二月,真宁王朱邃垿去世,享年47岁,赐谥曰康简。真宁王家族和庆王本家的爵位争夺战,就此烟消云散。这场纷争,前后历时六十年,本质上还是庆靖王朱栴本人偏爱次妃汤氏造成的。以后世的眼光来看,朱秩荧也好,朱秩煃也罢,实际上都是庶子,伦序在前的真宁王确实才是庆王爵位的第一继承人。

正因为庆王府激烈的嫡庶之争,把后世史官也给绕了进去,以致于在《明太宗实录》一书之中,就出现了大量的前后矛盾之处。本文根据几朝《明实录》的前后对比,终于可以对朱栴诸子的年龄疑问以及嫡庶之分,做一个比较肯定的结论。如果哪位读者手上有更详细的资料,欢迎不吝指正。更文不易,喜欢的读者欢迎打赏。

你会用“天干地支”计算年份吗?

关于干支纪法是谁发明的? 这始终都是一个谜,据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已有六十甲子的使用,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天干地支的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

天干共有十个(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地支共有十二个(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称为十二地支

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一、年干支计算公元后年份的口诀是:

“公元年数先减三,除10余数是天干,基数改用12除,余数便是地支年”。

以2010年为例,年份减3得基数2007,除以10得余数7,对查天干次序(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得”庚“,

再将基数2007除以12得余数为3,再循环对查地支次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寅“,

故2010年为庚寅年。(若得0可理解为1之前即12)

喜欢的可以加关注,每天都有精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