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射手座

挽手臂和牵手谁更亲密(从牵手看出一个男人是否爱你)

时间:2024-01-24 06:49:49 作者:孤僻成性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异性之间关系再好,也不能随意开这三种玩笑,容易“越轨”

看似眼下大家的生活条件都好了,但幸福感却下降了很多,比起几十年前,尽管那时生活条件艰苦,但很多人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其实说起来,这要和大家的思想观念有很大关系,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很多人的消极情绪都越发膨胀。

但生活总得有点盼头,可以是一部电影、电视剧,或者一件在路上的快递,一个喜欢的人,这样子,生活好像就没那么糟了。

尤其是爱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枯燥生活中的唯一幸福所在了。

而爱情的开始,往往都源于友情,比起玄妙的一见钟情,更多的则是日久生情。

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仅仅只是朋友,千万不要随意开这三种玩笑,不然容易越轨。

1、要不,咱两将就凑一对吧

很多单身男女之间,相处时间久了,随着关系越发亲近,彼此之间也没了那么多的“忌讳”,所以可能会拿彼此的单身开涮,说一些类似“要不,咱两将就凑一对吧”的玩笑话。

虽然是带着玩笑的语气说的,但其实这话自打一出口,就意味着彼此的关系,将变得不再那么单纯了。

可能对于说话的人而言,真的就只是开玩笑,但并不意味着,听得人也完全不当一回事儿。

都说男女之间没有纯粹的友情,但凡是关系亲密一点的朋友,尤其是单身的情况下,或多或少都对彼此有着一些好感,只是还没有到可以说爱的地步。

所以一旦有人以开玩笑的方式,说出这样的话,很可能就将彼此之间这层并不厚实的窗户纸捅破了。

今后相处起来,也不再像过往那样自然随性,而是带了另一层暧昧的气息。

2、亲爱的

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在他们的人际交往中是属于百无禁忌的,关系好的朋友,会有一些亲昵的称呼,例如“亲爱的”。

但这种爱称,往往只限于爱人之间,即便可能当时只是出于一时兴起,以开玩笑的口吻说出来,可说得多了,难免会让别人当真。

而且往往在这种情况下,身边的朋友们都会跟着一起起哄,将整个氛围都烘托得非常暧昧。

有的时候,爱情未必是要第一眼看上去的怦然心动,可能就是气氛到了,情感自然而然就迸发了出来。

所以这句简单的“亲爱的”,或者是其他类似的亲密称呼,很容易就改变了男女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在很多关系不错的异性朋友间,多半都是有一人怀揣着对另一方的爱慕,与其相处着。

因此,这样的玩笑话对他们来说,或许就是爱情的信号,让他们可以更加主动点,也对彼此之间的关系进展,抱有更大的期待。

3、举止亲密

很多人之所以会喜欢和朋友在一起,就是因为热闹,彼此之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开心的氛围让人瞬间忘却了所有的烦恼。

而年轻人之间,有的时候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举止就会失去了控制,可能会有一些亲密的行为,例如搂肩、挽手臂、或者是牵手等等。

这些亲密的肢体接触,或许只是一时兴起,或许只是被众人起哄,但或多或少都带了一些爱情的影子。

本身男女之间的关系,就是非常微妙的,朋友距离爱情,也仅仅是一步之遥,所以一旦没有把握好分寸,很容易就失去了平衡。

所以这样的亲密行为,不仅容易给他人造成关系上的误解,更会让彼此之间的关系,带了一些暧昧的气息,今后想要再回到从前,那是万万不能的了。

比起同性之间的相处,异性之间总是有着很多的“规矩”,它们组合在一起,相互缠绕交织,最终横隔在大家中间,拉开了彼此的距离,使得双方就算相识再久,都不可能做到亲密无间。

有的时候,和异性朋友之间保持距离,也是对爱情的一种尊重,如果不爱,就不要给予任何希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时刻保持理智,也不是在你不爱的同时,别人也能真的不爱。

当我们没有做好打破朋友的壁垒,让彼此的关系更进一步,这些玩笑也好,试探也好,统统都不要出现。

友情在某些时候比我们想象中要脆弱得多,一旦出现了杂质,哪怕是如沙硕般微小,都可能让所有顷刻间崩塌。

人这一生,难的不是去认识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也不是去认清人心叵测的别人,而是透过这物欲横流的世间去认识真正的自己。

当你真的看清了自己,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很多关系也就逐渐明朗了。

男人是不是真的爱你,很好判断

很多女人都喜欢问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男人,他到底爱不爱自己。

爱情刚刚萌芽的时候,会不断问自己,彼此已经在一起了,时不时会觉得疑惑,哪怕彼此已经成为了夫妻,共同生活了许久,也还是常常都会好奇。

总想要知道对方的真实心意,也希望自己真的能够恰好被对方爱着。

女人会总是想要知道,会有着那样的渴望,其实这并没有什么,不过只是很正常。

只不过,当你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直接去问男人,那当然并不好。

因为对方未必会说实话,你一直去问,对方也是会觉得很厌烦的。

所以,与其总是去问,你不如自己好好判断,爱还是不爱,是不是真的爱你,其实挺明显的。

是否接纳你,懂得欣赏你。

常常都有一些女人在说,自己身边的男人,总是喜欢各种否定和打压自己。

说自己的发型不好,特别的土,说自己的穿着打扮不怎么样,很难看,说自己牙齿长得不齐,笑起来很吓人,说自己不够聪明,总是有着一些很愚蠢的行为。

各种否定和嫌弃,不是闹着玩,而是真的很不满,发自内心地看不起。

当一个男人这样对你,你不必怀疑,他真的就并不喜欢你,没有看上你,至于他选择和你在一起,那不过只是因为一时所需,恰好又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不必怀疑,很嫌弃你的人,他的爱是不能当真的,真正爱你的男人,虽然你的确并不完美,有很多的缺点,也有很多的问题,但是他对你的态度,也是不会那么不友好的。

你的好,你的不好,他全部都会选择接受,对于你的那些不好,比起各种打击你,让你难堪,他只会小心翼翼地给予包容,告诉你不必害怕,不必自卑,其实你已经很好了。

他会接纳最原本的你,爱着那样的你,很懂得欣赏你,就算在人群中,你不过只是很普通,但是在他的眼里,你真的就很好,是很吸引他,是非常闪闪发光的存在。

在物质方面,他大不大方。

当下的女人,已经变得越来越独立了,不必依附谁,也可以养活自己,过得还不错。

随着女人的独立,在很多的交往中,女人常常也会主动买单,甚至还出现了一些男人总是十分抠门,时常都是女人在付钱的情况。

如果说,你和一个男人在一起,他经常都是抠抠搜搜的,吃饭不愿意买单,一起出去玩总是让你承担,送你的礼物也总是特别的廉价,你不必为他找借口,他其实就是不爱。

不爱你,所以就算有钱,也并不愿意花在你的身上,觉得那并不值得,所以才总是希望你能够付出更多,自己是占便宜的那方,能够从不吃亏。

爱你的男人,当他心里都是你,他是不会对你那么小气的。

打从内心深处,他就会很愿意为你花钱,觉得你配得上一切的美好,也总是想要给你更多。

根本就不需要你去要求,在能力范围之内,他都会各种成全你,带你吃好吃的美食,陪你去一些你想去的地方,送你一些你喜欢的东西,还会给你转账什么的。

没有那么多的算计,他就是一心想要为你付出,觉得能够为你花钱,自己很幸福,很满足。

会不会渴望亲密,尊重你。

就算一个男人并不爱你,他其实也会想要和你牵手,拥抱,以及亲吻,甚至是亲密接触。

不少的男人,对于亲密和爱,他往往是可以分开的。

只不过,虽然他也会对你有一些渴求,但是更多的,那不过只是一种生理上的需求,并不会掺杂太多的感情,也并不会太顾及你的感受,只会想着自己,顾着自己。

明显就只是一种欲望而已,并没有别的什么东西,也并不会让你感受到爱意。

很爱你的男人则是不同,他也会渴望和你更加亲密一些,但是你却也会深深感受到,他的这种感受是发自内心,是因为爱你,所以才想要如此。

他会渴望,但是在渴望的同时,你却也会感受到他的小心翼翼,很尊重你,并不会乱来。

那时候,他看向你的眼神里,总是会充满了浓浓的深情,哪怕只是和你牵了一下手,他也会显得特别的开心,在开心之余,还会有着一些害羞,有着一些满足。

自始至终,他从来都不会只是想着自己,而是时时刻刻都会在意着你的想法,即使再怎么想要拥有你,也还是愿意和你慢慢来,直到你心甘情愿,直到你不抗拒。

爱你的男人,他的眼里,他的心里,会有着一个你。

不管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他都会想着你,而不是只是想着他自己。

你的喜好,他会在意,你的心情,他会在乎。

这一刻,他想要和你在一起,以后的岁月里,他也依旧希望会有你,会把你计划在未来当中,会总是把你们当作是一个整体,凡事都会为你考虑。

在他的身边,你总是会感受到他对你的真心,他对你的舍得,他对你的尊重。

他会爱着你最真实的样子,也会鼓励你去做自己,去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当一个男人真的爱你,你一定是可以感受到的,你也会觉得挺舒心的。

反之,如果和一个人在一起过后,你总是在怀疑自己,整个人情绪变得更不好了,并没有感受到对方对你的在意,那么你就不必怀疑了,你大概并没有爱对人,他也并不怎么爱你。

文字/谭檬

图片/网络

心理学家揭秘:家庭中,这样的“三角关系”最为稳固

你的孩子是否有过这样的问题:

“孩子聪明,但就是不好好学习,聪明劲没用在学习上。”

“放学到家就把自己锁屋里,谁也不搭理。”

“作业写5五分钟,找铅笔花15分钟,拖延大师第一名。”

“什么事也不和家长说,关心一下就炸毛。”

“起床磨蹭,吃饭磨蹭,睡觉磨蹭,做什么事都磨蹭。”

心理学家张国维曾说: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通常会有一个问题家庭。

在家庭治疗中,有一个词叫做“三角关系”。它指的是孩子出生后,父母和孩子形成的共同关系。

图源:网络

健康的家庭,三角关系是流动的,没有敌对,没有联盟,彼此关爱,互相支持。

可如果父母之间矛盾重重,相互怨恨,孩子就会被卡在三角上,成为平衡矛盾的工具,引发更复杂的家庭矛盾。

家长如何保持家庭中“三角关系”的平衡?关键在于如何处理这三种关系。

与自己的关系:

你选择什么样的情绪?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连续的,无止境的笑声从杨迪的手机传来,这是妈妈张佳丽收到杨迪的转账后,给杨迪发来的一段哈哈大笑的语音。

杨迪在节目中吐槽妈妈在家族群里发语音,全程15秒里不带任何喘息只有“哈哈哈”语音。

此笑绵绵无绝期

平日里的张佳丽随时随地都能笑起来。

付款时网络延时刷不上,她自己哈哈笑半天,老板也懵了;儿子挣钱了第一次给自己转账,她竖起大拇指,在电话里直夸儿子真厉害,笑声再次响彻办公室,同事们也跟着笑翻了......

教哈士奇唱歌

作为妈妈,张佳丽并非没有操心的事。

小时候的杨迪是班里的“开心果”,常常逗得老师同学们捧腹大笑,各类文娱活动也少不了他的身影,唯一就是学习成绩并不好。

有次杨迪历史考了9分,妈妈看到后抱怨说闭着眼睛都比儿子考得高,杨迪解释,题目太难了,她选择相信孩子,从来没有因为成绩责备过杨迪。

高三时,杨迪经常带着一群同学到家排小品,妈妈也从来不阻止,还会帮忙给同学们弄水果,她始终认为,不用这么严肃,孩子们玩得开心重要。

对于孩子,张佳丽永远是鼓励式教育,不管杨迪做什么,她都会说“好”“棒”。

杨迪穿上妈妈送的袜子

事业上,张佳丽也没有停滞不前,努力提升学历。她和杨迪说,自己快乐最重要,你的生活是你自己的。

即使和丈夫偶尔闹矛盾,张佳丽会和丈夫说,有什么情绪我们两个承受,不能在孩子和两方父母面前表露出来,把吵架的情绪带回家肯定是不行的。

自己的情绪选择自己消化,面对杨迪时,妈妈也不恼火,又是一张笑脸。

我们情绪是主观的,不可控的,但我们的行为是可控,可以选择的。

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一个快乐的妈妈,是一个接纳自己,懂得取悦自己的妈妈。对孩子表达爱的同时也传递了快乐的能量,孩子也能收获到愉悦的情绪。

杨迪和妈妈

如今的杨迪,凭借自成一派的搞怪风格受到广大网友喜爱。

从2005年短视频中的扮丑角色,到如今各大综艺节目的搞笑担当,一路走来,出生普通家庭,长相普通的杨迪身边不乏否定、质疑的声音。

曾有一次节目颁奖,杨迪被通知去领奖,但到现场后,主办方一直没有叫杨迪的名字,杨迪还纳闷自己到底有没有获奖。

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杨迪长得太“丑”了,没叫他上台领奖。最后,杨迪在后台收到了对他满是羞辱的奖杯。

杨迪在接受《人物》采访时说:“我妈对我影响太深了。她教会我人生没什么可愁的,凡事都有办法,都有路。活着就要乐乐呵呵,开开心心,哈哈大笑的。”

哪有什么一夜成名,不过是百炼成钢,是一次次跌倒也能够站起来的勇气。

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给孩子最好的财富,就是给了他足够抵抗未来挫折的力量。

与伴侣的关系:你选择如何爱TA?

有句话说:你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好好地爱TA的父/母亲。

关于父母秀恩爱,网友们分享了被“虐”的瞬间:

“一家四口拍照,p图只p自己老婆。”

“两人散步时会十指相扣走在前面,剩我在后面与夕阳相伴。”

“两人‘联手’打斗地主,对,是手牵手!”

“结婚30多年,一个在客厅,一个在卧室也要视频通话。”

父母之间彼此包容、相互扶持,彼此流动的爱意就如同源源不断的泉水,滋养着孩子。

蛋糕再好吃,听说一千遍也不及尝一口来得真切。孩子在家庭中体验到爱与幸福,自然也学会了如何创造幸福。

一个不需要耗费精力去消化大人的情绪,能够用全部力量向上生长的孩子,又怎么会不优秀呢?

只是,许多孩子没有这样的幸运。

有网友无奈表示,自己思考了30年还是没有好办法改善父母之间的关系,又时时被他们的关系问题影响,被迫做父母之间的传声筒。

妈妈经常对她说:“等我死了,你爸爸再找个年轻的吧,他现在什么都无所谓。”

爸爸也不甘示弱,扯着女儿说:“我辛辛苦苦在外工作,你妈妈整天在家待着瞎说。”

父母互相诋毁的话语,让她无所适从。

孩子无法在父母之间做出权衡,最终选择自己承担焦虑与不安,被迫成了父母情绪的垃圾桶。

心理学中有一个“婚姻倾斜”的概念,是指家庭中父母一方有采用破坏性方式来支配家庭成员的倾向,而另一方却显得依赖和柔弱,对其逆来顺受。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将这种倾斜关系视为正常,失去建立平等关系的能力,要么依赖,要么强权。

演员景甜曾在节目中透露,自己从小就看到父母吵架,尽管父母在疫情之后选择了离婚,但提到父母的婚姻,已经长大成人的她哽咽道:“那么小的孩子看到父母的争吵,真的是特别大的伤害。”

很多人都会有“为孩子好,不离婚”的想法。

事实上,伤害孩子的并不是离婚这件事本身,而是孩子被迫经历父母吵架的恐怖与害怕,感受到父母释放的负面情绪。

貌合神离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痛苦,留下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对子女最好的教育之一,是父母恩爱。但是当爸爸妈妈无法继续相爱,那么,好的离婚,胜过坏的婚姻。

夫妻之间无论感情好坏,都做到自我负责,不去侵犯到孩子的边界,孩子自然会有成长的空间。

与孩子的关系:

你选择如何与孩子互动?

儿子在学校运动会上,拿了一金一铜一个第五名,开心地回家了。

此时,他的妈妈傅首尔还在外工作。临睡前,儿子把奖牌挂在最显眼的位置,还嘱咐爸爸,一定要让妈妈看见呀!

傅首尔忙完工作,到家已是深夜,由于第二天一早还有行程,傅首尔给孩子留下一封信,表白“心意”。

傅首尔的留言和孩子的奖牌

在信中,傅首尔告诉孩子,看到他的金牌感到很骄傲,更为他在思维班里积极、乐观、专注的进步感到高兴。

与此同时,还给了孩子具体的建议,供孩子参考,最后,不忘夸孩子是最好的儿子!

傅首尔看到了孩子的想要分享,期望得到肯定的情绪,同时,也以自己的理解,真诚地与孩子沟通。

父母在具体的事项中肯定孩子的进步,表达自己的感受,孩子被共情、被认可,内心也是欢愉的,成就感不断得到满足,自然会变得越来越自信,愿意与家长沟通与表达。

傅首尔一家三口

傅首尔工作忙碌,与儿子相处的时间不多。但两人并未因聚少离多而关系疏远,母子俩的互动方式多种多样。

在一次《奇葩说》中,傅首尔在现场念了儿子给她准备的小纸条:“老妈,加油,我支持你!第二名也很好!”

妈妈在日常中看到孩子的情绪,孩子学会的也是理解家长,成为暖心的小天使。

空闲时间,傅首尔一家在家里办“家庭运动会”,套圈、打乒乓球、零钱大作战……最终得冠军的人,掌握家务分配权。

没有运动场?书桌也可以变乒乓球桌;不会打?爸爸妈妈现场教学。

拿冠军,姿势一定要帅!

颁奖仪式也少不了,新的一家之主诞生后,先奖励自己今天不写作业,安排爸爸给妈妈按脚......

游戏,是孩子的第一语言。父母与孩子开心互动的过程中,不仅给了孩子快乐的童年,更拉近了孩子的距离。

对于亲子关系,傅首尔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容:“亲子关系就像内裤,每条都不同,样子不重要,最重要舒服。”

如果说教育的核心是亲子关系,那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看见孩子的情绪,同理孩子的感受,给孩子最需要的。不论什么样的亲子互动方式,让孩子感到愉快的才是最好的。

什么样的人最幸福?

哈佛大学曾有一项研究:什么样的人,最可能获得人生的幸福?

历经4代研究者,历经75年,跟踪了724个人的一生,最终得出结论: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人更快乐和健康。

一个懂得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家长,一对能够管理好自己情绪的父母,自然也能够与孩子成为好朋友,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教育也就是自然而然会成功的事了。

文学大师马克 · 吐温曾说:

时光荏苒,生命短暂,别将时间浪费在争吵、道歉、伤心和责备上。用时间去爱吧,哪怕只有—瞬间,也不要辜负。

这一瞬间是荒芜枯燥还是丰富有趣,选择权永远在我们手里,关键在于我们选择如何自处,如何管理情绪,如何保持家庭中“三角关系”的平衡。

普娃的翻身仗:孩子本身的天赋才是逆袭成才的关键

2021-08-03 18:06·尹建莉父母学堂

周末带娃参加了一节美术培训班的公开试听课,本想着如果孩子喜欢,我们就报名。

可最后,却因为上课的老师说了这么两句话,败兴而归:

“知道为什么你们画不好吗,因为你们的画意义尚浅。”

“下节课你们就跟着老师画……落笔要大气,还需要掌握好色彩的饱满平衡。”

连我女儿都忍不住在回家路上吐槽:这老师太无趣了!

要在拿笔之前就思考“画的意义”,要是没有意义,那就不用画了?

顾及着大气、顾及着饱满、顾及着平衡……自己的想法什么时候才能被顾及?

短短两句话里包含着大“坑”——开始前追求意义,开始后顾及规矩,没意义又不合规矩了,紧接着就是强行改造。

这样的事情多干几次,孩子的天赋、创意、兴趣通通就被扼杀了。

“雀鸟”入笼

类似这种用自身经验“教化”孩子,限制孩子自由发挥的情况,生活中并不少见。

有次带女儿玩耍,遇见一个小男孩在搭积木,先是搭出一个房子,又在旁边摆了一个“半圆”,然后对旁边的奶奶开心地喊:“奶奶快看,这是我布下的‘陷阱’!”

奶奶瞟了一眼,上手就挪开了男孩摆的积木,要重新帮他摆:“陷阱是一个很深的井,怎么会是这样的?你堆错了……”

男孩立刻气哭,奶奶见状也不高兴了:“你哭啥,我这是帮你。你知道啥叫陷阱不?谁会把陷阱造在家门口,你这应该是水井,水井也挺深,还得有水……”

男孩气愤地对奶奶喊:“你走开,我不要你帮!”

后来隐约听见男孩碎碎念“卡梅利多”这个词,正巧女儿也看过这套绘本,就问了一句:你这个陷阱是捕鸟的吗?

原来卡梅利多(一只小公鸡)曾被困在一个捕鸟的陷阱里(一个倒扣的竹筐),小男孩是在用这个“半圆形”模拟“倒扣的竹筐”。

男孩很惊喜,瞬间就不哭了,挂着泪痕和我们一块玩起来。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玩得开心了,又叫:“奶奶……”似乎又准备说什么。

结果迎来了奶奶的怒怼:“叫我干啥,你不是让我走开吗,别找我呀!”

看着小男孩又快哭出来的表情,不由得一阵心塞,这样的情形在他身上反复上演几次,奶奶的“陷阱”,困住的就是孩子原本优秀的抽象思维能力。

不仅如此,在奶奶眼里,这孩子还会成为一个“好哭、不听话、暴脾气”的孩子,丝毫不会想到这些是自己亲手造成的,日后还会想尽办法“改造”……

“珍珠”蒙尘

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参加过一所小学的公益心理咨询活动。

她遇上了一个一年级小男孩,班主任对他的评价是:内向、不愿与人交流;不爱学习、成绩跟不上。

咨询的过程,班主任全程旁听,希望通过咨询,能让孩子有所反思和转变。

一开始,男孩盯着陌生的咨询师,不愿多说话,不过还是礼貌地回答着问题。

直到聊到男孩喜欢的自然课时,孩子却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孩子特别喜欢看科学、自然故事,蚂蚁、恐龙、吃虫的草……孩子讲得绘声绘色,手舞足蹈,一旁的班主任不禁感到诧异。

这样的孩子,谁说他不愿与人交流,不爱学习呢?

可看了一眼班主任老师后,小家伙却垂下了头,说自己学习不好,老是考不了双百……原来所谓的“成绩跟不上”,只是考不了双百而已。

咨询结束时,转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班主任老师——看着咨询过程中聪明可爱的孩子,想象着他沉默坐在教室里的身影,班主任感到了羞愧:

羞愧于没有足够耐心去发现孩子的闪光处;

羞愧于总是用狭隘单一、自以为是的标准做出评价;

更是羞愧于,自己一直认为“需要被改造的是这个孩子”。

花开百种,各有千秋,却非要进同一个模子里去印刻一下,出来的样子都标准化了,就是优质品,否则就是次品。

原本闪耀着珠玉光泽的孩子,被教条化的标准蒙上了一层灰;教育者及时醒悟还有机会拂去尘埃,否则,孩子将面临的,就是“被碾压、被粉碎”的困境。

“困兽”反噬

在孩子小的时候,单一、刻板化的条条框框是——月亮必须是圆的、河流必须是蓝的、好孩子是必须成绩好、活泼外向的……

及至孩子长大,这些固化标准就变成:男孩学文没出息、女孩学理太别扭、必须考好大学、考公务员……听我为你安排的路、遵照我的意愿过一生。

小问题时就不曾在意,不曾反思,最终出现了一个个有大问题的成年人。

比如曾经有个爆红网络的流浪汉。

他原本在一线城市审计局有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博学多才又有一定社会地位,是许多父母眼里成功孩子的模样。

可是,他最终却放弃一切光环,选择当个流浪汉,因为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

小时候的他,喜欢画画,也非常爱读文史类书籍,还想读中文或国际政治专业。

但父亲对他的这些爱好极力反对,用自己的标准限制他、改造他。

最后在父亲强烈要求下,他选了审计,毕业以后进了审计局。

被迫走上一条自己并不喜欢的路,让他难以适应,于是毕业没几年,他就离开家,离开工作单位,开始一个人在外流浪。

以他的能力,自我负责,修正道路,过回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不是不可以,可他选择现在这样流浪的生活,更可能是因为被困在“绝境”中太久,一种宁愿自我毁灭也要狠狠报复的心态——

“看啊,你的标准我可以达到,可我偏不如你所愿!”

有人曾问一个执教20多年的老教师:“你教了20多年书,感觉最悲哀的是什么?”

老师回答:“就是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天赋异禀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成为了庸人。”

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有的孩子刚对某样事物表现出浓厚兴趣,就被大人武断地否定:没有意义,不合规矩。

有的孩子天赋初露头角,却因为大人眼界有限又急功近利,被磨灭了兴趣,走向另一个极端。

有的孩子可能在艺术、运动上潜力无限,却因为父母希望TA拥有世俗意义上的稳定工作、稳定人生而庸碌过一生。

擅长的不让做,不喜欢的却被逼着学,多少“千里马”还来不及跑,就先被“打折一条腿”,瘸着腿被牵上规划好的路,却忍不住自暴自弃。

当不了伯乐,也别当绊脚石

小时候听故事,大人总爱在结尾加一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XX道理……”

《龟兔赛跑》是“不要骄傲自满,坚持就是胜利”;

《狼来了》是“撒谎会失去信任”;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要有同情心,关怀弱者”

……

这些道理流传已久、正确无比、无可反驳,时间一长,遇到同样的事,我们脑海里自然蹦出那个已经成型的答案。

有时候我们限制孩子的思维、破坏孩子的天赋,真不是故意的,是我们自己可能已经被困住了,然后对着孩子刻舟求剑:

比如笃定“陷阱不能像水井”的奶奶;

比如认为“好学生一定要外向活泼、成绩双百”的老师;

比如坚持“写文章没出路,还是选个好找工作的专业更靠谱”的家长。

可尚未形成思维定式的孩子,总能发现不同的精彩和亮点,透过TA们的视角,我们会忍不住感慨“原来还能这样”:

《龟兔赛跑》里的乌龟,答应和兔子赛跑真是太过自信了,赢了是撞大运;乌龟要是没遇到一只骄傲的兔子,输的就是乌龟,还是得有自知之明。

《狼来了》里的小孩一定很孤独,没有家人陪伴,才会撒这么无聊的谎自娱自乐,所以大人要多陪伴自己的小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里的小女孩,为什么受挫了就要自怜自艾?她可以求救,挨家挨户去敲门,说不定就会遇到善良的好心人收留她,就能活下来。

打开思路,会发现孩子也像这些故事一样,从不同的细节、不同的切面,都自有精彩和意义。

那些最后幸福而成功的孩子,都不是靠死守一套教条支棱起来的,而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对于我们来说,比盲目铺路更重要的是,别忘了时刻审视自己紧攥的评价标准,做一个不碍事、不挡路的大人。

尹建莉父母学堂:教育学者尹建莉创始,1000万家长信赖。0-18岁孩子的教育问题,这里都有解决方案。关注即赠【限时免费育儿咨询】专业服务。

作者介绍

碎碎,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记录我与这个世界的天马行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