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宝宝起名

耳朵大小跟命运有关吗(耳朵偏小的人,命最好吗)

时间:2024-01-22 16:26:33 作者:落荒而逃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俗语“耳大有福,耳小命苦”如何理解?古人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俗语作为语言文化的一部分,在民间流传广泛,因其通俗易懂,备受人们所喜爱。

关于五官方面,在民间有一句俗语“耳大有福,耳小命苦”。俗语很容易理解,就是说耳朵大的人有福气,耳朵小的人命运不好,是受苦受罪的命。

把一个人的命运和耳朵联系起来,这怎么看怎么感觉是无稽之谈,不可思议。可既然是古人留下来的俗语,想来必有一定的道理,让我们一起来具体了解下,古人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

▶众所周知,耳朵是听觉器官。古称“窗笼”,在医学上认为,耳朵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之一。

清阳之气指的是轻清阳和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说:“清阳出上窍。”也就是说清阳之气的功能主要是温润头部。面部等地方,能帮助人看的清楚,听的清楚。

这里的清窍是中医术语。在中医上认为人有九窍,包括头部七窍,和前后二阴两窍。头部七窍指的是眼孔2个,鼻孔2个,耳孔2个,口1个。

我们常说的七窍流血就是指的头部这七个孔洞。头部七窍在中医上就被称为“清窍”,或者说是“上窍”。而剩下的两窍则被称为“下窍”或是“浊窍”。

历代的中医学家都非常重视耳朵。他们认为耳朵与脏腑的生理病理联系紧密。以肾开窍于耳,必寄窍于耳,脾主升清以充养耳,肝胆之气影响耳。也就是说一个人肾精充沛,能够滋养、润养耳朵,那么人的耳朵听力就好。若是一个人肾精亏损,耳朵得不到滋养、润养则会出现听力不好,耳鸣耳聋的症状。像是好多老年人因为肾气亏损,肾精不足,耳朵就很不好使了。

这样看起来,通过一个人的耳朵可以查看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耳朵的作用着实不小,不可小觑。

▶相学在古代早就有,在相学上认为,耳朵因为是肾脏的外窍,它能够判断出一个人的智力、志向和福气。如果一个人的耳朵厚实而且个头大,那么这种人多数都有远大志向,而且智力发达,有主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考虑问题也非常清晰周密,是个能成大事的人。

我们看书,也常常看到古人对那些有成就的人的外貌描写,一般都说是大耳垂轮、方面大耳之类的。总之在古人眼里,耳朵大的人就是容易取得成功的人。

相反,耳朵个头小,而且也非常薄的人,这种人大多尖酸刻薄,斤斤计较,心眼也非常小,眦眦必报,这样的人很难成大事,是命苦的人。

▶其实,从中医上说,耳朵确实能表明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尤其是肾脏的健康。从面相学上看,“耳大有福,耳小命苦”,也有几分道理。

但在小编看来,一个人能否成为成功人士,关键还是要看自己后天的努力。耳朵大耳朵小,并不是我们人为能够决定的,是天生的。在很大程度上还有遗传的原因。这些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可我们能够改变我们自己,能够努力学习,多读书,多积累人脉,多付出努力,多艰苦奋斗。通过个人的后天努力,一样会取得成功。

可一个耳朵大的人,成天不上进,不务正业,想来也不会有什么福气。

民间流传下来的俗语有很多的确很有道理,值得我们在行为作事上参考。可有些俗语却经不起推敲,对于俗语我们必须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来认真对待。

小耳畸形耳再造手术,耳朵能修复成正常耳朵的大小吗?

对于先天性耳朵缺损以及小耳畸形,进行再造耳修复是目前较为合适的一种方法。当然,也有很多患者会有这样的疑惑:做再造耳修复,耳朵能修复成正常耳朵的大小吗?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一般来说,孩子5~6岁时耳朵大小、外形已经基本定型,可达到成人耳朵的90%以上。这时候,孩子耳朵以及肋软骨发育相对稳定成熟,做再造耳修复手术也是比较适合的。但是要想完全把耳朵修复成正常耳朵一样的大小,还要多方面考虑。

再造耳修复手术,一般需要用取肋软骨作为造耳的原材料。由于雕刻的耳支架上没有携带具有膜内成骨功能的软骨膜,软骨不会再生长,耳朵也就不会变大。也就是说,再造的耳朵不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因此,雕刻耳支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医生要根据健侧的耳朵来进行测量评估。

对于单侧小耳畸形孩子来说,考虑到健侧耳朵还会长大一些,在用肋软骨造耳时就会造的稍大一些。否则,待孩子长大后,再造的耳朵就会比健侧耳朵小。双侧小耳畸形孩子,则会依据父母耳朵的大小为孩子造一双对称的耳朵。

耳整形修复医学专家--余文林

余文林教授,整形美容外科博士、博士后,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皮瓣学组委员。从业20余年,深耕整形外科,塑造真正"活"耳朵。

他在耳再造技术上不断创新,研创的自体肋软骨耳再造技术,再造的耳朵色泽一致、耳部轮廓清晰、自然逼真,被公认为目前创伤更小、代价更小、疤痕更不明显的耳再造技术。

穷女人的面相什么样?什么面相的女人穷命?

穷女人的面相耳朵薄而露骨

其实传说中反骨耳并不可怕,怕就怕在露骨且薄,尤其是如果看着直接红色通透似穿到另外一边的“半透明耳”,那么这一种一定是幼年运艰辛的穷苦面相之一。非常准。

日月角过窄

日月角是父母运,也主祖先运。如果祖先运气不好,那么相当于投胎就已经失败了一次;要付出的代价是“拼爹拼不过人家”;那么做什么事情都完全要靠自己的努力。这时候重点是鼻梁,如果不够高的话,“拼搏也拼不过人家”,那就完了。很容易贫穷下去。

牙齿外露

牙齿外露亦属于贫穷面相特征之一,牙齿向外飘,大多不聚财;因为嘴巴是人身体重要的能量摄入系统;如果该系统成为了能量输出,则会与宇宙的规则相反。想赚钱也难免碰到阻碍。不过在实际观察中,牙齿向外飘的大多只是不聚财,耗财严重。

鼻子肉薄

鼻子为面相财帛宫,此宫非常重要,实际预测中,发现了大量的穷人之所以穷的原因,都是因为鼻子上的肉薄,如果准头比较尖锐苦削的,则更容易贫穷。如果法令线不深刻,长度也短缺的;再配合上这样的鼻子,那么则更是穷苦之相了。

老人常说大耳朵有福气,真的是这样子吗?

提要:老人常说大耳朵有福气,真的是这样子吗?

小时候经常会听到大人们说:看谁谁家孩子的耳朵,又大又厚的将来一定很有福气。小时候还经常被夸说你看看这孩子的耳朵多么厚实,将来一定能够做官,不过后来事实证明本人并没有做官。不过那时候心里总是美滋滋的,知道自己被人夸奖了。

耳朵有什么讲究?

最常听说的就是耳朵大有福气这样的说法,那么为何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后来上学之后,发现历史上有很多名人的耳朵就很大,最有名的莫过于老子,老子的本名叫做李聃,聃的意思就是耳朵很大的意思,因为老子的耳朵非常大所以就有了李聃这个名字。

另外就是佛祖的耳朵也非常的大,尤其是耳垂非常的长。所以很多人都会认为耳朵大就是福相,一双大耳朵不仅意味着有福气,还意味着身体健康,是长寿之相。

耳朵小就意味着不好吗?

都说耳朵大才是好事情,但是很多朋友的耳朵并不大,那么难道这样的耳朵就没有福气了吗?个人认为这不是很有道理啊。尤其是这里的这句“耳小朝外债上加债”的说法,更是让人觉得有些欠妥当。本人觉得马云的耳朵就不是很大啊,而且也没有很长的耳垂,难道你能说马云不成功吗?

其实耳朵的大小和很多原因都是有关系的,这里面包括遗传因素,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等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其实耳朵决定命运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的依据的,我们无聊的时候作为谈资之类的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把它太当真,太当真的话就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的。另外就是运气、福气这些的,个人为单靠一双长得好的耳朵是没办法影响到你的。这些好的运气福气是靠自己的,只有自己的努力加上善于把握时机就会遇到好运气。对于这种“耳大朝内大富大贵,耳小朝外债上加债”说法千万不要太较真,太相信。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您一起长知识。

先天性小耳畸形可以戴义耳吗?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指自出生,患者一侧或者双侧耳朵偏小。偏小的程度不一,有的仅仅是比正常人的稍微小一点,这个是Ⅰ度的小耳畸形。有的非常严重甚至完全没有耳朵则是Ⅳ度小耳畸形。

长沙美目义眼 武汉美目义眼 义眼定制 义耳 义鼻

小耳畸形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环境、遗传因素、化学因子有一定关系,听力情况因人而异,一般可采取耳朵再造手术重塑耳朵,重建听力,但手术费用昂贵,手术效果无法保障。

正常耳廓系由细薄的皮肤软组织包裹弹力软骨支架所组成,由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屏、耳垂、耳甲、三角窝、舟状窝等构成,凹凸回旋,形态复杂,因此耳廓再造是一个相对困难、复杂的手术。残耳及残耳后皮肤的松紧、厚薄、大小,所用肋软骨的长短、形状、厚薄差异都很大,这些条件都会影响手术的效果。

佩戴义耳可以帮助修复耳朵外观,义耳不像耳再造手术那样对年龄和发育状况有着严格限制,且费用要低很多,无创伤无痛苦,可以规避手术带来的创伤和并发症风险,是耳再造手术不错的替代方法。

(美目义眼出品,本文系原创内容,转载前请务必先获得授权,违者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园中柳郁郁 耕者鬓皤皤——郭青的百岁人生

【述往】

作者:郭戈(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理事长)

学人小传

郭青(1906—2008),安徽怀宁人。早年在安徽省立工艺美术学校、安庆职工学校学习。曾任新安小学校长、延安鲁迅小学教务主任、延安保育小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著有《延安保育小学》等。

郭青享寿逾百岁,他毕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做过著名的淮安新安小学校长、延安保育小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教育出版及研究工作,为老解放区小学教育和新中国教育出版事业作出了贡献。

1939年延安保育小学教职员合影,前排右三为郭青。

从苦儿院走出来的革命青年

郭青1906年出生于安徽怀宁一个穷苦佃农家庭,10岁那年父亲因痨病去世。母亲带着三个幼子,生活几乎陷入绝境,只好把郭青的妹妹送给人当童养媳,她自己到城里替人家洗衣做活,郭青则被送去一家钟表铺当学徒。

当时,安庆有一所绅商资助的苦儿院,专门救助本地贫苦儿童,并教授相应技能,郭青11岁那年被苦儿院收留下来。在苦儿院,20多个孩子挤在一间阴暗的寝室里,吃的是糙米烂菜,穿的是破旧衣衫,但有书读就让郭青感到很满足,他一心一意埋头读书,用了五年时间达到了高小水平。苦儿院为了鼓励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的学生,专门挑选出四位优秀毕业生到省立工艺美术学校继续读书,郭青是其中之一。然而因组织同学驱逐贪污腐化的校长,他被学校开除。

郭青著《延安保育小学》。

此后,郭青转到安庆职工学校上学。在这所学校,郭青接触了一批有思想的年轻教员,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又和几个同学办起了工人补习夜校,教工人们识字、学文化,宣传和反帝思想,很受工人欢迎。他和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苦儿院同学一起,秘密阅读进步书刊,到农村宣讲进步思想,并经常深夜到安庆街头撒传单、贴标语。郭青在《回忆二十年代安庆革命活动的一鳞半爪》中说:“进步青年拿到这些书如获至宝,高兴地说:‘雪夜闭门读禁书,诚人生一大乐事。’买到书后,撕去封皮,拆成散页,分散阅读,互相交换,零散保存,以防敌人抓捕……我们在安庆地下活动时,多半在我家开会,有的文件放在我家保存。记得有长江局的油印刊物《向导》和《中国青年》等。”(《安庆文史资料》第4辑,1982)1925年,郭青加入共青团。他还曾写信求教于杨贤江主编的《学生杂志》。杨贤江是中国早期党员和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也是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理论家,在杨贤江文集中,保存了两封写给郭青的信。

2005年,昔日延安保育小学学生为郭青(前排中)庆祝百岁生日。

1926年,20岁的郭青投笔从戎,参加了北伐战争。“当时我们认为北伐就是革命,所以很快离开了安庆,欣然参加了北伐军。”(《回忆二十年代安庆革命活动的一鳞半爪》)1927年后,他一直在安庆从事小学和贫民子弟的教育工作,并在报刊上发表文章。

从新安小学到圣地延安

根据《新安旅行团大事年表》记载:“1935年8月,汪达之邀请郭光庭(郭青)同志来新小担任校长,以便他亲自率领新安旅行团出发。”汪达之是晓庄师范的学生,1930年受陶行知委托担任新安小学校长。新安小学很不一般,是陶行知“生活教育”试验的重要基地,也是著名少年儿童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的母校。在大江南北,“新安旅行团”每到一处,都会为农民放映抗日影片,宣传抗战主张,吸引来数不清的民众观看。“新安旅行团”也到城市的中小学乃至大学演讲、表演,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1936年5月,该团抵达上海。在党组织安排下,一批著名进步学者和艺术家前来给孩子们授课。郭青也赶到上海,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陶行知,参观了他办的工学团,并听了沈钧儒、邹韬奋、史良等著名人士的时政报告,还加入了生活教育社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在汪达之率领“新安旅行团”外出时,郭青留守主持新安小学的管理工作,继续对陶行知新思想和方法进行试验创新,身体力行。该校学生主要是当地农民子女、孤儿以及党的干部子女,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康健的体魄,生产的技能,艺术的兴趣,征服自然的本领,改造社会的精神”。学校开设的课程除国语、算术、常识、音乐、美术、体育外,还有当时一般学校没有的“科学把戏”“国难教育”“社会实际”“生活技能”等。教材是“根据生活教育之原则”由教师自编。教学方法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提倡“手脑并用”,重视实践。学校有劳动基地,学生在校既读书又劳动,以培养独立工作和生活能力。学校还实行“小先生制”,师生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老师要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引导学生自己教育和管理自己。在郭青领导下,学校办得朝气蓬勃,学生生活生动活泼。回忆这段时光,郭青说:

“终日同儿童们在一起,看到孩子们的纯洁天真,心情为之感动。想起自己童年的不幸处境,感慨万分,决心把失去的东西寻找回来。教师是培育幼苗的园丁,这事业纯洁高尚神圣,我宁愿一辈子都当个辛勤的园丁。就这样奠定了我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基础。”

有一次,郭青到上海办事,陶行知让他把一个姓张的小女孩带到新安小学。郭青问:“孩子叫什么?”陶先生想了想说:“叫苏云吧,在江苏飘来飘去的一片云。”并且,很郑重地嘱咐一定要把这个孩子带好。郭青对这个没有名字的孩子心里没底,很紧张地问:“出了差错怎么办?”陶先生说:“你只要尽力而为,出了事你不用管。”(项苏云口述:《我与父亲项英:两代人的沧桑往事》)

南京陷落后,新安小学的教学已无法维持。这时,郭青接到仍在外带领新安旅行团宣传抗日的汪达之的信,要他带7岁的苏云去西安。于是,郭青带着小苏云在兵荒马乱中匆匆离校,第一站来到淮阴,看见铁路上停着一列货车,心想这列火车总是要开走的,便拉着苏云攀上了一节敞篷的货车车厢。他俩就搭乘这趟免费的货车到了安徽蚌埠,接着又换乘驶往西安的列车,继续向西北行进。夜间,他们遭到在风陵渡的日军炮击,所幸最后冲出了险境。

到了人地生疏的西安,住了一个月,郭青因没有收到汪达之的信,不知投奔何处,而身上的盘缠已所剩无几。他暗自打算先去找个教书的差事,挣钱维持自己和苏云的生计。正在此时,汪达之的信终于辗转而来,郭青看了信才知道,他历尽艰辛带到西安的女学生,竟是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的女儿。她因从未见过父亲,一直由母亲带着,故而随母亲姓张。信中,汪达之还指示郭青带着苏云与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联系,设法把她安全送到延安。在严密控制下的西安,特务活动猖獗,普通百姓不敢公开谈论八路军。郭青向路人询问八路军办事处时,看到的都是惊恐猜疑的目光。颇费了一番周折,郭青才带着苏云找到了办事处所在的七贤庄1号。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主任伍云甫热情地接待了他们。郭青终于带着苏云乘上了前往延安的卡车。到延安后,张苏云改名项苏云,郭青则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回忆起这段往事,郭青诙谐地说:“是项苏云带领我再次投入了革命队伍,要不是护送她去延安,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党组织有这样直接的联系。”

在保育小学的岁月

不到半年,郭青在抗日军政大学的学习结束,组织安排他到他熟悉的教育领域工作,担任延安鲁迅小学教务主任。鲁迅小学之前叫延安干部子弟小学,于1937年由徐特立创建,最初有30多个七八岁至十来岁的小学生,他们有的是革命烈士的遗孤,有的是白区地下工作者的孩子,也有延安干部子女。1938年年初,延安干部子弟小学和延安完小合并,改称鲁迅小学,继而又更名为陕甘宁边区中学小学部。项苏云也在这所学校读书。

到延安不久,郭青由陕甘宁边区妇联主任徐明清和教育厅国民教育科科长董纯才介绍,加入了中国。这两位介绍人都曾是陶行知的学生,并在晓庄师范学习和工作过,其中徐明清在上海工作时还帮助照顾过幼年的项苏云。

1939年,宋庆龄领导的中国福利会建议在陕甘宁边区办一所战时儿童保育院,由福利会拨发一部分办院经费。为了使小学的孩子也能分享福利会的资助,边区政府决定将边区中学小学部并入陕甘宁边区保育院,称保育院小学部,也就是保育小学。学校成立不久,郭青被任命为保育小学校长。

这一年,延安保育小学的学生已达到300多名。学校教师大多是马列学院、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的毕业生,其中不少人有中小学教学经验。

边区政府对这所小学非常关心,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亲自询问学校的情况。尽管当时延安物资匮乏,边区教育厅还是想办法保障孩子们的供应。保小学生的待遇要优于一般干部,而且粮食中大米和面粉的比例要高一些,服装每年要多发一套,冬季再补充被褥鞋帽。

1939年8月,边区教育厅专门为小学教员举办了培训班,应邀而来给学员讲课。那天,一走进挤满了人的培训班,大家都站起来热烈鼓掌。他招手并示意大家坐下,操着湖南口音对学员们说:“有人认为,一个小学教员,对抗战能有什么用呢?这种看法就不对了。小学教员在抗战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要以为我们的任务不大,不过是个小学教员而已……先生起初是学医的,后来创造了三义;高尔基是鞋店学徒,创造了现代世界文学的最高纪录。我们的教科书要有抗战,但要把生活加进去,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联合起来,这就是‘抗战教育’的‘知行’教育。”最后,还问孩子们:“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吗?”朱德、、任弼时、谢觉哉等都到学校看过孩子们,周恩来和邓颖超还为保小捐赠过钱和物品。

郭青担任保育小学校长后,把全身心的爱和体贴灌注于孩子们的教育和生活,并把战时教育、生活教育的进步思想贯穿于学校的建设和教学当中,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941年5月,郭青被选调到中央马列学院学习。此后,他被分配到延安师范学校担任教导主任。抗战胜利之前,郭青还担任过米脂县东街小学校长和县政府教育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绥德专署三科科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国民教育科副科长、秘书室主任。

1947年3月,西北人民解放军主动撤离延安,边区教育厅指派郭青、黄克到保育小学负责学校师生疏散工作。郭青在《回忆延安保育小学》一文中写道:

保小学生除一部分(一百多人)离开延安去晋冀鲁豫根据地外,留下的学生和工作人员还有三百多人,要跟着部队行动。学生年龄小,加上工作人员自己的小孩和保育员中年纪大的老太太,小的小,老的老,行军有很多困难……14岁以上的学生要背上背包(自己的被子)。战争间隙暂驻休息时仍要上课学习。五个多月的行军,幸未发生什么事故……第一天跑了七八十里路,队伍距离拉得太长,个别小孩竟在路上睡着了。(《从延安到北京——北京育才学校校史资料选》,1983)

《延安保育院小学校长百岁回忆》一文也有相关记述:

有一天,保小的队伍来到王家湾。师生们一进到村子,就感觉环境不太一样,站岗的不是拿红缨枪的自卫军,而是拿驳壳枪的士兵,村里还有电线和电报天线。因为队伍里有个病号,实在走不动了,郭青和黄克就张罗着到村里找担架。上了山坡,他们看见一个人,正背着手散步。他们喊:“老乡,老乡。”那人不知是喊谁,一直没有回头。他们又喊了几声,那人才转过身来,问:“同志,你有什么事?”他俩一惊,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你是,是毛……”那人回答说:“我不姓毛,我姓李。”他们当时还不知道,毛主席在转战陕北期间改称“李德胜”了。又问:“您知道村长在哪儿吗?”那人说:“村长在下面,你们赶快去找。”他们刚要走,听那人问:“你们是哪里来的?到哪去?”回答说:“我们是保小的,要往绥德方向走。”那人说:“你们先在这吃饭吧。吃完饭,我派一个班,送你们走一程。”于是,跟随这位“李”同志的部队,特意为保小的师生们做了一顿面条;吃完面,也没睡午觉,保小的孩子们就在两个骑兵班的保护下,继续往东北方向前行。(《党史纵横》2005年第7期)

很多延安保小的学生后来成为在各领域独当一面的栋梁之材,他们没有忘记郭青校长和保小其他校长、老师当年的呕心沥血、精心呵护。多人撰写回忆文章,认为这些为人师表者的言传身教和延安精神的熏陶,是他们健康成长、进步发展、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在延安特别是保育小学的工作经历,可谓是郭青人生的一段“高光时刻”。离休之后,他撰文著书,详细回顾了学校各方面情况。这些论著既是郭青在延安保育小学工作情况的全面总结,也是研究延安及陕甘宁边区基础教育的重要历史文献。

投身教育出版

新中国成立后,郭青被任命为陕西省文教厅办公室主任。1953年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从全国各地抽调一批优秀教育干部和学科专家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扩充教材编辑出版队伍。因此,郭青于1954年3月调京担任人教社计划财务室主任,和他同期报到的还有吴伯箫、叶立群、余元庆、魏群、孙士仪、李润泉、肖垠、董秋芳、余文、刘默耕等许多学科专家。两年之后,郭青转任出版部主任。

人教社成立之初,全国中小学课本的版本和定价已经统一起来了,并形成了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的体制,国家不再补贴。郭青上任后,首先遇到了出版社在东北与江西亏损,而其他地区均有盈余的情况。纸张价格高低对印制书籍的盈亏起决定作用,为此,郭青建议纸张单价采取加权平均法,通过联购的方法解决各地盈亏不等的问题。同时,为了减轻学生经济负担,他还主张继续降低小学教材的定价标准,教科书定价因此长期在各类书籍中处于最低档。

郭青担任出版部主任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从1957年开始,上级规定中小学课本由大区印造逐步向各省、市、区自行印造过渡。为了保证课本大量供型和质量的要求,他和同事把用于工业的电镀工艺经过试验改进用到印刷制版业,获得成功,建立了当时全国唯一的用电镀铜版制型的新工艺,满足了各地印制的需要。

1961年年初,人教社与高教社合并,郭青担任大出版部主任,并开始负责供应大学基础课教学用书。文、理、工各种用书种类庞杂,排版字数多,印订数量大,五六个月时间必须全部出齐,困难极大。当时的教育部高教二司司长黄辛白挂帅,与郭青等组成领导小组。排印计划制定好后,郭青担心延误出书,天天跑工厂、抓进度,马不停蹄,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同时,他还要注意不能影响中小学课本供应,哪一方面都不能出问题。到秋季开学前,2000余种、500万册课本顺利出版,排版近亿字,直到此时,郭青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睡了几夜好觉。此后,这样的浩大工程每年都有一次。

“”期间,人教社停办,编辑和干部都下放到“五七干校”。此时的郭青已经60多岁,被安排放牛,劳动量不大。这对穷苦出身、在延安经常劳动的郭青来说,是小菜一碟。1972年,他被安排退休回安徽老家,他出资为家乡怀宁县的一个小乡村架设电线,给每家每户都安装了电灯。1980年年底,郭青被落实政策迁回北京,1982年12月正式办理了离休手续。作为在20世纪30年代入党的老党员,他始终在教育和出版战线的普通岗位上默默耕耘,从无怨言。

老骥伏枥心无忧

1979年,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上,编写老解放区教育史工作被列入国家“七五”重点教育科研项目,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特别强调要写好陕甘宁边区教育史。1982年3月,陕甘宁边区教育史研究小组成立,1985年5月在西安召开了编写工作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原在边区工作的董纯才、林迪生、李之钦、辛安亭、张腾霄、刘御、郭青等出席了会议,重点研究了《边区教育史编写纲目(草稿)》与《陕甘宁边区教育大事记》,并对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了研讨。会上成立了编审委员会,郭青为特邀顾问。他不顾年老体弱,用了很多时间撰写了自己早期的革命经历,特别是在陕甘宁边区从事教育工作情况的回忆录,先后发表《回忆二十年代安庆革命活动的一鳞半爪》(1982)、《回忆延安保育小学》(1983)、《崇高风范育后代》(1992)、《怀念蔡子伟同志》(1999)等文章,还出版了内容丰富的革命回忆录《延安保育小学》(1989)一书。

郭青活了一百多岁,晚年每天读书看报,写回忆录、读书笔记和日记。他个头不高,瘦瘦的,但精神矍铄,脸上没有老年斑,黑白相间的眉毛足有一寸多长,除了耳朵有点背,没有任何慢性病,很少吃药,很少住院。郭青保健养生有什么秘诀呢?他常说:“乐莫大于无忧,富莫大于知足。”

郭青生活规律,起居有常,一般早上6点多起床,喝一杯凉开水或蜂蜜茶。中午午睡一个小时左右,晚上10点前就寝。饮食以清淡为主,不挑食、不偏食,从不吸烟,也不喝酒,坚持打了几十年太极拳。

郭青淡泊名利,更不居功,一直住在景山沙滩后街的两间平房。有的人觉得以郭青的资历,应该享受更优越的待遇,可他却说:“比起我在苦儿院,比起我们在延安的时候,现在多幸福啊!”

2005年6月20日,是郭青百岁生日。这一天,他的许多学生都来到沙滩后街看望老师。项苏云带上了延安时期《解放日报》记者为保小的五位“特长生”拍摄的一张老照片。那是延安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比赛大会,这五位各有特长的学生在比赛中获了奖,《解放日报》还为此写了一篇报道。郭青看着照片,一一点出了照片上学生的名字。不论是好学生还是调皮捣蛋的学生,郭青对他们的爱是一样的。他对教育的忠诚,是发自内心的。

为了商议如何给郭青校长过这个百岁诞辰,一些原保小的师生一起追忆了郭青在保小的往事。中午聚餐时,他们自然而然想到当年在学校吃饭的情景。食物端上来后,大家要先唱《吃饭歌》,指挥唱歌的人大喊“发动”,大家才动碗筷。于是,在座的保小师生又像当年那样唱了起来:“我们的粮食是老百姓供给的,我们就应该加倍努力,服从纪律,用功学习,准备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本文图片和部分素材由郭青女儿郭可可、郭多多提供)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02日0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热门推荐